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含义: 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
官或提拔任用。
2、内容:(1)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
(2)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常科
察孝廉
讲求孝行、廉洁。
科
举茂才 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3、目评价:
贤良方正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消极:①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科技的发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时期
制度
标准
影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血缘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贵族政治形成)
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
军功爵制 才能;军功大小
废除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秦朝
以以法吏①为为选教师拔方式法由家推思荐想到公开考试思,想日文益化公专平制、公正、客观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途径: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2.结果: 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材料1: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
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
专任法家思想,文化 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
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中外历史纲要上》P67 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八股取士) 实现南北卷制度
清末 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4)影响:
积极: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 础,加强中央集权。 ②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的方式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正式 以进士和明经两
形成
科最为主要。
任用高官主持考 试,提高了科举 考试的地位。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 人数,首创了武举 和殿试。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
元朝 明清
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部分保留了蒙13古13传年统,;元恢朝复颁科科举举制诏,。官将员儒中家科经举书出作身为比科例举不考高试。的基本 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杜佑《通典》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6.隋唐至清:科举制(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标准:才学
(1)背景: (2)内容:
①门阀士族的衰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 ②统治者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③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பைடு நூலகம்
科目
结果
制 皇帝自设科 举 目考试选人
考试合格只是 取得为官资格,
还需吏部选拔
常 秀才、明经、 后方可正式任 举 进士等几十 官。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评价:
(1)积极: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消极: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 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
两汉 (汉武演帝变)趋势
察举②③制选选拔官标范(准围品德孝不由和廉断重才扩家能大世),门推第动到阶重为后层学两期流识汉难动才国以能家选,选拔趋拔到向了真科大正学批的和人人公才才平;。
魏晋南北朝
(曹丕开始推行)
种
科目 秀才 进士 明经 明法 明书
明算
概况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考士人诗赋文才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 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3)发展历程
隋唐 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始建进士科, 增加考试科目,
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
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
方罢。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 能戒其怠惰。
——《礼记》
结果: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时期:举荐与军功爵制 标准:才能、军功 结果:废除贵族毛遂自荐 的举 荐 ( 自 荐 ) 世袭特权,一定鲍 叔 牙 举 荐 管 仲程荐 举 ( 他 荐 ) 度之之上官官“促;。斩进斩官一了二爵首首之者社者迁爵会爵与一阶—二斩级层—级首,的《,之欲史流欲功为记为相官动•官称者。商者也为君为。五列百”十传石石》
1.各朝代选官制度、选拔标准、影响/结果 2.科举制的评价
皇帝的烦恼
选官制
君权
度
相权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地方 制度
考核与监 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标准:血缘 局限:轻才能
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3.内容:
(1)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 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2)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 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 为“状”。 (3)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上的专断、专制。 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 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 旨意的使命。
睡虎地秦简《语书》
材料2:故腾为是而修法律令、 田令及为闲私方而下之,令吏明 布,令吏民皆明智之,毋巨於罪。
——睡虎地秦简《语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四)汉朝:察举制
标准:品行和才能
积功劳为官、征辟 (重要补充)
积极:②①一注特定重科程品度行上才贤扩学良大,文了为学统两治汉品基政德础权与,选文促才拔兼进了备了大,社批又会人有阶才良层。好的的流经动学底蕴。
局限:②①选容官易权任被人世唯明家亲经大,滋族生操腐纵败明,;于后儒期学难的以经选典,拔通到晓儒真术正的人才。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