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争光岩金矿金矿物特征
争光岩岩金矿成矿因素剖析
安 山质凝灰 岩中的蚀变岩: 普遍具硅化 和绢 云母化 , 两者与
造产物 , 与岩层层面近于平行 有层 间滑动 、 片 矿化关系密切 。 硅化 、 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是该岩石的普遍蚀变。 有少量闪锌矿化 、 方铅矿化和黄铜矿化。 理化带和原地压碎带 。区 内出露较大 的断层 普遍有黄铁矿化 , LJ 有 两 条 。一 条 在 矿 区 北 部 , 端 延 出 区 外 , _ 两 长 3 砂 岩 、 岩 和 碳质 板 岩 中的蚀 变岩 . 粉 板
除上 述 两 条规 模 大 的 控矿 断 裂 外 , 尚有 一 些 较小 的构 造 破 碎
和闪锌矿, 还有硅质脉。 在金矿石中常见金 品位与黄铁矿含量并不
著。硅化 、 绢云母化 、 黄铁矿化蚀变强烈 , 断裂 面在剖面上呈舒缓 此 可见 与 硫化 物 关 系最 密切 的是 硅化 。金 的矿 化与 硫 化物 和 硅化
波状 , 属压扭性构造 , 并穿切矿区规模最大的中生代闪长岩岩体。 有关 ,通过 自然金赋存状态的观察研究证实金载体矿物是黄铁矿 矿 区主要矿体均受该断裂控制, 为本 区重要的容矿构造。
育 。该组断裂破碎带主要集 中在 H 卜3号土壤 矿化 , 主要有广泛分布的黄铁矿化 , 不均匀分布的闪锌矿化和方铅
异常区内, 并控 制 I 号金 矿 带 范 围 。
矿化 以及少量的黄铜矿化。 在这些蚀变和矿化基础上见有金矿化 ,
北北 东向断裂有两 条: 一条在测 区东部 , 偶见 自 然金。从宏观上看主要矿体和矿化体都集 中在黄铁绢英岩
有 北东 东 、 北 西及 北 西 西 向 断裂 。北西 向断 化 闪 长 岩 , 酸盐 化 绿 帘 石 化 绿 泥 石 化 闪 长 岩 等 , 以 上 蚀 变 岩 北 碳 在
黑龙江黑河市争光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1 4 矿 产 .
安岭地槽 褶皱 系北东段 , 罕达气 优地槽褶 皱 系西部 。
三矿沟一 多宝 山一 山一 铜 争光 北西 向铜金 多金属 成矿带 由北西 至 南东 在不 到 4 k 的距 离 内, 串珠 状 分 0m 呈
赵 广 江 一候 玉树 一程 富 强2 ,, ,,
(. 1 中国地质 大学 , 京 1 0 8 ; 2 黑龙江 省齐 齐哈尔 矿产勘查 开发 总院 , 北 0 3 . 0 黑龙江 齐齐 哈尔 1 1 0 ) 6 60
摘 要 : 争光金矿床产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 中性火山岩和燕山期 中酸性侵入体 中, 赋存于 N WW 、 N 向断裂构造带 内, NW 矿
体呈脉状 , 具有膨缩 和尖灭再现特点 。中奥陶统多宝山组 中性火山岩地层为金矿之矿源层 , 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岩浆作用为金 矿 燕
的 形 成提 供 了热 源 , 造 作 用 对 含金 热 液 的 流 动 与迁 移 提 供 了通 道 。该 金 矿 矿 床 成 因为 热 液 一构 造 蚀 变 岩 型 。 构
布 有 l 金属矿 床 ( ) 4个 点 。该 多金 属 成矿 带在 2 0 00
年以前 的 4 0多年 的找矿 勘 探 中 由于种 种 原 因未 能
有金矿床 的发现 , 以认 识其 主要地质 特征 , 以后 所 对
的金矿找 矿工作 将起重要 作用 。
三 矿沟一 多宝 山一 山一 光北 西 向铜 金多金 属成 铜 争
光岩金矿床 与燕 山早 期 闪长 岩 、 闪长玢 岩关 系极 为
黑龙江省争光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黑龙江省争光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王宝权【摘要】争光岩金矿为岩浆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分布在闪长岩、闪长玢岩及接触带附近,北北东、北北西、北东东、北东向构造破碎带、裂隙带为储矿构造.在论述了金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基础上,总结了本区的找矿标志.【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6(025)003【总页数】7页(P244-249,253)【关键词】争光岩金矿;矿床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黑龙江省【作者】王宝权【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争光岩金矿经过2000年的1∶5万水系沉积物及1∶2万土壤测量,又通过槽探工程验证,于当年发现了6条金矿体,至2008年完成普查、详查工作,已成为大型金矿床.笔者在工作中对本区的矿床成因、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在相似的地质条件下,对寻找同类型矿床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争光岩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北东段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西部.位于三矿沟-多宝山-铜山-争光北西向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地层主要出露有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少量出露石炭系、二叠—三叠系、下白垩统.区内铜、钼、铅、锌、金矿产大多赋存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侵入岩主要为加里东期辉石橄榄岩及少许蛇纹岩,华力西中晚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斜长花岗岩,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闪长玢岩、斜长花岗斑岩.其中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与华力西中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三矿沟铜铁矿与燕山早期花岗岩、闪长岩有关.争光岩金矿床与燕山早期闪长岩、闪长玢岩关系极为密切.矿区构造主要有三矿沟-多宝山-裸河深大断裂,断裂带长约35 km,宽约20 km,断裂带由数条呈北西向断层、褶皱、韧性断裂带、片理化带组成.区内主要褶皱为多宝山复背斜,北西起向南东往小孤山、多宝山至争光一带,背斜轴为北西走向,向北西收敛倾没.断裂主要为走向300~315°的压性、压扭性断裂和断裂破碎带,一般是沿早期背斜轴部纵张断裂发展而来,自报捷至铜山主要分布3条较大的断层.区内发育5条规模较大的韧-脆性剪切带,总体呈北西向平行等距分布.在5条剪切带内由褶皱、断裂、剪切带共同构成总体向南西凸出的北西向弧形构造带,形成时期为华力西期,是区内的基础构造.该构造带控制了华力西中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及铜、钼矿产的分布.除上述北西向构造,区内还分布有北东、北北西、北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区内分布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钼、金、银、铅、锌.2.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中奥陶统铜山组三段,多宝山组一、二、三段(图1).铜山组三段(O2t3)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倾向210~230°,倾角45~75°.岩性主要为石英粗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凝灰质粉砂岩.该层为Ⅰ号金矿带部分矿体围岩.多宝山组一段(O2d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西部,南西、北东端呈零星分布.走向北西,倾向南西(210~230°),倾角45~70°.岩性主要为安山质凝灰岩、含砾安山质凝灰岩、凝灰岩及安山岩.该层为Ⅰ号金矿带大部分矿体围岩.多宝山组二段(O2d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呈北西带状分布,倾向南西(210~230°),倾角50~70°.岩性主要为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本段为Ⅱ号金矿带部分矿体围岩,为研区主要赋矿围岩.多宝山组三段(O2d3)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东部(北界与铜山组三段呈断层接触)及中南部,呈北西带状分布.倾向南西(210~230°),倾角50~70°.岩性主要为英安质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Ⅱ号金矿带南部矿体赋存于该段.2.2 构造矿区位于三矿沟-多宝山-裸河北西向深断裂南东段,区内主要发育北西、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北西向构造形成较早,为华力西期,其他断裂形成较晚,大致为燕山期.北西向断裂:断层往往与岩层层面近于平行,产生层间滑动或形成片理化带和原地压碎现象.区内出露较大的断层有两条,一条分布于研究区的北部,控制长度1800 m,两端均延出矿区,为多宝山组三段与铜山组三段接触界面,倾向北东,倾角55°;另一条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区内出露长度1400 m,北西端延出区外,南东端被闪长岩岩体所截,为多宝山组二段与三段接触界面.除上述两条断层,其他规模较小,倾向南西为主,次为北东向,倾角40~60°,最宽为4 m,一般宽0.2~1.2 m.断裂带岩石多具片理化,为压碎岩、断层泥和构造透镜体等构造岩.断裂性质为压扭性,左行扭动.