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兴趣教学的运用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历史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常常被认为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而,历史知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成为了一项挑战。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
例如,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魅力。
还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逸闻轶事,或者安排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历史事件,使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历史的精彩之处。
二、联系现实,理解历史历史知识往往被学生认为是过去的事情,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无关。
然而,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对今天的影响。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历史文化的衍生品、民间传说等,让学生在文化的体验中理解历史的内涵。
三、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习动力学习历史的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设计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四、培养独立思考,展开批判思维学习历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更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运用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背后的价值观等,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历史问题。
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讲解历史人物的思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历史。
五、寓教于乐,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教学的生命-"生动性周小玲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是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
然而,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之低,让人震惊。
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学生对最不愿意学的课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3位;在学生对15门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居第2位;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第5位。
历史课出现了危机!其中原因或许有多种,但历史课缺乏应有的生动性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历史课没有了生动性,也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就更谈不上培育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动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
本文就历史课的生动性作一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一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就是要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即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从心理学视角看,历史课的生动有三种:形象性生动、思维性生动、好奇性生动。
1.形象性生动。
历史是形象的,历史形象在历史活动发生之初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到了后世,时过境迁,物毁人亡,原先的历史形象在时空中消失了,只留下一些文字记录和遗迹遗物。
历史教师应运用独特新颖的形象创造能力和达意传神的形象描述能力再现历史形象。
生动逼真、淋漓尽致的历史形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能给学生以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师再现历史形象一般可通过下列三种方式:(1)感染性的语言。
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要生动地再现已逝的历史,离不开教师的描述,而教师描述的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它体现在语言的优美性上,如在蒙古族的兴起时,教师可投影《蒙古包》,配之以悠扬、舒展的蒙古族音乐,然后作这样的描述,“我国北方的大漠南北地区,自远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他们兴衰嬗替,相继称雄,在茫茫草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
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之浅谈

