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研究(3篇)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将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体化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一体化课程教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践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科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例如,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内容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难以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急需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理解理论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促进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旨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对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还有助于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字数未达到要求,需要继续添加内容】2. 正文2.1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概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这种教学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强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doc

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doc

成果总结2009年上学期,汽车工程系申请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课题并得到了院领导的批准。

《汽车构造》是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能否有效的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汽车类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些年各院校都对《汽车构造》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但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将理论和实践分割的教学问题,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为此,我们先以《汽车构造》这门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两个周期的教学过程,收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成果总结如下。

一、理实一体化系统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汽车构造》课程理实一体化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多媒体资源库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及考核等。

1.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目前,较多院校的实训室建设不具有系统性,购买的实训设备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对所购置的设备进行系统规划。

汽车工程系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投入和建设,建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动机、底盘、电控电气实训室,并根据市场主流车型购置了两辆整车,建起了整车综合实训室。

同时在实训室建设了三个多媒体教室,能够保证120人同时上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如多媒体的应用,现场教学,启发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等,课堂周围就是实物,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无论在课堂上还是下课后,学生都能接触实物,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理论教学也比较容易进行,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多媒体资源库汽车构造课程内容包含大量汽车总体、零部件等的结构及原理图。

例如、仅在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与机体零部件这一章中,有各种结构原理图、示意图近100幅,传统的挂图或幻灯片可以增加直观性,但是静态的,只能反映零部件的一个侧面,缺乏整体效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妨碍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报告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明确教学目标。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设定学生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并要与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匹配。

二、课程内容的更新在教学中,对于课程内容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发展迅速,传统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

因此,要梳理课程内容,加入新的知识点和技术要求,使之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相吻合。

同时,还要加强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

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课、实习、设计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各种技能,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大量投入,包括招聘优秀的教师、培训现有教师和与企业合作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

只有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评价体系的完善评价体系的完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评价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通过实验、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与企业合作的深化与企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加实际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可以与企业共同进行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教材的编写等合作项目,实现共赢发展。

总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努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全文)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全文)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全文) 在传统职业教育中,专业理论课和实习课是分开进行的,其弊端是理论和实践分离、重理论轻实践,难以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的特点是直观教学性强、易于深入浅出、教学效率高、总体效果好,是素质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引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技术人才作为资本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非常激烈。

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进行“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其中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指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传统职业教育实行的是理论先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丰富而操作技能较单一,综合性的职业能力较为欠缺,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我校曾对学生的实习及毕业后就业情况进行过跟踪调查,走访了几十家汽车维修企业,从我校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汽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对高级“蓝领”的需求量非常大。

尤其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工人“断层”现象非常严重,企业迫切需要大批实际操作技能娴熟、全面的技术工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汽修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我校认为只有转变观念、转换机制、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职业就业教育特色、加强技能培训,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术工人。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通过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

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实践中的落实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有必要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探讨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为机电专业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深入探讨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了解该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分析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模式;三是总结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探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1.3 意义和价值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当前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深度融合。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内容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体化”教学试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中职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

注重技能训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技能培养自 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 课堂授课一直是各国各类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育人目标克隆式、教学过程机械式、教学方法灌输式的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革。

这种缺乏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索的教学模式, 其结果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厌学, 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 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言。

这个问题不解决, 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就是一句空话。

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特点, 教学模式不仅仅存在上述种种弊端, 而且还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互不相干、互相割裂、自成体系等矛盾。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二者截然分开, 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技能, 不能学以致用。

在理论教学时, 教师最多用简单的挂图、实物对学生进行讲解, 缺乏直观的操作展示, 所以学生往往对所讲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 学起来枯燥无味, 因而教学效果差。

在进行集中技能训练时, 一方面由于时间上滞后, 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忘记较多, 另一方面由于课时和师资的限制, 实习教师又不能讲得太多, 因此学生往往没有掌握技能操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 最终致使技能训练效果差。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与一定培养目标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教学实践来看, 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杜威“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 创建了实用主义教育体系。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以及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重要任务。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等。

如何借鉴教学理念,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旨在借助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概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使学生既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校思政课中,借鉴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1. 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这些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都有具体的应用。

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实践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2.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通过在线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参与到思政课的学习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报告

