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素材: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精编】.docx

合集下载

1952伦敦雾霾事件

1952伦敦雾霾事件

1952伦敦雾霾事件伦敦雾霾事件指的是发生在1952年12月5日至12月9日期间的一系列雾霾天气。

这次事件对伦敦市民的健康和整个城市的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事件之一。

在那个年代,伦敦是一个工业城市,工厂烟囱的废气排放以及家庭燃煤使用增加了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

此外,冬季的湿冷天气和稳定的大气层结也导致了雾霾情况的加剧。

然而,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却比以往的情况更加严重。

事件爆发后的几天里,整个伦敦市被笼罩在浓厚的烟雾和雾气之中。

能见度极低,甚至不足10米。

街道上的交通瘫痪,人们无法正常行走,许多人甚至迷失在雾中。

开车的人用不到5米的距离看不清前方,导致许多交通事故和撞车。

此外,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伦敦的火车运输和航空运输也受到了严重干扰。

与此同时,伦敦的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污染物在空气中积聚,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含量飙升。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据统计,仅在这几天里,伦敦市的空气污染导致至少4,000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

另外,有数万人因疾病住院治疗。

这次事件迅速引起了民众和政府的关注。

许多伦敦市民纷纷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雾霾的危害,如佩戴口罩和戴着湿毛巾遮挡鼻子和嘴巴。

政府也开始采取行动,关闭工厂和提倡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如天然气。

此外,伦敦各地的清洁运动也得到了加强,市政府加强了城市清洁工人的雇佣并加大了清扫力度。

伦敦雾霾事件也成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起点。

政府开始采取更严格的法规,监管工厂废气排放和家庭燃煤使用。

此外,建立了更多的环境监测站,开始定期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长期来看,伦敦雾霾事件对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府通过立法和监管,改善了工业和家庭的废气排放。

伦敦市也逐渐减少了对煤炭等污染能源的依赖,更多地采用清洁能源。

空气质量逐渐得到改善,伦敦市的雾霾天气也大大减少。

1952年伦敦的雾霾事件是一次令人痛定思痛的教训。

伦敦毒霾

伦敦毒霾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谢谢欣赏!
真诚邀请全体英华师生提供宝贵素 材,一经采用,均有纪念品。致谢! 世纪英华实验学校德育处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大 量的工业和生活煤炭的燃烧,当 时伦敦周边的大型的火力发电站 每天都排放超1000吨的烟雾颗粒 ,2000吨二氧化碳,140吨盐酸, 370吨二氧化硫等。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1937年,英国足总杯半决 赛,门将在浓浓的雾霾中艰难 的寻找对手。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1938年的伦敦,一名女子拿 手电筒给雾霾中的车引路。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情侣们带着口罩在户外约会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连宠物也被迫戴上了口罩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1952年12月 5日的伦敦 ,同样的白 昼如夜,消 失的地标, 浓雾甚至弥 漫进了室内 ,很多活动 被迫取消, 人来人往都 戴着口罩, 人们走路都 要低头看路 ,一不留神 就会绊倒。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英国开始大规模改造 城市居民的传统用灶,减 少煤炭燃烧,改天然气, 冬季集中供暧,家用壁炉 改造费用政府补贴70%,违 反规定的人严惩,10-100 英镑罚款或3个月监禁。 治理污染道阻且长, 1957年到1962年,伦敦又 发生了12次严重的雾霾事 件。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1968年,英国又扩充 了《清洁空气法案》 1974年,英国颁布了 《污染控制法》 (Control of Pollution ACt),规 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 ,并限制了油品(用 于机动车或壁炉)中 硫的含量。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制作人:徐大荣
放眼世界
伦敦毒霾
道德大讲堂校本教材
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 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 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 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 上空。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 笼罩,马路上几乎没有车,人 们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摸索 前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精品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精品教案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一、课标内容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知道工业革命带来的人口、劳动力结构、教育城市生活的变化及带来的社会问题;认识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 1952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件呢?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人口增长的表现与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说出劳动力结构变化的表现。

