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监控量测施工方法
一、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对施工地点进行安全防护现场检查,推行“安全生产检查
制度”,做到“安全生产随带随行”,确保施工安全及全员安全;
2、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监督条例;按照安全标准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高安全警觉性;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
护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3、按照施工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监控量测,在施工现场做好生产日志,严格把关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贯彻安全
生产标准,提高安全意识;
5、任何施工行为都必须按照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来进行,严格把关
施工的安全操作;
6、发现任何危险隐患时,要立刻调整施工方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7、及时准备救护器材,以备任何不测的事件发生;
8、及时清理现场杂物,保持现场整洁;
1、选择适当的监测点,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保证反映监测施
工工程的全过程,有助于控制和调整施工工程;
2、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确定监测点的位置、深度等;
3、施工时,要及时测量施工范围内地表高程和施工深度。

工程测量和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测量和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测量和施工技术方案一、注意事项1. 在测量和施工前,应认真研究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了解工程地理环境和现场情况,充分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条件。

2. 组织施工前,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种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并安排专业的测量人员参与,并确保其测量资格。

3. 在测量和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和修正测量方案,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

二、测量工程技术方案1.测量任务内容和标准测量任务内容主要包括:地形测量、建筑测量、测量控制在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方法和工具采用全站仪、GPS定位、测量软件等现代测量仪器模拟具体的测量地形和建筑结构,采用多边测量方法和校正数据,确保测量结果正确无误。

3.测量成果处理和管理测量成果应做好储存,便于复查,管理,及时反馈数据信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技术方案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施工前,需要提前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和建筑结构进行测量,并做好施工准备,包括场地清理、土方开挖等工作。

同时还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建筑结构施工等环节,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依次进行。

3. 施工质量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记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做好施工安全防护,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施工现场管理1. 施工队伍的管理确保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满足施工要求,做好技术培训、安全教育,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确保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施工作风。

2. 施工设备的管理施工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保养维护和安全使用,设备的配备和调度。

3. 施工进度的控制根据设计进度表和施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进度。

五、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1.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包括现场质量检查和技术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安全控制施工安全控制包括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3篇)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包括地下车库、地上商业、办公及住宅等多种功能。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特制定本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1. 成立测量小组:由具有丰富测量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测量工程师、测量员组成,负责整个工程的测量工作。

2. 测量仪器:选用高精度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三、施工准备1. 测量资料:收集项目设计图纸、地形图、地下管线图等相关资料,为施工测量提供依据。

2.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资料,进行施工放样,确保施工位置准确。

3. 控制网布设: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施工测量提供基准。

四、施工测量1.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网布设、施工放样、轴线投测等。

2.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包括高程控制网布设、施工放样、标高传递等。

3.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资料,进行施工放样,确保施工位置准确。

4. 施工过程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部位进行实时测量,确保施工质量。

五、质量控制1. 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性能稳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

2. 测量数据:严格执行测量规范,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施工放样: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资料进行施工放样,确保施工位置准确。

4. 施工过程测量:对关键部位进行实时测量,确保施工质量。

六、安全措施1. 测量人员:加强测量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安全使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 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七、施工进度1. 施工测量工作在项目开工前完成,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

2. 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测量工作,确保施工进度。

八、总结本测量工程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为我国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本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工程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工程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工程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 施工测量简介本工程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区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点与标高的竖向引测;基础施工测量,地上结构施工测量和沉降观测。

从基坑平面形状来看,平面形状较规场地内开阔平坦,便于测量工作开展。

2 测量工作准备1 测量精度设计技术要求见下列表。

建筑物施工放样G G的精度要求2 人员配备根据本工程测量工作任务,配备满足现场需求的专业测量工程师。

测量人员配备明细表3 测量仪器配备测量仪器的配备应满足测量工作需要和精度要求,仪器应按照总承包的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定期进行检定、校核,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仪器由测量人员使用与维护保管,确保防潮、防盗,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三防”:防震、防潮、防晒。

