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 财务案例

合集下载

朱明zhubob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海尔的并购案例

朱明zhubob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海尔的并购案例

海尔的兼并案例海尔集团从1988年兼并青岛电镀厂开始,1991年兼并青岛冷柜厂,1992年兼并冷凝器厂,1995年7月兼并青岛红星电器集团,1995年12月兼并汉蓝波希岛公司,到1997年7月兼并莱阳电熨斗厂,共兼并企业14家,投入资金7000万元,扭亏5.5亿元,盘活资产14亿元,1996年底净利润达8000多万元。

海尔集团的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扩张到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1)吃“休克鱼”。

“休克鱼”是海尔对被兼并企业的一个形象比喻。

现在愿意被别人兼并的企业都是生产难以维系的企业,在将要破产倒闭的企业中,有一些企业的设备性能较好,债务也能剥离,仅仅是因为产权模糊、无人负责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效益低下,海尔集团将这类企业称为“休克鱼”,并认为“休克鱼”可以兼并。

另一部分即将倒闭的企业,海尔集团称为是“死鱼”,是绝对不能兼并的,否则会连带母体企业出问题。

海尔集团在其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之所以没有被被兼并的企业拖累,并且各被兼并的子公司都充满了活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好地把握了吃“休克鱼”这一原则。

(2)低成本扩张。

海尔集团是从冰箱开始发展的,现在除滚筒洗衣机之外的洗衣机、空调、冷柜、小家电等都是通过兼并发展起来的。

海尔集团在外地的控股式兼并是低成本扩张的典型案例。

如1995年12月海尔公司用2200万元的投资拨转了蓝波希岛公司的3亿元的资产。

在1997年3月兼并爱德电器集团的洗衣机厂的合同中,将其原来的债务剥离,由爱德集团承债,剩下的有效资产海尔集团只是将控股的2928万元作为向顺德海尔集团电器有限公司的借款,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分3年3次等额用海尔股份所分得的利润进行偿还,就实现了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60%的控股,其实质是海尔集团通过向被兼并方借入资本,实现控股,海尔集团一分钱也没花,就扩大了洗衣机的生产规模,使其达到规模效益,这是典型的国际通行的“杠杆兼并(Lever merger)”方式。

海尔集团财务分析案例

海尔集团财务分析案例

45
44.28
40
35
30.24
30
25
20
16.85 16.76
16.47 15.15 11.16 9.78
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
15
10
5
2.38
2.57
3
2.6
0
2005
2006
2007
2008
四、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动负债比: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 负债的保障程度。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流动负债 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额与债 务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旨在衡量企业承担债务的能 力,是评估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它 也是预测企业破产的可靠指标。 销售现金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销售质量的高低, 与企业的赊销政策有关。如果企业有虚假收入,也会 使该指标过低。
2005 2006 2007 2008
营业利润率
1.60% 1.58% 2.14% 2.74%
总资产周转 率
2.38 2.57 3.00 2.60
净资产收益 率
4.27% 5.43% 10.20% 11.34%
海信电器2005—2008年度净资产收益率因素分解表 财务指标 营业利润率 总资产周转 净资产收益 率 率
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指标 现金流动 负债比 2005 64.84% 2006 58.39% 现金债务 总额比 64.72% 57.30% 销售现 金比率 2.83% 6.27% 经营现金净 流量 46795.35 123016.26
2007
2008
31.63%
29.65%
30.94%

编制海尔公司现金流量表案例

编制海尔公司现金流量表案例

编制海尔公司现金流量表案例一、海尔公司2007年会计资料企业为一股份有限公司,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所得税税率33%。

2007年1月1日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如表1所示。

该企业2007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 公司自供应商处购入原材料一批,价税合计为234 000元,已预付材料款65 000元,余款以银行存款付清,材料未到。

2. 收到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20 000元,计划成本115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贷款已于上月支付。

3. 公司购入不需安装设备一台,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款项106 400元,其中增值税额15 300元,运费1 100元,设备已投入使用。

4. 开出银行支票一张,支付为基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款13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款22 100元。

该批物资已验收入库。

5. 收到银行通知,用银行存款归还应付账款85 000元,支付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款150 000元。

6. 公司对外销售库存商品一批,应收取的款项是468 000元,其中税款68 000元。

商品已发出,但款项尚未收到。

7. 为构建一条生产线,从银行借入3年期500 000元。

借款已存入银行。

8. 分配确认应付工程人员职工工资250 000,福利费35 000元。

9. 开出支票一张,用于支付在建工程专项借款利息160 000元。

10. 总造价为1 500 000元的工程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并办理竣工手续。

