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yong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
“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 作“信用”讲。
“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 通“伸”,“伸张”的意思。
(2)看搭配例如: “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 “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 动词“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 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为国奋力之时。
(202X年全国卷3)翻译: 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译: 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
3.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 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根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 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 副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不裹粮(
),长子孙
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塌无侵削之虞

),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
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
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 舒舒坦服地就睡着了。 (2)2008山东省试题
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lí颈以塞责耶!”
译:他母亲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脖颈来搪塞吗?”
2.邻字推断法

文言实词推断九法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

文言实词推断九法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
传承。
八、代入推断法 仅适用于选择题。把词义代入原文 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
词义的正确判断
如:2000年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可把各解释代入原文中,文意贯通,解 释准确即为正确判断。A项把“省”释为 “探望”,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省 亲”类比,推断A正确。B项把“审”释
帮助我们从字形推求词义。
• 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 中“牧”的含义。该句中的“牧”是 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 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 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 “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 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 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2005年浙江高考试题“庭除甚芜。除: 废弃”。从句子结构形式看“庭除”是句 子的主语,从而推断“除”是名词,解释 为“废弃”显然有误。联系《苏武传》可 知“除”是“台阶”的意思。
2004年湖北高考试题中考查“昌期少 年,不闲吏事”一句中“闲”字的含义,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 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法 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 步推断“空闲”这种解释有误,这里应理 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
七、引申推断

2006年重庆高考试题考查“特拜 陕西行台中丞”中“拜”的含义,所 给选项解释为“拜:拜访”,首先考 虑到“拜”原指“古人表示敬意的礼 节”,后又引申出“行礼”、“拜 谢”、“拜见”、“授予官职、任命” 等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 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故而此处 讲为“授职、任命”。

实词推断9法

实词推断9法

高考链接
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推断:“条”带有宾语“其言”,应该是个动词。 结合语境,把“他的话”一条一条的分好,写在壁上。 可以理解为“整理” 。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 “城”解释为“筑城墙”对不对?
推断:“城”后面是名词“州”, “城”处在 谓语的位置,名词作动词用。词义“筑城墙”是正 确的。
贸籴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翻译: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 出产珠宝,同交阯连接,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粜(tiào) ——卖出粮食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 有关;
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 动物类 有关;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 亡逐北。《过秦论》 “败北的人”,现代汉 语词语。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诗·卫风·氓》乘:登上、 驾车、乘船、凭借、计算、 量词乘(shèng)
(三)位置定性推断法 (语法辨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 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如: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 “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
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 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 黠 xiá 儿也,当有所成。”

高三文言文实词推断口诀

高三文言文实词推断口诀

高三文言文实词推断口诀
高三文言文实词推断口诀如下:
结构对称,词性相对;
成分搭配,语义相配;
字音字形,通假异义;
邻字帮助,同义反义;
联想迁移,前后联系;
古今对比,各有所异;
先分后总,寻找规律;
结合语境,突出重点。

以上口诀仅供参考,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和文章内容来理解记忆。

另外,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实词推断:
1. 形声字推义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可根据形旁推知字义。

2. 通假字推义法:古代汉语中有很多通假字,可根据通假字推知本字的含义。

3. 偏旁部首推义法:汉字的偏旁部首往往能提示其所表示的意义类别,可根据偏旁部首推知字义。

4. 语境分析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根据句子结构、词语搭配等推断词义。

5. 联想迁移法:根据已知的词语含义,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词语的含义。

6. 古今对比法:通过古今词义的对比,了解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的不同之处。

7. 字典查阅法:通过查阅字典,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文言文复习总结——实词推断九种方法

