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特展 “随缘成德

合集下载

南京大报恩寺收获了什么作文

南京大报恩寺收获了什么作文

南京大报恩寺收获了什么作文哇!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棒的故事!就是关于南京大报恩寺的!你知道吗?南京大报恩寺超级厉害的,它收获了好多好多东西呢!
首先啊,大报恩寺就像是一座宝藏山一样,里面藏着好多古老的东西。

我上次去的时候,看见了好多古老的石碑哦!上面写满了奇奇怪怪的字,有些字我都认不全呢!可是每块石碑都好大,好像能和我一样高一样!妈妈说那些石碑是好多年前的人写的,都是关于历史的哦,超级有趣!
然后,还有好多好多的佛像!哇!佛像真的好高大哦,有的手上拿着好多东西,有的脸上笑得好开心!我问爸爸,为什么佛像会笑,爸爸说因为佛像要给大家带来好运气,所以才笑得那么开心呢!我听了超级开心,觉得大报恩寺里到处都是好运气!
不过最厉害的是大报恩寺的那座大钟!那可是个大大的铜钟,咚咚咚地响起来的时候,整个寺庙都震动了!我问老师,这个钟为什么那么大声,老师说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时间,还可以保护寺庙不受邪恶的东西影响呢!哇,真的好厉害啊!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大报恩寺的那些小小的灯笼!它们每个都有好多彩色的条纹,晚上一亮灯,整个寺庙都像变成了仙境一样!我跟小伙伴们一起走过那些小路,感觉好像在追寻宝藏一样!我们还一起跟着老师念经,祈福家人和朋友健康快乐哦!
总之,南京大报恩寺真的是一个收获满满的地方!不但有古老的石碑、高大的佛像,还有震耳欲聋的大钟和如梦如幻的彩灯!每次去都能学到好多东西,而且还能许愿祈福哦!我一定要多多去大报恩寺,带上更多小伙伴一起探险,看看还有什么宝藏等着我们发现呢!。

南京大报恩寺:观音信仰的重要场所

南京大报恩寺:观音信仰的重要场所

南京大报恩寺:观音信仰的重要场所南京大报恩寺是中国南京市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也是观音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

作为南京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南京大报恩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宗教意义。

南京大报恩寺位于瞻园路,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寺庙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其中有许多建筑物、殿堂和塔楼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

作为观音信仰的重要场所,南京大报恩寺拥有观音菩萨的重要圣地,为信徒和游客提供了进行虔诚朝拜和寻求庇佑的场所。

寺庙内供奉着观音菩萨主尊,信徒可以持香焚烧,虔诚祈祷,表达敬意和对菩萨的信仰。

除了供奉观音菩萨,南京大报恩寺还供奉了其他众多的佛教菩萨和神祇。

寺内的诸多殿堂供奉着不同的佛像,包括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等,各有各的特殊意义和功能。

信徒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选择适合自己的菩萨进行供奉和礼拜。

南京大报恩寺不仅是信仰之地,也是一座文化名胜。

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寺内的建筑物多为木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彰显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

殿堂内的壁画、石刻等艺术品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

除了寺庙建筑,南京大报恩寺还有名胜古迹可以观赏。

寺庙内的钟楼、鼓楼以及藏经楼等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古代佛教寺庙的庄严和宁静。

此外,寺庙周围的庭园和湖泊,营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让人们在寺庙内外都能感受到宁静和安宁。

对于南京人民来说,南京大报恩寺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信仰场所。

每年的重要佛事活动,如观音诞辰、佛诞节等,在这里都得到隆重举行。

信徒和游客纷纷前来参拜,庆祝佛教节日,表达他们对佛教信仰的热诚和敬意。

总的来说,南京大报恩寺是观音信仰的重要场所,其历史悠久、建筑独特、文化名胜等方面都使其成为南京市的一大亮点。

寺庙作为信仰场所,吸引了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加强了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南京大报恩寺不仅是南京市的一处重要景点,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我与金陵博物院有个小约会

我与金陵博物院有个小约会

我与金陵博物院有个小约会作者:李倪斌(笔名柅兵)金陵是南京最雅致最古老的别称,一直到今天依然沿用,金陵博物院可不一般。

一般来说,博物馆与博物院在行政上并无区别,但“院”更多的是强调整体环境,这和近年来博物馆认识到要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的意识有关系。

作为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前身即“中央博物院”,为中国著名文物荟萃地,收藏有历代艺术瑰宝、明清宫廷文物及少数民族珍品等数十万件。

这样的一所既是全代史博物馆,又是一所艺术博物馆,对于我这个伪文博爱好者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我混入文博爱好者的队伍,顾不上烈日当空,排了好久的队才进入博物院。

