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及其应用
新型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农药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人类对农业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民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此,新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新型农药的研发新型农药是指相对于传统农药而言的一类新型化合物,它们在杀虫、杀菌、除草、营养促进等方面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
新型农药研发的前沿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技术、化学合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信息技术等。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研发新型农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生物技术可以开发出具有特异性、高效性、毒副作用小的新型农药。
其中,转基因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技术,通过转移外源基因来改良作物抗病性、耐药性等,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2.化学合成技术化学合成技术是研发新型农药的传统手段,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研发方式。
通过分析农药分子结构和杀虫原理,开发新型农药的结构类似于现存农药,但是效果更佳、更环保。
3.现代分析技术现代分析技术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农药分子结构和杀虫原理,对新型农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新型农药研发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围绕着统计、试验、仿真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新型农药的研发过程进行了方便和辅助。
二、新型农药的应用新型农药的应用包括了化学农药的替代和配套使用。
农药是指对植物、动物、微生物或者其他所有能够干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而进行的防治活动,而植保技术作为抗击它们的有效手段,尤为成熟。
此外,新型农药除了在一般的保护农业的作用方式下,还可以有各种的特殊应用。
1.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培养分离的微生物、植物、动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阻碍和控制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生物农药具有来源广泛、环境安全、绿色清洁等特点,是新型农药的重要分支。
农药的种类及应用
农药的种类及应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大棚和家庭园艺等领域。
农药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几大类。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类农药的应用及特点。
首先是杀虫剂,杀虫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消灭各类昆虫害虫。
常见的杀虫剂有有机磷杀虫剂、氯氟化烃等。
有机磷杀虫剂具有广谱、毒力强、毒效稳定等特点,常被用于防治柑橘螨、棉花蚜虫、水稻蓟马等害虫。
氯氟化烃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很高的杀灭效果,但由于其具有持久性和易积聚的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杀菌剂是用来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的农药。
多用于防治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病害。
常见的杀菌剂有三唑酮、多菌灵等。
三唑酮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的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大部分作物的真菌病害。
多菌灵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具有杀灭效果,但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喷药时机,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杂草,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常见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草灵等。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杀草剂,对多种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草灵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除草剂,主要用于除去禾本科杂草。
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螨虫害,螨虫是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
常见的杀螨剂有氧化钡、绿盲螨净等。
氧化钡是一种杀螨剂,可用于防治香蕉、葡萄、苹果、桃等作物的螨虫害。
绿盲螨净是一种专用于防治蔬菜大棚中的绿盲螨的杀螨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化学物质。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控制植株生长。
例如,瘤果灵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番茄、黄瓜等果蔬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农药使用规范和安全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配方进行防治,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和作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来选择合适的农药。
其次,注意使用剂量和喷药时机,以避免农药过量或喷洒不当导致的作物中毒或环境污染。
农药成分及应用
农药成分及应用农药是一种用于防治或者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物质,其成分及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药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不同类型的农药成分及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下面就对农药成分及应用进行具体介绍。
一、杀虫剂1. 氨基甲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作物的防治。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造成昆虫麻痹和死亡。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乐果、辛硫磷等。
2. 吡虫啉类:吡虫啉类杀虫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吸食性害虫。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昆虫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其食欲和运动能力,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常见的吡虫啉类杀虫剂有百威、嘉吉等。
3. 拟除虫菊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对各类害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昆虫神经系统功能,造成昆虫麻痹和死亡。
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敌敌畏、多菌灵等。
