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操作材料怎么提供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如何提供操作材料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如何提供操作材料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被教师广泛应用和认可。
而操作材料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媒介,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是幼儿思维的物质基础,它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发现知识,形成数概念,建立相应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提供是十分重要的。
而目前,有些教师对操作活动的媒介——操作材料认识不足,对如何提供材料缺乏研究和考虑,比较盲目、随意,因此要全面、合理地為幼儿提供数学操作材料,是要费一翻脑筋的,我觉得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提供的材料应注意体现活动目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依据和准则,因此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材料的提供应以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出发,充分考虑到它的教育性和科学性,挖掘材料的潜能,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要求溶入材料之中,使幼儿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达成教育目标。
如数学活动目标中要求小班幼儿学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在提供学具时就应考虑到学具必须具有一个以上的特征,即形状、颜色不同的特征,才能使幼儿按照其中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再如,大班幼儿在学习组成时,我们为幼儿设计了一组游戏“掷骰子”,通过将大小骰子合起来看看是几,来巩固幼儿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和掌握。
因此在提供材料时就应考虑到大小骰子的最大点数和不能为10,否则便超越了大班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能科学地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遵循教育目标,我们通过讨论与研究,决定将大骰子的最大点数定为6,小骰子的最大点数定为4,这样便可准确、科学地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实现最佳发展。
二、提供的材料应注意顺序性数学知识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而幼儿学习数学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即从感性——理性,从具体——抽象,因此在提供材料时应考虑到以上特点,注意逻辑顺序性。
1.根据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提供材料。
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
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皮亚杰说“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即幼儿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来完成的。
因此,操作材料是幼儿学数学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操作材料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是很重要的。
目前,幼儿园数学区角中的操作材料有从市场购买的玩具,也有教师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的教学玩具。
那么,哪些材料适宜作为数学活动的材料呢?1.材料要适宜进行数学活动提供的材料应蕴含相关的数学知识,能起到激发幼儿主动地操作与探索活动的作用;提供的材料有利于通过调整规则,引导幼儿作进一步学习的可能,如色彩鲜艳的饮料瓶,通过添加辅助材料和改变规则,还可以让幼儿获得按大小、高矮、轻重、等量匹配等相关的经验。
2.材料要卫生安全(1)教师要保证材料的卫生。
由于区角材料是对全班幼儿开放的,如果不够卫生,幼儿与材料的“亲密接触”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保证材料的卫生:第一,选用的玩具或废旧材料应合乎有关卫生标操作材料篇一一一·准和要求且易于清洗和消毒,不易污染,不含毒性;第二,要定期消毒,确保材料的卫生。
(2)教师要保证材料的安全。
其一,购买的玩具原材料和涂料必须卫生无毒,不应含有铅、砷、镉、锑、汞(水银)等有害物质,自制的玩具制作材料或涂料都无毒性;其二,不能有尖锐的金属和玻璃边缘,或将有尖端的金属和玻璃边缘粘上厚软的橡皮,且应牢固,不易脱落。
特别是利用旧物或自然物制作的操作活动材料,表面必须平整光滑,无锐利的棱角或锯齿,防止刺破幼儿的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其三,有填充物的玩具,封边要牢固,镶嵌部位的小零件应不易脱落,防止幼儿误食;其四,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声响不要太高,以免伤害幼儿听觉。
3.材料能反复使用(1)活动材料要可供幼儿操作。
在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材料仅能起到烘托活动区气氛的作用,只有观赏价值,不能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这就违背了“幼儿需要通过亲手操作积累数学经验”的规律。
(2)活动材料要牢固,可供幼儿反复使用。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对策
王莉英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对策当前,个别化学习性区域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数学区是幼儿园运用最多的个别化学习性区域之一,既具有教学属性,又相对独立、分散、自由、自主。
在数学区域中,教师通常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将数学目标物化于有层次、多样化的材料之中,将数学核心经验渗透于操作活动中,使幼儿能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材料,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以各自的方式与材料互动,获得有关数学经验,推动思维发展。
一、材料材质多元——变“单一”为“多样”,拓展幼儿数学探究的内容儿童数概念始于对物体的动作,是作业单式的材料投放,不能满足幼儿操作和探究的愿望。
万事万物都是以一定的数、量、形的方式存在,这些物体本身就充满着数学的元素。
因此,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物品就是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最好来源。
教师的职责是组织一个环境,挖掘出日常生活材料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让幼儿在与物体接触中体验和构建数学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是自然材料。
果实、叶子、贝壳等,这些都是便于教师和幼儿收集的大自然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要,添加小篮子、骰子类型的辅助材料,供幼儿自主玩分类、数数、运算、排序、集合等数学游戏。
