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铁的冶炼教案与教学反思
8.3.1 铁的冶炼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8.3.1 铁的冶炼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掌握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3.理解冶炼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2.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3.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2.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2.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10分钟)•铁的冶炼是将含有铁矿石的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将其中的铁分离出来的过程。
•冶炼铁的过程主要包括矿石的破碎和富集、炼矿和冶炼。
2. 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20分钟)•高炉炼铁是最常用的铁的冶炼方法。
高炉是由炉体、炉喉和炉底三部分组成。
•高炉炼铁的主要设备有:高炉本体、鼓风机、送风系统、炉渣护炉、铁水处理设备、脱硫设备等。
3. 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15分钟)•高炉炼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炉渣和烟尘,对环境产生污染;•冶炼产生的废水、烟尘和废气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环保措施和技术可以减少冶炼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4. 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实物模型演示,展示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的运作过程。
5. 小结和讨论(10分钟)•对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高炉炼铁的原理和主要设备进行小结;•讨论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环保措施。
六、教学拓展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2.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冶炼方法和冶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七、课堂讨论1.地方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选择使用哪种冶炼方法?2.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烟尘和废气如何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八、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学习《化学》教材相关内容。
以上是《8.3.1 铁的冶炼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铁的冶炼过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铁的冶炼》参考教案

第二节 金属矿物铁的冶炼--铁的冶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钢铁、青铜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铁的冶炼原理;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
【教学设计思路】:一、铁的冶炼【教学过程】:1、地壳中铁的含量在金属中居于第几位?自然界中铁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2、你知道的铁矿石有哪些?我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就你所知的历史知识,你知道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什么时期就发明了炼铁和使用铁器了?4、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呈现学习情景 提出问题 讨论与探究 知识运用从你所了解的钢铁知识入手如何从铁矿石中提取铁? CO 还原Fe 2O 3的化学原理 工业炼铁的设备及过程引导学生从地壳中铁的含量,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我国铁矿的类型及基地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
既然铁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以铁矿石为原料冶炼出铁的反应原理及过程。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以主要成分为Fe 2O 3的赤铁矿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对比Fe 2O 3与Fe 组成上的区别,请大胆假设,如何实现从Fe 2O 3到Fe 的转变。
Fe 2O 3与Fe 的组成上均含有Fe 元素,不同之处在于Fe 少了O 元素,要使Fe 2O 3转变为Fe ,可从下列方面入手:(1)可在一定条件下,使Fe 2O 3直接失氧,转变为铁;(2)可加入某类物质,让其与Fe 2O 3中的O 元素结合,主动夺取Fe 2O 3中的“O ”元素,使Fe 2O 3转变为金属Fe 。
评析:(1)对于活动性比较活泼的金属(如Na 、K 、Mg 、Al 等)很难从其矿物中提取出来,为了得到它们,可采用电解的方式直接将它们分解,引读P 120“拓宽视野” 。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冶炼教案主题:铁的冶炼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铁的冶炼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制备铁的基本方法和条件。
3. 观察铁的物理性质。
4. 学习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生铁粉末、碳粉、石墨舟、点燃器、试管、钳子、铁网、玻璃棒、黄色磷酸铁铵溶液。
2. 实验辅助材料:PPT课件、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PPT课件介绍铁的冶炼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实验的兴趣。
2. 实验操作:(1)将生铁粉末和碳粉混合放入石墨舟中,加热至800℃左右。
(2)使用点燃器点燃混合物,观察产生的反应现象。
(3)将试管放置在反应产物上方,用钳子将反应产物收集到试管中。
(4)用铁网将试管中的铁块冷却。
3. 实验观察:观察试管中收集到的铁块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4.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结果,讨论铁的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5. 实验总结:总结本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铁的冶炼过程及其意义。
四、课堂练习:1. 铁的冶炼是属于()过程。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热力学变化2. 下列哪种物质不参与铁的冶炼反应?A. 生铁粉末B. 碳粉C. 氧气五、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撰写简洁、清晰的实验报告。
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铁的冶炼反应与其他化学反应的联系和区别,拓展实验内容。
七、板书设计:铁的冶炼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步骤4. 实验观察5. 实验讨论以上为初中化学铁的冶炼实验教案,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铁的冶炼教案及反思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本课题由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表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
人类对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用来冶炼金属,而其中冶炼量最大的是铁。
因此,教材很自然地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中。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材除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外,主要是通过实验,说明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的方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和实际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
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实施、讨论、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应用等多个步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中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第1课时铁的冶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的某些杂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难点重点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1课时 铁的冶炼(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铁的冶炼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石。
2.了解冶炼铁的原理、方法及操作。
3.知道工业炼铁的基本原理。
4.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难点1.铁的冶炼原理。
2.实验室冶炼铁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有关计算。
自主预习阅读P14~P17关于“金属矿石和铁的冶炼”部分,用彩笔把重要知识点做上记号。
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课堂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金属材料,如铁门、铁锅、铜丝、铝合金门窗等。
而在自然界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并非以单质形式存在,那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金属的呢?今天我们就以如何利用铁矿石炼铁为例来探寻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知识点1:常见的金属矿石【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金、银以及各种铁矿石、铝矿石、铜矿石等图片。
【提问】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为什么自然界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而银、金等金属元素却以单质形式存在?【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
【小结】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而银、金等少数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结合,所以以单质形式存在。
【提问】在以上图片中,赤铁矿、磁铁矿、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在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中,你认为哪一种铁矿最不适宜于炼铁?为什么?【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
【小结】1.自然界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3.目前人类从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
【板书】自然界金属矿物的存在。
知识点2:铁的冶炼【展示】教师向同学们展示我国古代炼铁的流程图。
九年级化学下册《铁的冶炼》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为什么铁矿石需要经过冶炼才能变成铁?”“铁的冶炼过程中,为什么要使用还原剂?”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探究铁的冶炼原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铁的冶炼》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九年级化学教学过程中,铁的冶炼是一个重要的章节。这不仅是因为铁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因为通过学习铁的冶炼,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金属的活动性与冶炼方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本教学案例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铁的冶炼》为例,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途径,掌握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4.实验室铁的冶炼:讲解实验室进行铁的冶炼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为学生后续的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铁矿石为什么需要经过冶炼才能变成铁?