二、杀菌剂1. 三唑酮类:三唑酮类杀菌剂是一类高效、广谱的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各类真菌病害。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止病害发生的目的。
常见的三唑酮类杀菌剂有咪鲜胺、多力士等。
2. 吡唑酮类:吡唑酮类杀菌剂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真菌病害。
其作用机制是同样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常见的吡唑酮类杀菌剂有环醚菌酯、异丙环酮等。
3. 咪环唑类:咪环唑类杀菌剂是一类高效、广谱的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真菌病害。
其作用机制类似,也是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阻止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常见的咪环唑类杀菌剂有代森锰锌、铜氢氧化乙醛等。
三、除草剂1. 除草类草酮类:除草类草酮类是一类广谱杀草剂,主要用于防除杂草和草本杂草。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杂草干枯死亡。
常见的除草类草酮类有草铵酸、草甘膦等。
各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各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及作用农药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部分常见的农药类型及其使用方法和作用:1. 胃毒剂:这种农药通过害虫的消化系统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敌百虫等,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非常有效。
2. 触杀剂:这种农药通过与害虫虫体接触,药剂经体壁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触杀剂可用于防治各种口器的害虫,但对体被蜡质分泌物的介壳虫、木虱、粉虱等效果差。
3. 内吸剂:这种农药易被植物组织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输,传导到植物的各部分,或经过植物的代谢作用而产生更毒的代谢物,当害虫取食植物时中毒死亡的药剂。
如吡虫啉等。
内吸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特别有效。
4. 熏蒸剂:这种农药能在常温下气化为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进入害虫的呼吸系统,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
如磷化铝等。
熏蒸剂应在密闭条件下使用效果才好。
5. 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这类药剂通过昆虫胃毒或触杀作用,进入昆虫体内,阻碍几丁质的形成,影响内表皮生成,使昆虫蜕皮变态时不能顺利进行,卵的孵化和成虫的羽化受阻或虫体成畸形而发挥杀虫效果。
这类药剂活性高,毒性低,残留少,有明显的选择性,对人、畜和其他有益生物安全。
但杀虫作用缓慢,残效期短。
此外,还有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溶剂)、乳剂(也称乳油)、超低容量制剂(油剂)、颗粒剂和微粒剂、缓释剂、烟剂等多种农药类型。
这些农药类型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各有不同,需要针对具体的农作物和害虫情况来选择和使用。
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遵守使用说明和安全规范,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类型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12种剂型农药特点及应用
12种剂型农药特点及应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各种剂型存在,包括液剂、粉剂、乳剂、胶体剂、悬浮剂、颗粒剂、糖剂、湿剂、气剂、烟剂、油剂和水剂。
每种剂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1. 液剂:液剂是将农药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制成的剂型。
液剂具有溶解速度快、喷施容易、混合均匀的特点。
常见的液剂有水剂、油剂、乳剂等。
它们可以在叶片上形成均匀的覆盖层,提高附着力和吸收效果,广泛用于叶面喷施和土壤灌溉。
2. 粉剂:粉剂是将农药药剂制成粉末形状的剂型。
粉剂具有保存稳定性好、携带方便、施药灵活的特点。
常见的粉剂有可湿性粉剂、湿性粉剂等。
它们可以直接用于撒施或混合成悬浮液、乳剂等进行喷施,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壤施药和种植作物的喷雾施药。
3. 乳剂:乳剂是将农药悬浮于水中形成乳状液的剂型。
乳剂具有悬浮性好、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乳剂有水乳剂和油乳剂。
水乳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油乳剂主要用于土壤灌溉和树木植物喷施。
4. 胶体剂:胶体剂是将农药粉剂溶解在有机胶体剂中制成的剂型。
胶体剂具有附着性强、吸附性强、侵蚀性小的特点。
常见的胶体剂有胶体铜、胶体硫等。
它们可以用于种子处理、土壤施药和植物喷施。
5. 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农药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附着力强、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悬浮剂有水悬浮剂和油悬浮剂。
水悬浮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油悬浮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和种子处理。
6.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的剂型。
颗粒剂具有包膜保护、释放稳定、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颗粒剂有水溶性颗粒剂和水分散颗粒剂。
水溶性颗粒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水分散颗粒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和种子处理。
7. 糖剂:糖剂是将农药制成糖浆状的剂型。
糖剂具有黏附性强、吸附性强、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糖剂有糖性微胶囊剂和糖性水乳剂。
糖性微胶囊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糖性水乳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
8. 湿剂:湿剂是将农药悬浸在水中制成的粉剂。
新型农药的研发及应用前景
新型农药的研发及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新型农药相较传统的农药有着更高效、更灵活、更绿色、更环保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生产要求,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新型农药的优势与传统农药相比,新型农药有着以下的优势:1.更高效:新型农药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能够更精准地靶向作物病虫害,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使用量更少,能够节约成本。
2.更灵活:新型农药有着多种防治手段,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作物类型和生产环境,更灵活地进行防治。
3.更安全:新型农药对人体、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较小,更具有安全性和环保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4.更绿色:新型农药可以与无农药栽培、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方式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二、新型农药的研发现状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新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