重要环节 , 许多教师往往 比较重视课前 设计 、 双边活动 、 启发提 问、 导语结语等 环节的创新 , 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 节。 实 , 其 科学而有效的习题 , 特别是认 知性习题 、 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历史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体 , 也是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 我的 实践证明 , 同—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或 在 同一 个班级针对 不 同层次 的学生 采取
外, 还可 以开展演讲会 、 故事会 、 知识抢
学效果很好 , 它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 而且能做好 , 一定程度上避免 了抄袭现 象 。因而改革历史作业 的内容和形式 , 赋予历史作业更多的创造性 、 开放性和 灵 活性 ,从 而培养学生 的个性 和参与 性, 既是 适应素 质教育 的需 要 , 也是摆
况下可以充分利用 录像机 、投影仪 、 幻 灯机 、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来辅助教学 , 是教学 内容声像结合 , 图文并茂 , 学 让
生真切的感知遥远 的史事 , 这是当今教
、
注重教师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教 学 内容的严肃 性和认 知上
学到党的七届二 中全会召开的内容时 , 让学生把胡 锦涛书记 到西柏坡 考察 的
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任务。
( 作者单位 : 省栾城 县教师进修学校) 河北
蓄好 自己的教学情绪 , 认真设计好 自己
的教学语言 , 在教 学过 程中适 时适度 并 地加 以发挥运用 , 这是获得 良好教学效
答、 辩论等寓教于乐 的各种活动。如学
果 的必备条件 。否则 , 教师的教学语言 如果 机械呆 板 、 单调乏 味 , 人一听 即 使 腻, 睡意 即生 , 丰富 的教 学 内容也会 再 变得 味同嚼蜡 。同时 , 在教学中还应辅 之 以必要 的仪态 、 手势 、 眼神 、 表情等体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中心学校唐俊美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
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就会认真领会、思考、探究。
关键词:兴趣、激励、探究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里倾向。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
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孔子的这句话道出学习的最高境界。
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知者”,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采用直观教学教历史激发学习兴趣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联系的,学生爱听的,且具有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
还可以利用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教材的直观内容,如:历史文物、模型、人物、图像、图片、简写版图等,诱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
如讲授:“三国鼎立”形成时,把魏、蜀、吴三国的形成展示如下图: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历史现象、事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巧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抓住历史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
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引用:“黄尧禹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和培养 能力 的有机结合 。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师应 充分利用 历史学科 的特点 , 设 良好 的学习氛 围, 创 引发 学生的学 习热 情 , 断启发学生去思考 、 不 去探索 , 而使学生 的思维经常处 进 于活跃的状态 , 大大提 高学 习效率 。对此 , 我在教 学中采取 以下几种办法 。 1 . 以知激趣 , 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 适
、
导入激趣 ,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 望
导入语 的效用在于用 生动形象 的语 言来缩短老师与学 生之 间的距离, 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 形成一种渴求
有 关 知 识 的 心 理 。 入 语 设 计 得 巧妙 , 引 发 学 生 急 切 的 求 导 会
知心理 ,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高学 习效率 。 提 因此 ,
了收复被俄 国占领 的伊犁地 区, 带着 棺材 出关, 他 表示誓与 俄国决一死 战, 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利的后盾 , 在军 事与外交 的共 同努力下 , 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 这样通过资
料 的补 充 , 象 磁石 一 般 吸 引 住 学 生 的注 意 力 , 深 学 生 对 能 加
“ 副科” “ 、 小科” 假如历史教师教学中照本宣科 , , 只重知识 ,
教师应根据不 同教材 , 不同学生精心备课, 认真设计导入语 。
例如:在讲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 l 7课 《 美国南北战
