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成就

举世瞩目的成就
举世瞩目的成就

24.1 举世瞩目的成就

连云港市门河中学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梳理主动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积极情感,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变化。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变化。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学校到家庭,参与社会活动比较少,平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不多。特别是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缺乏改革开放以前的生活体验和感性材料。因此,先在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家庭的变化、周围的变化,通过与家长的交流等途径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有初步认识;同时,在教学中多引领学生观察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来激发学生关注、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

1.课前调查法: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家庭生活变化的调查,形成感性认识,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

2.问题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出示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层次,让学生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把握教材观点。

3.情景教学法:出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材料以及各种图片资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示范。

4.采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究,从而顺利导出结论。

【教学过程】

准备好《走进新时代》歌曲,收集有关图片影像资料。

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中国历史课本或其他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教师和学生一起放声歌唱。

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教材上的正文第一、二段,思考教材上的三个问题。(教师用辅助手段出示三个问题。学生看书、思考、可以自由讨论)1921年1949年1956年1978年

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教师呈现历史线索)

过渡语:《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展现了这一奋斗历程,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说的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人民走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说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学习、思考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投影)

教师:下面先让我们来弄清楚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课学习目标,尤其是括号内用红颜色标出的目标要求。我们下面的学习活动将紧扣目标和具体要求来展开。

教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并进行分析。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课需要掌握哪些具体内容。

过渡:搞清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清楚本课需要掌握哪些具体内容,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课程的学习。)

(二)自主预习

首先请同学们用火眼金睛认真默读课文P91-94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相关答案,并用铅笔做好标记。5分钟后检查看哪个组回答的快、回答的准确。

投影活动过程和具体要求:

1、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纲,仔细阅读课本,找出预习内容答案,并在课本上标出。

2、组内成员都完成以后,将预习提纲在组内相互传阅。

3、根据组内相互传阅时了解的情况,选出本组相对比较好的答案,并以此为进行组内讨论、修改、完善,形成本组最后展示内容。

4、分小组展示:

①小组互换展示内容,准备进行批改

②教师边投影答案,边做批改指导,小组长对对方预习内容进行批改,并打出分数。

③各小组长反馈本组得分,教师进行记录。

5、同学们对预习提纲或者是本课内容还有没有疑问呀?如果有请提出。对有疑问的内容,教师进行重点讲析。

自主预习题:

1.我们的强国之路和富民之路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和富民之路。

2.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党和国家把什么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党和国家坚持把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的根本出发点。

(三)记忆大比拼(知识点背诵,5分钟)

通过自主预习,我们现在对本课的基础知识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一场记忆大比拼,看看比比谁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吧。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思考、理

解、背诵自主预习内容。

投影过程和要求:

过程:1、自主理解、背诵

2、组内两人一小组互查,组长统计本组达标人数,准备反馈。

3、教师统计各组达标人数,准备进行抽查。

4、教师进行抽查,同时进行板书。

要求:如果被抽查小组有一人没有过关,则该小组本环节不得分。

(四)互动探究

探究一:高峡出平湖

思考:

1、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能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什么?

——主要说明改革开放促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因此国家能够有经济实力进行这项投资巨大的重点工程建设。

(采用问题讨论法,以三峡工程为例,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引领学生感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里不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只是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和画面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2、从农业、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祖国统一、国际地位等方面,列举一两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大变化的实例?

3、引导学生观察92页的图片,探究:你能从祖国面貌的巨变中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探究二:日子越过越好

前面我们学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下面我们通过欣赏一首歌曲,来观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变化,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仔细的观察,同时完成书上的表格。

教师: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用课本上的表格调查人们的生活变化情况,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交流调查结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材料和正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推不仅动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越过越好?

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是党和国家把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切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三是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为人们开辟了广阔的投资渠道和收入来源(2)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吗?

