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起源于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英文作文
设计源于生活英文作文英文:Design inspired by life is everywhere around us. From the clothes we wear to the furniture we sit on, everything has been designed with a purpose. As a designer myself, I find inspiration in the world around me and use it to create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ally pleasing designs.One example of design inspired by life is the smartphone. The design of the smartphone was inspired by the need for people to have a portable device that could perform multiple functions. The smartphone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lives, allowing us to communicate, work, and entertain ourselves on the go.Another example is the design of cars. Car designers take inspiration from the shapes and forms found in nature to create sleek and aerodynamic designs. The curves of a car's body are often inspired by the curves of a bird'swings or the shape of a fish.中文:源于生活的设计无处不在。
7个源于生活的产品设计
7个源于生活的产品设计在设计产品时,我们经常要用尽各种方法降低学习成本,使得用户觉得产品简单易用,甚至让他们形成智珠在握,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
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专业术语,莫名其妙的报错信息往往让人不知所措。
研究了半天说明书后仍旧不会用,往往让用户产生自我怀疑,这便是设计出了问题,优秀的设计让产品更简单合理。
现在产品经理、用户体验的概念逐渐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设计的改善。
如何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使得用户在使用时能快速理解呢?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将生活经验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下面是一些巧妙借助生活经验的产品设计案例,如能给人些许帮助启迪,不甚荣幸。
电灯、影院与夜间模式在电影院看电影,开场前几分钟灯会关闭,屏蔽其他东西,让观众可以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屏幕上,以营造最好的观影效果。
国内的视频网站优酷就借鉴于此,在视频画面右下角有一个“关灯”按钮,点击后会把界面变灰,屏蔽了所有广告、文字,用户就可以全身心地观赏影片了。
移动产品中的QQ 阅读做得更巧妙,在阅读界面右上角有一根拟物化的拉线开关,当你好奇去拉或点击时,会发现切换到了夜间模式,再次拉动开关又会恢复为日间模式。
这样的方式是不是让你联系起小时候开关灯的场景?是不是比四四方方的“夜间模式”按钮更温馨更有趣呢?打弹弓与愤怒的小鸟我们小时候都玩过弹弓,在木枝或者铁制 Y 型头上栓上橡皮筋,外加一块剪成椭圆形橡胶皮,简单的道具充实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
风靡世界的愤怒的小鸟在交互方式上就借鉴了弹弓的设计,只不过把充当子弹的小石块替换成了卡通的小鸟。
书籍翻页与电子阅读器虽然有人喜欢纸质书的材质,触感,但随着电子墨水、氧化膜等仿真技术的成熟,电子书替代纸质书的潮流不可阻挡。
诸如网易云阅读、QQ 阅读等手机 App 都模仿了纸质书翻页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还原了纸质阅读的感觉,结合纸质书阅读的经历也让电子书上翻页的效果更让人接受。
红绿灯与 Mac 窗口红绿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红灯停,绿灯行,这些规则,存在我们深深的脑海里。
设计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生活中有许多催生设计灵感的事物,可能在自然环境中,亦可能在建筑雕塑里。
色彩的魅力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更给予我们艺术的享受。
设计师们可以到生活中去获得色彩的启示和灵感,就像绘画需要去采风一样。
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都可能是取之不尽的色彩源泉。
精美的织绣纹样、洁白的蕾丝花边、亮丽的腰带与胸章,以及温润的琥珀与珊瑚佩饰等,无不散发着朴素、浪漫的气息,精湛的手工技艺和鲜艳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设计来源于生活-由住宅设计到室内设计
了一 定 的 要 求 。
关键词:住宅 功 能 室内设计 中图分 类号 : U2 8 2 T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 3 (O O O 一。 3 —0 10 - 1 5 2 1 ) l O 5 2
De i n c m e r m f sg o sf o Lie— — f 0 Re i nta sg o I t ro sg r m sde i lDe i t n e ir De i n n
21 0 0年第 O 期 1 总第 1 9 3 期
福
建
建
筑
Nol ・201 0
F j nArhtc r ui ci t e& C n t ci a eu o sr t n u o
VO ・1 9 l 3
设 计 来 源 于 生活 一 由住 宅设 计 到 室 内设 计
姚宏 刚 李 丽
ig ,wi h rwt fn n in l c n mi a dt ei rv me to iig sa d r s.Th o s sn t nyf rrsd n n t t eg o h o a t a o o c n h mp o e n f vn tn ad h o e l eh u ei o l o e ie t,b t lo o u s a
(.洛阳市政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设计创意的灵感来源
设计创意的灵感来源创意是指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状态,亦指所创出的新意或意境。
古书中很早就有对创意这个词的运用,汉王充《论衡·超奇》中说道:”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
”创意是人思维的一种特殊突发性表现,它不同于一般由感性认识的积累逐渐上升为知性和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而呈现为一种突发的领悟。
在艺术设计中,创意的体现尤为重要,它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设计的灵魂,犹如一道闪光,一下子照亮、打通了设计师的思路。
一、生活的启发设计创意源于生活,抽象于生活,为生活所服务。
