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活性炭吸附

合集下载

第06章_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第06章_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9
(2)硅胶
硅胶的分子式通常用SiO2·nH2O表示。由H2 SiO3溶液经 过缩合、除盐、脱水等处理制得。比表面积达800 m2/g。 工业用的硅胶有球型、无定形、加工成型和粉末状四种。 硅胶是亲水性的极性吸附剂,对不饱和烃、甲醇、水分等 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干燥、溶液的脱 水。
活性氧化铝主要用于气体的干燥和液体的脱水,如汽油、 煤油、芳烃等化工产品的脱水;空气、氦、氢气、氯气、 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干燥。
(4)分子筛
沸石分子筛也称为沸石,是硅铝酸金属盐的晶体, 它是一种强极性的吸附剂,对极性分子,特别是 对水有很大的亲和能力,一般比表面积可达750 m2/g,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常用于石油馏分的分 离、各种气体和液体的干燥等场合,如从混合二 甲苯中分离出对二甲苯,从空气中分离氧。
氧化铝 10X分子筛
树脂
活性炭
活性炭纤维
2)分类
吸附剂可分为两大类:天然(如硅藻土、白土、天 然沸石等);人工(主要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 硅胶、合成沸石分子筛、有机树脂吸附剂等)。
(1)活性炭
活性炭是最常用的非极性吸附剂。为疏水性和亲有 机物的吸附剂,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活性炭的主 体是炭,表面上的官能团较少,极性较弱,对烃类 及衍生物的吸附能力强。
(3)通过微孔的扩散。利用气体在多孔固体中扩散速率的 差别可以将混合物分离。
(4)微孔中的凝聚。多数情况下毛细管上的可凝气体会在 小于其正常蒸气压的压力下在毛细管中凝聚。因此多孔固体 周围的可凝缩气体会在与其孔径对应的压力下在微孔中凝聚。
2)化学吸附:是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间的化学键作用所引 起的吸附,也称为“活性吸附”。
化学稳定性好,抗酸耐碱,热稳性高,再生容易。 用于回收气体中的有机气体,脱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脱除水溶液中的色素。

水质工程学 第六章 吸附与吸收

水质工程学 第六章  吸附与吸收

1.Langmuir等温式
Langmuir假设吸附剂表面均一,各处的吸附能相同:吸 附是单分子层的,当吸附剂表面为吸附质饱和时,其吸附 量达到最大值;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各个吸附点间没有吸附 质转移运动;达动态平衡状态时,吸附和脱附速度相等。
式中
qe

abce 1 bce
qe-平衡吸附量
ce-液相平衡浓度
3.表面化学性质
吸附剂在制造过程中会形成一定量的不均匀表面氧化物, 其成分和数量随原料和活化工艺不同而异。一般把表面氧化 物分成酸性的和碱性的两大类.经常指的酸性氧化物基因有: 羧基、酚羟基、醌型羰基、正内酯基、萤光型内酯基、羧酸 酐基及环式过氧基等。酸性氧化物在低温(<500℃)活化 时形成。对于碱性氧化物的说法尚有分歧.碱性氧化物在高 温(800~1000℃)活化时形成,在溶液中吸附酸性物。
也不同。总吸附量等于各层吸附量之和。由此导出的二常数
B.E.T.等温式为:
qe

cs

ce
Bac e
1 B
1ce
/
cs

式中 cs—吸附质的饱和浓度; B—常数,与吸附剂和吸附质的相互作用能有关。
3.Freundlich等温式
此为指数函数型式的经验公式:
qe

Kc
1 e
/
n
式中,K称为Freundlich吸附系数,n为常数,通常大于1。
2.孔结构 吸附剂的孔结构如图7-6所示。
吸附剂内孔的大小和分布对吸附 性能影响很大。孔径太大,比表 面积小,吸附能力差;孔径太小, 则不利于吸附质扩散,并对直径 较大的分子起屏蔽作用,
通常将孔半径大于0.1μm的称为大孔,2×10-3~0.1μm 的称为过渡孔,而小于2×10-3的称为微孔。大部分吸附表 面积由微孔提供。采用不同的原料和活化工艺制备的吸附 剂其孔径分布是不同的。再生情况也影响孔的结构。分子 筛因其孔径分布十分均匀,而对某些特定大小的分子具有 很高的选择吸附性。