——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呈现一些反映生活变化的图片、数据统计表,然后作简要归纳、提炼。)

三、课堂巩固

通过互动探究,同学们对本课基础灵活运用的能力得到了检测和锻炼,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习题,对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首先在解题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一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是排除法,这个是我们以后的答题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方法。

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排除法)

第一步:看题目(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和解题信息,一般在题目的最后。注意看清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选择错误的)。

第二步:看选项,同时排出本身观点就是错误的选项。

第三步: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把本身观点就是错误的选项排除后,把剩下选项与题目意思一一进行比较,看看是否符合题意。把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掉,筛选出正确选项。

一、选择题

1.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

A.党的领导B.改革开放C.共同富裕D.西部大开发

2.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的是不断提高()

①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②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③国家的综合国力④国家军事力量A.①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3.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建设和谐社会B.实行改革开放

C.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D.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

4.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他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改革。李克强总理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③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④改革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四、板书设计

24.1 举世瞩目的成就

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富民之路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设计的,课前师生都作了充分准备,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只要求学生了解,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各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活动开始,先组织学生观察、探讨、交流各方面的变化,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然后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概括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较流畅,有助于学生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学生在“课堂小结:你主要有哪些收获”环节都能举例说出国家社会的变化、家庭的变化,这就为下一课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作了很好的铺垫。如此看来,本节课的课堂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建国以来科技成就回顾

建国以来科技 成就回顾 [ 2004-06-27 10:45 ]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 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 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 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 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 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 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 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 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 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 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 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 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

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

教师如何高效备课

教师如何高效备课 备课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也是大家最烦的,很多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还要去进行备课,有时候时间根本就不够用,那么做一名教师应该学会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高效备课?那么各位教师要如何才能做到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教师如何高效备课吧. 第一,根据抽到的课题的内容确定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再以重难点为中心,围绕它们进行知识线索的建构,设置学生互动的主题,设计板书和精选练习题。这种备课方式粗放而又细腻,简洁而又有序,能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讲课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提高了上课思维的“层次性”和“宏观化”,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二,可进行“脉络备课”,构建课堂大框架。所谓“脉络备课”,就是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围绕主要的学习环节进行板块设计,并有明确的设计意图。这种备课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有序地理清教学脉络,明确教学方向,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 第三,备课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安排清楚,相互要联系紧密,一环扣一环,并且要有整体性。备课中要思考学生可能有疑问的地方,试讲时要讲清楚“我觉得此处学生会有怎样的问题,因此我这样处理”。 第四,备课要精心设计引入课题的技巧。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聪明的教师往往在“导入”上匠心独运,多数老师通过“激趣”、“过渡”、“启发思考”、“激发认知冲突”等手段来导入。应试者可以发挥了解本学科最新前沿动态的优势,可用一个吸引眼球的画面进行导入。 第五,在备课时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一方面备课时间和讲课时间都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可能耗费很多时间而没有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课堂是动态的,是变化的,如果备得太细,可能会束缚了手脚、局限了思维,对于突发问题不能随机应变。因此,应试者应该积极运用、调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学智慧进行课堂即时备课,现备现用,使模拟课堂教学成为充分展现自己激情与智慧的舞台。 第六,面试前多练习,尤其是教学经验欠缺的应试者,务必在面试之前多演练。在较短的时间里备好课,再自己试着讲一堂二三十分钟的课(如果公告有告知多长时间就按多长时间练习),可找关系较好的朋友担任评委,然后根据讲课的效果再修改教案。多次模拟演练之后,必能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备课、讲课技巧,面试时也就会胸有成竹,并且不会太紧张。 以上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讲到了一名教师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有效的备课,希望各位教师可以很好的学习并掌握一下,相信一定会有用的。

举世瞩目的成就导学案

举世瞩目的成就导学案 第24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第一框举世瞩目的成就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和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 【重点难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法设计】合作探究法、教师讲授法 【课堂学习】 导入:(自主备课) 新授: 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 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教材上的正文第一、二段,思考教材上的三个问题。 教师介绍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并对三个问题进行总结。 探究平台:三峡工程之梦想、决策、实施(播放视频)