本工程所配备的测量设备见下表。

主要检验试验仪器配置计划4 基准点的复核1)平面控制点的复核2)高程控制点的复核4 图纸复核与电子化3 场区控制测量根据“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本工程控制测量分三级布网。

1 平面控制测量一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2 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3 三级平面控制网4 高程控制测量4 场区施工测量1 基础测量控制2 地上施工测量控制1)各施工层平面控制(1)细部控制线精度控制措施(2)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3)轴线留存2)各施工层标高测量控制3)控制网的竖向引测与精度控制措施(1)平面控制网的引测与精度控制措施(2)提高点位精度措施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使用激光垂准仪在激光捕捉靶上投点4 次,取几何交点作为最终点位,具体的方法如下:楼板测量预留洞口内控点标识方法激光铅垂仪竖向引测点位操作流程示意图3 标高的引测与精度控制1)标高引测悬挂钢尺法引测高程示意图2)标高引测的精度控制措施5 沉降观测1 沉降观测说明2 沉降观测前准备工作1)建立沉降监测网2)设置沉降观测标3)沉降观测点的埋设3 建立观测路线4 确定观测精度要求本工程沉降观测量级别按一级执行沉降观测,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列表。

春笋+测量与监测施工方案

春笋+测量与监测施工方案

第八章施工测量及施工监测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准备1. 本工程测量重点难点基坑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前期已施工完毕。

进场后对施工阶段业主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核,然后引测加密基准点,并作为本工程施工的首级控制网.华润大厦“春笋”塔楼分段施工,分别是核心筒墙、外框柱和核心筒内、外楼板;同时,由于钢结构外框筒和混凝土核心筒的变形差异,为整体的测量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常见技术(经纬仪内外交会法、吊垂法、精密天顶或天底基准法、激光铅直仪法等)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能胜任当前的施工,经纬仪内外交会法是采取从下到上逐层递进方式进行,误差容易累计,并且忽视了高层建筑柔性变形这一特征;吊垂法在高层建筑中受到气流扰动、建筑自振等影响,精度不高;精密天顶基准法对观测条件要求较高,在施工现场较难达到;激光铅直仪在建筑物过高时,激光投点后的光斑较大,投点可靠性降低很快.国际国内近几年来,GPS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及监测领域,弥补了传统全站仪误差累计快,高仰角条件下精度低的的缺点,但是GPS在不断移动的高层建筑上测得并不是施工控制点的“真正”坐标,叠加各种外力综合作用后的结果,导致一直以来GPS测量精度偏低,实际原因并非GPS精度不高而是无法求得其“真正”坐标。

国外在高层建筑施工及监测过程中的方法中,已经对GPS、倾斜仪和测量机器人三者结合有了一定程度的实际运用,国内在这方面还相对滞后。

提议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徕卡高层建筑综合监控测量系统”上述重要因素变化、模拟和预测其变化趋势的“动态监测系统".2. 测量仪器配置地下室、塔楼的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主轴线的测放,高程的引测,分部工程的放样,沉降观测等内容,拟选用的仪器及设备如下:名称精度指标单位数量用途GPS接收机0。

5秒台 3 用三维坐标复核测量成果徕卡全站仪TS15P R10001秒1mm+1ppm×D 套 1 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竖向测距拓普康全站仪1秒1mm+2ppm×D 套 1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竖向测距和基坑监测J2电子经纬仪2″台 2 角度测量、平面定向徕卡精密水准仪±0。

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1.编制施工方案过程制定施工方案是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研究工程技术要求及设计文件,了解施工条件和要求。

(2)对施工区域进行细致勘测,收集基础资料。

(3)绘制施工图纸,明确各施工步骤和施工工序。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周期和分期工序。

(5)确定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并编制相应的经济预算。

(6)编制施工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方案。

(7)绘制施工组织、危险源分析图,制定施工管理计划。

2.施工方案的内容(1)技术安全方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2)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地布置图、临时设施布置、人员管理和安排等。

(3)施工进度控制: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确定施工的时间进度和工序顺序。

(4)材料和设备使用方案: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用量和使用方式。

(5)环境保护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声、污染物处理等。

二、施工方法1.地基工程施工方法(1)现场拓展:根据工程不同部位的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填筑和夯实等工作。