《养殖水化学》第六章天然水中胶体及其作用

《养殖水化学》第六章天然水中胶体及其作用

胶体对水透明度的影响
总结词
胶体物质悬浮在水体中,会降低水的透明度,影响水质。
详细描述
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通常是指悬浮于水中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可能是泥土、有机物、矿物质等。当这些胶体颗 粒悬浮在水中时,它们会阻碍光线通过,降低水的透明度。透明度的降低不仅影响水的美观度,还可能影响水生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过滤法
总结词
利用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将胶体颗 粒截留下来,达到去除目的。
详细描述
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通过将水通 过一定的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使 胶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或内部,从 而达到去除效果。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等。该方法适用于颗粒较小
、浓度较高的胶体处理。
粘土矿物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可以发生变化,形成胶体或沉 淀,这取决于水体的pH值、离子浓度和其他因素。
04
胶体的处理方法
自然沉降法
总结词
利用重力作用使胶体颗粒沉降下来,达 到去除目的。
VS
详细描述
自然沉降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处理方法 ,适用于颗粒较大、浓度较低的胶体。通 过在静置状态下使水体保持静止,使胶体 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沉降,从而达到 去除效果。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处理时 间较长。
THANKS
感谢观看
胶体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总结词
胶体物质可能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
详细描述
某些胶体物质,特别是含有有机成分的胶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能会分解产生消耗氧气的产物。同 时,这些有机物分解过程中可能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缺氧。缺氧环境下,鱼类和其他 水生生物可能会出现窒息、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的情况。
详细描述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
本实验旨在研究活性炭材料在吸附过程中的性能和效果。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孔隙度和高吸附能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

通过实验确定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可以为其在工业和环境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内容:
1.活性炭的原理和特性
1.1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1.2活性炭的物理特性和表面结构
1.3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2.实验设计和方法
2.1活性炭的选择和准备
2.2吸附试剂的选择和制备
2.3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
3.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吸附平衡实验
3.1.1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2吸附剂颗粒大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3吸附剂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吸附动力学实验
3.2.1吸附速率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2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3吸附剂可重复使用性能的评估
4.吸附实验的结果讨论
4.1吸附平衡实验结果分析
4.2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4.3吸附剂的选择和应用前景
5.实验改进和未来研究方向
5.1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5.2活性炭的改良和性能提升
5.3活性炭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活性炭吸附过程的性能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效果受到吸附剂用量、颗粒大小、pH值、吸附速率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活性炭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吸附材料,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于改进实验方法、提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探索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6章吸附分离法08-3-20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6章吸附分离法08-3-20
8
(三)环境的影响 1、溶剂:单溶剂易吸附,混合溶剂易解吸 2、pH值:PI 3、温度 4、盐的浓度:可能阻止、可能促进
9
(四)吸附物浓度和吸附剂用量
对蛋白质或酶进行分离时要求浓度 1%以下。
吸附剂用量。
10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吸附剂
无机:白陶土、氧化铝、硅胶、硅藻土 有机:活性炭、纤维素、大孔吸附树脂等 一、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
的 浓 缩 液 A l2 O 3吸 附 ,2 0 ℃ 以 下
丙 酮 ,水 (8 0 % )
丙 酮 5 ~ 6倍
(4 0 0 0 u /m l)
25
活性炭为吸附剂
洗脱剂从极性高的开始逐渐降低极性。
次序:水、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氯仿。
[提取制霉菌素]
菌丝——————→
制霉菌素 [板框过滤] ↗
常用洗脱剂排序(极性增大): 石油醚<甲苯< 乙醚<氯仿< 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醇< 甲醇 <水 <乙酸
24
氧化铝或硅胶为吸附剂
洗脱剂从极性低的开始逐渐增加极性。
次序:石油醚、甲苯、氯仿、乙酸乙酯、 丙 酮、乙醇、甲醇、水 、乙酸。
[层 析 ]
[洗 脱 ]
[ 冷 冻 结 晶 ]
维 生 素 B 1 2— — — — — — → 吸 附 柱 层 析 — — — — → 洗 脱 液 — — — — — → 维 生 素 B 1 2结 晶
41
头孢菌素C
42
思考题
1、盐析法与有机溶剂沉淀法比较,其优点是
()

