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02 全球环境问题

CFCl3 + hν → CFCl2 + Cl Cl + O3 → ClO + O2 ClO + O3 → Cl + 2 O2
ODS :消耗臭氧层物质
3、O3对生命系统的重要作用
UV-A区:320-400nm 不能被臭氧吸收,但也不对地表生物圈构成伤害且少量是地表生 物所必需,促进胆固醇转变成VD。
污染土壤 和水体
造成 酸雨危害
间接 污染海洋
造成固体 废弃物污染
降低人的 生命安全
2. 全球性
全球性 气候变暖
发展中国家人口 及贫困问题等
酸雨
全球性环境问题
热带雨林减少
臭氧层破坏
有毒有害废弃物 的越境转移和扩散
生物多样性 锐减
沙漠化
(5)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三个阶段:被动治理污染--地球整体观念--拯救地球的战斗。 •1962 美国女作家卡逊《寂静的春天》,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 考。 •1972 人类环境会议 瑞典斯德哥尔摩,发表《人类环境宣言》, 并提出“6.5世界环境日” ,是人类认识环境问题的一个里程碑。 •1992 环境与发展大会 巴西里约热内卢,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表《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 •2002 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
UV-B区:280-320nm 可能到达地表并对人类和生态系
统造成最大危害。
UV-C区:200-280nm 能被大气中O3和O2完全吸收,
不会到达地表造成不良影响。
4、 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
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制冷电器
泡沫床垫
生命期:120年 100年全球增温潜势(GWP):296
第2章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返回
5. 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状况
土地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约9亿人),100多个国家和 地区。
(2)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表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至2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 灭绝的威胁;
据科学家估计,在今后的30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 带雨林可能毁在当代人手里,大约5%~10%的热带雨 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大陆上66%的陆生脊椎动物已成为濒危种和渐危种; 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丧失和严
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 开发利用问题。 环境问题分类、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产生的原
因、环境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途径等
2. 全球环境热点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2)臭氧层破坏与耗损 (3)酸雨污染 (4)生物多样性锐减 (5)土地荒漠化 (6)森林植被破坏 (7)淡水资源危机 (8)海洋资源破坏与污染 (9)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1. 地震
• ★ 2000年8月6日,俄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发生里氏 8.5级特大地震;
• ★ 2000年10月7日,日本中部地区鸟取县发生里氏 7.3级强烈地震,造成97人受伤,591幢房屋受损,直至 7月1日尚未造成人员死亡;
• ★ 2000年11月18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里氏7.9级 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已经是一周以来当地发生的第三次地 震;
植被破坏的山头
5. 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状况
土地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约9亿人),100多个国家和 地区。
(2)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表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至2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 灭绝的威胁;
据科学家估计,在今后的30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 带雨林可能毁在当代人手里,大约5%~10%的热带雨 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大陆上66%的陆生脊椎动物已成为濒危种和渐危种; 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丧失和严
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 开发利用问题。 环境问题分类、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产生的原
因、环境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途径等
2. 全球环境热点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2)臭氧层破坏与耗损 (3)酸雨污染 (4)生物多样性锐减 (5)土地荒漠化 (6)森林植被破坏 (7)淡水资源危机 (8)海洋资源破坏与污染 (9)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1. 地震
• ★ 2000年8月6日,俄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发生里氏 8.5级特大地震;
• ★ 2000年10月7日,日本中部地区鸟取县发生里氏 7.3级强烈地震,造成97人受伤,591幢房屋受损,直至 7月1日尚未造成人员死亡;
• ★ 2000年11月18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里氏7.9级 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已经是一周以来当地发生的第三次地 震;
植被破坏的山头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ppt课件

资料显示:南 极周围有大量 鲸鱼因患白内 障捕捉不到食
物而死亡。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影响人类的健康(皮肤癌、白内 障等疾病增加)、农作物和海洋生 物的生长繁殖。
臭氧层的破环与保护
材料4:
能够取代氟氯烃的是氟氯氢 烃和氢氟烃,如CHCl2CF3和 CH2FCF3用作致冷剂,丙烷和丁 烷用做火箭燃料的雾化剂,戊 烷等用做发泡剂等。无氯化合 物对环境是友好的。从而保护 臭氧层。
小组讨论:
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的解决措施
风能
控制 温室 气体 排放
使用 清洁 能源
太阳能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
《京都议的定代书表在》日是本召解开决《联合国气候 什么环境问变 议化 ,题框 会而架 议起公 通约 过草》了的缔旨约在?方限第制三发次达会国 减排的目家标温是室气什体么排放?量美以抑制全球变 国为什么暖又的退《京出都了议定这书一》。
协议?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 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 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 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 国家没有减排义务。
安南呼吁美国遵守 《京都议定书》
布什称不会加入 《京都议定书》
2001年3月28日,美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 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 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 书》,严重威胁到议定书的生效前景。
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纬:变干旱,农业发达地区退化成草原 高纬:降水增加,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弊大于利? 利大于弊?
危 害 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
全 球 冰川消融 变 海水膨胀 暖
全球环境问题PPT课件

