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化学课件9.维生素-讲义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课件维生素ppt

生物化学课件维生素ppt

17
H2C 11 13
16
1 2
98 10
14
15
35
7
HO
4
6
1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来源
(1)动物体组织(肝、奶、蛋) (2)动植物体组织含有维生素D原
在紫外线照射下 麦角固醇——>Vit D2 (真菌) 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Vit D3 (动物)
4
R
O
22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来源 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肝脏中,肠
维生素A原(β-胡罗卜素)
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单位:
1 I.U= β胡萝卜素0.6μg 维生素A1醋酸酯0.344μg 维生素A1 0.3μg
4、生理功能
(1)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成分,维持正常视觉(明 视觉和暗视觉) (2)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所必需的物质。 (3)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4)抗癌作用。
1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

性质、来源
• 淡黄色晶体,较难溶于水,在光照下、加 热时以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因此,室 温下储存植物,叶酸易被破坏。
• 新鲜绿叶蔬菜、水果、豆类、谷类以及肝 中等;另外,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叶酸 。
生理功能
• 四氢叶酸(FH4)是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也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作为一碳 单位的载体参与胆碱、嘌呤和胸腺嘧啶脱 氧核苷酸等许多物质的合成 。
维生素PP 化学本质
• 吡啶的衍生物,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 克酰胺(烟酰胺)两种,尼克酸在体内很 容易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尼克酰胺。
性质、来源
• 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或加热破坏。尼 克酸是微溶于水的白色针状晶体,而尼克 酰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
• 动物肝、肾、瘦肉、乳类等,全谷、豆类 、绿叶蔬菜也有相当含量 。
维生素B1化学本质
• 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硫胺素 • 由含氨基的嘧啶环和含硫的噻唑环组成 。
• 在体内磷酸化后转变成焦磷酸硫胺素(TPP ),TPP是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性质、来源
• 酸性溶液中耐热性强,碱性溶液中加热易 被破坏 。
• 瘦肉、酵母以及谷类、豆类的外皮和胚芽 中含量丰富 。
维生素A1(视黄醇)
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
性质、来源
• 性质活泼,易被氧化,紫外线照射也可使 之破坏。
• 绿叶菜类、黄色菜类、水果类 (胡萝卜素 )
• 动物肝脏、奶、蛋等
生理功能
•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夜盲症
• 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和健全 干眼病 • 促进生长发育 类固醇激素
生理功能
•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 缺乏时产生脚气病 。
•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缺乏时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功 能障碍。

维生素生物化学PPT课件

维生素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29页/共56页
功 能:
叶酸被还原成四氢叶酸(FH4或THF)。四氢叶酸的 N5 和N10位可与多种一碳单位结合作为它们的载体,
是转一碳基团酶系的辅酶。如-CH3, -CH2-, -CHO 等 的载体,参与核苷酸、氨基酸等生物合成过程。
(P457)
性 质 和 来 源:
叶酸为鲜黄色物质,微溶于水,在水溶液中易被光 破坏。
•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VitB1(硫胺素),VitB2(核 黄素) ,泛酸 (VitB3),VitPP ( VitB5,烟酰 胺),VitB6(吡哆素),生物素(VitB7),叶酸 ( VitB11) , VitB12( 钴 胺 素 ) 等 维 生 素 B 族 , VitC(抗坏血酸)。
• 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物中常与脂质共存,吸收后可在 第4页/共56页
一、概 述
• 早在6、7 世纪前,我国已有脚气病和“雀目症” 的记载。
• 在四个世纪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坏血病与营养有 关系。大多数动物可以通过糖代谢过程中合成抗 坏血酸,但灵长类(包括人)动物和豚鼠没有合 成能力,所以必须依赖于食物供给。
• 术语维生素(vitamin,开始拼为vitamine)是
3.促进糖代谢,为心血管和神经活动提供能量,保 护神经系统。
第6页/共56页
性 质 和 来 源:
维生素B1盐酸盐为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在酸性溶 液中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耐热, 在普通烹调条件下损失不大。
酵母中含维生素B1最多,五谷类多集中在胚芽及 种子外皮中。瘦肉、肝脏、核果和蛋类的含量也 较多。
CONH2
+
N
-H –2e N· ·
R
R
+2H
NAD(P)+