局限” 这一难点 , 补充了太平 天国领 导人在 定都天京之后如 何严格封建等级制度, 继承封建帝王的妃嫔制度 , 如何大兴
争》时, 首先给学生讲有 人说斯陀夫人 写了 《 汤姆叔叔的小 屋》 一部书 , 挑起 了美 国内战 。进而指 出美 国总统林肯在接 见斯陀夫人时说: 你是一位挑起战争的小妇人 。 之后提出 “ ”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赛 、识词 默 写 比赛 、 作文 比赛 、 听力 比赛 等让 学生 充 当其 中能胜 任 的 角色 ,从 而使 他们 在参 与 中充 分表 现才 干 ,在 活动 中培养 自 信 。成 功 感是 英语 学 习 中非常 宝贵 的积 极情 感体 验 ,它 能大 大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和热 情 。 自信 心 总是 和 自主性 联 系在一 起 的。 教 师应 鼓励 学 生主 动参 与 ,独立 思 考 , 自主 活动 ,让学 生体验 成 功 的喜 悦 ,体会 到 自己的力 量 。教 师要 丰富 学生 的课 外 生活 ,以 课 外带 动课 内,巩 固课 堂所 学知 识 ,创 设 良好 的英语 气氛 ,培 养 学 生学 英语 的兴 趣 ,学 生形 成学 英 语的 习惯 ,使 课 内外结合 ,相
如 “ 太好 了 !你 的想 法 非常独 到 。 ” “ 们 为他 的回 答报 以热 烈 我 的掌 声 !”激 动性 的语言 鼓舞 着 学生 的斗 志 ,可形 成一 个 良性循 环 过 程 ,成 为学 生对 历 史产生 兴趣 的源泉 。 总之 ,激 发学 生 学习 兴趣 的方 法 是多种 多样 的 ,只要 我们 选 择 灵 活多 样 、切合 实 际的 教学 方法 ,就能 活跃 课堂气 氛 ,充 分调 动 学 生学 习的 主动 性和 积极 性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达 到提 高 历 史课 教学质 量 的 目的。
学
1 期 2
教 学方法
幽 默教 学在 历 史课 中非 常 重要 ,它 是教 师 思想气 质 、才 学 、
睾囊 谈浩 季 培
历生 差
一
n 的气 _ l 结 浅 凳 力 方面 的工 作都 依赖 于兴趣 。生 的学 习兴趣 课 视 野和 灵感 的让学生爱上E ∽ 教学 中就 要想 方 设法 激 发学 ”因 而我 们在 , 质 和宽 广 的胸怀 晶,它 要求 教师 具 备广 博 的知 识、开 朗豁 达I 。作为 一名 历 史教 师 ,不仅 要通 晓 古今 中外 的历 堂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观能动性 , 使学生想 听下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 比如在讲“ 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一课时 , 笔者 首先带 领大家唱《 国
歌》 , 然后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 这首歌 的创作时 间和背景是什 么?这首歌 中“ 中华 民族到 了最危险 的时候 ” , 指 的是什么时候
活动。 只有这样 , 才能赢得学生 的信赖 ,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 关系 , 学生才会“ 亲其师而信其道” , 对历史课 产生兴趣 。
种信息作用 于学 生 , 让 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教材 内容 , 在一种 轻 松愉快的环境中饶有兴趣地学 习, 加深其对所学 内容知识的领 悟和理解。 如, 讲述“ 鸦片战争” 一课时 , 可放 映电影《 林则 徐》 的
工作。心理学家认为 , 学习兴趣 主要是依靠教 师的力量 逐渐 培
养起来 的。教师在历史教学 中应注意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 , 采 取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兴趣 , 增 强教学效果 让学 生
策?“ 闭关锁 国” 政策从哪些方面表现 了出来?“ 闭关锁 国” 政策
究竟给 中国带来 了哪些不利影响? 学生看到这些 问题都争先恐 后地 发言 , 阐明 自己的观点和 看法 , 各抒 己见 , 整 节课气 氛高
涨, 学 生 的兴 致 也 很 高 , 课 堂效 果 比较 好 。
五、 建立和谐 的师生关 系, 激发学生兴趣
能轻松愉快 地汲取知识 。笔者在历史教学 中, 就如何激 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进行 了一 些尝试 。
一
、
做好课前十分钟预 习。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体校 的学 生由于各种原 因 对学 习失去 了兴趣 , 每 天坐在 教室里被 动学 习, 有的学生想学但 又不知怎 么学 , 他们 有训练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是运用在 “ 第一 、二研 ”中共 同探讨提 问策略的有效迁移 。尤其是游戏 方 法 、教学条件 、教 学情 境的依存 性问题。增加了此次游 戏的神秘感和趣 味性,
在活动 中增加 了投掷练习,加大 了难度 ,扩展了知识面 ,使教师在 “ 脑力激荡 ” 中,提高 问题意识 、储 备大量 的 “ 关于在什 么问题情境下采用什 么回应 方法 ” 的实践性知识 ,积 累关于 “ 什 么是适 宜的教育策略… ‘ 如何迁 移”的方法 ,加 速观念 向行为转化的进程,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和师生、生生互动 。 效果 :幼儿活 动兴趣浓 , 能在愉悦的情绪下 ,积极动脑 ,相互合 作,主 动地探索 出多种动作 ,按实 际能力达 到不 同层 次的要求 。在活动 中能感受 自己 身体 的灵活和作用 ,从而意识 到团队的力量 ,并能协调地运用 ,学习能力得 到 了充分发挥和发展 。 这次 的 “ 一课三研 ,”活动 ,不仅帮助大家 分析与寻找 到了许多教学 问 题 的存在原因 ,而且在体育活动中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 。
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 增添 故事环节 ,丰 富游 戏内容 。 3 . 教师 的语言要精练 ,幼儿扮演的角色 自 始 至终保持一致 ,不增 加孩子 的 困扰 。
二研 活 动 :