3) 对建筑物和艺术品的危害
酸雨能够通过直接化学腐蚀和电化学 腐蚀破坏各种建筑、金属、油漆涂层 等各种物料,特别是许多以大理石和 耐酸性差,容易受酸雨腐蚀和变色。 中东一些地区海湾地区的城市建筑在 破坏,表现为钢筋水泥结构变形、断 裂,甚至坍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 一是大气污染引起腐蚀造成的。
1
(一)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
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 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 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
环境对人类、生 活的排泄物具有 的容纳和清除能 力
2
这里强调一个“度”,自然环 但是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 一定的程度,超出环境所能承受的
境系统有自身发展和内部调节功能。
二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由环境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森林草原矿产资源的减少和破坏森林草原矿产资源的减少和破坏按环境要素划分按生产类型划分按地理空间划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区域环境问题局部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矿山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大部分
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 增,人类正受到某些 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
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4
( 1)生存困境导致人类对自然无奈的破坏。
( 2 )认识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导致了人类对
自然无意识的破坏。
环境问题概述教学课件

过度砍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 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主要分布区: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林使
木光
成合
片作
死用
亡受
。阻
,
影
响
建筑物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 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人体
危及人体健康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世界上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西南酸雨区成为我国最大重酸雨区 的原因: (1)大气中含有足量的酸性分子。 西南地区煤含量较丰富,煤的大量 燃烧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西南土 壤红壤广布,红壤属于酸性土壤, 故长年当地空气里酸性颗粒很多。 (2)有足量持久的降水。 西南地区多准静止锋,地形崎岖, 封闭,风力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如四川盆地)。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 2000年9月8日宣布,南极上空 2000年9月3日的臭氧层空洞面积 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阅读“南极臭氧层空洞”图,回答以下问题。 (1)臭氧层空洞出现的位置,是臭氧层全部消失了吗?
不是。只是臭氧层变薄,并非全部消失。 (2)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消耗了大量
(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三)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
思考: 近些年来,全球气温
是怎样变化的?这种气 温变化与大气中CO2浓 度变化有什么关系?
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 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主要分布区: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林使
木光
成合
片作
死用
亡受
。阻
,
影
响
建筑物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 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人体
危及人体健康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世界上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西南酸雨区成为我国最大重酸雨区 的原因: (1)大气中含有足量的酸性分子。 西南地区煤含量较丰富,煤的大量 燃烧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西南土 壤红壤广布,红壤属于酸性土壤, 故长年当地空气里酸性颗粒很多。 (2)有足量持久的降水。 西南地区多准静止锋,地形崎岖, 封闭,风力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如四川盆地)。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 2000年9月8日宣布,南极上空 2000年9月3日的臭氧层空洞面积 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阅读“南极臭氧层空洞”图,回答以下问题。 (1)臭氧层空洞出现的位置,是臭氧层全部消失了吗?
不是。只是臭氧层变薄,并非全部消失。 (2)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消耗了大量
(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三)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一)全球的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
思考: 近些年来,全球气温
是怎样变化的?这种气 温变化与大气中CO2浓 度变化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
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
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 客观存在的问题。
4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P12)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 (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破坏
5
环境污染的分类:
生态破坏
突发性严重
物多样性锐减
十大污染事件
污染事件
污染物越境转移
14
近代环境问题与当代环境问题比较
近代环境问题
影响 范围 危害 后果 工业发达国家, 小范围、局部 性环境污染 主要影响人体 健康,经济损 害不突出。
当代环境问题
大范围的、乃至全球性 环境问题。 不仅明显损害人体健康, 而且已威胁到全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阻碍经济 的持续发展。 污染源和破坏源众多, 分布广,来源杂。 需众多的国家,甚至全 球的努力才行,需要新 15 型的治理技术。
30
(一)毁林开垦使森林资源贫乏
我国森林面积1.59亿公顷, 居世界第五位。 森林覆盖率为16.55%(世界平均27%)居世界第104位。 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5;河北省人均森林面积0.05公顷。
存在问题:
1、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 占71%,人工林占87%。 2、分布不均 3、破坏严重,滥乱砍伐现象普遍 4、森林火灾较为频繁、病虫害发 生面积大。
加强湿地保护和建设
加强执法
36
二、自然灾害
1、地震灾害
2、干旱灾害
3、洪涝灾害
4、水土流失灾害
5、泥石流灾害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1973~1982年日本大气环境监测结果
日本人体健康环境水质达标情况
发达国家当前国内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急剧增加; 噪声问题仍很突出; 氮氧化物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大气中有害物质(重金属、致癌物质等)如故; 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2 0世纪最后几年对欧洲人来说是如此地不平静,疯牛病事件的风波刚刚平息 下去,1999年5月底,比利时国内又发生了一起“鸡污染事件”——肉鸡饲养场的 鸡饲料被污染导致肉鸡体内二噁英致癌物含量超标。“一‘食’激起千层浪”,一 连串的食品污染事件使全世界各国对欧洲一些国家出口的禽畜类食品和乳制品望而 却步,如临大敌。 二噁英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垃圾焚烧处理过程。它共有210个同族体,其中几个 被公认为毒性最强,其毒性相当于剧毒化合物氰化钾的50-100倍,砒霜的900倍, 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有生殖毒性、 内分泌毒性和免疫毒性效应。二噁(口英)既可以通过饮食从消化道进入人体,也 可以从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 1滴二噁(口英)可以杀死10OO人,1盎司 (约28.35克)二噁(口英)可置100万人于死 地。
美国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 城,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 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它刺激人的眼睛、 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 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
(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存在于生产、生活、 政治、工业、农业、科技等全部领域中;
(3)对人类的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的变化; (4)可控性,即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充 分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借助法律的、经济的和技 术的手段,总可以把环境问题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 内。
日本人体健康环境水质达标情况
发达国家当前国内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急剧增加; 噪声问题仍很突出; 氮氧化物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大气中有害物质(重金属、致癌物质等)如故; 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2 0世纪最后几年对欧洲人来说是如此地不平静,疯牛病事件的风波刚刚平息 下去,1999年5月底,比利时国内又发生了一起“鸡污染事件”——肉鸡饲养场的 鸡饲料被污染导致肉鸡体内二噁英致癌物含量超标。“一‘食’激起千层浪”,一 连串的食品污染事件使全世界各国对欧洲一些国家出口的禽畜类食品和乳制品望而 却步,如临大敌。 二噁英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垃圾焚烧处理过程。它共有210个同族体,其中几个 被公认为毒性最强,其毒性相当于剧毒化合物氰化钾的50-100倍,砒霜的900倍, 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有生殖毒性、 内分泌毒性和免疫毒性效应。二噁(口英)既可以通过饮食从消化道进入人体,也 可以从呼吸道和皮肤进入机体。 1滴二噁(口英)可以杀死10OO人,1盎司 (约28.35克)二噁(口英)可置100万人于死 地。
美国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 城,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 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它刺激人的眼睛、 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 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
(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存在于生产、生活、 政治、工业、农业、科技等全部领域中;
(3)对人类的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的变化; (4)可控性,即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充 分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借助法律的、经济的和技 术的手段,总可以把环境问题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 内。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PPT课件