在新型农药的研发方面,主要是针对农药的毒性降低、防治目标增多、复合配方研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在毒性降低方面,新型农药的研发将更多地打造绿色无毒的产品。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出生物农药和植物提取物等,这些产品不仅具备高效防治的作用,而且操作简便,具有更好的环保效果。
在防治目标增多方面,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农药已不能对其进行防治。
新型农药运用了先进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治各种病虫害。
在复合配方研制方面,新型农药将会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研制出更为复杂的配方,以适配更多的防病需求和性质。
三、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加强口粮生产、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农药的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型农药的高效、精准和灵活的防治能力,能够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2.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药的应用将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激发相关行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的规范化。
绿色农药的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分类和应用绿色农药又叫环境无公害农药或环境友好农药,是指对防治细菌、害虫高效,而对人畜、害虫天敌、农作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在农作物中低残留或无残留的农药。
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进行,绿色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多。
本节中微生物肥专家金宝贝将介绍集中绿色农药的功能和用途。
绿色农药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控制农业有害生物药效高,单位面积使用量小;对农业有害生物的自然天敌和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极小;对农作物无药害,使用后在农作物体内外、农产品及在土壤、大气、水体中无残留或即使有少量残留也可以在短期内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的物质而完全融入大自然。
1.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是指能够用来杀虫、灭菌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
可以分为原生动物型、线虫型、真菌型、细菌型、病毒型以及农用抗生素。
细菌制剂以苏云金杆菌(简称Bt)为代表;其次是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缓死芽孢杆菌。
真菌制剂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此外尚有赤僵菌、蚧生轮枝菌、汤姆生多毛菌等。
病毒制剂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
线虫研究和应用主要有斯氏线虫、异小杆线虫属的线虫等,原生动物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微孢子虫。
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低微浓度时即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或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制剂。
我国农用抗生素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开发成功的有井冈霉素、灭瘟素、春雷霉素、阿维霉素、公主岭霉素、浏阳霉素、韶关霉素、农抗23-16、农抗120、中生菌素、武夷菌素、宁南酶素、杀枯肽等。
此外金宝贝系列中的金宝贝增甜着色剂也属于微生物农药,可用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2.植物源农药人们发现一些植物次生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对害虫的毒效可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显示出光活化特性。
自花椒毒素的光活化性质被首次发现以来,陆续发现的植物源光活化毒素已经有十几类。
不仅用于杀虫,也用于杀病毒、病菌、线虫等。
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化学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等优点,作为一类新型无公害农药具有很大的潜力。
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农药形式,其研发与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生物农药的定义、研发过程以及应用案例进行介绍。
一、生物农药的定义生物农药是指以来源于天然生物体或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微生物、动植物和其代谢物为活性成分的农药制剂。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因其具有对害虫高效、低残留、低毒性等特点,成为了一种具有潜力的农药形式。
二、生物农药的研发过程生物农药的研发过程包括菌株筛选、发酵培养、纯化提取以及制剂改进等环节。
首先,科研人员需要从自然界中筛选出高效的微生物菌株,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然后,通过发酵培养的方式,使菌株大量繁殖并产生活性成分。
接着,科研人员将对发酵液进行纯化提取,以获取高纯度的活性成分。
最后,通过对制剂进行改进,使其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活性,以便在农田中应用。
三、生物农药的应用案例1. 生物农药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在蔬菜种植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传统的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而生物农药因其低毒性的特点,可以在蔬菜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一种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微生物可以有效防治蔬菜病虫害,其制剂可以通过喷雾、灌溉等方式施用于蔬菜田,实现精准防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2. 生物农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常常受到褐飞虱、稻虱等害虫的侵害。
针对这些害虫,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名为微笑杆菌的生物农药,通过将其制剂喷洒在水稻叶面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害虫。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不会对水稻产生残留,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3. 生物农药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在果树栽培中,害虫和病害常常给果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果树品质,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名为枯草杆菌的生物农药,该农药通过喷洒方式施用于果树,可以有效防治果树的害虫和病害。
同时,生物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提高果实的口感和品质,受到果农的广泛欢迎。
