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显见的重合之处,即
将城市物质空间及其内容安排作为主要的工 作对象 20世纪代表性的规划理论包括田园城市、工 业城市、带形城市、现代城市、邻里单位、 中心地理论等 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 (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 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 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 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 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 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城市特色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 1)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城市的格局 (3)城市的道路网格、广场等 (4)名胜古迹、历史性街区;园林、绿化 (5)城市的色彩、城市的轮廓线等 (6)城市的建筑群、中心区等 (7)各类建筑小品 (8)民俗民风、小吃、工艺品等
城市设计
中世纪城市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个建筑物的立面通常与左邻右舍都发生关系,作 为孤立的实体与周围无关的情况是很少的,城市设 计的要素包括:住宅和花园、广场、教堂、公共建 筑,以及最重要的街道,中世纪城镇的平面图常常 表现为毫无逻辑的迷宫形式 建设部发布的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编 制办法》中第八条对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明 确的规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 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 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 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 观的艺术水平。”
城市道路空间
3)局部步行原则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可以再城市的局部 地段,如中心区、商业区、游览观光区等建立步行 街,实现相对彻底的人车分流 4)公交优先原则 通过优先扶持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减少市民对私家车 的依赖,缓和人车矛盾。 案例:旧金山花街 旧金山的罗姆巴德大街在经过俄罗斯山时,有一段 40°的陡坡,形成了由八个急转弯组成的蛇形曲线 路段。这个路段位于南北走向的海德大街与莱温沃 斯大街之间呈东西走向。配合着弯曲的路形,沿着 路的两侧,布置了树篱和花坛,远远望去,整个道 路被全部隐藏起来,故而,这段街被人们习惯地称 为花街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住品质。
整体城市设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设计强调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即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组织。
城市形态涉及的概念包括城市的尺度、密度、形状和布局等方面。
例如,城市的尺度可以通过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建筑高度来反映,而城市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蜘蛛网状等。
城市结构则包括城市的道路网络、绿地系统和建筑物群落等元素。
2.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性,即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
可持续城市设计强调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策略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和减少交通拥堵等。
例如,推广可再生能源、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提供自行车道和绿色建筑等。
3.社会包容性:城市设计要考虑社会的包容性,即城市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包括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们。
为了实现社会包容性,城市设计需要关注社区规划、公共空间设计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例如,在社区规划中包括设置学校、医院、商店和公园等。
4.文化认同:城市设计应该尊重和保护城市的文化认同,即城市的设计应该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
这可以通过保留历史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和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等来实现。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保留传统建筑和风貌,并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融入当地的艺术和文化元素。
5.参与和合作:城市设计需要建立参与和合作的机制,以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得到充分考虑。
这包括公众参与、政府和业主的合作以及专业团队之间的协作。
城市设计师应该主导这一过程,与其他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商。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组织公众听证会和工作坊,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包括城市形态与结构、可持续性、社会包容性、文化认同以及参与和合作。
这些理论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住品质提高,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和繁荣的城市环境。
城市 设计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包括城市的布局、建筑风格、交通配套、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应当兼顾人类居住的需求、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为居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首先,城市设计应重视人类居住的需求,以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为目标。
这就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合理划分和布局,使得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距离较近,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生活需求。
同时,城市设计还应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合理规划公共空间、绿地和文化设施,提供各类运动场所和文化艺术中心,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其次,城市设计也应注重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应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合理布局公园和绿化带,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提供居民休闲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
在建筑设计中,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在交通规划中,应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只有以可持续的方式规划和建设城市,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城市更加宜居。
最后,城市设计还应考虑到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
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商业区,吸引各类商业企业入驻,提供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同时,城市设计还应考虑到工业发展的需求,为工业区提供合适的土地和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城市交通规划应确保高效便捷,为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城市才能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应兼顾人类居住的需求、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才能实现城市宜居、环境友好和经济繁荣的目标。