11. 收到银行支票一张,系销售产品一批,价税合计936 000元,其中税金136 000元。

12. 产品生产车间对外出售停用一条生产线,生产线原值800 000元,已计提累计折旧26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100 000元。

收到的价款400 000元存入银行。

13. 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现金股利40 000元,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被投资企业与本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致,都为33%。

14. 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本金200 000元,已预提利息10 000元。

格力电器、美的电器、青岛海尔财务案例分析

格力电器、美的电器、青岛海尔财务案例分析
• 评价:这些奖项是对海尔企业规模水平,盈利水平还有价值创造能力 等综合性指标的一个肯定。对促进海尔市场销售,巩固行业地位起着 重要的作用。
会计年度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短期借款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二、结构分析
v 青岛海尔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前身是青岛冰箱总厂,1993年3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 同年10月向社会公开募集。目前海尔已形成十大系列,三千多个规格的品 种规模,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海尔冰箱分别在美国、德国和加 拿大等国通过了有关认证,成为唯一一家拥有“国际质保体系环保体系” 的国际双保企业。
• 2012年1季度沪深股市营业总收入排名前十 位家电上市公司
• (二)公司简介
v 格力电器
• 企业简介: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 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 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 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格力电器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 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
美的
v 美的电器
• 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 涉足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 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 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1981年开始使用 美的品牌。目前,美的集团员工13万人,旗下拥 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等十余个品牌。
4,608,436,567 4,303,784,000 2,705,680,442
504,857,674

海尔财务分析报告案例(3篇)

海尔财务分析报告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创新、共赢、责任”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家电产品和服务。

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财务报表的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截至2020年底,海尔集团总资产为9285.4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6203.5亿元,占总资产的67.1%;非流动资产为3081.9亿元,占总资产的33.2%。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反映了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和经营状况。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反映了公司长期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2.负债结构分析截至2020年底,海尔集团总负债为5344.3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236.5亿元,占总负债的79.1%;非流动负债为1107.8亿元,占总负债的20.9%。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反映了公司短期偿债压力。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反映了公司长期资金需求。

3.所有者权益分析截至2020年底,海尔集团所有者权益为2941.1亿元,占总资产的31.9%。

所有者权益反映了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股东权益。

(二)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2020年,海尔集团营业收入为10217.4亿元,同比增长3.5%。

其中,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4967.3亿元,同比增长2.4%;海外市场营业收入为5250.1亿元,同比增长4.7%。

从数据来看,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市场均实现了稳健增长。

2.毛利率分析2020年,海尔集团毛利率为20.6%,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能力增强等因素。

3.净利润分析2020年,海尔集团净利润为249.5亿元,同比增长5.4%。

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提高。

案例2 海尔集团财务公司

案例2 海尔集团财务公司

15
9
七、未来预测
张瑞敏声称,自己最大的担心不是来自于金融业本 身,而是中国未来几年资本市场的成长,会不会给海 尔一些机会。 他相信,即使海尔某天不再生产产品,海尔这个品牌 依然会很值钱。 做金融服务业,海尔一开始就打算与国际接轨,其最 终目标是:在海尔未来的利润中,产业占一半,金融 占一半。
10
八、海尔金融之路历史回顾 1、2001年7月,海尔入主青岛市商业银行 2、2001年12月,海尔集团参股长江证券并成为第一大股 东。 3、海尔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开业 4、海尔集团公司与纽约人寿保险公司于2001年12月26日 宣布拟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开拓国内人寿保险业务。 5、2002年9月16日,海尔集团财务公司开业公司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央 行监管四处负责监管。注册资本5亿元,由海尔集 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 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等四 家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其中海尔集团公 司控股40%。
12
公司下设会计结算部、信贷业务部、计划财务部、 稽核审计部、综合管理部、国际业务部、风险管 理部、投资银行部等八个部门 。 海尔集团给财务公司的近期定位是集团流程整合 的资金集约化管理中心;而长期定位是海尔国际 化经营的全球金融运作中心,达到这个目标的时 间大概是2010年。
8
六、财务公司试运行
建行总行专门为海尔财务公司度身制作了一套系统,以帮助海尔 “补习”金融知识。在开业仪式上,海尔财务公司与四大商业银行 分别签署了同业合作协议。主要是各大银行为海尔财务公司提供 信贷、结算、同业拆借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以前各下属公司在一些银行都有自己的账户,现在全部收走了, 只留下一个现金账户,而且数额较低。但财务公司的贴身服务下 属公司感觉比与银行打交道更为方便。 海尔旗下有几十家分公司,在成立财务公司前,每家公司都在银 行开户,连集团都不知道到底在银行有多少个账户。现在,为了 保证集团资金的统一调配,各分公司的账户全部取消,只保留一 个少量现金的账户。每个账户现金的多少,会根据情况增减,少 则十几万,多则上千万。