下图就是南京博物院镇馆宝贝之一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据介绍,南京博物院所藏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是用1958年在南京中华门外明代琉璃窑遗址上发现的琉璃构件,结合民间征集的构件,根据史料记载精选组合而成,另外一套复制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则放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展厅内。

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国家宝藏》,专门讲述过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的故事。

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在南京博物院可算是有眼福了,我也看到了我十分喜欢的郑燮“板桥”字体。

“板桥”体是郑燮独创的“六分半书”字体,字写得古朴、颇具古意。

因为郑燮号板桥,故称为“板桥”体,被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

这幅书法是郑板桥书写李商隐的《岳阳楼》,很值得看看。

在南京博物院有一件镇馆之宝的画像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砖画,砖画由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和荣启期组成。

其实,荣启期不是竹林七贤,他是春秋时期的隐士,是一个高人。

也许为了构图的平衡,画中八人均席地而坐,人物之间用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间隔开来,每个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表现了士族知识分子那种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

中国的丝织工艺品中,能与苏州缂丝并誉为 " 二大名锦 "的就是南京云锦。

同时,南京云锦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南京博物馆那可真是个宝藏之地啊,里面的镇馆之宝个个都像是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明星。

就说那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吧。

这拱门一亮相,就好像把你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辉煌的古代。

它色彩斑斓得像雨后彩虹落在了人间,每一块琉璃都像是被岁月精心雕琢的宝石。

你看那琉璃的色泽,温润又透亮,就好比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晶莹剔透还带着灵动的美。

这么个拱门,它可不是简单的建筑部件,它是古代工匠们智慧和技艺的结晶啊。

那些精心设计的图案,复杂又精美,就像一部史书里最华丽的篇章,每一笔每一划都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辉煌。

你能想象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是怎样一点点把它打造出来的吗?那得是多少个日夜,多少心血的倾注啊。

这拱门摆在那,就像一个无声的讲述者,讲述着大报恩寺曾经的宏伟壮丽,也讲述着那个时代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

再瞧瞧那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这个瓶子啊,那可真是个稀世珍宝。

它就像一位从古代走来的优雅佳人,静静地站在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釉里红这种颜色就很特别,它红得深沉又热烈,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在白色的瓶身上跳跃着。

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图案,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这松枝就在风中轻轻摇曳,这竹子就在细雨中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梅花就在寒冬中散发出阵阵暗香。

这瓶子不仅是个容器,它更像是一幅会流动的画卷。

这么珍贵的瓶子,它历经了多少岁月的洗礼,朝代的更迭,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简直就是个奇迹。

这就好比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却依然保持着年轻时候的活力和风采,让人惊叹不已。

还有那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可是一件非常有故事的宝贝。

画面上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一个个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就像是一部老电影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

这些人物的线条简洁流畅,却能把人物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得是多高的绘画水平啊。

你看那嵇康,昂首挺胸,一副洒脱不羁的样子,就像一只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雄鹰。

阮籍那忧郁的眼神,仿佛藏着无数的心事,像一片乌云遮住了明亮的天空。

南京大报恩寺参观感悟心得

南京大报恩寺参观感悟心得

南京大报恩寺参观感悟心得参观南京大报恩寺,深感这座佛教圣地的庄严肃穆和博大精深。

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的虔诚信仰。

进入大报恩寺的瞬间,令人窒息的寺庙气息扑面而来。

高大的寺门上方雕刻着金碧辉煌的佛像,庄严而威严。

蓝天白云映衬下,给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感觉。

踏入寺内,仿佛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

四周翠竹掩映,鸟语花香,令人心生安宁。

大报恩寺内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每一处的设计都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精髓。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庙的核心所在,也是人们虔诚祈祷的地方。

一进入大雄宝殿,一尊巨大的佛像庄重地屹立在中央。

佛像的神态慈祥而庄重,使人产生敬仰之情。

殿内的氛围静谧肃穆,人们虔诚地诵经祈祷。

这种宁静的氛围让我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宁静。

在藏经阁中,保存着大量珍贵的佛经和古籍。

众多群众和信徒在这里听取佛经的教诲,以及向信仰者请教问题。

踏入这里,你会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氛围。

参观南京大报恩寺不仅使我了解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佛教教导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净化。

在大报恩寺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种追求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反省,我更加明白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价值。

南京大报恩寺,是一座庄严肃穆的佛教圣地,也是一座让人宁静思考的场所。

在这里,我找到了珍贵的内心宁静和力量,这将对我的人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还是一个信仰的圣地,南京大报恩寺都值得我们前往参观和体验。

这是南京最美的一座门,上了《国家宝藏》,来自大报恩寺,请叫它“六拏具”

这是南京最美的一座门,上了《国家宝藏》,来自大报恩寺,请叫它“六拏具”