A.分辨率高 B.变性作用小 C.杂质易除 D.沉淀易分离

第6章 吸附

第6章 吸附
VC − ) ( 0 C q= e W
(6-1) )
式中:V—废水容积;W—活性炭投量,g C0—废水吸附质浓度(g/L) C—吸附平衡浓度,吸附平衡时水中剩余的吸附质 浓度mg/L qe=f(C、T),当T不变时,即T恒定,则qe=f(C),叫 吸附等温线。
3.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 在一定T 在一定T下,q随平衡浓度C变化的曲线 随平衡浓度C (q=f(C))叫吸附等温线。用数学公式描述 q=f(C))叫吸附等温线。 则叫吸附等温式。 则叫吸附等温式。 4.吸附等温式(三种) 4.吸附等温式(三种) 吸附等温式 朗格谬公式 表示I 表示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弗里德利希公式 表示I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BET公式 表示I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BET公式 I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BET
2、化学性质 、 由于活性炭表面形成了复杂的含氧官能团以及 碳氢化合物。官能团相对数量决定其极性强弱 和吸附性能。 一般把活性炭表面氧化物分为 酸性官能团 碱性官能团 两种官能团的形成条件 300-500℃以下用湿空气制造的活性炭以酸性 官能团为主 800-900 ℃以下用空气、蒸汽或二氧化碳为活 化炭活化氧化剂制造的活性炭碱性占主 500-800 ℃之间制造活性炭两性
1n / e
C——吸附质平衡浓度(g/L) q——吸附容量
1 取对数: g e g g e 取对数: l q =l K+ l C n
对确定的K和 时 吸附力函数)越小 对确定的 和 Ce时 , 1/n(吸附力函数 越小 , 吸附 吸附力函数 越小, 性能越好, 性能越好,1/n=0.1~0.5,容易吸附; ,容易吸附; 1/n>2,则难吸附。1/n较大则采用连续吸附,反之 ,则难吸附。 较大则采用连续吸附 较大则采用连续吸附, 采用间歇吸附。 采用间歇吸附。

《好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

《好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22S+O =SO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254P+5O 2P O 点燃 C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2234Fe+3O 2Fe O 点燃D .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232CaOH+CO =CaCO +H O2.在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 g 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 .10 g B .13.4 g C .30 gD .40 g3.在密闭容器中3克碳和7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有( )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 .二氧化碳和氧气4.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AB .BC .CD .D5.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两瓶二氧化碳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换算出瓶内空气的体积分数(氧气占空气的体积按五分之一计算),最后推算得到实际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口,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二氧化碳含量为100%B.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7.5%C.两种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较纯的是排空气法D.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94.2%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于制汽水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作烟花7.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C.为了达到“低碳”出行的目的应当禁止使用机动车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用作燃料B.红磷可制作烟幕弹C.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用作燃料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C.用活性炭吸附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干冰用作致冷剂10.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

都匀一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题(含答案)

都匀一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题(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流程中FeO和Fe3O4可重复循环利用C.此流程制取炭黑的同时,还有氧气生成D.可用过滤的方法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2.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mL澄清石灰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3.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说法正确是A.①、②、③、④都变红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4.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转化观: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D.守恒观:100mL酒精中加入100mL水,总体积等于200mL5.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建不相关联的是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B.石墨质软—作电极C.木炭可燃—作燃料D.氮气稳定—作食品填充气6.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7.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正确的是()A.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物质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8.已知: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6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6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分子层吸附 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各 化学中心的能量不相等; 吸附热随θ的增加而对数
下降。真实吸附 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各 化学中心的能量不相等; 吸附热随θ的增加而线性
下降。真实吸附
物理吸附。同朗格谬尔, 多层吸附
方程式型式
A
V Vm
KpA 1 KpA
A Bp1A/ n
A
1 f
ln(KpA )
p (c 1)p V (p0 p) Vmcp0
5
6
区,即吸附区、再生区、冷却
区。吸附、再生和冷却过程都
是连续进行的。
回转床吸附器
1-废气 2-净化气 3-解吸废气 4-再生热空气 5-冷却气6- 冷却废气
一、吸附装置
流动床吸附器
1-净化气 2-废气 3-过热蒸气 4-预热段 5-解吸蒸气 6-输送用空气 7-回收的有机物质 8-冷凝水
3.流动床吸附器 流动床吸附器的特点是
适用范围 物理吸附 与化学吸

同上
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
二、吸附速率
吸附过程: ➢ 外扩散(气体主体 外表面) ➢ 内扩散(外表面 内表面) ➢ 吸附
➢ 脱附 ➢ 内扩散(内表面 外表面) ➢ 外扩散(外表面 气体主体)
控制步骤:扩散阻力
吸附过程示意图
二、吸附速率
外扩散传质速率:
dqA
d
kYap (YA
[(z-za)ρsXT+zaρs(1-ƒ)XT ]
二、固定床吸附器计算
全床层饱和度:
S
达到破点时床层吸附的 吸附质的量 达到吸附平衡时床层吸 附的吸附质的总量
(z za )sXT za s (1 f )XT zsXT
z fza z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1 碳的单质:金刚石C 、石墨C 、C 60⒉木炭、活性炭★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⑵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⒊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考点2 碳的化学性质★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充分燃烧 ★2放热 不充分燃烧 ★ ===== 2CO⒊碳的还原性(以木炭还原CuO 为例)——用于冶炼金属 ⑴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⑵化学方程式★:2↑★ C + CO 考点3 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⒈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⒉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⒊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考点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⒈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⒉原理:★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注意:⑴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 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 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⑶不能用Na 2CO 3 或CaCO 3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 2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⒊发生装置:固 + 液——不加热型⒋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 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⒌★CO 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 2。