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报告

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报告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解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形成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内容的形成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的形成五、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六、设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必要作用七、“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修12、1班的实践八、“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九、“理实一体化”研究反馈主题词: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解形成实践反馈摘要:在汽修专业实际教学中,认真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从教学环境、课堂形式、教学环节等方面着手研究,形成事实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12级汽修专业实际教学实践,进一步分析教师、设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努力解决这些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正文: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解为了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人们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通过实际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总结,我们这样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具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实际环境中,着重于教学内容与环节上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在必要的理论指导下,在动手过程中掌握汽修原理、结构、维修方法的教学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与解决遇到的教学与动手训练问题,而不仅是简单地将教室与实训室搬在一起的教学。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应包括:理论教学区、实训区,理论教学区配置:传统书写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配置摄像与投影设备,便于教师回看与研讨教学过程,还可用于将实际操作用情况现场直播于大屏幕上,展示给更多的围观学生观看。

实训区配置:一年级下期与二年级上期配置汽修专业教学设备,二年级下期与三年级配置汽车维修美容设备。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形成(一)教学内容以汽车的结构或行业分类,以教师本人在汽车行业的实际经验,编写出项目式实际教学内容,其大项为:1、电喷发动机原理、结构、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2、汽车底盘各部分原理、结构、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3、汽车电气原理、结构与故障分析4、汽车钣金、喷涂方法与实训5、汽车美容与附属行业6、汽车营销与汽车保险(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节选:目录)《汽车电气原理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案授课人:**授课班级: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12级汽修专业班目录项目一:电路基础知识项目二:电源系统组原理项目三: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四:汽车启动电路原理项目五:启动电路故障与排除项目六:点火电路原理项目七:点火电路故障与排除项目八:汽车头灯、小灯(前后小灯、仪表灯、牌照灯)、雾灯电路组成与控制原理项目九:大灯小灯雾灯组的调节与检修项目:转向灯报警灯组原理与组成项目一:转向灯报警灯故障分析与检修项目二:汽车喇叭电路项目三:汽油报警灯电路原理与检修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的形成(一)教学环节如何有效的把理论与实训结合起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教学环节是个重要的方面,通过一年以来的实践与控索,总结出以下“理实一体”教学环节:环节结构一(先动法):实训小组讨论理论再实训再小组讨论再理论;环节结构二(先理法):理论实训小组讨论再理论再实训再小组讨论;(二)课时安排根据一个项目的实际,安排多个课时完成这个项目的教学环节,而不强求在一个课时中强行完成所有教学环节,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考滤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实训设备状况,不断调整教学环节内进度。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和思政课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这一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方式,并总结了它对思政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同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效果。

研究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对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启示。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 思政课, 应用研究, 教学现状, 促进作用, 案例分析, 结论总结, 展望未来, 教学实践, 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思政课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推动思政课程的发展和创新,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之一,是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阐述。

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通过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还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正文2.1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概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究的教学理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当前,各职业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校”与“企”合作,“工”与“学”结合,依靠行业优势,与企业紧密合作,寻求校企双赢的有效结合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迈出了教改实践的第一步。

通过教学改革,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实施的规律作了一些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归纳为:实训环境企业化、课程设置模块化、配套教材任务化、教师队伍双师化、质量评价社会化。

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与特征理实一体化课程是指:理论与实践通过一个个特定的载体(项目、任务、学习情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手脑并用的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做中学、行动导向等手段来实施课程教学。

1、理实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

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

2、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特征及内容(1)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目标,应包含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或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社会能力目标或职业素养目标;(2)每一教学单元的学习内容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通常2课时或4课时)要求理实一体化,即讲练结合,教学做合一;(3)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左右(若实践操作内容即学生未来工作内容,则又属于工学结合课程);(4)配套理实一体化教材;(5)理实一体化学习指导书、学习报告;(6)理实一体化学习评价;(7)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8)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9)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职业氛围浓。

关于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研调研报告

关于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研调研报告

无人机教研室关于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研调研报告孙晓飞为落实阜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和改进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的措施,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师对市区中职学校进行了一次集中学习和教学调研和讨论活动。