动纠 正动 作时,要同时关注其他幼儿,要采取 以 “ 以点带面 ”的提问方式,及 时把 问题抛给其他孩子 3 . 增加难度 , 从 幼儿的思维方式特 点设 计提问,要将孩子 间团结协 作的 情感渗透在提 问之中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庆 市 大足 区城 南 中学 翁 益和
摘 要 :在现行 的考试体 制改革 下,历 史学科 陷入深深 困境 ,历 史教 学面临巨大困难 ,如何培养 学生学 习历 史的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 学效 果,这是值得我们 共 同关注和 深思的现 实问题 本 文从教 师 自身的素质修 养、教 学方法、以及课 内外 与学生 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道德 情操 课 堂描 述 课 堂语 言 转变观念 爱因斯坦如 是说。 “ 最好 的老 师莫过 于热爱 ”,学生 的好奇心强 烈,能 引起他们 有意注意和学 习动机的最重要 的内因就是兴趣 。所 以,身处困境的我 们 ,应 当勤 于思考、勤于探索,致力于提高学生学 习历史 的浓 厚兴趣,开创一 片属于我们 的更广 阔的历史的天 空 然而,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呢 ? 本文仅就 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出粗浅的探讨 ,认为教师必须具备 以下几方面的能 力或素质 : 扎 实的功庶 和高 尚的道德情操 “ 师者,授业解 惑也 ”,我们要 为他人解 惑,就必须具 备广博 的知识、 扎实 的功底 。既要有广博的本学科知识 ,还要有适应继续教育 、素质教 育的其 他各 门知 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只有具备 了广博 的知识 ,我们 讲起 课来 才 会得心应手 、游 刃有余,而不至于拖泥带水、捉襟见肘 ;才会给 学生钦佩 、信 服 的感觉 ;才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因此我们绝不能满足 已有 的知识现状 ,应 始 终不渝 的坚持学 习,不断的丰富 自己的知识,真正 的做到 “ 活到老,学到老 ”。 同时,教师还必须 具备高 尚的道德情操 ,真 正做到德高 为范 历史教 育 本身就包含着 爱国主义教育、个人思想情操、人生观 、世界观教育 。如郑 成功 收复 台湾 、林 则徐禁烟 、杨靖宇抗 日等英雄事迹就是教育学生爱 国的明镜 ;又 如唐玄奘跋 山涉水 ,历经千辛万苦求取真经的事迹 ,鉴真不畏 困难 、六次 东度 日本 的执 著精神,正是教育为追求事业 、真理而敢于挑战 困难 、孜 孜追求 的典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兴趣教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看法:一、注意课堂内容合理安排,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
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抱怨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开“小差”,找不准产生的原因。
殊不知,注意力是否集中与讲课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讲到春秋争霸时,吴越之争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事,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又为后面讲战国七雄打下了基础。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因为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拓广和引伸。
二、注意讲课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项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在教学中,语言艺术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创造令人入迷入痴的情境。
例如:“根据地之于红军,就像屁股对人一样重要。
”学生哄堂大笑,笑过后仔细品味,发现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只是处在游动作战中,需要像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语言简洁、生动,对学生才能产生效应,学生才会对其所教的知识产生兴趣。
三、注意恰当把握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途径历史教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连接性,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伸。
教学时,要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性。
提问要使学生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旧知识转入迁移的轨道。
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教学内容,不要问学生答不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因为学生在课堂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像当场汇报学习情况一样,若回答多次失败,就会给学生在精神上带来无形的压力,甚至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过去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还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历史的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其对历史的热爱。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首先,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意义。