化学方程式:CO 2 + Ca (OH )2 == CaCO 3↓+ H 2O⒍★CO 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充满。

第六章活性炭吸附

第六章活性炭吸附

第六章、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有效的去除水的臭味、天然和合成溶解有机物、微污染物质等杂质的措施。

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等都能牢固的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或孔隙中,并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实践证明,活性炭可降低总有机炭TOC、总有机卤化物TOX和总三卤甲烷TTHM等指标。

一、活性炭性能1、活性炭的制造活性炭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做原材料来制造,这包括木材、锯末、煤、泥炭、果壳、果核、蔗渣、骨、石油脚、皮革废物、纸厂废物等等。

近来有的国家倾向于用天然煤和焦炭制造粒状活性炭。

活性炭的制造分成碳化及活化两步。

(1)碳化也称热解,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一般温度在600℃以下。

有时原材料先经无机盐溶液处理后再碳化。

碳化有多种作用,一是使原材料分解放出水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等气体,第二个作用是使原材料分解成碎片,并重新集合成稳定的结构。

(2)活化是在有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生产活性炭产品。

当氧化过程的温度在800~900℃时,一般用蒸气或CO为氧化剂,当氧化2温度在600℃以下时,一般用空气做氧化剂。

对于活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目前只有大致的理解。

在活化过程中,烧掉了碳化时吸附的碳氢化合物,把原有孔隙边上的碳原子烧掉,起了扩大孔隙的作用,并把孔隙与孔隙之间烧穿。

活化使活性炭变成一种良好的多孔结构,碳化及活化后的微晶片结构示意见图6-2。

2、活性炭的性质活性炭分成粉末状及粒状的两种类型以供不同的用途。

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2,但99.9%以上的面积都在多孔结构颗粒的内部。

活性炭的极大可高达1000 m吸附能力即在于它具有这样巨大的吸附比表面积。

(1)粒状活性炭以吸附柱的形式来应用,一般在快滤池后建造活性炭滤池,去除水中有机物。

当吸附能力饱和后,通过再生以恢复共吸附能力。

(2)粉末活性炭一般与混凝剂一起直接投加于水中,经混合吸附后分离出来,由于再生技术尚未完善的关系,往往作为污泥排掉。

水质工程学第6章_吸附

水质工程学第6章_吸附

物理吸附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 层。 由于分子间力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一种吸附 剂可吸附多种吸附质。形成多分子吸附层。
但由于吸附剂和吸附质的极性强弱不同,某 一种吸附剂对各种吸附质的吸附量是不同的。 被吸附的分子由于热运动还会离开吸附剂表
面,这种现象称为解吸。吸附━解吸是可逆过程。
2.化学吸附
V EBCT Q
由于Q已固定,EBCT的大小决定于V的大小。 从经济性上看,其值越小越好,从吸附效果上看, 其值越大越好。
4.临界穿透浓度及吸附柱临界深度 临界穿透浓度是指可以接受的污染物最大 出水浓度。 运行一开始就导致出水浓度等于临界穿透 浓度的吸附柱深度。其值与EBCT存在如下关 系:
第六章
6.1 6.2 6.3 6.4 6.5
吸附
吸附概述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 活性炭的再生 水处理中的其它吸附剂
6.1
6.1.1 概念
吸附概述
吸附:在两相界面层中,某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 富集的现象。
在水处理中,主要介绍利用固体物质表面对水 中物质的吸附作用,即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 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
吸附速度V决定了废水和吸附剂的接触时 间,V越大,则接触时间越短,所需设备容积 就越小,反之亦然。
吸附速度决定于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过程。吸 附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 ① 颗粒外部扩散阶段 ② 颗粒内部扩散阶段
③ 吸附反应阶段。
活性炭的吸附速度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 溶液浓度C↑,则V↑;