有时可见构造面被后期同方向的张性断裂利用和改造,甚至直接控制金矿体空间分布,反映在北东与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有两组方向的矿脉产出.北东向断裂:通过工程揭露,发现一些规模不等的构造破碎带,最长为400余米,宽度0.2~3.0 m,倾向南东.Ⅰ号矿带大部分矿体受该组破碎带控制,为本区的容矿构造.该组断裂破碎带主要分布在HT-3号土壤异常区内.北北东向断裂:研究区分布两条规模较大的北北东向断裂,一条在矿区东部,区内出露长度1600 m,南西、北东端均延出区外.另一条由相间分布的数条断层破碎带组成宽约80 m,长约1200 m,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倾向北西西,倾角50~70°.断裂带中挤压片理、透镜体、扁豆体及裂隙、节理极为发育,岩石呈碎裂状,颜色变浅,褪色变质显著,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强烈.该断裂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均呈舒缓波状,属压扭性断层,其穿切矿区规模最大的中生代闪长岩岩体.矿区主要矿体,即Ⅱ号金矿带大部分矿体均受该断裂控制,为本区最重要的容矿构造.北东东向断裂:该组断裂不太发育,主要见于HT-4号土壤异常中部,最大一条长度270 m,宽度最大为15 m左右,一般宽1~6 m,倾向北北西,倾角较缓,一般为30~45°.带内岩石破碎,裂隙、透镜体多见,断裂两侧常见与之平行的片理化现象,扭性兼压性特征明显.有部分矿体受此断裂控制,也为容矿构造.北北西向断裂:该组断裂见于HT-4号土壤异常中部及东部,最大长度为330 m,一般为60~80 m,倾向多为南西西,具扭性兼张性特点.该组断裂也控制部分金矿体.北西西向断裂:矿区东部分布两条平行断层,长度分别为450 m、320 m,两侧均被北北东向断层所截,东侧延出区外.其他尚有规模较小断层分布,宽度一般在0.2~1.8 m,最宽可达10 m,但长度不大,有少量金矿体受其控制.2.3 侵入岩侵入岩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为燕山早期闪长岩、闪长玢岩,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出露面积1.8 km2,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区内大部分矿体分布于该岩体内,为本区重要的赋矿围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除此之外,还分布一些更晚的闪长玢岩、闪斜煌斑岩、辉绿玢岩等脉岩.2.4 变质作用本区变质岩出露极少,主要有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绢云绿泥板岩、凝灰质板岩、千枚岩,属于绢云母-绿泥石绿片岩相岩石,为区域变质岩石.2.5围岩蚀变区内岩石蚀变主要有硅化(石英化)、绢云母化、黄铁矿(褐铁矿)化,这3种蚀变矿物空间上往往相伴产出,也是本区与金成矿最密切的一种蚀变组合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钾化等,但与成矿关系不大.本区蚀变分带不明显,与金成矿有关的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褐铁矿)化为成矿期线状蚀变,蚀变带宽度明显大于矿体宽度.而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即青盘岩化为早期的面状蚀变,该蚀变组合在区内呈大面积出现,几乎各类岩石中均有分布.硅化(石英化):多分布在矿体及构造破碎带内,大部分呈细脉、网脉状产出,并反映多期热液活动特点.本区至少存在3期以上硅化过程,第一期呈弥漫状硅化;第二期呈微细脉(宽0.1 mm左右)产出;第三期呈细脉状(1mm左右)与黄铁矿(褐铁矿)相伴产出,为金的主要成矿阶段.绢云母化:呈鳞片状分布于矿体及破碎带、裂隙带中.主要有两次活动,第一期为广泛的动力变质产物,第二期与金的成矿有密切关系.黄铁矿(褐铁矿)化:在区内广泛分布,并具多期性,主要呈浸染状、细脉状、星点状产出,地表的黄铁矿多已氧化成褐铁矿.黄铁矿生成有3期,第一期呈浸染状、星点状分布;第二期主要呈细脉状产出;第三期呈团块、细脉、星点状,往往与团块、细脉状石英相互共存,该期与金的成矿最为密切.绿帘石化:为本区常见蚀变,主要分布于安山岩,次为闪长岩中,往往与绿泥石碳酸盐相伴产出.既有面状蚀变又有线状蚀变,活动期次至少为3期以上.绿泥石化:分布相当普遍,几乎各类岩石(以安山岩、闪长岩、安山质凝灰岩为主)均有分布,而且蚀变强度大,主要为面状蚀变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岩金矿普查报告.2006..3.1 矿体本矿区划分3个矿带:Ⅰ号矿带分布在矿区最北部Ht-3异常区,多呈北东向分布;Ⅱ号矿带分布在矿区中部Ht-4异常区,矿体主要呈北北东、北北西、北东向展布,该矿带规模最大,主矿体均分布在该带,金资源量约占全区94%;Ⅲ号矿带规模最小,分布在矿区南部Ht-7异常区.主矿体有Ⅱ-27、Ⅱ-15、Ⅱ-13,分别叙述如下(图2).Ⅱ-27矿体:矿体长度420 m,呈北北东向脉状分布.最高品位为585.85×10-6,平均品位9.11×10-6.矿体均厚度为2.15 m,最大延深(斜深)200 m,一般延深在140 m左右,沿走向、倾向有分支复合、膨胀收缩现象.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大.矿体倾向277~284°,倾角55°.赋矿围岩大部分为蚀变闪长岩,少量为安山岩、绿泥绢云板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该矿体严格受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Ⅱ-15矿体:矿体长度274m,呈北东、北东东向分布,平均厚度为2.84 m,最高品位67.3×10-6,平均品位5.88×10-6.矿体最大延深(斜深)118 m,矿体形态较为复杂,为不规则脉状,沿走向、倾向有膨胀收缩现象.矿体产状较缓,倾向为330~4°,倾角35°.赋矿围岩大部分为绿泥绢云板岩,少量为凝灰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细脉-黄铁矿细网脉型.Ⅱ-13矿体:矿体长度290 m,总体呈北北东—北北西向分布,形态为不规则脉状,平均真厚度为2.42m,最高品位84.13×10-6,平均品位4.58×10-6.矿体倾向241~288°,倾角50~74°.矿体大部分赋存在闪长岩内,少量赋存于绿泥绢云板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矿体严格受北北东—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3.2 矿石3.2.1 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其次为压碎结构、溶蚀交代结构、交代残留结构、溶蚀结构.矿石构造有稠密浸染-团块状构造、浸染-条带状构造、脉状-浸染状构造.3.2.2 矿石矿物成分根据光薄片和重砂样分析结果统计,金属矿物共有12种,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闪锌矿、褐铁矿、黝铜矿,其次为辉银矿、赤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铜蓝.脉石矿物主要有5种: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 3.2.3 成矿阶段本区成矿作用具有持续时间长,含矿热液活动多期次、多阶段性的特点.根据矿石结构及矿物共生组合特点,可初步划分成4个成矿阶段.第一阶段:金-石英阶段,金矿化微量,为早期阶段.第二阶段:金-石英-黄铁矿阶段,生成的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金开始大量沉淀,为主要成矿阶段.第三阶段: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硫化物以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为主,也是本区金的主要成矿阶段.第四阶段:金-石英-碳酸盐阶段,为晚期阶段,此时形成微弱的金矿化.3.2.4 金银赋存状态金主要分布在黄铁矿中,其次在方铅矿、闪锌矿中;而银主要是富集在方铅矿中,其次富集于黄铁矿中.单矿物分析样也发现银的独立矿物——辉银矿(痕量).自然金中含银比较高,平均为22.63×10-2.从本区选送的4个重砂样结果看,其中有3个样见金,自然金多呈不规则片状、树枝状.仅有几粒粒径为0.2~0.3mm,其余粒径均为0.1mm左右.4.1 控矿因素(1)地层: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绿泥绢云板岩中,其次为铜山组安山质凝灰岩.该地层具较高的金丰度,并高出同类岩石的几倍—数十倍,为金矿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见表1).(2)岩浆岩:该区燕山早期闪长岩、闪长玢岩是主要金矿体的赋存围岩.(3)构造:三矿沟-多宝山-裸河北西向深大断裂为区内一级构造,后为燕山早期北东向构造穿切,并导致燕山早期闪长岩岩体侵入,促使金进一步富集成矿.形成较晚的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北北西、北西向断层直接控制了金矿的形成,为导矿、容矿构造.4.2 成矿规律(1)矿区所有金矿体均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其中以北北东、北东东、北东向为主要容矿构造,次为北西、北北西、北西西向.主矿体受北北东向规模较大的构造破碎带控制,说明构造为本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2)金矿体主要围岩为强蚀变闪长岩、绢云绿泥板岩,次为强蚀变安山岩及凝灰岩.(3)与金矿体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石英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矿体均位于强蚀变带内,蚀变带宽度明显大于矿体,由矿体向两侧,蚀变强度逐渐减弱.金的品位高低与蚀变强弱同消长.