生: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商业、手工业的人口增多。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说出教育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生:表现:●德国、法国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影响: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合作探究】4.观察图片,说出英国城市人口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归纳其原因。

变化:从1750年农业人口占多数到1870年城市人口占大多数。

城市化进程明显。

原因: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导致人口增多。

【合作探究】5.阅读教材及相关史事,思考城市化会带来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后来改善了吗?问题:卫生条件、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规模过大,交通不便;就业困难,城市贫民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

改善了【合作探究】6.阅读教材归纳工业化带来什么社会问题。

●社会矛盾激化资本家日益富裕、工人生活困难,矛盾激化●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环境保护案例 伦敦烟雾事件

环境保护案例   伦敦烟雾事件

不止上个世纪的伦敦,世界上的许多 国家都在受大气污染的困扰
无论是政界 人士还是普 通老百姓都 意识到了事 态的严重性, 并开始思考: 我们该为此 做点儿什么
了。
现在那种状况已成为过去。污染治理真的产 生了效果,空气干净了。在工厂和家庭中大 力推广无烟燃料,广泛利用天然气和电力, 使伦敦摆脱了烟雾的困扰。空气中二氧化硫 的含量已经降低了90%.今天的伦敦已经大不 一样了。
二氧化硫烟雾的减少使伦敦人的生活质 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大片的绿地成为伦敦的 肺,它们不断地向伦敦注入新鲜的氧气,吸 收空气中的尘埃。伦敦的显现出了湛蓝的天 空。
对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的根本在于要掌握 建立在良好科研基础上的空气质量信息和排 放物信息,而且有了信息还必须有效地利用 它,把它迅速传递给建设规划者、地方政府 官员,或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空气质量信 息的公开也能够教育公众,使他们意识到问 题的严重性,有助于激发公众乐于协助政府 进行空气质量管理。另外,工业界也必须合 作。由政府发起的治理污染和清洁生产措施 成功地改变了伦敦排放污染的工厂,终于使 烟雾一去不复返。
不止上个世纪的伦敦世界上的许多不止上个世纪的伦敦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受大气污染的困扰国家都在受大气污染的困扰无论是政界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并开始思考
繁荣背后的 环境危机
1952伦敦烟雾事件
这是典型的煤烟污染事件。英国工业
城市伦敦,在未治理前最笼罩无法 扩散。伦敦1873~1965年共发生烟
雾事件12次,最严重的一次导致4
日之内非正常死亡4000人。
空气中普通的水雾
并没有什么危害。
当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由 铁路、工厂和家庭释放出来的烟 雾高达两百五十万吨。1952年伦 敦烟雾事件发生期间,空气中二 氧化硫浓度达到了每天每立方米 约四千到五千微克(安全浓度为 100微克/米以下),烟尘颗粒物 的含量约五千微克。空气的重度 污染导致了伦敦在一周内死了约 有四千人。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
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改良的蒸汽机
煤炭
火车——史蒂芬孙(英)
电动机、内燃机
电能和石油、化学工业
汽车——卡尔本茨(德)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机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使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了国民收入中的主要地位,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席卷全世界。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城市化的含义
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D
2、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教育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
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
越来越多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推广大众化教育
城市建设和发展
社会矛盾激化
环境污染
我来总结
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9·邵阳模拟) 衡邵怀铁路的开通运营,填补了湘西南多个县市的铁路路网空白,让沿线各地搭上了“高铁快车”。

世界铁路时代的开创者是()A . 哈格里夫斯B . 史蒂芬森C . 瓦特D . 卡尔·本茨2. (2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戏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 .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B . 城市化进展迅速C . 工业化开始启动D . 工人福利得到保障3. (2分)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①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②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③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④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A . ①③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④4. (2分)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化、城市化有了较大发展。

