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则是教育的一大使命,因为创新和创造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和发展创新能力。
二、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5. 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实践。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模块一:创新与创造力a.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研究,介绍创新和创造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b.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要求他们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并提出创新的实际案例。
2. 模块二:观察力与信息收集a.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b. 教授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工具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c. 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
3. 模块三: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a. 学习并实践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如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
b.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模块四:合作与沟通a. 安排小组项目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并分工合作。
b. 提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工具,例如在线讨论平台或团队项目管理工具。
5. 模块五:创新实践a. 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提出创新项目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方案。
b. 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实施自己的创新实践。
c. 组织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2. 项目制学习:通过实际项目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合作和团队工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使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整合,成为数学课程教与学的必要工具,不仅将数学中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易懂好记,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解题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形象、轻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解题技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变化,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把图、文、声、动画视听合一地带到课堂上。
如用“几何画板”作函数图象、点的轨迹等等,可以做到由静止的状态到运动的状态;利用flash动画功能,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创设了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调节课堂气氛,形成学习动机。
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学难点的突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几何部分,初学时许多学生有畏难情绪,特别怕几何证明,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材的编排有关,电脑技术对图形图像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来充分展示图形运动,不论是图形的平移还是旋转,或者是图形的翻折,有时能通过连续放映的powerpoint幻灯片来表现,有时则能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来展示。
通过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初学平面几何的同学加深了理解,初步有了用运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思想,学习难度自然降低。
三、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增大数学课堂容量如今初中教学提倡“减负”,然而减负不等于降低学生学习要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常常是教师讲,并利用表格、挂图、模型等等,课堂容量小,传递速度也慢。
十五课题开题报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十五课题开题报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1、选题依据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1种立体交互的有机结合研究。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着10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以信息丰富为特点的网络技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在这种网上探究式学习中,能培养学生对资源信息的识别、采集、存储、加工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在整理中、在协作中、在建构中探索研究新事物,激发学生发现新现象,探索新规律的创新精神。
正是基于以上想法,本课题选取了“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视角,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2、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设计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实践能力。
探索并总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中,使学生初步掌握从网上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表达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并向其它学科和领域迁移。
3、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成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形成1批符合中学生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的“未来教育”案例,构成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资源库,充分利用全国教育互联网、宽带网、校园网等教学资源库,协作学习。
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探究性学习中体现出来。
4、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发展学生发现、质疑、探索、创新等自主探究能力。
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制订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材料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方式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途径的能力,与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的能力,自我及相互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自主处理信息和操作信息工具等能力。
山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奖名单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济南市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 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研究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模式与效益评价研 SG-211 究 师范院校〈高等数学〉传统教学与基于信 SG-212 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网站的建设与 SG-220 应用研究 SG-229 SG-231 网络与教师校本教研能力提高的研究 SG-238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 李继康 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初中学生正确上网习惯养成的 SG-471 崔永景 实践研究 基于城域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 SG-277 刘永峰 研究 SG--97 SG-278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SG-281 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SG-282 刘文彬 赵文刚
SG-239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赵新红
SG-526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SG-532
