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中物理上册前两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第1章 机械运动(B卷真题通关卷)(原卷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巧练(人教版)

第1章 机械运动(B卷真题通关卷)(原卷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巧练(人教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B卷•真题通关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枣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2.(2023•福建)如表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

“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产品名称:衬衫规格:XL颜色:蓝色号型:170/92A……A.胸围92cm B.肩膀宽92cmC.上臂周长92cm D.脖子周长92cm3.(2022•乐山)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树木B.房屋C.电线杆D.车厢内的座椅4.(2023•陕西)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m短跑比赛。

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A.2s B.8s C.1min D.0.1h 5.(2022•常州)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A.2cm B.2.0cm C.2.00cm D.2.000cm 6.(2023•武汉)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竹排B.江岸C.房屋D.青山7.(2022•雅安)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是指各种机械的运动B.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做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选作机械运动的参照物D.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B.C. D.3.动物世界中,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请问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是()A.猎豹 B.旗鱼 C.雨燕 D.无法比较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有1s和4s末C.乙在前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秒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 / 7D.t=2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5.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6.我们需要蓝天白云和纯净的空气.但大气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PM2.5是近年来出现的令人讨厌的一个新名词.这可恶的家伙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0.0000025m)的颗粒物,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把μm换算成m)正确的是()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6C.2.5μm=2.5×10﹣6m D.2.5μm=2.5×10﹣9m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判定测量的准确程度可以达到()A.m B.dm C.cm D.mm8.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等于( )A. B. C. D.9.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10.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C.手机通话时的电流约5A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 cm×10﹣2=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14.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15.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 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16.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错误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17.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三、实验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考试用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考试用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1)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课桌的高度约为 1.5 m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 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中考体育测试的成绩,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5.2m B.男子1000m长跑成绩为4'20”C.女子800m长跑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2、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树木 B.房屋 C.电线杆 D.车厢内的座椅3、如图所示,小伟和小杜分别在甲、乙两部相邻的观光电梯里,小伟看到小杜竖直向下运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A.甲静止,乙向下运动B.乙静止,甲向上运动C.甲、乙均向下运动,乙的速度更小D.甲、乙均向上运动,甲的速度更大4、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小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小 D.三者速度一样大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B.在2~4s内,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0~4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0~2s内,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6、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A.手吸收了声音 B.锣面停止振动 C.手反射了声音D.手不能传播声音7、2022年4月16日我国的“神舟十三号”已成功返回,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乘坐着字宙飞船“神舟十三号”邀游了太空。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C.电子通讯设备使声音传播的更快一些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8、如图,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音叉不发声时观察不到该现象。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B.在ab段处于液态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c到d是熔化过程2.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都正确的是()A.冰块化成水——熔化(放热)B.湿衣服变干——汽化(吸热)C.烧水时壶嘴冒“白气”——升华(吸热)D.霜的形成——凝固(放热)3.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