颗粒直径d↓,则V↑; d↓,V↑。所以,粉末 状活性炭比粒状活性炭的吸附速度要快,接触时 间短,设备容积小。
bCe qe qmax 1 bCe

化工分离过程--第6章-吸附与制备色谱

化工分离过程--第6章-吸附与制备色谱

5 1
12
13
抽真空
4 3
2 7
15
16
解决办法:为此开发了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吸附流程,可使气相中
的氯苯浓度从约28 mg/L 减少到约1.5 mg/L,并使生产中溶剂损耗减 少约三分之二。研究表明,活性炭可吸附约相当与其装载质量10%的氯 苯,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可用水蒸气脱附后重复使用。
6.3 色谱分离的基本 原理
n 16( tR )2 Wb
n 6.28(tRhp )2 Ap
(a) (b)
(c)
W1/2
hp hp
2
Wb
式中,hp为峰高,Wb为峰宽,W1/2为半峰高处 的峰宽,Ap为峰面积,见图。
“等板高度”
理论板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衡量色谱柱 性能的好坏。较大的板数意味着较窄的 色谱峰,即性能较好的柱。同时被引入
的还有等板高度(HETP)h的概念
h L n
式中L为柱的有效高度。显然,等板高度h
小意味着性能好的柱。
组分分辨率
在一个复杂样品的色谱分离会出现大量的分离峰,其中任意一
对峰的分辨率Rs定义为两峰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峰的平均峰宽之比
Rs
2(VR2 VR1 ) Wb2 Wb1
欲使两组分峰得到完全分离,Rs应大于1, Rs小于1说明两
常见的色谱分离方法 ——柱色谱(柱层析)
流动相 加样
流动相 展开
流动相 洗脱
色谱过程示意图
在柱色谱中,将固定相装填在一 根管子(称之为色谱柱)中,流 动相则泵送进入色谱柱。被分离 的样品被加到色谱柱的上游,随 着流动相向下游移动,依固定相 对不同组分分子的吸附能力从弱 到强,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在色谱 柱中的移动速度由快到慢,在色 谱柱的下游按其流出顺序分别加 以收集,即可实现对样品中不同 组分的分离。

制药分离工程 第六章 吸附分离技术(69张)

制药分离工程 第六章 吸附分离技术(69张)

第六章 吸附分离技术 第一节 吸附分离原理及分类
四、吸附结合作用类型
1.物理吸附 2.化学吸附
3.交换吸附 (1)定义 ——表面带极性分子或带电粒子的吸附剂,吸附相反电荷的离子
(2)吸附结合作用力 ——主要是静电作用力 ——表面带阴离子如磺酸基,则吸附结合带正电性的吸附质如氨类 ——表面带阳离子如氨基,则吸附结合带负电性的吸附质如羧酸类
化学吸附分离跟物理吸附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具有较强的吸附选择性和结合牢固性。此说法 对吗?
A 对的 B 不对 C 不好说
提交
单选题 1分
此题未设置答案,请点击右侧设置按钮
已知胆红素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有人将乙烯多胺接枝到载体上用来 吸附胆红素,请问所使用的主要 原理是?
A 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
1. 常用吸附剂 (5)人工合成大分子高聚物类
——种类繁多,可定向设计合成制备 ——可具有特定的选择性,是开发 新型高效选择性吸附剂的 重要领域和方向 ——但制备可能复杂、成本高 ——常见的如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大孔树脂微球
——常用于抗生素、维生素等的 浓缩分离
多选题 1分
此题未设置答案,请点击右侧设置按钮
机制
分类 物理吸附类(如大孔树脂,氢键、极性相吸)
亲和吸附类(综合化学/物理吸附,再加上空间协 同效应,如抗原-抗体结合类)
第六章 吸附分离技术
第二节 吸附剂及其特性
二、吸附剂主要性能参数
第六章 吸附分离技术
第二节 吸附剂及其特性
二、吸附剂主要性能参数
1.颗粒尺寸及尺寸分布 ——吸附剂颗粒尺寸易小不宜大(纳米到毫米范围内)以增大 吸附接触面积,可增大吸附容量
(3)特点 ——吸附选择性较物理吸附的高 ——吸附结合不牢固,可逆化,易脱落

