实验三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和频响特性的测量
音响放大器实验报告

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音响放大器实验报告目 录CATALOGUE •实验目的•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总结与建议PART01实验目的0102了解音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放大器主要由输入级、电压放大级、功率放大级和输出级组成,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对音频信号的放大和输出。
音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元件将微弱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然后推动扬声器发声。
学习音响放大器的设计和制作在设计和制作音响放大器时,需要考虑电路设计、元件选择、布局布线等因素,以确保放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掌握音响放大器的性能测试方法音响放大器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频率响应、失真度、动态范围等指标的测量。
频率响应是指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变化情况,失真度是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的畸变程度,动态范围是指放大器能够处理的最低信号和最高信号之间的范围。
通过这些性能指标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音响放大器的性能和表现,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PART02实验设备与材料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作为音频放大器的输入信号。
音频信号源信号发生器如LM386等,具有低噪声、高带宽、低失真等特点。
集成放大器芯片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驱动扬声器发声。
功率输出级电路音频功率放大器模块电容、电阻、电感等电子元件电容用于滤波、耦合、去耦等,以改善音频信号质量。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调节音量等。
电感用于扼流圈、滤波等。
面包板用于搭建电路,便于连接和调试。
杜邦线用于连接各个电子元件的引脚。
面包板、杜邦线等搭建工具示波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示波器用于观察信号波形,分析电路性能。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PART03实验步骤与操作准备所需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将各个元件连接起来,搭建音响放大器电路。
设计电路图根据音响放大器原理图,绘制详细的电路图。
音响放大器 实验报告

音响放大器实验报告音响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引言音响放大器是音频信号放大的关键设备,用于将低电平的音频信号放大到适合扬声器的水平。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音响放大器电路并进行测试,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本实验所需器材包括: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阻、电容、晶体管、扬声器等。
2.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搭建音响放大器电路,确保连接正确可靠。
3. 调试电路将电源接入电路,调节电源电压,确保电路工作在正常范围内。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波形,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放大器对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的响应情况。
4. 测试性能使用示波器测量放大器的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等性能指标。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增益测试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变化情况,计算出放大器的增益。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增益-频率曲线图,分析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变化情况。
2. 频率响应测试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变化情况,计算出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频率响应曲线图,分析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
3. 失真测试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情况,判断放大器是否存在失真现象。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失真程度,计算出失真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放大器的失真情况。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音响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了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存在差异,频率响应不均匀。
2. 放大器对于低幅度的输入信号具有较高的增益,但在高幅度下可能出现失真。
3. 放大器的失真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有关,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五、实验改进与展望本实验仅搭建了一个简单的音响放大器电路,未考虑到更复杂的电路结构和性能优化。
放大器的特性测量

放大器的滔量除上述需采用有效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外,还应对其系统中的测量设备的正
确度为己知,并对其溯量方法例定向藕合器的方向性等引起的不确定度予以分析,以确保其 测量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1lF&Microwave Phase Noise Measurement
l丑95 t4.60 14.05 14.10 14.15
28.科
28.34 2&34 2&33 2&33
讯50
∞.蚰
50.4l
59.∞ 59.船
59.81 59.72 59.60 59.42
弛.9
32.7 30 2 31.5 30.7 29.5
-9.4 -9.4
—9.4
8.3 8.3 8.3
50.∞
O% &3 8.3
P叫z
13.70
3,65
I功率P-d阻l功羊P.d钿I G dB} -9,4 50.∞ I∞.03
60.oo
奉P
9 60 9.53
型吐
28科
n% 33.9 33.6
V锨
1.26 1.30
2&3.