学生们常常认为历史学习无趣,只是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历史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明白历史对于现在生活的影响,以及历史的启示和教训,比如历史告诉我们从过去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和适应力。
其次,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和环境。
吸引学生学习历史,必须让学生有兴趣,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历史事件、文化故事或者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注重历史教学的体验感。
历史教学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推演,因此如果让学生单纯的记忆历史知识,很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体验感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实地考察、30秒演讲、学生主持案例等方式来增加学习历史的体验感。
第四,把互联网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
现在互联网上的历史内容非常丰富,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历史的全新方式,通过与学生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同时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应的历史资料,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读历史事件。
最后,用互动和前沿的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创造愉悦的体验。
例如通过使用历史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历史文化,或是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制作历史小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交互式上下文中去体验历史,从而重构学生的认知框架,实现历史教学的转型升级。
总之,历史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学习过程,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时,老师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体验方式,从而减少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厌烦和抵触,让学生通过轻松的方式爱上历史学习。
浅谈如何运用三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习的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 从而 提高教学质量 ,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 、不 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 笔者结合新课程改革中知 识 与能力 、过程 与方 法 、情 感 态度 价值 的三 维 教学 目标 体系 ,以及人 教版 初 中历史 的教学实 践 ,浅 谈几 点在 教学 中激 发学 生兴 趣 ,增 强教 学效 果 的体会 。 知识 与 能力—— 在 历 史事 实 的讲 述 中 激 发学生历 史 学 习的兴趣 。 历 史课 程 的 教 授 过 程 中有 许 多 历 史 事 实 包 含 了大量 的故 事性 叙述 ,这 也 是容 易引起 学 生兴趣 的地 方 ,因此 授课 过 程要 好好 把握 。如 “ 商鞅 变法 ”这 一节 内容 ,战 国时期封 建社 会 的形成 ,是通 过 以商鞅 变法 为 代表 的各 国的变 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的故事 ,既 可 以使学生 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 的气 魄和才 华, 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是当时
有同学 回答 “ 龟甲 、 竹木简或帛”后 , 我简要 向 学 生介 绍 在 纸 张 发 明前 我 国 书 写材 料 的变 革: 殷商一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 石器 ;西 周一 主要是 铜 器 ;春秋 ——竹 木 简盛 行, 并开始用 帛书写 ; 东汉——竹木简和帛仍 是重要的书写材料 。继 而我又提出第 三个 问 题 :“ 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 ” 在学 生 回答 :“ 木简太 笨 重 ,帛的价格 昂 贵” 竹 后 ,我指导学生看彩图 “ 汉代木简”指出这就 是汉 代 以前 的书 。看 到这 种用 绳 子 串木 简 做成 的书 ,引发 了学生 很大 的兴 趣 ,这时我 又加 上
◆经验 交流 ◆
浅 谈 如何 运 用 三 维 教 学 目标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历 史 的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兴趣的途径

术 第一 。
次工 业 革命 的万 能蒸汽机虽 被
后来 的工 业 革命淘汰 了, 却让 学生 明 白
了 变则通 ,通 则达 ;明 白了学 习对 国家的
重要 。
六 、 发挥 时 事新 闻 的 引导 作 用 。
随着知识范 围的扩大 , 学 生关心 课外
学习 ,对 时事新闻很感兴趣 。 我在教学中
经 常结合 时事新闻, 引导学生深 入 分析和
思 考 社会 问题 , 提 高学 生 的探 究 能 力 。 例
如 日本 的毒气 弹 、 化 学武器 频 频 伤 害 中 国
人 民 的新 闻报 道 。 由此 谈 开 去 , 日本 的侵
华战争 , 中国的抗 日战 争 ; 日本 首相 参拜
靖 国神社 ;日本修 改教科 书等等 。 课 堂 上学生义Biblioteka 填膺 , 发誓不让 历史重蹈覆辙 ,
要 。 因此 在第 一 堂 历 史课 上 , 就要 让 学