拿起上面盛甜品的小碗,看到下面大碗里的液体在“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所形成的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大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D.大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碗中的水吸热后沸腾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露”、“口中呼出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放热降温液化形成的B.“雾”、“霜”、“窗户上的冰花”都是水蒸气降温凝华形成的C.温度降到足够低时,不是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D.干冰可升华成为大量水蒸气,吸热,进行人工降雨5.如图所示,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过程的是()A.生成露珠B.晨雾消散C.冰雪消融D.出现白霜6.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A.北方冬天的雾淞B.春天来了冰雪熔化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7.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C沸点°C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B.南极气温接近-60°C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C.铅的凝固点是328°CD.水银在-39°C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8.冬天,生活中的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比热容大B.比热容小C.凝固点低D.凝固点高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室外温度10.下列实例中不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湿玉米推开晾哂B.用干手器吹湿手C.通风向阳处晾衣服D.黄瓜装进塑料袋11.冰棍是人们喜爱的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吃冰棍时,用舌头舔冰棍,舌头被黏住是因为发生了凝华现象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感到凉爽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二、填空题13.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______附在冻肉上面,增加了冻肉的重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6 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A.你现在所处的考场内气温约B.初中课桌的高度约C.初中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D.成人心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2.图中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B.D.C.3.一小车在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秒内通过米路程,接着又以米/秒速度到达终点,则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4.一辆列车以的平均速度通过一座桥,桥长,列车长度,那么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注意计算要统一单位)()A. B. C. D.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时间流逝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6.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甲车向北运动 B.乙车向北运动C.丙车一定向北运动D.丙车可能静止7.小船顺水漂流而下,船上坐着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D.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8.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D.课桌的高度约为9.火车速度为,下列速度最接近火车运行速度的是()A. B. C. D.10.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大约分别为()A.毫米、秒B.微米、秒C.毫米、秒D.毫米、秒11.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B. C. D.A.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C.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1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B.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C.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4.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根据图片估计该旗杆高度为()A. B. C. D.15.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前三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后三分之二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则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16.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D.以上都不对17.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B. C. D.18.一物体自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B.在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C.在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D.在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二、填空题(共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6 分)1.龟兔赛跑,起初兔子跑的快,这是用________来比较快慢的,后来龟、兔均到达终点,但是乌龟获得胜利,这是用________来比较快慢的.2.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关系的图象.则:甲、乙两物体做的是________运动;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依据是:分析一(图):所用________相同时,比较甲、乙通过的________;(填“时间”、“路程”)分析二(图):通过________相同时,比较甲、乙所用的________.(填“时间”、“路程”)三、解答题(共2 小题,每小题9 分,共18 分)1.如图,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请回答:若以小明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在小明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什么?2.如图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示意图.当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四、实验探究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了“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并写出以下实验报告,请仔细阅读这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组装好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用电子表计时(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小车到达斜面低端时________停止计时;.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测量小车的路程;.分别计算小车在甲到乙、乙到丙、甲到丙的平均速度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实验记录与结论】(提示:不要求读出估计值)请你将该实验小组实验报告横线上的空格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改实验报告遗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________】;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中:[实验目的]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会选用并会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初步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实验步骤]长度的测量①拿到刻度尺后,首先观察它的刻度是否磨损、________、分度尺和单位;②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尺的位置要________紧贴被测物体;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尺.④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为________.时间的测量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18:BCCDB CBABC ADCBC BBB二、1.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长短2.匀速直线大于时间路程路程时间三、1.静止的;出租车相对于小明所戴的帽子,位置没有变化;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2.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的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它们彼此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样才可能进行空中加油.四、1.;立即;;;;;;实验器材;变速.2.①量程;②平行;③正对;④;;.量程平行正对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6 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B.汽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2.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从空气中传入水中速度变小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我们能区分吉他还是二胡,是由于音色不同3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C.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6.生活中的声音非常丰富,非常美妙,你认为下列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动听的声音B.“声纹锁”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C.电子牙刷,它能发出次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D.马路旁边住宅楼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目的是具有更强的安全性7.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慢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9.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D.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和蚊子的叫声相比,蚊子的音调高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噪声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11.若在月球上敲击大鼓,可能出现有情况是()A.鼓面不振动,听不到声音B.鼓面振动,能听到声音C.鼓面不振动,但能听到声音D.鼓面振动,但听不到声音12.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倒车雷达B.有些高科技新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14.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15.某人站在峡谷之间,当他击掌后于、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则此峡谷宽度为()A. B. C. D.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C.