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细菌耐药趋势图
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趋势变迁

【摘要 】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 3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趋势,了解多重耐药菌种类及分布特点,探索下一 阶段 多重 耐药 菌防控 工作 关键 点。方法 监 测 2014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住 院患者致 病 菌 中检 出多重耐 药 菌 3 921株 ,分 析 多重耐 药菌检 出率 、感 染部位 、重点部 门多重耐 药菌构 成 比等 相 关数据 。结果 医院 多重 耐 药菌 的检 出率 3年 来 呈 逐 渐 下 降 的 趋 势 ,分 别 为 40.36% 、36.92% 、28.47%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C。= 122.563,P=0.001);多重 耐 药 菌 感 染 部 位 分 布 连 续 3年 以呼 吸 道 感 染 占首 位 ,分 别 59.14% 、60.96% 、 45.75%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66.972,P=0.001);ICU检 出 多重 耐药 菌在 全 院检 出科 室分布 中的构 成 比 逐 年 下降 ,分别 为 30.54% 、28.60% 、25.78%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7.000,P=0.030)。结 论 近 年 来社 区检 出多重耐 药菌有增 多的趋 势 ,而本 院 多重耐 药 菌检 出逐 年 下降 ,至 2016年 全 院各科 室检 出 多重 耐药 菌构 成 比分布趋 于均 匀,符合 各专科 细 菌感 染 的 特 点 ,消 除 了多重 耐 药 菌 集 中在 医院感 染 高危 科 室检 出率 高 的 现 象 。
【关键词】 耐药;趋势 ;感染
The trend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infection in a 3A Grade Hospit al from 2014 to 2016. LIN Xiu—juan,LIN 一yan,ZHONG Yun.Department of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
2016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分析报告

汉川市人民医院2016 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统计分析随着我院就诊病人不断的增加,疾病谱不断的扩大,细菌耐药现象逐渐加重,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
检验科2015 年至2016 年度,在院领导的重视下,为满足医院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科室更是大力加强业务能力提升,着重加强微生物室新技术的引入,新设备的投入,持续派出科室骨干人员参与微生物学习班、上级医院进修等一系列业务提升方式,我科目前微生物的业务范围,检验水平都得到极大提高。
根据医院统计数据,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大幅提高,送检标本合格率也不断提升。
检验科在2016 年上半年,微生物及药敏实验送检率、阳性标本检出率均大幅提升。
对比2015 年,在致病菌检出数量及检出率的不断持续提升的趋势下,我院主要感染致病菌的种类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的大幅增加,其中以重症医学科尤为严重,其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占全院检出已超过70% ,在三级医院占院感前三位的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分离率上半年也在增加,并出现了多重耐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我院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考验。
检验科对2016 年上半年(1-6 月)细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2015 年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出此报告,希望能对提高临床初期经验用药的成功率有所帮助,同时,对全院全面的抗生素使用规范提供一份有科学价值的参考依据,并针对目前的耐药现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尽可能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流行传播,有效帮助耐药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治愈率。
监测时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监测范围:所有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身上分离到的细菌(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即当同一患者连续多次从同一部位分离到相同的细菌时,只将其第一次分离到的那株细菌纳入监测范围)。
判断标准:抗微生物药物敏感实验的执行标准,根据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标准文件M02-A12 ,M07-A10 和M11-A8[2016年1月更新版本]一、临床总分离菌菌种分布情况1.共分离到831株细菌,非重复分离6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6.39%(226/621 ),格兰阳性菌占63.61% (395/621 )。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变化趋势漆坚【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ypes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s) infection from 2013 to 2015,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MDRO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DRO records has been conducted throughout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Organ-isms identified and tested by an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system were analyzed with WHONET5.6. Results A total of 2232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896 (40.1%) of which were MDROs. Of all MDROs,ESBL-ECO (30.1%),CRAB(20.0%),MRSCNS(13.2%),ESBL-KPN(10.5%),MDRPA(7.9%),MRSA(4.7%) was isolated respectively,and mainly distributed in intensive care unit,geriatrics Dept,neurosurgery Dept,urology Dept,neurology Dept,respectively. The MDRO strains mainly isolat-ed from:sputum specimens (42.3%),and was followed by the middle of urine (19.6%),blood (19.2%),discharge (10.7%). ESBL-E-CO in 3 years detection rate is relatively stable;ESBL-KPN in 2015 detection rate (37.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2013(52. 8%),2014(56.7%). MRSCNS in 2015 detection rate (78.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2014(96.6%),2013(83.0%). 2015 MDRPA detection rate (14.1%) less than 2013(26.4%),2014(33.7%). CRAB in 2015 detection rate (68.7%),lower than in 2013(77.4%), 2014(83.7%);2015 MRSA detection rate(37.5%),compared with 2013(31.2%),2014(27.0%) increased;As special resistant strains, CRKPNdetection rate in 3 years remained stable (4.0%,4.5%,4.1%),2015 CRPA detection rate (12.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2014 (28.9%),2015 CRECO detection rate (2.5%) than in 2013 (0%),2014 (0.8%). Conclusion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in nosocomial infection,CRAB detection rate is higherin our hospital, MRSA,CRECO increase year by year,comprehens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arry on th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目的:了解2013年至2015年多重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提供依据。
2012-至2014年主要细菌耐药监测趋势图