(4)矿体沿走向、倾向多表现为舒缓波状,具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的特点.矿体产状、厚度、品位变化较大,反映复合改造构造控矿特征.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矿体边界主要靠化学分析结果划分,反映了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特征. (5)分布在强蚀变带中富含黄铁矿(褐铁矿)的石英脉(宽10~30cm)含金品位高.4.3 矿床成因4.3.1 成岩成矿时代Shen Jun等[1]对闪长岩的成岩时代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闪长岩结晶年龄为480 Ma,形成于早奥陶世.宋国学等[2]对取自争光岩金矿中穿切矿体的脉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显示,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为436 Ma、长石斑岩为454 Ma.总体显示争光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在早奥陶世.4.3.2 物质来源(1)氢、氧同位素:武子玉等[3]通过对争光金矿含金石英脉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值在-63‰~-85‰之间,δ18O值在-0.2‰~-7.0‰.在δD-δ18O投影图上显示,所测样品均落在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之间,靠近大气水一侧,显示本矿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组成.(2)S同位素:Fu Jiajun等[4]对10件黄铁矿进行硫同位素测试,硫同位素数值δ34S变化范围相对较大,在-1.5‰到-12.1‰之间,平均为-4.78‰,稍微偏离陨石硫的特点,证明成矿物质来源较深,可能受到一定的浅源物质干扰. (3)铅同位素:武子玉等[3]对本区矿石及赋矿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矿石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7.574~17.950,207Pb/204Pb值为15.538~15.524,208Pb/204Pb值为37.018~37.386,说明成矿物质以地幔物质为主,在上升过程中与下地壳物质有同化混染作用而携带了部分地壳物质.4.3.3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邓轲等[5]对争光金矿Ⅱ号矿带的不同阶段的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包裹体统计与研究.结果显示,主成矿期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发育,包裹体大小多在3~8 μm之间.计算得出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30~250℃之间.稍晚期的含少量方解石的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包裹体均较发育,大小多集中在3~6 μm之间.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于130~230℃之间.成矿后期的方解石阶段,包裹体大小多在2~8μm之间.均一温度多集中在130~150℃之间.整体显示成矿温度在130~250℃之间.为典型的中低温型矿床.根据流体包裹体热力学T-W-ρ-P相图方法和经验公式P1=P0×t1/t0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确定本矿区的成矿压力,初步估算压力值主要集中在32~69 MPa之间,并按照地压梯度为27 MPa/km计算,得出相应的成矿深度集中在1.1~2.6km,显示为浅成环境.综合上述,矿床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在436~480Ma之间,S、Pb等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有少量的地壳物质混入.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参与成矿,且成矿流体成分单一.综合分析争光金矿应为早—中奥陶世形成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4.4找矿标志4.4.1 地质标志(1)地层: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绢云绿泥板岩、安山岩、凝灰岩,铜山组安山岩. (2)岩浆岩:燕山早期闪长岩、闪长玢岩.(3)构造:三矿沟-多宝山-争光北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本区导岩、导矿、控制金矿床的有利位置,北北东、北北西、北东东、北东向断裂破碎带、裂隙带控制了金矿(化)体的形态及产状.多宝山组地层与燕山早期闪长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断裂构造发育地段是控制金矿体的有利部位.(4)围岩蚀变:硅化、黄铁矿(褐铁矿)化、绢云母化,为最佳组合蚀变类型. 4.4.2 地球化学标志1∶5万、1∶1万化探异常:以Au、Ag、As元素为主,伴生Cu、Pb、Zn、Sb、Mo组合异常,具内、中、外带的土壤Au异常.4.4.3 地球物理标志金矿体位于正负磁场梯度带及其附近的低磁区,表现为激电联剖反交点异常.氧化矿体表现为中阻中等极化、原生矿表现为高阻高极化特征.(/Continued on Page 253)(/Continued from Page 249)【相关文献】[1]Shen J,He M C,Ding Z J.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ion on metallogenicepochofZhengguanggolddeposit,Heihe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 [J].ActaGeologicaSinica,2014,88(supp2):599-600.[2]宋国学,秦克章,王乐,等.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床类型、U-Pb年代学及古火山机构[J].岩石学报,2015,31(8):2402-2417.[3]武子玉,孙有才,王保全.黑龙江争光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6,42(1):38-42.[4]FuJJ,ZhaoYY,ZengH,etal.Chronologicalandisotopiccharacteristics of Zhengguang gold deposi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J].Acta GeologicaSinica,2014,88(supp2):718-719.[5]邓轲,李诺,杨永飞,等.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J].岩石学报,2013,29(1):231-240.。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床矿体特征
摘 要: 争光金矿 床位干黑 龙江 省黑河市金水 乡铜 山东 南 4千米 处的争光附近 ,处 干三矿沟 ~多宝山 ~争光北西 向铜金 多金属成矿带 南东部 。 本 文通 过对 争光 金矿 床矿 体特 征的研 究 ,对本 区以 及其 他地 区的 寻找 岩金 矿床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指导 意 义。 关键词 : 争光金矿床 矿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T 8 3 3 D 5 . 文献标识码 : A
的 研究 ,对今 后进一 步 寻找 本区 或其 他地 区 岩 金 矿起 着非 常 重要 的 作 用 。
zK5 2 9 2钻孔 控 制矿 体 又 重 现 ,矿 体 沿 走 向 、倾 向 方 向 均 有 尖 灭 再 现 、膨 胀 收 缩 现 象 。矿 体倾 向 2 0 - 8 。 倾 角 5 。 6 。 5 。 28 , 0 5 , 连续 性较 差 , 体往 下还 有延 伸趋 势 , 表 该矿 地
1矿体 特征 , 争光 岩金矿 区发育 金矿 体 6 条 , 6 主矿 段
矿体 经 5 勘探 线深 部 工程 控制 ,均未 条 完全控 制 ,矿体 向倾 斜方 向继 续延 深 。远景 规 模 还 会 扩 大 2 2Ⅱ 1 矿 体 . 一 5
有9 个工 程 见矿 , 深部 为 3 个工程 见矿 , 体 矿 矿 体长 度 2 5米 ,呈北 东 、北东 东 向分 大 部分 赋存 在闪长 岩 内 ,少 量 赋存 于绿泥 绢 6
南 东部 ,多金 属 成矿 带 呈 串珠状 分布 ,其 中 云 母化 。矿 石类 型 为破碎 带蚀变 岩 型 。该矿 探 线 矿 体 往 下 延 伸 不 大 ( 速 尖 灭 ),经 迅
发育 有争光金 矿 床。通 过对 该矿 床矿 体特 征 体 严 格受 北北 东 向构 造破 碎 带控 制 。
黑龙江省卧都河地区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
黑龙江省卧都河地区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罕达气断褶束新开岭复背斜北西翼。
三矿沟~独立山、独立山~桦树排子断裂交汇部位。
1矿床地质特征1.1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下泥盆统泥鳅河组(S3D2n)、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J2-3tm),上述地层在工区内均呈北北西向展布。
