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ABC)
缺点
ABC法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相对其 他方法成本更高。
ABC法将成本分解到产品、服务和活动中,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定位成本。
2 提高效率
ABC法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使用资源,并更有效地管理成本激励措施。
3 决策支持
基于ABC法的成本分配,可以更好地了解生产瓶颈和利润中心,提供更优质的管理信息。
ABC法的缺点
复杂性 高成本 孤立应用
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成本计算,并 进行分解、分配和回归。
某医院
该医院使用ABC法对其提供的 医疗服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结果明确了哪些服务具有较高 的利润率,哪些服务利润率低, 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
ABC法的结论和要点
1
优点
2
ABC法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定位成本、提
高效率、提供更优质的管理信息。
3
结论
4
ABC法可以为企业提供深入的成本分析, 用于优化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简化
将产品成本分解为多个活动 成本,计算每个活动成本需 要的资源。
ABC法的基本原理
1
多元成本驱动因素
不同的产品、服务或成本单元有不同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成本的不同。
2
固定成本分离
固定成本分离开来,使其不会被误认为是企业当前活动的负担。
3
成本分析
将成本作为有关成本对象的活动数量或水平的函数(例如:每一个销售订单),并进行成本分析。
ABC法的适用范围
生产密集型企业
ABC法可应用于对产品、生产程 序和生产成本进行细粒度分析的 生产密集型企业。
服务业
ABC法可用于对服务成本进行细 粒度分析,例如客户服务、资金 证券交易和投资银行。
比较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
比较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出现了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1.企业环境的变化。
个性化服务要求企业放弃大批量生产,改为采用能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柔性生产系统(FMS),以保证能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不同的新产品,及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许多人工己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而且制造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彻底发生了改变。
无论从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看,还是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看,都要求成本核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制造费用上。
2.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
传统的成本核算,以直接人工为主,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
在传统成本计算中,通常暗含一个假定:产量成倍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
这种缺陷在直接人工成本占主要地位或制造费用所占比例不高的情况下不会很突出,但在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很高的情况下,传统成本核算的弊端就会日益突出。
随着经营复杂性的增加,产品、服务的多样化也随之增加,要求更为精确地定量资源消耗,产品组合、定价和其他决策也都需要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以及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等等,将会过高地估计高产量、低复杂度产品的成本,过低地估计低产量、高复杂度产品的成本,必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失控。
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已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3.解决传统成本核算弊端的基本途径是:(1)缩小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或全车间改为由若干个“作业”或“作业成本池”分别进行分配。
作业成本法原理(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1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
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理、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工程处理、动力消耗、存货移动、装运发货、管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当根据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成本库中。
由于生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成本库往往并不可行。
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中以合并分配。
按同质作业成本库归集间接费用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产品消耗作业,产品的产量、生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例如,起动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准备次数,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小时。
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如下图所示: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以作业为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并将其作为汇总其他成本(如:产品成本、责任中心成本)的基石;其二,注重间接计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设置多样化作业成本库,并采用多样化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标准,使成本归集明细化,从而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性;其三,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ABC与TDABC(作业成本法)
如何应对abc与tdabc的发展挑战
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需要培养具备abc与tdabc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以推 动成本管理方法的实施和应用。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在abc与tdabc实施过 程中的职责和角色,确保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持续改进和优化
企业需要对abc与tdabc的实施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完善 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
abc的优点与局限性
• 战略价值: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增值作业和非增 值作业,为优化业务流程提供支持。
abc的优点与局限性
实施难度
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较为复杂,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数据 收集和整理。
适用范围有限
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间接成本 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对于直接成 本占比重较大的企业适用性较差。
abc与tdabc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ABC和TDABC都是为了提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 。
区别
ABC和TDABC在作业动因的选择上有所不同,ABC通常采用直接观测或历史数据来估计作业动因,而 TDABC则通过时间基础来估计作业动因。此外,TDABC的计算过程相对简单,能够快速地建立模型 ,而ABC则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
03 tdabc的实施与应用
tdabc的实施步骤
定义作业
明确企业的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划分为一 系列作业,并对每个作业进行描述和定义。
确定资源
识别完成每项作业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 力、财力和时间等。
分配资源成本
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个作 业,以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
1 2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与核心思想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与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3
4
企业物流作业流程
一、 作业成本法概述
产生与发展
