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住院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1.简介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传染病的诊断和转诊程序,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医生和相关人员,涉及诊断和转诊传染病的情况。
2.传染病的诊断2.1 诊断标准2.1.1 症状描述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泻等。
2.1.2 实验室检查介绍传染病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呼吸道标本检测等。
2.1.3 影像学检查介绍传染病诊断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
2.2 诊断流程2.2.1 病例收集说明如何收集病例信息,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症状描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2.2.2 辅助诊断介绍如何进行辅助诊断,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2.2.3 确诊与鉴别诊断解释如何根据病例信息和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同时指导如何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
3.传染病的转诊3.1 转诊条件3.1.1 病情危重介绍病情危重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如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休克等。
3.1.2 无法确诊或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描述转诊的另外两个主要条件,即无法确诊或当前医疗机构无法解决的问题。
3.2 转诊程序3.2.1 申请指导医生如何向转诊机构提出转诊申请,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供必要的病例信息等。
3.2.2 确认与审核介绍转诊机构对转诊申请的审核流程和标准。
3.2.3 安排与通知说明转诊机构收到转诊申请后的安排流程,如预约、通知患者等。
3.2.4 反馈与后续处理说明医生在接收转诊患者后的处理流程,包括治疗、跟踪随访等。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附件:附件1:转诊申请表格附件2:传染病诊断标准参考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指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报告、隔离、治疗等法律规定。
2.保护个人隐私:保护患者个人信息不被滥用或泄露的法律规定。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诊室进行初诊。
二、接诊医师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上报医务部,由医务部组织全院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同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三、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采集信息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对确诊的传染病人视病情酌情转诊至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
四、对特殊情况或非我院收治对象的病人,应引导病人转入规定的收治医疗单位,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院,做好病人的信息保密工作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必要时预防保健科上报医务部或分管院长,转诊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五、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需更换工作服和帽子口罩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位病人,运送病人的担架和车辆须做好终末消毒并记录。
六、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书写并保存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七、尊重患者隐私,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
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
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接诊疑似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病人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疗机构的治疗能力,将病人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可能涉及的内容:
转诊流程:制定详细的转诊流程,包括病人接诊、病情评估、转诊决策、转诊安排等环节,确保转诊工作有序进行。
转诊标准:制定传染病转诊标准,明确哪些病人需要转诊,转诊的时间和方式等,以保证转诊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专用车辆: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采用专用车辆进行转诊,确保病人的安全和隐私。
感染控制: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进行病人的隔离和转运,防止交叉感染。
病例报告:感染性疾病科每天需核查相关科室疫报和转诊情况,及时进行网络报告,核对疫情报告卡和网络报告卡病人数等信息,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转诊记录:门诊医生要对每位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询问,登记相关信息,临床诊断病例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法定传染病要求报告。
门诊治疗病人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或进展,及时转诊到上级定点医院诊
治。
病历记录: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给转诊医院,以便于后续治疗。
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包括病人接诊、转诊、隔离、消毒等措施,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等工作。
总之,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传染病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的风险。
中心医院传染病病例诊断、登记和转诊制度
中心医院传染病病例诊断、登记和转诊制度
某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病例诊断、登记和转诊制度
1、传染科门诊或住院病房对所有考虑为传染病的病例,必须严格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诊断处置。
2、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本,包括门(急)诊、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就诊病人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明家长姓名。
初诊已报疫情的传染病病人,注明传染病疫情已报,复诊病人注明复诊字样。
首诊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转传染科门诊。
3、临床科室、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内容与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内,二者人数相符合。
4、传染病疫情报告室应建立传染病信息登记册,对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有详细的信息记录,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5、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转传染科门诊或住院病房诊断处置。
感谢您的阅读!。
传染病病例转诊制度
传染病病人住院隔离和转诊制度
一、不得随意进行传染病病例的转诊,如却需转诊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二、处于隔离期的传染病病例不得转诊(特殊情况除外),严防传染病传播。