农药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农药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农药使用也引发了环境和食品安全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药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旨在找到一种平衡,既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又能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农药的作用和应用1. 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的作用主要是杀灭或抑制病虫害,防止其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有效控制农作物上的病虫害,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食物供应。
2. 提高农民收入: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农作物的损失,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农药的使用也减轻了人工除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
3. 保护植物健康:农药的正确使用可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降低病害对植物的伤害。
这有助于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
三、农药使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 环境污染:农药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农田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并最终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2. 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过量使用农药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可能导致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造成健康威胁。
3. 抗药性产生:长期过度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农药可能导致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意味着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或更强效的农药,从而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四、农药使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1. 加强监管和合理使用:政府需加强对农药的注册和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农药使用行为。
同时,农民需要加强农药使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合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减少过量使用和误用的风险。
2. 推动绿色农药的研发和应用: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活性低、较少引发抗药性的农药。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鼓励和支持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新型农药的研制和应用
新型农药的研制和应用近年来,随着人类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新型农药的研制和应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新型农药的意义传统农药虽然能够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但同时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制新型农药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新型农药一般具有毒性低、作用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对于传统农药而言,它的使用不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也不会对土地和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新型农药还具有防治效果好、有效期长等特点,可以对很多传统农药所不能防治的病害和害虫进行防治。
同时,由于新型农药具有高效性,可以帮助农民增产,提高经济效益。
二、新型农药的研制标准研制新型农药需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流程。
首先,研发者需要提交合格的安全性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这些报告需要经过专家组评审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重大缺陷审查。
接下来,研发者需要向农业部递交相关材料,并进行专利申请。
获取专利后,才能进行模拟试验和实地试验。
最后,如果试验通过,该新型农药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三、新型农药的应用新型农药的应用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天然提取等方法获取。
一些针对有毒生物的生物控制方法和农业微生物药物也成为了研发的重点。
与传统农药相比,新型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辐射与压迫更小,同时具有更高的效果。
这使得新型农药极大地缩短了防治周期,提高了防治效果,并减少了投资成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型农药毒性小,但长期使用过多仍有可能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因此,在使用前,首先要根据农作物的具体情况和病虫害种类,进行吨位计算和试验。
四、新型农药的现状在新型农药的研制和应用方面,我国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研发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应用试验。
其中有一些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新型农药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推动新型农药技术的发展,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研制和应用的保护农作物、防治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生物安全以及降低农产品残留等优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也得到了广泛重视。
一、生物农药的基本原理生物农药主要是通过利用昆虫、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其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昆虫类生物农药:利用昆虫类生物农药能够干扰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例如通过抑制昆虫的蜕皮、发育激素合成等方式来达到控制昆虫数量的目的。
2. 真菌类生物农药:真菌类生物农药主要通过利用真菌的病原性作用,感染病虫害,导致其死亡。
例如利用白僵菌感染蚜虫,或者利用曲霉素等真菌代谢产物控制植物病害。
3. 细菌类生物农药:细菌类生物农药通常是利用细菌的毒素作用,通过喷施或者渗透等方式,对作物病虫害进行控制。
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毒素Bt对蓟马进行控制,或者利用拟杆菌对水稻纹枯病进行治理。
二、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创新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创新是推动其应用的关键。
在研发过程中,科学家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试验,挖掘生物农药的潜力,以提高其稳定性、效果等方面的性能。
研发生物农药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资源的筛选与鉴定:科学家通过对昆虫、细菌、真菌等生物资源的筛选与鉴定,寻找具有杀虫、杀菌等活性的生物种类。
这需要从丰富的生物资源中筛选出适合农业生产的相关物种。