经过调研和讨论,我们发现尽管各中职学校都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整体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及在大环境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相比还是相对迟缓和薄弱,具体表现在事业的发展与内涵体现的矛盾,多年来传统的职教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也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深化。

问题一:在如何解决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上,学校和教师的办法不多,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

过多的抱怨学生入学质量越来越差,行为和养成习惯不好,难以管理,难以有效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我们此次调研在学校各个层面上听到最多的声音。

部分学校尤其是在职中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显得尤为突出,学生听不进,不爱学,教师少有办法,学校也少有对策,虽说多方面的因素都有,但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的更新还是重要因素。

多年来我市在职业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得到重视,这里面既有能力和力量的有限,也有主管部门、学校和教研部门在课改问题上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

纵观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推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拥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多种形态的教学手段,在最大限度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让我们感到了无论是在教育教学理念,还是在针对性、实用性的运用方面还存在的差距。

建议: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职业学校服务的是学生,学校要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服务。

面对职业学校生源的实际,学校和老师还是要积极改进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想方设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处理好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技能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阶段性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关系。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一、什么叫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

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为什么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误区:以掌握知识的水平来判断人才的优劣,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给人才培养造成虚假现象;课堂教学以固定的复习、新课、作业三段模式贯穿始终。

这种“开会式的学习”枯燥、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使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与书本,造成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阻碍其素质全面发展,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悖的。

尤其是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了。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想法及做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实现,应该遵守以下原则:一是教的主体性,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方面;二是教的全体性,即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三是教的全面性,既要注意学生德、智、体、美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四是教的科学性,即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按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育。

1.教学实施作为数控专业教师,今年我担任《数控车床加工零件》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该门课程总共有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套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配合件三个学习单元。

学习单元的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前面的两个单元(尤其是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这个单元)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过渡到后面单元(数控车床加工配合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实现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旨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相关技能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改革步伐,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1.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含义和内涵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指通过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

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需要相互配合和补充,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1)开展实践课程。

思政课是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践是这一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社会现象,从而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设实验室。

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建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法庭和辩论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司法实践和法律体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通过实例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法制环境等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总结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焊接技能和提高他们的实用能力,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其特点、方法和效果评价,对于完善焊接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焊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焊接实训是现代技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

研究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

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通过探讨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研究焊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焊接实训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焊接实训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焊接设备、材料,进行焊接工艺实践和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模拟真实的焊接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焊接技术和操作技能。

焊接实训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性强:焊接实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实际操作,注重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焊接技术。

2. 体验式教学:焊接实训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深入了解焊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步骤。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在分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内涵,思政课中的应用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论部分总结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启示和展望,并就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旨在为思政课的教学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品德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思政课、应用研究、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影响因素、教学效果、启示、展望、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往往被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领域,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难以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就是要通过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得理论知识,又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思政课中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思政课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通过深入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思政课中的实际应用,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借鉴,帮助他们改进和优化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深入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机电专业是一个涉及机械和电气两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机械设计、电路原理、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往往是分开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机电专业开始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日益凸显。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意义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密切相关。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2. 正文2.1 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中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现状1. 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往往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实际情况和实践环节的引导。

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和领悟程度不高。

2. 缺乏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思政课是涉及到社会现实和政治理论的课程,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校往往缺乏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3. 教学方法单一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主讲和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和思维碰撞,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

1. 引入案例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引入丰富的案例教学,在具体的案例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引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关注,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增加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2. 实践环节的设计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增加了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可感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思政课内容。

关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往往被割裂开来,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缺乏重视。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是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才能得以解决的。

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例如,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其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未来的教育中,应该更加重视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研究报告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唐云目录: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解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形成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内容的形成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的形成五、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六、设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必要作用七、“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修12.1班的实践八、“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九、“理实一体化”研究反馈主题词: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解形成实践反馈摘要:在汽修专业实际教学中,认真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从教学环境、课堂形式、教学环节等方面着手研究,形成事实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12级汽修专业实际教学实践,进一步分析教师、设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因素,在实际教学中努力解决这些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正文: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解为了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人们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通过实际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总结,我们这样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具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实际环境中,着重于教学内容与环节上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在必要的理论指导下,在动手过程中掌握汽修原理、结构、维修方法的教学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与解决遇到的教学与动手训练问题,而不仅是简单地将教室与实训室搬在一起的教学。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应包括:理论教学区、实训区,理论教学区配置:传统书写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配置摄像与投影设备,便于教师回看与研讨教学过程,还可用于将实际操作用情况现场直播于大屏幕上,展示给更多的围观学生观看。