这是南京最美的一座门,上了《国家宝藏》,来自大报恩寺,请叫它“六拏具”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国家宝藏》,讲述全国9家著名博物馆的国宝故事,其中,南京博物院三件国宝入选,分别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坤舆万国全图。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陈列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内。

这件国宝级文物这两天成了“网红”,在它面前留影的游客多了很多。

仔细看,这件琉璃拱门是其实是由九块琉璃构件组成。

南博历史馆的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代皇家寺院——大报恩寺的标志性建筑。

在西方人心目中,大报恩寺琉璃塔尤其具有崇高的地位。

他们习惯称大报恩寺琉璃塔为“南京瓷塔”,并长期将其列为和万里长城齐名的东方奇迹。

葡萄牙的传教士曾德昭,他在《南方九省中的南京》中写道:“(南京)还有一座结构精美的七层塔(作者注:应为九层),布满偶像,好像是用瓷制成的,这座建筑物可列入古罗马最著名的建筑。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来到南京,随团的画师尼霍夫绘制了多幅琉璃塔的写生作品,后来以铜版画的形式在欧洲出版,迅速掀起了“南京瓷塔热”。

西方人笔下的大报恩寺琉璃塔这座足可以代表中国的瓷塔,在欧洲家喻户晓,以至于从没来过中国的安徒生,将其写进了童话《天国花园》之中。

《天国花园》1842年,随着英国舰队奥特隆尼记录下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细节:“眼前精美绝伦的景象远远超出了我最生动、最精妙的想象。

瓷塔共有九层,每层比例分布都十分精巧得当,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白瓷,尽管只有外壳和墙的衬里是瓷的,但宝塔的主要结构还是白瓷……宝塔每层都开有四扇门,相隔分布在八面形的塔身上……门框是琉璃砖结构的,琉璃砖根据其呈现的图案不同……”可以注意到,奥特隆尼所说的“琉璃砖门框”就是大报恩寺塔第二层至第九层每层八座门(四虚四实)的门框,也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佛教中称为“壸门”。

根据《折疑梵刹志》的记载推算,大报恩寺琉璃塔共有72座这样的琉璃拱门。

大报恩寺博物馆文物的解说员作文

大报恩寺博物馆文物的解说员作文

大报恩寺博物馆文物的解说员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大报恩寺博物馆。

南京大报恩寺的佛教宝地

南京大报恩寺的佛教宝地

南京大报恩寺的佛教宝地南京大报恩寺是中国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这座寺庙以其宏伟的建筑、悠久的历史和富有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大报恩寺被誉为是南京佛教的宝地,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礼拜和寻找心灵的宁静。

大报恩寺始建于南朝梁代,距今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

寺庙占地广阔,总面积达到40多亩,其中主要建筑群坐落在西寺和东寺之间的广场上。

大报恩寺以其独特而壮观的建筑风格而著名。

整个寺庙按照佛教的教义和传统建筑规划建造,形成了典型的佛教寺庙布局。

主体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等,其中大雄宝殿是寺庙最重要的殿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

这些建筑都采用了精美的彩绘和雕刻工艺,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除了壮丽的建筑之外,大报恩寺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寺庙内设有佛教书院,培养了无数的僧人和学者。

佛教书院不仅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还在学院中进行佛经研究、经典讲座和禅修指导等活动,吸引了许多信徒和学者前来学习。

此外,大报恩寺还经常举办佛教法会、演讲会和文化展览,使得佛教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推广。

大报恩寺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传说建寺的缘由是南朝梁时,佛教信徒大报恩为了纪念曾经救护他的大夫,捐出了自己的田地用于修建寺庙,并将这座寺庙命名为“大报恩寺”。

这个故事成为了寺庙的名字和精神内核,也寓意着佛教的大慈大悲之心。

除了信仰和文化魅力,大报恩寺还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寺庙周围环境优美,有山川和湖泊环绕,在城市的喧嚣中拥有一片宁静之境。

游客可以在寺庙内参拜、祈福,也可以乘坐船只在周围的湖泊上游览,欣赏寺庙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总的来说,南京大报恩寺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佛教寺庙,不仅是信仰和修行的场所,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

它的壮观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环境吸引着无数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感受其神圣与宁静。

希望这座佛教宝地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为人们带来福祉和智慧的启示。

大报恩寺的收获观后感

大报恩寺的收获观后感

大报恩寺的收获观后感前儿个去了大报恩寺,那可真是一场奇妙又难忘的经历,收获满满啊!一走进大报恩寺,就感觉像穿越了一样。

那建筑风格真是绝了,现代与古代完美融合。

看着那些残留的遗址,虽然只是断壁残垣,但仿佛能看见曾经它辉煌壮丽的模样,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当时就在想,这每一块石头肯定都藏着好多秘密,要是它们会说话就好了,能给我讲讲几百年前这里的热闹景象,是不是每天都有好多人来参拜,又或者有没有什么传奇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呢?寺里的灯光布置也特别有氛围。