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17.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C.人耳能区分不同音调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18.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位置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共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6 分)19.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__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二胡演奏者在演奏之前调整弦线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________.20.如图所示,图甲、图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甲是________的波形;图乙是________的波形.三、解答题(共2 小题,每小题7 分,共14 分)21.鼓是典型的打击乐器,敲鼓时鼓皮振动发声.同一鼓,阴雨天时敲击的鼓声与大晴天时敲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22.年月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其中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力.”第三十五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列举二种.噪声危害极大,就你学校主要噪声,提出减弱噪声的三种方法.2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了以下五个实验.把响着铃声的闹钟放在密封的钟形罩内,将钟形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同一球从不同高度落到同一桌面上听到不同的响声.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波折线.你认为,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实验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4.李楠同学看到演奏者在拉二胡之前先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她想,是不是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跟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呢?她找来橡皮筋,如图所示,用牙齿和手把橡皮筋拉开,拨动时,改变松紧程度,听起来音调确实不同.她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橡皮筋拉得越紧,其音调越________.她经历的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声音的响度跟什么有关?利用以上器材,如何验证?她听到的声音主要经过哪些传导途径?冬于,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呼呼的哨声,而在夏天却很难听到,这是为什么?请根据声学知识予以解释.25.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利用二胡和小提琴做了以下三次实验: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利用二胡和小提琴做了以下三次实验:将二胡的弦按住不动,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二胡的弦;使手指在二胡弦的位置改变,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二胡和小提琴的弦.请回答:该同学第一次是探究声音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该同学第二次是探究声音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该同学第三次说明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26.刻度尺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辅助作图,还能用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请你参照示例利用刻度尺设计两个小实验,分别用来说明电学和声学的相关知识.答案1-18:CBCAC BBACA DBBCA CBA19.音色音调20.乐音噪声(噪音)21.解:阴雨天时敲击的鼓声音调低,大晴天时,敲击的鼓声音调高,因为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阴雨天鼓皮受潮变松,音调变低,这是因为鼓振动的频率不同.22.解:学校里的噪声来源很多,例如:一个班级上音乐课,歌声虽然动听,但对于旁边正在上课的学生来说就是噪声;自习课上同学们的说话声影响其他同学做作业,也是噪声;课间同学们的打闹声、拍打桌子的声音;同学们读书时,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其他同学的读书声都是影响自己的噪声.减弱这些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小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人耳处减小噪声;比如关闭窗户,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教室外面噪声的影响;自习课上说话时声音低一些,是在声源处减弱;课间不允许追逐打闹,从声源处减弱;读书时,许多同学喜欢捂着自己的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影响.23.实验现象显示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罩内闹钟的铃声变小.可以设想,若将罩内抽成真空,就听不到铃声了,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吹笛子发声,是由于笛子腔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音调的笛声,说明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同一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位置高的落到底端的速度就大,动能大,敲击桌面时振幅大,响度大,故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笔尖振动才会在接触笔尖的被拖过的纸上画出来回弯曲的细线.这个实验现象表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综上分析,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4.橡皮筋拉得越紧,振动就越快,其音调越高;她经历的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声音的响度跟琴弦振动的振幅有关,可以拨动橡皮筋,改变用力程度,听声音响度的变化;她听到的声音主要经过空气传导,骨传导;冬季电线遇冷收缩,风吹动时其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夏季电线因膨胀而松弛,振动频率低.25.响度振幅音调频率音色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前都要使温度计内液柱回到B.只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就能读数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面相平D.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待测物读数2.夏天用电风扇吹风时,人会感觉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的是冷风B.吹出的风使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风加快了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3.下列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有关知识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而成的B.让正常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温度是C.体温计用之前要甩一甩,是利用物体具有惯性D.体温计内用水银做测温物质,是因为水银的热的良导体,是利用了热传递4.下面几种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5.在下列过程中,一定会吸热的是()A.凝华B.液化C.升华D.凝固6.下列现象中不太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内表面会出现冰花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冷饮,过一会儿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的人会感觉有些凉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8.下列温度可能是某人体温的是()A. B. C. D.9.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B.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D.吃冰棒可以解热10.晒在太阳下的是衣服一会干了,衣服上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B.熔化C.沸腾D.凝固1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现测得室内气温为,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A. B. C. D.12.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D.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13.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C.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蒸发和沸腾都发生在液体的表面14.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为,一标准大气压下放在沸水中为,当放在某液体中为时,该液体实际温度是()A. B. C. D.15.与如图所示天气预报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冈最低气温是摄氏零下度B.雨是由水汽化而形成C.雪在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雪是空气中的水凝华而成的16.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其原因可能是()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C.加热的火力太弱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二、填空题1.如图,小明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停止加热,迅速倒置后用冷水浇瓶底,发现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2.夏天洗好的衣服晒干了是________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是________现象.3.小明同学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小明同学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凡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并控制使它们的________相同.结果发现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________有关.三、解答题1.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玻璃壁变黑为什么?2.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春天,冰雪融化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出现的雾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存在”.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和见到的现象,并对现象简单解释.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和现象现象的解释.4.验证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________.由此证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请你完成实验设计“真空不能传声”: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面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记录水的温度如表: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中、所示,则图中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分钟时的数据;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此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在如图中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

