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之习题带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6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5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5)尊君在不.()2、翻译句子。
(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5)同“否”2、(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doc
《陈太丘与友期⾏》习题(含答案).doc《陈太丘与友期⾏》习题精选⼀、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期⽇中。
期:⾏:B.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过:乃:C.⾮⼈哉!与⼈期⾏,相委⽽去。
委:去:D.友⼈惭,下车引之。
元⽅⼊门不顾。
顾:惭:引:2.补全下⾯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期⽇中。
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这⼀句总述了谢太傅家⼈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地点“________”⼈物 ________事件“ 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期⽇中,过中不⾄”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的⼈是客⽽不是陈太丘B.“与⼉⼥讲论⽂义”⼀句中“⼉⼥”指的是谢太傅的⼉⼦和⼥⼉C.“未若柳絮因起” 句的意思是:不如化做把柳絮吹得天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的⼀种尊称;后者是,是⼈称⾃⼰的⽗6.《咏雪》⼀⽂尾太傅两个⼈的回答的劣未做定,只是“⼤笑”,⼗分耐⼈味,要你此的理解。
⼆、下⾯⽂段,回答太丘与友期太丘与友期⾏,期⽇中。
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元⽅年七,外。
客元⽅:“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已去。
”友⼈便怒⽈:“⾮⼈哉!与⼈期⾏,相委⽽去。
”元⽅⽈:“君与家君期⽇中,⽇中不⾄,是⽆信;⼦⽗,是⽆礼。
”友⼈,下引之。
元⽅⼊不。
1.划的句⼦理解正确的⼀是()A.友⼈⼗分愧,下引元⽅。
元⽅⼊家后不友⼈。
B.友⼈感到很愧,下引元⽅。
元⽅后不再看他。
C.友⼈感到很愧,下去拉元⽅以(表⽰好感)。
元⽅⼊家后没有回看(他)⼀眼。
D.友⼈⼗分愧,下去拉元⽅。
元⽅不友⼈⾃⼰⼊家。
2.解⽂中画的全都正确的⼀是()A.期(⽇期)去(离开)委(委任)信(信⽤)B.期(定)去(离开)委(舍弃)信(信⽤)C.期(⽇期)去(到??去)委(舍弃)信(相信)D.期(定⽇期)去(去往)委(委托)信(相信)3.指出以下称呼所指代的象。
【文言文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附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相委而去(2)入门不顾【小题2】用现代汉语译者以下句子(2分后)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题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回去”时,元方从“”和“”两点驳斥。
(2分后)【小题4】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小题1】(1)委:丢下、舍弃(2)顾:回头看(每空1分)【小题2】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抵达,太丘就不再等候跑了,返回以后(友人)才至。
(迁调全省略1分后,夹住重点字词“回去”和“实乃”,其他意思通顺即可。
(1分后)【小题3】无信无礼【小题4】示例:整体表现了他的聪颖仁义。
(可以从聪颖、存有胆识、个性直率、懂得礼识义等方面自由选择两点提问)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认知和鼓腮,建议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表述展开重点鼓腮。
还建议学生对文章四书五经,书念百遍,其义字生。
“刘”“委”须要学生课下重点总结常考至的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
注意“中”“乃”“至”的含义。
考点:认知并译者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认知b。
【小题3】试题分析:建议学生能大致译者文段,答案瞄准在:“日中不至,则就是无信;对子怒骂父,则就是不敬”。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小题4】试题分析: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即可。
考点:观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6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5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5)尊君在不.()2、翻译句子。
(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5)同“否”2、(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复习过程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复习过程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1(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去后乃至乃不知有汉 B.下车引之肉食者谋之C.惟长堤一痕惟吾德馨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①尊君在不不:②元方入门不顾顾:③客此客: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8.友人、“亭中二人”都具有直率诚恳的性格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简析。
(4分)参考答案(一)(16分)5.(3分) C6.(3分)同“否”,吗回头看客居(寓居)7.(6分)(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期”、“委”、“去”各0.5分)(2)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雪”、“绝”各0.5分)8.(4分)示例:友人因太丘“舍去”,当即生气怒骂,心直口快;但经元方辩驳后,他惭愧并“引之”示好,个性率真,态度诚恳。
(2分)“亭中二人”与“我”萍水相逢,当即视同知己,“大喜”,拉余“同饮”,率真恳切,溢于言表。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5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5篇)《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4分)(1)期日中期 __________ (2)去后乃至乃 __________(3)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小题4: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小题1:期:约定乃:才不:通“否”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小题2:略小题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小题4:做人要重礼守信,围绕这一点谈小题1:试题分析:“期”在古文中有“相约”“时期”“期望”的意思,“乃”在古文中有“于是就”“才”“却”“你”等含义,“不”通“否”,表疑问,“家君”,是自称其父,“令尊”是敬称别人父,要注意区别。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共10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共10篇)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一):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文章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简介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也是志人小说.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此文《陈太丘与友期》为方正.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辑本段《陈太丘与友期》简介《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题目是编者(刘义庆和一批文人)加的.《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三十六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编辑本段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自己就离去了.”元方说:“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道歉,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友人.编辑本段注释陈太丘(104—187):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舍,丢下;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不通“否”意为否. 君:您.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指表示歉意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信用. 