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和道路的堆砌,更是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便利和繁荣的生活环境。
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的目的城市设计的内容城市设计与其他规
注重功能分区、交通规划、地下基础设施分 注重环境的舒适度与便捷性,着重考虑社会
布等,着重考虑经济效益
效益与环境效益
着重平面布置,一般是建立单功能空间
注重质量、着重于立体布置,一般是建立多 功能的空间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从评价标准看 详细规划较多地涉及到各类技术经济指标、适用经济、与上
b.提高空间的整体质量,从局部到整体、从建筑、构筑物、 道路到绿化、小品设施和环境细部构造等整体的精心设计与 配合,以创造出富有特性的城市空间环境,使空间具有可识 别性。
(3)研究空间的布局艺术,创造出完美、协调的空间环境与 景观
三度空间的层次感:营造时应有重点与一般之分,有主调、 基调和配调之分,并特别注意重点地区,如:不同的道路、 街道、广场的交叉口,人流汇聚处与转折点,制高点,控制 点等地视觉形象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
的需要,使人有机会和可能与整个社会保持 善,在安排公共性与生活性空间的同时,更
联系,一般不涉及生产性与私密性空间
重视生产性与私密性空间
为人们提供与广阔的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同 时也为人们提供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
美学的条件,在个性基础上的统一
尽量发扬个性
以环境建设具体化和视觉化为特征,城市设计应给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自由度,考虑三度 空间利用轮廓,但不能固定僵硬
4.从工作深度上来讲
详细规划常用1/1000或1/500图纸,以表现二维内容为主,成 果偏重于法律性的条款、政策,方案和图纸则居于次要地位; 而城市设计多用1/500甚至1/200图纸,成果图文并茂,图纸、 文本、导则均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 性和前瞻性、并附有充分的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 成果较详规更细致。
城市设计的未来趋势
城市设计的未来趋势一、引言城市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建筑、交通、绿地、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设计,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设计的未来趋势,并为城市设计者提供一些建议。
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未来的城市设计趋势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增加,城市将更多地融入自然,保护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绿地和森林,以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可持续发展还将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使用的节约和再生能源的应用等方面。
三、智能城市和数字技术未来城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智能城市和数字技术的运用。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城市将实现更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
通过数字技术,城市可以实现交通优化、资源调配、水电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的模拟和预测,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四、人性化设计和社区参与城市设计的未来趋势还包括人性化设计和社区参与。
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和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设计需要更加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设计者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休闲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系统等。
此外,社区参与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方面,设计者应该与居民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五、多功能和灵活性设计未来的城市设计将越来越注重多功能和灵活性。
城市不再是单一功能的集合体,而是包含了居住、工作、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
设计者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为城市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此外,城市设计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设计者应该考虑到城市的可扩展性和可调整性,以保证设计的长久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城市设计的未来趋势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智能化、人性化和灵活性。
城市设计的理解
城市设计的理解城市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原则,对城市的布局、空间利用、交通、环境、建筑风格等进行策划和组织,以达到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多个因素,以实现城市的整体协调与发展。
城市设计需要关注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城市的灵魂和特色,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习惯、居民生活方式等。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特色,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有利于人们交流、休闲和参与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同时,还需要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城市设计需要注重经济发展。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设计应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商业区、产业园区和交通枢纽,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吸引和扶持各类企业和产业发展。
同时,还需要注重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和吸引人才,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城市设计也要关注环境保护。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场所,但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源头。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保护,保留和修复城市的自然湿地、绿地和植被,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
城市设计还需考虑社会公平和包容。
城市是多元社会的聚集地,城市设计应该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包容性。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利益,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创造公平的机会和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城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协调和平衡下,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
因此,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和道路的规划,更是一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问。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Urban Design)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都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城市设计-设计定义城市设计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城市设计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