下泥盆统泥鳅河组(S3D2n):分布于工区的中部,与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ηγ42-1)呈断层接触,被后期的花岗闪长岩(γδ52(2)a)及脉岩类侵入,又被塔木兰沟组不整合覆盖。
其岩性为:泥质板岩、粉沙质板岩、细碧岩、角斑岩、中酸性凝灰岩。
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J2-3tm):分布于工区东部,与泥鳅河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为安山岩。
1.2构造断裂构造有北西向的独立山断裂。
1.3侵入岩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为中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ηγ42-1)和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γδ52(2)a),另伴有较多脉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分布。
二长花岗岩(ηγ42-1):分布于工区的西部,呈岩基状产出。
该岩体侵入泥鳅河组,被花岗斑岩脉侵入,被北西向断层。
花岗闪长岩(γδ52(2)a):分布于工区的北部,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泥鳅河组。
脉岩:脉岩有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呈小岩株零星分布。
矿区位于在两组构造交汇和复式岩体与地层接触的集中交汇区。
1.4矿体特征在本矿区发现1条金工业矿体、1条金银共生工业矿体、1条金矿化体。
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矿体最大推长为200米,最大水平宽度为2米,金最高品位为41.65×10-6,银最高品位144.44×10-6。
赋矿岩石为石英脉。
矿化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
Ⅰ号金银矿体矿体位于10号组合异常Au单元素异常内带,赋存在侏罗系中上统塔木兰沟组地层中。
矿体斜厚1米,金品位41.65g/t,银品位144.44 g/t。
容矿围岩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石英脉。
黑龙江省成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黑龙江省成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黑龙江省嫩江县成功金矿床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东段的大兴安岭弧盆系,扎兰屯-多宝山岛弧带与贺根山—黑河蛇绿混杂岩带交界处。
处在嫩江—黑河成矿带西南段部位。
矿体主要赋存在早石炭世正长花岗岩与早石炭世糜棱岩接触部位的碎裂角砾岩体中,矿体赋存位置处于组合异常的浓集中心部位,具分支和尖灭再现特点。
Ⅰ-7号矿体是本区规模最大的主要金矿体,其金金属资源量约占全部金金属资源量的99%,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赋矿围岩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碎裂角砾岩,其次为硅化、黄铁矿化花岗质糜棱岩、闪长玢岩。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少量磁黄铁矿、方铅矿等。
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其次为绢云母化。
矿体严格受北东向蚀变碎裂角砾岩带控制。
受后期花岗斑岩、闪长玢岩侵入影响,靠近矿体头部地段遭到一定破坏。
区内中生代脉岩类十分发育,其中闪长玢岩推测与矿体的关系密切,这不仅表现在有些脉岩在空间上与矿体相伴生,并构成矿区内主要岩石类型,起着容矿围岩的作用。
从不同标高的断面图及地质剖面图上明显看出,闪长玢岩均分布在金矿体的上盘,其厚度不一,但一般是2-5米之间变化,该脉岩多数为金矿化,少量形成矿体。
从400米标高至50米标高,即从浅部到深部,闪长玢岩脉长度厚度逐渐增大,在100米标高以下,多呈不规则脉状,有的呈岩枝状,深部可能有闪长玢岩岩株存在,根据推测,闪长玢岩岩浆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部分成矿物质。
推测早白垩世晚期,伴随着大量岩浆和热液喷出地表,其中部分沿先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断裂裂隙大量灌入,将围岩胶结成蚀变碎裂角砾岩矿石。
个别沿糜棱岩面理灌入形成硅化糜棱岩型矿石。
形成了脉岩与矿体相伴产出的现象。
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异常Au、Ag、Bi具有内带且异常相互套合较好,伴生Cu、Pb、Zn、As、Sb、W、Mo元素组合。
规模较大的组合异常。
幅值一般在1.1—1.4%左右呈带状分布的视极化率异常,幅值一般在1100—2000.Ω.m呈带状分布的中等强度电阻率异常。
争光金矿床蚀变矿物特征
其 次为 绢云母化 。 3 . 1 . 2 矿石特征和矿物 组合 矿石 组构 : 矿 石结构 主要为 半 自 形 一它 形粒状 结 构, 构 造有 稠 密浸
染 一团块状 构造 , 浸染 一条带状构 造, 脉状 一 染状构 造。 矿石 的化学 成分: 根 据矿石全分析样 品分析结 果统计。 作为A u 的伴 生或 共生元 素Ag 、 P b
达 到表 内, 2 个 达到表 外 矿a 矿石 的矿 物成分 : 根据 光薄片 和重砂样 分析 结果 统计, 金属 矿物共有 1 2 种, 种类有黄 铁矿 黄铜 矿. 方铅 矿、 自 然金 、 ma gne t i c i r on pyr i t e 、c o ve r l l i t e. The d om a i n g angue m i ne r al s 闪锌矿. 褐铁 矿. 黝铜 矿, 其次为 辉银 矿1 赤铁 矿. 磁 铁 矿、 磁 黄铁 矿、 铜 i nc l ude q uar t z 、s e r i c i t e、c hl o r i t e 、a l l oc hi t e 、c a l c i t e 。0 r e di s t r i c t 兰。 脉石 矿物 主要 有5 种: 种 类有 石 英、 绢 云母 、 绿 泥石 、 绿帘 石、 方解 e nd os ur e t he r mo me t r y da t a s how t ha t ma i n mi ne r a l i z a t i o n 石。 矿石类 型 : 矿石 的自然类型 : 按氧化程度 , 可划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 s t a ge s ’ t e m pe r a t ur e f r o m 9 8℃ t o 1 7 8℃ . 石, 根据 物相样 品分 析结果 , 氧化矿与原生矿 的界线 是在 地下2 0 m左右 。 Ke y w or ds : Zhe ngguang gol d de po s i t ,Hydr ot her ma l 氧化矿石外貌特 征多表现为黄 褐一 褐 色, 呈细 脉状 、 蜂 窝状 褐铁矿发育, me t a s o ma t i s m a nd s t r u c t ur a l a t t e r e d r o c ks .At t e r a t i o n. 黄铁矿少见 , 普 遍 发育溶 蚀孔洞 。 原生矿石表 现为 致密 紧硬, 比重加大 , 黄铁矿化普遍 强烈。 3 . 3 矿体围岩 蚀变特 征 1 . 前 言 区 内岩石 蚀变 主 要 有硅 化 ( 石 英化 ) 、 绢 云母 化 、 黄铁 矿 ( 褐铁矿) 争光 金矿床位于三矿沟 ~多宝 山一 铜 山一争光北西 向铜金 多金属成 矿 带南 东部 。 大地 构造位 置属大 兴安岭 地槽褶 皱系北 东段 , 罕达气优地 化 , 上 述三 种蚀 变矿物 空间上 往往相 伴产 出, 也 是本 区与金 成矿最 密切 槽褶 皱系西 部。 三矿 沟一多宝山一铜 山一 争 光北西 向铜金 多金属 成矿带 的一种最佳 蚀变组合类 型。 除此之 外, 还有绿帘石化、 绿泥石化、 碳 酸盐 内。 化、 钾 化等, 但与成矿关 系不大 。 2 . 矿区地质特征 3 . 3 . 1 硅化( 石 英化 ) 2 . 1 地层 多分布 在矿体及构造破碎 带内, 大部分 呈细脉 、 网脉状 产 出, 并反映 区 内出露地 层有 中奥 陶统铜 山组 , 多宝 山组。 铜 山组( O , t ) : 分布于矿 多期热 液活动 特点 , 本 区至少存在三 期以上 , 第一期呈 弥漫状 硅化 ; 第二 区北部 , 岩性 主要为石 英粗砂 岩、 长石石 英砂岩 、 凝 灰质粉砂 岩。 多宝 山 期呈微 细脉( 0 . 1 mm左 右) 产 出; 第三期( 1 mm左右) 呈细 脉状 与黄铁矿( 褐 铁矿) 伴 产出( 推 测为金 的主要成矿阶段) 。 组( O , d ) : 分布于全矿 区。 岩 性主要为安 山质凝灰 岩, 含砾安 山质 凝灰岩 安山岩、 英安 质凝灰岩。 3 . 3 . 2 黄铁矿( 褐铁矿) 化 2 . 2 构 造 在区 内广泛分布 , 并具多期性 , 主要呈浸染状 、 细脉状 、 星点状 产出, 矿区位于三矿 沟 一 多宝 山一 裸 河北西向深 断裂南 东端。 区 内主要发 地 表的黄铁矿多 已氧化成褐铁萄 活动 期主要有三期: 第一期为浸染状、 第二期 主要呈 细脉状 产 出, 第三 期呈 团块状、 育 北西、 北东、 北北 东向断 裂。 除北西 向构造形成 较早为华力 西期, 其它 星点状 黄铁 矿分布广 泛 。 形成 较晚 , 大 致为燕 山期。 细脉 、 星状 往往 与团块 、 细脉 状石 英相 互共 存, 该期 与金 的成 矿最为 密 2 . 3 侵 入岩 切。 侵入岩主 要为燕山早期 闪长岩、 闪长玢 岩, 分布 测区南部 , 出露 面积 3 . 3 . 3 绢 云母化 1 . 8 k mL 总体呈北西 西向。 区内大部 分矿体分布于该 岩体 内, 为本 区重要 呈 鳞片状分 布于矿体及构造�
大兴安岭北段争光金矿英安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
( 表 1 ) , 具 有 高 Al 低 Mg的特 点 。烧失 量较 高 ( L OI
一
3 . 6 6 ~5 . 5 8 ) , 可能 是岩 石发 生绿 泥石化 和碳
化 物再 换算 成 1 0 0 。下 同) , 所 有 样 品 均落 在 英安