2.铁的冶炼过程中,还原剂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室进行铁的冶炼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铁的冶炼过程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提问、解答,共同探究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对铁的冶炼原理、方法、实验操作等进行总结。同时,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梳理,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课本内容,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铁的冶炼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亲手进行实验,观察铁的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本案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性化思维,让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关注环保和资源利用等现实问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铁的冶炼合金教学设计及反思

化学《铁的冶炼和合金的教学设计》以及反思作者:张登 (初中化学泸州初中化学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4 / 54 发表日期: 2011-10-25 12:18:46铁的冶炼和合金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知道生铁、钢等重要的合金。
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善金属特性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铁的冶炼实验(CO与Fe2O3的反应)的观察和视频资料的观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我国古代的成就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重点:生铁的冶炼原理;难点:演示实验:CO与Fe2O3的反应。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实验准备:CO与Fe2O3的反应。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多媒体):钢铁的用途,学生观看图片,谈谈对图片内容的认识。
师:钢铁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你对钢铁有多少了解呢?钢铁又是怎样被炼成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钢铁的相关知识。
(板书)铁的冶炼和合金一、铁的冶炼。
1、师:在自然界中铁的储量怎么样?以什么形式存在?我国铁矿分布情况又是如何的呢?阅读课本自主、合作讨论:下列问题(多媒体呈现),师:(鼓励学生),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
怎样把铁的化合物变为金属铁呢?2、铁的冶炼。
学生讨论:你能想出那些方法使赤铁矿石中的Fe2O3变成Fe?观看实验录象。
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CO与Fe2O3的反应。
A、观察:B、描述实验现象,并与同桌交流。
C、学生实践:书写铁冶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D、分组讨论、交流:(1)先通CO排出空气,然后加热Fe2O3的目的?(2)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的目的?(3)尾气为什么要进行处理?设问:你知道工业上是怎样炼铁的吗?师分析CO与Fe2O3反应的方程式之后引入1、多媒体呈现视频材料,学生观看。
第1课时 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第八章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获得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炼铁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产中的作用,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环保意识。
认识到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重点1.工业炼铁原理。
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视频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只有金、银等少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大部分的金属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那么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到学生倾听。
思考。
回答炼铁需要铁矿石、需要还原剂。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分钟最多的金属——铁是怎样炼成的?新课教学25分钟展示图片:各种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图片如果你是炼铁厂的厂长,你会选择哪种铁矿石?我们学过的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选择哪种还原剂呢?炼铁的设备是什么?在炼铁时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学生思考、讨论选择合适的铁矿石。
思考、讨论选择碳、氢气、一氧化碳中的哪种物质做还原剂。
思考、讨论高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图片,播放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
讨论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先通,再加热,目的是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
2.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至冷却,目的防止石灰水倒吸。
3.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漂市一中钱少锋
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资源、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
第1课时铁的冶炼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概括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炼铁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工业上
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生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4 ~P15,包括图片和资料,交流讨论。
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2.常见的铁矿石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什么?理由?
3.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交流评价】
让学生分析与交换不同意见。
【交流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产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0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0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 )、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03)、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2.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因为这两种矿石含铁量高(质量分数大)且含硫等“有害元素”少,冶炼时产生的污染小。
3.普遍使用的金属有铁、铝等。
【过渡】
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炼数以亿吨计的金属。
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
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炼。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知识。
【学生活动】
1.展示我古代炼铁图一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
2.观看视频参观炼铁厂和展示P16图8─22。
3.思考工业冶炼铁的原料、理和设备。
4.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反应过程示意图。
【分析小结】
1.冶炼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2.冶炼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冶铁的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
【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析反应原理,记录现象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归纳总结】
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样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C0气体;
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现象:①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事项:①先通C0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C0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②实验完毕后继通C0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的C0要燃烧掉,防止C0污染空气;
【课件展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P17例题。
【分析】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赤铁矿石中含有纯的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
若设生铁的质量为x,则其纯铁的质量为x×96%,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计算出结果。
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资源的概况,铁的冶炼及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等知识。
难点是含杂质问题的计算,课后需要练习强化这类计算。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铁的冶炼
一、金属资源的概况
1.存在方式:不活泼金属(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二、铁的冶炼
1.工业炼铁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
2.实验室炼铁
(2)步骤:①查气密性;②装样品;③通C0;④加热Fe2O3;⑤停止加热;⑥停通C0。
(3)现象:①红色粉末变黑;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①先通C0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0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后继续通C0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C0燃烧掉,防止C0污染空气。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利
用标本或实物照片,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讲解铁的冶炼及含杂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让学生当堂练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