与:和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转折.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惭愧. 礼:礼貌. 引之:拉住. 不:不,“不”通“否”. 已去:已经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则:就是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两则编辑本段剖析课文1. 对于故事结尾的“元方入门不顾”这句话,你如何看待故事结尾有争议,可以自由解答. ①观点一(元方不失礼):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并且元方那时才7岁,还很幼小,完全不存在失不失礼. ②观点二(元方失礼):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何况对于长辈,是应该持以尊重之态的,怎么能够如此不讲礼节对方知错后,怎能“入门不顾”2.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①交代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背景的句子是: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说明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的朋友②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对话的地点是:门外编辑本段文章鉴赏该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孔子也说:“做了个人,却不讲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犁(L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yuè),如何能走呢”正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像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他被友人抛弃,受到儿童蔑视,实在是咎由自取. 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又一个启示是要有时间观念.《淮南子·原道训》写道:“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是生命的尺度.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自己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是速度和效率的要素之一.[2] 文章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道理: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内容】这则短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这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家门口玩耍.朋友从陈元方那里得知陈太丘走了,非常生气,骂陈太丘不是君子.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认为他不守信还骂人,是无信无礼之人.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编辑本段编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这部书作注,引书多至近四百种,又增加了许多材料. 所记故事都不长,但是写得生动,往往三言两语,也能让读者看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一些人物的精神面貌.全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很大,此外,还有《幽明录》等志怪小说.原籍南朝宋国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二]荆州时期(30-37岁)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时期(37-42岁)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兖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41岁病逝于京师.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原籍南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顾.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二):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这些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描写运用的表达方法是2.文中”君“”尊君“”家君“表达意思是什么3.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4.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从中看出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1正面描写2记叙3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诚信5陈元方: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三): 《陈太丘与友期》与《后汉书*郭及传》的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亻及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3.文段理解.(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参考答案:10.A 11.C 12.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四):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与“下车引之”用法相同的是()A.物外之趣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良愕然,欲殴之2.客人为何怒骂陈太丘可以看出客人是怎样的人3.短文表现了元方的那些品质B因为陈太丘丢下自己走了,看出客人无信无礼元方聪明,懂礼节,并且胆子很大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五):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答案!1:本文可以分几个层次,写出每层含义.2:你喜欢元方这个孩子么为什么取材自:2.喜欢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不喜欢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1.3个层次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六):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求速度!1.元方是如何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2.作者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试举例说明.1、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表现了元方聪明、机智的特点.2、语言、神态描写.如,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不失身份,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聪敏,机智,善辩的孩子,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七):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分别是什么含义你能写出下列文言文称谓的意思吗家父()家母()家君( ) 令尊()令堂()令郎()根据课文内容,请在括号内补出所省略的成分.()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家父(我父亲)家母(我母亲)家君(你父亲 ) 令尊(你父亲)令堂(你母亲)令郎(你儿子)根据课文内容,请在括号内补出所省略的成分.(你)日中不至,则是(你 )无信;对子骂(他的)父,则是(你)无礼.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八):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相关练习答案1.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人的回答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2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父亲的友人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4古代像陈元方这样的聪颖机智儿童有很多,请你举出几个实例5,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哪个更好为什么虽然没有悬赏财富,但我从心里感谢你!1、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2、无信无理3、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4、一王冕四岁作画;二曹植七岁作诗;三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四司马光砸缸.5、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希望这些能帮助你.