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练习题及答案-word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量筒正确量取9 mL 水,应采纳的量筒规格是()A.10mL量筒B.20mL量筒C.50mL量筒D.10mL量筒2.以下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硫在氧气中焚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焚烧必定需要氧气参加C.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焚烧,用湿布盖灭D.用汽油去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3.把少许以下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足搅拌,能够获取溶液的是()A.乙醇B.面粉C.碘D.硫酸钡4.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成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A.5gB.10gC.15gD.20g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构成的B.酸溶液必定是酸性溶液,pH小于7C.中和反响不属于复分解反响D.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行分6.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计算需氢氧化钠2g、水50g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C.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瓶并密封保留7.配制硝酸钾溶液时获取下表数据,依据表中数据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g所加硝酸钾的质量/g所得溶液的质量/g①2810414②2810614③6010818 A.28℃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g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C.①②所得溶液必定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③所得溶液必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8.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吝啬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能够是()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氯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有W(g)浓度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浓度变成30%,能够采纳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1 /2B、加入3/20W(g)的硝酸钾C、蒸发掉W/2(g)溶剂D、加入5/14W(g)硝酸钾10.以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D.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足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11.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此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AB.BC.CD.AB12.依据以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在t3℃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C.t2℃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的质量相等D.当甲中混有少许乙时,可采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必定是单质B.将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必定增大C.跟着铁制品的不停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停减少D.开朗金属和酸反响能生成气体,和酸反响生成气体的物质必定是开朗金属二、填空题14.请回答以下问题:1)从Na,O,C,H,Ca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元素,写出切合以下要求的各物质的化学式:葡萄糖的化学式_______;拥有复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常有制氧物质_______改进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小苏打_______;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2)现有铁、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两两混淆能发生的反响有______个。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九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海水 B.汽水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D.如果温度不改变,水分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3. t℃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降低温度 B.蒸发水,再恢复到室温 C.加KNO3固体 D.加水5.20℃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如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第8题图)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A.甲 B.乙 C.丙 D.丁9、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u 64-一、选择题(36分)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B .碳酸钠C .蔗糖D .食用油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 .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 .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 .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甲、乙、丙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配制20 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A .称氯化钠B .量水C .溶解D .装瓶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 .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击鼻腔C .打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气泡逸出D .天气闷热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7.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冰水溶解B .用热水溶解C .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8.将100 g98%的浓硫酸注入900 g 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9.8%B .10.0%C . 10.9%10.9%D .11.1%9.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些固体NaOH ,完全溶解后,玻璃管中液面变化情况是( ) A .左高右低B .左低右高C .几乎无变化D .无法判断1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1.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D.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2.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将100mL的生理盐水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D.升高温度可以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都有晶体析出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B.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共有8种元素C.用涂油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D.用洗涤剂乳化油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C.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生理盐水B.冰水混合物C.医用酒精D.白醋7.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水B.该医用酒精是均一的,稳定的C.100g该医用酒精中含乙醇75gD.乙醇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8.与“饱和溶液”互推,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有晶体析出的溶液B.是浓溶液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混合物9.如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40gM放入6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B.M、N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M=NC.80gN放入12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1℃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1℃后得到10gN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0.有一瓶饱和溶液,在温度不改变的条件下,当溶液部分蒸发而有溶质析出时,则溶液A.变成不饱和溶液B.仍是饱和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D.溶质的溶解度增大11.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将5g食盐和5g水混合制成10g食盐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5g硫和5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一定为10gD.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二、填空题13.(1)目前属于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____________;(2)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如图给的信息回答问题:℃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把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________________;℃在t2℃时,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九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
第9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2.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无色的混合物B.植物油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加热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B.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内壁有碘,可用酒精清洗C.把少量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乳浊液D.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解于洗涤剂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B.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某一时刻,某盛放NaCl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l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NaCl的饱和溶液D.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1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10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A.减少99%B.增大100倍C.增大1倍D.不变2.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 50 gB. 10 gC. 100 gD. 40 g3.要配制100 g 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称取5 g含杂质的蔗糖B.用量筒量取90 mL水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4.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5.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④③②⑤6.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B.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8.