—58—
&3 8-3 8.3 8.3 8.3
8.3
13.75 13.80
-9.4 -9.4 -9.4 -9.4 —91
4
50.57 50.57 50.5l
59.97
9.伯
9.46 9‘34 9'3l 9.27 9.12 8.93 8.69 8,34
28.34 2 8.34
33.4 33.4 33.0
.1.船 1.筠
I.2‘ t.23 1.20 1.18 1.17 1-16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三 功率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第()周,星期(),时段()实验地点:教()楼()室
指导教师:
学号:
班级:
姓名: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及输出功率、效率的测量方法;
2.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箱
2.示波器
3.万用表
4.电流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
1、连接电路:
接入正负电源(+V CC 、-V EE ); 接入负载电阻R L ; 串入电流表;
2、打开电源开关,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即为静态电流I E ;
3、将电流表换至较高档位,接入输入信号V i ,按后面要求进行测量。
负载电阻R L =8.2Ω时,按表分别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峰值为2V 和4V 时的电流I E ,计算输出功率P O 、电源供给功率P E 和效率
η ;
V
CC
⨯=I P E
E
P
P E
O
=η
逐渐增大输入电压,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记录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出电压的峰值
V
o max
(有效值)和电流I E ,并计算此时的输出功率P O ,电源供给功率P E 和效率
η,填表。
D类功放数据测量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工程实践
实验项目名称:D类功放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2019年5月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9年6月24日星期一
教务部制
三、制作总结:
(1)本次实验最大体会就是核心板的焊接,第一次焊接失败,由于管脚过于密集,很容易粘连在一起,粘连之后又用电烙铁触碰板子,造成板子的损坏。
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出了“滚动锡球法”(自己造的名字),先用电烙铁把融化的锡球在芯片对应的铜片上滚一圈,然后用镊子夹取芯片,将管脚对准板子上的铜片,固定好之后,用电烙铁加热管脚,铜片上的少量焊锡就会融化在管脚上。
这个方法不易造成粘连,但是可能会虚焊。
(2)学会了将焊好的芯片从板子上取下,学会了使用万用表判断芯片管脚是否虚焊。
(3)本次的实验电路使用了很多电分和模电的基础知识,比如滤波电路,原本知识学习了基础知识,现在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些模块在电路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放大器实验报告

1 实验二晶体管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掌握晶体管单管放大器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4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左下图所示中在左下图所示中, , , 为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交流信号,为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交流信号,的交流信号经过的交流信号经过5.1K 5.1K 5.1K和和5151的电的电阻分压后,取阻分压后,取515151电阻两端的电压作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电阻两端的电压作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
所以5151115100515151101100is s s s u u u u u ===»+ 在图在图2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T T 的基极电流的基极电流的基极电流I I B 时(一般5~1010倍)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B2B1B1BU R R R U +»CEBEB E I R U U I »-»U CE =U CC -I C (R C +R E) 电压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beLC V rR R βA // -=输入电阻输入电阻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输出电阻输出电阻 R O ≈R C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引言: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具有高增益、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等特点。
它在现代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探索运算放大器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并验证其性能。
一、直流放大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直流放大电路,观察运算放大器的放大效果,并测量其放大倍数。
2. 实验步骤:(1)搭建直流放大电路,将运算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分别连接到输入信号源和地线。
(2)调节输入信号源的幅度,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
(3)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我们得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数据,并计算了放大倍数。
结果显示,运算放大器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数倍,并且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保持较好的线性放大特性。
二、反相放大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反相放大电路,探索运算放大器的反相放大功能,并测量其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实验步骤:(1)搭建反相放大电路,将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连接到输入信号源。
(2)调节输入信号源的幅度,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
(3)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数据显示,反相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进行反向放大,并且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成反比。
此外,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逐渐下降,表明运算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存在一定的限制。
三、非反相放大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非反相放大电路,研究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放大功能,并测量其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2. 实验步骤:(1)搭建非反相放大电路,将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到输入信号源,负输入端接地。