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九):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说说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参考答案:元方:正直,机智,率真,明白事理,坚持原则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不善自省,责备他人,但知错能改愿对你有所帮助!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十): 有关《陈太丘与友期行》的题目及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7.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18.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答: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19.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对:①②错:20.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17.(3分)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18.(2分)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19.(3分)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20.(2分)略陈太丘与友期阅读训练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题第 11 页共 11 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朝代)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
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期)去(离开)委(委任)信(信用)B.期(约定时间)去(离开)委(舍弃)信(信用)C.期(日期)去(到……去)委(舍弃)信(相信)D.期(约定日期)去(去往)委(委托)信(相信)3.请指出以下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家君:4.对这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D参考答案一、.舍弃离开D.惭刘义庆4.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5.B6.答: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023年《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
2023年《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2023年《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1[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8.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7.答案:①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
8.答案: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评分:共4分。
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评分:共4分。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延伸阅读:《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答案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完整版)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及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_______》,由__________的__________所编著。
该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反映了__________文人的思想言行。
2、加点字解释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_ _________ 过中不至_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_ 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门外戏_________ _________待君久不至_________ _________ 非人哉_________ __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_ _________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 则是无信 _________ _________ 对子骂父_________ _________ ....下车引之_________ _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 _________ ...3、句子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8~32题(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29.“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30.“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31.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32.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答案:28.(4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29.(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0.(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1.(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
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32.(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陈太丘与友期行》之习题带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之习题带答案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感到惭愧,拉着元方下车。
⑵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没有回头看,可能是因为他对友人的行为感到不满。
4.作者交代元方“时年七岁”,表明他还是个孩子,对友人的行为感到不解和不满。
5.元方回答说:“不敢。
”这表现出他谦虚而有礼貌的特点。
6.“友人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没有按时赴约。
7.“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友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试图弥补。
8.元方“入门不顾”的理由可能是因为他对友人的行为感到不满,他的做法体现了不愿与不尊重自己的人交往的原则。
9.个人观点。
10.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通过他们的言行来描绘他们的性格特点。
11.主要写的是XXX和友人期行,XXX是一个讲信用的人,而友人则因为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惭愧。
12.“君”是对长辈或尊重的人的称呼,“尊君”则更加恭敬,“家君”则是对自己的父亲的称呼。
13.称别人的女儿常称“小姐”或“小妹妹”,称别人的儿子常称“XXX”或“小弟弟”,称自己的过世的父亲常称“爸爸”或“老爸”。
14.研究本文,你明白了要讲信用、尊重他人、有礼貌的重要性,以及遇到不尊重自己的人应该如何处理。
XXX与友期是一篇描写聪明机智的年幼男孩元方与无礼无信的友人之间的故事。
元方以明礼、诚信、聪慧的特点,成功地反驳了友人的责骂,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为人处事的原则。
文章通过对比描写,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传递了尊重他人、讲究礼仪、坚持原则的价值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对人的称呼,尊重他人的家庭和身份,同时也要遵守礼仪和坚持自己的原则。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行》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行》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行》的阅读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
2.请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元方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约定;才;丢下
2.那人便发起脾气来,说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是一个很讲道理,容不得别人在他面前不讲道理,很正义。
守信重礼,能勇敢的指出别人的过错的孩子。
做人要讲诚信,懂礼貌。
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 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 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6分)?