灯光打在那些古建筑的残骸上,光影交错之间,有一种神秘又圣洁的美。

我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一会儿觉得自己是个探险家,在探寻历史的宝藏;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像是个古代的文人墨客,在这充满禅意的地方寻找灵感。

还有那些展品,每一件都精致得不像话。

从小小的佛像到巨大的琉璃构件,都能看出当时工匠们的用心。

我特别佩服那些古人,没有现代的高科技工具,就靠着一双巧手和满心的虔诚,做出这么让人惊叹的东西。

我站在那些展品前面,眼睛都看直了,心里想着:“这手艺,现在都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吧!”在大报恩寺里走着走着,我的心也变得特别平静。

外面的世界那么喧嚣忙碌,这里就像是一片宁静的港湾。

我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可能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魅力吧,它能让你在浮躁的时候沉下心来,去思考一些平时不会想的东西,比如生命的意义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伟大之类的。

这次去大报恩寺,不仅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还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我觉得自己像是带着满满的宝藏离开的,这些宝藏不是金银财宝,而是那些关于历史、文化、艺术的感悟和思考。

我已经在计划下次啥时候再去了,感觉每一次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南京大报恩寺的简介

南京大报恩寺的简介

南京大报恩寺的简介
大报恩寺,又称玄奘之路、玄奘之心、大慈恩寺、大报恩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占地面积约10公顷,是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由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孙徐辉祖主持建造。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大报恩寺扩建工程告竣,改名“大报恩寺”。

当时规模宏大,有十三座殿堂,供奉着佛像和佛塔等,还有藏经阁、钟楼、鼓楼、御书楼等建筑。

明代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徐辉祖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大报恩寺和昭明太子读书堂,成为当时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在此举行过多次祭典。

—— 1 —1 —。

朝天宫——精选推荐

朝天宫——精选推荐

朝天宫朝天宫是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

可能因为这⾥收门票的原故,所以没什么⼈进来看,院内⼗分清静。

存放在这⾥:“朝天宫历史展览”中,有它的正⾯照⽚。

这幢建筑是童寯和赵琛⼆位先⽣共同设计的。

上图是从墙外看朝天宫建筑。

朝天宫位于⼀座⼩⼩的⼭上,叫做“冶⼭”,因吴王夫差在此冶炼铸剑⽽得名。

⽇暮⽆事,沿着朝天宫外⾯⼜⾛了⼀圈。

市民们向晚都出来散步了。

树影投映在红墙上,分外美丽:次⽇去⼤报恩寺遗址,发现其中陈列的宋代长⼲寺塔地宫的⾦银器,就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馆藏,于是看过报恩寺后,再来到朝天宫。

这两⽇南京天⽓皆为晴好,⾛在清静的院落⾥,⼜体会到了迷⼈的光与影:朝天宫⼀侧有花园,林⽊葱茏。

不知何年何⽉的⽯狮⼦,⼀对母⼦,静静地在享受他们的天伦之乐:闹市区的朝天宫,⽆⽐静谧,分外美妙。

南京市博物馆三国⼈⾯纹⽡当,建康城遗址出⼟:南朝菩萨头像(栖霞寺千佛岩出⼟,南京市博物馆藏):件菩萨造像来⾃栖霞⼭⽯窟——它是南朝皇家开凿的⽯窟,可惜⽬前的遗存已经不是很多了。

南宋吉州窑鹤⿅纹瓷执壶(南京出⼟,南京市博物馆藏):品展,这是他收藏的宋代吉州窑⽩地⿊花炉:南宋⽉影梅纹银盘(张同之夫妇墓出⼟):苏州博物馆,我正好⼀天后在苏博看到了它。

两件银器放在⼀起,正好是酒器盘、盏⼀副:清代马荃花鸟草⾍图册:南京在明代⼤报恩寺遗址的基础上,建⽴了遗址公园。

⽽明代⼤报恩寺遗址,⼜正好建造于宋代的长⼲寺遗址上。

近年考古发现了长⼲寺塔地宫,出⼟了珍藏着佛⾻舍利和⽞奘舍利的⾦银宝函。

⽞奘的顶⾻舍利,是在988年,由僧⼈可政发现于终南⼭紫阁寺,并请奉回南京长⼲寺的。

展厅中复原了这⼀情景:⽞奘与佛银鎏⾦莲花宝⼦⾹炉,宋代长⼲寺塔地宫出⼟:这件⾹炉以前只看到过图⽚,没想到在此地见到了实物,仿佛⼀下⼦碰上故交,分外惊喜。

⼤报恩寺遗址还在举办⼀个特展:容庐藏佛教⽂物。

容庐主⼈为⽯黄海先⽣,其藏品主要是从东瀛购归。

整体看来,品相和质量均为上乘。

唐代鸟咀⼒⼠造像(来⾃北响堂⼭⽯窟,容庐收藏):前不久刚听了李星明先⽣的讲座:《⾦翅鸟图像从龟兹到中⼟的流变》,就在这⾥看到变化了的唐代中⼟“⾦翅鸟”神。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景点介绍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景点介绍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景点介绍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在南京呢。