例如,在“采松果”游戏中,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松果以及骰子、篮子、棋子、游戏板等辅助材料。
游戏时,幼儿通过骰子上的数量确定行走步数,当棋子正好放在篮子贴纸上时,幼儿就可以取一个松果放入自己的小篮子里。
游戏结束时,幼儿对获得的松果数量进行比较。
游戏过程中,幼儿的数数、比较等能力得到发展。
二是生活材料。
螺丝、螺帽、毛线、杯子、牙签、夹子、图钉、罐子等材料,可以供幼儿玩匹配、测量、排序、统计等数学游戏。
例如,幼儿可以通过“牙签与黏土”游戏,探索二维和三维图形,在熟练几何图形后,创造出更精彩的建筑造型。
三是玩具材料。
积木、毛绒玩具、小汽车、动物标本、各类模型等,都是幼儿喜欢的玩具。
幼儿数学操作区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幼儿数学操作区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儿数学操作活动材料呢?课题研究,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得到以下感悟:一、材料的选择要物化教育目标,具有目的性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
所以,材料应蕴含教育目标,有利于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
1、从教育价值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它能为实现教育价值服务,发挥最大的功效。
例如:根据小班分类教学提供的材料“图形宝宝找妈妈”,“给不同颜色的小棒找家”。
根据中班“点数10以内的数,认读10以内的数字”投放的数字棋、数字接龙的玩具,根据中班“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目标,投放的七巧板、五巧板。
根据“会按某一简单规律排序”目标投放的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串珠。
根据“尝试按一个维度分类和会按某一简单规律排序”投放扑克牌等,都是我们在持续操作与调整中投放到各年龄班计算区的,这些材料都隐含每一年龄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
使幼儿,通过摆弄、操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了关键经验。
2、从幼儿发展整体出发,表达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能够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能够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
数学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层级水平,也就是考虑幼儿的自主活动水平。
在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自主活动的水平处于不同层级水平。
要使幼儿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操作活动之前,详细制定出开放性活动目标。
开放性目标的制订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遵循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连接性和系统性,还应考虑幼儿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目标的制定,向幼儿的生活经验开放,向幼儿的想象力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自主发展的心理需求。
幼儿园数学活动区创设与材料投放
(4)数学区参与幼儿人数相对较少,甚至无人问津;幼 儿在区活动时间不能持久。
活 动 区 的 特 点:
1、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幼儿 的自选活动。 2、活动区活动是幼儿的自 主活动。
3、活动区活动多为小组教 育活动 4、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是 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 境及相应的活动中的。
自制材料:
数学区照片
(二)数学区各年龄段操作材料
各年龄段操作材料小班.doc 小班数学区图片
(二)数学区各年龄段操作材料
各年龄段操作材料中班.doc 数学大、中班图片 各年龄段操作材料大班.doc
(三)数学区活动区各项规则
数学活动区的材料较多,且比较零散,如果缺 乏必要的规则和要求,就很难保证活动的顺利进 行。
为此,从小班起就要特别注重在活动中帮助幼 儿积累活动经验,建立基本的活动规则。
1、数学区进区规则
各班根据区域面积的大小和班级的幼儿人数设 置进区卡及插袋(或挂钩),进区时幼儿将自己的进 区卡插入插袋(或挂在挂钩上)即可,插袋插满 表示该区域不能再进入。(小中班可以用动物、 植物或自己的照片等幼儿喜欢的图案来制作进区 卡,大班可以直接用孩子的名字制作进区卡)
二、数学活动区创设
(一)空间布局
数学区安排在教室相对安静的位置,并用玩具 柜、置物柜等与其它区域隔开,也可以铺设地垫 隔出区域,形成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同时在活 动区内固定摆放2张桌子供幼儿使用。
数学区的墙面可以布置有关时间、空间、数量 等与数学内容相关的画面,把幼儿周围的环境充 分利用起来,变单一为多样,变视觉刺激为多种 刺激。 空间创设.doc
数学活动区创设 与材料投放
幼儿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运用
幼儿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运用作者:罗亚莉来源:《甘肃教育》2017年第08期【关键词】幼儿;数学活动;操作材料;运用【中图分类号】 G61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113—01一、合理投放操作材料1. 材料的投放要讲究适宜性。
适宜的操作材料能够促进幼儿主动活动,使幼儿主动操作的想法成为可能。
所以,在投放材料时,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可操作性。
如果准备的材料只能让幼儿观察而无法动手,也就失去了操作的实际价值;其次,要注意材料的覆盖面。
要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人手一份的材料。
教师除了用自制和购买的数学操作材料之外,还可以发动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的材料,如可收集一些雪糕棒、饼干盒、积木片、纽扣等,人手一份的材料可以保证每位幼儿都可以有充分操作的机会;再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投放材料。
小班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多用生活中的实物。
如:比较大小时可准备大小差异明显的汽车、洋娃娃、皮球等;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时,可以准备不同形状的饼干等。
2. 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
在提供数学教学活动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整体情况,又要关注到幼儿的个别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投放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
如:在引导幼儿给图形分类时,可先为幼儿提供只有颜色或大小差异的图形,使幼儿能较快地排除干扰,给图形按形状分类。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再根据幼儿发展的情况提供有不同干扰因素的图形,使他们能根据自己对材料的认知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3. 材料的投放应讲究科学性。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探究当作过程与目的的统一体,它不仅定位于“科学过程”、“动手操作”、“让儿童参加活动”,而且还要求幼儿使用观察、推理、假设等手段,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理解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本质。