三、转诊传染病病例时,应当将病人或疑似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四、转诊传染病或疑似病人时,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五、结核病人的转诊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转诊传染病病例应当详细填写转诊登记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住址、时间、门诊号或住院号、诊断、主要处理、目前情况、转诊时间、转入医疗机构、注意事项等。
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
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染病的治疗与防控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应运而生。
该制度旨在通过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的意义、运行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的意义传染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其诊断与治疗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而单一医生或医疗机构难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可以实现专业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通过多学科专家的会诊,医生们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诊疗技术和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不同科室的医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促进知识与经验的互补。
其次,该制度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传染病的诊断常常较为复杂,常常需要进行病原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的检测,以确定病原体和免疫状态。
通过会诊,不同专家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共同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还可以加强医患的沟通与信任。
通过会诊,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与患者建立更良好的关系。
同时,患者也可以获得来自多个专家的建议,提高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度。
二、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的运行机制传染病会诊转诊制度主要包括专家会诊和患者转诊两个环节。
专家会诊是指医院或医疗机构邀请多学科的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和评估。
通常会邀请感染科、呼吸科、消化科等相关专家参与,确保会诊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专家会诊可以通过面对面会议、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等形式进行,以便不同地区的专家能够方便地参与讨论。
患者转诊是指将患者从初始医疗机构转到拥有更高级专科医疗资源的医院或医疗机构,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转诊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流程,确保转诊患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转诊过程中,医生会提供详细的病情资料和诊断意见,以便接收方医院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安排。
传染病防控中心双向转诊制度
传染病防控中心双向转诊制度本文档旨在介绍传染病防控中心的双向转诊制度,以确保传染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双向转诊是指将传染病患者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传染病防控中心,或从传染病防控中心转诊至相应的基层医疗机构。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1. 双向转诊流程双向转诊包括两个环节: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传染病防控中心,和从传染病防控中心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
1.1 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传染病防控中心当基层医疗机构发现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及时将其转诊至所在地的传染病防控中心。
转诊流程如下:1. 基层医疗机构应与传染病防控中心协商确定转诊事项,包括患者信息、病情描述和医疗记录等。
2. 基层医疗机构根据协商结果填写转诊申请表,并将其发送给传染病防控中心。
3. 传染病防控中心收到转诊申请后,应及时安排接诊,并通知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结果。
1.2 从传染病防控中心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心治疗期满或病情好转后,患者可以被转诊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转诊流程如下:1. 传染病防控中心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判断可以进行转诊治疗,并与基层医疗机构联系。
2. 基层医疗机构接到转诊通知后,应及时安排接诊,并做好转诊患者的接收准备。
3. 传染病防控中心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其他相关信息传达给基层医疗机构。
2. 双向转诊的优势双向转诊制度在传染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了传染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水平,避免了误诊和延误治疗的问题。
- 传染病防控中心集中了专业的医疗资源和人才,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服务。
- 通过双向转诊,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减少社会公共卫生风险。
- 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和传染病防控中心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结论双向转诊制度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在实施双向转诊时,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传染病防控中心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
概述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而
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制度旨在确保迅速、准确地诊断传染病,提供及时的治疗,以及合理的转诊安排。
诊疗流程
1. 接诊和检测:病患就诊后,医生应及时进行详细的病情了解
和体检,并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传染病检测,以确定病因。
2. 诊断与报告:在确诊传染病后,医生应立即向相关卫生部门
报告,并向患者提供明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3. 隔离与治疗: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患者可能需要
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或细菌的进一步传播。
隔离期间,医生应
根据患者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
转诊流程
1. 初步判断:在初步诊断传染病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转诊到更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2. 转诊协商:如果转诊被确定为必要,医生应与接收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包括传染病的病情转述、转诊目的和医疗需求等,以确保患者的顺利转诊。
3. 转诊记录:医生应记录转诊决策的理由和过程,以及与患者和接收医疗机构的沟通交流内容。
注意事项
- 医生在诊断和转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和伦理规范,确保患者的隐私和权益得到保护。
- 与传染病相关的诊疗和转诊决策应基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成果。