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能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什么? 从农业、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祖国统一、国际地位等方面,列举一两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大变化的实例? 你能从祖国面貌的巨变中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并回答问题: .上述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 2.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吗? 3.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达到怎样的水平? 4.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越过越好? 【知识网络】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 之路, 之路。 2.党和国家坚持把实现和发展 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3.到XX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水平。 【巩固练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我国人民的生活(

) A.已解决了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c.实现了全面小康 D.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2.现在,农民感慨:“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农民得实惠。”这说明( ) A.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c.我国农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 D.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消除 3.某新编快板词唱到:“老百姓的日子变甜啦,吃东西讲究营养啦,住房子讲究宽敞啦,穿衣服讲究新潮啦,新出的汽车没档啦,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啦,‘神七’上天啦……”。快板词中唱到的这一切说明 ( ) 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更加迅速,为世界所瞩目②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③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④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2017年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化学领域著名的媒体《化学化工新闻》在其2017年的最后一期刊物中评选出了当年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笔者现将这些研究进展编译如下,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计算化学越过新的里程碑 计算机一直是化学家们不可或缺的好帮手,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计算机对于化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机器学习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使得计算机程序能够超越简单的编程设定,具备学习的能力。在2017年,多个研究小组报道了机器学习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DavidBaker等人利用机器学习确定了600多种蛋白质的结构[1]。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IBM公司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成功预测了化合物的气味[2]。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则通过机器学习,无需复杂的计算就可以预测化合物的电子结构[3]。 2017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计算化学领域是量子计算机。由于原理有别于传统的电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被认为有望解决现有方法难以胜任的一些问题。虽然量子计算机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研发阶段,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仍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例如来自IBM的科学家们利用由7个量子位元组成

的量子计算机计算了氢化锂和氢化铍的能级结构[4]。此前类似的计算仅仅局限于含有氢或者氦的分子,因此此次的研究无疑将量子计算机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来自IBM的研究人员使用的含有7个量子位元(图中深色方块)的处理器 电合成为化学家带来帮助 在化学合成中,电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常常能够帮助实现其它条件下难以顺利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有着这样的优势,电合成此前并不大为化学家们所重视。但在2017年,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德国美茵茨大学的SiegfriedR. Waldvogel教授与赢创工业(Evonik Industries)合作,开发出一步合成二元醇、二元胺等重要化工原料的电合成技术[5]。Waldvogel教授此前曾与实验仪器设备生产商IKA合作,推出供实验室使用的电合成系统ElectraSyn Flow. 在2017年,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Phil S. Baran又帮助IKA 对这一系统进行了升级。 在未来,化学合成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以更加经济、安全、环保的方法合成结构更加复杂的分子。电合成无疑将为化学家们提供很好的帮助。振奋人心的酶催化领域 作为天然存在的催化剂,酶一直是化学、食品、生物技术等工业关注的重点,也是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据《化学化工新闻》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几乎每一期刊物中都会涉及与酶相关的研究进展。因此,酶催化领域的新发