生物化学 维生素PPT课件

生物化学 维生素PPT课件
辅因子一般起携带及转移电子或功能基团的作用。
根据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辅助因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辅 酶和辅基两类。
辅酶与酶蛋白以非共价键松散结合,而辅基则常 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牢固结合,不易与酶蛋白分离。
3
Outlines
Identify water-soluble and fatsoluble vitamins
1934年-罗氏公司首次进行维生素C的工业化生产。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泛酸)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7年-Q10辅酶被发现。
7
What are vitamins?
1.The term vitamin is derived from the phrase
vital amine.
Describe the roles of vitamins and their involovement as coenzymes
4
• 在第一种维生素被发现之前,许多特定食物的一些 特殊的预防疾病的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例如,中 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曾经指 出:
– 动物肝可以防治夜盲症(维生素A) – 用谷皮熬粥可以防治脚气病(维生素B1)
Chapter 3
Vitamin
1
酶的组成
• Simple enzymes单纯酶: 仅有蛋白质 • Conjugated enzymes组合酶:
全酶 = 酶蛋白 + 辅因子 (protein) (non-protein)
• Cofactors: 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
2
Cofactor and coenzyme (辅助因子与辅酶)

生物化学 第五章 维生素(共34张PPT)

生物化学  第五章 维生素(共34张PPT)

四氢叶酸(FH4)
9 维生素C
微量元素及其生物化学功能
元素
生物化学功能的例子

血红素酶的辅基

甲状腺素结构中需要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

精氨酸酶和其它酶的辅因子

脱氨酶类、DNA聚合酶的辅因子

维生素B12的组分

黄嘌呤氧化酶的辅因子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辅因子

硝酸还原酶的辅因子

脲酶的辅因子

泛酸
巯基乙胺
O SSH-C-R
ADP
生理功能
泛酸在体内参与辅酶A的合成。 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对糖、脂肪 和蛋白质等的代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泛酸与蛋白质结合,参与脂肪酸和一些 重要物质的生物合成。
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
焦磷酸硫胺素
(thiamin pyrophosphate,TPP)
生理功能
4.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主要脂溶性维生素的辅酶形式及主要功能
维生素 1. 维生素A
辅酶 11-顺视黄醛
功能 视循环
2. 维生素D
1,2-二羟胆钙甾醇
调节钙、磷代谢
3. 维生素E
保护膜脂质,抗氧化剂
4. 维生素K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羧化反应的辅助因子
●含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类,包括A1和A2两种;
血糖的适当利用

骨的形成

骨的形成

结缔组织和骨的形成

不清楚
维生素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AMP
NAD+: R=H NADP+: R=PO2H2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

HO
CH 2 OH
H 3C
N+
HO
H
吡哆醇
H 3C
CH 2 NH 2
H 3C
N+
H
CH 2 OHPO3H2
吡哆醛
N + 磷酸吡哆胺
H
(二)辅酶/活性形式:
1、磷酸吡哆醛 2、磷酸吡哆胺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生化作用
❖作为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 与氨基酸代谢
❖作为ALA 合酶的辅酶,参与血红素合成
❖体内活性形式/辅基: 黄素单核苷酸 (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H2C
O
HCOH
HCOH HCOH CH 3
O PO OH
H3C

N
N


CO
H3C
NH
N
C
O
O
P
O
OH
NH2 N
N
N
CH 3 O
N
OH OH
Vit B2 FMN
FAD
AMP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吡哆胺 长期服用异烟肼需补充维生素B6
1. 辅酶A (CoA) 2. 酰基载体蛋白 (ACP)
泛酸
HO
焦 磷 酸 HO
H 3C
O
O
CH3 OH
PO
O N
PO
NH NH2 N
O SH
NH
巯基乙胺
腺嘌呤
O
ON
N
HSCoA的结构
O OH HO P O
3’-磷酸核糖
OH
(二)生化作用 辅四作缺(多长二酶氢为乏二种期、A叶 α症 ) 羧 服维-(酮酸:生化用C生酸o巨化酶异(素AF脱幼作(烟)HD羧4红用如肼() 酶细及丙需抗系胞缺酮补佝的性乏酸充偻辅贫症羧维病酶血化生维,酶素生参)B素6与的)α辅-酮酶酸,的在氧羧化化脱反羧应作中用起着固定CO2和传递羧基的作用