(2)调节输入信号源的幅度,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
(3)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数据显示,非反相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进行非反向放大,并且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成正比。
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功率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较大的输出功率。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测试,以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搭建方法;3. 测试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实验器材1. 功率放大器芯片;2. 电容、电阻等被动器件;3.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测试仪器。
实验步骤1. 搭建功率放大器电路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原理进行连接,注意器件的极性和接线的正确性。
2. 测试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输出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信号的直流偏置点处于合适的范围。
3. 测试电路的交流增益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输入端和输出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得到功率放大器的增益。
4. 测试电路的频率响应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绘制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功率放大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增益和线性特性。
然而,随着频率的增加,放大器的增益会逐渐下降,这是由于被动器件的频率特性等因素所致。
同时,功率放大器还存在着一些非线性失真问题,如交趾失真和截止失真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通过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我们成功获得了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功率放大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放大器,并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和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了解运算放大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电阻、电容、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差分输入、单端输出的电子放大器。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压、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失调电流、增益带宽积等参数,来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连接好运算放大器的电路。
2. 测量输入偏置电压,将输入端接地,测量输出端的电压,计算出输入偏置电压。
3. 测量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将输入端接地,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再将输出端接地,测量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
4. 测量增益带宽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出增益带宽积。
5. 测量共模抑制比,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出共模抑制比。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运算放大器的各项参数,分析结果如下:1. 输入偏置电压为0.5mV,说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存在微小的偏置电压。
2. 输入失调电压为1mV,输入失调电流为10nA,说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存在微小的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3. 增益带宽积为1MHz,说明运算放大器在1MHz以下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增益。
4. 共模抑制比为80dB,说明运算放大器具有较好的共模抑制能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并了解了运算放大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运算放大器的一些性能指标,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结:集成运算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重要器件,具有高增益、差分输入、单端输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电路中。
实验三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三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丙类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
2.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1.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2.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3.测试负载变化时三种状态(欠压、临界、过压)的余弦电流波形;4.观察激励电压、集电极电压变化时余弦电流脉冲的变化过程;5.观察功放基极调幅波形。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装上幅度调制与无线发射模块,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实验。
2.测试前置放大级输入、输出波形高频信号源频率设置为6.3MHZ,幅度峰-峰值300mV左右,用铆孔线连接到1P05,用示波器测试1P05和1TP07的波形的幅度,并计算其放大倍数。
由于该级集电极负载是电阻,没有选频作用。
3.激励电压、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丙类功放工作状态的影响激励电压U b 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1K03置“右侧”。
保持集电极电源电压E c =5V左右(用万用表测1TP08直流电压, 1W05 逆时针调到底),负载电阻R L =10KΩ 左右(1K04置“右侧”,用万用表测1TP11电阻, 1W6 顺时针调到底,然后1K04置“左侧”)不变。
高频信号源频率1.9MHZ左右,幅度200mv(峰—峰值),连接至功放模块输入端(1P05)。
示波器CH1接1P08,CH2接1TP09。
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使功放谐振即输出幅度(1TP08)最大。
改变信号源幅度,即改变激励信号电压U b ,观察1TP09电压波形。
信号源幅度变化。