单看悉尼剧院,形似莲花,埃菲尔铁塔是个a字形,无不透露出设计师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创意的印迹。
生活常常是无声的也正是这种自然朴实、毫无矫揉造作的“拿捏”精妙的诠释出了将艺术与美融于设计的最高境界。
同时,将多元素、甚至是多文化风格混合搭配之后所呈现出的“平衡”展露无遗。
所以生活与灵感创意之间的关系是无可厚非的,创意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也可能是成就伟大设计师的源泉。
好的创意设计作品的灵感可能来源于旅游的所见所闻,来源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大自然的万物之中,可能来自一个事物,也可能来自于一种思想,一种社会的状态,设计师的创意素材是通过接触现实生活中诸多新奇的东西,慢慢陶冶培养起来的。
而这种培养是要对生活进行分析、记忆、积累……没有记忆性的积累就少了创意灵感的源泉,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算突然的神经兴奋,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好的灵感是长时间的积累和瞬间的爆发。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美好的事物,设计师需要一种发现美好事物的眼光。
我们的审美就建立在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里,小时候家里的特殊布置肯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和艺术细胞的启发,生活中的各种影像,见闻,都能给与我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启迪,伟大的设计师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生活中的每一件美好事物都能成为一件优秀作品的来源。
关于室内设计的名言150句_名人名言完整版
《对于室内设计的名言》1、做设计的不用显得高人一筹,都是社会工种罢了;2、将设计融于人性,将家居带入洋洋自得的情境。
3、站在客户的角度,充足思虑为何找你做设计的原因。
4、你是设计师,不是战斗机,需要亲和力;5、好的设计,不必过多语言表达,透过版式课和改正课的学习,学到了好多的知识,希望此后能成为真切的能手! --- 殷亮6、设计是包含功能资料工艺造价审美形式艺术风格精神意念等各样因素综合的创作。
7、用极简的线条勾画出最具灵性的空间。
8、设计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改变!成就空间和睦,让设计物有所值,让细节创建完美!9、晒肚皮的感觉真爽!获取也是一种失掉!--- 王辉波10、人能够改变环境,环境能够影响人,而设计则能够改变人和环境。
11、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入任何场合,那样很天真;12、装修的灵魂是设计设计的灵魂是文化13、设计师喜爱完满,喜爱挑刺,喜爱比较,请别在生活中这样。
14、以人为本,全部环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建完满的室内环境15、假如有一天你退步了,你会发现被行业甩得很远;16、免费是世界上最贵的,倡导有偿设计,现实的酬金才有现实设计。
17、版式设计,设计版式,视觉的编排。
--- 郑丁丁18、自然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19、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王玉生20、谁都是从零开始,碰到虚心讨教的朋友能帮就帮,没有时间也说明一下,就算你真牛 B 也要尊敬人;21、对于我们来说,时髦是现实的解毒剂。
维果罗夫22、设计的过程是选用与舍弃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弃取。
-------杨春明23 、简洁而不简单,传统与现代联合的文字语言- 心目中的版式设计。
-- 逄岩24、装修美的享受是属于客户的,创意的快乐是属于设计师的!25、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摆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
26、做设计不难,做好设计不简单。
-- 杨秀娟27 、设计是简单与复杂简单与困难欢乐与悲伤的复合体。
---房慧娟28、每天在迷失中繁忙,几乎感觉有太多的愿望未达成,有太多的事情没有方法来安排时间,该如何安排时间,这是个问题。
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摘要】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等,但就简单而言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学习等等,都离不开设计。
设计不仅仅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设计;生活;大学;关系一、生活的含义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思洛的需求金字塔所呈现的那样,人的生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不同事物的需求。
人具有几种不同层面的需求,主要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学修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
当人们忙于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能考虑的仅仅是一个容身之地,也难以有对美的更多追求。
当生存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生存的更高境界,那就是更美好的生活。
在生活中人们懂得了怎样使周围环境变得更加赏心悦目,并追示更高的生活情调。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设计就是一个对生活的创造性系统再现。
二、何为设计法国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没有艺术,人类的生活便会黯然失色。
”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结晶的产物,对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巨大的贡献。
它一方面是创造性的,比如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他又是理性的,比如科学技术等。
设计,从内涵上来说,就是从技术的、经济的、文化的、物质的角度出发,以功能作用和宜人性为最终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筹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功能、外在形态以及文化属性的使用品的设计,也包括审美性较为突出的观赏性作品;从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发展属性上看,它既包含以传统手工艺的传统型设计,也包含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型设计。
简单而言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三、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就犹如一首美妙歌曲中词与曲的关系一样不可分割,词是一首歌的灵魂,它是作者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是与作者心灵发生触碰的基础;而生活则是设计师设计的出发点和灵感的来源。
