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该教学设计是依据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内容来进行的。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知识的具体应用。本节课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和现状的关系。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供图片素材,以罂粟,美丽的花与给人带来无穷的灾难与痛苦的果实的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自然过渡:1.为什么使用基因敲除技术能实现这种转变?

2.基因如何控制生物性状?

利用视频,总结中心法则内容:视频展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让学生总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分步实施:将本节内容将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分解,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构建四个实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模型,分步实施,层层深入,最后理清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间的关系。

分析实例,拓展提升:教师结合人体基因控制身高的实例与别的实例以及本节课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以拓展提升学生的知识。

四、具体过程:

(1)导入课程,以罂粟,美丽的花与给人带来无穷的灾难与痛苦的果实的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并利用问题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绘制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并根据教材资料分析进行补充与完善。(3)合作展示,结合自主学习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构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模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提升。

(4)自主总结,然后完成检查评估,最后进行反思。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在必修一已掌握了氨基酸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一切生命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前一节课刚学习了基因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了蛋白质。在遗传学中又学习了性状的相关知识,在细胞呼吸知识中又学习了代谢就是化学反应,酶控制和催化化学反应。以前所做的一些习题中已经渗透了酶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而控制性状的观点,有了以上的这些知识基础,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本节知识,因此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但是从基因到蛋白质再到性状毕竟是一个抽象的、微观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我采用让学生构建模型的方法使抽象的、微观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评测结果

1.预习反馈

知识归纳不全,语言组织不规范,搜集资料不够全面,部分问题记忆不扎实,课本利用较好,明确自己疑惑和问题,做好小组合作展示准备。

2.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任务完成良好。

3.小组建模展示环节良好

课堂中小组合作互动较强,小组长能够发挥引导带头展示作用,模型构建准确。

4.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

选择题能够比较迅速的完成,但选择题第三题很多同学错选C。

效果分析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结合以学校3363教学理念,利用任务驱动以学生自主、互动、动手操作来进行主体内容的学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教材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主要内容是“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

状的关系”。教材首先介绍了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补充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通过分析圆粒皱粒豌豆、囊性纤维病等遗传现象的实例,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总结,说明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或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再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来实现的。再以相应的实例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最后总结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评测练习

班级:学号:姓名:

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2.(2017·全国卷丙·T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3.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4.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学家宣布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这只名为CC的小猫毛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基因的妈妈。对该克隆猫毛色的解释合理的是()

(1)发生了基因重组所造成的结果

(2)提供卵细胞的雌猫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

(3)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的基因表达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