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community)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一般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
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城市设计-学科范畴其研究范畴与工作对象过去仅局限于建筑和城市相关的狭义层面。
但是,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较有历史传统的范畴类似点,城市设计这一范畴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经开始变化,除了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范畴的关系日趋绵密复杂,也逐渐与城市工程学、城市经济学、社会组织理论、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城市史、市政学、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与实务范畴产生密切关系,因而是为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跨领域学科。
简述城市设计的方法
简述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布局和建设,创造一个可持续、高效、宜居和美观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的方法有许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城市设计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空间和功能规划。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和功能规划。
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布局、交通系统、绿地和公共空间的分布等因素。
而在进行功能规划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发展要求,例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第二种方法是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指将城市设计的决策权交给居民和利益相关者,通过他们的参与来实现城市设计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社区参与可以通过举办公众听证会、开展社区讨论、征集居民意见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社区参与,居民可以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意见,而设计师和决策者也能够了解到居民的真实需求,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居民意愿的城市设计方案。
第三种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
在城市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
例如,通过设计更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减少汽车使用量,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城市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可以保证城市的发展不仅满足当前需求,也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
第四种方法是人文环境的关注。
城市设计不仅仅是解决交通、居住等功能性问题,也应该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
人文环境的关注包括建筑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艺术装饰等方面。
例如,在城市设计中,可以通过建筑设计来营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和风格,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可以通过设计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以通过在城市中设置雕塑、壁画等艺术装饰来增加城市的艺术氛围。
人文环境的关注可以让城市更加宜居和有吸引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第五种方法是适应性规划。
城市设计的特点范文
城市设计的特点范文城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旨在为城市提供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城市设计的特点包括:1.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强调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和组织,包括建筑物的布局、道路和交通网络、公共空间和绿化带的设置等。
它考虑到城市的气候、地形、社会需求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以实现城市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2.城市活力:城市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鼓励居民和游客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和娱乐。
它通过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如商业区、公园和文化设施,来促进人们的互动和社交交流。
3.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旨在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它考虑到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因素,以推动城市的长期发展和健康稳定。
4.多功能性:城市设计追求多功能性,即一个地区或建筑可以适应多种用途和需求。
例如,一个公共空间可以既用于休闲娱乐,又可以举办活动和展览;一个建筑可以同时用作办公楼和居住空间。
5.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设计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历史建筑物和文化景观的保护,以确保城市的独特性和认同感。
6.社会包容性:城市设计追求社会包容性,即为城市中的各个居民群体和社会经济阶层提供公平机会和公共服务。
它通过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教育和医疗设施等,促进社会公平和人们的福祉。
7.灵活性和可适应性:城市设计强调灵活性和可适应性,以应对城市发展中的变化和挑战。
它考虑到未来城市的需求和趋势,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8.参与和合作:城市设计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合作,以确保设计过程中的民主和透明。
它鼓励居民和利益相关方参与规划和决策,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设计方案中。
总之,城市设计的特点反映了创造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的愿景。
它注重空间规划、城市活力、可持续发展、多功能性、历史文化的保护、社会包容性、灵活性和可适应性,以及参与和合作。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过程,旨在创建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重点和方法。
1.古代城市设计(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代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城市的布局和城墙建设。
古代城市以市中心为核心,辐射状地发展出市政、宗教和住宅区,城墙则用于保护城市免受外敌入侵。
2.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14世纪-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反映了人们对古代罗马和希腊城市的向往,追求对称、比例和美学。
城市广场、喷泉和别墅成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同时,城市规划开始考虑到城市的舒适性和健康,如威尼斯通过改善水道和排水系统来提高城市卫生。
3.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设计(18世纪-19世纪)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设计开始考虑到交通、工业和住宅区的分离。
拥挤的工厂区向城市边缘迁移,而市中心则成为商业和行政中心。
此外,城市街道和道路的改善对城市交通和流动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现代主义城市设计(20世纪-1980年代)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强调功能和效率,通过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和高层建筑来实现。