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幼儿自己的操作和探究,教师科学地投放材料可以促进幼儿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满足幼儿对数学活动探究的需求,从而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
耐用性
材料应具备较强的耐用性,能经受频繁使用
选择质量较高、耐磨损的材料,减少频繁更换。
整洁性
材料存放和使用应保持整洁,便于取用
设置专门的存储区域,标记材料位置,保持环境整洁。
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
原则/要求
内展阶段和认知水平
选择符合年龄段的材料,如简单的拼图、计数器等。
安全性
材料应无毒、无尖锐边缘,适合幼儿使用
检查材料的安全性,确保无小部件和锐利边缘。
多样性
提供多种类型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包括数字卡片、积木、形状模具等多样材料。
可操作性
材料应易于幼儿操作,适合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
选择易于握持和操作的材料,如大块积木和磁性拼图。
互动性
材料应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提供可以多人使用的材料,如合作拼图或计数游戏。
教育性
材料应具备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
选择能够帮助学习数字、形状、排序等基础概念的材料。
可调整性
材料应易于调整和替换,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指南
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指南幼儿园数学区域是教育幼儿数学概念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材料投放在这个区域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的投放进行指南,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
一、材料选择:1.多样性:投放具有多样性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可以选择数字卡片、几何图形、积木、算盘等多种材料,使幼儿在触摸和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学习资源:投放一些数学教具、书籍和游戏等学习资源,供幼儿自主选择和探索。
这些学习资源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适应不同层次的数学学习。
3.实景模拟:在数学区域中设置一些实景模拟的材料,如购物角、蔬菜水果摊位等,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习数学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材料布置:1.清晰明了:将数学区域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数字区、几何图形区、计量区等,并在每个功能区域的展示板上标注清晰的名称和示范图,以帮助幼儿明确区域功能。
2.学习导引:在数学区域的入口处设置学习导引牌,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学习顺序开展活动。
学习导引牌可以包括简单的学习步骤和示范操作,帮助幼儿自主掌握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色彩丰富:在布置数学区域时,可以运用丰富的色彩,使环境更加活泼有趣。
比如,用不同颜色的卡片、积木和球等材料投放,以塑造一个多彩的数学学习空间。
三、材料利用:1.游戏互动:投放材料可以有趣的组织游戏和互动。
比如,在数字区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排序游戏,在几何图形区可以使用几何模型进行几何图形的拼装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操作实践:投放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可以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比如,在计量区可以放置一些量杯和水果,让幼儿进行水果的计量和比较,培养幼儿的计算技能和数值概念。
3.储存整理:投放的材料应该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方便幼儿使用和整理。
每个功能区域都应该配备相应的盒子和柜子,以便幼儿将材料归还到正确的位置,并养成整理和管理学习资源的习惯。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投放的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投放的研究与实践执笔:施红芬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教育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还要求我们“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诚然,21世纪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类竞争也日趋激烈,不断地发展与提高幼儿的思维已成为培养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一条重要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而幼儿数学教育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尤其是早期智力开发,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因此受到幼儿教育机构与幼儿家长的普遍重视。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说明,幼儿学习数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操作,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数”、“形”、“序”等结构关系。
众多实践也证明,材料是操作的物质支柱,为幼儿设计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幼儿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习惯于直观形象的演示与讲解,幼儿习惯于被动地观摩与接受,这样做虽然重视幼儿思维形象性,却忽视了幼儿在获得数学知识时思维动作的独特作用,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而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学习,但并不能使幼儿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增进智慧。
要提高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质量,打破传统模式势在必行。
为此,我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在课堂、区域等活动中创造机会投入材料,让幼儿参与操作,让原本抽象、深奥、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美丽、形象,让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我们都知道,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