八年级物理前三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前三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2.4km二cm,15m/s二km/h2、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3、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4、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能传声,“土电话”说明也能传声。

可见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5、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高;“男低音”是指低;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发生了改变。

6、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中减弱噪声。

7、频率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频率的声波叫做次声波8.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的叫声音调高,的叫声响度大.9.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有一定的熔点,而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的.10.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和;蒸发现象是在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2.女高音和男低音不同是因为(A.男低音音调高,女高音音调低C.男低音响度小,女高音响度大)B.男低音响度大,女高音响度小D.男低音音调低,女高音音调高现象只在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11.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12.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和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现象.13、2.4km二cm,15m/s二km/h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即使物体在振动,我们也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能区别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只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其他常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3.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C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D.早晨的浓雾C.水的温度达到100°C才能汽化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6.从波形上看,下列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7、三个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的速度是3km/h,乙在2min内走126m,丙行进的速度是1m/s,比较三人的速度大小()AV>V>VBV>V>V甲乙丙丙乙甲CV>V>VDV>V>V乙丙甲乙甲丙8.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筏是运动的B .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 .小明是运动的D .溪水是静止的解析:D【详解】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以小强为参照物,皮筏、小明、溪水相对于小强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岸边的树木相对于小强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选D 。

2.(0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m/s v =甲,0.2m/s v =乙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解析:B【详解】A .由图可知,当t =6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 甲=3.6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 乙=1.2m ,则v 甲= 3.6m =6ss t 甲甲=0.6m/s v 乙= 1.2m =6ss t 乙乙=0.2m/s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D .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 ,甲车的路程是3.6m ,乙车的路程是1.2m ,由题知,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 错误,符合题意,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0分)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 .2:5B .5:2C .9:10D .5:8解析:C【详解】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s t v=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

4.(0分)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解析:D【详解】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故A 选项错误;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故B 选项错误;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1s ,故C 选项错误;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故D 选项错误。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二、三、四章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二、三、四章测试卷(含答案)

图 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二、三、四章 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 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液化B .汽化C .凝华D .升华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心潮澎湃C .海水奔腾D .流星赶月 3.夏天在吃冰棍时,会发现从冰棍上冒出“白汽”,而在冬天我们哈气时,一样也A.都是液化现象B.都是汽化现象C.夏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 D.夏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 4.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 .10∶21B .21∶10C .10∶51D .12∶015.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将容器里水逐渐放出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6.下述事例叙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B .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C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容易造成光污染D .自行车的红色尾灯利用了红外线提示后面车辆7.关于水蒸气的温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高于100℃ B.一定高于0℃C.一定介于0℃和100℃之间 D.可能低于0℃8.一辆汽车以40Km/h 的速度从A 地开往B 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60Km/h 。