生物化学-维生素ppt课件

生物化学-维生素ppt课件

29
维生素D可调节人体钙代谢
• 最新研究证实,在甲状旁腺、胰腺、垂体、胎盘及全 身多个器官和组织中,都有钙化醇受体,利于钙化醇 发挥广泛生理功能
• 调节钙代谢,保持正常脑功能,改善肌肉强度,调节 胶原生成,促进软骨蛋白聚糖合成
• 调节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有了足够的钙才能有效地发挥维生素D3的催化效果,
第五章
E
D
K
维 生 素 A
C
B12
B2
B6 Vitamins B1
C
VB7
泛酸 VB3
维生素PP
VB5
VB9
学习交流PPT
1
学习交流PPT
2
食物来源(Food Sources of Vitamin C)
When dietitians say “v学it习a交m流iPnPTC,” people think “oranges.”
维生素B1 (硫胺素)
维生素B2
来源
肝、蛋黄、鱼肝 油、奶汁、绿叶 蔬菜、胡萝卜、 玉米等
鱼肝油、肝、蛋 黄、日光照射皮 肤可制造D3
醇母、绿叶蔬菜
需要量*
3500 I.U 乳母孕妇加倍
400 I.U 儿童、孕妇乳 母500~1000 I.U
2mg
肉、酵母、谷类 及花生等,
2mg
主要生理功能
1.与眼的暗视觉有关,是合成视 紫红质的原料 2.维持上皮组织的结构完整 3.促进生长发育
儿童缺乏VD患佝偻病 成人患骨质疏松病
学习交流PPT
33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E
维生素E与生育有关,故称生育酚。天然的VE 共有八种,其中-生育酚的生理活性最强,但抗 氧化能力却最弱。

维生素(生物化学课件)

维生素(生物化学课件)
4.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生化作用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 ➢影响乙酰胆碱的生成和分解 ➢转酮醇酶的辅酶 缺乏症 脚气病
课堂活动 在实际生活中,淘米是淘的次数越多越好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如何淘米,才能保证粮 食中的营养素不丢失?
课堂活动 脚气病和脚气是一回事吗? 如何防治脚气病?
(二)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
1.化学性质 硫辛酸不溶于水溶于脂溶剂,食物中与VitB1同时存
在。
2.生化作用 (1)是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的辅酶,起转酰基用。 (2)有抗脂肪肝和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
二、维生素C
1.化学本质及性质 (1)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
(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加热和氧化剂易被破坏。
O
O
C HO C
O HO C
维生素C (还原型)
维生素C (氧化型)

S+H M2+
SH
G-S-S-G
还原产物
2×G-SH
脂质过氧化物

S M
S
2×G-SH
(酶活性恢复) 酶
SH
SH
M:重金属离子
G G
S M 排出 S
阴囊炎、脂溢性皮炎、视物模糊等。
(三)维生素PP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
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 1.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被酸碱和加热破坏;260nm处有一吸收 峰,可用于维生素PP的定量测定。
2.体内活性形式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NAD+ 和NADP + 结构式
缺乏症 人类通常不缺乏
临床应用: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
(五)泛酸(pantothenic acid)又名遍多酸

生物化学维生素ppt课件

生物化学维生素ppt课件
苯、甲酚类化合物进入机体对肝脏产生毒性,而VE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 预防衰老,清除自由基 促进肌肉生长发育
治疗贫血 防治心血管疾病 抑制肿瘤
维生素E的供给量
成人的维生素E推荐摄入量是10mg总生育酚 Vit E在食物分布甚广,且体内可较多储存,缺乏症较 少发生。 Vit E的毒性较小。
❖ 碳水化合物提供机体主要的热量,在VB1的参与下, 碳水化合物才被彻底分解。如果缺乏,则不能彻底 氧化分解,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使人感觉疲劳、四 肢无力,甚至手脚麻木、皮肤失去知觉,继而影响 到心脏。
❖ 神经和肌肉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有糖类供应,因此 一旦VB1缺乏,就可引起神经、循环等一系列临床 症状称之为脚气病。