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通过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操作、摆弄各种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经验获得能力的提高。
所以,区域材料的不同特质及操作方式往往能直接决定幼儿可以获得怎样的一种经验和知识、获得哪些方面能力的发展。
浅谈幼儿园数学区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
浅谈幼儿园数学区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教师应该为数学区提供适当的设施,例如桌子、地毯等,以便幼儿在进行操作时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支撑。
同时,地毯的使用可以让幼儿更加自由地移动和操作,增加他们的活动空间和自主性。
3.创造舒适的氛围教师应该为数学区创造一个舒适的氛围,例如适当调节室内的温度、光线等,让幼儿感觉舒适和愉悦。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在数学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发展。
二、投放适宜的数学材料,引导幼儿操作数学区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数学操作和研究的物质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兴趣点,精心选择和投放适宜的数学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索。
一)材料应具有适宜性数学区的材料应该具有适宜性,即能够满足幼儿的研究需求和认知水平,同时也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
例如,在数形结合的活动中,可以投放各种形状的积木、拼图等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研究形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材料应具有多样性数学区的材料应该具有多样性,以满足幼儿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点。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投放不同难度和复杂度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材料应具有趣味性数学区的材料应该具有趣味性,以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投放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玩具,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研究数学知识和技能。
总之,创设良好的数学区环境和投放适宜的材料,对幼儿的数学研究起到很大作用,有助于培养幼儿主动研究数学的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数学区活动,投放适宜的数学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索,从而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数学区,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需要提供适宜的材料。
这些材料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同时,也要突出所要研究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开放式的探究。
教师应该注意从材料摆放上体现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建立一一对应、分类、排序等概念。
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指南
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指南数学区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幼儿数学思维发展及形成有积极影响。
活动材料作为数学区活动开展的载体,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一、数学区材料常见问题(一)数学区材料投放层次性不强数学区材料的层次性投放需要结合数学核心经验,依照材料的学习目标,保证衔接性和递进性,层次要鲜明。
比如最常见的ABAB,这种可以逐渐演变成ABB、ABCABC等增加难度。
同时也可以依照不同年龄层次,在同一活动中投放不同材料,提高活动的效果和质量,让幼儿可以积极融入活动中。
(二)数学区材料投放缺乏多元化在幼儿园数学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应用的内容、玩法、形式存在单一性,多元化和趣味性不足。
若想吸引幼儿注意,必须保证材料的有趣和新颖。
比如:在活动中,“插花”材料的投放目的是让幼儿能够依据颜色分类。
在投放期间,教师选择不同颜色的泡沫化和对应颜色的花瓶,诸如红色、黄色、蓝色,幼儿要将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对于幼儿来说挑战性不大,操作过程也比较单一,幼儿很难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三)数学区材料投放缺乏推进性通常情况下,幼儿园教学初期,教师都会在数学区投放一些新的材料,或者依照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新的材料定期投放。
由于材料种类多,再加上区域活动时间存在限制,教师只能选择部分材料投放到数学区,教师很难做到随时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对幼儿发展需求了解不深入,不能结合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调整活动材料,整体缺乏推进性。
二、投放数学区材料的支持策略(一)结合活动需求投放材料针对幼儿时期得到孩子,借助游戏教学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自主思考,还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投放数学区材料过程中,应该结合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强化游戏性材料的投放,将幼儿数学思考之门打开,借助游戏活动让幼儿对数学区的材料投放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自主融入数学活动中,利用微妙的方式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和感知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区材料
幼儿园大班数学区材料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区材料,对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数学操作材料1、数棒与数字卡片数棒是直观呈现数量多少的工具,通过将数棒与相应的数字卡片进行匹配,孩子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例如,摆放 5 根数棒,让孩子找出数字“5”的卡片,或者给出数字“8”,让孩子用数棒表示出来。
2、图形拼图准备各种形状的拼图块,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孩子们在拼搭的过程中,不仅能认识不同的图形,还能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任务,如用特定的图形拼出一个房子或者一辆汽车。
3、计数玩具例如彩色的珠子、小木棍等,让孩子通过数数、分组、排序等活动,练习数数和理解数的概念。