欠压临界过压弱过压如果波形不对称,应微调高频信号源频率,如果高频信号源是DDS信号源,注意选择合适的频率步长档位(2)集电极电源电压E c 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保持激励电压U b (1P05电压为200mv峰—峰值)、负载电阻R L =10KΩ 不变(1W6顺时针调到底),改变功放集电极电压E c (调整1W5电位器,使E c 为5—10V变化),观察1TP09电压波形。
放大器的测量方法

放大器的测量方法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放大电信号,使其足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负载。
在测量放大器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下面将讨论一些常见的放大器测量方法。
首先,最基本的测量是电压增益。
电压增益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率。
测量电压增益时,首先需要一个电压源来提供输入信号。
通过在输入端施加一个特定的电压,并在输出端测量得到的电压,可以计算出电压增益。
其次,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是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是指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特性。
为了测量频率响应,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或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组合。
在输入端施加一系列不同频率的信号,并在输出端测量到相应的电压。
通过绘制输入频率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得到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第三,输出功率是另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
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指放大器可提供给负载的最大功率。
为了测量输出功率,可以使用功率计或示波器来测量输出信号的功率。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然后测量输出信号的功率,可以找到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
第四,失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失真会导致输出信号变得畸变,从而影响音质。
常见的失真类型包括谐波失真、交调失真等。
为了测量失真,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通过测量输出信号中的谐波分量来评估失真程度。
此外,静态特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静态特性是指当没有输入信号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常见的静态特性包括偏置电流和输出偏置电压等。
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评估放大器的静态特性。
还有一些其他的测量方法,如输入/输出阻抗、噪声指标、互调失真等。
输入/输出阻抗是指放大器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阻抗匹配情况。
噪声指标评估了放大器引入到信号中的噪声水平。
互调失真是放大器在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下产生的非线性失真。
综上所述,放大器的测量通常包括电压增益、频率响应、输出功率、失真、静态特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参数,可以评估放大器的性能和质量,从而选择适合的放大器应用。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放大高频信号的重要电子元件。
它的设计和性能对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以及其他高频应用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并进行测试,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器材和方法:本实验使用的器材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频谱分析仪以及示波器等。
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基于共射极放大器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然后,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压,我们得到了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
最后,通过频谱分析仪和示波器对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几点结果和现象。
1. 频率响应特性: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我们得到了功率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功率。
我们发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在某个特定频率附近达到最大值,而在其他频率下则显著降低。
这是因为在谐振频率附近,谐振电路对输入信号具有最大的增益,从而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2. 谐振电路的选择: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LC谐振电路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匹配网络。
这是因为LC谐振电路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能够在特定频率下实现较高的增益和较低的损耗。
同时,通过调节电感和电容的数值,我们可以调整谐振频率和带宽,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3. 非线性失真:在实验中,我们注意到在谐振频率附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这是因为功率放大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引入非线性元件,如晶体管等。
这些非线性元件会导致输入信号的失真和谐波的产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以减小非线性失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我们计算了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我们发现,在谐振频率附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较高,可以达到70%以上。
这是因为在谐振频率附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匹配较好,能够最大程度地转移能量。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电子学领域中,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
它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更高的水平,以驱动高功率负载。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功率放大电路,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原理功率放大电路是由放大器和负载组成的,其中放大器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而负载则是输出信号的目标。
常见的功率放大电路有B类、AB类和A类等。
本实验采用B类功率放大电路。