此时期的城市设计师试图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和提供更好的公共设施,但也常常忽视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5.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1990年代至今)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城市设计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城市设计包括更好的规划和管理城市中的自然资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改进、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和绿色空间等。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从古代城市布局到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设计思想的进步和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设计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创造更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和作用1.城市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安排,制定出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2.城市设计的作用: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从城市空间总体构图引导项目设计。
②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为人类创造更亲切美好的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促进人的居住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
3.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①区域-城市系统阶段。
1从区域的角度构筑城市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系统;2从区域的角度进行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设计——区域景观、生态系统。
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注重:1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的研究与策划;2实现城市性质与城市形象的衔接3进行城市尺度的物质框架景观规划4进行城市尺度三维空间形态概念规划。
③详细规划。
可分为:1群体建筑空间设计;2单体细部设计及周围环境的设计。
局部地段的设计是组成城市整体文化风貌与景观的有机元素。
二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1.城市设计的内容:①空间关系:城市设计的空间内容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和停车系统、建筑体量和形式、敞空间的环境设计。
②时间过程:城市设计是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人们的活动、文化观念、政策内容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城市设计为适应新的要求进行调整,但也应该保持某种程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③政策框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制定一系列指导城市建设的政策框架。
2.城市设计的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滨水区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3.城市设计的层次性:①城市设计目标的多重性;②城市设计内容的多重性;③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多重性;④城市设计工作范畴的多重性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①图底理论②链接理论③场所理论2.城市设计的方法:①调查的方法——基础资料的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②评价的方法——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③空间设计的方法——典范思维设计方法、程序思维设计方法、叙事思维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
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概念。
具体来讲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如下:(1)城市总体空间设计;(2)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3)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4)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5)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6)城市地下空间设计;(7)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8)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
上面所述都属空间设计,至于以上各类在工程方面的设计,则应由各方面的工程师配合进行。
城市设计的任务是:(1)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
(2)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
(3)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规划设计工作,要求综合各专业的需要,做到合理安排。
(4)城市设计要立足于现实,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5)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
在实际操作上,城市设计还要注重层次性。
城市设计的层次性包括:宏观层次:城镇分布与城市形象。
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包括在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分布;城乡一体化规划与景观设计;城市的格局与形态、功能组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分区特色与舒适的环境、城市出入口、土地利用与活动场所等。
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内容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更注重于城市的关键性特征与自然景观的构成;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文化或社会经济资源的物质的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在对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优美的城乡视野成为重要准则。
中观层次:建筑物与空间。
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包括用地布局、建筑设计、交叉口与广场、街道和路网格局、视线走廊、连接度与整体性、体量与高度、地标物、开敞空间和公园、人行道与步行系统的连接等等内容。
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与城市总体或分区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物质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人工建造物的适宜性和视角的关系;对光和空气的穿透性影响;与步行道格局的协调性;与城市整体立面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地方传统的协调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
城市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城市设计专业就业方向城市设计专业是一门注重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设计院、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各类单位就业。
下面将从政府部门、设计院、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四个方向来详细探讨城市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政府是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政府部门的职责是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和监督城市建设的过程。