08第六章-吸附分离法

08第六章-吸附分离法

qmaxKbcn 1 Kbcn
当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作用非
常大时,这时存在 n > 10,或用
前 的
式 溶
表 质
示 浓
度Kb
非 对
常 吸
大 附
, 浓
这 度
时游 影响
离 极
小,接近不可逆吸附。
D)、Rectangle type 如在固定化单克隆抗体的免疫 亲和吸附中,一般存在 n > 10。
六、影响吸附的因素
q* =
q∞ bC ————
其中b=
K1 —
1 + bC
K2
q*吸附量, q ∞ 饱和吸附量,C溶质浓度
q∞ b C q* = ————
1+ bC
当溶液浓度很稀时,1+bC≈1, q* = q∞bC
当溶液浓度很高时,1+bC≈ bC , q*= q∞
当溶液浓度适中时,
q* = K C 1/n
其中n >1
(800℃)碳化成多孔网状结构。
29
活性炭的种类
粉末状活性炭:颗粒极细呈粉末状,比表
面积大,是活性炭中吸附力最强的一类。
颗粒状活性炭:由粉末状活性炭制成的颗
粒,吸附能力较差,但易装柱。
锦纶--活性炭:以锦纶为粘合剂,将粉末
活性炭制成颗粒,吸附能力较两者弱,可用来分 离因前者吸附力太强而不易洗脱的吸附物。
活性炭酸性 中性吸附 碱性洗脱
温度
未平衡前 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33
活性炭的选择
根据所分离物质的特性,选择吸附力适当的活性 炭是成功的关键。
当欲分离物质不易被吸附时,选择吸附力强的活 性炭;反之,则选择吸附力弱的活性炭。
首次分离样品时,一般先选用颗粒状活性炭,如 待分离的物质不能被吸附,则改用粉末状活性炭 。如待分离物质吸附后不能洗脱或难洗脱,则改 用锦纶活性炭。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计算题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计算题答案
能够吸附CCl4的量为:0.209 kg(CCl4)/kg(活性炭) ×262.8kg=54.93kg
M(CCl4)=154g/mol
C=900×10-6×154/(22.4 ×10-3)=6.2g/m3
t=54.93kg×1000/(6.2 g/m3×20 m3/min)=443min
第七章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习题P222
Vf=(10.713+1.0161×0.1×10.121)=11.741 m3N/(kg燃料)
2.2普通煤的各成分质量分数分析为:C:65.7%,灰分:18.1%,S:1.7%,H:3.2%,水分:9.0%,O:2.3%,含N量不计。计算燃煤1kg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2在烟气中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
SO2+CaO+1/2O2=CaSO4
6456
1.2x G石灰·0.96
设需要石灰为G石灰(kg/h),对SO2作物料衡算:
(1)进入系统的SO2流率:4500mg/ m3N×10-3×100000 m3N/h=450 kg/h
(2)流出系统的SO2流率:650mg/ m3N×10-3×100000 m3N/h=65 kg/h
解:500cm3×15×60=450000cm3=0.45m3
0.45m3×200 ug/m3×0.12=10.8ug
1.7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2、NO2、CO三种污染物的日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SO2、NO2、C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日均浓度二级标准分别为0.15、0.12、4.0 mg/m3
第六章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习题p196在直径为d14m的立式吸附器中装有密度为p220kgm啲活性炭炭层厚度zm0m含苯废气以r4mmiii的速率通过活性炭层废气含苯的初始浓度设苯蒸气被活性炭完全吸附活性炭对苯的平均活性为7解吸后苯在活性炭中的残余吸附量为08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有效的去除水的臭味、天然和合成溶解有机物、微污染物质等杂质的措施。

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等都能牢固的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或孔隙中,并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实践证明,活性炭可降低总有机炭TOC、总有机卤化物TOX和总三卤甲烷TTHM等指标。

一、活性炭性能1、活性炭的制造活性炭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做原材料来制造,这包括木材、锯末、煤、泥炭、果壳、果核、蔗渣、骨、石油脚、皮革废物、纸厂废物等等。

近来有的国家倾向于用天然煤和焦炭制造粒状活性炭。

活性炭的制造分成碳化及活化两步。

(1)碳化也称热解,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一般温度在600℃以下。

有时原材料先经无机盐溶液处理后再碳化。

碳化有多种作用,一是使原材料分解放出水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等气体,第二个作用是使原材料分解成碎片,并重新集合成稳定的结构。

(2)活化是在有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生产活性炭产品。

当氧化过程的温度在800~900℃时,一般用蒸气或CO2为氧化剂,当氧化温度在600℃以下时,一般用空气做氧化剂。

对于活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目前只有大致的理解。

在活化过程中,烧掉了碳化时吸附的碳氢化合物,把原有孔隙边上的碳原子烧掉,起了扩大孔隙的作用,并把孔隙与孔隙之间烧穿。

活化使活性炭变成一种良好的多孔结构,碳化及活化后的微晶片结构示意见图6-2。

2、活性炭的性质活性炭分成粉末状及粒状的两种类型以供不同的用途。

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可高达1000 m2,但99.9%以上的面积都在多孔结构颗粒的内部。

活性炭的极大吸附能力即在于它具有这样巨大的吸附比表面积。

(1)粒状活性炭以吸附柱的形式来应用,一般在快滤池后建造活性炭滤池,去除水中有机物。

当吸附能力饱和后,通过再生以恢复共吸附能力。

(2)粉末活性炭一般与混凝剂一起直接投加于水中,经混合吸附后分离出来,由于再生技术尚未完善的关系,往往作为污泥排掉。

常用于季节性水质恶化时的间歇处理以及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不高时。

活性炭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吸附能力与活性炭的原材料性质、碳化及活化的整个过程、吸附的环境因素以及再生操作过程都有密切的关系。

图6-2 活性炭的微晶片结构示意二、吸附等温线为了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某种成分的吸附能力,需进行吸附试验以获得吸附等温线。