绿色菜类
D
调节骨代谢
主要调节钙代谢
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软化症
在皮肤经紫外线照 射合成,强化奶
E
抗氧化
婴儿:贫血 儿童和成人:神经病 变,肌病
在食物中分布广泛, 菜籽油是主要来源
K
通过γ羧基谷氨酸残基激活 儿童:新 生儿 出血性 肠道细菌合成,绿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疾病
叶蔬菜,大豆,动
成人:凝血障碍
(3)混合型脚气病,同时出现干性和湿性症状 (4)婴幼儿脚气病:生长迅速而供应不足;乳母食谱缺陷;
1、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环境、尤其在加热时易分解破坏(煮 粥时切勿为口感而放碱)
2、烧肉放大蒜(民间就有谚语云:“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 半。” )
(1)大蒜中含特有的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会产生蒜 素,肉中的维生素B1和蒜素结合生成稳定的蒜硫胺素,从而 提高了肉中维生素B1的含量。
维生素D3是由储存于皮下的胆固醇的衍生物(7-脱氢胆固醇), 在紫外光照射下转变而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讲义
2009 年修订
含量亦丰富; ⑵ 动物肠内有细菌可以从色氨酸合成烟酸和烟酰胺。 成人(18-)膳食推荐量:11mg/d 烟酸 3、功能 ⑴ 作为辅酶成分参加代谢 烟酰胺是 NAD 及 NADP 的主要成分。而 NAD 和 NADP 为脱氢酶辅酶,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不可缺 少的递氢体。 ⑵ 维持神经系统组织的健康 对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系统有维护作用,缺乏的人和动物,常产生神经系统和精神紊乱。 ⑶ 烟酸和烟酰胺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乳酸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等) 。 4、缺乏症 引起癞皮病:典型症状为皮炎、腹泻和痴呆 ㈢ 维生素 B2 和黄素辅酶 1、结构 由异咯嗪与核糖醇所组成,分子结构如下: 体内的核黄素是以黄素单核苷酸 FMN 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的形式存在 2、来源 ⑴ 植物和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合成 VB2 ⑵ 酵母、肝脏、乳类、瘦肉、蛋黄、花生、糙米、全粒小麦、黄豆等含量较多,蔬菜及水果也含有。 成人(18-)膳食推荐量 1.1mg/d 3、功能 ⑴ 参与生物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对糖、脂和氨基酸的代谢都有重要作用; ⑵ 参与体内物质代谢,FAD、FMN 作为辅酶参与多种代谢过程,色氨酸转变为烟酸、VB6 转变为磷酸 吡哆醛 ⑶ 促进发育;维持皮肤、黏膜和视觉的机能;抗氧化性;提高机体对环境应激适应能力 4、缺乏症 动物生长停滞、毛发脱落、生殖能力下降,进而出现贫血、脂肪肝、子代可出现先天畸形 人类早期表现为疲倦、乏力、口腔疼痛,眼睛出现瘙痒、烧灼感,继而出现口腔等病变,角膜血管 增生 ㈣ 维生素 B3(泛酸)和辅酶 A 1、结构 是β -丙氨酸与α 、γ -二羟-β -二甲基丁酸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分子结构有一肽键 辅酶 A 是泛酸的主要活性形式常简写成 CoA 泛酸的另一种活性形式是酰基载体蛋白(ACP) 2、来源 ⑴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肝、肾、蛋、瘦肉、脱脂奶、糖浆、豌豆、菜花、花生、心芋等的泛酸 含量都较为丰富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讲义
2009 年修订
第十一章 维生素和辅酶
目的和要求: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及各种维生素的结构、生物功能以及缺陷症;重点掌握维生素 与辅酶的关系以及在代谢中的催化作用。 一、维生素概论 ㈠ 维生素的概念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 正常人每天需要 VA 0.8-1.6mg、VB1 1-2mg、VB2 1-2mg、泛酸 3-5mg、VB6 2-3mg、VPP10-20mg、生 物素 0.2mg、叶酸 0.4mg、VB12 2-6ug、VD 10-20ug、VC 60-100mg 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其名称是以发现的先后来命名的 ㈡ 维生素的发现 1. 古代 孙思邈 动物肝--夜盲症;谷皮汤--脚气病 2. 