苗禾鸣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 济南甸柳一中 济南市青龙街小学 济南育文中学小学部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 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 济南市育新小学 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 济南市小辛庄小学 济南市北大槐树第二小学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 济南汇文实验学校小学部 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 章丘市第四中学 章丘市教育局电教站 第 3 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 张传国 新研究 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 SG-285 任光升 设的研究 SG-291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 王爱东 SG-293 信息技术与小学生礼仪教育整合的研究 SG-295 中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SG-296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探索 SG-297 SG-091 SG-214 SG-215 SG-23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研 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研 究探讨 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跨文 化交际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的创新研究 许风雷 李增顺 周连文 王天学 赵庆华 郑玉深 韩广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奖名单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概述
生辩论 发 言的 过程 ,也 就 是思考 、运用 、巩 固 、拓 宽教材 知 识的 过程 。教 师 要善 于 抓住 教学 中与 现 实生 活紧 密联 系 的 “ 问题 ” ,及 时 组织 辩论 。如 在学习 “ 人生 当 自强 ”时 ,可 联系 当前 社会 上 的名人 及 英雄 人物 自强 不息 的案例 进 行辩 论 ,也 可根据 学 生 的实情 ,提 出 “ 当父 母 外 出打工 ,我 们应 当怎 样 自强 ? … 在学 习 中 ,我们 应 当怎样 自强? ”又 如可 以辩 论 中学生 比较 感 兴 趣 的话 题 : 玩 电脑 游 戏 是利 大 于 弊还 是 弊 大 于利 和 如 何 正确 上 网 ?通 过 展 开激 烈 的辩 论 , 学 生心 中 对 于沉 迷 于 网络 危害 有 比较 明确 的认 识 ,最 后 出示 中央 电视 台焦 点访谈 “ 要命 的 网吧 ”片段 ,加 深学 生对 沉迷 于游 戏危 害性 的认 识 , 同时又要 求 学生进 行健 康上 网 ,要做 到 :( 1 ) 学会 自 我保 护 ;( 2 ) 提 高 自己抵 抗诱 惑 的能力 ;( 3 ) 网络交 往要 遵 守道德 和法 律 。这 样 既启 发 了学生 思 维 ,又锻 炼 了学生 的表 达 能力 ,更培 养 了学 生对 是非 的 判 别能 力 。 4 指 导学 生参 加实践 活 动 思 想 品德课 的 教学 内容 ,本 身 实践性 很强 , 时代气 息浓 。但思 想 品德 概念 和 原 理具有 抽 象性 、概 括性 ,学生直 接 理解有 一 定的 困难 。只 有理 论 结 合 实际 ,学 生才 能通 过对 具体 、 形象 、生 动的 感性 材料 的分 析 ,正确 地 理 解和 把 握理 论所 概括 的 内容 。因 此,恰 当的联 系实 际 ,增 强教学 内容 的 实践性 ,是提 高教 学效 果 的重要 方 法 。其 主 要途 径有 :在 课 堂教学 中,将 课 内外知 识有 机 结合起 来 ,引 导学 生运 用政 治知 识观 察社 会 ,分析 时 事 : 在 课 堂教 学外 ,带领 学生 迈 出校 门、走 上社 会 。如鼓 励学 生 坚持 收看 “ 新 闻联 播 ”,浏 览报 刊 杂志 ,从 关心 国 内外大 事 以及 发生在 身 边 的大小 事情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发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发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阶段性课题报告上海市普陀区真光小学课题组本课题研究于2006年9月被立项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专项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已有一些初步成效。
现将本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本课题研究的发展过程按照原定方案,已完成两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一)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9月——2006年12月)1、选定课题内容。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有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及建设现代化学校的需要出发,根据我校“科技、环保、艺术”教育的特色,我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内外教学与活动的全面整合,探索优化三类课程与课外兴趣活动有机结合的途径、方法与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特确定“十一五”的研究课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发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并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草稿)。
2、2006年5月,我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发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这一课题向上海市电教馆转报中央电教馆申报立项,于2006年9月正式获准立项。
3、与上述过程同时,我校对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选拔、确定课题组正副组长及成员人选。
4、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案例分析法、文献法与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5、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反复讨论课题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的内涵和要求,目标和任务,制订了课题研究活动的规章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
6、确定课题研究各项目为与自然学科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机器人”、“航模”、“船模”等的研究设计与制作实践活动,还有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等探究实践活动;与美术学科、生活与劳动学科有密切联系的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等活动;与音乐学科有密切联系的合唱、舞蹈活动。
7、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系列的信息技术与兴趣小组活动整合的科研方法及现代教学理论学习培训,以提高理论水平,了解课题的研究方法。
河北省电化教育馆-河北省电教馆
通知
冀电教[2008]2号
关于公布2007年河北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市电教馆:
2007年河北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经省教育技术课题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对各申请学校的课题申请书进行了评审,共有101个“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通过评审,同意立项;5个“十五”课题通过结题鉴定。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并请“十一五”立项课题学校按照评审专家组提出的修改建议,修改课题申请书,并尽快制定本学校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于2008年3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文字稿和电子稿)上报省电教馆。
请各市电教馆做好课题的管理,认真组织课题负责人按计划开展工作,如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河北省电化教育馆
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2007年河北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07年“十五”教育技术课题结题名单。
从课题申报情况看教育技术研究趋势——以陕西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申报为例
以陕西省 “ 一五 ”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申报 为例 十
陈 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傅钢善
( 陕西师 范大 学 新 闻与传播 学院,陕西西安 7 0 6 ) 1 0 2
【 擅要 】自 “ 一五 ”教育技术研 究规划出台后 ,全 国的教育 技术专家 及一线教师都 已极大的热情 投入到了研究工作 当中。 十
献一份力量 。 陕西省 十一五 ”教育技术课题 申报 分为三类 :国家级 课题 、省级课题 和新跨越课题 。根 据最初 的课题 申报数据统
自“ 十五 ”期 间教育技术作 为独立学科在全 国教育科 学 规划 中立项 以来, 国教育技术研究成绩 斐然 ,主 要围绕信 息 全 技术与课程整 合、专题学 习网站建设与应用 、多媒体 资源 建
维普资讯
第1 8卷
现代教育技术
M o e d c t n l e h oo y d m E u a o a c n l g i T
、 11 , .8 o NO4 2 0 . 0 8
20 0 8年第 4期
从课题 申报情 况看 教育技术研 究趋 势
为进一步 明确 “ 十一五 ”教育技术的研究趋势,以陕西省 “ 十一五 ”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申报为例, 从地 区分布和分类分布两方面
分析 ,并对 比全 国 “ 十一五 ”教育技术研 究课题 申报 情况来探讨 ,希望对广 大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及中小学教师 的研究有一定 的
参考价值 。
【 关键词 】课题 申报 ;教育 技术;基础 教育;研究趋势 【 中图分类号 】G4 0—0 7 5 【 文献标识码 】A 【 论文缗号 】1( - 0 7(0 8 0 —o 3 _ o 伯 ∞ ∞ 们 0O- 8 9 2 0 ) 4 o9 - 5 - ∞ ∞ 南 》公布 后 ,全省基础 教育 的各级研 究单位积极参与到课题 的研 究 申报工作 中来,为 陕西省基础 教育技术水平的发展贡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现状述评跨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竞争最终表现为创新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竞争。
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会主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这便是“科教兴国”之所以成为我们国家基本国策的原因之一。