简介会计大师,美国人埃里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科 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 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 George staubus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 (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 Output Accounting )中对 “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 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这是理论上研究作业会计的第 一部宝贵著作。但是当时作业成本法却未能在理论界和实业 界引起足够的重视。
6、退货作业:运输、商品分类整理、重新入库 等
四、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二)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项作业
作业界定的要点: 1、不同的人执行的作业不能被整合; 2、一个作业一般不会超过15个密切相关的操作 3、如果一个作业只有一项操作,那么则分解的太细了 4、如果一个作业中包含了不相关的操作,则需要分解出来。 5、如果一个作业只有一项投入和一项产出,就不再需要分解 了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2、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内部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
活动。(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业务 活动的总称,以消耗资源为重要特征。) 物流作业包括:运输作业、仓储作业、装卸搬运作业、 流通加工作业、包装作业、配送作业、信息处理作业
等。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2、作业
登记等)。
2、订单处理:接收订单信息、打印拣货单等 3、拣货作业:查看编号、人工操作搬运设备(叉 车、平板车等)、人工搬运等
作业成本法在顺丰速运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顺丰速运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中,企业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成本管理策略,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正逐渐受到企业的关注和应用。
顺丰速运作为国内领先的快递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作业成本法,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分配,最终计算出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即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然后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最后再根据产品或服务对作业的消耗情况,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加注重成本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详细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价。
二、顺丰速运的业务流程与成本构成顺丰速运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收件、运输、分拣、派件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消耗,从而形成了企业的成本。
顺丰速运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成本:包括车辆购置与维护、燃油费、路桥费等。
2、人力成本:包括快递员、分拣员、客服人员等的工资、福利和培训费用。
3、设备成本:包括分拣设备、扫描设备、办公设备等的购置与维护费用。
4、场地成本:包括仓库、分拣中心、营业网点等的租赁或购置费用。
5、其他成本:如包装材料、水电费、通信费等。
三、顺丰速运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1、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通常按照单一的标准(如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这种方法忽略了不同作业对成本的影响,容易导致成本信息的扭曲。
而作业成本法能够根据作业的实际消耗情况,更加准确地分配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
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理、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工程处理、动力消耗、存货移动、装运发货、管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当根据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成本库中。
由于生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成本库往往并不可行。
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中以合并分配。
按同质作业成本库归集间接费用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产品消耗作业,产品的产量、生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例如,起动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准备次数,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小时。
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如下图所示: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以作业为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并将其作为汇总其他成本(如:产品成本、责任中心成本)的基石;其二,注重间接计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设置多样化作业成本库,并采用多样化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标准,使成本归集明细化,从而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性;其三,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1.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相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成本的构成并进行成本控制。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的:1)成本驱动: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驱动因素是生产活动,而非期间或产品。
2)成本积累:作业成本法要求将成本与作业或活动相关联,进行逐步累积。
3)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分配,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或活动中,以便更好地衡量各项活动的成本。
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主要内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作业成本法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2)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详细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成本驱动、成本积累和成本分配的具体实施步骤。
3)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比较:对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意义和作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对于实施作业成本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明确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步骤,可以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2)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理解成本构成,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促进企业持续改进: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1. 引言1.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分析和计算生产过程中各个作业的成本。
根据作业成本法,成本被分配到不同的生产作业中,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状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理是将总成本按照作业的不同特性进行分配,并直接与生产作业相关联,以便进一步分析和管理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情况,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被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生产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而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与具体生产作业直接相关的成本,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成本。
通过将这两种成本分别分配到各个生产作业中,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分配和计算各个生产作业的成本,为企业提供重要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具。