实训区配置:一年级下期与二年级上期配置汽修专业教学设备,二年级下期与三年级配置汽车维修美容设备。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形成(一)教学内容以汽车的结构或行业分类,以教师本人在汽车行业的实际经验,编写出项目式实际教学内容,其大项为:1、电喷发动机原理、结构、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2、汽车底盘各部分原理、结构、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3、汽车电气原理、结构与故障分析4、汽车钣金、喷涂方法与实训5、汽车美容与附属行业6、汽车营销与汽车保险(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节选:目录)《汽车电气原理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案授课人:**授课班级: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12级汽修专业班目录项目一:电路基础知识项目二:电源系统组原理项目三: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四:汽车启动电路原理项目五:启动电路故障与排除项目六:点火电路原理项目七:点火电路故障与排除项目八:汽车头灯、小灯(前后小灯、仪表灯、牌照灯)、雾灯电路组成与控制原理项目九:大灯小灯雾灯组的调节与检修项目十:转向灯报警灯组原理与组成项目十一:转向灯报警灯故障分析与检修项目十二:汽车喇叭电路项目十三:汽油报警灯电路原理与检修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的形成(一)教学环节如何有效的把理论与实训结合起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教学环节是个重要的方面,通过一年以来的实践与控索,总结出以下“理实一体”教学环节:环节结构一(先动法):实训——小组讨论——理论——再实训——再小组讨论——再理论;环节结构二(先理法):理论——实训——小组讨论——再理论——再实训——再小组讨论;(二)课时安排根据一个项目的实际,安排多个课时完成这个项目的教学环节,而不强求在一个课时中强行完成所有教学环节,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考滤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实训设备状况,不断调整教学环节内进度。

(三)教学环节安排案例节选自《汽车电气原理与维修》实际教学环节安排:(节选:项目三)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12级汽修专业班项目三: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目标:掌握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教学方法:1、教师在实车或示教板上设置故障2、学生总结归纳故障现象(学会故障现象总结方法)3、小组用“鱼骨头分板法”分析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再用“逻辑分析法”讨论检修方法。

4、小组实车检修5、小组总结检修方法(写成书面方法,展示于小组展示台上)6、教师分析总结故障原因及检修思路7、小组实车检修与排除故障(最终掌握排除方法)8、教师总结同类故障的分析与检修方法教学环节安排:理论:故障现象的总结方法“中医分析法”“中医分析法”:“望”“闻”“听”“切”,观其“声”“光”“热”“电”。

“望”——直观检查法,观有无器件损坏、皮带松动等现象;“闻”——直观检查法,有无异味;“听”——直观检查法,有无异响;“切”——测量法,用各仪器仪表测量相应参数、波形等;“声”——故障中声音反映出的现象;“光”——故障中指示灯光反映出的现象;“热”——故障中温度变化反映出的现象;“电”——故障中电压、电流变化反映出的现象;实训:1、直观检查蓄电池是否正常;2、直观检查发电机各接线是否松动3、观察启动时仪表灯的亮度变化4、测量对比未开机时,打开电门开关时,启动时,发动后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小组讨论:1、正常情况电源系统连接状态2、正常情况下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情况理论:汽车电气系统分析分法1、“鱼骨头分板法”故障原因分析:2、“逻辑分板法”故障检修分析方法:小组讨论:检修工作每一步的入手点在哪里。

理论:教师总结分析方法。

故障分析与检修:故障一:充电灯常亮(皮带松动电)实训:学生总结故障现象小组讨论:分析故障原因与检修思路实训:学生实车检修小组讨论:检修方法与检修中遇到的问题理论:教师分析检修方法,重点:找到每一个检测的入手点。