一走进这个公园,你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

那里有好多漂亮的建筑。

比如说大报恩塔,它高高的,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

塔的外表特别好看,阳光一照,闪闪发光的。

塔的周围有很多花草树木,春天的时候,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小蜜蜂和小蝴蝶就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好像在和花儿们做游戏呢。

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里,还有很多遗址展示。

这些遗址就像是历史留下来的小秘密。

你能看到以前的地基、砖头之类的东西。

这时候呀,我就会想象以前的大报恩寺是什么样子的。

也许以前这里有很多和尚在念经,有很多人来这里上香祈福。

我听说,以前的大报恩寺可壮观啦,有好多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参观。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弟弟,他站在一块大砖头前面,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问他的爸爸:“爸爸,这个砖头怎么这么大呀?”他爸爸就笑着给他讲以前的故事。

我在旁边听着,也觉得特别有意思。

公园里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小路。

小路是用石头铺成的,走在上面,感觉脚底下硬硬的,但是又很踏实。

路边有时候会有一些小雕塑,像是小和尚在打水之类的。

这些雕塑就像活的一样,看着特别可爱。

到了晚上,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就更美啦。

大报恩塔亮起来了,灯光把整个塔都笼罩着,就像一个美丽的灯笼。

灯光还会变换颜色呢,一会儿是蓝色的,像大海一样深邃;一会儿是黄色的,像温暖的阳光;一会儿又是紫色的,神秘极了。

这时候,整个公园都变得很梦幻,就像童话里的世界。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就像是一个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这里玩耍,也可以了解很多历史知识。

小伙伴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玩一玩呀,我保证你会有一段特别美好的回忆。

印度国家博物馆的佛家至宝

印度国家博物馆的佛家至宝

印度国家博物馆的佛家至宝印度国家博物馆的22块释迦牟尼佛头骨舍利(尚待官方确证!)末学(jialin618)最早在多智钦论坛的印度游记中记载了末学今年年初在印度国家博物馆看释迦牟尼佛头骨舍利的过程。

这次南京大报恩寺的释迦牟尼佛头顶骨舍利子与我在印度国立博物馆看到的头骨舍利很相像,末学特别把该段游记摘出(重新组织了部分文字),与广大佛教徒共享,欢迎转载。

附图:南京大报恩寺的释迦牟尼佛佛顶骨舍利,据末学观察与在印度国家博物馆的佛头骨舍利很像。

如果按国家级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印度国家博物馆不算是很大,但印度的文明历史按照世界公认来说是很久的,比中国还长。

门票比一般的印度博物馆要贵不少(印度博物馆一般只收人民币3-5块钱门票)。

可以领取一个耳机,对不同的展品聆听其历史。

博物馆一共有三层,每层有数量不等的大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定的主题。

其中有一个是佛教文物室,在房间的一端看到了一个罩在玻璃柜里的小佛塔(博文顶端的金色佛塔)。

初一看我以为是一个佛塔文物而已,仔细一看,末学大吃一惊!!!塔里供奉的竟然是我佛释迦牟尼佛的22粒舍利子!!!这些舍利子由印度考古人员于1972年在印度西北部靠近尼泊尔的一座古塔中挖掘出来。

这个地方是我佛释迦牟尼佛的释迦族所在地(相信离释迦牟尼佛出生地(尼泊尔的兰毗尼)不远),见下图。

按佛经记载,当年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其舍利子分成8份,其中一份送还给释迦族(释迦牟尼佛所属的印度种族)的族人。

阿育王时期(与中国秦始皇大致同期),在该地建造了这个塔,供奉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

1897年,一个叫Pepe的英国人在这个地方(Piprahwavillage,Basti District,Uttra Padesh)做了考古挖掘,挖出了两个小石罐(在博文顶部的照片里也有,在塔的前方)。

上面按古印度文(见上下二图)写到:“This shrine for Relics of the Buudha, the August one, is that of the Sakayas, the brethen of the Distiguished one, is association with their sister and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wives”中文大意是:这是我佛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神器,是给释迦族的族人的舍利子。

唐僧顶骨:大报恩寺地宫里最值钱的宝物之谜(图)