(2)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同时进行支护工作。

(3)地基处理:对于薄弱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如灌浆、混喷桩等。

(4)地基处理完毕后,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包括浇筑混凝土和铺设配筋。

2.建筑物施工方法(1)框架结构:先施工柱子和梁,然后进行框架的组装和安装。

(2)砌体结构:将砖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砌筑,并进行砌筑的外墙保护层。

(3)屋面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屋面的防水处理,并安装屋面瓦片。

(4)地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面的铺装和装饰。

3.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1)给水工程:进行给水管线的敷设和连接的工作,并进行试压和消毒等。

(2)排水工程:进行污水管线和雨水管线的敷设和连接的工作,并进行检测和排气等。

(3)水泵房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泵房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施工测量及试验与检验方案 16

施工测量及试验与检验方案 16

施工测量及试验与检验方案一、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范围依据XXX招标文件规定的主要工程项目,我方应做好整个工程内的测量工作、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竣工测量、绘制竣工图及整理竣工验收资料。

(二)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1)洞外控制测量接收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后,采用LeicaTCR402全站仪(标称精度为:测角精度为1″,测边精度为(2mm+2ppm)),按《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中的精度要求对平面基准点进行检测,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规定对高程基准点进行检测,校核其测量精度,复核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复测结果报送监理人。

以合格的基准点线为施工控制网的起算点,按照测绘规程规范和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布设施工测量加密控制网,将各洞口的平面控制点与加密网连接成全网。

(2)外业数据质量检核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小值10%,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 ds ≤2σ,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要求。

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精度测量技术要求,采用水准仪施测,每个洞口附近至少布设2个高程控制点,并布设成环线或附合路线,闭合差不超过±4(L为高程导线线路总长,L为Km)。

实测时严格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二等水准测量之规定进行。

主要测量控制网点埋设钢筋砼标墩,顶部埋设不锈钢强制对中标盘,标盘对中误差<±0.1mm。

上述测量控制网点在工程完工后的规定期限内完好无损地移交给业主。

(3)洞内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沿洞壁两侧布设光电测距多环基本导线和施工导线,主要拐角点埋设观测墩或插入洞壁的金属观测架。

基本导线根据洞内通视条件布设成边长近似相等的导线;施工导线点约50m埋设1点,并与基本导线附合。

洞内基本导线独立进行两组观测,两次观测值较差不大于中误差的2倍,取其平均值为最后成果。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仪器采用LeicaTCR402全站仪施测。

施工测量、监测方案

施工测量、监测方案

施工测量、监测方案1.1.1测量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础准进行引测。

根据设计结构图、有关技术核定单及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线。

1.1.2组建测量组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组建一个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测量组。

测量组设组长。

测量组长具有十年以上测量施工经验,全组人员可熟练地使用测量全站仪进行坐标定位。

1.1.3建立控制网1)平面控制网1、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基准点城市座标及建筑总平面图、轴线交叉点城市坐标,用全站仪在现场布设二级导线点,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利用导线点及建筑物坐标定出各建筑物的控制点,从而放出轴线进行细步测设。

二级导线点控制网:测角中误差<8",测距中误差<15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0000。

2、轴线控制点布设要远离基础或设置在周围永久性建筑上,避免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点的位移量。

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

2)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水准点高程值,以闭合路线将水准点引至各新建建筑周围,建立三个高程控制点。

高程控制点要求面设周围永久性建筑上,减小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对基准点的影响,并对于基准点定期进行复测修正。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6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12√L(L为往返测段水准路线长度)。

3)控制网复核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后,由我公司测量中心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及相关单位复测,并做好书面签证工作。

1.1.4平面控制及放线1)基础阶段挖大基坑底不同标高处、垫层施工阶段、地下结构施工阶段,依据平面控制网,用方向线法,将轴线投测到工作面上。

投测完成后,对各条轴线关系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复核。

2)上部结构在上部结构层施工过程中轴线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埋铁,在埋铁面控制点位置做好刻痕。