比如,让孩子数出 10 颗珠子,然后将它们分成两组,看看有几种分法。
4、时钟模型时钟模型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时间,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通过拨动指针,孩子可以学习认读整点和半点,感知时间的流逝和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
二、数学游戏材料1、数字棋类游戏设计简单的数字棋,棋盘上标有不同的数字和运算符号。
孩子们通过掷骰子,按照棋盘中的规则前进或后退,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
2、记忆配对游戏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有数字、图形或数学符号,将卡片翻面打乱,让孩子两两配对。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对数学元素的熟悉程度。
3、购物游戏设置一个“小超市”场景,提供一些商品和价格标签,以及模拟货币。
孩子们可以扮演顾客或收银员,进行购物和找零的活动,从而熟悉货币的使用和简单的计算。
三、数学绘本1、《首先有一个苹果》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引导孩子理解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
2、《100 层的房子》每 10 层住着不同的小动物,孩子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数数每层的物品数量,感受数字的递增。
3、《数学帮帮忙》系列用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比较、分类等。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投放与运用的问题及对策 (3)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投放与运用的问题及对策一、幼儿园数学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数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操作材料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投放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操作材料投放和运用可以促进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而不良的操作材料投放和运用则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投放和运用的问题及对策,并以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二、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投放和运用的问题1.操作材料不足或质量差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对幼儿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如果按照课程安排,需要使用的材料数量不足或是材料质量不好,就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让幼儿感到难以融入整个数学活动。
例如,在一个数学益智游戏中,需要使用拼积木,但如果积木的数量不足,幼儿就无法完成游戏,这将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操作材料不够丰富多样幼儿园数学活动需要多样的操作材料来支撑各种不同的活动,如果操作材料不够多样化,会影响幼儿的学习体验,导致幼儿失去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一个计算数学题目的游戏活动中,如若只提供了数字九宫格,那么孩子的玩法和方式是不多的,时间一久就容易引发孩子们的无趣感。
3.操作材料难度不合适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材料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否则就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材料难度过高,幼儿就会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如果材料难度过低,幼儿就会觉得无聊,缺少学习挑战性。
例如,在一个四则初等运算的活动中,提供的运算材料难度太高,幼儿无法理解,就会感到挫败和失落。
三、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投放和运用的对策1.确保操作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充足保证操作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足够多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基础。
教师们需要尽量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或向家长和学校提出支持和帮助,确保数学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质量过关且数量满足需求。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收集与投放
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收集与投放大家知道在幼儿园的小班数学教学中,幼儿通常是通过游戏化的操作材料,在游戏化的操作情境中进行学习,因此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配合肥东县开展“中小学教学管理年”活动和“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我们特别针对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学活动,在其操作材料的收集与投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材料选择——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我园是城镇幼儿园,大多数幼儿没有上过托班,她们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多数幼儿是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来到这个陌生的幼儿园,因为陌生,她们有种不安全感,常常会出现大哭大闹等情绪;因为陌生,她们拒绝参加活动,常常孤独的站在窗户边向外张望亦或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消除,不但对幼儿自己的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其他幼儿的情绪。
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我们选择以小班幼儿喜爱玩的娃娃,喜欢吃的食物、熟悉的乡土自然物为操作材料,如认识《一和许多》的活动中准备了两组操作材料:(1)《真好吃》。
一个盘子里放了许多的熟花生、一个果盘里放了许多的洗净的枣子,枣子有大有小,颜色有红又绿。
(2)《娃娃夹辫子》。
一个扎着辫子的布娃娃,许多个漂亮的发卡,发卡的式样不一。
孩子们开心的吃,开心的玩,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温馨,暂时忘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乐意参加到活动中去。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极不稳定,过多过杂的操作材料,尽管能吸引幼儿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分心,他们可能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弄片刻——丢弃——另换一物,显然这与教师选择材料的初衷相悖。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们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确定科学教学目标,考虑到材料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地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