岩范 围 内( 图 6 a ) 。在 K 。 0 一 S i O。 亚 碱 性 岩 石 分 类 图
为 l O Hz , He 作 为 载气 。锆 石年 龄 采 用 6 j 1作 为 外 标 。 样 品 的 同 位 素 比 值 和 元 素 含 量 采 用
和 的熔体 倾 向于形 成大 自形 晶且 晶体 长 宽 比为 2: 1 ~4: 1 , 如果 早期 结 晶相边 缘 的锆石 出现 饱和则 会 结晶 出小 的针 状 晶体 ( B a c o n ,1 9 8 9 ;Ho s k i n e t
a 1 . , 2 0 0 3 ) 。 ② 具 有 典 型 的 振 荡 环 带 和 扇 形 分 带
酸盐化 造成 的 。在 TAS分 类 图 中 ( 分类前 , 8件 样 品化学 分析 结果 中的烧 失 量 均 被 扣 除 , 然 后 剩余 氧
1 5 1 4
1 2
1 0
8
导6
Z
S i O ( %)
S i O ( %)
图 6 大 兴 安 岭北 段 争 光金 矿英 安斑 岩 T AS分 类 ( a ) ( 底图据 L e Ma i t r e e t a 1 . , 1 9 8 9 ) 和 K O — S i O 岩 石 系 列 划 分 图解 ( b )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岩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FU Zhong-cai
(No 706 Geological Team, Heilongjiang Nonferrous Metal Geoexploration Bureau, Qiqihar 161031, China)
Abstract: The Zhengguang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outside of the Duobaoshan large-scale porphyry copper ore deposit and the southeast of Sankuanggou-Duobaoshan-Zhengguagn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Studies on the fluid inclusions ,the isotope compositions,the trace elements and the rare-earth elements ,and contrast with the Duobaoshan porphyry copper ore deposit,thinks that the Zhengguang gold deposit’ mineralization material originate in upper mantle basic rock magma. When the hydrothermal rises to the near surface has the rain water to join. Keywords: mineralization material; origin; gold deposit; zhengguang
(1)流 体 包 裹 体 特 征。流 体 包 裹 体 多 呈 圆 形、椭 圆 形,成 群 出 现 ;极 个 别 呈 长 条 形。大 部 分 包 裹 体 大 小 在 1μm~2μm 左 右,少 部 分 在 2μm~5μm,个 别 大 于 5μm。不同矿石类型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大体相同。
黑龙江省争光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 1年 O 月 0 1 3
吉 林 地 质
J L I E 0 L o G Y J N G
VO13 N O. .0 1 M a .2Ol t 】
文章 编 号 :1 0 — 2 2 ( 0 1)0 0 1 47 2 1 1—4 1— 3
黑 龙 江 省 争 光 岩 金 矿 床地 质 特 征 及 成 因探 讨
G e l g cf a u e nd g ne i fZhe g ng g l o o i e t r sa e sso ng ua o d
d p s , i n Ja gP o ic e oi Hel g n r vn e t o i
ZHANG n f n , o d n YAN n — h o , AN G in— n Yi g—e LIGu . o g , Bi g c a ‘ W Ja mi
1 地 质 背 景
本 区位 于 大兴安 岭 地槽 褶皱 系 罕达 气优 地 槽褶
金 、银 、铅 和锌期 。 中一 晚华 力西 期 是 由两次 花 岗 闪长质 同
Absr c :Th h n g a g a o d mi i g a e s l c t d i h se n p r f He h t ,Jl r v n e b u ta t e Z e g u n y n g l n n r a i o a e n t e we t r a to i e Ci y ii P o i c ,a o t n s u h a t8 m ft e we 1 n wn Du b o h n c p e e o i i i a wh c e o g o t e e i e ma r e o i o t e s k o l k o o a s a o p rd p st n Ch n . h . ih b l n st h p t r lo e d p st h , m an y o c r n t e c n a t o e o e d o i fl t n h n a n o a s a r ai n o d v c a .s o n i l c u s i o t c n ft i rt o e Ya s a i n a d Du b o h n Fo m to fOr o i in h wi g h z h e a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争光金矿床地区的成矿带,以往在40多年的找矿中也没有勘测到金矿床,想要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便利,就一定要认识该地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掌握金矿场的形成原因,其可以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此,本文对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究。
一、区域地质争光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部,是近年来多宝山矿集区内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独立金矿床。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所夹持的兴蒙造山带东部的中间地带,位于贺根山-黑河断裂北西侧的兴安地块内。
研究区大致经历了①基底形成发展阶段(Pt1-?);②多宝山海盆生成演化阶段(O1-D3);③多宝山海盆闭合造山阶段(D3-P);④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阶段(T-K)4个阶段,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
区域地层以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为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零星出露,其中奥陶系多宝山组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是矿质的主要来源。
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以NW向压性、压扭性和断裂破碎带为主,尚有NE向断裂与之截切。
区域岩浆岩可分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3期,其中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岩浆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二、争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仅有中奥陶统铜山组和多宝山组(赋矿围岩),构造主要有NW向、NE 向和NNE向断裂。
矿区出露侵入岩主要为闪长岩,另有少量闪长玢岩、煌斑岩等岩脉。
闪长岩体沿NE向、NW向断裂交汇部位侵入,呈不规则椭圆状,地表出露面积约为1.8㎞?。
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50.67±0.77)Ma,为燕山期侵入体。
目前,矿床已控制金矿体68条,自北向南将其分为Ⅰ号矿带(6条矿体)、Ⅱ号矿带(61条矿体)、Ⅲ号矿带(1条矿体)3个矿带。
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闪长岩体与多宝山组内外接触带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
矿石以原生矿为主,地表氧化矿石多为黄褐色,蜂窝状,普遍发育溶蚀孔洞,褐铁矿发育;原生矿多为浸染状矿石,可见角砾岩型矿石。
争光金矿床蚀变矿物特征
争光金矿床蚀变矿物特征-社会科学论文争光金矿床蚀变矿物特征袁喜岭白纯伟熊英健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摘要]争光金矿床产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中性火山岩和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中,赋存于NWW、NNW向断裂构造带内,该金矿床成因为热液—构造蚀变岩型。
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闪锌矿、褐铁矿、黝铜矿,其次为辉银矿、赤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铜兰。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