控制点的布设必须能够通视、易测。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测量及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它可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的具体方案。

1.方案准备阶段在开始道路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的测量规划和设计。

首先,确定施工的位置和范围。

其次,制定测量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包括道路宽度、坡度、标高等参数的测量。

最后,确定监控设备的配置和安置位置。

2.测量设备的采购和准备根据施工测量的具体要求,配置相应的测量设备。

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电子经纬仪、GPS等。

同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精度,并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施工测量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进行实地测量。

通过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道路线形、标高、坡度等参数的测量。

同时,进行道路纵断面、横断面等断面测量,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要求。

4.监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

根据测量设计要求,确定监控设备的位置和角度,并进行调试。

确保监控设备能够准确、稳定地记录施工过程,并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

5.施工监控阶段通过监控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包括挖土量、填土量、施工时间等,以便后期统计和分析。

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比对测量数据和设计要求,评估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并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7.报告和总结在施工结束之后,编写测量及监控量测的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测量数据、监控记录、问题和隐患分析等内容。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进行道路施工的测量和监控量测工作。

它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事故。

同时,也为后期的道路维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监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监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为确保施工现场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监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4. 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 监测单位:XX工程监测有限公司三、监测内容1. 地基沉降监测2.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3. 地下水位监测4. 环境监测5. 结构物应力监测四、监测方法1. 地基沉降监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利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

2.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采用位移计、倾斜仪等仪器,对支护结构进行水平位移和倾斜度测量。

3. 地下水位监测:采用地下水观测井,定期测量水位。

4. 环境监测:采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噪声监测仪等设备,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监测。

5. 结构物应力监测:采用应力计、应变片等仪器,对结构物进行应力监测。

五、监测设备1. 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2. 位移计、倾斜仪等监测仪器3. 地下水观测井4. 空气质量监测仪、噪声监测仪等环境监测设备5. 应力计、应变片等结构物应力监测设备六、监测人员1.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熟悉监测设备操作和数据处理。

2. 监测人员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 监测人员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七、监测质量控制1. 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可靠,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监测人员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一致性。

3. 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 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上报相关部门。

八、安全措施1. 监测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安全。

2. 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监测工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施工监测方案一、方案背景和目的随着建筑施工活动的增多,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施工监测。

本方案的目的是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施工监测方案,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 地基基础监测:通过测量地面沉降、地基沉降和变形等参数,以及地基的竖向荷载和横向力的监测,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方法: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使用倾斜仪和应变计进行变形监测,使用超声波仪器进行地震波传播速度测量。

2. 结构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建筑结构的变形情况,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程度。

方法:使用激光测距仪、倾斜仪和应变计等仪器进行结构变形监测,以及使用振动传感器进行结构振动监测。

3. 施工过程监测:通过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震动等,以评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方法:使用温湿度计进行温湿度监测,使用加速度计进行震动监测。

4. 环境监测:通过监测施工区域周边环境的噪声、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参数,以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方法:使用噪声仪、颗粒物仪和气体检测仪等仪器进行环境监测。

三、监测周期和频次1. 地基基础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地基变形的情况,每周进行一次监测,监测周期为整个施工周期。

2. 结构变形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结构变形的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监测,监测周期为整个施工周期。

3. 施工过程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各项参数的要求,每日或每周进行一次监测,监测周期为整个施工周期。

4. 环境监测:根据环境监测的要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监测,监测周期为整个施工周期。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通过监测仪器自动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

2. 对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异常值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和改进措施。

3. 将监测报告提交给相关人员,供其参考和决策。

五、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1. 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进行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工程检测和监测方案

工程检测和监测方案

工程检测和监测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程检测和监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工程检测和监测的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工程检测方案1.检测范围工程检测应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多个阶段。

其中,施工前的检测应主要包括土地勘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察等内容;施工中的检测应包括施工材料、工艺流程、结构安全等方面;施工后的检测应主要包括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使用寿命等内容。

2.检测方法工程检测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生物检测等。

其中,物理检测主要包括声波检测、磁力检测、X射线检测等;化学检测主要包括PH值检测、化学成分检测等;生物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检测、生物指标检测等。