实训:学生检修:排除故障分享:排除故障的同学课堂分享排除方法,排除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理论:教师总结同学们在排除故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故障二:充电灯常亮(发电机故障)(教学环节同前)故障三:充电灯不亮(启动前后均不亮)(教学环节同前)故障四:蓄电池过每过一段时间需要补充充电(蓄电池故障)(教学环节同前)故障五:蓄电池过每过一段时间需要补充充电(发电机故障)(教学环节同前)故障六:蓄电池报废频率较高(过充)(教学环节同前)故障七:停车一段时间后无法启动(漏电)(教学环节同前)五、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专业教师胶离某一单一的书本,综合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个教学项目,并为这些项目思考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整理原有知识,促进教师再学习。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还要求专业教师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以实际工作项目为教学目标,设计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训内容,并寻找相应实训器材,甚至需要教师自制一些简单设备,去完成一些简单却很重要的实训项目,这是一个很考验老师的事情。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实验设备固然是重要的,但教师才是主导者。

教师主导课堂的发展,主导教学内容的推进,主导实作设备的应用,教师组织得当,实作设备才会真正动起来为教学服务,否则,设备再多,也只是摆设。

(三)汽修专业教师现状当前诸多中职汽修专业老师,均存在理论较多,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特别是与汽车行业相差较远,其原因简析: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讲,汽车专业技能的训练都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既要较多的理论,又是一项体力活,因此,专业老师很少会主动加强专业技能的自我提高。

从目前专业教师的管理中,少有促进专业教师主动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措施,使得专业老师逐渐成为了“理论家”,只会说,不会做。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汽修专业老师是否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自身经济利益关系不大,因此,专业老师也不会主动去提高专业技能。

六、设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必要作用在汽修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设备起着非常必要的作用,设备的解决方案:学校自备、引进汽修企业、学生到校外汽修企业实训。

七、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一)实践班级: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12级汽修专业班班主任:***,女,41岁。

班级人数:38人(男38人,女0人)上课地点:学校抬空层汽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区(二)实践时间: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三)实践教学科目:课程《汽车发动机原理与维修》——任课教师:王刚课程《汽车底盘原理与维修》——任课教师:刘波课程《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任课教师:唐云设备管理与实训配套工作——任课老师:黄仕强(四)教学形式:1、课堂环境:理论区:学生以7——8人为一组,共分5个学习小组,围圈安排座位,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训区:按组数(受设备限制)设5个实训岗位。

演示实训:用4摄像头将图像、声音摄出,在实训车上方大屏幕上采用“1屏4画”现场播放,学生观看。

2、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小组讨论、教师总理论、再动手、再讨论,再理论……;小组讨论展示;实训老师配合指导实训。

3、教学形式:理论、教师演示、学生动手等。

4、教师的配合:授课老师为主,实训老师辅助。

(五)学生的德育管理1、专业教学情况及时转达班主任,寻求班主任的配合,邀请班主任不定期到教学现场巡视,参与学生专业教学活动。

2、对学生专业教学纪律做详细登记,并定期与学生交流表现情况。

3、组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手操作、做清洁等公益劳动,以老师做,带动学生做,最后达到学生独立做的目的,促进学生劳动意识提高。

(六)技能的促进1、以基础技能为重点;2、项目过关:每个项目,力求100%的学生动手过关;3、分项目举行技能考核,期中期末举办学生技能考核、技能比赛,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七)教学效果检测期末考核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以100计满分,技能考核分“优A”、、“合格B”、“不合格C”三个等级。

以《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课程为例,对比2011级与2012级同期同科教学:2011级“理实分散”教学(实际情况):理论合格率20% ,优生率0% ,技能合格率25%,优生率0% 。

2012级“理实一体”教学(实际情况):理论合格率40% ,优生率10% ,技能合格率60%,优生率30% 。

可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但合格率依然很低,尚需进一步分析与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真正形成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八、“理实一体化”教学影响因素分析(一)学生人数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发现,学生人数对教学质量存在很大影响。

因汽修专业实训量大,需要老师指导的时间多,班级人数偏多,老师无法顾及各个小组,导致实训走过场,落不到实处。

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班级人数以15至2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20人,老师方能“忙得过来”,若30人每班,实训则需要2人以上老师指导。

在2013年4月深圳举办的“全国中职汽车专业研讨会”上,很多专家都谈到了人数对工科专业教学的影响,普遍认为20人以内,才可能达到掌握技术的目标,同时参观了深圳技工学校,该校特点是以“学有所成”为目标,其班额一般在15人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