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发展。

由此,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

这说明工业革命()A . 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B .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布局C . 推动了英国经济均衡发展D . 推动了英国整体经济发展5. (2分)(2014·宜昌)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技术发明和革新,大机器生产逐步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人类开始步入“蒸汽时代”或工业化时代。

这一变化称为()A . 文艺复兴B . 新航路的开辟C . 工业革命D . 明治维新6. (2分)(2020·百色模拟)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A . 新航路的开辟B .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 . 工业革命的发展D . 海外殖民地的扩大7. (2分)有一张1952年的雾都伦敦老照片。

London's smog incident伦敦烟雾事件

London's smog incident伦敦烟雾事件

London's smog incident伦敦烟雾事件作者:孙朝岚来源:《疯狂英语·新读写》2024年第02期On December 5th, 1952, the GreatSmog of London descended on the Britishcapital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air pollutionand weather conditions. To maximizerevenu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econdWorld War, the British government hadopted to export the country's betterqualityhard coal and retain the more sulfurous,lowgradecoal for domestic consumption.Smoke from burning this coal in domesticfires to offset the particularly coldwinter of 1952,combined with pollutantsfrom Londons numerous power stations,factories, and public transport to create athick, noxious blanket of smog over thecity. The thick yellowblacksmog was heldover London for five days due to the arrivalof highpressureweather conditions. Thiscaused an anticyclone that stopped the pollutedair from rising into the atmosphere.Windless conditions and London's positionin a river valley also meant that thesmog was unableto be blown away. Visibilityin the city was reduced to just a fewmeters, bringing public transport to a haltand forcing schools and businesses toclose. Meanwhile, people across the citybreathed in the toxic air and began to succumb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Estimatesstated that between 4000 and 12,000 Londonersdied as a direct result of breathingthe polluted air.In response, the government began torethink its policy towards air pollution, andin 1956 introduced the Clean Air Act thatestablished smoke control areas whereonly clean fuels could be burned, precipitatinga shift towards the use of cleanercoals, electricity, and gas as sources ofheat.ReadingCheck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incident of London?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第二单元政治补充资料

九年级第二单元政治补充资料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八大公害事件”是20世纪人类遭受的重大环境灾难,这些多由工业污染造成的悲剧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和教训。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厂排放烟尘致使当地几千居民受害。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美国多诺拉镇工厂和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全镇1/2居民受害。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地面无风且气压很低,潮湿而沉重的空气压在上空,使伦敦一连几天沉浸在浓雾之中,而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烧煤用的成千上万个烟囱浓雾中喷吐着大量的黑烟,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

结果在4天中有4000余人死亡,之后的两个月中又有近8000人死亡。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城市,1952年洛杉矶有250多万辆汽车,这此汽车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

由于阳光强烈,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使数百人死亡,植物大面积受害。

水俣事件 1952年—1955年日本水俣镇附近的一家工厂排放含有甲基汞的废水,甲基汞进入水体后使鱼和贝类富含甲基汞,人和猫食用了这些鱼和贝类就患上极为痛苦的汞中毒病,叫做水俣病,患者一般都耳聋眼瞎,神经失常,多发疯致死。

据日本环境厅1972年公布,日本前后三次发生水俣病,患者计900人,受威胁者达2万人。

富山事件 1931年,日本某地出现一种怪病,患者骨骼疼痛不堪;1952年有些地方河里的鱼奇怪地大量死亡,稻田也减产;从1955年起这种怪病大量地出现,直到1961年才查明原因,原来是日本富山平原神道川河附近工厂排放含镉废水,两岸农民引水灌溉稻田,水稻直接受到镉污染。

农民吃了这种稻米发生中毒,患上骨骼疼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

四日事件 1955年日本四日市建成第一座炼油厂,1961年因当地工厂废气排放,造成哮喘病大流行,到1972年为止,患者达6000多人。

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爱知县米糠油工厂制作米糠油时混入了多氯联苯。

雾都劫难——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雾都劫难——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雾都劫难——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3日清晨,伦敦气象台报告说,一个冷锋将在夜间通过,中午气温可达6摄氏度,相对湿度约为70%。