2. 机制研究与活性成分的提取:通过对生物农药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其对有害生物的作用机制,并通过适当的方法提取活性成分。
这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生物农药的作用原理。
3. 产品配方的优化:科学家根据生物农药的特性和应用需求,进行产品成分的配方和优化。
通过对不同成分比例、配比方式等方面的优化,提高生物农药的稳定性和效果。
4. 室内外试验与效果评价:研发生物农药需要进行大量的室内外试验,以评估其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与应用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与应用(1)印楝。
其活性成分为印楝素,主要作用方式为生长调节、拒食、产卵驱避。
主要作用机理为刺激抑食细胞,引发拒食作用,对变态肽类激素进行阻断,影响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的滴度。
印楝素应用于粮食、花卉、棉花、瓜果、林木、蔬菜、咖啡、茶叶、烟草等作物,对蔬菜小菜蛾、蝗虫等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2)除虫菊。
其中的除虫菌酯Ⅰ、Ⅱ,茉莉菌酯Ⅰ、Ⅱ,瓜菊酯Ⅰ、Ⅱ等成分具有杀虫功效,杀虫机理为毒杀、击倒与驱避等。
除虫菌属于神经毒剂,主要对钠离子通道产生作用,致使神经细胞重复开放,对害虫造成麻痹,致其死亡。
除此之外,除虫菌还能够影响突触上的ATP酶活性。
除虫菌杀虫范围为卫生害虫与农业害虫等,应用在蔬菜蚜虫、家蝇等害虫防治中。
(3)鱼藤。
其中的杀虫活性物质为鱼藤酮,大多提取于鱼藤属等植物,在综合防治中,鱼藤酮杀虫药剂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鱼藤酮对蚜虫、小菜蛾、菜粉蝶幼虫等害虫起到强烈的胃毒与触杀作用,对日本甲虫类害虫起到拒食作用,对鳞翅目害虫起到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甚至对某些害虫能够起到熏杀作用。
(4)雷公藤、苦皮藤,主要活性物质是苦皮藤素Ⅰ~Ⅴ,作用方式为毒杀、麻醉与拒食等。
该类植物源农药的主要防治对象是猿叶甲、玉米象、稻苞虫、菜青虫等。
雷公对瓜果类害虫与叶菜类害虫藤起到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毒杀、产卵忌避等作用。
(5)万寿菊、猪毛蒿。
其中光活化毒素为聚乙炔、呋喃香豆素等,在光照下受光动力与光诱发毒性影响,对昆虫起到较强杀虫活性,但活性相对于哺乳动物较低。
该类植物源农药比较容易合成,结构简单,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6)番荔枝。
其中的番荔枝素属于较强神经毒剂,对线虫、烟蚜、棉蚜、菜蛾、根猿叶甲虫等活性较好,可有效抑制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7)其他杀虫植物。
比如,杜鹃花科的黄杜鹃,胡椒科的黑胡椒,菊科的松果菊,千日菊、柏科的沙地柏,芸香科的茱萸与木茼蒿等。
农药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农药的认识和使用方法农药是一种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各种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中,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然而,农药的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正确的认识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了解农药的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类。
杀虫剂主要用于杀灭各类害虫,例如蚜虫、螨虫和飞虱等;杀菌剂用于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例如霉菌、细菌感染和病毒;除草剂则用于控制杂草的生长。
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害虫、病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非常重要。
此外,农药的存储和处理也要注意。
农药应存放在专用的密闭容器中,远离儿童和宠物。
不同种类的农药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农药瓶子使用完后,应彻底清洗并正确处理。
农药残留物、废水和废弃农药瓶都应按照当地的环境法规进行合理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要树立生态农业的观念,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根据前期工作,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地理环境,合理调控农作物的生长。
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技术,保持土壤湿润程度,增加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数量,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良好农业管理措施,如机械除草和适量施肥等,可以减少对农药的需求。
总结起来,正确认识和使用农药是保护农作物和环境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按照说明使用,并注意农药的存储和处理,都是必要的步骤。
同时,树立生态农业观念,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质的总和,常用剂型有液态剂型、固态剂型和气态剂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应用。
一、液态剂型1. 悬浮剂:悬浮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均匀地悬浮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便于使用、剂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悬浮剂有苏力菌素、石硫合剂等。
2.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其他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制剂。
可湿性粉剂具有分散性好、使用方便、储存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
常见的可湿性粉剂有敌敌畏、乐果等。
3. 浸膏剂:浸膏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溶于溶剂中,形成胶状或膏状的制剂。
浸膏剂具有均匀性好、渗透力强、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常见的浸膏剂有溴硫磷、氯硫丹等。
4. 可溶性液剂:可溶性液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透明或微浑浊的制剂。
可溶性液剂具有药效快、吸收率高、处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毒病、杂草等。
常见的可溶性液剂有吡蚜灵、草甘膦等。
二、固态剂型1. 粉剂: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粉末状制剂。
根据粒径的不同,可分为超微粉剂、微粉剂和粗粉剂。
粉剂具有药效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粉剂有杀菌粉、硫磺粉等。
2. 颗粒剂:颗粒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颗粒状制剂。
根据颗粒粒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型颗粒剂、粉型颗粒剂和块状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药效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颗粒剂有杀虫剂、杀菌剂等。
3. 片剂:片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成型形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具有溶解速度慢、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片剂有杀虫片、除草片等。
4. 微胶囊剂:微胶囊剂是指将农药活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形成液态或固态的制剂。
微胶囊剂具有释放控制、药效持久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现代农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风险