设计来源于生活
论文:设计来源生活观点:设计来源生活设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
设计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互为关系。
首先,它提供了人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人的日常生活是生活方式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它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
经过设计的艺术化的物质基础,从碗、杯、餐具到沙发、卧具乃至整个生活环境,设计使其处于美的和艺术化的层面上,从在则使生活具备了艺术文化的意义艺术设计不仅创建了一个美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创建和设计艺术设计是人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化而设计出的一种创造性方法。
设计来源于生活、超脱于生活主要体现在设计产品的功能性和形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技术性和文化性。
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技术性是根据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做出的初级设计,设计从初级上升为高级的时候就是产品的形式性、艺术性、文化性。
这两个看上去对立的方面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也就是所谓的对立统一的。
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
文化就是生活。
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设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自然、生活给设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设计尽情地表现自然,表现生活,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生活来源自然。
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设计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远古时期,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
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这是设计的开端。
猿人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
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兽作斗争,猎取食物。
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心得
《设计中的设计》读书心得《设计中的设计》读书心得1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直是我很想读的一本书,但读完这本书后,说实话,我不是很明白,也许是对里面的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吧,因此这本书包含的内容都不是很明白,懵懵懂懂的。
设计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与设计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
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共同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然而,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师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设计其实是我们观察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如果设计师能够以一个动态的眼光,去判断所面临的'项目,或许会生出一些更具生命力,更具开创性的想法,去指导设计的行为,其结果会更好。
而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很多人和书都在提醒着我们,人应当保持一种纯洁的心境。
设计其实也一样,虽然常常不可避免地与商业相关,却不能成为市场利润的奴隶。
因为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因此,设计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地与我们的生活相互联系。
成语必不可少: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如: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判死刑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又如:食品是人人必不可少的。
成语懵懵懂懂: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
”又如: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设计中的设计》读书心得2坦白的说,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并不知道设计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也一直想知道答案。
在十一假期的时候我就在书店买了一本老师推荐的《设计中的设计》这一本书,想从中获取我想要的答案。
于是带着问题,我就开始了我的“发现之旅”。
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到我们所穿的衣服,设计无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源于生活,也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设计的影响无处不在。
当我们走进一家精心设计的咖啡店,我们会被舒适的座位、精致的装饰和精心设计的咖啡杯所吸引。
这种设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设计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有品味。
设计也在我们的日常用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使用一款设计精良的手机,我们会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设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设计源于生活,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设计的灵感往往也来源于生活。
设计师们常常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各
种各样的作品。
一位设计师可能会从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旅行、一次美食体验或是一次与朋友的交流中获得灵感,然后将这些灵感转化为具有实用性和美感的作品。