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④→⑤可析出53.9 g KNO3晶体9.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硝酸钾晶体10.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蒸发溶剂一定会变浓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稀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2.如果把厨房中的①食盐、②料酒、③豆油、④白糖、⑤面粉、⑥面酱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④⑤⑥ D.③⑤⑥3.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豆浆 C.蒸馏水 D.碘酒4.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B.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5.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A.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食盐6.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7.实验室用密度为、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的量筒量取多少的浓硫酸?()A. B.C. D.8.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t℃时,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D.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30℃时,A﹑B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不属于溶液B.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C.某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D.加速固体的溶解可以采取搅拌、粉碎、加热等方法2.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3.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案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三种液体B.加入足量铁屑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C.用激光笔照射稀豆浆,检验其是否为胶体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5.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在t2℃时,a、b两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仍为饱和溶液D.t1℃时,a的饱和溶液60 g中含有溶剂50 g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8.下列化学实验能够成功的是()A.小明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B.小颖用锌、铁、铜和稀盐酸确定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C.小聪在20 ℃配制36%的氯化钠溶液(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D.小青将过量的木炭粉和少量氧化铜粉的混合物置于蒸发皿里加强热,得到纯净的铜9.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A.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C.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D.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10.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了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溶剂质量减小了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13.下列是小明“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题(附参考答案)-wor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食盐C.白酒D.蔗糖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CaCO3固体C.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Na2CO3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4.右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 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B.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 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7.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B.40℃时溴酸银易溶于水C.90℃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8.高氯酸钾( KClO)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 20℃时,将 2g 高氯酸钾溶于 98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C.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 3%D. 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肯定有晶体析出9.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人教化学九年级(下)第九单元 溶液练习含答案
人教化学九年级(下)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
1、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B.蒸馏水C.牛奶D.豆浆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质都是固体D.医用酒精是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3、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
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A.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第一组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5、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 20 30 40 50 60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溶解度/g20.9 31.6 45.8 63.9 85.5 110KNO3A.20℃时将20g KNO加入到50g水中,能得到70g溶液3B.KNO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变为131.6gC.60℃时将210g KNO3D.20℃时将40g NaCl加入到100g水中,再升温至60℃可形成不饱和溶液6、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内的液面几乎保持不变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氯化钠晶体C.硝酸铵晶体D.生石灰7、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会打嗝儿,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第九单元溶液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2022春人教化学第九单元溶液优练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终形成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溶液D.纯净物2、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内的液面几乎保持不变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氯化钠晶体C.硝酸铵晶体D.生石灰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5、依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硫酸钠或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B.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增大C.45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60 ℃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 ℃时,硫酸钠溶液中无晶体析出6、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所示的状态。
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B.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继续降温,会析出硝酸钾晶体C.硝酸钾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7、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①溶质的多少②溶质的性质③溶剂的多少④溶剂的性质⑤溶液是否饱和⑥温度A.全部B.②④⑥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增加B. 溶剂质量减少C. 溶液质量不变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1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 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都有晶体析出12、用硝酸钠固体配制100 g 5%的硝酸钠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0 mL量筒B.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00 mL量筒C.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10 mL量筒D.托盘天平、烧杯、100 mL量筒二、填空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化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B.面粉C.汽油D.蔗糖2.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酒B.硫酸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4.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编号①②③④水的质量/g5*******加入固体质量/g5101520现象固体完全溶解固体完全溶解剩余少量固体剩余较多固体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B.实验②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5.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关于酒精溶液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溶液的溶剂是水B.酒精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C.酒精溶液都是浓溶液D.酒精溶液是混合物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7.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溶解度/gKCl27.634.040.045.551.156.7 NH4Cl29.437.245.855.265.677.3 KNO313.331.663.9110169246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8.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基础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九单元溶液基础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
1、属于浊液的是()A.香水B.“雪碧”汽水C.碘酒D.牛奶2、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蔗糖D.汽油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A. 白糖B. 食盐C. 氢氧化钠D. 植物油5、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6、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
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8、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9、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 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11、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C.75%的医用酒精中,C2H5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D.在25 ℃时,KNO3溶液蒸发5 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 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2、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0% C.10.9% D.11.1%13、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二、填空题。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第1节溶液及其应用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A 2C 3A 4 5