短时间备课技巧

短时间备课技巧 第一,根据抽到的课题的内容确定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再以重难点为中心,围绕它们进行知识线索的建构,设置学生互动的主题,设计板书和精选练习题。这种备课方式粗放而又细腻,简洁而又有序,能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讲课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提高了上课思维的“层次性”和“宏观化”,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二,可进行“脉络备课”,构建课堂大框架。所谓“脉络备课”,就是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围绕主要的学习环节进行板块设计,并有明确的设计意图。这种备课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有序地理清教学脉络,明确教学方向,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中,有一位试讲者进行了几个板块的设计。 一是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二是探究--根据所给的小正方体,分组操作(摆一摆长方体或正方体)、研究(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 三是交流--根据所填的实验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四是验证--学生用自己做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来说明,先弄清“长×宽×高”与小正方体总个数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课件演示,进一步明确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宽×高”。 五是应用--根据公式求体积;根据体积求其中一个条件;设计判断题加强辨析能力。 六是拓展--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备课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安排清楚,相互要联系紧密,一环扣一环,并且要有整体性。备课中要思考学生可能有疑问的地方,试讲时要讲清楚“我觉得此处学生会有怎样的问题,因此我这样处理”。 第四,备课要精心设计引入课题的技巧。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聪明的教师往往在“导入”上匠心独运,多数老师通过“激趣”、“过渡”、“启发思考”、“激发认知冲突”等手段来导入。应试者可以发挥了解本学科最新前沿动态的优势,可用一个吸引眼球的画面进行导入。 第五,在备课时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一方面备课时间和讲课时间都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可能耗费很多时间而没有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课堂是动态的,是变化的,如果备得太细,可能会束缚了手脚、局限了思维,对于突发问题不能随机应变。因此,应试者应该积极运用、调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学智慧进行课堂即时备课,现备现用,使模拟课堂教学成为充分展现自己激情与智慧的舞台。 第六,面试前多练习,尤其是教学经验欠缺的应试者,务必在面试之前多演练。在较短的时间里备好课,再自己试着讲一堂二三十分钟的课(如果公告有告知多长时间就按多长时间练习),可找关系较好的朋友担任评委,然后根据讲课的效果再修改教案。多次模拟演练之后,必能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备课、讲课技巧,面试时也就会胸有成竹,并且不会太紧张。 总之,整个讲课过程所应注意的有:导入技巧,重难点及详略的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过渡,板书内容及字体大小,课堂小结,教师的语言、语速、语气及语调等。面试模拟教学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的基本教学素质,比较看重教学基本功。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3263768.html,/sites/aqzn/cyjzlnr.jsp?contentId=2515430884143 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 7371 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 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

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 1 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中国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阔步前进,1979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工作,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有了重大的突破。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了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新课程下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教学预设,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这就是有效备课。 一、备好学期计划,明确“两个目标”、“两个点” 两个目标是指所教学科的总目标(即低、中、高各段目标)及所教教材的具体目标。这两个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宗旨。备课前一定要掌握并理解透彻,低年级教师要做到“高瞻远瞩”,中年级教师要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高年级要做到“居高临下”各年段的知识联系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备课做好指导。 两个点就是本册书的重点与难点,明确后可根据本班实际,在课时比重、时间分配上做到科学合理。对于难点部分教师要充分考虑运用哪些策略来化难为易,逐一突破,这样为教学中落实重点,分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备好单元计划 单元计划是具体目标的呈现,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分配好课时比重。并研读教参上各单元的编写说明,为教案编写奠定基础。 三、备好课时计划 教案编写其实是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情与学情的预设。在新课程下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备课要求有以下设想。

首先明确备课要做什么?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预测。 怎么做?--------围绕“三维”目标设计导入、新授、练习、板书和教后反思。 开头:课序,课题,备课教师姓名 第一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等。 第二块:学习提纲:要学哪些知识?1、2、3、 怎样去学?——采用哪些方法? 第三块: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开头”就是“导人新课”,导人新课在整体教 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 入新课应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于漪(yi)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 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犹如涉水过河,不知深浅,课堂导入仿佛铺路架桥,能帮助学生顺利到达彼岸;学生从旧知到新知,好比爬山登高,感到困难,课堂导入恰似架梯,能搀扶学生越过艰难险阻,登上高峰。 导入贵在自然,贵在贴切,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求知热情,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导入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故事引入法、破题导入、迁移类推法、直接揭示教学目标法、猜谜语、预习引入等多种方法。无论采用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四: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四: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国家统计局2008-11-13 09:58:58 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得到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国家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拨款为1689亿元,是1980年的26.1倍,年均增长达13.4%。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据统计,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3710.2亿元,是1991年的26.1倍,年均增长22.6%;按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R&D支出为280.8元,是1991年的22.8倍。2007年 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9%,比1991年增加0.84个百分点,表明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逐年加大。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成为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 (二)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截至2007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255万人,是1978年的5.2倍。同时,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07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是1991年的2倍;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

最新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资料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 今天的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发展,今天的成就是由昨天的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没有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前三十年的创业,也就没有今人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在今天对建国后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做个历史的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新中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几乎为空白,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但在7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产值就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年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397.00亿元,工业总产值为4237.0亿元,按这个数据计算,1978年时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工业总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3倍。这也就是说中国在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并且按实物计算,那时的农业产量也翻了一倍多。中国在70年代末就开始制造核潜艇、能独立修建葛洲坝那样的大工程。这本身就代表了中国的综合工业水平,也代表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步伐。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以下将从个方面来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的经济成就。 一.