当于当地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好日子,一个可爱的冬日。

阳光普照之下,英伦三岛显得格外和煦温暖;北风吹佛之下,人们更是感到心旷神怡。

这时,天空不时地出现绒毛状积云,将蓝天点缀得更为壮观、美丽。

这种晴朗天气中偶尔才有的云彩门对于英格兰是十分珍贵的牧业因此成了当地著名的一景。

这一天,从北海吹来的风,吹遍了整个英格兰,将英国中部的工厂和城市居民住户的烟囱内冒出来的团团浓烟吹到九霄云外,因此空气变得格外清新、洁净,给人以舒适之感。

傍晚时分,伦敦正处于一股巨大的高压气旋的东南边缘,较为强劲的北风绕着这个反气旋顺时针吹着。

第二天,即12月4日,这个气旋中心已经移到了伦敦以西几百公里处,沿着常规的路径向东南方向移动。

上午,风速渐渐变小了,云层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

到了中午时分,乌云把太阳全部遮住,伦敦上空阴霾弥漫,气象台温度表的读数为3.3摄氏度,相对湿度上升为82%。

即使白天行车,汽车也需打开车灯,小心翼翼行驶。

12月5日,一个异常的情况出现了。

伦敦气象台的风速表测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量度--风速表读数为零。

据专家的估计,此时风速不超过每小时3公里。

整个伦敦处于无风状态,到处都是雾,站在泰晤士河桥上望去,恍如置身于白茫茫的云端。

浓雾中,多加店铺白天都掌着灯,马路上少数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灯在行驶。

飞机航班被取消,火车只能缓缓移动,只有地铁仍在快速移动。

一些地方的能见度在1米之内,人们刚走几步便迷失了方向。

图为1937年2月12日,著名的巴特西发电厂浓烟滚滚,高耸的大烟囱也成为了伦敦地标之一。

伦敦是一个工业城市。

这里工厂林立,同时又居住着众多居民。

由于当时工业生产及居民取暖大量烧煤,伦敦城内成千上万个烟囱排出的未烧尽的煤的余物--煤气、煤烟和灰尘直冲天空,排入充满水汽的空气中。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英国伦敦。