生产生 学 习 历 史 的兴趣 。 中国历 史第一
课 《我 们 的 远 古 祖 先 》中 讲 到 人 和 动 物
的根本 区 别是会不会 制造工 具 。 我举 了
一 个事例 : 科学 家们做 了一 个实验 ,把
猩猩 关在房子 里 , 房梁上 挂上 香蕉 , 房
果教师对教学充满激情 ,认 为教学工 作是
有趣 的、 有意义的,你 的工 作表现就会感
染你 的学生 。 因此 作 为教师一 定要热爱本
职 工 作 , 应有陶行 知 先生“ 捧着一 颗 心 来 ,
不 带 半 根 草 去 ” 的精 神 。
第 上 好 二 、
一
堂历 史课 。
在课堂教学 中,成功的开局 至 关重
17 8
浅谈激发学 生学 习历 史课 兴趣 的途径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
一
路” , 后激励他们去 寻求“ 柳 暗花明又一 村” 。 当学生找 到“ 又 一村” 后, 就会产生一种快感 。这种快感 又能 激发学 生进 一步学 习的兴 趣。我在 讲授第 1 9 课《 昌盛 的秦汉文化 》 第一 目 “ 纸 的发明和 蔡伦改进 造纸术 ” 时, 为 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 明的造纸术对人类 文化 的 发展所 起 的巨大作用 和对世界文 明作 出的 巨大贡献时 , 我作 了这样的 没 计, 我先提问 : “ 同学们都知道 , 纸 在人 们 日 常生活 中有 着非常重要 的作 用, 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 的国家 和时间? ”当学生作出“ 中 国”和 “ 西汉 前期 ” 的正确答案后 , 我又提 出第二个 问题 : “ 有谁知 道我 国在纸 发明 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 ? ” 有 同学 回答 “ 龟 甲、 竹术简或 帛” 后, 我简 要 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 : 殷 商 一主要足龟 甲和 兽骨 ,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 ; 西 周 一主 要 是 铜 器 ; 春 秋 一竹 木 简 盛 行 , 并 开 始用 帛书写 ; 东汉 一 竹木简和 帛 仍 是蕈要 的 书写材料 。继而我叉提 出第 三个问题 : “与纸相 比, 竹木简 和帛的缺点足什么? ” 在学生回答 : “ 竹木简 太笨 重 , 帛的价格 昂贵 ” 后, 我指导学生看彩图 2 7 “ 汉代木简 , ” 指出这就 是汉代 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 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 , 引发了学生很大 的 兴趣 , 这时我叉加上一句话 : “ 要足你们的书包 里的学习材料还 足木简 的 话, 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最? ” 学生听后 , 情 自禁地议 论纷纷 , 都感 到 纸 的发 明 太 伟 大 _ r。 四、 利用 多媒体 。 提升学生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利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 泛的爻注。根据教学内 容, 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 像、 图、 文并茂 的教学情景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例如在教学《 火烧圆明园》 一文时 , 我播放了、 与时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的纪录 片, 学生个个义愤填膺 , 对他们野蛮的侵略行径极为痛恨 , 有些同学悲愤悲愤 得 流下 了眼 泪 , 他 们 不解地 问 : “ 老师, 中 国有 那么 多 的人 口 , 为 什 么就 无 法 抵 挡他们的入侵, 甚至让他们为所欲为呢? ” 我进行小结 , 学生认识到“ 落后就要 挨打” 的道理 , 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时宅的限制 , 化静态为动态, 创设教学情 景, 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 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 捷克著名教 胄 家夸美纽斯说 : “ 求知 与求 学 的欲望应 该采用 一切 l ; = i r = 能 的方 式 去 在 孩 子 们 身 卜激 发 起 来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历 史 必 趣 的 方 法 和 途径还很多 , 如巧讲典故 , 以奇引趣 ; 精读 诗词 , 以诗牵 趣; 编写 歌谣 , 以 歌 导趣 ; 设置图表 , 以图增趣等等 , 只要经过教帅 精心设 计, 巧妙 安排 , 就 定能在教学 中充分 激发学 生学 习历 史 的必趣 , 使他 们的学 习化 繁 为 简, 变被 动为主动 , 从 而在充 满兴趣 的教学 中, 既接受 r爱 阁主 义教 育 , 又增长 r知识 , 提高了教学质量 , 真正达到学 史明忠 , 知史做人的 f j l 的。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开头 : 同学们 , “ 你们 一定听说 过或读 过林则 徐虎
门硝烟这个故事 , 知道林 则徐 是一 个怎样 的人? 这 你 ”
一
问题 的 提 出 , 时 激 发 了 学 生 的 兴 趣 。 不 少 学 生 七 顿
嘴八舌在议论。我 先后 叫了几 个学生 回答 , 但他们 的 答案都不够完 整。这时 , 由老师先介绍林 则徐的事迹 。 在学生聚精会神地 听讲时 , 我板书课题《 鸦片战争》 导 . 入新课 , 提出问题 :() 国为 什么要 向中国输 入鸦片? : 英 1
培养学生的兴趣 . 兴趣 是知 识 的入 门。瑞士 著名教 育 家皮亚杰说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 都要依赖于兴趣。 “ ” 当一个人对某种 事物 发生兴 趣时 , 他就 会入迷 地去追 求, 去探索。学 生一旦对学 习产生兴趣 , 必将成为他学
习的 内 在动 力 。 生对 学 习有 无 兴 趣 , 是 反 映学 生 学 学 既 习效 率 的重 要 标 志 , 是 衡 量 教 师 教 学 成 败 的重 要 因 也 素 。 因此 , 如何 增 强 课 堂 教 学 的 趣 味 性 , 发 学 生 学 习 激 的 兴趣 , 学生 的学 习变 被 动 为 主 动 , 而 提 高 教 学 质 使 从