唐僧顶骨:大报恩寺地宫里最值钱的宝物之谜(图)

唐僧顶骨:大报恩寺地宫里最值钱的宝物之谜(图)选自《绝版宝藏:寻找最后的宝藏》,更多内容请关注图书~大报恩寺位于江苏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

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传说为纪念其生母,在1412年到1431年期间兴建的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

其中有一座我国惟一被史料记载的琉璃宝塔,因为美丽和荣耀,被世人称作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这座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庙,历经沧桑,见证了数代王朝的兴衰荣辱。

金陵大报恩寺究竟因何而建、经历过多少次的劫难,最后又如何毁灭?奢华的背后,究竟具有多少艺术价值,究竟拥有多少奇珍异宝?一、拥有世界奇观的皇家寺院(略)二、镇寺之宝散落何方大报恩寺建成后,几经劫难。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一百四十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

最后一次是清嘉庆七年(1802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

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英军“康华丽”号军舰上签订,中国进入有史以来最黑暗和耻辱的年代,身在南京的大报恩寺塔也开始走向覆灭之路。

先是入侵的英军,他们疯狂地剥取塔身的琉璃瓷砖,大量盗取塔内供奉的金佛。

1842年9月30日,英国军舰满载着他们从大报恩寺塔上掠夺的文物扬长而去。

虽然在僧人的抗议下,英方作出了一点赔偿,但连他们自己都承认“这笔钱远远低于实际损害的价值”。

大报恩寺塔遭此重创,再也没有了往昔金碧辉煌的风采。

大报恩寺琉璃塔1854 年,清军攻克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毁于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深恐大报恩寺塔被石达开用以充当攻城的炮垒,于是竟下令将这矗立南京城长达400多年的巨塔摧毁,琉璃塔和大报恩寺都被夷为平地。

南京大报恩寺的建筑特色

南京大报恩寺的建筑特色

南京大报恩寺的建筑特色南京大报恩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脚下,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

建筑特色丰富多彩,包括殿堂、佛像、碑刻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寺庙建筑艺术的精髓。

首先,南京大报恩寺的殿堂建筑独具特色。

寺庙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问法台等。

南京大报恩寺的山门采用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气势宏伟,门楼上有“南京大报恩寺”五个大字,气势磅礴。

天王殿是向天王菩萨祈福的地方,殿内的雕刻工艺精美细致,展现了中国传统的佛教寺庙建筑特色。

大雄宝殿是南京大报恩寺的主体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整个建筑高达50多米,占地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佛像高达15米,是中国最大的室内佛像之一。

问法台位于大雄宝殿的后面,供信众倾听佛教圣人的讲法,传递佛法智慧。

其次,南京大报恩寺的佛像是其建筑特色之一。

寺庙供奉了众多的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等。

这些佛像造型各异,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庄严肃穆。

释迦牟尼佛佛像通常体态庄严,手持法器,面容慈祥。

观音菩萨佛像通常手持莲花,表情温和。

弥勒菩萨佛像通常端坐于莲花宝座上,神情欢喜。

佛像的制作工艺精细,多采用铜铸或者木雕技艺,展现了中国传统雕刻工艺的独特之处。

此外,南京大报恩寺还有许多珍贵的碑刻。

寺庙的墙壁和建筑物上刻有许多古老的字体,记录了寺庙的历史和佛教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大报恩寺摩崖石刻”,被誉为古代石刻之“冠”。

这些碑刻记录了南京大报恩寺的辉煌历史,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南京大报恩寺还有一些建筑特色包括宝刹、佛塔和方尖碑等。

宝刹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用来供奉佛教圣物和珍贵文物,常常有珍宝陈列,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

佛塔是佛教寺庙常见的建筑,通常有多层,高耸入云,象征着佛教灵山聚焦的场所。

方尖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建筑,用来表达建筑物的高耸和庄严。

总的来说,南京大报恩寺的建筑特色丰富多彩,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寺庙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南京的大报恩寺简介

南京的大报恩寺简介

南京的大报恩寺简介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南京城里头那座大名鼎鼎的大报恩寺,那可是个有故事的地儿,让人一听就心生敬畏,又忍不住想多了解几分。

大报恩寺,坐落在南京秦淮区的雨花路上,你要是坐地铁一号线到中华门站,溜达几步就到了,方便得很。

这地儿,历史老长了,得从东吴那会儿说起,孙权大帝那会儿建的建初寺,还有阿育王塔,那就是大报恩寺的前身,算算年头,得有近两千年了,比咱好多人的家谱还长呢!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提它的名气。

大报恩寺,那可是江南佛教的头把交椅,人称“百寺之首”,不光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佛教文化里的一块金字招牌。