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城市规划局、城市建设管理局、国土资源局等政府部门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提出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
他们负责协调各类资源,推动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此外,他们还需要负责市政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是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建筑公司主要从事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建筑公司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建筑方案,并进行项目实施。
建筑公司一般需要与政府、设计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完成各类建筑项目。
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建筑公司工作,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
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是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房地产开发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项目的规划和开发。
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项目策划、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规划要求,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项目,并进行开发实施。
房地产开发公司一般需要与政府、设计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完成各类房地产项目。
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在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可以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项目设计和开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设计院、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各类单位就业。
在不同的就业方向中,他们可以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毕业生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市设计专业介绍
城市设计专业介绍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掌
握城市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设计方法,了解各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获得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训练,能够在城市与建筑相关领域从事城市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城市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系列课程和技术系列课程。
理论系列课程包括建筑与城市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城市发展史、城市设计理论、城市交通学原理、城市社会学原理、城市经济学原理、城市形态学原理等。
技术系列课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城市技术、智慧城市技术、韧性城市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空间句法、GIS等。
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城市与区域规划、建筑设计事务所、政府机构、研究机构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询具体院校官网或咨询专业教师,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城市设计知识点
城市设计知识点一、介绍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以创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
它涵盖了城市布局、交通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城市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城市设计知识点。
二、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是城市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城市的规模、形状、街道网络以及公共空间的设置。
一个合理的城市布局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分区: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2.交通便捷性: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系统,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出行。
3.绿地空间:合理设置公园、广场、绿化带等绿地,提供休闲娱乐和环境改善的场所。
三、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交通网络、道路规划、公共交通系统等内容。
一个良好的交通规划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交通方式:合理规划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结合,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交通压力。
2.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高效可靠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等,以方便市民出行。
3.交通流畅性: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避免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四、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外观、内部空间、功能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建筑设计的要点:1.人性化设计:建筑物应该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2.节能环保:合理运用可再生能源、建筑材料和技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3.历史与现代结合:在保留城市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建筑。
五、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城市设计中增添美感和舒适度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公园、广场、街道景观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景观规划的要点:1.绿化设计:合理规划植被,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2.水体规划: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水体资源,设计湖泊、河流等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设计概念
城市设计一般包括总体城市设计、片区城市设计、地段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四种类型。
一、总体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进行的设计。
内容包括: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基本定位、景观形象总体目标;确定城市空间格局和形态,明确城市天际线、轮廓线和景观视廓控制要求;划分特色风貌保护区、特定景观环境控制区,明确管控原则、色彩基调、建筑高度等要求;组织城市开敞空间,建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与景观系统;提出城市设计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二、片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局部地区进行的系统的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的设计。