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 .48Km/h B.49 Km/h C.50Km/h D.52Km/h9、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3 :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 :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0:3B 、15 :4C 、3 :5D 、5 :310.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先跑得慢后跑得快C .8s 内,甲跑的路程更长D .8s 内,乙的速度是5m /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小明家装了空调,夏天小明有时发现窗户玻璃上有雾珠,这些雾珠该出现在窗户的 (填“内侧”或“外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第一章卷1-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单元测试题-第一章卷1-含答案

第一章卷(1)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2014秋•遵义县期中)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A.测量工具的种类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考点】64:长度的测量.【专题】12 :应用题.【分析】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测量需要有关,比如测玻璃的长度一般要准确到1mm,而测量窗帘的长度,达到1cm即可.【解答】解: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测量需要有关,并不一定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故选C.【点评】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而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测量需要有关,不同的物体要不同的准确程度.2.(2分)(2016秋•围场县校级期末)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A.20mm B.1dm C.1m D.26cm【考点】63:长度的估测.【专题】5A2: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长度单位及其相互间进率,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要有初步的估测能力.【解答】解:从四个选项中可以看出,只有选项D最接近于初中物理课本长度,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及其相互间进率的掌握情况,要牢记常见的长度单位及其相互间的进率,并具有初步的估测能力.3.(2分)(2016秋•西秀区校级期中)下列对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C.改进实验方法,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使实验方法更为完善,可以减小误差【考点】67: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以减小误差.【解答】解:A、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故A错误;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C、改进实验方法,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使实验方法更为完善,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概念的了解,只要知道误差产生的原因就能了解为什么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注意的是误差不是错误.4.(2分)(2016秋•崆峒区期末)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考点】64:长度的测量.【专题】12 :应用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还要掌握误差和错误是截然不同的,在物理实验中,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解答】解:A、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减小,故A错误;B、刻度尺不精密时,应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而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方法不正确,故B 错误;C、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D、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要正确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5.(2分)(2015秋•宁城县期末)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专题】13 :实验题.【分析】对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卡测法”.【解答】解:A、硬币的下面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不正确;B、三角板的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对齐,无法读数,不正确;C、无法确定硬币直径的位置,零刻线也未对齐,不正确;D、借助两块三角板卡住硬币,且一端对齐,能测出直径,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的关键是进行思想转化,将不易直接测量的直径转化到刻度尺上.6.(2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眨一下眼睛所用的时间B.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C.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D.人步行10m路程所用的时间【考点】61:时间的估测.【专题】5A2: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过程经历时间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过程和时间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人的眼睛迅速眨一下的时间在0.3s左右,A不符合题意;B、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24h=24×3600s=86400s,B不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C符合题意;D、人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步行10m大约10s,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7.(2分)(2010•石狮市模拟)如图所示是“神舟七号”飞船在上升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情景,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飞船B.太阳C.地球D.月球【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航天员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航天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解答】解:“神舟七号”飞船在上升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航天员和飞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航天员和太阳(或地球、或月球)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太阳(或地球、或月球)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8.(2分)(•扬州)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52: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12 :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9.(2分)(2014秋•辛集市期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A.运动和静止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B.同一物体不可以说它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C.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可能不同D.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的对象就是静止的【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解答】解: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物体可以说它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故AB错误,C 正确;选择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研究对象不一定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可能不同.10.(2分)(2012•广东模拟)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6C:匀速直线运动.【专题】31 :定性思想.【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即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解答】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物理公式,不能只站在纯数学的角度理解,还要考虑它的物理意义.11.(2分)(2016秋•全椒县期末)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考点】68: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29 :估算题.【分析】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根据我们对于物体运动速度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5m/s的速度表示物体在每秒内要通过5m 的路程,蜗牛显然达不到,因此选项A 可以排除.B、步行人一秒大约为一步距离,因此人步行的速度约1m/s,则B选项错误;C、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故C选项正确;D、描述汽车的速度常用km/h作单位,单位换算可得5m/s=5×3.6km/h=18km/h,这与我们通常认识的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十公里相差也比较远,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12.(2分)(•白下区校级模拟)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考点】6C:匀速直线运动.【专题】5A1:图像综合题.【分析】看清楚图象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解答】解:①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②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B错误;③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④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图象能直观形象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物理物体的方法.13.(2分)(2016秋•龙潭区校级期末)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考点】6B: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公式v=分别算出各选择项中描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使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再进行比较选出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解答】解: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12m/s;显然,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先是根据公式计算出速度的大小,然后统一单位进行比较.14.(2分)(2015•宜昌)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41 :控制变量法.【分析】已知速度的大小,要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不然无法比较.【解答】解:在A中,不知道所用时间的大小,无法比较路程的大小,故A错误.在B中,不知道路程的大小,无法比较时间的长短,故B错误.根据公式V=可知,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少,速度越大,已知甲的速度大,所以甲所用的时间少,故C错误.根据公式V=可知,时间相同,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甲的速度大,所以甲运动的路程长,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要比较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其中两个量的关系,再研究第三个量,要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解题.15.(2分)(2016秋•开县校级期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2:3 B.4:9 C.1:1 D.9:4【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11 :计算题;4D :比例法.【分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t=求出时间的比.【解答】解: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可以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t=;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时间的有关计算,要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16.(2分)(2015秋•乐至县期末)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考点】6B: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解答】解: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的快.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即乌龟的平均速度大).因此选项A、B、C中的说法都不对.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一段路程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兔子睡觉的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17.(2分)(2012秋•长沙县校级期中)一列正在减速进站的载有乘客的动车,小明同学坐在该车的座位上.在进站过程中,对该列车和小明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列车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列车进站的过程中受平衡力作用C.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静止的D.以列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静止的【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6K: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运动方向的变化和速度大小的变化.(2)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3)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列车减速进站,速度不断变化,列车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不符合题意.B、列车减速进站,列车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不符合题意.C、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和站台之间发生的位置改变,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以列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列车之间没有发生的位置改变,以列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静止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18.(2分)(2010•常州)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 B.1.75m C.1.85m D.1.95m【考点】64:长度的测量.【专题】12 :应用题;21 :信息给予题.【分析】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计算身高.【解答】解:“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属于基础知识.19.(2分)(2004•吉林)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12 :应用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A、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太阳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符合题意.B、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和云朵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C、客车里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被研究的物体是司机,以乘客为参照物,司机和乘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司机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是以飞机为参照物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择,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0.(2分)(2012秋•武汉校级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边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着,飞行员一把把它抓了过了,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的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D.不能判定【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57 :运动和力.【分析】当两个运动的物体相对静止时,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应该相同,这样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才能不发生变化.【解答】解:子弹在飞行员脸旁,飞行员能够顺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差不多.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注意两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保持相对静止,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相同.21.(2分)(•苏州)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33 :参照思想.【分析】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是鸟类的速度非常大的缘故,参照物不同,飞鸟的速度不同.【解答】解:(1)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步行的人为参照物、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地面、步行的人、停在机场的飞机之间距离变化大致相同,鸟的速度大致相同.(2)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故选D.【点评】静止和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22.(2分)(2015秋•潮南区期中)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B.奔驰骏马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考点】51:机械运动.【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有位置的变化,是机械运动;B、奔驰骏马的运动,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是生物在生长,不是机械运动.D、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相对于太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选C.【点评】判断是不是机械运动时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则是机械运动,如果没有,则不运动;另外微观世界的分子、电子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植物的生长变大也不是机械运动.23.(2分)(秋•滦南县期末)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4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 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 B.300m C.200m D.150m【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根据v=求出速度,再根据v=求出路程.【解答】解:步行速度v===1m/s,绕操场走完一圈的时间t2=6min30s=390s,∵v=∴跑道的周长s2=vt2=1m/s×390s=390m.选项A与此数值最接近.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24.(2分)(2012•滨湖区校级模拟)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被踢出去的足球B.小孩匀速从滑梯上滑下C.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匀速转动D.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卫星【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专题】12 :应用题;572:运动和力.【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况有两种:①静止;②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解答】解:A、被踢出去的足球速度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B、小孩匀速从滑梯上滑下,小孩速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符合题意;C、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匀速转动,速度不断变化,运动状态改变,不符合题意;D、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卫星,速度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明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清楚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练习题学好物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