3.检测设备工程检测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包括地质勘探仪器、声波探测仪、X射线探测仪、化学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测标准工程检测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

同时,还应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检测标准。

5.检测报告工程检测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详细记录检测过程、检测结果和评价意见。

检测报告应具备权威性和可信度,为工程建设的后续环节提供参考依据。

三、工程监测方案1.监测对象工程监测的对象包括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地下管线、环境污染等。

其中,地基基础的监测应包括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的变形等;建筑结构的监测应包括裂缝变形、振动变形等;地下管线的监测应包括管线渗漏、管道变形等;环境污染的监测应包括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

2.监测方法工程监测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定点监测、移动监测等。

其中,实时监测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仪、遥感监测等;定点监测主要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等;移动监测主要包括巡检车辆、移动监测装置等。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3.施工过程监测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4.竣工验收测量
-对建筑物进行整体测量,包括平面位置、高程、尺寸等。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编制竣工验收测量报告。
八、测量质量控制
4.加强测量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测量工作质量。
5.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施工测量安全管理
1.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2.测量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性能。
3.测量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对测量现场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施工放样
(1)根据设计图纸,将建筑物的轮廓线、轴线、高程等要素放样到施工现场。
(2)采用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进行放样,确保放样精度。
(3)对放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进行施工。
3.施工过程监测
(1)对施工过程中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2)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九、施工测量资料管理
1.建立测量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测量资料齐全、完整。
2.测量资料应包括:测量方案、测量记录、测量报告等。
3.测量资料应分类存放,便于查阅。
4.测量资料应定期归档,妥善保管。
十、结语
本施工测量方案旨在规范本项目施工测量工作,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应严格执行本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全体测量人员的共同努力,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3)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施工提供依据。

工程测量与监测施工专项方案(收藏)

工程测量与监测施工专项方案(收藏)

工程测量与监测施工专项方案(收藏)(2)基准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工作实施前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基准点交接桩,要求所有桩位现场确认,索取点之记录和成果表,填写交接桩记录,并对基准点进行复测,其测量方法及精度与原等级测量的技术要求相同。

复测测量成果与原成果比较其误差小于原等级中误差的两倍。

复测结束在规定时间向提交复核测量报告。

复核测量报告在监理工程师审核期间,测量人员不得在现场进行施工放样。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2)二级控制网建立依据基准点和测量的坐标,以及施工现场平面图和肇庆市一级控制点的标高和坐标,在建筑结构周围引二级测量控制点,建立二级控制网,作为外控法测控钢结构控制点和建立三级控制网的控制点。

(3)三级控制网加密根据二级控制网在建筑结构内部布设三级控制网点,布置三级控制点原则为相邻两测控点之间间距约为40米,用于钢结构内控法测控钢结构安装、楼层胎架拼装等测量。

1.1 地上结构工程测量1、轴线控制测量轴线内控点的布设:轴线内控点的平面布设在正负零底板上,埋设铁件并与钢筋桁架楼板钢筋焊接牢固。

预埋铁件由钢板制作而成。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

预埋件及预埋件埋设方法如下:2、施工层放线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

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等。

1.1 装饰工程施工测量1、轴线的恢复和引测(1)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方法为:用钢尺直接丈量距离,用经纬仪测量轴线、轴线控制线之间的角度。

(2)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

测量施工方案

测量施工方案

测量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的总体思路为满足工程施工特点,该工程的平面控制网按照“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由高到低设置控制网,各级控制网相互衔接,统一为整体系统。

垂直控制网采用天顶法、坐标法对各施工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设置。

拟在中间层增加垂直控制网传递层,减小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

垂直控制网的传递按不超过80m的高度进行设置。

根据设计要求,以业主提供的高程水准点为基准,在场地建立高程控制网。

主楼上用全站仪垂直引测标高形成楼层标高控制网。

(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施工流程和测量规范的熟悉,测量方案的确定,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记录。

针对该工程测量难度及工程量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均按照国家规定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