- 相关卫生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诊疗和转诊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以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以上是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的简要介绍,旨在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保障传染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传染病转诊制度
传染病转诊制度1:范围和目的1.1 范围本转诊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涉及到传染病的转诊程序和要求。
1.2 目的本转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传染病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并促进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
2:定义2.1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接触、飞沫、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播。
2.2 转诊指医生将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或一个医生转至另一个医疗机构或医生的过程。
3:申请转诊3.1 患者首次就诊当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评估是否需要进行传染病转诊。
若判断需要转诊,则应向患者提供转诊申请表格。
3.2 转诊申请表格转诊申请表格应包括以下信息:-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转诊原因- 患者病情描述- 目标医疗机构或医生的联系信息- 申请医生的签名和日期4:转诊审批和安排4.1 转诊审批流程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转诊审批部门,负责审核转诊申请表格并决定是否批准转诊。
审批部门应对转诊申请进行适当的审核,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审批决定。
4.2 转诊安排一旦转诊申请获得批准,医疗机构应尽快联系目标医疗机构或医生,安排患者的转诊事宜。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将转诊的详细信息和相关病历资料发送给目标医疗机构或医生以备参考。
5:法律责任和追究在转诊过程中,医疗机构和医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转诊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因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导致患者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附件:转诊申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 传染病防控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的相关法律条文。
- 医疗机构:指依法设立并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单位,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
- 医生:指具备医疗执业资格并从事医疗工作的个人。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
为了提高传染病的诊疗水平和保护公众健康,建立科学合理的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
度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
一、传染病诊疗制度
1. 诊断标准:传染病的诊断应基于病原学、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测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2. 诊疗流程:传染病的诊疗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包
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诊断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等
环节。
3. 治疗原则:传染病的治疗应坚持综合治疗原则,即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确保病人获得全面有效的治疗。
二、传染病转诊制度
1. 转诊原则:对于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传染病病例,应及
时进行转诊,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2. 转诊流程:传染病的转诊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初步
评估、转诊申请、双向转诊协商和转诊执行等环节。
3. 转诊平台:建立传染病转诊平台,整合医疗资源,促进传染
病病例的转诊和就医,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三、监管与评估
1. 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诊疗质量和转诊效果的监督和评估。
2. 质量评估:定期评估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工作的质量,包括诊
疗准确性、及时性和转诊成功率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总结: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于提高诊疗水平、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履行责任,
完善制度,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救治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救治及转诊制度
首先,传染病救治制度是指在传染病发生时,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响应,开展疫情调查、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理工作等。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要素:建
立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制度,确保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建立传染病
病例流行情况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确保医疗
机构配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传染病的治疗需求;加强传染病
防护和控制措施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其次,传染病转诊制度是指将传染病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转到另一个
医疗机构进行继续治疗的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要素:建立统一的转诊
信息共享系统,确保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共享患者的转诊信息;制定明确的
转诊标准和程序,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有序地进行转诊;加强医疗机构之
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关怀和治疗;加强对
患者的随访管理,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接受治疗和康复。
在实施传染病救治及转诊制度时,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医疗机构
和社会公众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传染病救治及转诊制度的政策支持和经
费投入,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医疗
机构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完善转诊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公众应加强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积极配合政府和医疗机构的
防控措施。
总之,传染病救治及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有效控制和治疗传染