设计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又为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
因此,设计源于生活,也成就了生活。
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便捷,更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可能性。
让我们珍惜设计带给我们的一切,让设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来源于生活
设计来源于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
从我们所使用的家具、电器到我们所穿
的衣服,设计都是无处不在的。
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功能和实用性的结合。
而这种设计的灵感和来源,往往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设计的灵感来源。
比如,一个简单的水杯,它
的设计可能来自于设计师在生活中发现的一片树叶的形状,或者是一个瓶子的轮廓。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点滴,成为了设计的灵感来源。
生活中的色彩、纹理、形状,都是设计的灵感来源。
比如,一个设计师可能会
从一幅风景画中汲取灵感,将其中的色彩和纹理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又或者是从一片树叶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出了一款独特的家具。
生活中的需求和问题,也是设计的灵感来源。
比如,一个设计师可能会从自己
的生活经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求,然后将这些问题和需求转化为设计灵感,设计出了实用性和美观性兼具的产品。
总之,设计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是设计的灵感来源。
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可
能成为设计的灵感来源。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身边的一切,从中汲取灵感,创造出更加美好和实用的设计作品。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设计的源泉。
设计理念
2、用心来感悟,用爱来装饰,物物皆太极,功夫在诗外。
3、用心去经营一份作品,从个人做起,促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4、空间设计就像是一本本书,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内容,每个空间都应体现使用者的文化与精神,所以,我们要赋予空间以生命,空间只有自由,才会舒适.生活没有惊喜,除非你给空间带来生机,在这里我们将给您空间以色彩,生命,让你感觉到愉悦和自由.
11、设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简约而不简单、时尚而更实用的设计风格,置身其中,带给您的不单单是一个居住的环境,更是一个享受的场所!
12、设计来源于生活。
13、喜欢设计,寻觅其中的乐趣,实现自己念想 ,单纯的心境 敏感的心灵 遇到意外和惊喜可以捕捉动心那刻 ,感性的面对接受,理性的分析处理,热爱、享受生活,生活中寻找乐趣, 注重广泛意义上个人魅力修养与提升 ,乐观的心态和担负责设计理念,在做设计构思时,我主要根据业主的个人性格,喜好及其文化背景,进行可协调搭配,尽可能切近业主的人性化思想,不盲从潮流,为每一个室内设计项目带来深度和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6、简洁中追求统一,实用而不乏时尚
7、置身设计其中,感受空间里的每一缕阳光!
21、设计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生活中的人。家居设计就是人的精神与物质空间的统一。简单、含蓄、自然,同时也具有色彩与激情,更加上一些细腻与别致,这就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也是我们从事设计工作所肩负的重任。
22、设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23、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用艺术诠释生活,让生活成为一种艺术,保证其空间效果,让"家"充满舒适、温馨的感觉。
8、建筑是要有美感的,但真正的美不是严守形体的产物,是由许多因素结合产生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生活本身。
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是设计,无论是家居装饰、衣食住行,还是日常用品,都离不开
设计的影响。
设计源于生活,而生活也因设计而美好。
首先,家居装饰是生活中设计的重要方面。
一个舒适、温馨的家,离不开精心
设计的布局和装饰。
从家具的选择到墙面的装饰,从灯光的设置到色彩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是设计师用心的成果。
通过精心的设计,家居空间可以变得更加舒适、温馨,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和放松。
其次,衣食住行也离不开设计的影响。
从时尚的服装设计到美味的食品包装,
从便捷的交通工具设计到舒适的住宿环境,设计无处不在。
设计师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设计的美好。
最后,日常用品也是设计与生活的结合体。
手机、电脑、家电等各种日常用品,都是设计师们用心设计的成果。
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和人性化的功能设计,这些日常用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享受。
总而言之,设计源于生活,生活也因设计而美好。
无论是家居装饰、衣食住行,还是日常用品,设计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便利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让我们珍惜设计带来的美好,让生活因设计而更加精彩!。
生活中的设计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现代设计活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物质的相对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要求,肩负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任,并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同时也改变着生活。
设计是一种有意识、有动机、积极主观地解决功能,创造市场,影响社会,改变行为的创造行为。
设计面向大众,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人类的设计由来已久,从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发展到现代的高档艺术消费品,从解决基本的使用功能到如今的纯精神满足,设计活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设计满足精神功能的特征更显强大。