海尔集团财务战略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财务战略案例分析

黑龙江财经学院《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班级会计学-8班小组成员陈瑞琪.陈征.王艳辉小组成员董庆波.刘砾瞳小组成员杨晓丽.李艳艳海尔集团财务战略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海尔集团(Haier)是中国大陆最大、也是世界上10大综合家电厂商之一。

创立於1984年,22年来持续稳定发展,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在中国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3%,海外销售营收28亿美元海尔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984年~1990年,内向型发展阶段;1990年~1996年,出口阶段;1996年~1998年,海外投资阶段(在印尼等地投资);1999年以后,本土化阶段(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设计、生产、销售)。

二、案例分析1.社会因素创业25年以来,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带领海尔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真情回报社会,以海的品格年复一年地为社会默默地奉献:1993年开始海尔投资制作了212集的动画片《海尔兄弟》;1994年海尔开始投资参加希望工程,在莱西援建了第一所海尔希望小学,从来拉开了援建海尔希望小学的序幕以及各种活动。

海尔集团先后被云南团省委、青岛团市委、希望办授予“希望工程贡献奖”和“社会的海尔”等奖项。

同时,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也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政治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对于经济企业的发展机遇了许多较开放优惠的政策,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许多落后的商业思想观念逐渐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商业思想所取代,国有企业、集体及民办小厂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有许多亏损严重濒临破产的厂子因此而起死回生,而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机遇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案例

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案例

青岛海尔的资本成本案例案例目标本案例利用合理的预测和恰当的模型,把从上市公司以及股票市场中获取的个股以及股指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估算出2003年海尔公司的资本成本。

一、公司简介青岛海尔(600690),公司全称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白色家电知名的中国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于1993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单一的电冰箱生产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滚筒洗衣机、电脑板、注塑件、电子商务等业务。

公司良好的业绩也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青岛海尔”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和道中88指数,连续入选“上市公司50强”、“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等,曾在2001年度“中国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评选的当中高居榜首,是证券市场蓝筹绩优股的典型代表,所以其业绩表现比较符合我们所采用模型的一些基本条件,作为我们的案例研究对象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二、数据来源在本案例中所使用的收益率数据主要来自于清华大学金融数据中心,该数据库的数据充分考虑到配股、送股、增发、派利等因素带来的股价的变化,计算比较精确可靠,其它数据来自海尔公司的年度报表。

由于模型是用于计算当前公司的资本成本,所以会涉及到大量的估计因素,所以本案例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2003年初,利用2003年之前的信息对公司今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预测。

但是由于该公司2002-2005年实际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太稳定,以及为了简便起见,所以有些估计因素也会借用2003年及其以后的实际数据,希望不会引起读者的混淆。

三、资本成本的计算(一)计算权益资本成本青岛海尔的股权结构比较简单,只有境内流通股和法人股。

下表为其股权结构列表:表1 青岛海尔股权结构列表由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享受着同样的股利政策,所以在本案例中我们对其不加以区分。

1. 利用CAPM 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该方法即是利用模型:()e f m f r r r r β=+-,用历史数据回归的办法来求得个股与市场的相关性,再根据对未来某一年的市场状况估计来得出个股的权益资本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应用——海尔集团案例【大学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教学资料】

财务共享服务应用——海尔集团案例【大学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教学资料】

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研究——基于海尔集团案例分析摘要近年来,一方面随着企业集团全球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跨区域和多元化的发展,其经营业务涉及多个行业,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如何对分子公司和各个业务单元进行高效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所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新给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经营带来了颠覆式的冲击,如何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带来持续价值增长更是集团企业应当思考的地方,而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世界闻名的金牌跨国企业——海尔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之路的研究,对比国外世界领先的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为我国企业财务共享建设提供几点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共享、财务变革、流程再造Haier Group’s Road to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advance of enterprise group strategy along with its cross-regional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its subsidiarie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nvolved in all walks of life. How to manage subsidiaries and business unites through efficient way has become the core of company management attention.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subversive impact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on behalf of cloud computing 、mobile internet and big data. Particularly, enterprise group should think about how to make company management grow continuously with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 can solve both two problems effectively. This paper studies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s construction of Haier Group which is world-renowned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 With comparison of Whirlpool, the industry leader of household appliance, I propos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 in our country for reference, and prospect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 in the future.Key words: financial shared、financial revolution、process reengineering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跨区域、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子公司、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如何有效整合各子公司相似度高,重复性强的财务处理流程,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成为企业集团经营管理关注的重点问题。