病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应共同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和实施,提高传染病救治和转诊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
13传染病转诊制度
13传染病转诊制度传染病转诊制度一、引言传染病转诊制度是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而建立的。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传染病转诊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转诊的目的、程序、责任等方面。
二、转诊目的传染病转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避免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通过转诊,可以将患者引导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和观察,减少对社区的传染风险。
三、转诊程序1.诊断和报告:当发现患者疑似传染病时,医生应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卫生部门将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传染病的特点,决定是否需要转诊。
2.转诊评估:卫生部门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传染性、治疗需求等方面的考虑。
评估结果将决定是否需要转诊以及转诊的紧急程度。
3.转诊安排:根据评估结果,卫生部门将安排合适的医疗机构接收患者。
同时,卫生部门还需要通知患者和接诊医疗机构,将转诊信息告知他们。
4.患者接收和治疗:接诊医疗机构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诊信息,做出相应的接诊和治疗安排。
接诊医疗机构还需要将治疗情况和转诊结果及时反馈给卫生部门。
四、转诊责任1.医生责任:医生在发现患者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进行诊断和报告工作。
医生还负责将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提供给卫生部门,以便进行转诊评估和安排。
2.卫生部门责任:卫生部门负责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安排合适的医疗机构接收患者。
卫生部门还需要与医疗机构沟通,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接诊和治疗。
3.医疗机构责任:医疗机构需要按照卫生部门的安排,接收转诊患者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医疗机构还需要及时向卫生部门反馈患者的治疗情况和转诊结果。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转诊评估表格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指能够通过人与人、动物与人、物与人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2.转诊:将患者从一家医疗机构转移到另一家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传染病病人转诊制度
传染病病人转诊制度
1. 引言
本章节介绍传染病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建立一个有效的转诊制度对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扩散的必要性。
2. 转诊流程
2.1 确认感染并需进行转诊的条件
描述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将患者从一家医院或机构转移到另一家医院或机构。
2.2 感染源调查与评估
解释如何确定感染源,并根据其危险程度进行相应评估。
包括采集样本、实验室检测等步骤。
2.3 转运准备工作
讨论为顺利完成患者安全地从原始场所到目标场所之间移动而做出哪些准备工作。
例如:交通方式选择、隔离设施设置等。
3. 医护团队合作与沟通
分析不同部门(如发现单位、接收单位)之间需要保持良好沟通合作关系来确保整个过程无缝衔接,并避免信息丢失造成风险增加。
4 .法律责任与义务
4.1 法律法规概述
与传染病转诊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政策及指导文件。
4.2 转诊过程中涉及的责任与义务
阐明在不同环节,各个参与单位或人员应承担哪些具体责任,并解释其义务。
5 .附件
提供本文档所需引用的所有附件材料。
包括表格样式、调查问卷等。
6 .术语注释
解析全文使用到的专业名词以及相应定义,确保读者对于这些术语有准确理解。
7 .结论
总结整篇文章内容并强调建立一个有效转诊制度对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蔓延至关重要。
同时再次提醒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条款来维护公共安全健康。
传染病病人转诊制度
传染病病人转诊制度
一、
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来院病人中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
引导到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
二、
初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如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应及时报
告医务科、院感科,同时联系传染病医院转诊,转诊时同时将病人及病历复印
件一并转入传染病医院就诊。
三、
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烈性传染病病人应立即
先行隔离,再转诊。
四、
对合并患有传染病的危重病人,应当立即就地隔离抢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
转诊治疗。
五、
对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成都市实行归口管理,诊断为肺结核和结核性
胸膜炎病人,
按规定填写传染病及结核转诊卡,
转诊至彭州市传染病医院就诊。
六、
危重传染病病人如使用我院救护车护送,医务人员、救护车司机要做好自身防护,运送车辆在转运结束后应做好消毒工作。
七、
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按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处置,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垃圾视污染情况进行无害化处置后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中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病人转诊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病人转诊制度
为了规范我院传染病病人转诊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做好传染病病人地转诊工作。
1、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须分诊引导至感染疾病科相关门诊进行初诊,或转至感染科。
2、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工作。
按照传染病处置的相关规定做好转诊途中各逗留环节的消毒工作,防止疫情扩散或造成院内感染事件。
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并进行消毒。
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和其他重大烈性传染病人应立即先隔离,再转诊。
3、对危重传染病病人先就地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指定医院进一步治疗。
4、对肺结核病人应按区卫生局关于结核病人归口管理的要求进行归口治疗。
5、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时应填写转诊单,并
做好详细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住院隔离和转诊制度
一、传染病人住院后按常规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二、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三、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四、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五、病人出院后,病房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六、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及时转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收住在隔离病房或观察室,如不具备治疗能力的转上级医院。
七、传染病病例转诊转运的,要符合相应转运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