我院2012年至2014年主要细菌耐药趋势图(样图)制图:检验科李继刚图1.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和阳性率图2.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图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图4.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图5.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图6.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图7.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图8.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图9.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图10.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图11.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图12.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图1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图14.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图15.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图16.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图17.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图18.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图19.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图20.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图21.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图22.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图2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图24.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图25.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图26.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图27.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格兰阴性致病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图28.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图29.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图30.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图31.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图32.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粘菌素E的耐药率图3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图34.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图35.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图36.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间型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图37.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间型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图38.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新球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图39.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新球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图40.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新球菌对拉氧头孢的耐药率图41.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新球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图42.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新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图43.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新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图44.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革兰阳新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
我国细菌耐药趋势.ppt

CTZ
CFP CFP/SUL
23.8
6.4 9.5
0.4
0 0
27
2.7 2.7
0
0 0
IMP
1.6
0
0
0
am pi ci ll in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me e me me em in n n
Ce fo ru xi ce ft az id im
ce fo ta xi
ce fe pi
im ip en ge nt am yc ci pr of lo xa ci
of lo
E. aerogene(HI+CAI)
xa
ci
1st 2ed 3rd
am pi ci ll in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me e me me em in n n
• Beta-内酰胺类:
– – – –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MRS 细菌产酶 碳青霉烯:肠杆菌科!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 • • • •
大环内酯类:耐药链球菌、葡萄球菌 喹诺酮:肠杆菌耐药、阳性菌耐药 氨基糖苷类:耐药葡萄球菌、肠杆菌 糖肽类:中介肠球菌?? 其他药物:……
Questions??
• 耐药机制如何? • 耐药传播? • 耐药发展速度?? • 耐药抗生素应用的关系??
•如何遏制细菌耐药?
谢谢
1st 2ed 3rd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im e me em in n ci n in
ce ft az id
ce fe pi
im ip en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PPT【56页】

大家好
27
操作
将高度疑似或确诊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 最后。
接触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 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 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 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 生。——职业防护
高危人群定植
成为医院局部 流行的病原菌
主要经过医护 人员的手传播
导致医院患者皮肤感染、 肺炎、血流感染
大家好
4
• 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全耐药菌呈世界 性流行,超级细菌已成为院感重要菌。
大家好
5
细菌耐药的对策
寻找新的抗菌药物 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
预防与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201401 201402 201403 201404 201501 201502 201503 201504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大家好
哌拉西林 哌林/他唑巴坦 左氧氟沙星 头孢塞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阿米卡星 复方新诺明
频次。
大家好
30
医疗废物
在MDRS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 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 处置和管理。
按感染性疾病病人处理: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 盛装
大家好
31
转科、转院、外出检查等
转科、转院或离开病室检查时应进行交班 和警示、提前通知
大家好
32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定植、感染)
44
《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院感科发布
MDRO医院感染发现率 MDRO医院感染检出率 目标菌:
2013度我院细菌耐药趋势分析