海尔企业应收款项财务案例分析

海尔企业应收款项财务案例分析

会计学院海尔企业应收款项财务案例分析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小组成员:目录一、企业简介 (3)二、数据计算与分析 (3)2.1应收账款 (3)2.1.1海尔企业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3)(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3)2.1.2应收账款按类别披露如下表: (3)2.1.3组合中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4)2.2 应收账款周转率 (4)2.3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 (5)2.4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 (5)2.5应收票据 (5)2.6应收利息 (6)2.7其他应收款 (6)三、海尔集团应收款项比较 (6)3.1纵向—海尔集团三年来应收款项年度比较: (6)3.1.1、海尔集团2011—2013年度应收款项财务数据 (6)3.1.2.海尔企业近三年来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7)3.2横向—海尔集团国内行业比较 (7)3.2.1、2011年国内行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比 (7)3.2.2、2012年国内行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比较 (8)3.2.3、2013年国内行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比较 (8)四、对应收款项管理的建议 (9)一、企业简介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1984年创立于青岛。

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

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

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二、数据计算与分析2.1应收账款2.1.1海尔企业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是指占年末余额 5%以上的应收款项。

海尔财务报表分析的案例

海尔财务报表分析的案例

第一章资产营运能力分析2.1资产结构分析(1)固流结构 固定资产 / 流动资产从上图可以看出,09年海尔趋向于稳健型固流结构(流动资产比重变高)。

其特点是企业风险低,有良好的财务信誉,09年,海尔保持企业的低风险,流动资产增加,表示资金成本趋向低,成本管理得到了效果显著,成本得到控制和改善。

(2)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由该表可以看出,海尔的货币资金比例逐年增多,从最开始的29%增加到了09年的48.7%,说明海尔的财务问题管理得很得当,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盈余资金过多,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再看存货净额,逐年减少,说明海尔的存货管理有所改善,效果非常明显,存货的周转率明显变高;另外占流动资金很大一部分的是应收票据净额,这种应收比应收账款的风险要小很多,说明海尔的利润比较健康,而应收票据净额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形成的,而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关联方交易,也许有利润操纵的可能。

海尔09年流动资产内部结构2.2 资产变动趋势分析2007-12-3121.64%14.97% 5.17%26.17% 5.37%21.08%11188965146 2008-12-3120.13%20.54% 6.50%15.15%11.31%20.08%12230597778 2009-12-3135.91%20.03% 6.88%9.96%8.73%14.00%17497152530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净额应收账款净额2006/12/31 2007/12/31 2008/12/31 2009/12/31从上图可以看出货币资金在09年有了一个显著的增长,09年期末货币资金较上一年增加155.22%,主要是公司销售政策调整、回款结构优化所致。

09年期末应收票据较上一年增加39.52%,主要是公司收入增加,回款增加所致。

09年期末应收账款较上一年增加51.56%,主要是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增加所致。

2.3 项目分析(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和收入的匹配程度应收账款与收入比青岛海尔的应收账款2009 年12 月31 日的账面价值为1,204,649,240.74 元,2008 年12 月31 日的账面价值为794,570,479.88 元。

青岛海尔综合案例分析

青岛海尔综合案例分析
综合案例分析
目录
一、背景分析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 优秀PPT下载:/xiazai/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1,774,317.00
29.95
0.63
1.66
-0.71
小家电
167,303.00
118,079.00
29.42
-0.77
-5.30
3.38
洗衣机
1,417,805.00
1,004,672.00
29.14
6.82
7.36
-0.36
热水器
435,323.00
278,171.00
36.10
-2.96
3/22/2022
(二)对现金流量表及现金流量的质量进行分析
企业当期现金流量的基本走势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充分程度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吻合程度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之和的适应程度
3/22/2022
(二)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分析
从年度报告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 销售电冰箱,兼营其他业务。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86.5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近42亿 元,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保持稳健、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 继续保持了行业龙头地位。
2012年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增减额
增减(%)

宝钢、海尔、华为、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案例

宝钢、海尔、华为、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案例

案例一——宝钢:向管理要效益,标准化流程支持业务快速扩张宝钢集团共享服务中心开始于2009年,首先在宝钢股份公司试点建立,一年后平移至宝钢集团,同时为集团下分子公司提供会计核算等服务工作。

共享中心设立的初衷主要是由于2009年外围经济环境逐步恶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宝钢集团管理层明确了向管理要效率的需求,推动了一系列的管理变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是众多变革项目的其中之一。