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或教育理念仍旧带有封建科举教育的印痕。
它不是从多层面、多角度发展性地培养人才不去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不去发展学生的特长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学生的任务是死背书本上的知识以应付考试以考分这一单一的标准来评估学校、评估学生、评估教师的方法盛行。
这便使得我们的课堂形成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带有注入性、强制性、甚至惩罚性的教学手段、方法单调的课堂师生活动形式封闭的教学环境僵化、保守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个性的养成与创造空间的拓展。
由此看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体现创新性和实践较强性的课程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在教育中抢占制高点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设想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实验研究探索新时期学校办学的新思路寻找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渠道培养创造型人才争取在认识上取得一定的创新教育经验找到一定的规律总结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途径同时在实践上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选题意义、价值1、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发挥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通过实验促使教师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有个性、有风格、有创造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促使学校由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体现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指导思想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小课题《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
小课题《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研究背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如何设计创新的信息技术作业,成为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创新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研究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希望能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创新的作业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已有的作业设计案例和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创新方法,包括问题情境设计、项目式作业设计等。
2. 调查学生对作业的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作业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以评估不同作业设计方法的效果。
3. 评估作业设计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际授课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比较不同作业设计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实施:1. 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2. 实地观察:到小学进行实地观察,收集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3.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学生对不同作业设计的反馈和意见。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不同作业设计方法的效果。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将得出以下结论:1. 创新的作业设计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作业的兴趣和参与度。
2. 项目式作业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3. 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1. 提供创新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2. 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作业的研究兴趣,提高其研究效果和能力。
3. 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龙岗中学莫晓昌(课题研究)[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情境创设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充分利用的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internet 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
这种资源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生的学习之中,它为中学生创造了在线式,多对多的交互个别化的辅助平台,这种平台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成为可能。
这种协作对于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和环节。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
我认为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规约,又要考虑到创新教育已有的升华和将来的发展。
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
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壮大生命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邓小平同志从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今年,我县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中学计算机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了。
依托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 是
坛
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 的生长点和广
的创 的重要 课题 。在 新课 程 改革 的 背景 下 , 究 通过 信 息技 研
的信息, 它操作方便快捷, 以避免教师在课堂某些环节上 可 时间的浪 费, 能为学生练习、 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 从而增
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既有必然 性又具有可行性 。选取“ 运用信息技术” 这一途径, 主要是
一
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 运用 多媒
体 信 息技 术 在课 堂 教 学 中进 行动 态 演示 , 形象 揭 示知 识 的 生 成 过程 , 化抽 象 为 具体 , 理性 为 感性 。 变 让学 生 在 主动 参 与 中 , 助 于 观察 和 比较 , 发 思维 , 步探 究 知 识 的形成 借 启 逐 过程 , 而 更深 刻地 把 握 知 识 的本质 。 从 四、 利于 构 建开 放 的课 堂 有
辅 导者 与支 持 者 。
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 出来, 而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数学 学习提供的现 实的、 有意义 的、 富有挑战性 的学习内容, 满
足 了学 生多样 化 的学 习需 求 。 此 同 时现代 信 息技 术 为学 与 生提 供 了亲 自动 手操 作 的 平 台 , 有利 于 学生 深 层次 地智 力
阔 的展 示平 台 。 何依 托 信 息技 术在 数 学 教学 中培 养 学 生 如
N
二、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 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常规 电教媒体的特 有功能 , 并且能综合它们的优点。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了
中央电教馆课题申报材料
2006.12.。
8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类 别 重点课题学 科 分 类 教育信息技术课 题 名 称 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 题 负 责 人 杨 岗负责人所在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填 表 日 期 2006年5月25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本人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同意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遵守《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及相关实施细则的规定。
2。
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
恪守学术道德。
在研究过程中,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在成果发表时,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在成果分享时,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在成果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在成果署名时,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挂名。
5.维护学术尊严。
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营造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2 竞赛激学: 、 争强好胜, 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 因此, 对于汉