二、材料收集——农村自然资源、家长资源、资源共享《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幼儿园数学活动操作材料怎么提供
幼儿园数学活动操作材料怎么提供幼儿园数学活动操作材料怎么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能够促进幼儿主动活动,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幼儿更好地感知数学,并对数学产生兴趣。
但有许多教师对数学操作活动材料的认识不够,简单地认为操作材料越多越好、越新鲜越好、越化越好,幼儿表现得越开心越好。
在此,笔者撷取了几个数学活动案例,旨在借助对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如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
幼儿“乐”了就行了吗?大班数学活动:等分案例描述: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不规则的蛋糕、数量较多的小馒头、一大瓶橙汁。
教师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切蛋糕、分小馒头、喝橙汁的过程中感受等分的概念。
教师交代了活动要求后,幼儿简直乐坏了,他们有的迫不及待地把蛋糕切开,有的倒出瓶子里的橙汁先喝为快,有的边吃边分小馒头,至于等分不等分,他们好像完全忘记了。
有个小组刚好有三个幼儿,该把蛋糕分成三份呢?他们想了又想,办法终于有了,把蛋糕先切两块,然后分别从每一块蛋糕中再切出一小点组成另外一份。
分是分好了,办法也是不错的,但有没有获得等分的概念呢?答案是否定的。
再来看看幼儿是怎么等分橙汁的吧,他们把橙汁倒出来,或三杯、或五杯,边分边喝,也是十分热闹的场面。
分析: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在提供这些材料的时候未能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这些诱人的食物,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影响了幼儿探索的专注程度。
二是不规则的蛋糕不易等分,对于只接触过图形等分的幼儿来说,从平面过渡到立体,知识跨度较大。
三是三种不同的材料包含了形状、数量、容积等知识要素,都有不同的等分特点和等分方法,同时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不知所措,学习的目的性因此无法凸显。
调整:在这个活动中,如果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熟悉的便于操作的雪花片、线段、图形等,让幼儿先感知探索等分的方法,建立等分的概念后,再把等分蛋糕、橙汁放到延伸活动或让幼儿把任务带回家里去继续观察和体验,那么幼儿既学到了知识,又有把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于生活的机会,而且不失活动的兴趣。
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
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摘要:数学操作材料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数学操作材料;幼儿园;投放原则引言幼儿园是培养幼儿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数学操作材料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资源,可以帮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学操作材料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首先,数学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喜欢探索世界,通过操作材料,他们可以亲自实践,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使用计数棒、磁性数字等材料,幼儿可以亲自尝试数数、比较大小,从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其次,数学操作材料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
通过触摸和操作材料,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使用形状拼图、积木等材料,幼儿可以学习几何形状、空间关系等概念,提升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最后,数学操作材料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操作材料,幼儿需要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使用拼图、数独等材料,幼儿可以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操作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数学发展。
2.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现状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不足:部分幼儿园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材料数量不足的情况,这会限制幼儿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发挥。
此外,有些材料可能质量不高,容易损坏,导致活动的持续性和质量受到影响。
材料的种类单一:有些幼儿园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只提供了少量的材料种类,缺乏多样性。
这会导致幼儿的学习和探索范围受限,无法全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缺乏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有些幼儿园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难度过高或过低,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这会导致幼儿的学习兴趣下降,无法有效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如何有效提供大班幼儿数学操作材料
排序 中, 教 师提供 的一些示意 图, 让 幼儿去探索寻求上 面的
排列进行不同的排序 , 在这基础上不断再创新 。在动手操作 的过程 中, 就会不断观察 、 操作 , 再思考 , 再探 索 , 找 出不同
于同伴或不 同于 自己以往 的新 的分类方法 。由于数学 操作 材料 的正 向引导 ,幼儿不间断发散性操作 ,并在检验 对和
教师精一 5 i 准备数学活动材料 ,实际上幼儿玩 了一段时 间后 , 便不再感 兴趣 这一材料 了。这样 , 经常地变换新材料 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样既会增加教 师的工作量外 , 也
浪 费教 育资源 。因此 , 教师可以通过变换玩法 的难度 , 引导 幼儿引发新的玩法 , 引 起 幼 儿 的继 续 操 作 的 兴 趣 。
W EN L I DA0 HAN
家里去 , 发 给亲子任 务单 , 请家长继续 引导孩 子动用所有感 官去观察 , 幼儿 也再 一次把数 学知识迁移到生活 中 、 运用到 生活中 , 效果相当好 !亲子任务单如下 : 亲子小任务
动:
念, 有 了完 整的不受干扰的探索过程。 三、 教师所提供 的数学操作材 料能 以亲 子小任 务的形