6A 7C 8A 9A 10 A
11 B 12 C 13 B 14 A 15
答案呈现
16
基础题
1. [2023•青岛]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 能得到溶液的是( A ) A. 食盐 B. 面粉 C. 泥沙 D. 花生油 【点拨】 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 合物,能形成溶液,A正确。
【点拨】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
化作用,A正确。
返回
综合应用题
10. [2024•苏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B. 碘酒中,碘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 溶液的溶质只能是一种 D. 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
【点拨】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 剂,B错误;溶液的溶质可以有多种,C错误;溶液不 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D错误。 返回
综合应用题
【点拨】 太空中的油水混合物不是溶液,A错误;地面
上油水混合物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B错误;在 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利用洗涤剂的乳 化作用使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不是溶液,D 错误。
返回
综合应用题
13. [2023·苏州]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 (无色),振荡静置,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 出的结论是( B ) A.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B. 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 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 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返回
基础题
2. [2023•云南]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C )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 40 Cl: 35.5 C: 12 O: 16 H:1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5=3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水B.液氧C.牛奶D.冰水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B.烧碱C.食盐D.熟石灰3.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D.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4.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A.晶体质量不变B.晶体质量减少C.氯化钠溶解度增大D.溶质质量分数增大5.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A.压强增大而减小B.压强减小而减小C.温度升高而升高D.温度降低而减小6.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B.溶液质量减少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7.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B.汽油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从而挥发除去C.食醋能够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D.盐酸能够除去铁制品表面上的铁锈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物理变化8.(2012.孝感市)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水的体积为45mLB.在托盘天平左盘加5g砝码,然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C.用50mL量筒量取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3,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B.70%C.53%D.46%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味精B.高锰酸钾C.硫酸铜D.植物油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B.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共有8种元素C.用涂油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D.用洗涤剂乳化油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4.要使氯化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最适宜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蒸发溶剂D.增大压强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无明显现象C.氯化钠在溶解的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以点燃6.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钾固体C.氢氧化钙固体D.硝酸铵固体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B.C.D.A.K2CO3的溶解度大于KNO3B.乙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C.t应在50℃~60℃之间D.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gKNO3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CO、CO2、SO2均为空气污染物C.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做燃料D.用水喷淋燃着的酒精以降低着火点13.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醋B.味精C.菜油D.白糖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练习题
1.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沙土C.汽油D.氯化钠
2.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 .酒精溶液 C .生理盐水 D .硫酸铜溶液3.实验室配制100 g10%的NaCl 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 .托盘天平 C .胶头滴管 D .烧杯4.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 .氯化钠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5.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 .用盐酸清除铁锈
6.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 g。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 5 g B .量取:用量筒取蒸馏水45 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 .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8.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9.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 ,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 .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 .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0.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11.溴酸银(AgBrO3)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
B.40 ℃时溴酸银易溶于水
C.90 ℃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1.3% 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12.下图为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 ℃降为30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A.a B .b C .c D .a和 b
13.X、Y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不变时,t 1 ℃ 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 ℃仍是饱和溶液
B.溶剂不变时,分别将t 1 ℃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一定大于Y 的溶解度
第 2 页
D.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4.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 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 曲线
B.降温可使X 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温到t 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 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15.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形
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C.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溶液的体
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16. 2019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
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
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 1.68
B.40℃时,将 4 g 高氯酸钾溶于100 g 水中可得到104 g 溶液
C.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7.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高升高而减小
C.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t 2℃,将50 g 甲物质放入100 g 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 g
18.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Ⅰ . 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 ℃时,__________ 的溶解度较大。
Ⅱ. 请写出一种将KNO3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 。
Ⅲ.20 ℃时,将20 gNaCl 放入5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 g。
②用硫酸铜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溶液质量的
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 。
19. (1)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1,1.79,0.752,0.423,0.307,0.231 10,15.92,7.14,4.095,2.99,2.28
25,29.30,16.20,9.71,6.82,5.73
请根据数据分析:
根据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 _ (填:小于、等于或大
于)瓶
外大气压强。
(2)如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20 ℃时,150 g 水中溶解__ 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现有60 ℃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A.水的质量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 .乙的质量分数 E .60 ℃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 _ (填序号,下同);如果将
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变的量是___ 。
参考答案:
1---17 DAAAC CCBAD BABDA CC 18. KNO 3
加入KNO3固体(合理即可)_
B>C>A
19. (1) 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物质溶解度越大
68
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物质溶解度越小大于(2) 45
BE
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