营造有利于创新 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 学心理 和计算机教学环境 的营 字输入这一节 , 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 针对这 一现象 , 利用好恰 当的契机 , 组 造,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 出教师所设计和 期望 的轨道时 , 教师不能强 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 测试软件进行竞赛 , 人上机 , 人 看谁的速度快, 这样一 你追我赶 , 促进 了键盘操作和 汉字录入 的熟练程度 , 有助 于培养 学生 的 行 把学生 的思维纳入 自己的思维模式 中, 教师要善 于鼓励 学生大胆质疑, 欢 来,
迎学生与 自己争论,要给与学生发表意见 的机会 ,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 坚强意志和敢于 冒险挑战的精神。
识 。如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 某个学生提 出了与教师截然 不同的见解, 教师不 应只是简单的否 定学生, 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 点, 并得 出正确的结论。这 样做可 以保护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 学习及创新的 自 信心, 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 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 相适
浅谈信 息技术教学 中培 养学 生的创新 能力
河北赞皇 实验 学区苏家台小学 吕秀文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 ,以创新 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 的崇尚创新 、 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段 ,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精神 和基本创新能力 、 , 创 促进 学生和谐发展 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如何培养 出创 新人才是 当今教 学研 究的重要课题 , 现就当今计算机教育, 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谈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随着社会变化的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现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现代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而社会发展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随着日趋迫切。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以前所不曾出现过的。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以创造性思维为特征的现代化思维方法是创造力的根本,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综合性工程。
教师应着眼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层次教育意义,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渠道是通过学科教学,计算机课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培训阵地。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去分析他的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也不同。
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
这就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实现具体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挖掘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探究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新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
目前的大部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基本都是一种模式:演示、讲解。
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更多的要注重操作和互动,依据具体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比如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实验类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具体的应用形式来说都应该有自己的突出点和特色,而不是大一统的思想和方法覆盖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创新创新思维信息技术兴趣素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民族,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纵观历史,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所有进步与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所致。
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具备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速度与效率的竞争。
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创新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与生俱来;创新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人皆有;创新是可以被某种因素激活或教育培训引发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潜力巨大。
”。
即创新的三个原理。
创新的这三个原理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学得生动、灵活、主动,为国家、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背景国家领导人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现在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学校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传重要标准是看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这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传统的师道尊严,束缚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家长的传统观念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另外,基础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
2、省外研究现状我国的创造性思维研究起步比较晚,直到八十年代初,在钱学森教授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创造教育的实验与研究,1993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
1995年,“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正式成立,目前,全国约100所大学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造学、创造性思维教育的研究及其教学。
浙江师范大学中文教师在近年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选修课,并对创造性思维教育进行了一些研究。
目前,世界各国在创造型学习环境、创造性的培养途径、创造素质、创造能力、创造方法等问题上均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国外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起步早、底子厚,具有丰富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国外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比较细化,他们有系统的培养创造性研究难点:找出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破除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三)主要创新之处研究内容的创新:本课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学习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大意义、方法等理论知识,构建了自身的理论框架,逐步研究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总结出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一)理论依据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主要源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
探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欧少平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0期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时代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中学信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是引起了重视和关注,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逐渐得到了重视。