文言文复习总结——实词推断九种方法
如“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用本义在此 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 ”,名词作状 语,豁然开朗。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取”,会意字, 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 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为“拿 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 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娶”。
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色彩
【推断】“采”组词:神采、文采,将其代入句中。结 合上下文,前有“云”“异色”,若下文提及“神 采”“文采”,不合理。从读音上寻找通假字“彩” (音同形近),语意通顺。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早)”
【推断】“蚤”——“跳蚤”,无法理解。推测,在句 中通“早”(音同形异),代入,语意顺畅。
(6)2009年全国卷2
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 僧秀愍mǐn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形声。从心,敃( 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译:宋世祖大明七年发生大旱灾,他的运瓜 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惜他贫穷年 老,放其他沟渠的水给他。
二、通假字推断法
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可以借助声旁, 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
故事,
武从
从止,从戈。 据甲骨文,
人表持示戈两行人进, 表前示后要相动随武。
本义:勇猛; 猛烈。
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香草 )
【推断】“芷”是“艹”,与植物有关。根据“岸芷 汀兰”的结构(并列短语)特点,推知“芷”与“兰” 相应。“兰”为“兰花”,有香气的植物,“芷”则 为“香草”。
2、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 买入粮食)
如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多由 副词充当,定语多由名词或形容词充当。

高中语文课件-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课件m

高中语文课件-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课件m
文言文专题复习
实词推断九方法
• 七.字形分析法 • 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
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主“义”+标“声”=形声字
注: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 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 例如:项、题、颜、颠等字,均以页为义符, 页在这里只表明这些字所表示的事物都是页 (人头)的属类,均与人头有关,并不具体 表示脖子、前额、脸面、头顶的意思。
课堂回顾
• 语境分析法 • 结构分析法 • 语法分析法 • 联想分析法(课内迁移法) • 邻词推断法 • 成语对应法 • 字形分析法 • 代入检验法 • 合体拆分法
综合训练
• 2009年安徽卷试题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 B.降跽谢过
谢:感谢
• C.过立恭宿别
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 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八、代入检验法(还原法)
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看它在 句中和文中是否都通顺。
1(2006年全国卷Ⅱ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请解析下面红色的字:
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 殆不自觉也。
暮寝而思之。
睡、躺着休息
寝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
寐 梦寐以求

寤 和“寐”相对 醒
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实词推断九法PPT文档46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九法PPT文档46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九法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yong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yongPPT课件
粜(tiào) ——卖出粮食
4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子) 5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骏马) 6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田地) 7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井绳)
8、臣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jìn)。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 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迁移练习
• 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08广东高考) •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A、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
求--毛皮 目--- 眼
髟--- 毛发
攴pū --敲击 隹zhuī-- 鸟雀 从“月”肉--
阝-- 地名或高地
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 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1)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贿赂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 (5)2008山东省试题
• 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lí颈以塞责耶! ”
• 译:他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 ,想砍自己的颈子来搪塞吗?”
• (6)2009年全国卷2
• 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 僧秀愍mǐn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 形声。从心,敃( 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 v.治玉”。
解释下列句中“籴dí” 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实词 推断九法

实词 推断九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代入检验法(还原法)
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看它在句中 和文中是否都通顺。
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 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 氏。”
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
九、合体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
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 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迁移练习:
1、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适当:恰好挡住 2、重法不用,而民自治 自治:自然得太平
五、语法分析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其组合是有规 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和语法功能, 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多由 副词充当,定语多由名词或形容词充当。
(1)“诚”在句中的位置?充当什么成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的确、实在
【 推断】“诚”在主语“臣”之后,在谓语动词“知” 的前面,可知,它充当状语成分。 “诚”应是副词,意为“的确、实在”。
6、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从”通“纵”,放纵
三、成语印证法
成语推断法:
⑴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薄→日薄西山→靠近
⑵吾亦望汝副其心 副→名副其实→符合
⑶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九法文言实词推断

九法文言实词推断

九法文言实词推断文言实词推断九法关键点拨“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巧至关重要。

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具体阐述一些推断的方法一、因文定义法(语境推断法)因文定义也叫语境推断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如2021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

再如2021年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诋毁。

”,此处的“慢”,是否作B项“乃皆易十二蹑“易11”解呢?上文讲”,根据上文“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为C项:“以中益怒,曰:“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理解含义”“交换”,?丞慢我。

?慢,”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旧绫机五十综者”应为题“诋毁詈。

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

2021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汉语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汉语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古汉语实词词义推断技巧一、借助同义词语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意思相同、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