磁铁线坠、三脚架、对讲机等。

1)人员准备:本工程设测量管理员 1 名负责本工程与测量有关的工作,测量员2名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工作。

2)技术准备:a、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分析勘测、设计及施工等相关资料。

包括:①城市规划部门测绘成果;②工程勘察报告;③施工设计图纸与有关的变更文件;④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⑤施工场地地下管网及其它构筑物的成果图。

b、熟悉首层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有关大样图、总平面图及与定位测量有关的技术资料。

c、根据建筑图与结构图校核各部位的尺寸,了解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情况,主要轴线,建筑物长、宽,结构特点及解建筑物的建筑坐标、设计高程,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建筑物周围主要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是土建、钢结构、幕墙装修、机电安装、沉降及变形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查的基准。

布网要求:各级平面控制点可靠、稳定、使用方便;通视条件好,检校方便,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施工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和意义施工监测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施各种测量方法和手段来获取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程量变化情况以及监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而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的目的。

本监测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防范事故发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 施工质量监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程量进行监测,如地基沉降、混凝土强度、钢筋质量等。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测量、取样检测等。

2. 施工安全监测: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测,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设备的安全、工程结构的安全等。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巡视、安全设备检测等。

3. 施工进度监测: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监测,包括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等。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巡视、进度计划分析等。

三、监测实施步骤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监测内容,确定监测的时间、频次和方法。

制定监测计划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合理安排监测工作。

2. 实施监测: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工作。

监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监测设备和仪器,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汇总。

可以采用统计方法和图表等手段,将监测数据呈现出来,以便于对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评估。

4.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和分析,编制监测报告。

报告要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记录监测过程、结果和分析。

报告可以包括监测数据表格、图表、文字说明等。

5. 向相关方进行通报:将监测结果和报告向工程相关方进行通报。

可以通过会议、报告、邮件等方式进行,确保监测结果和分析得到相关方的重视和采纳。

四、监测责任和权限1. 监测责任:由专业监测人员负责具体的监测工作,包括监测计划的制定、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2. 监测权限:监测人员应具备监测工作所需的资质和证书,能够独立进行监测工作。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一、施工前测量准备工作1.1 施工前的勘察与资料收集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势地貌、土壤状况和周边环境等情况。

同时,还需收集相关的地质勘探、地形测量等资料,为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这些资料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地形图、地形测量数据等。

1.2 测量设备的准备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准备,包括测量仪器、量具、标桩等。

其中,测量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定位仪等,用于对地面进行测量和测绘,而标桩则用于标示地面的高程和位置。

1.3 施工现场的测量标志设置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标志,用于确定工程的基准点和控制点。

这些标志一般由标桩、界桩等组成,通过测量设备进行定位和测量。

1.4 施工现场的平面测量在土方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测量,确定地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这些测量数据用于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1.5 施工现场的高程测量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的高程和坡度。

这些数据用于设计土方开挖、填方和夯实等工程。

1.6 施工现场的地质勘探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土层的情况。

这些数据用于设计土方施工时的开挖深度、填方高程和夯实标准。

以上是土方工程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勘察与资料收集、测量设备的准备、施工现场的测量标志设置、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地质勘探等内容。

这些工作为后续的土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土方工程施工方案2.1 开挖方案对于土方工程而言,开挖是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开挖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性质、地形地貌、环境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开挖范围、开挖深度和开挖顺序。

同时,还需考虑土方工程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 填方方案填方是土方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根据地势地貌和工程要求确定填方的高程和体积。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工程概况本次施工测量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基础、结构施工等内容,总工期为60天。

工程位置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总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总投资额为100万元。

1.2 施工单位及人员本次施工由XX施工公司承担,施工队伍由一名工程师、两名测量员、三名工人等组成。

1.3 施工设备及材料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施工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块等。

1.4 施工范围及标高控制施工范围为建筑物内部,标高控制以设计提供的标高为准。

二、土方开挖工程2.1 土方开挖范围土方开挖范围为建筑物的地基部分,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2 土方开挖方法采用机器开挖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开挖的深度和坡度。