一、2013度我院标本送检的总情况,具体见下表
表1.2013度标本总量与药每率
阳性标本总计
一季度 533
二季度 三季度
474
673
标本总数
1743
1618
1536
药 敏 率(%) 30.6
29.3
43.8
四季度 604 1772 34.1
图1.标本数量与阳性标本数量趋势图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743
533 一季度
1618
474 二季度
1536 673 三季度
1772 阳性标本总计 标本总数
604
四季度
二、2013度送检标本类型情况:
表2.标本类型构成情况
痰液 痰液阳性 尿液 尿液阳性
率
率
一季度
1016
环丙沙星
31.3
他唑巴坦 75.6
头孢噻肟 66.0
左氧氟沙 33.2
苯唑青霉
头孢他啶 75.4
复方新诺明 36.1
星
素
74.6
复方新诺 63.1
阿米卡星 24.6
氨苄西林/
阿米卡星 72.9
庆大霉素
33.3
明
舒巴坦
74.8
庆大霉素 62.4
头孢他啶
左氧氟沙
哌拉西林/ 72.2
诺氟沙星
26.1
21.6
头孢哌酮/舒
舒巴坦
明
0.0
巴坦
3.675
美洛培南 0.0
诺氟沙星 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α 溶血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微球菌属
红色:医院感染防控中常见细菌
一、细菌基础知识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
肠杆菌科 (OF糖管发酵)
埃希菌属 肠杆菌属
大肠埃希菌 阴沟肠杆菌
革
兰
氏
阴
性
非发酵菌
杆
(OF糖管发酵)
菌
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XX沙门氏菌 XX志贺氏菌
假单胞菌属 不动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严格探视制度,减少病人、病陪人员出入。 2)患者的所有诊疗护理放在最后执行或单独进行。 3)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开放式吸痰、气管插管及护理、支纤镜检查、抹 身等 )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023/4/29
43
6、环境清洁+污物的处理
1、清洁人员用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每天清洁消毒所有患者接触的平面及附近 区域,抹布须专用,使用过的抹布须消毒处理。 2、污隔离衣、患者被服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收集。 3、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按医疗垃圾处理,并单独收集。 4、MDRO感染病人用后各种治疗、换药、抢救等所用的器械用黄色胶袋密封盛装 集中送供应室处理。
2、MDRO 感染或定植患者床头配备一瓶快速型手消毒液,床旁配备一 个医疗垃圾桶。
3、治疗护理放在最后执行或单独进行,主要用具单独使用。 4、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5、对于患者接触的仪器设备(如电子体温表须一用一消毒,不得与他人共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人群的特点
• 1、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 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的患者,
手术时间长。 • 2、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与
临床分离病原菌及5种重要耐药菌分布的调查分析

临床分离病原菌及5种重要耐药菌分布的调查分析刘婳【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及5种重要耐药菌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常规分离培养,WalkAway-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11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00株,占76.1%;革兰阳性菌283株,占23.9%.临床分离病原菌中位于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9.0%)、铜绿假单胞菌(12.4%)、肺炎克雷伯菌(11.1%)、金黄色葡萄球菌(9.1%)、鲍曼不动杆菌(8.7%),共714株;病原菌标本来源前4位的分别为痰(40.5%)、分泌物(20.1%)、尿液(19.0%)、血液(15.8%).常见的5种重要耐药菌共191株,占全部病原菌检出总数的16.1%,分别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3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8.3%)、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23.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6.3%)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4.2%).在各科室中,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比例最高,占35.6%.在各感染部位中,呼吸系统多重耐药菌比例最高,占71.2%.结论该院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重要耐药菌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应密切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导和监督.【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09【总页数】3页(P1024-1026)【关键词】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作者】刘婳【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 3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的增多成为日趋严峻的问题[1]。
2016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29259株尿道标本分离菌主要菌种分布(%)
大肠埃希菌 屎肠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粪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奇异变形杆菌 无乳链球菌 阴沟肠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弗劳地柠檬酸杆菌 产酸克雷伯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摩根摩根菌 产气肠杆菌 黏质沙雷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0 1 0.9 0.9 0.8 0.7 0.5 0.6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3.9 3.4 2.4 2.1 1.7 1.6 10.3 9.2 8.5 47.1
数据分析
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历年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菌株数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医院数 8 12 12 12 14 14 15 15 16 17 20 30 株数 22774 33811 36001 36216 43670 47850 59287 72397 84572 78955 88778 153084 革兰阴性菌 15244 23062 23637 25184 31002 34282 42415 52043 61709 57320 62297 71.6% 革兰阳性菌 7530 10749 12364 11032 12668 13568 16872 20354 22863 21635 26481 28.4%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变迁
35 30
大肠埃希菌(3949~)
25
20
肺炎克雷伯菌(2136~)
15
鲍曼不动杆菌(2016~) 铜绿假单胞菌(2646~)
10
5
阴沟肠杆菌(64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88~)
4细菌的耐药性变迁趋势-朱镭