片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片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定位;发掘和提出片区的历史肌理和景观资源要素;构建空间景观格局,综合分析片区内的轴线、节点、特色区域等,明确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视廊保护要求;明确主要街道立面要求。
三、地段城市设计是对具体城市街区、地段和地块的空间形态、景观环境、建筑空间等进行的详细安排与设计。
地段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优化街区、地段的空间形态,完善公共场所和空间布局,明确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所管控要求:明确地段和地块建筑空间的组织,规定建筑群体组合和建筑的退线、型体、风格、体量、高度、第五立面和色彩等要求。
四、专项城市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城市户外广告、店铺招牌、公共标识、夜景灯光、城市雕塑等特定要素或特定系统编制专项城市设计。
现代城市主导产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体系、航空航天信息系统、新能源。
吕梁新区产业定位:与主城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依托优越地理、交通区位条件,重点推荐物流商贸、金融办公,休闲度假,商业服务,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
城市设计1ppt课件
对确定空间的功能、形态及象征意义 虚实关系 空间的环境质量──建筑、绿化、小品、道路、活动场 所
③空间的艺术布局 空间主次关系 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
历史文化的体现
为了 研究 与管 理方 便, 我们 把城 市设 计用 以下 图表 来表 达:
自然因素景观
特质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构成
人工因素景观
4、以城市中心广场为结点,利用预留的绿化 广场用地营造集绿化、游憩、广场、雕塑为一 体的文化广场,并综合考虑尺度、形状、质感 等因素,突出标志性的视觉中心作用。
5、结合生活性道路设置步行商业街和商业广 场,集景观、购物、休闲、地下停车场于一体; 疏缓商业街区的拥挤,调节人们的情绪和心理, 真正将商业、购物环境的品质从实质上得以提 高,以增强该商业街区的吸引力和其土地价值, 使之成为城市功能的重点地段。
2、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长足发展,但重视建设规模和 速度,忽视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城市环境无法改善,城 市中心衰退和“空心化”,历史文化遗产破坏,为此提出 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典雅生活风貌,保护历史建筑, 成为区别传统城市设计的主要特征。
第2章 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1、服从城市规划,具有整体性,并受城市性质、 规模、社会文化、经济能力的制约。
由上,城市设计是与城市规划及城市 人事设计交融在一起的,是以提高城市生 活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结合性城市环境设计, 是强调城市文化特征和个性的“概念”设 计。
具体包括“形”──城市实体环境和 “神”──城市风格两方面的内容。
城市设计是指人们为特定的城市建设目 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 设计和组织。
①满足生理要求──日照、通风、采光、防灾、安全 ②扩大社会活动空间──人行道、广场、公园、促进人际 交往 ③城市环境多样化──老人、青年、儿童、成人各有去所
城市设计名词解释
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整体形态所做的合理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田园城市:霍华德提出,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城市各要素紧靠城市交通轴线聚集,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
光明城市:柯布西耶提出的,这个城市有一个严格对称的网格状道路系统,两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形成城市纵横轴线,他们在城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
广亩城市:赖特提出的,每家每户占地一英亩,相互独立,它既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
自然城市:是指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
树形结构:对于任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时,这样的集合的组合就叫树形结构。
半网络结构:当且仅当两个相互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并且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集合的组合形成半网络结构。
图底关系理论:像这种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城市空间:是城市各种活动的载体,各种活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和运动过程。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或是指城市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的要素,在城市成长过程中,在城市地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在运营过程中的形态城市色彩:是指城市或某个城市片断的基调色彩,主要由建筑群的色彩混合而成.城市开放空间:城市中最有价值的待开放空间城市滨水区:城市中内陆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
希波丹姆模式:以棋盘状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的城市规划模式环境设施:指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建筑小品:一般以亭、廊、厅等各种形式存在,或单独设于空间中,或与建筑、植物等合形成半开敞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城市设计规划的关系 城规
现代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目 对城市宏观发展进行战略 促进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 直接为房屋修建服务设计
的 决策,总体区域
工 以二维为主,平面规划社 以三维的城市空间为主要对象, 建筑物和它的外部环境,以它
由“尺度”和“质感”引出的两个理论: “十分之一理论”:要获得与室内相似意义的空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 8~10 倍的尺度。 “外部模数”理论:外部空间设计可以采用 20~25m 为模数。 按照人的活动需求,外部空间可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两大类,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对这两类 空间的区域划分是外部空间设计中平面布局的重点。同时,还界定了外部空间的层次顺序,从不同的角度 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最后总结了空间创造的两种方法:减法空间和加法空间。前者首先确定内部,再 向外建立秩序;后者首先确定外部,在向内建立秩序。
作 会,环境相结合土地利用 总体—局部 宏观—微观
的内部空间为主
对
形体环境
立足于城市的总体
象
physical environment
成 规划方案、报告、分析、 设计方案、设计导引有关的政 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
果 论证、研究
策 guideline
实 时间跨度长、体现动态的 比较长、时间不确定、具体的 确定的时间内进行
TEAM 10: 他们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TEAM 10”关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 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以代替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
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简·雅各布斯:
*城市特色分区/重点地段与节点 —确定城市特色分区的划分与原则 —特色分区的环境特征,文化内涵等对建设活动的 控制原则 —确定重要地段的位置及划分原则 —规定旧城区,传统历史街区等的保护,更新的原 则
间”,等启发性的概念。 他认为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主要是依据人的视觉来确定的。
建筑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能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需要。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的基本特征,指出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还 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有人情味的技术,即使竟可能将消极空间积极化。