现代设计与人类生活更是密切相关,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现代设计在推动现代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担负重任,设计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学习、工作、社会交流、旅游娱乐等。
现代设计概念中丰富的信息,在全球化浪潮的作用下充斥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设计可谓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力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设计的影子,每一个人总是在不经意间与设计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
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换言之,文化是来源于人们所生活的的环境里精神的共性,这从另一个方面更证明了设计的灵感与动机都是来源于与人们最为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
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对于现在紧张又忙碌的生活来说,装修是一个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恼人过程。
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颜色作为居室风格设计主线,一切围绕这个主线来选择和搭配,这应该是一种省力又讨巧的办法,能把握自己心仪的色彩也是一件比较有成就感的事。
设计来源于生活
目录
CONTENTS
-
01 观察生活,发现细节 02 体验生活,理解情感 03 创新生活,引领未来 04 融合多元,丰富设计 05 持续学习,提升设计
设计来源于生活
01
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 思考的方式,一种创造的过程
02
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表现,更是一种 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
总的来说,设计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深入观察、体验 和理解生活,设计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因此,设 计师应该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用他们的设 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融合多元,丰富设计
融合多元,丰富设计
生活中的多样性为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创意 。设计师应拥抱这种多样性,将其融入到 他们的设计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 、不同的传统,都可以成为设计的灵感来 源。通过融合这些元素,设计师可以创造 出更加丰富、更加有深度的设计 比如,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将不同的 风格、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 全新的设计。他们可以从传统的图案、色彩 和材质中寻找灵感,也可以从现代的艺术、 建筑和科技中获取创意
01
未来的设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设计领域中取
得成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持续学习,提升设计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
XXXXXXXXX
体验生活,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情感需求, 从而在设计中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创新生活,引领未来
创新生活,引领未来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为了引领未来。因此 ,设计师需要在理解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他们的专业技 能和创新思维,创造出能够引领未来的设计。比如,未 来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环保、节能、可持续等因素,这 就需要设计师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出符合这些需求的建 筑 创新生活,需要设计师具备前瞻性的视野和对未来的独 到见解。他们需要超越现有的解决方案,创造出能够改 变生活的全新设计
设计师的座右铭
设计师的座右铭设计师的座右铭大全设计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改变!成就空间和谐,让设计物有所值,让细节缔造完美。
下面是设计师的座右铭,欢迎参考阅读!1、同质化完全是个谎言,第一用材不同;第二设计不同;第三经营理念不同。
2、你是设计师,不是战斗机,需要亲和力。
3、好的设计作品,是使人生活得更为幸福的设计作品。
4、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
5、时尚不是设计师与顾客的对话,而是骗者与傻子的对话。
6、我们制作销售产品的广告,但也请记住,广告负有广泛的社会责任。
7、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
8、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9、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10、摩擦产生星星之火,星星之火点燃伟大创意的燎原巨焰。
11、谁都是从零开始,遇到虚心求教的朋友能帮就帮,没有时间也说明一下,就算你真牛B也要尊重人。
12、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有时迂回曲折能够更快地抵达终点。
13、设计师是做设计给人用,不是做给自己看,或者让朋友称赞。
14、这是上天的安排,是生命对我们的选择,我们不用抱怨宇宙为我们选择的人生的设计,遵循这个设计,让它成为精致的艺术品就是人生的最终愿望。
15、合理划分空间,让设计融入生活,营造自然,品味,格调。
16、没有一个法官比我对自己更严格,我对每件设计作品进行评判,这个适合市场吗?NO,那就取消,这样的法官制度使我工作更有效率。
17、很明显的,公司不可能比员工成长得更好或更快。
18、持之以恒的学习是设计的来源,责任感是设计的原则,而灵感是设计的升华。
19、人为生活而设计,设计为生活而存在。
20、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亦如是。
21、不想做总工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
22、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23、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24、在我认为,做广告最伟大的成就是使人信服;而没有任何东西比产品本身更能说服人。
设计源于生活
设计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是设计,无论是家居装饰、服装搭配还是日常用品,都离不开设计的影响。
设计不仅仅是美的呈现,更是为了给人们带来便利和舒适。