为啥这么牛?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透着岁月的味道,讲着过去的故事。

走进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你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金碧辉煌的年代。

公园里头,古木参天,花香鸟语,跟那些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趣,美得让人心醉。

你瞧那琉璃塔,哎呀,那可真是个宝贝疙瘩!据说,这塔是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他老妈马皇后的养育之恩,花了大价钱、大心思建的,足足有78米高,比现在的二十多层楼还高呢!而且啊,这塔全身都是用琉璃烧制的,闪闪发亮,晚上还有144盏油灯彻夜不息,那场面,简直是美轮美奂,跟做梦似的。

琉璃塔不光好看,还特别结实,据说能扛八级地震呢!不过可惜啊,这么好的塔,最后还是没能逃过战火的洗礼,被烧成了灰。

好在现在咱们看到的是复建的,虽然少了点历史的沧桑感,但那份庄重和美丽还是一点没少。

除了琉璃塔,大报恩寺里还有好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比如那地宫,里面藏着佛顶真骨,全世界就这么一块儿,珍贵得不得了。

还有那些精美的佛像、壁画、经书,每一件都是艺术品,让人看了叹为观止。

逛完大报恩寺,你肯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体会到南京这座城市的厚重与包容。

所以啊,下次来南京,别忘了去大报恩寺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

居易: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特展“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

居易: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特展“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

居易: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特展“随缘成德——容庐藏
佛教文物展”
居易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隆重开展,可喜可贺!谓之“隆重”,绝非虚言。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开展之际,不经意间,居然隐含
了数个“第一”。

【总页数】10页(P14-23)
【作者】居易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2.5
【相关文献】
1.2016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隆重召开 [J],
2.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文化反思 [J], 黄瑞
3.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 [J], ;
4.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何为原真r——从大报恩寺塔谈历史纪念物修复与重建

何为原真r——从大报恩寺塔谈历史纪念物修复与重建

何为原真r——从大报恩寺塔谈历史纪念物修复与重建
杨一鸣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7(0)7
【摘要】从南京大报恩寺塔的重建引起的争议入手,分析了在不同遗产保护观念的影响下,如体现遗产保护的"原真性"要求,对当下兴起的历史纪念物修复与重建热潮提出思考与建议.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杨一鸣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毁灭与重建 [J], 经盛鸿;胡华
2."历史纪念物"与"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的两个关键词看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 [J], 徐震;顾大治
3.从历史纪念物到新“都市奇观”——南京大报恩寺塔重建项目的案例研究 [J], 诸葛净
4.南京重建大报恩寺琉璃塔供奉主佛方案的抉择 [J], 陈平平
5.南京重建大报恩寺塔应仍定格为佛祖舍利塔 [J], 陈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特展“随缘成德
作者:居易
来源:《收藏与投资》2016年第05期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隆重开展,可喜可贺!谓之“隆重”,绝非虚言。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开展之际,不经意间,居然隐含了数个“第一”。

第一个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个人特展。

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专家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其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称“江南佛寺之始”。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跻身于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第一个个人特展,当得是容庐之幸,业界之荣。

第一个个人名义的佛教文物展。

佛教文物,内容十分丰富,举凡金铜佛造像、石佛造像、宋元明佛教书画、明清漆器、象牙瓷器杂项等等,无一不在其列。

论其内涵,更是博大精深,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印记,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国内历来“佛教文物展”,多为国家或地方博物馆馆藏及特定寺庙陈展之专属。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以个人名义且在具有中国佛教经典象征意义的博物馆开展,应属首例。

第一个综合系列的佛教文物精品展。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陈展展品总计1 70件,除石员外作品9件,其中161件包括,金铜佛造像(南北朝一唐)82件,石佛造像(南北朝一唐)30件,漆器14件,竹木牙雕瓷杂14件,古代佛画21件,不但件件堪称精品、孤品,而且都有着历史文物和佛教文物的双重价值。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161件展品,基本体现并概括了佛教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阶段和系列特征,不同于以往单一的佛像系列,或者是单一的佛画系列,而是全面涉及,综合呈现。

所谓“佛教文物”的全貌,此展一陈,足见一斑,所以称得上是第一个综合系列的佛教文物精品展。

第一个集藏家、藏品、画家于一体的绘画作品展。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总计170件展品中,有“石员外作品”9件,为“容庐”主人石黄海亲作。