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防控朱镭. 山西省儿童医院2019.09.12.主要内容:1、细菌耐药性的变迁2、山西省细菌耐药趋势与全国的对比3、“三网联动”防耐药一、细菌耐药性的变迁该菌获得了产AMPC酶的耐药性二战宣传画:感谢盘尼西林,让士兵可以安然回家一张细菌培养报告单的内涵:一、检验作用“检验”感染了什么微生物(培养、鉴定)“检验”抗菌药物对该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效果(药敏)二、监测作用“监测”该微生物是否获得耐药“监测”该微生物的耐药水平(耐药率分析)规范给药方式之足量抗生素治疗的结果不规范的给药方式--不足量或非目标性抗生素治疗的结果Dagan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1998;17:776–782细菌耐药机制(遗传: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细菌耐药机制(生化)二、山西省细菌耐药趋势与全国的对比细菌耐药的预警机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并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三)定期向全院全体医护人员公布本院医院感染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护人员,不建议经验用药。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山西省细菌耐药趋势(2014-2018)与全国平均值进行比较,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VREA)➢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VREM)➢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ERSP)➢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TX/CRO-R ECO)➢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TX/CRO-R KPN)➢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CR-ECO)➢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N)➢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E)➢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A)➢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QNR-ECO)山西省细菌耐药监测数据(2018年)本数据以保留同一患者相同细菌第一株的原则剔除重复菌株。
细菌分布与耐药简报16年二季度

我院细菌检出率与耐药情况简报(长沙市精神病医院2016年二季度)二季度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共接收临床培养标本1181例,检出阳性菌株199株,检出率为11.0%。
送检标本当中,标本类型仍然以痰标本和血液标本为主,送检科室主要是老年科,同时精神科的培养标本也逐渐增多。
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主要病原菌的具体例数为:铜绿52例、肺克35例、大肠30例、鲍曼不动24例、金葡16例、克柔念珠菌14例。
详见下表,表1。
表1. 16年二季度细菌分布情况下面是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统计,表中“/”是表示此细菌未做此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或者是天然耐药的抗生素,铜绿、鲍曼不动和肺克都有其天然耐药的抗生素。
其中二季度的真菌克柔念珠菌有14例,基本都来自同一个病人的同一种标本,不具有统计意义,因此未统计。
详见下表,表2和表3。
表2. 主要阴性杆菌二季度耐药率统计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n=35) 大肠埃希菌(n=30) 鲍曼不动杆菌(n=24) 铜绿假单胞菌(n=52) 阿米卡星20 0 50 1.92 氨曲南40 46.67 / 23.08 替卡西林/ / 75 40.38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 75 42 氨苄西林/ 96.67 / / 氨苄西林/舒巴坦80 83.33 70.83 / 复方新诺明 31.43 26.67 54.17 /病原菌 合计 G -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52 肺炎克雷伯菌 35 大肠埃希菌 30 鲍曼不动杆菌 24 其他阴性杆菌 16 G +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16 其他阳性球菌 6 真菌 克柔念珠菌 14 其他真菌 6 总计 199环丙沙星28.57 40 83.33 13.46美罗培南20 0 70.83米诺环素/ / 8.33 /洛美沙星28.57 / /庆大霉素45.71 6.67 75 9.62头孢曲松80 93.33 75 /头孢他啶20 23.33 75 3.85头孢西丁28.57 6.67 / /头孢呋辛77.14 93.33 / /头孢吡肟17.14 30 70.83 5.77头孢唑啉82.86 90 / /妥布霉素28.57 0 75 7.69左氧氟沙星37.14 30 58.33 11.54哌拉西林80 93.33 75 21.1520 3.33 75 13.4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氧氟沙星/ / / 17.31粘菌素/ / 0 0表3. 主要阳性球菌二季度耐药率统计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n=16)阿奇霉素31.25苯唑西林31.25复方新诺明0红霉素31.25环丙沙星18.75克林霉素 6.25利福平18.75利奈唑胺0氯霉素0米诺环素0莫西沙星18.75诺氟沙星18.75青霉素100庆大霉素18.75洛美沙星18.75头孢西丁31.25加替沙星18.75四环素31.25万古霉素0检验科谭志霞。
细菌耐药现状及耐药变迁(张秀珍)PPT课件