甲文:做人要讲诚信; 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论语·为政》中有一句话:“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①一__个__人__ _不_讲__信__用__,__真__不__知__道__他__怎__么__能__行______,这句话 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都强调了②____ _人_要__讲__信__用_______的重要性。(2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正__午__已__过__(__朋__友__)__还__没__来__,__太__丘__不__再__等_ 候__,__自__己__先__走__了__,__太__丘__走__后__那__个__朋__友__才__来__。_
发怒曰:“非人哉”,这是友人“无礼”的表现。
B.友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友人有知错能改
的精神。
C.在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
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D.“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
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5、“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 句回答)(2分)
3、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 项是( C )(3分) A.期/日中,过中/不至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8〜32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 1 )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
29.“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
尊君:
家君:
30.“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1 分)31.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32.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2 分)
答案:
28.(4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29.(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0.(1 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信,待人
”或:言而无无礼。
31.(2 分)聪明、机智的孩子。
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复习过程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之习题带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测试题《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之杨若古兰创作1.《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是由时期组织编写的一部 .次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2.解词:期行:期:日中:舍去:舍:去:乃:戏:尊君在不:不:相委而去:委:下车引之:顾:2.翻译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掉臂.3.试揣摩以下句中人物的心思活动.(2分)⑴友人惭,下车引之.⑵元方入门掉臂.4.作者交代元方“时年七岁”,有何感化?(2分)5.面对友人叱骂本人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这表示出他如何的特点?(4分)6.“友人惭”的缘由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7.“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2分)8.元方“入门掉臂”的理由是什么?试用文中关键词语作答.从元方的做法中你获得为人处事有哪些准绳?(2分)9.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掉臂”?(3分)10.文中塑造人物的次要手法是______描写.(1分)11.《陈太丘与友期》次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情特征.(4分)1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分歧?(3分)13.在理想生活中,对人的称呼也有分歧说法,试试说说以下情景该如何称呼,称他人的女儿常称,称他人的儿子常称,称本人的过世的父亲常称.(3分)14.进修本文,你明白了如何的道理?(2分)《世说新语》二则测试题《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3.《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是由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次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闻 .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2.解词:期行:相约同行期:商定日中:正午时分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乃:才戏:顽耍,游玩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不:同“否”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舍弃下车引之:拉,牵拉顾:回头看4.翻译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商定半夜出发.(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半夜你还没有到,就是不讲信誉;当着孩子面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掉臂.友人感到忸捏,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门去.3.试揣摩以下句中人物的心思活动.(2分)⑴友人惭,下车引之.忸捏.⑵元方入门掉臂.(轻视.4.作者交代元方“时年七岁”,有何感化?(2分)交代了元方年龄幼小,为下文设下伏笔,从而突出元方年幼机智聪明、明礼、诚信.5.面对友人叱骂本人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这表示出他如何的特点?(4分)(1)元方针锋绝对地反驳友人,指出对方的无信、无礼,有理有据.(2)表示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6.“友人惭”的缘由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7.“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2分)由“怒”转“惭”,说明友人曾经认识到本人的错误,并对本人的言行感到后悔.“下车引之”说明友人想对元方暗示敌对,以示悔意.8.元方“入门掉臂”的理由是什么?试用文中关键词语作答.从元方的做法中你获得为人处事有哪些准绳?(2分)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1分)为人要讲诚信、有礼貌、为人要宽容等(1分)9.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掉臂”?(3分)示例一:元方如许做颇为失礼,(1分)元方批评友人无礼,本人更应当做到有礼——友人曾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晚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2分)示例二:元方如许做不失礼,(1分)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掉臂”的态度保护本人和父亲的庄严,这是坚持准绳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的一个难忘的教训.