设计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服务于生活。
家居装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好的家居设计可以让人们感到舒适和愉悦。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家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追求美观,更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比如,一张简约而舒适的沙发、一个实用的收纳柜、一盏柔和的灯光,都是设计带给人们的舒适和便利。
而在服装领域,设计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服装设计不仅仅是追求时尚和美观,更是要考虑到穿着者的舒适感和实用性。
一件合身的衣服、一双舒适的鞋子,都是设计带给人们的便利和舒适。
除此之外,日常用品的设计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手机、电脑、厨房用具等等,都是设计的产物。
好的设计可以让人们更方便地使用这些日常用品,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设计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无论是家居装饰、服装搭配还是日常用品,设计都离不开生活的影响。
好的设计不仅仅是美的呈现,更是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设计,让设计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设计来源于生活
设计来源于生活
设计无处不在,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每天穿着的衣服,到我
们居住的房子,再到我们使用的各种产品,设计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这些设计又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受到生活的启发和影响。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设计的灵感来源。
比如,一个美丽的日落可以启
发设计师创作出色彩斑斓的服装设计;一片优美的自然风景可以激发建筑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甚至是一杯香浓的咖啡也可以启发创意家居产品的设计。
生活中的美好和独特之处都可以成为设计的灵感之源。
设计来源于生活,也回馈于生活。
优秀的设计作品往往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
便利和美好。
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让我们的居住更加舒适;一款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一幅美丽的艺术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设计不仅是来源于生活,更是服务于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它们可能会成为设计的灵感来源。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设计,因为它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和便利。
设计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设计的力量。
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一个留学北美的学生的设计日记"学设计第一个要认识到的就是设计不是艺术。
我就是一开始没有分清这个概念,在第一次上设计课时可苦大了。
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
这并不是说设计里没有表现的成份,更不是说艺术是不在乎沟通的。
但是两者放在这两项上的重视是有较大差别的。
设计是不能凭感觉做的,要考虑各种因素,要寻找最隹的表达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有效视觉语言。
决定一个设计作品的质量的往往是它的细节,例如字体的选择,图形的构造,颜色的差异等等。
这些细微的差别(nuance) 在体现作品整体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无论一个设计的想法有多好,如果制作粗糙,便会失去魅力。
另外,如果我们要求自己注意这些细节和它们的影响,很可能会从中发现一些新的灵感和方向。
从一开始学设计时,老师就不断地强调变化(variation) 的重要。
做一项作业时,我们从来不会去专门寻找它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试着把自己的各种想法整理出来,尽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从中再探索,不断地让一个想法把自己带到另一个想法。
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想像力,看到不同的可能性。
虽然最后的成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
这个探索的过程是无法用任何东西取代的。
今天老师提到variation (变化) 和alternative (替换) 的区别,我觉得挺重要的。
变化是寻找同一种表达方式的各种表现方法,而替换则是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
比如说吧,音乐符号,五线谱,乐器都是音乐的不同变化表达方式,而替换的表达方式可能包括提示音乐气氛的颜色,知名音乐家等。
有时如果一个想法好像总是做不好的话,也许该寻找一个替换的想法,而如果找到了合适的想法的话,便应该看看它都可以有什么变化的表现方式,以得出最隹的解答设计。
变化和替换的界限往往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有个大概概念的话,还是会有些帮助的。
我觉得学设计与做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起源于生活,也主导着人们的生活。
只是当某类设计成为一种主流审美取向时,这种设计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从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环境艺术设计更是如此,它不仅促进了生态、功能、精神环境的提升,同时还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与科技水平。
而创意是创新的开始,创新始于创意,其根源则来自对生活的热爱。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程可知: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诞生,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未来,正是这样我们才说创意成就人类的未来(图---1)。
尤其是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我们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觉来研究其概念设计的特征与方法,无疑对其创意设计及其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并对成就和创造人类未来富有创意与个性的环境空间具有研究意义及探索价值。