该文将对当前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展开全面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当前该门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出一定意见,以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进一步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36-02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脚步不断提升,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环节中的重点内容。
其中,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一项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从而促使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所以,在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对中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1]。
基于此,该文将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展开研究,全面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1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的教育过程中,其新颖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兴趣,同时兴趣也是学生探索创新的主要源泉。
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对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从而做到认真听讲,主动和师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丰富和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用更为丰富和趣味性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信息技术课程趣味性的挖掘,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吸引,良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激发其创造热情奠定基础[2]。
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研究题目
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研究题目一、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题目,并对该课题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科学地研究并设计初中信息技术课题,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 课题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开始逐渐融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教学方式单一等。
因此,我们急需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其次,课题研究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合理设计的课题研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三、课题内容和研究方法1. 课题内容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的内容应包括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如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等。
同时,还应该涵盖一定的实践操作,如信息系统设计、网页制作等。
此外,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开展一些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2. 研究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调研与理论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以及教学理论和方法。
针对目标课题,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提出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通过实际的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进行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和结论的可行性建议。
保定市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
附件2保定市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申报单位填表日期年月日保定市电化教育馆制2009年11月声明本鉴定申请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保定市电化教育馆总课题组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拥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课题成果的权力。
特此声明。
课题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填表说明一、本表仅适用于列入保定市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结题及成果鉴定申请。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
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
三、“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的写法和要求见该栏目的“内容提示”。
四、本《成果鉴定申请书》建议采用A4纸型打印,于左侧装订。
由总课题组进行结题鉴定的课题学校“鉴定专家名单”不用填写。
五、保定市电化教育馆总课题组通讯地址:保定市莲池北大街50号市委东院保定市电化教育馆教研部,邮政编码:。
联系人:张继东魏星电话:一、基本情况二、工作报告(2000字以内)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作以及研究变更情况等。
三、研究报告(5000字——8000字,可另附页)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等。
四、成果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六、县(市、区)电教站(馆)审核意见七、保定市电化教育馆总课题组审核意见附件3保定市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结题延期申请表附件4保定市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成果鉴定评估参照指标附件5保定市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成果鉴定等级评定表说明:1、鉴定专家参照《保定市电教馆科研成果鉴定评估参照指标》,按百分制给予课题成果评估内容打分。
2、鉴定专家将每项打的分值乘以权重,并将其相加,最终为其成果的总得分数。
3、总评为:优秀100-90;良好90-80;一般80-50;差50-0。
4、总评差的不予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类别: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 063220923学科分类:信息技术课题承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课题负责人:姓名:冯瑜。
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主要研究人员:梁婕副校长济宁市实验小学徐军主任济宁实验小学徐宁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杨新忠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曹华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李霞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盛梅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戈延华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宋学峰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杜敬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内容: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已迫在眉睫。
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反馈快,交互性强等优势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课题《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直观、形象、化静为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点,学生能主动的建构知识,并给学生提供想象力的介质,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起了创新思维与学习问题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进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
二、课题的目标1、探索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各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的氛围,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使全体实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2、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资源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等,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行为,锻炼培养实验教师,带动全体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和理论研究的水平,形成一批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群体。
努力打造一支新课程意识强、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骨干教师队伍。
4、带动我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促进教育资源的创新,使我校信息技术资源的软件和硬件始终走在信息技术化学校的先进行列。
三、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教育实验法。