“石员外作品”兼融中西绘画技法,重在表现文物藏品的历史人文特质和文物藏家富于穿越感的自得及心境感悟。

“石员外作品”中的文物重器,包括多幅作品用作画板的“金屏”(本身就是文物),都是石黄海的个人藏品。

有道是“过眼拥有”,“我思我在”,集藏家、藏品、画家于一体的绘画,或许早已有之,但集藏家、藏品、画家于一体的绘画作品展,石黄海当得第一。

“容庐”主人石黄海,安徽合肥人,早年留学日本,既是艺术家,又是收藏家,也是一位成果斐然的海外文物和艺术品回流的文化使者。

石黄海拥有一座山庄,名日“徽萃山林”,在安徽舒城的万佛湖畔,临水而建,依山而筑,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石黄海拥有一家博物馆式的艺斋,名日“容庐”,其中的古董文玩、奇珍异宝,可谓价值连城;石黄海还拥有一个文化艺术商圈,虽不是一个组织,也不是一个机构,但进得了这个圈子的,大小都是个人物。

不过,石黄海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是一个“穷学生”出身。

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有他的“命”,有他的“运”,更有他自我价值取向所决定的理念和孜孜以求的持续努力。

其一,家学渊源。

石家书香门第,家学深厚。

祖父石呈象,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秘书:父亲石谷风,系安徽省博物馆的创始人,书画师从黄宾虹、张大干,与谢稚柳、启功等同为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

石黄海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又在博物馆的家属院长大,正所谓“耳濡目染,不学以能。

”这种氛围的“场效应”和熏陶的“作用力”,诚然是骨子里的东西了。

其二,专业功底。

收古董,做收藏,“识真鉴伪”是首要前提。

这就需要专业知识,需要见多识广,更需要深广的文化底蕴和实战交易层面的“掌眼”。

石黄海大学本科学的是美术,留学海外研究生学的是考古,又加上他家学的潜质和天生的悟性,于是就有了独到的“黄海眼光”。

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东西对不对,先问黄海看了没有。

这种专业功底的“市场尺度”,与如今满世界所谓的“鉴定大师”和“鉴定证书”,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其三,独辟蹊径。

有道是“盛世收藏”,于是当今的中国已然成了“收藏天下”。

“真货”几近绝迹,“捡漏”无疑说梦;纵然身怀绝技,何来用武之地?好在石黄海厚积薄发,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专收海外流散文物艺术品的“康庄大道”。

凡石黄海经手的艺术藏品、古董杂项,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来自于海外,并主要来自于日本。

这不但说明了其藏品来源的合法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其藏品的珍稀性和保真性。

其四,自成一派。

石黄海深谙中国传统艺术品的传承之道,特别注重每一件、每一类艺术品的关联历史和发展演绎,认为这是中华艺术文化最珍贵的时空信息和传承轨迹。

一旦有所发现,必置天涯海角穷乡僻壤于不顾,并倾其所有收为囊中而后快。

所以其“容庐”藏品,不但蔚为大观,更兼体系独特。

其中的书画系列、漆器系列、青铜系列、文房系列、丝绸系列、佛像系列等,均可谓国内罕见的顶级“馆藏”。

“黄海收藏”,早已自成一派,并闻名业界。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在精彩呈现千年佛教艺术博大辉煌的同时,也为我国新一代民间文物收藏大家的身价品位和精神风采,树立了标杆,塑造了风范,“随缘成德”,功莫大焉!
“随缘成德——容庐藏佛教文物展”筹备期间,石谷风老先生于九十八高寿驾鹤仙逝,不胜哀悼!石老诗书画鉴,一代宗师;家风严谨,后继有人。

值此开展,谨以纪念!
金丝楠木紧那罗汉
明金丝楠木栗粉重彩嵌宝石
像高200cm带底座高215cm
京都寺庙旧藏
此尊明代紧那罗汉造像整体给观赏者一种大气磅礴之美。

造像在细节上着功夫,运用大体量的突出表现“圆雕”的造像手段,聚合空间的体量,创造出一尊圆实伫立之活脱生动的造像。

而此尊产生于明代的造像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题材象征。

这种题材在历史中逐渐完善其表现手法和艺术处理之巧思。

通体用栗粉,细笔重彩的装饰方法,造像身披铠甲,腰系扎带,足踏战靴,左手执笛,右手握宝珠,衣袍飘扬飞动,挺胸收腹身躯厚实壮硕,形象威武刚健,尽现刚毅力量。

造像天庭饱满,头部方正,面部深度刻画,鼻梁挺直。

正首远眺,坚定目光,深邃眼神,体现慈悲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件紧那罗汉木雕的外表穿着虽是武将形象,面相特征却慈眉善目,双腿微弓,似着力于波涛之上,表现了他智勇双全的善相守护神祗形象。

紧那罗汉是佛的护法神。

劲健的身姿如画面般瞬间呈现。

造像艺术的优劣正取决于对这种骤然间的美感的把握,而此明代紧那罗汉像的设计与制作正完整地体现了这一艺术原则,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应出自皇家寺庙,可惜失群,世间仅见此尊造像。

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