秉承贯彻效率管理的理念,宝钢在财务管理领域推进了专业化的分工:总部财务部负责策略的制定;业务财务人员则需要成为业务伙伴;而共享中心的定位则是专业化、加强质量控制,成为效率提升的执行者。

共享中心的主要管理目标也十分明确:提升集团整体管控力度与水平;快速复制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支撑公司快速增长扩张的需要;同时快速提升子公司管理水平。

目前共享服务中心人数为235人,支持宝钢集团钢铁主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覆盖范围达到其70%左右的收入,基本覆盖了钢铁主业的所有成员企业,覆盖以上海本地企业为主的68家单位,也对外地企业提供服务,并为一家在香港和另外一家新加坡的公司提供服务。

实际操作作为集团财务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宝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以下八个小组构成:采购至付款室销售至收款室费用室税务单证室(含扫描中心)专项服务室总账与报表室系统支持室运营室宝钢共享中心是一个典型的财务共享中心,涵盖了会计核算能够共享的主要流程,目前共享中心细化了242个子流程,对应242个岗位类型。

共享中心在设立之初即推行了会计科目、会计流程等的标准化进程,充分考虑实物文档流与信息流的分离。

目前共享中心操作人员基于扫描后的影像进行会计处理,在税务单证组设有统一的扫描中心,宝山地区的单据由人工传递至扫描中心;生成会计档案后再将所有的原始单据传递至各单位存档备查。

但是由于宝钢运营管理的复杂性,目前共享中心管理的财务系统需要同时对接60多个业务系统,所以需要很大程度的自由与灵活性。

财务报表案例分析之海尔一

财务报表案例分析之海尔一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投资者的角度,通过对青岛海尔2005到2008年的财务报表分析,分别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状况及成长能力进行分析,得出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财务分析海尔财务指标一、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简介海尔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器、电子产品、机械产品、通讯设备制造及其相关配件制造。

其中空调和冰箱是公司的主力产品,其销售收入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两者占到公司主业收入的80%以上。

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同行业之首,在国外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序中跃居第一。

二、财务指标“四维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表l.青岛海尔2005—2008年度盈利能力财务指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润(万元)2005 3.53%4.27% 11.76% 23912.662006 3.70% 5.43% 14.04% 31391.372007 5.75%10.20%19.01% 64363.202008 6.28%11.34% 23.13% 76817.81 从2005到2008青岛海尔的营利能力持续上升,尤其是2007年上升较快。

2. 偿债能力分析表2.青岛海尔2005—2008年度偿债能力财务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债务率2005 5.33 4.1l 10.67% 13.07%2006 2.65 2.01 25.33%37.66%2007 1.93 1.20 36.94% 59.81%2008 1.77 1.35 37.03% 59.87%总的来说偿债能力很强,尤其是2005和2006年流动比率超过2,速动比率超过了l,但是这也是资金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海尔集团公司财务与会计案例分析的论文

海尔集团公司财务与会计案例分析的论文

海尔集团公司财务与会计案例分析的论文财务会计综合案例研究海尔集团公司财务与会计案例分析班级:工商C121 姓名: 学号: 一、公司概况海尔集团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

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

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集团持有多个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

其中,按品牌统计,海尔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数据来源:欧睿国际Euromonitor)。

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打造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品牌和市场拓展,截止2011年,累计申报12318项技术专利,或授权专利8350项;累计提报77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27项已经发布实施,是中国申请专利和提报国际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海尔实网即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覆盖全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市场,海尔在全国建设了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2.6万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可以保证农民不出村知道家电下乡,不出镇买到下乡产品;海尔在全国建立90余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二级配送站,可以保障24小时之内配送到县,48小时之内配送到镇,实现即需即送、送装一体化;海尔在全国共布局17000多家服务商,其中在一、二级市场建立了3000多家服务商,三级市场建立了4000多家服务商,四级市场建立1万多家乡镇服务站,可以保障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及时上门、一次就好的成套精致服务。

海尔的虚实网融合的优势保障了企业与用户的零距离,不但有效支持海尔产品的营销,还成为国际家电名牌在中国市场的首选渠道。

海尔正在通过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成为互联网时代领先的全球化品牌。

二、公司战略分析(一)竞争策略分析1、人力资源战略(1)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2013年青岛海尔财务分析案例