图---1. 创造就是突破旧的事物,创建新的事物,而没有创意就没有创造,没有人类的诞生,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没有创意就没有人类的未来,正是这样我们才说创意成就人类的未来。
1.设计创意与概念设计所谓创意就是创立一个新主意。
其属性有两个:即新颖性与初始性。
凡是创立的东西都是新颖的,都是对前人成就的突破,为此它具有新颖性与明显的初始性。
而创意是新颖性与初始性的统一,缺少一个属性就不是创意。
创意是一种思维活动,它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却引起并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所谓概念则是指人对能代表某种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意义所形成的思维结论。
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
而设计创意则是设计者针对设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进行归纳与精炼所产生的思维总结,其容包括设计师对将要进行设计的方案做出的周密调查与策划,分析出客户的具体要求及方案意图,以及整个方案的目的意图,地域特征,文化涵等,以及设计师由此通过各自独有的思维素质产生的一连串设计想法,并在诸多想法与构思的基础上提炼出来最为准确的设计概念。
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创意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
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创意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
为此,我们说如果概念设计是一篇文章,那么设计创意则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而展开,设计创意则联系着概念设计的方方面面。
由此可见,概念设计需要全面的思维能力,概念设计的中心在于设计创意,设计创意的提出与运用是否准确,完善决定了概念设计意义与价值的实现与完善。
2.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探索的意义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的必然产物,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和传播,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时期,虽有其不同的理解,然而它首先是基于对艺术的某种社会属性,以及艺术与广泛的社群利益之间的在关联性的表述。
因此,环境艺术显然不是对艺术表现的载体(物质性媒介种类)或艺术语言之形式特征及风格的某种界说,而是指向艺术表现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倾向,抑或艺术面对社会所服务的对象及其特性。
尤其是现代环境艺术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日本、国、地区,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环境艺术在中国大陆崛起的主要原因和条件,均是由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达到一定的高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达到了较高程度的发达、稳定和国际化,特别是大众文化及社会福利事业达到了各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环境艺术在整体社会环境(物质与文化环境)发展的客观需求下显出了它深刻而丰富的当代文化语义和社会涵⑴。
概念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最接近设计本质的环节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在各个层面组织的环境艺术设计竞赛中让许多才华横溢的设计师脱颖而出,而且在一系列重大工程设计项目的设计竞标中展现出人类面向未来的创造力与开拓精神。
诸如国际建筑师协会每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举办的建筑专业学生国际设计竞赛、世界规划师大会举办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国际设计竞赛,以及各类景观设计、室设计、展示设计、家具概念设计竞赛等。
而在重大工程设计竞赛中,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国际设计竞赛中,丹麦建筑师伍重的方案在32个国家233个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奖,其建筑造型的既像在风浪中鼓帆前进的巨型帆船,又像漂浮在悉尼港湾海面上的洁白贝壳,则被誉为“揭开了现代建筑的新篇章”,建成后的悉尼歌剧院更是被公认为20世纪世界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图---2)。
而1982年3月美人女建筑设计师林璎参加美国建筑家学会组织的美国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在1421个应征方案中成为首选方案,并最终获得批准建造(图---3)。
图---2. 漂浮在悉尼港湾海面上的悉尼歌剧院图---3.美国越战纪念碑设计国近年来对概念设计也比较重视,不同类型的概念设计竞赛可说是此起彼伏,异常热闹,从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来看,中国建筑学会室设计分会一年一度的中国室设计大奖赛中的方案类,“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设计竞赛及中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学年奖,以及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两年举办一届的“为中国而设计” 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等,均成为展现环境艺术最新设计概念、发现新人的重大赛事。
在重大工程设计领域,2008年奥运会重点建设项目“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标(图---4),2010年世博会园区总体概念规划与重要展馆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国际竞标(图---5),以及将于2007年底建成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国际竞标(图---6),中国中央电视台建筑设计方案国际竞标(图---7)等,均可看到概念设计在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与艺术魅力。
图---4.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图---5.2010年世博会园区总体概念规划方案图---6.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图---7.中国中央电视台建筑设计方案也正是基于概念设计的特殊作用与现实意义,在2001年“第二届国际建筑设计展”上,市建委有关人士透漏,为了控制社会总成本的增加,有效的保护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限制恶性竞争,市在设计招标的管理上,将实行国际通行“概念设计”投标,至此这一管理办法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审批阶段。