二.工业成就 解放前,我国工业非常落后,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连一个螺丝钉也要从外国进口。建国后,经过30年的努力,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应归功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带基础上,全国工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1952—1980年,工业投资累计达 3 95519亿元,工业新增固定资产达到 2 734.5亿元,年均新增94.29亿元。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工业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为343.3亿元,1980年增至4 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在28年间增长17.9倍,年均增长11%。从各个时期的工业生产总指数来看,以1952年为100,到1957年为228.6,年均增长18%;到1965年为452.6,年均增长12.3%;到1978年为1 598.6,年均增长11.2%。 在1949—1978年问,我国工业建没的伟大成就还突出表现在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建成投产上。首先是从“一五”时期开始的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由限额694个项目组成的大规模建设工程陆续建成投产;后来一大批举世闻名的项目,如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万吨级远洋货轮及5万吨远洋油轮,10万吨水力发电机组,百万伏高压标准电容器,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和三门峡等水利工程,以及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批世界高

201中国骄傲:举世瞩目的成就

1、“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落成201*年7月3日,500米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完成吊装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顺利建成完工。FAST的口径达到了世界之最的500米。理论上说,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于宇宙的边缘。FAST能够冲出银河系,寻找新星,特别是快速旋转、密度极高的脉冲星;FAST还可能观察到早期宇宙的蛛丝马迹-性氢云团的运动,掌握星系之间互动的细节,揭秘宇宙的起源和演化;FAST还能监听到一些太空有机分子发出的独特电磁波,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和外星生命。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望远镜家族的掌门人。 2、水下机器人深潜万米201*年8月25日,我国无人潜器,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号潜深达到10767米,首次进入万米时代。 3、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201*年9月17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在完成发射之后,它将在太空完成三大任务: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在轨维修技术试验。201*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本次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飞船已于11月18日下午安

全返回地球。201*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顺利完成自动对接,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最长的航天员太空之旅,也是我国航天工程的第六次载人飞行。天宫二号发射现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对接4、“量子卫星”升空201*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5、国家基因库投入运行201*年9月,中国国家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继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全球第四个建成的国家级基因库,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6、超级计算机国产化201*年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成为“世界最快计算机”。

黄达1978年以后的主要学术成果回顾

黄达1978年以后的主要学术成果回顾 大体有四个方面: 1.物价和通货膨胀问题; 2.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亦即宏观均衡问题; 3.如实体会金融范畴本性,树立正确的金融决策理念; 4.金融学科体系的论证和教材的改革与建设 ㈠物价和通货膨胀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首先关注并从事研究的问题之一是物价走势与经济改革。 最初的一篇文章是1979年3月提交给在无锡召开的“计划与市场讨论会”的文章:《谈谈我们的物价方针兼及通货膨胀问题》(由于涉及“通货膨胀”这个在当时敏感的提法,后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6期以《试论物价的若干问题》为题发表,获1998年第一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 文章的基本思路是论证: 经济体制改革必将使物价水平出现提高的趋势。 多少年来的主流观点,即价格水平的理想状态是长期保持不变的观点应予突破。 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生活中实际地存在着以货币投放过多为特征的经济现象。因而在调整物价的同时又必须全力控制货币投放过多的矛盾。但没有矛盾的路,如先把货币流通完全稳定下来再开始改革物价的路,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关于这个题目,1992年的一篇偏重理论探讨的文章《长期宏观决策必须考虑的一个必然趋势——从不完全的工资、成本、价格向比较接近完全的工资、成本、价格的转化》(发表于《财贸经济》1992年4期)可视为对这一论题研究的基本收尾。 有关这方面的主要著述目录: 1. 1979《谈谈我们的物价方针兼及通货膨胀问题》,提交给无锡计划和市场会议的论文,后在《中国社会科学》1980 6期以《试论物价的若干问题》为题发