2013年青岛海尔财务分析案例

2013年青岛海尔财务分析案例2013年青岛海尔财务分析报告目录1、公司概况2、公司战略分析2.1、行业竞争与盈利状况分析2.2、公司竞争战略3、公司财务报表分析3.1、资产负债表分析3.2、利润表分析3.3、现金流量表分析4、财务比率分析4.1、偿债能力分析4.1.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4.1.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4.2、资产营运能力分析4.3、盈利能力分析4.4、发展能力分析5、综合分析5.1、杜邦分析结论与建议1 - -1 公司概况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

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

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家电行业,其前身是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经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1989年12月16日批准募股,1989年3月24日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1.5亿元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3月和9月,由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并增发社会公众股5000万股,于1993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2013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803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尔集团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10年, 青岛海尔实现营业收入605.88亿元,同比增长35.57%;实现净利润20.34亿元,同比增长47.07%,洗衣机和电冰箱业务营业收入为115.35亿元、228.11亿元,分别是美的电器的1.18倍和2.29倍。

海尔财务案例分析

海尔财务案例分析

青岛海尔的财务分析案例案例目标:本案例介绍了海尔集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经历,主要关注了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几年的经营情况,尤其是财务状况,试图分析它的获利水平、偿债能力、发展潜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指标。

2002年10月11日,世界著名的咨询顾问公司——埃森哲公司亚太地区供应链负责人Jamie Bolton一行来海尔集团交流洽谈。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与客人就海尔集团供应链的建设与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埃森哲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咨询顾问公司,尤其是在家电、IT 等行业的供应链建设与规划方面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并曾经为DELL、GE、三星、索尼、诺基亚等世界知名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交流中,Jamie Bolton先生表示:“海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海尔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我们非常钦佩。

我们认为,海尔集团不管是硬件还是管理与世界上任何优秀的企业相比,都是毫不逊色的!”“海尔只用了短短17年的时间,就在全球白色家电中排名第五,海尔冰箱也跃居冰箱品牌第一,海尔的发展非常了不起!”2002年10月13日,世界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一行在省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海尔集团参观时高度评价了海尔集团取得的成就。

一、成长路上的海尔集团(一)产品海尔集团的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年间,海尔的无形资产从无到有,2001年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36亿元,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

(二)业务数据2001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

而17年前,青岛电冰箱厂曾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

(三)整体网络目前,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其中国外2个,分别位于美国和巴基斯坦;国内8个,其中5个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13个)。

1-海尔(600690)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1-海尔(600690)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600690)财务报表分析案例一、研究背景(一)公司概况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海尔,位于青岛市海尔路1号海尔信息产业园,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经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1989年12月16日批准募股,1989年3月24日,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1.5亿元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3月和9月,经青岛市股份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青股领字[1993]2号文和9号文批准,由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并增发社会公众股5000万股,于1993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600690。

公司主要从事电冰箱、空调器、电冰柜、洗碗机、燃气灶等小家电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2009年报告期末海尔股份的主要股东是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两者合计持股比例为43.54%,其他主要股东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不同投资基金、青岛海尔创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人寿等,各自持股比例不足2%。

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对其控股93.44%(如图一);青岛海尔创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海尔集团公司的一致行动人。

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持有的股份多为有限售条件股份。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6月3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631,930,635元,主要经营业务为冰柜、电磁灶、家用电风扇、吹风机、降温机、煤气取暖器、空气净化器、洗碗机、电暖器、电饭锅、饮水机、吸尘器、吸排油烟机、燃气灶、烤箱灶制造;本公司生产产品的出口和本公司自用技术设备的进出口及生产用原材料的进口业务。

而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公司于1980年3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为311,180,000元,主要经营业务为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器材、电子计算机及配件、普通机械、厨房用具、工业用机器人制造;国内商业(国家危禁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批发、零售;进出口业务。

海尔 财务案例

海尔 财务案例

JIT对营运资金的优化作用——基于海尔公司的案例分析摘要:营运资金的质量事关重大,我们希望选择那种长期提供折扣的公司,关心他们如何依然能如此,其高质量的营运资金如何维持的,是与其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得来?营运者的太多?我们关注海尔,读取其派货速度表格,更是深入思考了其对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完成了对JIT 的重点关注,并得出本文章。

海尔集团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低成本的营运资金控制方式。

关键词:JIT 海尔营运资金全球化战略一、营运资金财务理论的引入(一)营运资金的定义.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短期负债等)后的余额。

如果流动资产-流动负债>0,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是以长期负债和投资人权益的一定份额为资金来源;如果流动资产-流动负债=0,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都是流动负债融资;如果流动资产-流动负债﹤0,则流动负债融资,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共同占用,偿债能力差。

(二)营运资金的衡量营运资金与流动比率指标密切相关。

按照资金使用与长、短期资金来源的配比关系不同,主要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配合性融资政策、激进型融资政策、稳健型融资政策。