考生可以借助常用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实词的词义。

1.“前代圣君,博思咨诹。

”(《后汉书·章帝纪》)“诹”与“咨”同义,咨询。

2.“虽蒙宽宥,犹执谦退。

”(《后汉书·王梁传》)“宥”与“宽”同义,宽恕。

3.“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孟子·滕文公下》)“囿”与“园”同义,古代帝王蓄养禽兽的园地。

4.“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

”(贾谊《过秦论》)“望”与“怨”同义,怨恨。

5.“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李密《陈情表》) “擢”与“拔”同义,提拔。

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论语·宪问》)“尤”与“怨”同义,责备。

二、借助反义词语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还经常出现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考生可以借助一个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词义。

1.“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范仲淹《润州谢上表》)“治”与“乱”反义,治,安定;乱,动乱。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陟”与“罚”反义,陟,提拔;罚,惩罚。

“臧”与“否”反义,臧,善;否,恶。

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

3.“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尚书·舜典》)“黜”与“陟”反义,黜,贬退,陟,提拔。

“幽”与“明”反义,这里形容词用作名词,幽,昏愚的官员;明,贤明的官员。

4.“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韩愈《进学解》)“细”与“大”反义,细,小的;大,大的。

5.“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孟子·滕文公下》)“傅”与“咻”反义,傅,教导;咻,喧闹。

6.“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消”与“息”反义,消,衰微;息,滋长。

三、借助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保留着文言文古雅的词汇。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而”,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例】“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例】“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推断文言词语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推断文言词语

推断练习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
通过练习归纳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说说下列句中红色字词的意思,翻译全文,并思考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
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5.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2023全国一卷)
1.联系成语“不速之客”而推知其应为“招 致”。
2.联想成语“遐迩闻名”而推出其为“近”。 3.与成语“微言大义”相联系,就可解为 “精微,含蓄”之意。 4.联系成语严惩不贷,贷即宽恕。 5.联想到成语“负隅顽抗”,可知“隅”是 角落的意思,结合语境,可推知为一小部分, 片面或部分。
例1: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邻推:比,译为“邻” 、由后面“邻”字得出其义.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
即时练习
通过练习归纳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说说下列句中红色字词的意思。 ①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②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面飞》)。 ③民殷富而不知存恤
邻字助推
①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诛:“杀”,通过“杀”推断出诛的含义) ②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面飞》)。 (从:“许”,同意;通过 “许”推断出“从”的含义) ③民殷富而不知存恤。(存,“恤”,体恤;通过“恤”推断出“存”的含义。)
1.君子施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 步。
2.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 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 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的九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的九种方法

高考链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1年11题)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 “附”:“归 A.城之不拔者二耳。 附” 。《六国论》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迁移练习
• (1)2006年浙江省试题(选句《蚊对》方孝孺)
• 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
•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 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舒舒服服地就睡着了。 • (2)2006年全国卷试题(选句) • 单于曾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 形声。从女,曼声。本义:轻侮,侮辱 • 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火,召 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
谢谢各位光临指导 2015年10月23日
2005年山东卷(“5+3”P253)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 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 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 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 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 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 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 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 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 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 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 久之然后退。其子孙远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 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 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 一面,而山人之亭,适 当其缺 • 适当:恰好挡住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推断九法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推断九法

七 .根据相邻词推断 1.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石》 考:敲打
2 过:责备 趁:追赶
4.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 幸:希望
八 根据文化常识推断
1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 (童生) 2 项羽季父 《鸿》 (叔父) 3 冠者五六人 《侍坐》 (成年人)
九、代入排除法推断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有: 1、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驳 错,应为诙谐幽默之语 2、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给……吃

对 对
3、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规劝 4、属我贫困往 见优孟 嘱咐
六 .根据语境推断(联系上下文推断)
1.诸侯恐惧,会盟而某弱秦,不爱珍器重宝 肥饶之地 《过秦论》 2.秦王怫然怒 《唐雎》 (盛怒的样子) (吝惜)
3.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
(开阔的样子) 4.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 (铿地,象声词)
阅读: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 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 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 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 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 (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 弄璋: 生男 弄瓦: 生女
文言文词义推断九法
一 根据成语推断
1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 有大石当中流 《石》 (成语 锐不可当 螳臂当车 一夫当关 )
2、披帷西向立 《鸿》 (披荆斩棘 披沙拣金) 3 不素餐兮 《诗》 (尸位素餐) 4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 薄而观之 《重耳》 (日薄西山)
二. 根据整齐的句式推断
1 .请息交以绝游 《归》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
3 .通五经,贯六艺。 《张》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yong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yong