04 细菌耐药监测与防控策略
细菌耐药监测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
01
包括医院、社区和动物源等多渠道的监测,实现数据共享和整
合。
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02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细菌耐药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开展耐药菌的监测与调查
03
定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菌的流行情况
和变迁趋势。
加强耐药菌防控的紧迫性
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降低耐药菌的产 生和传播。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提高公众认知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耐药菌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未来耐药菌防控的展望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期待研发出更多新型、高效的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 更多选择。
耐药细菌的感染需要更长时间 的治疗和更高级别的抗生素,
导致医疗费用上涨。
社会负担加重
耐药细菌的感染不仅影响患者 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 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公共卫生安全威胁
耐药细菌的传播和扩散对公共 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需要
加强监测和防控。
02 细菌耐药机制及变迁
细菌耐药机制简介
耐药机制的概念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剂量和疗程等,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加强抗菌药物处方审核
药师应严格审核抗菌药物处方,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合理用 药问题。
加强抗菌药物知识培训
中国NPRS监测结果和耐药趋势分析

27
高产AmpC酶的检测方法
28
高产AmpC酶的检测结果
• 共检测375株NPRS菌株(RUIJIN)
• 阳性
44株
• 弱阳性 21株
• 阳性+弱阳性菌株 占17%
• 阴性
310株,占83%
29
1994-2004年 NPRS 研究总结
从1994-2004年,从我国35家医院ICU病房分离到的15290株 革兰阴性菌,最常见的菌种分布依次为: 铜绿假单胞菌 > 大肠埃希菌 > 肺炎克雷伯菌属 > 不动杆 菌属 > 肠杆菌属 十年中,亚胺培南对所有的GN细菌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敏 感性和稳定性,是历年敏感率最高和稳定性最好的抗菌药 物。
11
1994-2004间3080株大肠杆菌的敏感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94 95 96 98 99 0 1 2 3 4
IPM FEP CAZ CRO CTX CSL TZP AMK GEN CIP TCC
12
2004年大肠埃希菌敏感性(430株)
100%
90%
%R
58.9 65.2
20%
0% 2 4.5 6.9 6.9 9.4 12.4 10.4 18.3 18.8 20.3
哌Er酮替哌t/环庆头头头阿头亚a卡拉p//丙大孢孢孢米孢胺舒en沙霉曲噻他卡吡培巴克他em星素松肟啶星肟南坦拉唑
19
ESBL+ KPN耐药率
NPRS,2004 (268)
100%
10
1994-2004血培养革兰阴性杆菌的总敏感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94 95 96 98 99 0 1 2 3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细菌耐药趋势图
一、2016年我院标本送检的总情况,具体见下表
表1.2016度标本总量与阳性标本率
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收到的标本数602 628 816 930 2976 阳性标本数153 207 224 296 880 阳性率25% 33% 27.45% 31.83% 29.57%
图1.标本数量与阳性标本数量趋势图
二、2016度送检标本阳性分布情况:
送检阳性标本构成表(单位:例)
种类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
2016度全院革兰氏阴性菌(含多耐菌)检出排名情况
2016度全院革兰氏阳性菌(含多耐菌)检出排名情况
种类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
金葡8 11 17 19 55
表葡0 5 16 8 29
肠球菌8 5 3 16
链球菌 1 4 8 13 木糖葡萄球菌 2 1 2 5
溶血葡萄球菌 3 3
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五种类型的细菌长期占据我院细菌检出的前五位,只是每季度的排名有所差异。
具体检出数量的趋势,见图:
由图可以看出,目前我院主流细菌的检出呈上升趋势,有所下降的鲍曼不动杆菌,而其他四种菌均呈现上升趋势,细菌呈上升的趋势与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有关,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数有关,一到四季度微生物送检数呈直线上升。
阳性率徘徊在25%-33%,无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四、2016度多重耐药菌占总细菌的比例情况
种类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总计阳性标本数153 207 224 296 880 多重耐药菌数 3 8 6 7 24 多重耐药菌率 1.96% 3.86% 2.68% 2.36% 2.72%
五、多重耐药菌分布比例:
多重耐药菌种类数量比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10 41.67%
MRSA 6 25%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4 16.67%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3 12.5%
VRE 1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