2、每学年有一次阶段总结、展示。
3、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便于结果的对比和归因分析。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在研究中,我们将本课题分解为六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分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的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优化学校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独创性、敏感性、流畅性等品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06、3---2006、9)(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有关理论。
(2)撰写研究方案和研究实施方案(3)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研究申报(4)明确子课题负责人2、实施研究阶段(2006、9---2009、7)(1)每学期初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制定实验计划,学期末撰写实验小结。
(2)每年举行一次课题实验交流,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每学期定期上实验研究课,积极总结实验经验。
(4)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3、全面总结阶段(2009、7---2009、12)整理实验资料,提交结题申请,撰写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根据实验研究进展情况,确定后续研究方向。
六、研究措施与过程(一)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我们通过学习与思考,将本课题设立6个子课题加以深入研究:①在语文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②在数学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③在英语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④在科学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⑤在美术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二)多方努力,不断完善硬件建设。
两年多来,学校在信息化工程方面相继已投入1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网。
学校现有计算机189台,网络教室2个。
目前每个教室都有“三机一幕”,并设有控制室、电教室、微机室、电视台等,购置了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投影机、一体化、数码像机以及视频展示台等电教设备,漫步我们的校园,一股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硬件设施的健全为本课题实验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环环相扣,构建“课堂——教研——科研”为一体的课题研究模式。
我校以该课题为导向,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教研活动课题化的研究模式,其基本环节是:制定子课题方案——积累材料、小型尝试——选择教材、讨论教法——公开上课、说课——阶段小结——深化研究——课题结题。
对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我们着重强化了以下三点:(1)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循序推进。
(3)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七、实验成果与思考(一)实验成果:(一)初步构建了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信息技术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教师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我校在信息技术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着重构建了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小学语文“创设情景——提出课题——探讨交流——深化拓展”式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情景——互动——创新”模式,小学自然(科学)“明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交流探讨——总结提升”式教学模式。
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基础,以及课件使用的不同方式,分别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大程度上凸现了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功能,努力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得到有效的整合,提高了教师在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本课题的培养目标和研究目标,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形、动态的画面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一定的教育情景的创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下,学生的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凸现。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对信息技术不仅热情高涨,教师也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三)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在两年多的学习交流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育思想正在逐步改变,大家在实践中渐渐明白,运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确实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时有迸发,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
现在,教师们渐渐明白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基本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只有不断改变观念,努力改革课堂的教学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校利用自行开发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参与教学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
其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时秋静老师在2007年国家小学语文汇报课中,借助信息技术,渗透课程理念,《感受春天》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多名教师在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中,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我校课堂教学水平。
学生在数学、语文、美术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四)锤炼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提升了办学水平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学校已经培养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具有一定教育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新秀群体。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本着在游泳中学游泳的原则,组织他们进行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从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效果相当好。
目前,学校现有省教学能手1名,市、区教学能手20名。
几年来,学校教师的近100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发表或获奖。
学校教师人人会上机操作,搜寻资料、网上编制课件,能熟练运用电教媒体从事教学活动。
学校现代化教育环境与教学资源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充实,已达到较高水准。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厅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八、改进与完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在研究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与困惑。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注意科学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研究过:“过分依赖直观会阻碍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所以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容易降低学生应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注意科学性,教师要分清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少用,什么时候不用。
2、网络资源的双重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本研究课题注重的不光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且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网络资源的双重性,部分家长担心网络带来的危害,限制孩子上网,对孩子参与实验的热情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小学生本身自制力的不足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后,上网打游戏,或浏览多个良莠不齐的网站,还有的以实验为借口,上网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