含义相同相近: • 求全责备——求, • 民殷国富——富, • 登峰造极——登, • 文过饰非——饰, • 扶危济困——扶, • 比肩接踵——接, • 怜香惜玉——怜, • 心驰神往——驰, 以 成 语 为 例
责— 要求 殷—富裕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 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造—登上,到达 •文—掩饰

济—扶助
用漂亮的言词掩 自己的过失和错 误
比—紧接着,紧挨着
惜—爱惜、爱 往— 向往
•,偏袒指结帮分派,偏
• • • • •
党同伐异——伐,攻击; 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早;兴:起来;早 夙兴夜寐——夜,晚; 起晚睡。形容勤奋。 。 寤寐求之——寐,睡觉; 寤,醒来 溯洄从之——洄,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四、联想推断法(联系所学过的 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 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 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 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高考链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1年11题)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 “附”:“归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附” 。《六国论》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 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有探究一下下文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 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1991年全国题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 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 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xiá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法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法课件
从“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示— 鬼神祭祀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
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
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武从
从人据表前止持甲示后,戈骨从行两相文戈进,人随。,
表示要动武。
本义:勇猛;
猛烈。
解释下列句中“籴dí” 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 通商贩,贸籴食粮。 (2004全国I)
购:悬赏征求,重金拉拢
用“ 糸 ” [ mì ](纟)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 有关。
例: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绡:丝织品
②自缢于庭树
缢:上吊,吊死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缒:用绳子往下吊
• “倘窀穸 [ zhūn xī ]不为盗所发”,选出句中的加点 词意义正确的一项:
• A.墓穴 B.棺材 C.财物 D.山洞
• 高考试题回放1(选句《蚊对》方孝孺)
例句: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童子 持翣(shà)飏于前。适甚,就睡。
• 翻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 童仆拿着扇子在前面给他扇凉,舒舒坦服地 就睡着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 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202X年新高考Ⅰ卷 ) •赇、赂 :据字形可推断,都与“贝”字旁有关,由此推断是贿赂。 •译文: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派身边的人去试探贿赂他们 •2.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02X年全国1卷) •译文: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 病,救活的人很多。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yong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九方法yong

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
由上下文推:功课,文章之类 由“质问”推:询问
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
上下文、“丧失殆尽”推:几乎全涂满
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从语法上看,动词前, 名作状,在早晨
推断理解文言段落二
由上下文推:因事 语法结构推: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溯,逆流而上 避重就轻——就, 不躲避 接近、趋向 欲盖弥彰——彰, 不掩盖 彰显
•含义相反相对:
文言文的语境,有三个层面的理解
• 一是短语语境,就是实词所在的短语的词性特征 和结构特征。比如说“谲佞残妒”是四个形容词构成 的并列结构,我们就可以根据其他几个词的意义来推 断“谲”的释义是否正确。 • 二是句子语境,就是实词所在句子的结构特征和 特定句义限定。2012年天津卷中实词题D选项“可以 拯人,可以寿世者”,我们只要对此句作简单的主谓 宾结构分析,就知道. • “寿”在句中作谓语,肯定要解释为动词义,而不是 名词。 • 三是上下文语境,就是实词所在的上下文语段构 成的语境。
请解析:
弄璋: 弄瓦: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小结:
1、找并列词语(哪个词跟哪个词 并列)
2、找排比句,对偶句,对比句中, 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 3、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 行分析,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是相近,相反或相对。
含义相同相近: • 求全责备——求, • 民殷国富——富, • 登峰造极——登, • 文过饰非——饰, • 扶危济困——扶, • 比肩接踵——接, • 怜香惜玉——怜, • 心驰神往——驰,
Hale Waihona Puke 借助推断理解文言段落一由“嗜酒”,联想到“喜欢” 利用上下文推断:没有 地方可以请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义相同相近: • 求全责备——求, • 民殷国富——富, • 登峰造极——登, • 文过饰非——饰, • 扶危济困——扶, • 比肩接踵——接, • 怜香惜玉——怜, • 心驰神往——驰,
以 成 语 为 例责Fra bibliotek 要求 殷—富裕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 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造—登上,到达 •文—掩饰