矿区包裹体测温资料表明,主成矿阶段为98~178℃。
[ 关键词]争光金矿床;热液—构造蚀变岩型;蚀变作用The Alteration Mineralacute;s Characteristic of ZHENGGUANG GOLD DEPOSITYuan Xiling1,Bai Chunwei2,Xiong Yingjian2(The First Geological Reconnaissance Academ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Abstract:The ZhengJin gold deposit occurred in middle Ordovician Duobaoshan groupˊs intermediate volcanic rocks and yanshannian intermediate-felsic intrusive rocks,laying in fauted structural belts that direct north-northeast and south-shouthwest,This gold deposit causes by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and structural attered rocks. Domain metallic mi ner alsinclude pyrie、chalcopyrite、galena、freegold、zincblende,The others are argentite、hematite、magnetite、magnetic iron pyrite、coverllite.The domain gangue minerals include quartz、sericite、chlorite、allochite、calcite。
黑龙江省岩金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黑龙江省岩金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从形成岩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地层条件、侵入岩条件三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岩金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标签:构造条件地层条件侵入岩条件为了提高黑龙江省岩金找矿效果,使岩金地质找矿不断有所突破,查明岩金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对于今后加快找矿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构造条件构造作用对于金矿床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1.1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控制着区域性成矿带的分布从现有金矿床分布可以看出,古老隆起区外侧与火山盆地拗陷接壤带,是主要的控矿大地构造部位。
展布方向由东部的穆棱、林口、勃利、桦南转向北部鹤岗、罗北、加因、黑河、呼玛,再折向西部额尔古纳河一带。
1.2断裂带控制着成矿的空间我省自东向西,几个骨架式的深大断裂,如牡丹江断裂、依兰断裂、嫩江断裂、黑龙江断裂(黑龙江——嘉荫段)等与成矿区带分布密切相关。
一方面,这些深大断裂在前寒武纪就已形成,并且长期保持活动,并控制了变质热液、混合岩化热液、再生岩浆热液及中生代以来的火山活动,使区域变质和超级变质带沿着断裂带发生和发育着,而金矿化的活化、迁移、叠加与富集又与这些变质作用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直接控制金矿化体的是深大断裂的次级构造断裂;大断裂对于矿化带的分布起着制约作用,而次级构造断裂控制着矿体的走向。
根据现有资料,直接控矿的主要断裂,自东向西有以下几条:(1)绥阳—老黑山断裂。
南北向断裂,该断裂重力场反映明显,并控制着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一些金矿点。
比如九佛沟金矿、东风沟岩金矿、金场沟岩金矿。
(2)倭肯河断裂。
东西向断裂,受该断裂控制的已知主要金矿床有老柞山金矿。
(3)牡丹江断裂。
南北向断裂,已发现很多金矿化区及矿点,如林口县刁翎-黑背砂金矿区。
(4)乌拉嘎断裂。
北东向断裂,它控制着中生代的火山岩的分布,主要金矿床有团结构金矿。
(5)铁力-南岔断裂。
近东西向,已知矿区有大安河金矿。
1.3褶皱部位控制部分矿体的存在受构造力学的制约,特别是与一定层位有关系的矿床、矿体常赋存于褶皱背斜与轴翼部位。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Y n j l gAuHgS e oi,S a n i a gi i - -b d p s an t h a x
S iW e s e g , e z , Ch ng Lin h nh n Ch n Lii a ag
( o 5G l el i l at A F) N . odG o gc r o C P o aP yf Abta tY nj l g uH —bd p s ct n l t n ab n t rc s f h n n—X n agb s sr c : a g a n — gS e oil ae i f e a i adcro ae ok e’ ii A to s ni c s c oZ a u yn ai i nn teS uhQnigId fl bl o Q ni e sn l a ss m.T ed p s x ei cd3s u tr —h dohr a h o t il n o— od e f il ggoy ci l yt n t n n e h e oiep r n e t c e y rtem l t e r u
钼矿 床和 铜 山铜矿 床相 距 35k . m外 , 余 矿 床 ( ) 其 点
收 稿 日期 :00— 2—1 21 0 2
基 金 项 目 : 国地 质 大 调 查 工 作 项 目“ 龙 江 两 岸 金 及 多 金 属 成 矿 带 成 矿 地 质条 件 与成 矿 规 律 对 比研 究 ” 1 100 8 0 5 中 黑 (2 2 17 60 ) 作 者 简介 : 艳 丽 (9 1 ) 女 , 龙 江 绥 化 人 , 士 研 究 生 , 级 工 程 师 , 要 研 究 方 向 : 矿 规 律 与成 矿 预 测 ; 尔 滨 市 香 坊 区 中 山路 6 付 17 一 , 黑 硕 高 主 成 哈 5号 , 黑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岩石矿物学特征及金矿床成因探讨——以18号矿体为例的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岩石矿物学特征及金矿床成因探讨——以18号矿体为例的开题报告摘要: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金矿之一,其中18号矿体储量巨大,未来具有较高的开采及经济价值。
本文以18号矿体为例,通过对其岩石矿物学特征的详细分析,探讨了其成因机制及金矿床类型,为该区域的金矿找矿及勘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黑龙江省金厂金矿、18号矿体、岩石矿物学、成因机制、金矿床类型
一、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金矿之一,其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地理位置优越,天然条件较好。
矿床类型复杂,矿石品位高,矿床分布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而18号矿体是该区域储量巨大的一个金矿体,具有极高的开采及经济利用价值,因此对其成因机制及金矿床类型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18号矿体的岩石矿物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成因机制及金矿床类型,为该区域的金矿找矿及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地质分析及矿物测定等方法,对18号矿体的岩石及矿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论点。
四、预期结果
通过对18号矿体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我们能够对该矿床的成因机制及金矿床类型做出初步推断。
同时,该研究结果还能为该区域的金矿找矿及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争光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次为北西、 北北西、 北西西向。 矿体严格受北 分布测区南部 , 出露面积 1 . 8平方千米 , 总体呈 造 ,
宽约 8 米、 O 长约 1 0 米 的一条规模较 20 北 西西 向。 内大部分矿体分布于该岩体 内, 区 为 北东 向、 本区重要 的赋矿围岩 ,与金成矿有着密切的关 大 的构造破碎带控制 。. b 金矿主要赋存围岩为强 系。 蚀变 闪长岩 、 绢云绿泥板岩 , 次为强蚀变安 山岩
3 矿 床 特 征
少量 出露石炭 、 二叠 一三叠 系、 白垩统地层 。 下 区内铜 、 、 、 、 钼 铅 锌 金矿产大多赋存于中奥陶统 多宝 山组地层。 侵入岩分布有加里东期辉石橄榄石、蛇纹 岩: 华力西 中晚期花岗闪长岩 、 岗闪长斑 岩 、 花 斜 长花岗岩 ; 山早期花岗闪长岩 、石英闪长 燕
争光金矿床位于三矿沟 一多宝山 一铜 山 一 争光北西 向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大地构 造位置属大兴安岭地槽褶皱 系北东段 ,罕达气 优地槽褶皱系西部 。三矿沟 一 多宝山 一 山 一 铜 争光北西 向铜金多金属成 矿带 由北西至南 东在 不到 四十千米的距离内 , 串珠状分布有 三矿 呈 沟铜( ) 铁 矿床、 多宝山铜 ( 矿床 、 钼) 争光岩金矿 床等十四个金属矿床( ) 点 。