现代农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风险农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中使用农药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农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风险和争议。
一、现代农药的种类及其应用现代农药根据其来源、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化学合成农药、生物合成农药、植物提取物等多种类型。
现代农药的主要作用是杀虫、杀菌、防治植物病虫害以及提高作物产量。
1. 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农药,包括有机磷农药、烷基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
这类农药具有毒力强、杀虫效果快等特点,对农作物施用效果明显。
2. 生物合成农药生物合成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从微生物中提取合成物而得到的农药。
由于其安全、环保的特点,生物合成农药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其中有机硫农药就是一种生物合成农药。
二、现代农药的应用风险虽然现代农药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但是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污染农药在应用后,会残留在土地、水体、空气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污染,甚至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有时农药残留会对水源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水源质量。
2. 农药残留目前,我们的食品中常常会检测到农药残留,这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
如果长期摄入受污染的农产品,会导致身体健康出现各种问题。
3. 杀死益虫的同时也会杀死有益昆虫农药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生态平衡。
某些有益昆虫也会被误伤,这样就可能会打破原本的生态平衡,由此带来不利影响。
三、如何降低农药风险为了避免农药产生的风险和危害,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农药。
这需要以下几点:1. 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不同的农药适合不同的作物和病虫害。
有时农民不加思考地使用同一种农药,这可能会导致农药的残留和农业生产的废水、废弃物的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种类。
2. 应用方法正确对于不同类型的农药,使用方法是不同的。
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案例
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案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化学农药因存在残留、污染环境、抗药性等问题,逐渐被人们所担忧。
生物农药正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农药,其应用范围和效果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验证。
一、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1. 生物防治理论研究:生物防治是生物农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其理论研究一直是生物农药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增加有益微生物和天敌昆虫等方法,发挥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近年来,生物防治理论研究从生态系统水平逐渐拓展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更深层次方面。
2. 生物农药菌种研究:生物农药的研究发展与不断推广离不开优秀的菌种研究。
生物农药菌种研究主要包括菌种的筛选、不同菌种间的配对、现有优良菌种的使用效果评估等。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不同,生物农药微生物菌种其生长繁殖受环境和土壤状态、外部因素等影响变幻莫测,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控制菌种的质量和数量。
3. 生物农药生产技术研究:生物农药生产技术的研究是人们广泛推广生物农药的前提。
生产技术的提高能够大幅度降低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能保证生物农药的优良品质。
生物农药生产技术研究的重点在于发展生物发酵工艺和改进生物转化技术。
二、生物农药的应用案例1. 工业防腐剂:传统的化学防腐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人们开始广泛应用生物防腐剂。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利用生物防腐剂去除传统化学防腐剂可以将环境污染降低98%以上。
2. 蔬菜农药:在蔬菜种植中,生物农药已经成为相当可靠的农药选择。
通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对蒜苗、菠菜、茄子等蔬菜品种的对植株的伤害。
除此之外,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帮助转基因食品的避免污染,并能保障蔬菜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3. 水果防食剂:在水果的生产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择优质的生物农药,在保证水果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生物农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展望
生物农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展望随着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者开始关注生物农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生物农药已经成为了农业增产减排、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方向。
一、生物农药的定义生物农药是指以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农药。
其主要杀虫、杀菌、杀藻等的活性成分是来自于微生物、植物、动物等自然界的生物体或生物代谢产物。
生物农药相比于传统化学农药来说,具有生态友好、长效、低毒性等优点,是符合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先进技术。
二、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早在古代,人类就开始利用一些天然的农药来保护农作物。
例如在埃及,人们利用苍蝇的寄生虫来控制苍蝇的数量;在中国,人们则是利用菊花和辣椒来制作农药。
随着人们对农业技术的不断探索,生物农药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了第一种生物农药——杀虫菌剂。
“五大发明”之一的新疆昆虫浮游细菌在80年代被发现,并开发出相应的杀虫剂。
现在,生物农药已经越来越普及,被广泛应用于植物保护和疾病防治。
在我国,生物农药已成为了政府重点支持的技术之一。
三、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生物农药有以下几个发展的前景:1. 生物农药有着广泛的植物保护应用场景。
生物农药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种植、加工、贮存等多个环节。
例如现在在苹果种植中,就广泛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合理防治,有效保护苹果免受害虫和病害的侵害。
2. 生物农药具有生态友好、安全可靠等特点。
生物农药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农药,具有生态平衡、无害性、环保节能等多个优点。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逐渐重视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
