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闻图像真实性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新闻图像真实性的标准 ——浅谈新闻照片PS处理的“度” 乔天富 《青年记者》 2011年04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新闻摄影领域已全面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数字影像的方便、快捷给新闻摄影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为造假提供了方便。在新闻摄影界,“刘羚羊”、“张飞鸽”成为数字影像时代用数字技术PS造假的典型。我在做图片编辑、处理图片来稿中,也发现一些人利用PS造假的问题。凭着工作经验,有些假一眼即可看出,有些则难于发现。这里,就新闻摄影PS处理的“度”淡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PS是什么?PS是图片制作软件Photoshop的缩写。Photoshop这款软件我还比较熟悉,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摄影暗室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它使摄影技术的制作处理实现了革命性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方便、快捷、绿色无污染是它带给人类的好处。学会了它,摄影图片复杂的技术处理变得轻而易举。
新闻摄影是率先使用数码相机、数字技术处理图像的,自然离不开PS。利用PS技术制造假新闻照片,中国有、外国也有,不足为奇。
这些年来,中国记协为了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杜绝假新闻照片的出现,采取了调取数码图像原作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成效。
中国摄影家协会所属《中国摄影报》前段时间邀请专家展开讨论,提出把数字图像技术处理PS的范围限定在20%的范围内,以维护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的真实性。
数字图像的制作,Photoshop这款软件的使用,是我们每个摄影记者、摄影人都应该熟练掌握的。前些年,我扎扎实实地下了一些笨功夫,拜能者为师,以“一步一动”的办法记笔记,把这款软件的每一项功能都学了若干遍,并利用它制作了一批“数字化摄影作品”。
学会使用Photoshop,使我跨越了摄影的数字鸿沟。PS数字技术对摄影记者来说,只能是为新闻摄影服务的一个手段、一门技能。
无论摄影的数字技术如何发展,它丝毫不能改变新闻摄影的特性,不能改变新闻摄影真实性的本质。究竟怎样把握新闻照片PS处理的“度”,它的标准在哪里?
我认为PS的标准——PS的“度”就在我们每个新闻摄影人的心中。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以下的几条基本原则是必须严格遵循而不能改变的。
第一,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改变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一翼,一篇新闻稿、一幅新闻照片,必须具有完整的五个W,即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为什么(Why),新闻五要素齐全,图片上的形象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全越好,不足部分用简短的文字加以说明和补
充。
数字技术带来的只是工作的方便、图片处理的快捷、发稿的迅速,工作效率的提高。新闻五要素不能改变,在光化学胶片照片时代,修改图像需要高超的技术,摆拍成为新闻图片作假的主要手段,也不时出现利用暗室技术“修人”、“换头”的丑闻。今天,更不能因为PS技术方便,易于掌握,去搞移花接木,“换人”、“换头”、“修人”、“换背景”、“换地标”的勾当,说明词中更不能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我们在图片来稿中发现,有的摄影人具有“特异功能”,能“扭转乾坤,使时光倒流”,任意标写文字说明中的时间要素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2009年春天部队在边防巡逻的照片,2009年冬天发来,竟变成了老兵临复员前站好最后一班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通过看图软件可以查出数字图像的原始数据,他可以通过PS在电脑上更换这些原始数据。尽管通过技术分析,仍能发现“蛛丝马迹”,但图片编辑并非都是顶级的技术专家,辨别一般的新闻照片不可能像搞刑侦那样动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研究。
在这里,强调摄影人严格自律、遵守新闻摄影的职业准则,从内心、道德的层面上自觉地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比制定PS的技术标准更重要。
第二,绝对现场这个本质特性不能改变
新闻摄影的存在和发展、新闻摄影的生命就在于它的本质特征:强烈的现场感、鲜明的形象特征、无可辨驳的真实性。这使新闻摄影区别于文字新闻和其他摄影艺术形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摄影一图胜千言,这也正是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一幅幅有强烈现场感的新闻照片记录了我党我军一段段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是那个时代的铁证,已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物。在新的历史时期,记录军史、用图像记录亿万军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推进改革和建设的历史,是我们这一代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和使命。
利用PS技术,任何任意修改组合新闻图片形象的行为,都是明目张胆地篡改事实、篡改历史,是地道的造假和欺骗,是对新闻摄影职业的亵渎。
第三,新闻摄影要严格区别于广告摄影、艺术创作或其他摄影艺术门类
数字化PS技术,为广告图片的制作、艺术照片的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在电脑上,人们轻点鼠标,走过Photoshop的几道程序,艺术创意就能得到实现,一幅看似平淡的图像就会精彩纷呈,具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Photoshop中“工具”和“滤镜”的功能可以帮人们实现创作中所有的梦想。
但新闻摄影的
真实性要求我们在“工具”的使用上必须非常严格和谨慎。以我个人的工作经验,除“剪裁工具”可用于剪裁照片,“文字工具”可用以填写说明词,“橡皮擦工具”可用以修去尘埃在数字照片上形成的脏点外,其他的“工具”一概不能使用。假设我们动用了“套索工具”和“魔术棒”对图片上的图画形象动“手术”,那还能叫新闻照片吗?“滤镜”功能则集多种平面艺术制作技术之大成,在广告摄影、艺术创作等其他摄影艺术门类的图像制作上可以随意使用,尽情挥洒。
在新闻摄影范畴,除个别功能,如“像素化滤镜”中“蒙尘与划痕”可用来修去脏点与底片上的划道、“锐化滤镜”可以弥补个别时候调焦的失败、“数字水印”可以用以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外,其他的“工具”一律不能使用。“扭曲”、“模糊”、“渲染”、“艺术效果”、“风格化”,听听这些“工具”的名字,一个有职业道德良心的摄影记者,能用它们来做新闻照片吗?