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练习题,欢迎参考!一、选择题(以下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国l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A.2nmB.2mmC.2cmD.2dm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现实生活的是:( )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5 106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5m/sC.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cmD.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为30m/s3.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调及响度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误差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5.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引亢高歌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6.在人民公园平静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7.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 2:3B. 3:4C. 4:3D. 1:38.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与路程、时间无关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都有关9.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平直的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A.B.C.D.4.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2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m/s B.1.5m/s C.1.6m/s D.2m/s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小明绘制出它们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乙运动速度保持为0.6m/sD.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6.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2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8.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通过比较可知()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9.为了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八年级初中物理上册前两章测试题

八年级初中物理上册前两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限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正常呼吸的时间约为6秒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C.一块橡皮从课桌落到地面上的时间约为5秒D.37码的鞋内长为37厘米3、旗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到 290 dm/s;猎豹在地面上奔跑时速度为 1.68 km/min;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 80.5 km/h;世界冠军刘翔110米栏所用的时间为12 .91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A. 刘翔B.猎豹C. 旗鱼D. 灰面鸫4、晓鑫在学校秋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36m的路程,则它在前2s内的速度是()A.4.5m/s B.9m/s C. 18m/s D.无法确定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决定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D.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8、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左车)乙(右车)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播的介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B、物体振动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响度不同D、在15℃的空气中,想要听到回声,人和高墙的距离至少应为17米11、正在弹吉他的一位同学不断用一只手的手指摁压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B.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12、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15、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物体运动时,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为速度B.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 通过纸屑的跳动情况判断鼓面的振动情况D. 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二、选择说明题16、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6:5,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3:2 B.5:3 C.5:8 D.9:10理由:1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⑴""ruBi⑵""mi⑶""fB⑷"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丙、乙、甲、丁理由:三、填空题18、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____;(2)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_______;(3)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速度通常不允许超过12019、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23cm,②182.35mm,③18.29cm,④0.1825m ⑤182.2mm。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