3. 生物农药市场空间较大。
目前,生物农药的市场规模比较小,但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却非常广阔。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有机产品的需求增长,生物农药的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四、生物农药面临的挑战生物农药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难题。
例如:1. 生物农药的制作成本较高,生产的过程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
我国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应用
我国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应用2011年05月12日09:39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
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为了让广大农民和农技推广工作者能对植物源农药品种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现把我国开发的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介绍如下,供参考。
1、苦参碱:单剂有0.2%、0。
26%、0。
3%、0。
36%、0.5%水剂,0。
3%水乳剂,0.36%、0.38%、1%可溶性液剂,0.3%乳油,0.38%、1。
1%粉剂;混配制剂有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0。
2%苦参碱水剂+1.8%鱼藤酮乳油桶混剂,0.5%、0.6%、1.1%、1。
2%苦参碱·烟碱水剂,0。
6%苦参碱·小檗碱水剂。
可分别用于防治蔬菜地小地老虎,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蚜虫,韭菜韭蛆,黄瓜红蜘蛛、蚜虫,茶树茶毛虫、茶尺蠖,烟草烟青虫、烟蚜,小麦、谷子黏虫,棉花红蜘蛛,柑橘树矢尖蚧,梨树黑星病,苹果树红蜘蛛、黄蚜、轮纹病。
2、氧化苦参碱:单剂是0。
1%水剂;混配制剂有0.5%、0.6%氧化苦参碱·补骨内酯水剂.可分别用于防治花卉蚜虫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3、烟碱:单剂是10%乳油;混配制剂有0.84%、1.3%马钱子碱·烟碱水剂,2.7%莨菪碱·烟碱悬浮剂,27.5%烟碱·油酸乳油,10%除虫菊素·烟碱乳油,9%辣椒碱·烟碱微乳剂,15%蓖麻油酸·烟碱乳油。
可分别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柑橘树矢尖蚧,小麦蚜虫、黏虫,苹果树黄蚜,黄瓜红蜘蛛、蚜虫,菜豆蚜虫,棉花棉铃虫、蚜虫,烟草烟青虫,芥菜蚜虫。
4、鱼藤酮:单剂有2.5%、4%、7。
5%乳油;混配制剂有5%除虫菊素·鱼藤酮乳油.可分别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柑橘树矢尖蚧,棉花棉铃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及其应用》讲义提纲第一章农药的基本概念1.1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一、农药的科学含义1.广义的农药指所有在农业上使用的化学品。
2.狭义的农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定义农药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病虫草鼠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3.农药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天然植物和无机农药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有机合成农药时代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的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和生物农药为主的阶段第四阶段:绿色农药与基因农药阶段4.农药存在的问题(1)药害问题;(2)人畜中毒问题;(3)抗药性问题;(4)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二、农药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杀虫剂2.杀菌剂3.杀螨剂4.杀线虫剂5.除草剂6.杀鼠剂7.植物生长调节剂8.农药助剂(二)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植物源农药指以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为原料,经过加工而制成的农药。
如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大蒜素等。
2.微生物源农药指利用能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的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或其代谢产物制成1的农药。
如Bt、白僵菌、绿僵菌、链霉素、井岗霉素等。
3.动物源农药指源于动物(主要是节肢动物)的天然活性物质加工制成的农药。
例如昆虫内源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等)、昆虫信息素、沙蚕毒素等。
4.无机农药(矿物性农药)指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农药。
例如石灰、硫磺、砷酸钙等。
5.有机农药指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农药。
(1)天然有机农药指直接利用天然有机物加工而成的农药。
例如矿物油、植物油乳剂、松脂合剂等。
(2)有机合成农药指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人工加工而成的农药。
1.2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一、毒力与药效的含义1.毒力严格地讲,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2.药效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指在实际使用时除药剂本身对生物体的作用外,还包括其它多种条件对药剂发挥毒力的影响。
二、农药毒力的测定所谓生物测定就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离体组织、细胞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作为评价生物活性的量度,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以生物统计为工具,测定供试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效应。
(一)毒力的表示单位1.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药剂处理后,在一个种群中杀死个体的数量占群体中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X?Y死亡个体数100校正死亡率(%)=?100?死亡率(%)=X供试总虫数??Y=处理组的生存率X=对照组的生存率,2.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用以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称为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即为致死中浓度。
3.有效中量(ED50)或有效中浓度(EC50)这是杀菌剂的表示单位,是指抑制50%病菌的孢子萌发所需要的剂量或有效浓度。
4.忍受极限中浓度(TLm)这是测定农药对鱼毒性时常用的单位,指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如24h、48h、96h)杀死50%所需要的浓度,一般用ppm表示。
5.相对毒力指数(T)2然每次试验时均设标准药剂处理,求出各次试验中各种药剂与标准药剂的比数,后进行比较,该比数就是相对毒力指数。