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 , 特殊气味 , 有 是一种强烈 的
战役 为什 么解 放军与 国民党军队主力 决战 的战场首选
东北 ?有 同学 回答 , 东北战场 的形势对我 们有利 , 接着
麻醉剂 , 国为 了牟取暴 利开始 向中 国输入鸦 片。 2 英 )()
中国为什 么要禁 烟? 因为吸 食鸦 片严 重 损害 个人 健
我补 充到 , 战略意义看 , 从 首选 东北 开场 , 也具 有极为
浅谈历史的兴趣教学

的发明是 中华 民族对世 界文明的巨大 贡献 的伟大意义 。
三、 创设情 境 。 以情 求趣
先后 叫了几个学生来 回答 ,但他们 的答案都不够 准确 。
这时, 我先指 出以上人物分别属 于哪个时期 。在学 生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在 《 给教师 的建议 》 中
说 :让学 生体验 到一种 自己在亲身参 与掌握 知识 的情 “ 感, 乃是 唤起少 年特有 的对知识 的兴趣 的重要条件 。 在 ” 教学 中把 学生引入课文 内容所描述 的情境 中, 使学生 在 感情上受 震动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的 目的 , 又 使 学生 在潜移默化 中受到教育 , 这是 很重要 的。如在讲 《 两汉经 营西域和对外关系》 一课 时 , 到张骞带着一 百 讲 多 人刚走 出汉朝边境 , 就被 匈奴兵 抓住 时 , 学生 为张骞
趣, 既是反映学生 学 习效 率的重要 标 志 , 也是 衡量教 师
教学成败 的重要 因素 。
一Leabharlann 、讲 究 开头 , 发 兴 趣 激
学 生介绍在纸张发 明前我 国书写材料 的变革 。 继而我又
提 出第三个 问题 :与 纸相 比 ,竹木简 和 帛的缺点是 什 “ 么 ?” 学生 回答 “ 竹木简太笨重 , 帛的价格 昂贵 ”这 时我 , 又 加上一句话 :要 是你们 的 书包 里 的学习材 料还是木 “ 简 的话 , 该有多少木简? 会有多重 ? 学生听后 , ” 都感到纸 的发 明太伟大 了。 紧接着提 出第 四个问题 :西汉发 明 我 “ 了纸 , 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 由于课 文中没
学 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 怎样 的人 。 以讲这一课 所
是必须 了解 的。我告诉 学生 :在蔡 伦之前 造 的纸质量 “
浅谈初中历史兴趣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兴趣教学摘要初中历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并不浓厚,这一方面是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学生兴趣外移;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份可参考的教学依据。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教学经验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1 让学生感受学科魅力,提高学生兴趣初中时期的历史教学是在小学《社会》科目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来的,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大部分,课本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七年级的中国历史涉及了从国内远古人到夏商周、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知识,以及每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初二主要是近现代史,讲述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再到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三年内战以及建国后的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初三历史主要是世界史,相对于国内史,世界史对学生来说显得比较陌生,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封建社会的建立、文明的传播,以及近代工业革命、阶级斗争、近代文化科技思想的发展、直到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趋势等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这些知识对学生学习世界历史、了解世界动态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本内容简单扼要、插图丰富生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拓展,比如初中时期很多学生喜欢看课外书籍或者喜欢看电视,我就推荐他们看历史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隋唐知识的时候,我就推荐他们抽时间去看《隋唐英雄传》,然后让大家在班里讲述,看谁讲的最透彻、讲的最有条理。
2 让学生感受教师魅力,提高学生兴趣教育行业有句老话:“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对自己教授的科目了如指掌,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随手拈来。
浅谈历史课堂兴趣教学

何, 且 听下 回分解 ” 的心理 , 以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如讲完了《 戊戌变法》 这一课
时, 笔者是这样结尾 的 : 戊戌变法是在 中国面临被帝 国主义瓜分危机的历史背景 下发生 的 , 是一次 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 良运动 , 具有爱 国和进 步的意义 。 但 资产阶 级维新派 缺乏反帝反封 斗争的勇气 , 把希望完全 寄托在一个没有 实权的皇帝身 上, 脱离 了广 大人民群众 , 结果失败 了。 那 么中国广大人 民和资产阶级其他派别 是怎样面对 民族危机不 断加深 的呢? 有什么实际行动? 结果怎样 ?
