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新闻的摄影表现与考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新闻的摄影表现与考量
——兼述京华时报“信息优先”原则
事件新闻涵盖了突发事件与非突发事件的广阔领域,其时效性、叙事性成为媒体尤其是都市报媒体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石。事件新闻的摄影表现,是媒体报道事件新闻不可或缺的环节,摄影在这块阵地的表现力,不仅是对新闻摄影的理解与把握问题,更是新闻摄影记录社会进程功能能否体现的验证。
京华时报是一份典型的都市报,2001年5月28日由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办,面向市场、服务北京读者。五年的发展,今天已在北京早报市场占有61.21%的份额(据央视和世纪华文调查数据)。总编辑朱德付认为,这张报纸的成功得益于“事件性新闻”作为报纸编辑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
京华时报的“事件性新闻”理念作为报纸编辑方针融入到每一个新闻板块和每一位采编人员的工作执行中,对于京华摄影采编体系而言,“新闻现场的到达”与“有效信息的传达”无疑是实现这一新闻理念的基本前提,而考评则是贯彻理念的重要保证。
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新闻是易碎品,“昨日”是早报市场报纸见报版面呈现的一个标准时间截点,延伸到采访中,则是记录当天发生的新闻事件。时效性如何除了图片编辑第一时间刊发使用外,关键还在摄影记者于新闻现场的抵达,
尤其是突发事件,“抵达现场”与“抵达速度”成为新闻摄影作品是否具有时效性的关键字。
不到达现场,任何事件都只能是“目击者说”,这只会是文字笔下的还原,而非镜头能力所及,但对读者而言,他更想看到现场画面,于是读者希望摄影记者成为目击者——一个使用镜头目击的人。
“抵达速度”又与获取线索渠道、交通工具、道路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了常规的设置热线电话、获取电台讯息、建立相关联系人等,还有一些方法被本报采用,如高价购买现场图片、使用手机拍摄照片等,证明了本报对“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这一概念的理解和重视。
信息优先原则
“摄影师注重形象的视觉感受,而摄影记者注重形象中的信息”,这是美国新闻摄影教育家卡蒂斯·麦克唐格尔定位摄影记者与其他摄影师的不同。
一个摄影记者到达新闻现场,首先要做的是传递视觉化的有效信息。只取某一个截面或重点着眼于优美光影、构图的塑造而忽试现场有效信息的记录和还原,这只是摄影师,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摄影记者,因为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
新闻摄影的魅力在于记录历史进程,有效信息是完成记录的最关键。李振盛的《红色新闻兵》堪称典范,数十年前其作为一个地方党报摄影记者拍摄并冒着极大风险存留的数百幅文革影像,今天给每个人的心灵以极大触动,《目击迫害欧阳湘》等系列作品,没有什么更多技法,但其传递的有效信息让世界震憾。
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新闻摄影存在于每天的工作中,记者们存储卡上记录的内容更多的是非“著名”时刻,在形象信息与视觉中如何取舍呢?
2005年12月21日,北京地坛售票厅起火。记者拍摄下一组照片,其中“地坛牌坊旁浓烟”与“消防员救火特写”两张照片分别从传递信息与视觉表现两个方面考虑。在本报头版使用时,尽管“消防员救火特写”视觉表达好,但缺失了地坛这一重要信息,于是采用了有牌坊场景的这一张,画面虽平淡些,但告诉读者这是地坛旁的一次威胁。火灾常有,而这么重要地方的隐患却不常见,从新闻角度和火险警示性两方面都更有意义。
选取这张图片,并不意味着这张图片完美,恰恰相反,保留信息的同时,很可能损失了构图等专业技法要素,我们希望的是:一张图片两者皆备。
饱含信息的形象构成
新闻现场进行构图布局不是因为这样的形式组合看起来更美,而是它能更有效地展示有效信息。“事件现场的光影、构图,良好的画面布局、经营”,体现了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技能运用,在满足于读者了解现场信息的同时,还能有视觉感官上的享受、愉悦或震撼。
职业摄影记者与草根记者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同处一个新闻现场,所摄取的画面是否在满足于读者了解现场信息的同时,还能解决信息阅读时的画面层次、视觉表达等。
2005年12月30日,北京南中轴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全线投入运营,市民从南五环德茂庄直达市中心前门,全程只需37分钟。摄影记者避开活动现场杂乱场景,步行半小时,寻找到一个合适角度,大胆运用摄影“十字架”构图,使作品在传递“快速公交投入运营”这一信息时,具有了良好的视觉表现。
传递情趣与情感
“情感的传递与情趣的表达”,这是京华图片编辑理念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职业摄影记者群体,如果仅停留在“传达信息”这一层面上,无法满足读者更深层次的阅读需求,看完新闻后无动于衷,这可能是任何一个媒体从业者都沮丧的事情。新闻摄影作品“发现情趣”能让读者看到事件的另一面,使事件新闻有了多样化展示,削减一些沉重,添加一些情趣。
本报摄影记者任峰涛拍摄的一组《公交自燃》中,有从燃烧到熄灭的各种画面,在编辑时,我们将司机手握被烧后如钢丝粗细的方向盘前行的画面发上头版,相对于一个经常被刊登的画面(汽车自燃),驾驶燃后的汽车更让读者忍俊不禁,心情轻松。当然情趣画面所包含也不仅是轻松,比如甄宏戈的《村里来了拆迁队》,就给读者带来情趣外的思索。
“触及情感”,有助于读者阅读新闻图片时的心理介入与提供情绪出口,也是一幅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评判之所在。作品对情感的触动还带给读者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怎样才能避免痛苦或带来欢乐?
发现视觉新闻点
从新闻摄影的信息传递功能层面上而言,这里解决的是信息可读性的问题。在非突发事件现场,同城媒体同题材比拼更能体现摄影记者功力与素养。发现新闻点,必须注意文字与摄影的区别,文字记者的新闻点并不一定符合摄影需求,这里所说的是可通过视觉表现的新闻点。
摄影者站位和角度选择、不同镜头的使用,都可以让画面产生变化,感受到不同,但这种不同和变化是形式上、低层面上的。由于非突发事件大多是活动、会议等,都是组织和安排,具有一定顺序和流程,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些常规中寻找非常态,并通过镜头表现出来。因此关注事件发展,寻求反常态瞬间,会让视觉化新闻点的发现及拍摄成为可能。
这是一次常态的“秀”场,中国第一位公布姓名的艾滋病患者和明星都被请到现场。但是活动刚结束所有的观众都奔明星合影签名去了,而主角被冷落。摄影记者张斌敏感发现这一幕,并抓取了刘子亮寂寞旁观的瞬间,随后他与文字记者交流,文字记者改变思路从这一点切入,使一个常规活动的采访变成一个具有较高含金量的采访,其反映的社会真实心态促人思索。
就视觉化新闻点的理念执行上,因为认识的不同,本报一位图片编辑被调离岗位。这不同在于,怎样的新闻点是适合新闻摄影所需要。图片编辑必须有能力把握和使用具有视觉化新闻点的图片,否则会导致摄影记者的无所适从,对理念的迷茫甚至会导致报纸方向的摇摆。
事发于一场大雨造成首都机场十余年来的首次断路,其中有三个新闻点:1、机场高速双向道路首次中断;2、机场南机坪首次向社会车辆开放;3、第一次出现上百旅客冒雨在机场高速步行数公里。在这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