A?100T?A BT=A的相对毒力指数;??A??????或EC或LCA =待测药剂的LD或ED??50505050??????或EC或LC?标准药剂的LD或ED B??50505050(二)常用毒力生物测定方法1.杀虫剂的毒力测定方法(1)胃毒作用的试验方法①叶片夹毒法;②液滴饲喂法(2)触杀作用的试验方法①喷粉法或喷雾法;②点滴法;③药膜法;④浸渍法;(3)内吸作用的试验方法(4)熏蒸作用的试验方法2.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1)孢子萌发法(2)抑菌圈法(3)生长速率测定法3.除草剂的生物测定法(1)种子萌发试验(2)植株测定(3)生理效应测定(三)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三、药效与防效的计算(一)药效的表示单位1.杀虫剂的防效指标TaCb??(1)防效=1???100%??TbCa??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活虫数(2)虫口减退率(%?100)=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个体数量??防治前活虫数??数量Tb?处理区防治前存活个体????数量Ca?对照区防治后存活个体????活个体数量Cb=对照区防治前存??2.杀菌剂的防效指标(1)发病率指发病的植株(或叶、杆、果)数占总调查数的百分率。
用发病率可以表示作物病害的程度及范围,其计算公式为病苗(株、杆、叶)数100发病率(%)=?检查总苗(株、杆、叶)数32.杀菌剂的防效指标(2)病情指数(感病指数)指作物染病部位(如叶、茎、穗、果等)上病害为害程度。
计算公式为???该病级数?病级叶数感病指数(%)=100?检查总叶数?最高病级值(3)相对防治效果(%)对照区感病指数?处理区感病指数100?相对防治效果(%)=对照区感病指数(4)绝对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增长值-处理区病指增长值绝对防治效果(%)=?100对照区病指增长值病指增长值=施药后感病指数-施药前感病指数(二)田间药效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三)测定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四、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一)与药剂有关的因子药剂的不同化学成分、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使用时根据不同防治对象所需的浓度或剂量,都会对药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与环境有关的因子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雨水、光以及土壤性质等。
(三)与防治对象有关的因子1.生物种群的特性2.生物种群的个体发育阶段或生理状态1.3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一)药害发生的基本情况1.急性药害是在施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显著出现的异常现象,常在叶面、果面和嫩茎上产生斑点、褪绿、变黄、凋萎、枯焦、落叶、落果、全株死亡等病害征象。
2.慢性药害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药害征象,例如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矮化、畸形、延迟开花结实、果实变小、子粒不饱满、色泽差、风味变坏等征象。
(二)植物病害与药害的区别4病害药害零星、以点分布,并且有发成块、片、段分布或在地头较易出现分布病中心下部分比上部分轻上部分比下部分轻受害部位内部与边缘差别不明显下垂部分及边缘重(以叶片为例)有一定的形状、有时有环晕、不规则、无环晕、不扩展受害形状能扩展有无病征发展后期变化不发展(三)影响药害的因素侵入植物体的农药能否让植物产生药害,要由许多因素来决定,主要是药剂、植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的影响。
1.与药剂有关的因子2.与植物有关的因子3.与环境条件有关的因子(四)控制药害发生的基本措施1.充分了解农药的性质,根据不同植物种类及生长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品种及安全有效的剂量或浓度。
2.提高施药技术水平,药剂喷洒的应均匀。
3.按照农药混用原则混合农药。
4.加强农药管理、宣传科学用药。
5.根据天气条件施药,一般气温超过30℃、空气湿度超过50%、风速超过5m/s、中午烈日或浓露及雨天均不宜施药。
二、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1.4 农药的毒性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农药侵入高等动物的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
一、急性中毒所谓急性中毒就是指动物与药剂一次给予一定量的接触后,在24-48h内出现的中毒反应。
二、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是动物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一定时间后表现出与急性中毒相类似的中毒反应。
三、慢性中毒四、农药中毒现象的概况及对策51.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概况四、农药中毒现象的概况及对策1.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概况(1)生产性中毒生产性中毒是指由于人类生产活动所造成的中毒现象,包括由于使用者缺乏安全使用农药知识、乱施滥用,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中毒;农药残留在果蔬及粮食等食物中而导致的中毒。
(2)非生产性中毒非生产性中毒是指服毒、投毒、误食等原因引起的中毒事故。
四、农药中毒现象的概况及对策2.农药中毒的救治方法(1)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包括溴氰菊酯、除虫菊、氯氰菊酯等)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困难、脉搏迟缓,严重者有耳鸣、晕厥、血压过低等反应。
抢救方法:皮肤污染者应脱离现场,用肥皂水清洗皮肤。
对症治疗有输血、注射镇定剂等;误服者应立即催吐或用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包括呋喃丹、西维因、杀灭威等)临床反应:头昏、四肢麻木、流涎、昏迷及发作性惊厥等。
抢救方法:每次肌肉注射阿托品0.5-1mg,如出现口干、瞳孔放大,可适当减少用量。
(3)有机氮类农药中毒(包括杀虫脒、巴丹、螟铃畏等)临床反应:头昏、四肢无力、厌食、嗜睡、血尿、小便失禁等。
抢救方法:根据病情吸氧、补液、输血,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VC等对症疗法;误服者应及早催吐,用1:5000倍高锰酸钾洗胃。
(4)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包括敌敌畏、对硫磷、甲胺磷等)临床反应: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反应类似。
抢救方法:肌肉注射解磷定或解毒磷或阿托品。
6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农药剂型是原药经加工因形态及用途不同而区分为各种类型,如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等等。
原药是由化工厂合成生产的农药有效成分,是未经加工的农药。
固体原药常被称为原粉,液体的称为原油。
把原药制成可以使用的农药形式的工艺过程称为农药加工,加工后的农药称为农药制剂。
2.1 农药助剂农药助剂(农药辅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
1.填充剂(填料或载体)指在农药加工时,为调节成品含量和改善物理状态而配加的固态惰性物质。
例如粘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叶蜡石、滑石粉等。
2.润湿剂(湿展剂)这是一类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的助剂。
常见的润湿剂如粘土、茶枯、皂角、纸浆废液、洗衣粉、拉开粉、长链醇、脂肪酸酯等。
3.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的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乳浊液的助剂。
如烷基苯磺酸钙、烷基硫酸钙、聚氧乙基脂肪酸酯等。
4.溶剂指能溶解农药原药的助剂。
一般要求毒性低、不易燃、成本低、来源广,常用溶剂有甲苯、二甲苯等。
5.分散剂(1)农药原药的分散剂这是一种具有高粘度的物质,如废糖蜜、纸浆废液的浓缩液。
(2)农药粉剂的分散剂防止粉剂絮结、利于分散的助剂,如硅藻土、二氧化硅等。
6.粘着剂能增加农药对生物体表面的粘着能力的助剂。
例如矿物油、淀粉糊、明胶等。
7.稳定剂能防止农药有效成分分解或物理性状变坏的助剂。
其中防止有效成分分解的又称抗分解剂或防解剂;防止物理性状变坏的又叫抗凝剂。
8.增效剂本身对有害生物没有活性,与农药混用后可以提高药效的助剂。
如增效醚、增效敏、增效磷等。
9.其它用于改善农药物理性状的助剂还有发泡剂、消泡剂、着色剂、防冻剂等。
72.2 主要的农药剂型一、粉剂(D)(一)粉剂的组成粉剂通常由有效成分和填料组成,为防止粉粒絮结及有效成分分解会加入分散剂和防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