2.3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测量员负责对土方开挖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开挖的深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地基基础工程3.1 基础施工范围地基基础施工范围为土方开挖后的基础部分,包括桩基础、承台和柱基础等。

3.2 基础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基础施工,测量员负责对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质量进行检查。

3.3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工程师负责对基础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基础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四、结构施工工程4.1 结构施工范围结构施工范围包括建筑物的墙体、楼板、柱子等部分。

4.2 结构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砌筑、浇筑等方式进行结构施工,测量员负责对结构施工的尺寸和质量进行检查。

4.3 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工程师负责对结构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结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后的收尾工作5.1 清理现场施工结束后,施工队伍负责清理施工现场,清理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5.2 编制施工总结报告施工结束后,工程师负责编制施工总结报告,总结本次施工的经验和教训,为下次施工提供参考。

以上为本次施工测量工程的施工方案,希朇力的执行。

监测施工方案【整理版施工方案】

监测施工方案【整理版施工方案】

监测施工方案【整理版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监测施工的工程项目为_____,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该工程包括_____等结构形式,预计施工周期为_____。

二、监测目的1、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的变形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2、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优化施工工艺和参数,确保工程质量。

3、为设计单位提供反馈信息,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三、监测内容1、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在周边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测量其沉降值,分析沉降趋势。

2、地下管线变形监测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位移和变形监测,防止管线因施工而损坏。

3、基坑边坡位移监测在基坑边坡上布置监测点,监测边坡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确保边坡稳定。

4、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通过埋设测斜管,测量土体深层的水平位移情况,了解土体内部的变形规律。

5、地下水位监测设置水位观测井,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分析其对施工的影响。

四、监测点的布置1、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和距离基坑的远近,在建筑物的角点、长边中点等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一般间距为_____米。

2、地下管线变形监测点在管线上每隔_____米设置一个监测点,对于重要管线或管径较大的管线,适当加密监测点。

3、基坑边坡位移监测点在基坑边坡的顶部、中部和底部每隔_____米布置一个监测点,监测点应保证在同一直线上。

4、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基坑周边的关键部位埋设测斜管,测斜管深度应超过基坑底部_____米,管内每隔_____米设置一个测点。

5、地下水位监测点在基坑周边均匀布置水位观测井,井间距为_____米,观测井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含水层。

五、监测方法及仪器1、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不低于_____毫米。

2、地下管线变形监测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测量,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基坑边坡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监测点的坐标变化来计算位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及监测施工方案本章在工程轴线控制、高程测量、监测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工程测量概述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六栋高层,一梯六户形状复杂。

1.2 测量难点1) 建筑物变形影响:由于受到沉降、收缩等影响,设置的测量点位会发生变化影响测量精度。

2) 施工条件的影响:本地块地处坡地高差很大,标高的引测有很大的工作量,每次测量都必须复核无误后方可引测。

3) 标高变化的影响:要考虑建筑物的沉降量及上部结构的标高修正,先前设置在各楼层上的标高线(点)变化也不尽相同,必须经常检查和修正。

1.3 总体思路在制定技术方案之初,我们分析和研究了国内有关工程。

本工程将采用科学的测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

平面控制网分一级控制点(业主提供)、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三级测设。

总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GPS控制点(网)为基准,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

轴线控制网以总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轴线控制点进行加密,进场施工地下室主体结构时,直接利用业主提供的GPS点控制点(网)将总控制网投测在基坑底,施工首层以上主体结构时,将总控制网投测在首层地面上。

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

基础及首层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全站仪投测各控制轴线;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

主体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用激光准直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采用内外1.4 测量依据1) 国家地方现有规范。

2) 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和实物,设计资料及相关技术文件、施工规范等。

1.5 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1.6 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表1-1 主要测量仪器性能表1.7 人员组织表1-2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表1.8 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点进行校准。

1.9 布设原则及精度1) 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3) 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 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要求5)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1.10 平面总控制网平面总控制网分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且布设成环形,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

1.11 轴线控制网轴线控制网与平面总控制网保持同步,也在基础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施工阶段分别布设成矩形,采用全站仪直角坐标法与极坐标法相结合进行测设。