济—扶助
用漂亮的言词掩 自己的过失和错 误
比—紧接着,紧挨着
惜—爱惜、爱 往— 向往
•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
• • • • •
党同伐异——伐,攻击; 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早;兴:起来;早 夙兴夜寐——夜,晚; 起晚睡。形容勤奋。 。 寤寐求之——寐,睡觉; 寤,醒来 溯洄从之——洄,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相同或相反相对)
高考链接
2005浙江卷
1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 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 庭除甚芜 除:废弃。 C.除:台阶 C. 疆埸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 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 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 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林黛玉进贾府》 有讲到“厢庑游廊”)
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 义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伦:类 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 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 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 “黠儿”为褒义,故选B)
课堂演练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 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 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 贬义,应释为
文言文专题复习
实词推断
九方法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 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 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语境分析推断
内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 言的 大语境,即上下文的 语言环境
2006湖南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C项,从语境看,该句是曾国藩批评“自东汉至隋”, “文人秀士”中“辞多俪语”的不良文风。根据与前句 “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的结构分析,可 知本句与前句中的“缀”当同属动词,
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 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答案:B
2005年浙江卷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 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胶:粘、着地
2005广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刻毒”。
2.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 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 “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 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 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 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请解析:
弄璋: 弄瓦:
2.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 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 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 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 者名大著。
六、成语对应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 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
出文言词义。
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 含义来推断.
如1995年全国卷高考题第13题中“以身徇国, 继之以死”中的“徇”的含义,可以联想“以 身殉职”中的“殉”的含义来帮助推断。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 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有探究一下下文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 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1991年全国题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 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 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xiá
拜为上卿
太后
2006天津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迫洛阳 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11. A迫:靠近
牵引、带领、拽: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廉 )
五 邻词推断法
• • 1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 2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 考:敲打 过:责备 趁:追赶 幸:希望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 卫风· 氓》 乘:登上、驾车、乘船、凭借、计算、 量词乘(shèng)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 “败北”,现代汉语词语。
答案:C
1998年高考第18题 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 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 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 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A.威自京都省之
B.不审于何得此绢
省:探望。
审:知道。 在句中作什么 樵:打柴。 成分? 信:使者。
C.自放驴,取樵炊爨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樵”作“取”的宾 语,应为名词,指柴 草。
答案:C
2005年浙江卷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条”带有宾语“其言”,应 该是个动词。结合语境,把“他的 话”一条一条的分好,写在壁上。 可以理解为“整理” 。
四、联想推断法(联系所学过的 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 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 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 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高考链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1年11题)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 “附”:“归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附” 。《六国论》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例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 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 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 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 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 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高考链接
2000年全国题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5北京卷)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 lì 崔杼之子 (攭) 扌豕 :挑拔 C.景公与 陈无宇……诛封(庆封地名)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卒而相亲 与:结交
结合原材料,原文中有“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句,可见“与”是个动词, 解释为“结交”是正确的, 答案是C , 解释为 “讨伐(庆封)”
请解析:
弄璋: 弄瓦: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二、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 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 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 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 词语的词性、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 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 进行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 “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 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 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 应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此处可译为“间杂” “夹杂”“穿插”等,答案是C 如初中课文《口技》中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用法。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 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其组合是有规 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 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 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 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3 成益愕,急逐趁之 《促》
4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 《屈》
2006辽宁卷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是( ) A.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 任 B.告裒求属令 属: 联系 C.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 访 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 恋 答案:.B 属:求,全句译为“告诉王裒请他向县 令替自己求情 ”
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释为“和着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
“应答” ③所举应法,得其罪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