第四,对新闻照片数字图像的色调、影调的调整也要掌握一个“度”
“度”的标准就是真实,在新闻照片的处理中,用得最广泛的就是Photoshop中和Acdsee看图软件中的“图像调整”和“色彩控制”。
由于受技术的限制,数字图像不能百分之百地还原拍摄现场的光亮度和色彩,或由于紧急情况下曝光失误,摄影记者要在“色阶”、“色彩平衡”、“明亮/对比度”,“图像大小”上做一些调整。受纸媒印刷技术的限制,新闻照片定稿后,印刷厂也要对数字图像做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新闻纸、铜版纸、胶版纸印刷的不同需要。对这些适度调整,行内是没有异议的。但是,运用数字技术对新闻照片数字图像的色调、影调的调整要掌握一个“度”,要适度,不能过度。“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就是谬误”,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恰当的。
愚以为“度”的标准既复杂又简单。就复杂而言,从纯技术的角度实在难以给出一个堪称标准的“度”。《中国摄影报》前段时间邀请专家展开讨论,提出把新闻和纪实摄影数字图像技术处理PS的范围限定在20%的范围内,有道理。可贵之处在于提出了“色调、影调的调整也不能过度”的命题,但技术专家提出的20%的调整范围也难以把握。
以曝光量为例,一幅运用“自动曝光”、“p”档拍下的新闻照片,也可能发生曝光过度或不足,此时用“明亮/对比度”来调整影调,20%肯定不够,超过20%倒可能是真实的,不调整或等于、少于20%可能发生图像与现场情景不符和失真。色调的调整也是如此,用一款优质的数码相机拍下的曝光正常的新闻图像,在20%
的范围内调整色彩的“色阶”、“色彩平衡”、“色彩饱和度”可能已经过“度”了。而对于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数字新闻图像,20%的调整幅度远不足以纠正错误、还原真实现场场景。从严格意义讲,蓝色中减去一部分红成为绿,红减去一部分蓝成为洋红,在以色彩作为主要新闻要素展现现场场景的新闻照片中,这已经过度了,过度就是失真或虚假。
客观现实给技术标准的制定出了个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个适度调整新闻照片数字图像的技术标准,但这个标准不能保证新闻图片形象事实百分之百的准确。“度”的标准是什么?“度”的标准就是数字图像展示的新闻事实真实。
第五,真实的标准在记者心中
摄影记者要严守心中的职业道德底线,不为名累、不为利惑。数字图像PS的“度”的标准在哪里?真实的标准在哪里?PS的“度”、真实的标准就在记者心中。
作为职业的新闻摄影记者,即便像我这样没有上过多少学的“土记者”,在从业的初期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告诉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底线,不能越“雷池”半步。
新闻图片中新闻形象事实的真和假与胶片和数码、文化水平、职务高低、技术高低无关,是再简单不过的,是新闻摄影的ABC,它本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更不是一个费劲的、值得讨论的话题。
信息时代真和假的标准没有任何的改变,数字图像带给我们的只能是拍摄、制作、发稿、储存的方便。重要的是职业的摄影记者、新闻图片的摄影者在心中要严守新闻真实性的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底线,坚持原则不动摇。
心中守住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底线,数字图像PS的“度”的标准还用得着讨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