4、环境问题的性质和实质
性质:
(1)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 人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 发展,呈现孪生关系;
(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存在于生产、生活、 政治、工业、农业、科技等全部领域中;
(3)对人类的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的变化;
蓝天白云蓝天白云编辑编辑pptppt8383喜欢的生活环境喜欢的生活环境编辑编辑pptppt8484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水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沙漠化沙漠化编辑编辑pptppt8585长江之污绿藻泛滥的滇池水污染水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686污水进河流污水进湖泊工业污水水污染水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78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888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989城市生活垃圾编辑编辑pptppt9090生态破坏生态破坏编辑编辑pptppt9191沙漠化沙漠化编辑编辑pptppt9292编辑编辑pptppt9393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每小时灭绝一个物种每小时灭绝一个物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物种的丧失速度加快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的丧失速度加快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每小时一个物种灭绝
怒吼的巨浪:
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 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 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 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 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 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1960年5月21日 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 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大小地震 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 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 以上的有十几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 次。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 雾事件
?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
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 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 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 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 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 烟雾。
八大公害事件-伦敦烟雾事件
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 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 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 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 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
八大公害事件-水俣病事件
? 7、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
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 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 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 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 中60人死亡。
4.环境问题的性质与实质
? 环境问题的实质,很显然,就是个经济问
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白 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当代人类面临 的所渭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l 开发利用造成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的加 剧和资源的枯竭,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直接 或间接的结果;而且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 理与控制,又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这 就是环境问题的实质所在。
第一节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1.什么叫环境问题 ? 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
方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约生存和发展的—切 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只是由 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 统失公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一切问题,就是从狭义上理解的环境问 题。
? ②人们关心的重点不同,前次人们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