及凝灰岩。 与 金矿体有关 的矿化蚀变主要为硅 c 化 或石英 化 、 黄铁 矿 ( 层褐铁矿 ) , 浅 化 绢云母 化。 矿体多位于上述强蚀变带 内, 蚀变带宽度略 大 于矿体 , 或与矿体相 同, 由矿体 向两侧 , 蚀变 强度逐渐减弱。d矿体沿走向、 向多表现为舒 . 倾 缓 波状 , 膨胀收缩 、 分枝复合 、 尖灭再现的特点 。 4成 因机理分析 41 矿 条 件 .控 地层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奥 陶统多宝山 组 安 山质凝灰岩 、 山岩、 安 绿泥绢云板岩 中, 其
争光岩金矿原生矿石特征
争光岩金矿原生矿石特征
王素文;周华
【期刊名称】《黑龙江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争光岩金矿床是黑龙江省西部的一个重要矿床,可分3个矿带。
Ⅱ号矿带已完成详查,Ⅰ、Ⅲ号矿带正在普查。
这3个矿带共发现岩金矿体数十条,均呈长短不等的与蚀变岩有关的脉状产出。
主矿体明显受闪长岩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安山岩和安质凝灰岩的接触构造控制。
极少数小矿体受北东向小张裂隙控制。
矿石具有其独特特点。
【总页数】1页(P68)
【作者】王素文;周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矿产开勘查开发总院;齐齐哈尔矿产开勘查开发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争光岩岩金矿成矿因素剖析 [J], 张春新;肖尧;王磊
2.黑龙江省争光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王宝权
3.黑龙江省争光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张莹芬;李国栋;颜秉超;王建民
4.争光岩金矿区环境地质评价 [J], 胡建文
5.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岩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J], 付忠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年代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年代学特征及成矿意义李运;符家骏;赵元艺;曾辉【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6(090)001【摘要】多宝山斑岩矿床位于兴蒙褶皱带的东段,是中国东北部著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争光矿床处于多宝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东端,是区内重要的金矿床.本文对争光金矿区多宝山组灰绿色凝灰岩中因受闪长玢岩侵入影响而形成的薄膜状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480±3Ma;对采自于接触部位内侧的闪长玢岩(侵入安山岩,赋存金矿体),以及采自于一条被金矿脉切断的岩脉中的闪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206 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78.3±3.7Ma、150.67±0.77Ma.根据多宝山矿集区的地质背景、区内经历的对岩浆活动与成岩成矿有重要影响的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的三大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过程、多宝山斑岩成矿系统中Au元素的含量、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的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和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矿区发现了隐爆角砾岩型矿石,以及多宝山、铜山、争光Re-Os同位素较为一致的测年结果等诸多特征,推断争光金矿早期矿化发生在加里东期,为多宝山斑岩成矿系统外围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并与闪长玢岩岩浆活动相关,后期叠加了燕山期闪长岩岩浆活动的成矿作用.本文所测辉钼矿中Re的较高含量(295.9×10-6~394.7×10-6),推测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并含有部分地壳物质.【总页数】12页(P151-162)【作者】李运;符家骏;赵元艺;曾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黑龙江争光金矿床英云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J], 杨永胜;吕新彪;高荣臻;李春诚;孙喜新;李杰;衮民汕;吴建亮;邢伟伟2.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床类型、U-Pb年代学及古火山机构 [J], 宋国学;秦克章;王乐;郭继海;李真真;佟匡胤;邹心宇;李光明3.西藏拿若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J], 祝向平;陈华安;刘鸿飞;马东方;李光明;张红;刘朝强;卫鲁杰4.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J], 陈华安;祝向平;马东方;黄瀚霄;李光明;李玉彬;李玉昌;卫鲁杰;刘朝强5.鄂东南铜绿山大型铜铁金矿床成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J], 张世涛;陈华勇;韩金生;张宇;初高彬;魏克涛;赵逸君;程佳敏;田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英云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英云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杨永胜;吕新彪;高荣臻;李春诚;孙喜新;李杰;衮民汕;吴建亮;邢伟伟【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6(040)004【摘要】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多宝山矿集区东南端,于Ⅰ号矿带钻孔中发现较大规模的隐伏英云闪长斑岩体,其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62.0±0.9 Ma(MSWD=0.0025)和462.1±1.8 Ma (MSWD=0.34),属中奥陶世晚期,代表岩体结晶年龄。
岩石具高镁埃达克质岩特征:SiO2(62.54%~64.62%)≥56%,高Al,富集LILE(Rb、Ba、Sr、U)和LREE,亏损HFSE(Nb、Ta、Ti)、Y及HREE,无Eu异常;高MgO和Cr,高Mg#(56~61),低FeOT/MgO比值。
Sr、Sr/Y、La/Yb及 Na2O/K2O较典型埃达克岩偏低。
与多宝山花岗闪长岩可对比且具演化关系,二者均为俯冲洋壳熔融成因,随俯冲深度增加,体系温度和压力增大, H2O含量降低,主要矿物相稳定性逐渐发生改变,在16.9 Ma 时间差的地质历史时期,先后形成早、中奥陶世多宝山和争光两期埃达克质岩,后者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交代作用;二者均形成于陆缘弧大地构造背景。
争光矿床奥陶纪成矿作用更可能与该岩体有关,熔体高氧逸度、较低聚合度及低演化和分异程度是Cu、Au成矿的有利因素。
%TheZhengguang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Duobaoshan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northeastern Great Hinggan Range, Heihe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latively large-scale tonalite porphyry, which may relate to the mineralization,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No.Ⅰ ore belt. The LA-ICP-MSU-Pb concordant age and 206Pb/238U weighted average age of zirconsfrom the tonalite porphyry are 462.0±0.9 Ma (MSWD=0.0025) and462.1±1.8 Ma (MSWD=0.34) respectively, which represent its crystallization age and belong to the late of Middle Ordovician. The tonalite porphyry exhibits geochemical features like high Mg adakitic rock, including the SiO2 (62.54%~64.62%)≥56%, high Al content,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 (Rb, Ba, Sr, U)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REE), depleted in th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Nb, Ta, Ti), Y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HREE), without Eu anomaly, high Mg# (56~61), MgO and Cr contents and low FeOT/MgO ratios. The Sr contents, Sr/Y, La/Yb and Na2O/K2O ratio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typical adakites. There are lots of geochem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onalite porphyry in the Zhengguang gold deposit and the Duobaoshan granodiorite. They may have evolution relationship to some extent. They are origin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oceanic slab.