通过深入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原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1.2 作业成本法的价值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对成本进行分配和追踪,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合理分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更加科学的生产计划和决策。
通过对成本的详细分析和跟踪,企业可以深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符合经济效益和效率原则。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波动和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提高产品定价和客户盈利能力: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 竞争力的产品定价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
数据获取难度较 大
成本较高
适用范围有限
实施效果受管理 层影响
实施难度大:我 国企业信息化水 平较低,数据收 集和处理难度大
成本较高:作业 成本法需要大量 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投入
员工素质不足: 我国企业员工素 质参差不齐,难 以满足作业成本 法对高素质人才 的需求
缺乏成功案例: 我国企业应用作 业成本法的成功 案例较少,缺乏 经验和借鉴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作业成本法的 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应用。
加强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对作业成 本法的认识和理解, 确保有效应用。
试点先行:选择具 有代表性的企业进 行试点,总结经验 教训,优化实施方 案。
强化沟通和协作: 加强企业内部各部 门之间的沟通与协 作,确保数据准确 性和一致性。
政策支持:政府将加大对作业成 本法的推广力度,鼓励企业采用。
企业需求:面对市场竞争,企业 将更加注重成本管理,作业成本 法将受到青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未来,我国将有更多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 法,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管 理水平。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将 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管理,作业成本法 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关 键工具之一。
制定实施计划:明 确实施目标、步骤 和时间表,确保有 序推进。
间接费用分摊: 根据作业动因将 间接费用分摊到 产品或服务中
确定资源并分配到作业中心
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
计算间接成本动因率,用成本动因率乘以产品或批次 耗用的成本动因量,即得该产品或批次所分得的该项 间接成本。 6.计算各产品成本。将各产品发生的直接生产成本和 各成本库中作业成本分别汇总,即得该产品总成本或 单位成本。
2、作业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 分析哪些作业是增值的,哪些作业是不增值的。 2. 分析重要性作业。 3. 把企业的作业同其他企业类似的作业进行对比。 4. 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
3、价值链分析
内部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中的增值活动: 为客户设计样品 联系及时、高效、高质量的供应商 生产加工过程 寻找及时和方便的发货渠道 高品质的营销活动
(三)成本动因(是指驱动或产生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将资源成本 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 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
作业动因实例
机器时间 计算机时间
定单数量 材料重量 材料移动次数 生产准备次数 维修小时
质检数量
运输里程
人工小时或人工 成本
生产或销售数量
一、基本概念
(一)资源: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 力、财力。作业成本法中的资源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 而进行的费用支出,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二)作业、作业链、价值链 1、作业的概念: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
耗的原材料、人力、技术、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简单 的说,作业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 2、作业的分类:按照作业的产出或消耗方式,可将作业 分为:单位水平作业、批次水平作业、产品维持作业和工 厂维持作业。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间接费用分配率=
•在这种方法下,从总体看,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多,间接费用分配率计算 公式中的分母越大,从而间接费用分配率就越小。在间接费用总额和单 位工时一定的情况下,产量越高,间接费用分配率越低,单位产品成本 就越低。这就可能引导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而进行大批量 的产品生产。实际上,间接费用并不与产量成正比,因此,这种方法又 将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结果的不正确。
•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 用归于每一作业或作业成 本库,然后再由每一作业 或作业成本库确定分配率, 将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
•传统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传统成本计算法 计算对象 一般来说只是就成本论成本
核算范围是产品的成本
计算范围
•作业成本计算法
着眼点放在追踪成本发生的前因后 果上
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就是根据追踪的资源,选择分配各 作业中心成本的标准。 5)确定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
当作业中心已经确认,成本已经汇集,成本动因已经确 立后,就可以将该作业中心的成本除以预计的交易量,计 算以成本动因为单位的分配率。 6)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各批产品所耗用的成本动因交易量和各作业中心的 成本分配率,就可以求得该批产品所应负担的成本,包括 应负担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3.1.3.作业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1)作业成本会计的“成本驱动论”
企业间接费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必须进 行的各种作业,这些费用数额的大小与产品的产量无关,而 与驱动其发生的作业数量相关,这就是所谓的成本驱动论。
在成本驱动论中,将决定成本发生的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 用的标准。因而,作业会计采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化。 2)作业的种类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一、作业成本法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会计中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也叫做作业订单成本法。
该方法是根据生产作业的特点,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作业或订单中,以便更好地掌握不同作业的成本情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理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根据作业或订单的不同,分配到相应的作业或订单上,从而得出每个作业或订单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作业或订单为成本分配的基本单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以作业或订单为成本分配的基本单位,即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作业或订单,对每个作业或订单进行成本核算。
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掌握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作业成本法根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不同特点,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配。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具体作业或订单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而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与具体作业或订单相关联的成本,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成本,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基础来分配到各个作业或订单上。
3. 作业成本的追踪和控制作业成本法的原理还包括对作业成本的追踪和控制。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能够更清晰地跟踪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1. 优点(1)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企业。