表,获1998年第一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 2. 1980《积累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财贸经济》1980 4期 3. 1980《谈谈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内部刊物《金融研究动态》1980 71期(总87期) 4. 1984 《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控制问题》,载《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获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5. 1985《坚决地、不拖延地把价格改革付诸实施》,《价格理论与实践》1985 3期 6. 1989《需要的是长期韧战》,《价格理论与实践》1989 2期 7. 1992《长期宏观决策必须考虑的一个必然趋势——从不完全的工资、成本、价格向比较接近完全的工资、成本、价格的转化》,《财贸经济》1992 4期 8. 1993《关于当前宏观调控的一些想法》,《光明日报》1993 8 24 9. 199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问题》,《财贸经济》1995 6期,并编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50位专家献策治理通货膨胀》 ㈡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也即宏观均衡问题 在我国,对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研究应该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已开始。“十年动乱”结束后的1978年,结合主编《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一书,重新拾起这一课题。其集中成果凝结为1984年出版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86 年度著作奖和1995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这本专著: 从总量分析角度探索再生产过程中财政和信贷这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反作用于再生产的规律。 把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归结为货币流通问题——综合平衡的中心任务是控制货币供给,以协调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从而与宏观均衡理论衔接起来。虽然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全书没有出现“宏观”等字样。 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并按系统论的要求,建立了关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分

备课的十个环节

备课的十个环节 每个教师都渴望能上得一堂好课,不是因为上好了课可以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名利,而是因为教学本就是教师的根本,不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课堂教学总是始于教师的备课,止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怎样才能备好一堂课,并以此为基础,上好一堂课,真正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呢?笔者无意从教学改革或创新思路的角度去讨论备课这个命题,而只想从最基本的备课常规出发给一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以一个备课的脉络,并启发他们沿着这一脉络在课堂教学中尽情地去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才华。 备课,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课前准备工作,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熟悉熟悉教材、写写教案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个教师运筹帷幄的帅帐、决胜千里的沃野。从过程上来讲,它大致可以分为备课标、备学生、备引入、备教材、备目标、备教法、备结构、备教具、备练习、备作业等十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又饱含各自的特点和重点。一、备课标 课标即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作为一门课程的核心,课标以学科的角度、从专业的高度给出了本课程教学的各项目标和要求。对教材的编写者来说,它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体现的是学科思想和专业体系;对普通施教者来说,它是课程的价值所在,体现的是教学过程的目标和指向。实际上,课堂教学就是把课标分解成段,通过

教师的引导,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师只有通过熟悉课标、研究课标,仔细品味课标所蕴藏的学科思想和价值指向,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课标的内涵和外延,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课标的思想和价值,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备学生 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学生,作为教师引导的对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两大因素:一是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生理、心理状况,二是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学生的总体状况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个体状况,即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知识储备等);二是班级的整体状况,即班风、学风,学生构成状况,学生学业层次状况。教师只有在对学生状况有了全盘掌握的前提下,才能根据学生状况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指导正确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备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找准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以在教学中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三、备引入 学生作文时,语文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做到“虎头、猪肚、豹尾”,写作如此,教学亦如此。就目的而言,引入只是导出课题的一种手段,但就其功能而言,引入却是激发学生学能,提升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引入,既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指向课堂学习和课堂探究,并最终

建国以来科技成就回顾解读

建国以来科技成就回顾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学设计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学设计 Achievement teaching design attracting world wide attention

举世瞩目的成就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1)1978年12月党的??__________________全会召开,党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建设上来的决定,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9年召开 的。()