主力舰“ 吉野” 号右舷 , 决 意与敌同归于尽 , 最 后 全 舰 官 兵 一 同壮 烈 殉 国 。 三、 用对比联想、 谐音 、 顺 口溜 记 忆 等 教 学 方 法 来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在教学 中我们可 以把 需要学生记忆 的历史知识 , 努力 与其 已有 的知识结构 联 系起来 , 用对 比联想 、 谐 音、 顺 口溜记忆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其学 习兴趣 、 提高其 学 习效 果。 如在历史人物 的教学 中, 可围绕正反两方面人物展开联想。 像学 习“ 鸦 片战争” , 可从民族英雄林 则徐 、 关天培联想到 出卖 民族利益 的琦善等 。 同一历史 人物 , 也可从其正反两方面进行联想 。 像左宗棠 , 从他维 护民族利益 、 收复新疆 的 壮举及创办近代企业 的活动联想到他作为封建地主 阶级 的代表去镇压太平天 国 运动等 。 此外 , 体会农 民渴望丰收 的心情 , 可用 “ 荞、 大麦 、 希大多” 的谐音来形象
以避免 。 教师过渡 : 那 么, 内战的具体情况如何 , 让我们 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
3 . 用图片或相 关的影观 资料 导入 。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学生可能对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可能对历史上的名人故事情有独钟。
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课堂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二、注重历史故事的讲解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并辅以图片、影视资料等多媒体手段,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可以讲述关于古代名将的传奇故事,或者讲述一些历史事件中的感人故事等。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利用实物展示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实物展示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古代器物、文物,让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历史文物的真实面貌。
通过实物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兴趣。
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物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参与历史研究历史教育不应该是一味的灌输和背诵,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历史研究项目,让他们亲自动手去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提高对历史的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当地历史的调研项目,让他们亲自去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五、开展历史文化活动六、设立历史学科兴趣小组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可以在学校内设立历史学科兴趣小组。
在这个小组中,可以邀请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参与,组织一些有趣的历史研究项目和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学习、分享。
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与但意 见不一 : 些 同学 侧重于 对秦始皇 历史功绩 的肯定 , 有 认为他 统一 六国 , 结束 了长 期以来 的割 据混 战 , 符合历 史发
亮点 , 既增 强了学 生兴 趣 , 又加 深了 学生对 历史 人物 和历 史 事件的认 知水平 。 再如在《 日甲午战争》 中 一课 中涉及对李鸿
趋势 ,从而 提高学 生对商 鞅变法带 来的历 史作用 的认 识 , 即 。 秦国的封 建经济得 到发展 , 军队 战斗力加 强 , 逐步成 为战 国 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 国家 也为 以后 理解秦 灭六国 , 立起我 , 建 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 的中央集权 的封 建国家打下 基础。 在讲 述这个 故事 的过程 中 , 生 全被 吸引住 了 , 到 了弓发 学 生 学 达 I 兴趣的效果 。 多媒体 的直观 性可 以拉近学 生与历史 的距离 , 给学生 以 如临其境 的感觉 ,变抽象 的语言表 述为形 象的音像展 示 , 易 于引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即将学 习的知 识产生一种 参与 的 对 意向 , 因此是 创设 教学 情境 的一个 有效 方法 , 同样也 是激发
多媒体 教学 以其鲜明逼 真的动态 画面 、 情感丰富 的音响 效果刺 激学 生的视 听 , 学生 眼见 其形 耳闻其 声 , 而 激发 使 从 学生积极主 动的思 考。历 史教学中 可以应 用的资料很 多 , 如 人物事物图 片、 影音资料等 。 如第 8课《 战国七雄 》 中的《 商鞅 舌战图》 战国时期封建 社会的形成 , 。 是通过 以商鞅 变法为代 表的各 国的变法或 改革来 实现的 。利用多 媒体讲好《 商鞅舌 战图》 既可 以使学 生了解 商鞅作为 改革家 的气魄和 才华 , , 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兴趣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09-08-21T16:23:00.327Z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8期教育理论版供稿作者:张学慧[导读]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历史兴趣;教学;
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愿学历史好学历史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
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教学方略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创设教学情境,引生入胜
情境教学旨在教学中创设渲染一种氛围,是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进取。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
如在讲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做基础,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看法,这就为讲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2.引发兴趣,主动求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而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落差感或惊奇感,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了全民参政的民主。
雅典迈向民主的脚步之快实现民主的程度之高真是令人惊叹!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有种探知究竟的欲望,此时教师加以引导:雅典的民主制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当时全民参政的雅典民主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以此引出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
3.教给学法,自我探究
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人所共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力求全方位掌握所讲信息,要善于树立信息,抓重放轻,存精弃粕。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总结出人民主权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通过历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探究兴趣,完成知识的传授。
4.察往思来,学以致用
历史是已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立足课堂,放眼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今天一些学生已经在积极尝试用历史知识来论证自己对某些时事的看法,有的选择和同学讨论交流,有的选择和老师沟通。
虽然有时他们的看法不够全面或论据使用不够恰当,但笔者毫不怀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这是很让人欣慰的。
(作者单位:河北迁西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