荷兰医生艾克曼 米壳“保护因素”--神经类 3. 英国霍普金斯 正常膳食处蛋白、脂类、糖类、还有必需的食物辅助因素(Vitamin) 4. 美国化学学家 门德尔和奥斯本发现:脂溶性 VA,水溶性 VB。 维生素的发现与其缺乏引起的功能障碍直接相关。 ㈢ 维生素的分类和辅酶的关系 分类:根据溶解性,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溶于脂肪及脂溶剂, 有 A、D、E、K 各小类;后者溶于水,分 B、C 两小类,每一小类又分为许多种。 与辅酶关系:水溶性维生素多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存在,脂溶性维生素多直接参与代谢调节。 二、脂溶性维生素 ㈠ 维生素 A 族 ⒈ 结构:包括 A1 和 A2 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 A1 又称为视黄醇,A2 称为脱氢视黄醇。 ⒉ 来源:动物性食物中,鱼肝油中含量最多。 维生素 A1:存在于咸水鱼的肝脏;奶类、蛋类和肉类亦含有维生素 A1。 维生素 A2:则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 A,仅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动物肠粘膜内可被二加氧酶催化转化 为两分子维生素 A,因此可作为维生素 A 原 成人(18-)膳食推荐量:800ug/d ⒊ 功能 ⑴ 维生素 A 与上皮组织结构的关系 维持上皮组织结构完整及功能的必需因素; 能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有加速伤口愈合和促进骨骼和牙 釉形成的作用。 ⑵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 视网膜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由视黄醛和视蛋白结合而成;
5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讲义
2009 年修订
引起巨幼细胞贫血症(胸腺嘧啶合成受阻有关) ;引起斑状、弥漫状的神经脱髓鞘,出现精神抑郁、 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神经症状;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因素。 ⒋ 功能 机体参加的主要反应:①分子内重排;②核苷酸还原,成脱氧核苷酸;③甲基转移,VB12 对维持 正常生长和营养,上皮组织(包括胃肠上皮组 织)细胞的正常新生,神经系统髓磷脂的正常和红细 胞的产生等都极其重要。 ㈦ 维生素 B7(生物素) ⒈ 结构 生物素为含硫维生素,其结构可视为由尿素和硫戊烷环结合而成,并有一个 C5 酸支链。生物素作 为辅基通过蛋白质上赖氨酸残基的ε -氨基共价结合到酶上,行使携带羧基的功能。 ⒉ 来源 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一部分游离存在,大部分同蛋白质结合。 许多生物都能自身合成生物素,牛、羊的合成力最强,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也能合成部分生物素。 成人(18-)膳食推荐量 30ug/d ⒊ 缺乏症 人类患者表现为毛发变细、失去光泽、皮肤鳞片状和红色皮疹,成年患者有抑郁、嗜睡症、幻觉和 极端感觉异常。 孕妇引起胎儿异常 ⒋ 功能:多种羧化酶的辅酶,作为活动羧基载体在 CO2 固定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㈧ 叶酸和四氢叶酸 1、来源:叶酸的分布较广,绿叶、肝、肾、菜花、酵母中含量较多,其次为牛肉、麦粒。成人(18-) 膳食推荐量 400ug/d 2、结构:叶酸分子是蝶啶、对氨基苯甲酸与 L-谷氨酸连接而成,其结构式如下: ⒊ 功能 叶酸是除 CO2 以外所有氧化水平碳原子一碳单位载体,重要供体和受体。四氢叶酸(THF)是其活 性形式。主要携带甲醛,甲酸。 ⒋ 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孕妇缺乏引起胎儿异常和先天疾病、引起高通行半胱氨酸症 ㈨ 硫辛酸 ⒈ 结构:以闭环二硫化合物形式和开环还原形式两种结构混合物存在。 通过赖氨酸残基的ε -氨基共价结合到酶上 ⒉ 来源:自然界广泛分布,肝脏和酵母中含量丰富。 成人(18-)膳食推荐量 2.4ug/d ⒊ 功能 酰基载体,存在于丙酮酸脱氢酶系和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行使偶联酰基转移和电子转移的功能。 ㈩ 维生素 C ⒈ 结构 1928 年 Szent-Gyorgyi 分离,1933 年 Hirs 和 Haworth 测定其结构,Reichstein 合成该物质,共同荣获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讲义
2009 年修订