《第1-2章》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2.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A.传热 B.传声 C.导电 D.通风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海豚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红外线5.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6.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7.闻其声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频率8.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11.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荫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B.在荫凉处的水的温度高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12.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13.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1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15.下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二.填空题16.《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17.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m/s.1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说明声音具有.19.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20.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耳(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21.有四支温度计,测量X围分别是:A.﹣10﹣﹣110℃B.35﹣﹣42℃C.﹣20﹣﹣50℃D.0﹣﹣50℃(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2)若要来测量东台气温应选.22.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性质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23.我国某某的吐鲁番地区有“火洲”之称.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和,当地人民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24.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三.解答题(25,26两题每空2分,共12空,27题6分,计30分)25.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26.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变化规律;(2)图1中所示的温度是℃;(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88 98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分钟时有错误,应该是℃.此时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4)如图2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前是图,沸腾时是图.(5)水中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27.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8s被接收到,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2章物态变化》2015年单元测试卷(某某省某某市大丰市X庄镇三圩初级中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音色.【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可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2.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A.传热 B.传声 C.导电 D.通风【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被困者敲击铁制管道的目的是让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然后声音通过固体传播,最终让救援人听到.【解答】解:人被埋在废墟中,如果大声呼喊不仅地面上的人听不清,同时还会浪费自己的体力.为了能让地面上的人听到声音,可以采用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让铁制管道发声,同时产生的声音会通过铁制管道传播(铁制管道不仅能传声而且传声性能比空气还好),这样就能很好让地面上救援的人听到声音.故选B.【点评】本题以地震为题材,考查了固体能够传声,体现了物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像这种以发生过的事件为题材的题型,是历年中考的一个热点.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C.【点评】此题就是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初中物理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应当掌握.4.海豚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红外线【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回声定位用到的是超声波,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海豚的声纳系统,是用超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题.5.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考点】噪声及来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解答】解: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虽然没有环境污染,但是也有噪声污染.故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定义以及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考点】声速.【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气体最慢.【解答】解: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分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7.闻其声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考点】音色.【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8.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解答】解:道路两侧设有3米至4米高的透明板墙是用来反射道路上的过往车辆所发出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置的是透明板墙,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减弱噪声对道路两旁住宅和办公楼的噪声污染,它并不能保护车辆安全行驶,也不能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和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故选D.【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考点】温度.【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结合生活经验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左右,不合题意;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不合题意;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左右,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X围合理估测的方法.10.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定性思想.【分析】使用温度计之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分度值、量程.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和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否则会涨破温度计.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使温度计的示数和液体的温度相同再读数.不符合题意.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否则会使测量值偏大或偏小.不符合题意.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会造出测量值偏大或偏小.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并且理解正确使用的原因.11.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荫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B.在荫凉处的水的温度高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分析】规定: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论冰多一些还是水多一些,不论环境温度是高是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故选C.【点评】本题选项中的阳光下、阴凉处都是干扰条件.12.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实验题.【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C正确;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二是通过图的形式来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3.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应用题.【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快蒸发,就要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热风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加快了手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升高了手表面的温度,加快了蒸发;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因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应用题.1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白气”是由于水汽化成水蒸气,再液化形成的.【解答】解:当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水受热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冷而液化成小水滴,即为“白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白气”产生的原因.“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滴,水蒸气是看不到的.15.下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热传递.【专题】应用题.【分析】(1)液体沸腾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据此分析.(2)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飘到空中.【解答】解:(1)容器B内的水达到100℃后,能继续从炉火(高于100℃)中吸收热量保持沸腾状态,在水未完全汽化之前,温度保持在100℃,管A置于容器B中,能够从B中吸收热量而温度升高达到100℃,但因B中的水温不能高于100℃,所以,管A内的水就无法再从B中吸收热量,因而不可能发生剧烈的沸腾现象.但A管中的水可以维持在100℃.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2)A中的水会不断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沸腾条件的了解与掌握和对蒸发的认识,知道热传递的条件是关键.二.填空题16.《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的声带、水.【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简答题;答案开放型.【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答】解:风在吼,“吼”的声源是空气;马在叫,“叫”的声源是马的声带;黄河在咆哮,“咆哮”的声源是水;故答案为:空气,马的声带,水(其它的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分析.17.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 m/s.【考点】声速.【专题】声现象.【分析】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空气中的声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s.【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还说明声音传播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关.故答案为:340;52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声速的规律,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1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考点】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根据此知识来解答.【解答】解: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答案为:跳动;能量.【点评】此题考查声和能量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19.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此标志牌的意思是禁鸣喇叭.【解答】解: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关上门窗,窗外的噪声在传播路径上就被减弱了,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过程【点评】本题是考查生活中减弱噪声的方法.20.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次声波,人耳不能(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物体1s内振动1次,称为1Hz.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的听觉X围在20﹣20000Hz之间.【解答】解:人的手臂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但由于手臂振动较慢,低于20次/秒,即低于20Hz,所以人无法听到.故答案为:次声,不能.【点评】本题考查身边的常见现象,需要结合人耳的听觉X围来进行解释.21.有四支温度计,测量X围分别是:A.﹣10﹣﹣110℃B.35﹣﹣42℃C.﹣20﹣﹣50℃D.0﹣﹣50℃(1)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 A .(2)若要来测量东台气温应选 C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了解所测量的温度的大约值和各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2)沸水的温度为100℃,东台的气温最低在﹣10℃左右,最高气温在35℃左右.能够根据测量的要求选用不同的温度计.【解答】解:(1)沸水的温度为100℃,因此要选取量程为﹣10﹣﹣110℃的A温度计,故选A;(2)东台的气温最低在﹣10℃左右,最高气温在35℃左右,因此要选取量程为﹣20﹣﹣50℃的C 温度计,故选C.故答案为:(1)A;(2)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能够根据测量的具体要求选取合适的温度计,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2.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36.5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①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B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C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2.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A .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 .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 .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 .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3.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 .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 .地球绕太阳公转C .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 .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4.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 v v =甲乙D .无法确定 5.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