6、交通。7.、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8、总结。
场所文脉理论 凯文·林奇:
他的《城市意象》第一次把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 标志五大因素。
他同时批驳了一些误解,认为在评判城市空间的价值上,是有可能形成标准理论的,这些标注有五个 指标: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及管理,还有两个额外指标:效率和公平。
然条件。 功能性的传统要素:城镇景观是不同材料、风格和尺度的混合体,应注意处理好尺度形式、质地、颜
色及特征与个性方面的细微差,这些因素同时作用就能产生综合的视觉效果。
自然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伊安·麦克哈格、迈克尔·霍夫、约翰·西蒙兹
第四章 城市设计内容:从城市设计作用上看,城市设计是在综合协调多方面因素,以控制城市建设环境为目标, 因此,城市设计的成果是多样的,在条例、规划设计、计划、引导与工程五种实践中,其作用是通过城市 建设管理控制机制与城市实物环境规划建设实践来实现。 城市设计原则: (一)创作形象鲜明的城市整体结构。 (二)保持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 《建筑形态空间和秩序》如何体现:1.轴线:主次辅助轴线。2.对称手法。3.韵律和重复。4.基准:像五 线谱一样。5.等级:通过对比形成整体协调统一,正常规则的背景当中,安排不规则的对象体现这种差别
第二章 ·城市设计发展的由来 现代的城市设计是在传统的设计上发展的。 1.传统城市设计发展
城市设计由来已久,有城市就有设计,civic design 。早期的有工匠,以古代开始,古希腊——古 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复兴(公元前 8 世纪——本世纪初)。 2.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
二次大战后,特别是 50~60 年代,伴随城市运动产生城市设计,60 年代以来到现在,城市设计变成 了重要学科,重要事件,40 年代中,沙里宁提出:“要恢复城市设计,开始培养人才。”
伊利尔·沙里宁: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他提出城市的有机分散、城市设计和体形环境三方面理论,强调城市应该如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是有机统一的。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体形环境”的基本概念,认为大到城市,小到艺术品,都是体形 环境的一部分,都要讲求体形秩序,同时归纳出三方面的城市建设原则:
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过程的一个阶段,主要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指导下一阶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 作寻找具有引领性的城市设计方案。 2 策略性城市设计
策略性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发展特定问题的研究型城市设计,又称专项城市设计。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 的,这包括一般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 3 务实性城市设计
务实性城市设计是针对规划实施项目的城市设计,按其实践开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可分为 a 开发型 b 保护与更新型 c 社区型
a 开发型: (建筑综合体)目标提供城市发展。基本大规模城市发展计划,城市区段的开发,基础设施 建设。
b 保护型: 保护传统特色,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保护历史,针对具有环境特色的城市。 c 社区型: 旧城改造,在衰退的城市中发展强调市民公共参与。针对居住区,邻里的改进。
城市设计的内容构成 总体城市设计
—明确城市主要道路,街道等结构性景观和道路 断面,植物配置,边界要求及设计原则
*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 —明确城市重要开放空间的结构分布及公共活动中 的内容,原则,规模,性质 —分析城市开放空间与交通,步行,体系的联系
*城市活动体系 —与规划共同确定城市交通骨架 —明确城市步行系统的结构,分布原则和控制要求 —旅游观光体系的结构及其城市交通的结合
——靠大小差别、形状、位置。 (三)努力创造体现人的需求的环境条件。 马丘比丘宪章——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时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不同的空间环境诱导不同的行为活动,设 计者应预见到将来要出现的环境中的行为模式。 (四)时空综合效应。 不同的动线布置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步行街设计成曲线、折线收到步移景异的效果,给人的感动强烈。 (五)尽力开拓完善城市开放空间,步行街,绿地广场、绿地、为公众所有,进入的,增加城市生气的, 把城市里的“沙漠”变成“绿洲”。 (六)珍惜历史传统和地方文脉,创造在历史保持城市连续的城市环境,推陈出新,非复古。 (七)考虑经济条件,创造实施的可行性。 城市设计方法: 1、感性方法——凭经验、直觉(林奇的城市形象)传统的城市设计常采用的 2、理性的方法——通过各种分析、比较、选择最后做出决策,提出最佳方案,强调理性分析。这个方法 分为:认识阶段—分析阶段—方案阶段—评价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 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1 现场调查法。2 连续视景法。3 混合制图法。4 混合模法。5 CAD 法。 城市设计的类型: 1 概念性城市设计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勒·柯布西耶:
他的理论被称作为“城市集中主义”,主要思想体现在《明日的城市》与《阳光城》中。 他的城市设计原则: 以几何为基础去创造洁净、简单的外形。 崇尚秩序、功能与朴实。 理性与效率至上。 现代的建筑要使用现代的建材。 摒弃装饰,尤其是仿古。 最求标准化、重复化。
《雅典宪章》: 八个部分:1.、定义和引言。2、城市的四大活动。3、居住时城市的第一活动。4、工作。5、游憩。
她认为城市问题是一个“有序的复杂问题”,对城市而言,“过程是本质的东西”,并指出城市多元化 是城市生命力、活泼和安全之源。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
她还认为街道除交通功能外,还与人的心里和行为相关,应恢复街道和街区的“多样性”的活力,提 出四个基本条件:
街区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形式,并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公用。 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 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设计过程理论 乔纳森·巴奈特: 在《城市设计引介》一书中提出“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强调城市形体必须是通过一个“连续 决策过程”来塑造,所以应该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 从方法论的角度,乔纳森·巴奈特还探讨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及方法,重点是区划、图则和城市更新 三种手段。
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 相互协调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个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 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是协调指导一切原则的最基本原则。
芦原义信: 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空间秩序”、“逆空间”、“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和“加法空间与减法空
·古代城市设计特点 1. 把自然引进城市 2. 重视城市视觉形象和视觉感受 3. 以有机秩序原则追求城市的整体统一协调 4. 重视人的尺度
第三章 卡米络·西特:
他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他的设计 思想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
卡米络·西特的城市设计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 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广场中心的开敞性、边界的围合性、尺度的适宜性、形态的不规 则性事古代城市公共广场设计所遵循的共同规则; 古代公共广场与建筑物、纪念物之间有着整体性的关联关系; 喷泉一般位于广场的边缘,大型建筑物一般后退布置,以保持广场的开敞性; 古代广场采用大量巧妙的设计手法减少开口,从而达到边界封闭的艺术效果; 古代广场的尺度与周边建筑之间有着内在和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广场与广场之间有着巧妙的组合关系。
施 发展过程
较短的
委 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开发的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