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subduction depth,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creased, the H2O content decreas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in minerals, such as plagioclase, amphibole, garnet and rutile, gradually changed. The early Ordovician Duobaoshan granodiorite and the Middle Ordovician Zhengguang tonalite porphyry belong to the two periods of adakitic magmatic activity during a period of 16.9 Ma. They both came from continental margin arc, but the Zhengguang tonalite porphyry interacted with the mantle wedge during accending. The Ordovician mineralization of the Zhengguang deposit may relate to the tonalite porphyry pluton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oxygen fugacity, low polymerization degree, lowevolution degree and fractionation degree, which is critical for Cu and Au mineralization.【总页数】27页(P674-700)【作者】杨永胜;吕新彪;高荣臻;李春诚;孙喜新;李杰;衮民汕;吴建亮;邢伟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Ο二队,辽宁鞍山 11400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P595【相关文献】1.延边农坪富金斑岩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乔石磊;马星华2.西天山色勒特果勒铜钼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SHRIMP 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J], 高景刚;李文渊;薛春纪;张照伟;张江伟;曹景良;赵晓波3.农坪英云闪长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J], 张继武; 孙超4.农坪英云闪长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J], 张继武; 孙超5.东昆仑西段落雁山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邢浩;艾萨·伊斯马伊力;摆翔;张鹏伟;蔺如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争光岩金矿金矿物特征摘要:本文从金矿物组分及含量、金矿物嵌布粒度特征、金矿物嵌布形态特征、金矿物赋存状态特征论述了争光岩金矿金矿物特征。
关键词:概况、组分及含量、嵌布粒度、嵌布形态、赋存状态
一、矿床概况
争光岩金矿位于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的罕达气褶皱束的中西部,为三矿沟--多宝山--铜山--争光北西向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南部。
出露地层以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为主,其次有少量的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下白垩统。
侵入岩有华力西中晚期辉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云闪长岩等,燕山早期有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等。
其中燕山早期闪长岩与争光岩金矿的生成有密切关系。
岩金矿床位于多宝山复背斜东南部的小向斜核部,与岩金矿密切相关的燕山早期闪长岩岩株即沿小向斜核部侵位,矿床由三个矿带和数十条矿体构成。
控制矿带的构造为北东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构造。
控制矿体的构造主要是燕山早期闪长岩体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的接触构造。
控制矿体最集中和矿化蚀变最强部位,是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呈半岛状或悬垂体状凸向闪长岩体中的内外接触带构造。
矿床内所有岩石均不同程度的发生蚀变,蚀变具有多期多次叠加改造特点。
主期蚀变有硅化(石英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偶尔见钾长石化。
金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
矿床属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毒砂等,有时候见自然金。
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和碳酸盐等。
二、金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该矿石经镜下鉴定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少量银金矿,自然金成色在850‰左右。
银金矿成色在700‰左右。
金矿物相对含量:自然金为86.11%、银金矿为13.89%。
三、金矿物嵌布粒度特征
金矿物粒度特征是经人工重砂查定和光片镜下检测综合分析所得,人工重砂中所见最大金粒为:0.12×0.18×0.06毫米(枝杈状)。
金矿物表面清洁无污染杂质,矿石中金矿物的嵌布粒度主要以细粒金为主,其次为中粒金、微粒金,其它粒级含量很少。
具体金矿嵌布粒度特征测量结果为:粗粒金(粒径区间﹥0.074mm)占2.27%、中粒金(粒径区间0.074-0.037mm)占17.87%、细粒金(粒径区间
0.034-0.01mm)占58.80%、微粒金(粒径区间﹤0.01mm)占21.06%。
四、金矿物嵌布形态特征
为确保金矿物的形态能反映出原始形态特征,不受碎矿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镜下光片实测统计,通过实测统计结果可知金矿物的形态主要以角粒状、叶片状、板片状、尖角粒状为主,其它形态含量很少。
具体金矿物嵌布形态特征测量结果:(1)边界规整圆滑:浑圆状(延展率1-1.5)占1.96%、麦粒状(延展率1.5-3)占9.96%、
叶片状(延展率3-5)占18.01%、针线状(延展率﹥5)占4.97%,计共占34.63%;(2)边界平整棱角明显:角粒状(延展率1-1.5)占28.47%、长角粒状(延展率1.5-3)占8.89%、板片状(延展率3-5)占13.98%,计共占51.34%%;(3)边界不平整有尖角枝杈:尖角粒状(延展率1-1.5)占13.01%、枝杈状(延展率1.5-5)占
1.02%,计共占14.03%。
五、金矿物赋存状态特征
依据镜下检测到的金矿物与其它矿物的嵌布关系,将金矿物赋存状态
划分为包裹金、粒间金和裂隙金三类。
包裹金是金粒完全被包裹于载金矿物中,其形态以浑圆粒状、麦状为主,与载金矿物边界规整圆滑,说明金粒先于载金矿物晶出,金矿物随即被析出的矿物包围而成。
粒间金是金矿物分布于载金矿物晶体缝隙中,与载金矿物同时形成,其形态受矿物晶隙控制,多以角粒状为主。
裂隙金是破碎裂隙的填充金,主要与碎裂状黄铁矿有关,由含金多金属硫化物充填黄铁矿裂隙而成,其形态受裂隙形态控制,多以枝杈状、叶片状、针线状为主。
从该矿石中金矿物赋存状态检测结果来看,金矿物主要嵌布在黄铁矿裂隙中和黄铁矿裂隙中的方铅矿、黄铜矿等矿物晶体间隙中,二者占77.98%,而包裹金占22.02%。
包裹金主要是自然金,粒度细小,以微粒金为主。
裂隙金和粒间金主要是由自然金和银金
矿组成,其粒度粗、中、细均有分布。
具体金矿物嵌布状态测量结果为(1)包裹金:脉石包裹,占7.31%;黄铁矿包裹,占9.56%;闪锌矿包裹,占3.81%;方铅矿中,占1.35%,共占22.02%(2)粒间金:a脉石粒间,占1.16;b黄铁矿裂隙中:黄铁矿与方铅矿粒间,占6.41%;方铅矿粒间,占18.63%;方铅矿与脉石粒间,占1.25%;方铅矿与黄铜矿粒间,占2.43%;黄铜矿粒间,占2.11%;方铅矿与辉银矿粒间,占0.54%,共占32.53%(3)裂隙金:黄铁矿裂隙中,占45.45%。
从上可见,本矿床金矿物粒度以细粒金为主(58.8%),其次为微粒金(21.06%);金矿物赋存状态是以裂隙金为主(45.45%),其次为粒间金(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