式
的, 有 效的操作材 料 , 能够 促进幼儿 主动去学数 学 , 让枯燥 抽 象的数学 知识生动化 ,更好 地感 知数学 ,对数学产生兴 趣 。因此 , 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是幼儿学 习数 学的基础 , 能 引 起 幼儿 的积极思维 , 凸显数学的本质特征 , 使感性知识 和理 性 知识获得 和谐统一 ,避免为求形式 而弱化本质 的错误倾
顺序。
实 际上是无声示范 , 启发幼儿发现不 同的分 类方法 ; 又如在
让幼儿学数 学最终要慢慢过渡到掌握抽象 的数学概念, 所 以数学操作材料要从是 以实物 的操作材料 ,到半具体半 抽象 的操作材料 、 再到抽象成分逐渐多 的操作材料。半抽象 或抽象 的操作材料有 时还需靠成人 的帮忙 ,那教师能充分 利用家长资源 , 请家长参与到幼儿 的数学活动 中。 四、 教师 所提供 的数学操作 材料 能便 于变换 操作材料
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开发与投放
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开发与投放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被开发和投放。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概念有深刻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本文将会对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开发与投放进行探讨。
1.1 材料的设计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设计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考虑幼儿的智力、情感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因素。
设计材料时需要尽可能简单易懂,要注意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制作数学操作材料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材料应当具有环保性、安全性和易于操作等特点,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材料的制作需要符合幼儿园教育要求,如需要注重细节设计、颜色搭配等等。
材料的质量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过程非常重要。
所以,在进行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开发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耐用性、易清洁性、无毒无味等因素,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1 建立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投放幼儿数学操作材料之前,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安排适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并且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表。
2.2 建立课堂氛围在进行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时,需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注意营造积极、温馨、和谐的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3 合理运用数学操作材料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时也需要进行合理运用。
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应该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取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2.4 合理引导幼儿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应该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
在进行数学操作时,教师应该注意随时关注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幼儿的问题,避免幼儿出现困惑。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提供
的 篇幅 相对 比较短 小 ,便 于幼 儿记 忆朗诵 。
( 匡越 ,南京 幼儿 高等师 范学校 学前教 育 系 20 级 05
幼 教 双 语 专 业 学 生 ;指 导 教 师 :王 吉 鸣 ,2 0 0 ) 1 0 4
问卷调 查。调 查在 南京 市 江宁 区选 取 了一 所省 级 园和
一
所 市 级 园各 一 个 班 , 问 卷 共 发 放 1 0 , 最 后 回 收 份 O
( )操 作 材料要 能激 发幼 儿的学 习兴 趣 二 笔者 认 为 ,除 了色彩 鲜 艳、 形 象生 动 的操 作 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容 易 引 起 孩 子 的 兴 趣 外 , 要 想 激 发 幼 儿 深 层 次 的 探 索
兴趣 ,操 作材 料 还 应 具 有这 样 一 些 特 点 : ()尽 可 能 】 与幼 儿的生活 建立联 系; ( )要 易于理 解 、便 于操作 。 2 只 有 易于理 解 、 便 于操 作 的 材料 才 能真正 调 动 幼 儿活
到 j O份 。 下 面就 是 关 于 此 次 问 卷 调 查 的 结 果 : 9 % 就 读 于 省 级 优 质 园 的 幼 儿接 触 过 国 学 启 蒙 教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数学活动操作材料怎么提供幼儿园数学活动操作材料怎么提供
幼儿“乐”了就行了吗?
大班数学活动:等分
案例描述:
调整:在这个活动中,如果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熟悉的便于操作的雪花片、线段、图形等,让幼儿先感知探索等分的方法,
建立等分的概念后,再把等分蛋糕、橙汁放到延伸活动或让幼儿把
任务带回家里去继续观察和体验,那么幼儿既学到了知识,又有把
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于生活的机会,而且不失活动的兴趣。
越是生活化就越适宜吗?
中班数学活动:给鞋子分类
分析:服装、鞋子是幼儿生活中的必需品,从目前幼儿穿的鞋子、服装来看,质地、颜色、款式等各不相同,对于活动中教师选择的
分类材料——鞋子,也确实难以制订出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这也
就是许多幼儿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圆圈的原因。
中班幼儿的分类能力
还不强,材料的特征如果不明显,就有可能造成幼儿学习的障碍,
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
调整: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分类统计的材料很多,比如,现在的幼儿非常喜欢逛超市,超市的货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严格按类摆放
是超市的一大特点,幼儿懂得要买零食该往哪个方向走,要挑玩具
应该到哪个货柜去寻找……让幼儿感知分类统计,我们可以让幼儿
玩“超市”的游戏,让幼儿把物品按类摆一摆、放一放、记一记。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让幼儿通过整理玩具来感知物体的分类……这
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材料,既能体现生活化的要求,又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材料可能产生的误差你想到了吗?