(2分)10.文中塑造人物的次要手法是______描写.(1分)对比11.《陈太丘与友期》次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情特征.(4分)元方——聪明、机智、明信、懂礼、有节、能言善辩.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知错能改.1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分歧?(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对人称本人的父亲,谦词.13.在理想生活中,对人的称呼也有分歧说法,试试说说以下情景该如何称呼,称他人的女儿常称,称他人的儿子常称,称本人的过世的父亲常称.(3分)令爱、令郎、先父14.进修本文,你明白了如何的道理?(2分)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讲诚信、懂礼貌,只要如许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生活中也要知错能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二则测试题《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
1.《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就是由时期
组织编写得一部。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得、。
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
2、解词:期行: 期: 日中:
舍去: 舍:去 :
乃:
戏:尊君在不: 不:
相委而去:委:下车引.之: 顾: 2.翻译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日中不至,则就是无信;对子骂父,则就是无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得心理活动。
(2分)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4、作者交代元方“时年七岁”,有何作用?(2分)
5.面对友人责骂自己得父亲,元方就是如何回答得?这表现出她怎样得特点?(4分)
6.“友人惭”得原因就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7.“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2分)
8.元方“入门不顾”得理由就是什么?试用文中关键词语作答。
从元方得做法中您获得为人处事有哪些原则?(2分)
9.您如何评价元方得“入门不顾”?(3分)
10.文中塑造人物得主要手法就是______描写。
(1分)
11.《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得就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她们各自得性格特征。
(4分)
12.“君”“尊君”“家君”得称谓有何不同?(3分)
13、在现实生活中,对人得称呼也有不同说法,试试说说以下情景该如何称呼,称别人得女儿常称 ,称别人得儿子常称,称自己得过世得父亲常称。
(3分)
14、学习本文,您明白了怎样得道理?(2分)
《世说新语》二则测试题《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
3.《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就是由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得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得言谈、逸事。
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2、解词:期行: 相约同行期: 约定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 丢下她而离开舍:舍弃去 :离开乃:才
戏:玩耍,嬉戏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不:同“否”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舍弃下车引.之: 拉,牵拉顾:回头瞧
4.翻译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中午出发。
(2)日中不至,则就是无信;对子骂父,则就是无礼。
中午您还没有到,就就是不讲信用;当着孩子面骂她得父亲,就就是没有礼貌。
(4)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门去。
3、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得心理活动。
(2分)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惭愧。
⑵元方入门不顾。
(轻视。
4、作者交代元方“时年七岁”,有何作用?(2分)
交代了元方年龄幼小,为下文设下伏笔,从而突出元方年幼机智聪明、明礼、诚信。
5、面对友人责骂自己得父亲,元方就是如何回答得?这表现出她怎样得特点?(4分) (1)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友人,指出对方得无信、无礼,有理有据。
(2)表现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6、“友人惭”得原因就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日中不至,则就是无信;对子骂父,则就是无礼。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7、“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2分)
由“怒”转“惭”,说明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得错误,并对自己得言行感到后悔。
“下车引之”说明友人想对元方表示友好,以示悔意。
8、元方“入门不顾”得理由就是什么?试用文中关键词语作答。
从元方得做法中您获得为人处事有哪些原则?(2分)
父亲得朋友“无信、无礼”;(1分)为人要讲诚信、有礼貌、为人要宽容等(1分)
9、您如何评价元方得“入门不顾”?(3分)
示例一:元方这样做颇为失礼,(1分)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就是父亲得朋友,就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2分)
示例二:元方这样做不失礼,(1分)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得态度维护自己与父亲得尊严,这就是坚持原则得一种体现,同时也就是给“友人”得一个难忘得教训。
(2分)
10、文中塑造人物得主要手法就是______描写。
(1分)
对比
11、《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得就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她们各自得性格特征。
(4分)
元方——聪明、机智、明信、懂礼、有节、能言善辩。
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知错能改。
12、“君”“尊君”“家君”得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对对方得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得一种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得父亲,谦词。
13、在现实生活中,对人得称呼也有不同说法,试试说说以下情景该如何称呼,称别人得女儿常
称 ,称别人得儿子常称,称自己得过世得父亲常称。
(3分) 令爱、令郎、先父
14、学习本文,您明白了怎样得道理?(2分)
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讲诚信、懂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得尊重。
生活中也要知错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