1.1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控制点的埋设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阶段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拟布设12个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1.13 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仪器为数字水准仪,测站观测顺序为往返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1.14 精度等级高程控制网等级为二等,技术要求见表1-4。

表1-4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水准线路按环形闭合差计算,每km水准测量闭合差按下式计算:MW=±4L mm(L为路线长度)。

2 基础及首层工程测量2.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

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为1mm+1ppm的全站仪。

2.2 平面测量1) 垫层轴线放样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2) 基础轴线放样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3) 基础轴线复核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2.3 高程测量1) 标高引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进场施工时,直接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基坑里。

2) 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采用50m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每栋塔楼校核不少于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

3) 标高控制线放样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立柱上抄测每层结构+0.50m 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

2.4 模板测量1) 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 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2) 模板垂直度检测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位置。

3 主体结构工程测量施工测量精度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的影响大,拟采用增加施工测量基准层,减少激光准直仪的投测高度,以及通过测量基准层传递,采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动态测量数据,消除结构自振、风振对施工测量精度的影响。

利用计算机通过对激光接收靶上测得的结构自振、风振产生的摆动影响的激光接收点摆动振幅进行自动处理的方法解决结构自振、风振对垂直度测量控制进度的影响;通过在清晨同一时间进行垂直度测量时间的控制解决日照对垂直度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固定的测量施工人员控制测量精度的人为误差。

4 平面测量1) 轴线控制点的布设在首层施工完成后,依据基坑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四等导线网测量的精度要求,在±0.000m楼面(第1控制基准点层)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并用≤2"的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

控制点所对应的各楼层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200mm 的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2)控制点传递原则为了保证主体结构的铅垂性,使固定在底板面上的控制点精确传递至施工层,以控制施工层的各轴线,为保证传递精度,竖向传递必须分段投测。

3)控制点传递方法将激光准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上,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把激光接收靶的接收点标记在楼层平面并加以保护。

5 楼层测量5.1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见表1-5表1-5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5.2 施工层放线施工层放线时,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

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放线中弹放所有细部轴线、门窗位置以及洞口边线。

5.3 高程测量1) 标高基准点的建立在每栋楼首层建立3个标高测量基准点,共计9个高程控制点,采用水准仪由施工现场内高程测量控制点引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

2) 标高传递高程控制点的传递是在首层外墙水平控制点直接用钢尺丈量至所需楼层,每次测量前均需复核首层的基准点,准确无误后再丈量,每个楼面水平均从首层传递上去,且每层楼面不少于2个点进行复核。

3) 标高控制线的建立施工层抄平之前,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采用水准仪、塔尺引测高程控制点的标高。

方法是:调整仪器高度使其后视线正对水平线,前视则用铅笔直接在钢筋上标出视线,提高测量精度。

6 装饰工程测量6.1 轴线的恢复和引测1) 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方法为:用钢尺直接丈量距离,用经纬仪测量轴线、轴线控制线之间的角度;2) 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3) 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4) 根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放出各楼层的隔墙线,用墨线弹出。

6.2 标高的抄测+0.500m 线在装饰工程中因为高度太低上返易造成误差,一般把装饰线定在+1.000m,这样可以为施工时定标高提供方便。

楼层+1.000m 抄测前先用水准仪校测结构施工从首层传递在电梯井内壁的标高控制点,当较差小于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楼层+1.000m 线抄测,将激光扫平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各施工区内的装饰水平线并用墨线标示。

7建筑物沉降观测7.1 沉降观测的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一个时期的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准确可靠的沉降数据,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沉降情况,为建筑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数据保证。

7.2 沉降基准点布设1) 基准点布点原则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项工程应有4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检测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

2) 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总控制网埋设的控制点。

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用蔡司 Dini10 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6个水准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6个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闭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表1-6规定。

表1-6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A 布点原则依据《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T8-9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2) 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3) 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4) 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20m 左右设置一个观测点;(5) 在转角处、沉降缝两侧设置观测点;(6) 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