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标准 云当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ACM XXXX-2018

道地药材云当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当归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云当归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

3.2 云当归Yun Danggui

产于云南省的栽培当归药材。

4 来源及形态

4.1 来源

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4.2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4-1米。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香气。茎直立,绿白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厘米,基部膨大成管状的薄膜质鞘,紫色或绿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厘米,宽15-20厘米,小叶片3对,下部的1对小叶柄长0.5-1.5厘米,近顶端的1对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厘米,宽5-15毫米,2-3浅裂,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表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

1

T/CAMA XXXX-2018

叶简化成囊状的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4-7厘米,密被细柔毛;伞辐9-30;总苞片2,线形,或无;小伞形花序有花13-36;小总苞片2-4,线形;花白色,花柄密被细柔毛;萼齿5,卵形;花瓣长卵形,顶端狭尖,内折;花柱短,花柱基圆锥形。果实椭圆至卵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背棱线形,隆起,侧棱成宽而薄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翅边缘淡紫色,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7-9月。

5 历史沿革

当归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秦汉时,《范子计然》云:“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陇西即今甘肃定西市及其周边。

秦汉《神农本草经》:“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癣,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煮饮之。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

魏晋时期,《梁书•诸夷传》云:“天监四年,(宕昌国)王梁弥博来献甘草、当归。”宕昌即今甘肃定西市所辖的岷县,至今仍是当归的道地产区。

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云:“今陇西四阳、黑水(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今安徽和县)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方家有云真当归……”此处至少提到了3种当归,有黑水所出马尾当归、西川北部当归以及历阳所出的草当归,其中产于安徽的“历阳当归”虽在当时有草当归、真当归诸名,但《本草经集注·序录》所言“江东已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假令荆益不通,则全用历阳当归、钱塘三建……”,表明对其有所质疑。四阳即武阳、首阳、洮阳和岷阳,分别相当甘肃的漳县、陇西、临洮、和岷县;或曰陇西四阳实系陇西叨阳之误。此外,或曰四阳即首阳,汉置县,属陇西郡。直至南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才改称渭源县,故城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东北。县东南有首阳山,属岷山山脉。其说最有理。

唐代《新修本草》云:“当归苗,有二种于内:一种似大叶芎藭,一种似细叶芎藭,惟茎叶卑下于芎藭也。今出当州(今四川黑水县北)、宕州(今甘肃岷县)、翼州(今四川茂县西北维城附近),松州(今四川松藩县),宕州最胜。细叶者名蚕头当归。大叶者名马尾当归。今用多是马尾当归,蚕头者不如此,不复用。陶称历阳者,是蚕头当归也。”文中强调了马尾当归为胜。考唐代当归产地多集中在甘肃、四川,其中建南道所辖州县出当归者尤多,综合《新修本草》《千金翼方》《通典》《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等文献的记载,建南道的茂州(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县等地)、翼州、维州(今四川理县)、松州、当州、悉州(今四川茂县西北)、静州(现四川旺苍县普济镇大营坝)、柘州(今四川松潘县叠溪营西)、恭州(今重庆)等9州皆士贡当归。唐代建南道所属以成都为中心,涵盖今四川省的大部分及云南、贵州和甘肃文县的一部分。但仍以宕州最胜。

宋代《本草图经》云:“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南京古称)、滁州(今南京市六合区)皆有之,以蜀中(今四川省中部地)者为胜。春生苗,绿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根黑黄色。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然苗有二种,都类芎藭,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藭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蚕头当归,大抵以肉厚而不枯者为胜。”指出蜀中者为胜。按《本草图经》所述,结合《证类本草》所附文州(今甘肃省文县)当归药图,应即今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本草衍义》亦云:“当归,今川蜀皆以平地作畦种,尤肥好多脂肉,不以平地。山中为等差,但肥润不枯燥者佳。今医家用此一种为胜。市人又以薄酒晒使肥润,不可不察也。《药性论》云补女子诸不足,此论尽当归之用也。”规模性的人工种植,应该是宋代蜀川当归成为主流的原因。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