大班数学活动:称一称
案例描述:
该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自制的杆秤、自制的天平等测量工具以及苹果、李子、茄子、萝卜等蔬菜和水果作为测量物。
活动刚开始,教师先让幼儿用杆秤称一称,哪样东西更重,哪样东西更轻。
幼儿把测量物仔细称了一番,结果出来了,可答案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说苹果最重,也有的说萝卜最重。
教师急了,拿起杆称称了一下,果然发现两者相差无几,再加上自制的杆称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很难比较出两者的轻重来。
接着,教师提高了要求,把幼儿分成两组,让一组幼儿用自制的天平探索一个苹果的重量等于几个李子,另一组幼儿称称一个萝卜的重量等于几个茄子的重量。
只见有个幼儿往天平的左边放上了一个苹果,然后开始往天平的右边放李子,一个、两个……放到第六个李子的时候,整个天平都倒向了李子这一边,他只好把刚放上去的那个李子拿起来,可这时天平马上歪向了苹果这一边,他在那儿摆弄了很长时间,怎么都无法使天平的两边得到平衡。
分析:幼儿园数学活动是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中教师既想让幼儿通过称一称感知、比较物体的重量,又想让幼儿通过探索发现材料间的等量关系。
教师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以及测量对象是幼儿所熟悉的,但从幼儿的操作探索中我们发现,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并没有顺利的完成。
究其原因,问题出在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上,一方面是这些被测量的物体,如苹果、李子、茄子、萝卜等没有一个固定的重量,幼儿在操作时无法使天平的左右两边平衡。
另一方面是测量工具是自制的杆秤和天平,测量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这些误差将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调整: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该活动中,教师力求把科学实验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
来,但科学实验的操作必须遵循准确性、科学性的原则,由于该活
动材料出现了较大的误差,使得实验的准确性不易把握和控制。
如
果把这些测量的材料换成有固定重量且能互相转换的物体,比如25
克的果冻、50克的酸奶、100克的瓶装纯净水等,再把自制的杆秤
做得精确些,把操作材料可能产生的误差降到最低程度,那么问题
就会迎刃而解。
如何让材料的提供更有层次性?
中班的数学活动:看谁数得对
案例描述:
分析:该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下了不少的工夫,从平面过渡到立体,从静态的到动态的(转动的或不转动的),从幼儿可触摸到的'到
幼儿触摸不到的。
这些材料中,有的借助图案上大小、形状、颜色
上的区分帮助幼儿记住数数的起始部位;有的没有提供任何区分标记,需要幼儿探索记住数数起始部位的方法,如做上标记或用手按
住第一个数数的图案或与同伴合作:一个按住图案,一个点数等,
探索“怎样数才不会数错”环形计数的方法。
材料的提供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发展的需求。
幼儿园数学教育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幼儿学习数学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师在投放操作材料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材料的投放要讲究适宜性。
过分强调“引起兴趣”,可能把幼儿引向消极地感受学习材料。
案例“等分”中,诱人的食物分散
了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影响了幼儿探索的专注程度,把幼儿自觉学
习基本教学内容转移到与学习无关的因素方面。
案例“给鞋子分类”中,教师利用幼儿的生活用品——鞋子来引导学习分类统计,但是
各种材质和颜色的鞋子干扰了“类”的界限,影响了学习分类的效果。
因此,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础,材料应该能
引起幼儿的积极思维,凸显数学的本质特征,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
识获得和谐统一,避免为求形式而弱化本质的错误倾向。
二是材料的投放应讲究科学性。
案例“称一称”中,自制的测量工具所存在的较大误差及所选择的测量物没有固定的重量,就直接
影响了幼儿探索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幼儿需要借助具体的物体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支持思维的探索,因此,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应便于幼儿尝试、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操作材料既应满足幼儿科学探究的需求,更应成为科学探究的有力工具。
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它能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幼儿园数学教育操作材料的提供,应着眼于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建构,使材料具备适宜性、科学性、层次性,让幼儿置身其中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得幼儿的数学学习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