营运资金持有政策按照营运资金持有量的高低分为三种:宽松型营运资金持有政策、紧缩型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和适中型营运资金持有政策,非常值得思考(三)营运资金的解决办法1.JIT理论在20世纪中叶以前,世界汽车制造业均採用福特式的“总动员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以其规模性制造的成本优势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收益,然而随著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的异质性暴露了“福特式”生产模式的缺陷。

20世纪后半期,整个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不久制汽车造业开始围绕如何有效地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进行探讨。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意识到这种生产方式的缺陷,他认为需採取一种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生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T对营运资金的优化作用——基于海尔公司的案例分析摘要:营运资金的质量事关重大,我们希望选择那种长期提供折扣的公司,关心他们如何依然能如此,其高质量的营运资金如何维持的,是与其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得来?营运者的太多?我们关注海尔,读取其派货速度表格,更是深入思考了其对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完成了对JIT 的重点关注,并得出本文章。

海尔集团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低成本的营运资金控制方式。

关键词:JIT 海尔营运资金全球化战略一、营运资金财务理论的引入(一)营运资金的定义.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短期负债等)后的余额。

如果流动资产-流动负债>0,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是以长期负债和投资人权益的一定份额为资金来源;如果流动资产-流动负债=0,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都是流动负债融资;如果流动资产-流动负债﹤0,则流动负债融资,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共同占用,偿债能力差。

(二)营运资金的衡量营运资金与流动比率指标密切相关。

按照资金使用与长、短期资金来源的配比关系不同,主要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营运资金筹集政策:配合性融资政策、激进型融资政策、稳健型融资政策。

营运资金持有政策按照营运资金持有量的高低分为三种:宽松型营运资金持有政策、紧缩型营运资金持有政策和适中型营运资金持有政策,非常值得思考(三)营运资金的解决办法1.JIT理论在20世纪中叶以前,世界汽车制造业均採用福特式的“总动员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以其规模性制造的成本优势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收益,然而随著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的异质性暴露了“福特式”生产模式的缺陷。

20世纪后半期,整个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不久制汽车造业开始围绕如何有效地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进行探讨。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意识到这种生产方式的缺陷,他认为需採取一种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生产方式。

2.OPM战略营运资金管理的OPM(Other People’s Money)战略,是指公司充分利用做大规模的优势,增强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利用供应商在货款结算上的商业信用政策,将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资金成本转嫁给供应商,用供应商的资金经营自身事业,从而谋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营运资本管理战略。

营运资金管理的OPM战略是一种高风险和低成本的经营战略,属于营运资本管理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能使公司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也承担较大的风险。

二、海尔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据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

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为什么笔者要用海尔来分析:1.海尔集团是比较明显的通过JIT实现快速高效采购物流的企业,我们希望通过对其营运资金的分析和其对JIT的应用,发现其对营运资金优化的影响。

二,通过海尔的JIT同步流程实现采购平台实现快速配送。

三,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实现全球供应链网络,保证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

整个货物流动流程是对营运资金周转天数起到直接影响的,所以整理如下,待分析:三、JIT对营运资金的优化财务理论在该上市公司应用情况(一)综合分析如下:因为为实体店和网络里包括京东、国美等供货,所以海尔长期对它们有允诺的价格区间,主要关注点在于,海尔这样一个在实施这样一个结合JIT 和OPM 的高风险低成本的战略,之中有什么好的和不好借鉴。

JIT实现的条件情况:当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对什么是物流还很陌生的时候,海尔集团早已因为大力发展物流而受益了。

1999年,海尔集团的总销售额为260亿元人民币,而到2001年,海尔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600亿元。

海尔取得的这些显著业绩是以其强大的科研开发和生产能力为后盾的,更是以她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为基础的,那么流动的资金也是需要纳入考虑的:第一阶段(1988~1990年)主要是投入资金,全盘改造。

青岛电冰箱总厂通过与德国利勃海尔合资,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到1985年6月,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四星级电冰箱,1988 年荣获中国冰箱史上第一枚金牌。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电冰箱总厂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考虑由原来的单一产品经营向多种产品经营转变。

1988年电冰箱总厂兼并了当时的青岛电镀厂,改造为微波电器厂,通过向微波电器厂注入资金,引进生产设备,经营管理和企业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1991~1994年)主要是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在这期间,青岛电冰箱总厂无论是在品牌的知名度还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全国范围看,其规模还相当小,年产电冰箱共30万台,而要在中国家电市场获得发展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必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依托海尔的品牌和服务网络,经济效益得到了可喜的提高,1992年到1996年,冷柜、空调的产量分别提高了4倍和14倍第二阶段兼并方式与企业迅速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此阶段的兼并方式主要是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以海尔名牌及OEC管理来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实现精神变物质。