在烧杯中装入体积为V的原水,其中所含的拟被去除成分的浓度为Ci(mg/L),在投加m(mg)的活性炭进行搅拌后,不断测定水中该种成分的残余浓度,当残余浓度达到某一数值Ce后,即不再下降,即平衡浓度Ce。

吸附试验还需改变活性炭的投加量m(见图6-3),以求得在同样的原水初始浓度Ci及试验条件下的相应平衡浓度Ce。

由试验结果就可以画出吸附等温线来。

当达到平衡浓度Ce时,可知m(mg)活性炭所吸附的杂质量为V(Ci-Ce)mg,因而每毫克活性炭所吸附的杂质量为:(6-1)式中x代表被吸附的杂质毫克数,x/m代表活性炭吸附容量。

对同样的原水用不同种类的活性炭进行吸附试验,所得到的平衡浓度Ce是不相同的,因而x/m值也不相同。

但对同一种活性炭来说,试验证明x/m值是Ce和温度T的函数,即:(6-2)当试验的温度T不变时,x/m仅是Ce的函数,即:(6-3)图6-3 活性炭的吸附过程按上述试验过程在等温条件下得到的吸附容量x/m对平衡浓度Ce值所画出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对同样的原水用不同型号的活性炭,或者同一种型号的活性炭用于不同样的原水,所得的吸附等温线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相应于一种吸附公式,如图6-4所示。

图6-4 吸附等温线Ⅰ型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公式处理,Ⅱ型等温线可用Branauer、Emmett及Teller(简称BET)公式处理,Ⅲ型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公式处理。

最常用的吸附等温式是Freundlich经验公式,该表达式为:(6-4)式中Kf和n为常数。

求吸附公式中的常数时,可将式(6-4)变为:(6-5)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根据试验数据绘图,见图6-5,在图中就可求出常数Kf和n。

图6-5 求Freundlich公式的常数由吸附等温线可以比较不同活性炭对各种溶质的吸附效果,并由此计算所需去除的溶质从初始浓度Ci降低到要求的浓度Ce时,需投加的粉末活性炭数量为:(mg/L)(6-6)式中qe为吸附等温线上对应于Ce的吸附容量。

三、活性炭吸附柱试验活性炭池设计时,水和炭的接触时间以及泄漏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①接触时间指活性炭床容积除以流量或炭床厚度除以流速所得的时间;②泄漏时间指流量一定时,从活性炭池开始进水到出水开始不符合水质要求时所经历的时间。

当设计流量确定后,由接触时间可计算活性炭床厚度和确定活性炭池的容积;由泄漏时间可计算活性炭床的利用率及再生系统的规模。

一般接触时间短,则活性炭床容积小,但泄漏时间提前以致再生周期较短;接触时间长,则活性炭床容积较大,但可延缓泄漏时间,延长再生周期。

通常通过活性炭吸附柱试验来确定炭床容积和再生频率的选择。

活性炭吸附柱有下列三种类型:重力固定床、压力固定床以及流化床,如图6-6所示。

无论哪一种类型,进水都是先经过吸附有机物最多的那部分活性炭。

图6-6 活性炭吸附柱的类型活性炭吸附柱的高度与吸附柱吸附过程的相关关系定义了一个吸附带的高度,并说明可以根据吸附过程曲线来设计吸附柱。

如果将出水的有机物浓度与吸附柱的产水量与相应的运行时间间的关系绘成曲线,则得到图6-7的吸附过程曲线。

图6-7中表示了出水有机物浓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的过程。

当增加到允许的有机物出水最高浓度Cb(运行时间tb)时,吸附柱即停止运行,柱内的活性炭需经再生恢复活性后,才能重新使用。

允许的最高出水浓度Cb则称为吸附柱的泄漏浓度,所生产的总水量为Vb,它相应的运行时间tb称为吸附周期。

如果将已达到Cb的吸附柱继续通过原水,出水的有机物浓度将迅速上升,以致很快接近进水浓度Ci,说明吸附柱的能力已经耗竭。

图6-7 吸附柱的泄漏和耗竭曲线图中泄漏点所对应的吸附柱所吸附有机物总量为吸附柱的有效容量,耗竭点所对应的吸附柱所吸附有机物总量为吸附柱所具有的总吸附能力。

图6-7从浓度Cb到Cx出现了一道S形曲线。

由于Cb及Cx分别接近0及Ci,为了说明方便,图6-8中把吸附过程曲线的末端画成从浓度0到Ci。

整个吸附过程曲线的形状主要反应吸附过程的特点,但也和水的流速以及吸附柱的高与直径的比有关系。

下面按仅与吸附过程的关系来说明它的物理涵义,并由此得出它与吸附柱高度的关系。

图6-8 泄漏耗竭曲线的物理意义图6-8表明了在吸附柱的运行过程中,有一个δ的吸附厚度从吸附开始逐渐从柱顶向下运动,在泄漏时间tb达到柱底,并在耗竭时间tx完全消失掉。