只是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从理论层面可见到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虽然在各类竞赛中以“概念设计”为名的活动层出不穷,但如何使概念设计名符其实,如何通过概念设计将设计师的设计创意展现出来,直至为我们明天与未来的生活服务,显然是一个设计的持续发展与文化建设层面应该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对其进行理论探索也有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3.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创作要素环境艺术概念设计中的创作要素主要包括空间、造型、艺术、技术、材料、环境与文化要素等层面的容,具体如下所述:3.1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空间要素所谓空间是指“空虚能容受之处”。
然而既谓空虚,必能容受,既欲容受,便需设计。
只是空间形态不同于平面、肌理、立体等实体形态,有其特殊的形成、操作和组织规律(图---8)。
图---8.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空间要素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有一段话: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其用意就在于强调建筑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
这段话的含义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明确地指出“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生命。
这里所说的建筑,是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在的广义建筑学。
显然,环境艺术设计属于空间艺术的研究畴。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也是其概念设计研究的重点。
只是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中的空间要素,并不只限于形成空间结构部分的长、宽和高的总和,而是空的部分本身,即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
空间感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和花园等。
凡是经过人为去限定一个空的部分,就可以有效地算作空间了。
环境艺术设计的容不在于限制开阔空间的那些实体屏障的本身,而是在于表现空间是如何通过这种阻隔过程而被组织成有意义的构图形式,我们不应把注意力仅仅放在构成这种空间的界面上,而应把握空间整体的感觉方面。
而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对空间要素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对空间的物质属性、空间的精神属性与空间的文化属性等方面空间要素的概念设计。
3.2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造型要素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造型要素是指构成形体的基本知觉元素。
包括形态、色彩、材质与光影等部分的容(图---9)。
图---9.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造型要素1.形态,2.色彩,3.材质,4.光影。
其中:形态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它是指城市及建筑外环境空间中形态要素的表现形式,其概念设计可从构成形态的要素点、线、面、体等方面及平面、立体、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如小沙里宁设计的纽约肯尼迪机场TWA候机楼,就选择了酷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鸟的建筑造型,更重要的是由于结构的因素产生一种全新的空间形象。
它集象形特质、应力形态与功能性于一体,充分实现了形式、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设计概念。
色彩也是造型要素之一,由于色彩具有先于形态识别的特点,其概念设计可从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等方面及对比、调和,以及物理、生理、心理、地域、文化等方面来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如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城市及建筑环境色彩,即展现出绚丽多姿的异国风情的设计概念。
材质是指材料和质感的结合,也是造型要素之一。
其概念设计可从材质表面的可视属性,即色彩、纹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发光度等以及物理、化学等方面来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如由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共同设计建造的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建筑师有意將结构和设备作为建筑物的装饰, 其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及管线全部暴露在外,其建筑的材料和质感在空间中展露无疑,体现了高技派的设计概念。
光影是指光和影的结合,两者是从不分开的,只是光在明处,影而在暗处而己。
其概念设计可从光影的造型、色彩、空间等方面来提出设计的构思创意;如颇负盛名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一直用现代主义的国际式语汇来表达特定的民族感受、美学意识和文化背景,在其作品中光影的利用即达到一个极高的境地。
3.3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中的艺术要素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艺术作为与环境艺术共生的一个有机的侧面,在环境艺术历史上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
如何理解现代艺术和环境艺术概念设计创作的关系呢?引用澳大利亚著名环境艺术设计师理查德•古德温(Richard Gocdwin)的话“艺术是设计的源泉,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具有艺术家一样的思维,其创作过程也同样需要艺术家式的敏锐和激变,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们更需要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现存的设计,但是设计和艺术之间的确存在着矛盾,并且持续不断此消彼长。
即需要我从纯粹的艺术行为,转移到相对实际相对商业化的环境设计领域去。
当然,我认为这是能够通过寻找到一个比较妥善的方法来加以解决的,比如用以将艺术的手段和思维方式转变为商业性创作所用的概念”由此可见艺术要素对与环境艺术概念设计的价值上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