B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高效率的放大器,其特点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输出电流几乎为零。
当输入信号存在时,输出电流会随着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特性使得B类功率放大器在音频放大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实验器材和步骤1. 实验器材:- 功率放大器芯片- 电容、电阻等被动元件- 示波器- 变压器- 功率负载2. 实验步骤:a) 按照给定的电路图搭建功率放大电路。
b) 将输入信号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同时将示波器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
c) 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d) 将不同负载接入输出端,测试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个音频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并将其连接到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通过示波器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在测试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时,我们发现输出信号的幅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略微下降。
这是因为在高频率下,电容和电感等被动元件会引入额外的损耗,降低了输出信号的幅度。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结果显示,当负载阻抗较低时,输出功率较大,但效率较低。
而当负载阻抗较高时,输出功率较小,但效率较高。
这是因为在低阻抗负载下,功率放大器需要提供更大的电流,从而产生更大的功率损耗。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我们发现B类功率放大器具有高效率、低静态功耗的优点,适用于音频放大等领域。
实验结果还表明,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会有所不同。
实验三、运算放大器参数测量与基本应用

实验三、运算放大器参数测量及基本应用一、实验目的1.认识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通过仿真和测试了解运放基本参数,理解参数的物理含义,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运放;2.掌握由运放构成的基本电路和分析方法;3.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掌握基于软件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方法;4.熟悉便携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掌握利用其进行实验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预习1. 复习运放的理想化条件,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含义;2. 复习运放应用的各种基本电路结构;3. 熟悉运放LM358L(因multisim元器件库中没有LM358L,所以仿真用LM358J来做,而实际电路用LM358L,它们DIP封装引脚排列是一样的)的性能参数及管脚布局,管脚布局如图3.1所示,并根据图3.2所示的内部原理图理解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3.1 LM358L管脚LM358J为单片集成的双运放,采用DIP-8封装,INPUT1(-)为第一个运放的反相端输入,INPUT1(+)为同相端输入,OUTPUT1为输出,第二个运放命名原则相同。
Vcc为正电源输入端,V EE/GND可以接地,也可以接负电压。
双电源(±1.5-±16V)。
图3.2 LM358J内部原理图LM358L主要由输入差分对放大器、单端放大器、推挽输出级以及偏置电路构成。
三、实验设备便携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PocketLab、元器件)。
四、实验内容(一)仿真实验1. 运放基本参数仿真测量(用LM358J 代替LM358L) (1) 电压传输特性根据图3.3所示电路,采用正负电源供电,运放反相端接地,同相端接直流电压源V 3,在-150μV~150μV 范围内扫描V 3电压,步进1μV ,得到运放输出电压(节点3)随输入电压V 3的变化曲线,即运放电压传输特性,根据仿真结果给出LM358J 线性工作区输入电压范围,根据线性区特性估算该运放的直流电压增益A vd 。
实验十一 单级放大电路频响特性和输入输出电阻测试

实验十一 单级放大电路频响特性和输入输出电阻测试速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单级放大电路频响特性曲线描绘方法。
2.学习掌握单级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测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4-1所示。
图中,由于有耦合电容21C C 、旁路电容e C 的存在,有各元件导线和地的互相
感应而形成的分布电容以
及晶体管内部存在结电容
等,均直接影响电路的电
压放大倍数V A ,使V A 随
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
同
时,也使相移随之变化而
变化。
其变化特性叫做频响特性,变化曲线叫做频响特性曲线。
如图4-2(a)所示为幅频特性曲线。
如图4-2(b)所示为相频特性曲线。
图4-2中,任意中间频率o f (简称中频)范围内幅频特性曲线是平坦的,即电路的放大倍数V A 在中频率段范围内保持不变,是理想的。
同时,相移0A 180=ϕ。
但在信号频率低于或高于中频率段时, 放大倍数V A 随之逐渐减小,相移也随之变化而变化。
一般规定放大倍数V A 随信号频率变
化下降到中频率段放大倍数VO A 的0.707
倍时,有对应的两个频率点,分别为低端
下限频率点L f 和高端上限频率点H f ,则频
带宽度L H f f B -=。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静态调试
图4—1 单级放大电路
2.动态调试
3.幅频特性曲线
4.输入电阻
5.输出电阻。
放大器的特性测量

IN
OUT
放大器
数字万用表
图四
四、压摆率(SR)的测量: 压摆率的定义为: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最大 变化速率。其计算公式为:SR=Δ E/Δ T 测量装置图所图3所示。信号发生器输出为 10KHz 的方波。请用示波器测出 Δ E 和 Δ T值,根据公式计算SR值。
△T
△E
图五、对方波或脉冲输入的响应(实线为输入信号,虚线为输出信号)
IC1 A L F35 3 C2 1 OUT 1
2
R3 1K
R4 1 0K -1 5V
4
图1
-
图一
+15 V
OUT 2
+
8
7
6
5
LF353
1 2 3 4
图2
图二
OUT 1 + -1 5V
二、放大器增益-频率特性曲线测量:
按装置图图三接好实验装置,保持信号发生器正弦波输出辐度 不变,改变正弦波信号的频率,从500Hz-2KHz,每隔200Hz为 一测量点, 2KHz-300KHz 每隔 40KHz 为一测量点, 300KHz- 500KHz 每 隔 1 0 KHz 为 一 测 量 点 。 放 大 器 增 益 计 算 公 式 为 : K=Vout / Vin(Vout、Vin为放大器输入、输出正弦波信号的峰 峰值 ) 。画出放大器增益-频率特性曲线,并确定放大器的高 通截止频率 f H ( 注: f H 为低频段增益下降为最高增益的 0.707 倍时的频率点,即 3dB 点) 和低频截止频率 f L ( 注: f L 为高频段 3dB 点 ) ,并计算出该放大器的 3dB 带宽 BW(BW=f L-f H)。
实验05 基本放大电路三(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实验05 基本放大电路三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学习测量放大电路的r i,r 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如图3.3所示,在测量输入阻抗Ri时接入电阻,在测量输出阻抗Ro时接入负载电阻R L。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所谓输入电阻,指的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不包括R 1、R 2部分。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K1电阻如图3.4,测量V S 与V i ,即可计算r i 。