但由于该企业管理不善,没有好的文化氛围,企业缺乏凝聚力,致使企业效益连年滑坡,至1995 年企业状况相当糟糕:总资产为4亿元,负债达5亿多,资不抵债1.33亿,负债率高达140%多。

海尔集团在接管红星电器公司后,将它改组为海尔洗衣机股份有限公司,输入成套的管理模式,以海尔品牌及管理带动了该企业的发展,彻底实现了企业大变样:3个月扭亏,第5个月赢利150 万元。

结合整个海尔集团的战略,我们可以看到:98年开始进行流程再造,成立了物流推进本部、商流推进本部与资金流推动,在各流程的内部实施了市场链咬合的管理模式,注重整个流程最优。

这种改革使海尔实现了快速获取定单与满足定单的目标(二)海尔物流中最核心的内容1.海尔物流的JIT采购策略的运用一、JIT采购。

三个JIT,全球统一采购,招标竞价,网络优化供应商。

二、JIT生产,运用ERP和IT实现物流一体化。

三、JIT配送,通过配送中心控制生产。

2.计算数据1从供货商质量角度,我们参考了2014年招标信(/)把常见的武汉基地空调调库、软件实验室CNAS咨询服务、电子汽车集团等排除在外,还有近千家供应商在争取,可还能看到这个数字不断增大。

海尔集团与其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可见一斑。

信誉评级我参见了由摩根大通提供的信息,以确保该供应商与海尔的关系是可信的。

再根据其自身情况了:SPA公司: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的超过 21,600家用户正在运行着 69,700多套SAP软件。

SAP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并在多家证券交易所上市SAP荣获的主要赞誉:2000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最有声誉公司”前30强、mySAP荣获“最佳电子商务系统”2001 《商业周刊》“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美国《环球财经》“全球最佳公司”2002 《福布斯》“全球计算机软件最佳企业”、英国《金融时报》“500强进步最大的公司”2003中国信息业2003年度行业用户诚信企业奖中国信息业2004年度行业采购ERP软件产品首选品牌奖以这个最古老的、海尔选择的供应商的质量,就可以说明海尔对其营运资金管理足够上心。

情况计算如下:海尔公司在2000年3月与SPA公司合作,海尔物流体系降低呆滞物资73.8%,库存占压资金减少67%。

这是JIT在其营运资金管理中有实用性的一个好开始。

2海尔怎么做JIT采购?计算海尔需要采购的品种:大约有1.5万个品种,这1.5万个品种的原材料基本上要进行统一采购,而且是全球范围的采购。

海尔的的JIT采购是全球范围里最低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采购价格的降低对物流成本的降低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3 计算海尔每年的采购金额:浮动在101亿人民币上下,它通过竞标、竞价,要把采购价格下降5%。

每年下降100亿的5%,就可以直接提高利润,或者说其价格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

4海尔仓库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普遍讲,在大陆中国,有四大海尔的仓库所在地,其年存货成本可能是巨大的,但是这些短期周转的仓库带来的安全效益无可估量,再一次没有在披露或者报表里面发到。

我们参考了一些上下游企业提供的数据,推理出该政策对其营运资金的帮助:根据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海尔物流让集团的物流成本降低约5%左右,其产品库存周转天数,由过去2014年的40多天转变为现在2015年中旬(6月数据)的5天,还不到行业平均值的1/10,这意味着更快的资金周转速度和更高的总利润。

对营运资金的优化是很明显的。

5海尔加盟车辆多达1.6万台,这支队伍经过海尔物流信息系统的连结,组成了中国家电物流行业最大的一条配送供应链,海尔位于链主的位置,掌控整个运输队。

海尔物流的低成本建立在外包运输给个体户的基础之上。

对海尔物流来说,如果不把订单外包给个体运输老爸,物流投入将高到公司无法想象和控制的地步。

也就是,即使是全国只有1万辆运输车,每台车10万元,一次性投入在车上的固定资产支出就要10亿,一台车最少需要2个司机,这就是2万人的队伍,2万人的工资和保险等,都是巨大的开支。

所以在家电物流行业,整合个体运输司机是最通用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手段。

而海尔集团每年巨大的销售额形成的300多万份物流订单,是海尔物流的最大靠山,庞大的配送规模令海尔物流能最大程度的压缩成本,让分摊到每一件海尔产品的运输成本并不高于行业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