由于各个作业或订单都可以独立核算成本,因此对于生产不同品种、规格的产品,可以更为方便、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2)有利于成本控制(3)有利于管理决策作业成本法为企业提供了不同作业或订单的成本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生产调度、产品定价、库存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科学决策。
2. 局限性(1)成本分配依赖于合理的分配基础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合理的分配基础,而有时候难以找到合适的分配基础。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作业中心 标准化 研发设计 基础研究 原料检验 数控加工 磨床加工 热表处理 去毛刺 精研作业 装配作业 检验作业 理化实验 环境实验 性能实验 物资供应 行政作业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作业动因 工时 工作量 工时 检验批次数量 机器工时 机器工时 处理批次数量 人工工时 机器工时 装配工时 检验批次数量 理化批次数量 实验时长 实验批次数量 采购批次数量 人数 销售业绩额 人数
二、传统成本法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
的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 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 的成本对象中去。传统成本核算法主要分为三类: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
体会
通过实训,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学 习过程中,小组同学们也发现了自己学习上 的不足,但是在完成实训的过程 中小组同学们都认真学习,翻阅书本,和同 学们互相交流,积极学习,巩固了小组成员 在两种成本法之间的学习和了解
PROJECTS SHOW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2 02 3
PROJECT SUMMARY
PA R T 0 4
总结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不同点 1. 成本计算的对象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企业被认为是成本的计算对象。进行产品的成本核 算,产品的成本并不是唯一的要素,同时也更加注重产品成本的原因,其 形成的全过程。因此,这也就引发了成本计算对象的多维度,使它分为: 最终产品、资源、运营、工作中心。 2. 成本计算的目的不同 传统成本方法计算成本本身以及对成本的目的进行计算。而作业成本法 计算是由生产过程中操作引起的,并且应该确定该操作是否跟产品的生产 活动有关。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doc 36页)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doc 36页)作业成本法原理与应用模型第一部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1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
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理、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工程处理、动力消耗、存货移动、装运发货、管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当根据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成本库中。
由于生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成本库往往并不可行。
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中以合并分配。
按同质作业成本库归集间接费用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产品消耗作业,产品的产量、生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例如,起动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准备次数,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小时。
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如下图所示: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以作业为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并将其作为汇总其他成本间接计作业成作业成作业成作业成产 品第第作业动资源动(如:从根源上对成本进行控制,支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改善。
作业成本法
传统成本计算制下产品盈利能力分析
豪华型 单位售价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和人工 工厂间接成本 产品利润 $100 $400 300 200 100 $20 $200 180 80 100 普通型
作业成本计算
(1) 作业动因 工程作业时间 调整次数 机器小时 包装单数量 (2) 成本 $125 000 300 000 1 500 000 75 000 (3) 作业消耗 12 500 300 150 000 15 000 (4)=(2)/(3) 作业分配率 $10 1 000 10 5
5、推广应用ABC,必须结合企业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
谢谢!
间接成本分配
豪华型打印机
(1) 作业动因
工程作业时间
(2) 分配率
(3) 作业量
(4)=(2)*(3) 间接成本
(5)
单位间接成本
$10
1 000 10
5 000
200 50 000
$50 000
200 000 500 000
$10
40 100
调整次数 机器小时
包装单数量
5
5000
25 000
5
间接成本分配
卡普兰教授本人被认为是作业成本法的集大成者。其理论观点有: 1、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输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 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产量耗用作业,作业耗 用资源。即: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的过程,而 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的过程。 2、认为作业成本法的本质就是以作业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 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 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 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 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法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作 业成本法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 手段。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 (Activity Based Management, 以下简称AB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没有唯一固定的正确的分析方法,每个组织都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运用作业成本法分摊成本。
但是其基本的原理是相通的。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与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动因加以正确的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计算法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间接导致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发生。
由此,其基本原理可以概述为: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作业成本库,再分别以各种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分摊其在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由此可见作业成本计算法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一种过渡的成本计算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作业,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对作业成本法原理进一步的分解,其主要原理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任何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服务于产品和劳务的生产、销售和运输,因而应视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因素。
2、在每个企业作业链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资源一作业一产品”,即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作业成为沟通企业资源和企业最终产品之
间的一座桥梁。
3、作业成本法将传统变动成本法的变动成本进一步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两类。
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应采用“数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等,而长期变动成本与企业产品产量没有直接关系,如制造费用和部分期间费用,只是受作业量的变动而变动,故应采用“作业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如折旧可以采用机器工时进行分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