这个厚度称为吸附带。

吸附带代表了原水中有机物浓度从Cx被去除到出水允许浓度Cb所必须通过的最小吸附柱厚度。

当吸附带还未到达吸附柱底部时,由于它下面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有机物的浓度可从Cb进一步降低以至为0,当吸附带到达柱底后,它只能起把水中有机物浓度Cx降低为Cb的作用。

图6-8表示出吸附带从吸附柱顶向下运动的过程和泄漏与耗竭曲线的关系。

当吸附带到达柱底时,出水总量及运行时间分别为Vb及tb。

吸附带的厚度δ越大,炭床的利用率越低,吸附带的厚度δ可按下式计算:(6-7)式中,L ——炭床厚度(m);tb ——从开始进水到吸附柱泄漏的时间;tx ——从开始进水到吸附柱耗竭的时间。

吸附带厚度受下列因素影响:(1)流量越大,吸附带厚度越大,则炭床的利用率下降;(2)活性炭的粒径减小,吸附带的厚度也减小,则炭床的利用率提高。

一般活性炭的平均粒径以0.8~1.7mm较好,既有良好的水力性能,又能减小吸附带的厚度。

四、活性炭的再生活性炭再生的目的是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活性。

所谓再生,就是在吸附剂本身结构不发生成极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某种方法将被吸附的物质,从吸附剂的孔隙中除去,以达到能够重复使用的目的。

活性炭的再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加热再生法加热再生法分低温和高温两种方法。

前者适用于吸附浓度较高的简单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有机物的活性炭的再生。

由于沸点较低,一船加热到200℃即可脱附。

多采用水蒸汽再生,再生可直接在塔内进行。

被吸附有机物脱附后可利用。

后者适于水处理粒状炭的再生。

高温加热再生过程分5步进行:(1)脱水使活性炭和输送液体进行分离。

(2)干燥加温到100~150℃,将吸附在活性炭细孔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同时部分低沸点的有机物也能够挥发出来。

(3)炭化加热到300~700℃,高沸点的有机物由于热分解,一部分成为低沸点的有机物进行挥发;另—部分被炭化,留在活性炭的细孔中。

(4)活化将炭化留在活性炭细孔中的残留炭,用活化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及氧)进行气化,达到重新造孔的目的。

活化温度一般为700~1000℃。

(5)冷却活化后的活性炭用水急剧冷却,防止氧化。

活性炭高温加热再生系统由再生炉、活性炭贮罐、活性炭输送及脱水装置等组成。

高温加热再生法的优点:①几乎所有有机物都可采用此法;②再生炭质量均匀,再生性能恢复率高,一般在95%以上;③再生时间短,粉状炭需几秒钟,粒状炭30~60min;④不产生有机再生废液。

缺点有:①再生损失率高,再生一次活性炭损失率达3%一10%;②在高温下进行,再生炉内内衬材料的耗量大;③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气体条件;④再生设备造价高。

2、药剂再生法药剂再生法可分为无机药剂再生法和有机溶剂再生法两类。

(1)无机药剂再生法用无机酸(H2SO4、HCl)或碱(NaOH)等无机药剂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脱附。

如,吸附高浓度酚的饱和炭,用NaOH再生,脱附下来的酚为酚钠盐,可回收利用。

(2)有机溶剂再生法用苯、丙酮及甲醇等有机溶剂萃取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

例如吸附含二硝基氯苯的染料废水饱和活性炭,用有机溶剂氯苯脱附后,再用热蒸汽吹扫氯苯,脱附率可达93%。

药剂再生可在吸附塔内进行,设备和操作管理简单,但药剂再生,一般随再生次数的增加,吸附性能明显降低,需要补充新炭,废弃一部分饱和炭。

3、化学氧化法(1)电解氧化法将碳作阳极,进行水的电解,在活性炭表面产生的氧气把吸附质氧化分解。

(2)臭氧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臭氧,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加以分解。

第三节、中和一、概述1、酸碱废水的来源(1)酸性工业废水的来源化工厂、化纤厂、电镀厂、煤加工厂及金属酸洗车间等都排出酸性废水。

有的废水含无机酸,有的含有机酸,有的同时含无机酸和有机酸。

含酸废水浓度差别很大,从小于1%到10%以上。

(2)碱性工业废水的来源印染厂、金属加工厂、炼油厂、造纸厂等排出碱性废水,其中有有机碱,也有无机碱,浓度可高达百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