(2)输出电阻测量(见图3.5)
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选择合适的R L值使放大电路输出不失真(接示波器监视),测量带负载时V L和空载时的V O,即可计算出r O。
思考题:
请用推导本实验中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表达式。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三 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发生器4、模拟电子实验挂箱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如图3-1,反馈网络由F R 、F C 、ef R 构成,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使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绝对值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负反馈还对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产生影响,使得电路的下限频率降低、上限频率升高,起到扩大通频带,改善频响特性的作用。
四、实验内容(一)静态工作点的测试CC V =12V,i V =0时,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表3-1说明:计算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时,要考虑反馈网络对放大器的负载效应。
对于第一级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F C 、F R 于1R7并联,由于,所以F C 、F R 的作用可以略去。
对于第二级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F C 、F R 于1R7串联后作用在输出端,由于1R7<F R ,所以近似看成第二级接有内部负载F C 、F R1、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图3-1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120)(1)开环电路① 按图接线,R先不接入。
F② 输入端接入Vi=lmV f=l kHz的正弦波(注意输入lmV信号采用输入端衰减法即信号源用一个较大的信号。
例如:100mV,在实验板上经100:1衰减电阻降为lmV)。
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注意:如发现有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a 重新布线,尽可能走线短。
b 可在三极管eb间加几p到几百p的电容。
c 信号源与放大器用屏蔽线连接。
③ 按表3-2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
④ 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2)闭环电路R①接通FA。
②按表3-2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ufA≈1/F。
③根据实测结果,验证uf图3-1表3-2L R (KΩ)i V (mV )o V (mV) u A (uf A )开环∞ 1 1K5 1 闭环∞ 1 1K51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1) 将图3-1电路开环,逐步加大V i 的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份失真)记录失真波形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输出电阻
输出电阻是负载开路、输入信号 源电压为零时,输出端口呈现的放大 电路的等效交流电阻。它表明放大电 路带负载的能力,输出电阻 Ro 小,放 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越强。
图2-2放大电路输出端模型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Ui电压, 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RL输出电压Uo 和接入负载RL输出电压UL,即
U0 R0 ( 1) RL UL
注意:要求在接入负载RL前后,输 入信号的大小不变,放大器的输出波 形无失真。
3、幅频特性
放大器的增益与输入信号频 率之间的关系曲线。一般用逐点 法进行测量。在保持输入信号不 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入信号的频 率,逐点测量对应于不同频率时 的电压增益,用对数坐标纸画出 幅频特性曲线。
通常将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电压 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 率称为该放大电路的上、下限截 止频率,用FH和FL表示,该放大电 路的通频带为: BW= FH -FL
三、实验内容 1. 调整静态工作点
• (1)按图电路,接好并检查无 误后,接通直流电源+12V,在无 信号输入情况下,调整偏置可变 电阻RP,使IC=1mA,(即URC=3V) (2)测量UCQ、UCEQ、UEQ、UBEQ和 UBQ的值。
4、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在 输出信号不失真的前提下,改变 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输出电压 的大小,找出FH和FL计算出B值, 结果记入表2-3中。
四、注意事项:
1、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以免损坏电源。 2、正确使用三极管 3、旁路电容Ce对电路的影响 4、示波器的使用 触发源、触发方式的选择,电平调节
2.测量输入电阻
在静态工作点不变的情况下, 在输入端加入Us=10mV、f=1KHZ的 正弦信号,测量US,Ui值。测量结 果记入表2-1中,按“串联电阻法” 测量原理,计算出输入电阻的大 小。
图2-3共射极放大电路
3.测量输出电阻
保持静态工作点不变,输入 信号的频率、电压不变,分别测 出不接负载和接负载时的输出电 压U0、Ui, 测量结果记入表2-2 中,计算出输入端 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个已知电阻 Rn,只要分别测出放大器的输入 电压Ui和输入电流Ii,就可以求 出:
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电阻Rn两端没有电路公 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n两端电压 时必须分别测出US和Ui,然后按 UR=US-Ui,求出UR。
(2)电阻Rn的值不宜取得过大, 过大会引入干扰;但也不宜取得 太小,太小易引起较大的测量误 差。最好取Rn和Ri的阻值为同一 数量级。 (3)测Ri时输出端应该接上RL, 并监视输出波形,保证在波形不 失真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四、实验设备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交流毫伏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万用表 6.实验箱 一台 一台 一台 一台 一只 一台
注意:
• 实验结束时,请将与实验板的连 线拆除,但不要拆除连接仪器上 的连线! • 老师检查完实验原始数据并签字 后,实验电路方可拆掉。
• 实验仪器收拾好后,必须经老师 检查后才能离开。
实验三 放大器输入、输 出电阻和频响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的测量及调试方法。 2、掌握放大器输入电阻、输出电 阻、频率特性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的大小是表明放大 电路从信号源或前级放大电路获 取电流的多少,Ri大,索取的前 级电流则小,对前级的影响就越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