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诗人自己B .空中飞鸟C .岸边青山D .天上云朵8.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4.2m/sB .5m/sC .4.8m/sD .4.5m/s9.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3v vC .12122v v v v +D .121232v v v v + 10.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 )A .甲和丁B .甲和乙C .乙和丙D .丙和丁 11.如图甲是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a 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 车比b 车晚出发5sB .图甲中的10s 时刻表示a ,b 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 .图甲中的b 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 车出发时间在a 车前15m 处D .图乙中的图线是b 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12.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区间测速”是指在某一段路程中进行全程测量平均速度,根据这两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 .不应超过12minB .不应短于12minC .不应超过20minD .不应短于20min 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 .3:4B .4:3C .1:1D .1:314.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宜昌)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房屋D.河岸2.(2015•营口)物理世界璀璨纷纭,自然奇观、生活奥秘、现代科技,无一不展现出物理学的神奇与魅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在花丛中能闻到花的芳香,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铁棒将电线挑开,并现场抢救D.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并联的,能够彼此独立工作3.(2015•自贡)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4.(2015•淮安)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淮安市夏季平均气温约50℃B.微型电风扇额定功率约500W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2sD.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m5.(2015•大连)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B.C.D.6.(2015•衡阳)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7.(2015•株洲)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

5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8.(2015•黄石)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9.(2015•无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10.(2015•宜昌)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11.(2015•大连)“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12.(2014•揭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只有超声波才能传递能量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3.(2015•兰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西湖立交桥上安装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中减弱噪音B.接听电话时根据音色分辨对方C.声音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D.水面舰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礁石14.(2014•江西)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A.100km/h B.98km/h C.96km/h D.没有观察到15.(2014•大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B.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15•丽水)“阳光动力2号"是全球最先进的太阳能飞机,它在航行时无需燃油,其动力装置由机翼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机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将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飞机以7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飞行了1.5小时,通过的路程为千米.17.(2015•湖北)“襄樊大道”是襄阳市为纪念襄樊这个曾经的历史名称而命名的又一条景观大道,全长约6千米,如果公交汽车在“襄樊大道”上平均的行驶速度是30千米/小时,那么公交汽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min.18.(2015•昆明)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m.19.(2015•莘县一模)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20.(2014•贺州)小贺听到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悠扬的琴声传得很远是通过传播的,琴声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三.解答题(共5小题)21.(2015•泰安)(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22.(2014•哈尔滨)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象如图乙,分析乙图象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3.(2013•毕节市)我国是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各种法律法规正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噪声污染.请你用所学的有关噪声物理知识解读此条规定:(1)“控制音量”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来控制噪声污染?(2)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写出两条)24.(2011•六盘水)学习中,各学科相互间都有一定联系.请你找出如图语文诗句中与物理现象有关的三个句子,并写出涉及的物理知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5.(2010•北京模拟)在海面上有一艘轮船,上面有超声测位仪,它向海底竖直发射一束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反射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海水的深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题和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宜昌)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房屋D.河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正确;C、以房屋为参照物,山与房屋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2015•营口)物理世界璀璨纷纭,自然奇观、生活奥秘、现代科技,无一不展现出物理学的神奇与魅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在花丛中能闻到花的芳香,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铁棒将电线挑开,并现场抢救D.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并联的,能够彼此独立工作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子的运动;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安全用电原则.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触电是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火线造成的,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4)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解答:解:A、加油机与战斗机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B、在花丛中能闻到花的芳香,这是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如果用铁棒挑电线,因为铁是导体,会造成施救人触电,故C错误;D、因为压缩机和照明灯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冰箱内的压缩机与照明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四个方面的物理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才能解答.3.(2015•自贡)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参照物的选择.②影响动能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解答:解:以飞机为参照物,在相等的时间里,由于飞机飞行速度很大,鸟与飞机间的相对速度就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事故.故选D.点评: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4.(2015•淮安)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淮安市夏季平均气温约50℃B.微型电风扇额定功率约500W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2sD.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D.课桌的高度约为 m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s B. s C. s D. s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cm、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 B、 C、 D、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八年级上册物理月考卷(一)(1、2章内容)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不同物质中声速均为340 m/sC.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3.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4.女航天员王亚平曾经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产生的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A.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B.一张纸的厚度约是0.1cmC. 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sD.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9.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南辕北辙B. 夸父逐日C.顺水推舟 D. 心驰神往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由于环境对仪器影响会造成测量误差C. 刻度尺放歪了造成误差D. 估读时偏大了会造成误差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A. 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 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C. 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D. 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基本一样1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4.甲、乙两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结果甲到达终点时,总领先乙5 m,如果让甲退后5 m,然后同时起跑,则结果是()A. 甲先到达终点B. 乙先到达终点C. 同时到达终点D. 无法判断15.成都市交管局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在机场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限速为100km/h.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7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34mC. 该汽车已超速D.该汽车没有超速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6.2019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声波获得信息.17.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____能够传声.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世界各地华人燃爆竹、放焰火、玩龙灯、舞狮子、敲锣打鼓庆新春.针对情境回答:爆竹声是由于空气的______产生的.鼓声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的;我们能分辨出锣声和鼓声是______不同.要想使锣鼓声更响些的做法是__________.19.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B 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的器官是否患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的特点;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部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的特点.20.“旭日东升”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彩云追月”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初中物理上册前两章测试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甲 乙2014-2015年宁夏银川景博中学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正常呼吸的时间约为6秒B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C .一块橡皮从课桌落到地面上的时间约为5秒D .37码的鞋内长为37厘米3、旗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到 290 dm/s ;猎豹在地面上奔跑时速度为 km/min ;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 km/h ;世界冠军刘翔110米栏所用的时间为12 .91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 刘翔B.猎豹C. 旗鱼D. 灰面鸫4、晓鑫在学校秋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s B. s C. s D. s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 内通过36m 的路程,则它在前2s 内的速度是( ) A ./s B .9m /s C . 18m /s D .无法确定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决定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 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D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8、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左车)乙(右车)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D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播的介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B、物体振动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响度不同D、在15℃的空气中,想要听到回声,人和高墙的距离至少应为17米11、正在弹吉他的一位同学不断用一只手的手指摁压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B .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 .阻止琴弦振动发声12、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 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1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 .音调 B.响度 C .音色 D.三者都有15、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物体运动时,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为速度B.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 通过纸屑的跳动情况判断鼓面的振动情况D. 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16、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6:5,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3:2 B.5:3 C.5:8 D.9:10理由: 1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⑴""ruBi ⑵""mi ⑶""fB ⑷"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丙、乙、甲、丁理由: 三、填空题18、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____;(2)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_______; (3)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速度通常不允许超过120 19、 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23cm ,②182.35mm ,③18.29cm ,④0.1825m ⑤182.2mm 。

其中 同学的测量肯定是错误的,该物体长度是 cm 。

20、 “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上文中的描述选择的参照物是: ①“升起”__________ ②“奔驰”___________③“静靠”___________ ④“后退”___________22.某同学散步时,测得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同时测得每走3步通过米的距离.如果测得他散步的某段路程正好60步,脉搏跳动36次,则这段路程的长度是_______m,他散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3.正驾驶汽车的司机发现他前方有一辆车,总觉得那辆车是静止的,他们两车的距离总保持不变,这说明前面那辆车与他的车 相同,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说明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当他松油门减速行驶时,他却觉得自己的车在后退,此时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

24、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l04k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 km/h 。

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05km 。

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 km/h 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____h 。

25、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km /h ;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26、甲同学在一根空的长钢管的一端敲一下,乙同学在钢管另一端将耳朵贴近钢管可以听到 响声(选填“一声”或“两声”),原因是。

27、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的声音音调高,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声,是因为二者不同。

28.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m/s,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着作《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3分)27、如图10(a)所示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10(b)所示,停表的读数是s.28、如图1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____有关。

30、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如图12(a),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如图12(b)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不能___________.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如图12(c)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我们通过声音的______这个特征,来区分门铃发声和音叉发声.3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 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13的照片.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照片序号 1 2 3 4时间t/s 0 10 20 3路程s/mm 0补充完整.(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整个5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m/s。

32、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14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3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14(a)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图12图12(b)(2)图14(b)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

35.(6分)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21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22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图5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图6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的关系。

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小明先后将音叉和泡法沫塑料在玻璃上划过的声音输入电脑,看到了两个波形,如图可知:图是音叉发出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29.(3分)如图8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会明显减小。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动,可以在纸上画出来回弯曲的细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