⑷ 在疾病防治中具一定作用:抗动脉硬化、癌症防治、提高免疫力。 ⒋ 缺乏症:肌肉营养不良、神经功能异常、循环系统损坏和影响动物生殖功能,人类无此病理 ㈣ 维生素 K ⒈ 来源:绿色植物如苜蓿和菠菜含量丰富;人和哺乳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可以合成 推荐量:120ug/d(暂时) ⒉ 结构:都是 2-甲基-1,4-萘醌衍生物 ⒊ 功能 ⑴ 凝血功能,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 作为催化凝血酶原上谷氨酰羧化反应的酶的辅酶 ⑵ 参与骨钙代谢,与骨钙素的羧化有关。 利于血浆中骨钙素的羧化,增加骨密度。 ⒋ 缺乏症:易发生凝血障碍、母乳 VK 含量低和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全,能造成新生儿维生素 K 缺乏、 能造成小儿颅内出血、成人由于消化不良等原因也能造成 VK 缺乏,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三、水溶性维生素 ㈠ 维生素 B1 和硫胺素焦磷酸 1、来源 ⑴ 杂粮,谷类的谷壳、种皮;坚果、鲜豆类;酵母及酵母发酵制品;瘦肉、内脏含量丰富;蔬菜和水 果含量很少。 ⑵ 体内存在形式:硫胺素焦磷酸(TPP) 、硫胺素三磷酸(TTP) 、硫胺素一磷酸(TMP)和少量硫胺素。 成人(18-)膳食推荐量:10mg/d 2、结构 含有嘧啶环和噻唑环,其结构式如图 3、功能 ⑴ 以辅酶的方式参加糖的分解代谢。 TPP 涉及到糖代谢中醛和酮的合成与裂解反应, 如 TPP 是脱羧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和α -酮戊二酸脱 氢酶系的辅酶。 ⑵ 促进年幼动物的发育。VB1 对幼小动物发育的影响较 VA 尤为显著,能促进食欲,增加食物的摄取; ⑶ VB1 维护正常心脏功能,否则引起心脏失调; ⑷ 还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缺乏导致几种神经炎症,如缺乏 VB1 引起脚气病、神经炎症等都是缺乏 VB1 所引起的。 4、缺乏症: 脚气病 ㈡ 维生素 PP 和烟酰胺辅酶 1、结构 烟酸及烟酰胺皆为吡啶衍生物。烟酸为吡啶-3-羧酸,烟酰胺为烟酸的酰胺,它们结构式为 烟酰胺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脱氢酶的辅酶 NAD+和 NADP+ 2、来源 ⑴ 烟酸和烟酰胺的分布广,以酵母、肝脏、瘦肉、牛乳、花生、黄豆等含量较多;谷类皮层及胚芽中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化学讲义
2009 年修订
缺乏维生素 A 可引起夜盲症 ⑶ 维生素 A 与免疫力、骨质代谢、缺铁性贫血及防癌抗癌中具有一定作用 ⒋ 缺乏症 夜盲症、免疫力差、骨膜骨质过度增生,骨腔变小,产生神经压迫症、维生素 A 缺乏与缺铁性贫血 直接相关 ㈡ 维生素 D 族 ⒈ 结构 类甾醇衍生物, ⒉ 来源 ⑴ 动物体内含有,鱼肝油含量丰富;蛋黄、牛奶、肝、肾、脑、皮肤组织都含有维生素 D 。 ⑵ 动、植物组织含有可转化为维生素的固醇类物质称维生素 D 原,经紫外光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 D, 长与照射时间必须适度,否则会产生毒固醇与过感光固醇,这些物质不但没有的生理功能,反而对 人体有害。成人(18-)膳食推荐量:5ug/d。 3、功能 ⑴ 与钙、磷代谢有关,维持血液钙、磷浓度正常,从而促进钙化,使牙齿、骨骼正常发育。 血浆中磷酸离子及钙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溶解度积数时,即产生磷酸钙沉积的钙化现象。 ⑵ 维生素 D 促进钙质吸收的作用,进而促进钙化。 维生素 D 促进钙质吸收作用机制: 钙质同小肠黏膜细胞的钙结合蛋白结合,通过小肠黏膜细胞被转运到血液 维生素 D 能通过对 RNA 的影响,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因此促进钙的吸收。 ⑶ VD 能保持血钙的正常含量,间接有保护神经系统和防止失血的功能。血浆中的钙离子还有促进血液 凝固及维持神经肌肉正常敏感性的作用。缺乏钙质的人和动物血液不能凝固,神经易受刺激。 4、缺乏症 佝偻病、骨软化、骨质疏松 ㈢ 维生素 E ⒈ 结构 生育酚类化合物,由一个 6-羟色环同一个支链所组成,各种生物酚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⒉ 来源 ⑴ 分布甚广,以动植物油,尤其是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及棉子油含量较多。 ⑵ 蛋黄、牛奶、水果、莴苣叶等都含有,植物的绿叶组织能合成 VE。 动物不能合成 VE ,动物必须从从食物中取得的 成人(18-)膳食推荐量:10mg/d ⒊ 功能 ⑴ 有效的抗氧化剂:保护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清除自由基。 ⑵ 促进血红素的合成:提高 ALA 合成酶、ALA 脱水酶的活性 ⑶ 与动物的生殖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