1952年12月3日,是英国伦敦一个可爱的冬日。

气象台报告说,一个冷锋已在夜间通过;到中午,气温达到℃,相对湿度大约70%。

风从北方吹来令人舒适。

天空中点缀着绒毛状积云,这是英格兰有名的在天气晴朗的片刻才有的云彩。

总之,这是美好的一天。

老年人与病人特别高兴,他们坐着晒太阳,迎着从北海吹来的清净的风喝茶。

这股风吹遍了英格兰,把中部地区的工厂和城市住户烟筒里冒出来的烟统统刮走了。

伦敦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反气旋,也就是高气压地区的东南边缘。

风围绕这一高压中心以顺时针的方向吹着。

12月4日,这个反气旋沿着通常的路径移向东南方,其中心在伦敦以西几百公里风向已稍转,从西北偏北的方向吹来,风速比原来慢了。

几层阴云几乎遮蔽了天空,透过较低层广阔均匀的暗灰色层云裂缝间,可以看到约3000米高空处还有较高的云层。

它们把太阳和天空统统遮住。

中午的气温为38℉,相对湿度是82%。

空气中充满了烟味。

成千上万个烟筒排出的煤烟和灰粒悄悄飘进大气中。

大的颗粒落在屋顶、街道上,落在帽子和衣服上。

较小的烟尘随着空气而飘动。

玩耍的孩子们跑进跑出房子时,一阵阵的风就把这些烟尘与煤气带进室内。

烟雾甚至自己有办法进入门窗都关闭着的房子:当室内外气温变化时,房屋“吸入”污染的外面空气,“呼出”了室内较清洁的空气。

但是,从所有的因素考虑,12月4日这一天的天气还不是太坏的,仅是和前一天比起来显得天气不好而已。

随后的数日内,在伦敦的人才知道天气之坏达到何等可怕的程度。

12月5日,高压中心几乎已经移到了伦敦上空。

风非常微弱,大雾降低了能见度,以至使人走路都有困难。

中午气温是33℉,相对湿度约80%。

烟的气味渐渐变得强烈。

风太弱,不能刮走烟筒排出的烟。

烟和湿气积聚在离地面几千米的大气层里。

人们开始向他们的邻居相互叫苦,汽车司机嘟嘟囔囔地咒骂着浓雾。

12月6日,情况更坏。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思考_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思考_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导语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空气污染导致伦敦形成厚重雾霾,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

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严重空气污染事件,推动1956年英国清洁空气法案出台,措施包括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等。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被环保主义者看做20世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之一。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

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

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着增加。

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毒雾的影响,公共交通、影院、剧院和体育场所都关门停业,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1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1] 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

事件之后伦敦市政当局开始着手调查事件原因,但未果。

[2]伦敦烟雾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措施包括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等。

[2] 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

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

[3]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

直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从伦敦消声匿迹。

[4]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2雾天气。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素材: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精选】.docx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素材: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精选】.docx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

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

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着增加。

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毒雾的影响,公共交通、影院、剧院和体育场所都关门停业,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

事件之后伦敦市政当局开始着手调查事件原因,但未果。

伦敦烟雾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措施包括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等。

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

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

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

直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从伦敦消声匿迹。

污染治理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

1956年,伦敦再次发生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

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

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次严重的烟雾事件。

1968年,英国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的能力。

1974年,英国政府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出诸如工业燃料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

1975年,伦敦的雾日由过去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左右。

到1980年,雾日已经减少到5天。

1993年1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污染。

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

后者于1997年3月份出台,根据国内、欧盟及的标准,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污染控制定量目标。

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一团浓重的黄色烟雾笼罩了英国首都伦敦,能见度突然间变得极差,人们走在大街上,无法看清自己的双脚,公共汽车靠打着的手电筒带路缓缓前行;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感到呼吸困难。

从12月5日到12月9日这短短的几天里,就有4000多人被黄色烟雾夺去生命。

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20世纪50年代,伦敦以煤为燃料的工厂很多,居民生活取暖也主要以煤为主。

当时,伦敦市区烟囱林立,昼夜不停地向空中排放着大量烟雾。

1952年的烟雾事件发生时,伦敦处于高气压控制下,加上几天来,伦敦地区"风平浪静",空气静止不动,而数十万个烟囱却依然喷云吐雾地释放着滚滚浓烟,致使烟雾越积越多,每立方米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比平时高出6倍,颗粒污染物浓度比平时多9倍,空气变成了毒气,低空形成了高危污染层,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其实,从历史上看,早在17世纪,英国就出现过二氧化硫污染现象。

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严重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据统计,自1948年到1962年,伦敦地区共发生过8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

伦敦被冠以"雾都"的"美誉",其实在"美誉"下,伦敦人有一种难以启齿的苦衷,因为"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业污染造成的。

严重的煤烟污染,不仅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而且给英国的一些珍贵文化遗产,留下了难以清除的污迹。

凡到过爱丁堡的人都知道,这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名城,建筑宏伟,风格多样,堪称英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然而,徜徉在爱丁堡的大街小巷就会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古老建筑,都蒙着一层黑黑的污迹,整个城市显得暗淡无光。

据称,这些烧煤时代留下的黑色痕迹,现在已无法清除,成为伦敦永久的遗憾。

伦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过程:1952年12月5-8日,大雾笼罩着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飞机被迫取消航行。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英语:Great Smog of 1952、London Smog Disasters)。
事件的原因:英国伦敦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木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酿成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深意:该事件对于各国现代公害运动及环境运动的兴起具有深远的影响。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着大灯。