2.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 3.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也是我们的富民之 路。() 4.前几年,很多工厂的工人下岗,这都是改革开放造成的。() 5.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 () 3.选择题 (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 ________。 () a.强国之路 b. 立国之本 c.经济基础 d. 政治基础 (2)世界银行曾在一份报告《崛起的中国》中指出,改革改变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了4倍。这一速度比多数国家发展的初期都要快。这一事实说

十年奋战 成就辉煌

十年奋战成就辉煌 十年岁月峥嵘,十年春花秋实,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我们经历了磨难,克服了困难,成就了辉煌。在王董事长的带领下,我们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把一个盈亏不保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煤焦骨干企业。在王董事长的带领下,我们走出了一条持续、创新、和谐的发展之路,已成为山西著名的民营企业,为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公司十周年华诞之际,我不禁思索王董事长的成功在哪里? ?一个企业的成功,其中‘道’在哪里?他的道路、方法、德行和方向是什么。? 民营企业家是物质财富创造者、经济发展推动的正面角色。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是在逆境中萌生、发展、壮大直至形成气候的,王董事长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能坚持到今天,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聪明才智,更需要一种做大事的气魄,需要一份坚持不懈、勇于向前的心。 回首公司发展历程,我依稀的看清了公司的成功之道在哪里。 管理之道。2002年王董事长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国家公务员的稳定工作,一心转向黄土坡集团公司。当初的黄土坡管

理混乱、支不抵债、已经走向了山穷水尽、濒临破产倒闭的境地。王董事长不顾他人的劝阻,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好工作,接手了这个在当时不被大家看好的企业。他深知改革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做强做实、兴旺发达的关键。在接手公司之后,他改革内部运营管理模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生产方式。招贤纳士,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深知管理之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依靠管理解来决问题。王董事长带头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时时处处节约,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不仅如此,他还带头增强凝聚力,在公司形成了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 经营之道,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关键看有没有胆气,敢不敢干……一定要敢往大处想,敢往大处做。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王董事长深知解放思想远比占有技术更为重要,远比拥有资金更为珍贵。强调解放思想,就抓准了企业发展的要害,抓住了制约企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在国家还没有强调转型跨越、多元发展的时候,王董事长就深知其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他首先带头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争先,立足本地打造企业平台,眼睛向外拓展发展空间,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从2002年开始,公司就成功实现了机构整合、产业合理布局、结构调整、劳动组织、生产方式、建

好的备课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备课是成功的一半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备课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将学习讨论新的课程标准落实在备课组活动中,加强教材的研究,明确教学目标和各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集体备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凝聚这个集体最大的智慧。 我们组历来重视集体备课。开学初制定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计划,期中工作自查、教学质量分析,期末工作小结。形成了自我监控的一套程序,因而我们组的工作富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是我组一贯的做法。 我们从学校的客观实际出发,着手加强了备课组的改革。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对教材进行恰当的调整和重组;集体备课周周有内容,以分析教材,钻研教材为主,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撰写教案,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和教案。尽量做到“五备二鼓”,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

备课中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腾出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每堂课都要体现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备课时,同年级组成员对组内规定的课题分散备课,写出详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集体讨论,上课时做到“四个同一”,即备同一堂课、备同一个教案、上同一堂课、保持同一个进度,切实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落实在课堂上。要想让集体备课得到真正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最关键的是说课和提修改意见这个环节。只有认真研究了教材,研究了课程标准,才能说得出来,说得在理,才有意见可提。我校自从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每堂课必须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集体讨论、相互听课、组内评议、个人修改、教学反思等环节,最后整理成电子课件,编入浮梁县新平中学的化学教学资源网,以便全组化学教师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备课组集体备课重点放在分析教材、改进教材、寻找难点的突破口、优化教学过程上。然后由个人各自编写教案,再在实施教案前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样既发挥了个人的特长,又充分体现了备课组集体的智慧,使教案更有系统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且每位教师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教案写有教后感,及时记录教案的实施效果,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了目标实施后的系统反馈作用,增强了教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