室内音乐会也取消了,因为人们看不见舞台。

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

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

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

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由于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但,当时人们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一周后才发现许多人死于呼吸道疾病。

然后,又有许多人死了。

后来人们重新检查了当年的肺的样本发现有许多重金属,碳和其他有毒元素。

这些来自于燃料,在这一年英国的公交车正好换成燃油的而且冷空气使人们家家户户都燃起壁炉,让空气污染严重。

自然辩证法关于伦敦烟雾事件分析

自然辩证法关于伦敦烟雾事件分析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探讨人类文明和自然生态二律背反的矛盾之解决——伦敦烟雾事件的启示自然辩证法探讨人类文明和自然生态二律背反的矛盾之解决——伦敦烟雾事件的启示摘要本文由伦敦烟雾事件提出环境污染与人类发展的矛盾存在现象,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剖析该所谓二律背反问题的内在原因,本文从社会体质和人类自身意识觉醒角度出发,探讨解决文明发展和生态破坏的矛盾的出路,最后归结和谐社会发展理念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迫切性。

关键词伦敦烟雾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社会1952年12月5日,伦敦市区排放的煤粉在浓雾中蓄积不散,造成在之后的一周内死亡人数增加四千多人的严重后果,震惊世界。

伦敦烟雾事件被环保主义者看做20世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之一,并且作为煤烟型空气污染的典型案例出现在多部环境科学教科书中,该事件同时引起了民众和伦敦政府当局的注意,使人们意识到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并且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

伦敦烟雾事件是燃煤废气和天气因素共同造成的环境灾害,作为环境污染案例,伦敦烟雾事件不是一个个例,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发展为严重的社会公害。

抛开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干预,我们更应从人类自身探讨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我们首先要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环境和生态摆在对人的优先地位的观点,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点,人们可以认识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回顾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式,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伦敦烟雾事件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背景下自然对人类行为的一个必然反馈,工业社会技术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人类认知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工业革命到20世纪得到空前提高,人类过度膨胀的自信确立了我们对自然虚假的主体性地位,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得到根本的体现,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对自然资源被无情的掠夺,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英国作为当时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切实得到了自然界对其进行的报复。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设计说明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法、德、美等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包括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教育普及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的理解。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革命后,英、法、德、美等国在人口数量、劳动力结构和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

2.了解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3.归纳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体会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能够针对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城市化。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图文材料:历史图片、文字材料。

视频材料:《世界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烟雾事件”: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

整个城市被烟雾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其间,有40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

当时的英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二、预习检查1.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

2.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三、学习任务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教师讲述: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不能将工业化狭隘地理解为工业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完美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完美版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2、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
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
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
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
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 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三 、 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 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 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 历史过程。
1.城市化
• 时间: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
2、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 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 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思考: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 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有益的变化: 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

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

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着增加。

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毒雾的影响,公共交通、影院、剧院和体育场所都关门停业,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

事件之后伦敦市政当局开始着手调查事件原因,但未果。

伦敦烟雾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措施包括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等。

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

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

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

直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从伦敦消声匿迹。

污染治理
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

1956年,伦敦再次发生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

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

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次严重的烟雾事件。

1968年,英国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的能力。

1974年,英国政府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出诸如工业燃料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

1975年,伦敦的雾日由过去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左右。

到1980年,雾日已经减少到5天。

1993年1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污染。

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

后者于1997年3月份出台,根据国内、欧盟及的标准,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污染控制定量目标。

2007年,英国修订《战略》,新增对PM2.5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控要求。

2007年的《空气质量战略》提出,到2020年前将空气中PM2.5的年平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道路等高污染区域不能超出这一上限,而在乡村等空气较好的区域,还会实行更严格的监控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