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
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策略探索
2008年第5期(总第111期)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30U R N A LO F M U D A N J I A N G C O L L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NN o.5,2008Ser ial N o.111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策略探索官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传统师范教育存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师范院校应明确办学目拓.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实习制度,从而切实提高师范生从教前的教学能力,缩短他们从教后的适应期.[关键词]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08)05--0086--0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跨世纪的优秀教师。
在我国,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国家培养出大量合格、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目前,师范教育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学术水平提高、轻教学能力培养的倾向。
导致师范生毕业从教后有长达3~5年的实践适应的过程,【1】(P32’不能很快胜任教学工作。
致使不少学校抱怨新上岗的师范生教学能力低下.不会教、不菩教;许多师范生毕业后也反映不是自己“不会”,而是“不知道怎样教学生才能会”。
因此,师范院校应积极探索培养师范生职前教学能力的策略,加强师范生职前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一、明确办学目标近年来。
随着我国大学综合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确实存在着不少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倾向,某些师范院校片面追求学术性,轻师范性。
导致大批师范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学术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却。
不会当老师,不善当老颊”.完全违背了他们报考师范院校的初衷,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从教的水平,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
因此,师范院校必须重新明确办学目标.回归“师范”特色,坚守“师范性”,始终把培养优秀教师作为自身的“天职”.二、调整课程设置目前,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课偏多、偏细而教育学科单薄,中学教材教法课时偏少,教师基本技能课基本为零.这种情况下很难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七十多个国家教师教育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教育类课程及教育实习约占总学时40%。
《2024年电影《刮痧》中交际失误现象的跨文化分析》范文
《电影《刮痧》中交际失误现象的跨文化分析》篇一一、引言电影《刮痧》以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碰撞。
其中,交际失误的现象频发,并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结合电影情节,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刮痧》中的交际失误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二、跨文化交际与电影《刮痧》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电影《刮痧》通过展现中国家庭在美国的生活,为观众呈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交际现象。
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中的情节,探讨交际失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三、电影中交际失误的现象(一)语言障碍导致的交际失误电影中,中国家庭成员在与美国社会交流时,常常因语言障碍而产生误解和尴尬的场面。
如电影中的主角在法庭上因不懂英文而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法官对其产生误解。
此外,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习惯也与美国社会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他们在与美国朋友交流时无法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失误除了语言障碍外,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交际失误的重要原因。
在电影中,中国家庭成员在面对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习俗、信仰等方面时,往往因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产生误解。
例如,在处理家庭矛盾时,中国家庭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调解方式,而美国社会则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难以达成共识。
四、交际失误的后果与影响交际失误不仅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双方沟通不畅等问题,还可能引发误解、冲突甚至矛盾。
在电影《刮痧》中,由于交际失误,中国家庭成员在面对美国社会时常常感到孤立无援,甚至被误解为不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
这些交际失误不仅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五、解决交际失误的对策与建议(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减少交际失误的发生,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包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习俗、信仰等,学会用对方的语言和方式来交流。
新闻传播学推荐阅读书目
新闻传播学推荐阅读书目一、新闻学和传播学基础类:1.传媒的四种理论,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2.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新闻自由委员会3.美国新闻史,迈克尔·埃默里等4.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5.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6.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7.传播学史,E·M·罗杰斯8.大众传播模式论,丹尼斯·麦奎尔9.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塞弗林10.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希伦·A·洛厄里等11.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丹尼尔·麦奎尔提高类:1.新闻专业主义,吴飞2.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3.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4.受众研究读本,罗杰·迪金森等5.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6.作为话语的新闻,托伊恩·A.梵·迪克7.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约翰·费斯克8.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9.媒介分析技巧,阿瑟·阿萨·伯杰10.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安德斯·汉森等11.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12.大众媒介与社会,詹姆斯·库兰等13.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等14.媒介事件,丹尼尔·戴扬15.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哈罗德·D·拉斯韦尔16.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约书亚·梅罗维茨17.公众舆论,沃尔特·李普曼18.作为文化的传播,詹姆斯·凯瑞19.交流的无奈彼得斯20.电话的社会影响,伊锡尔·德·索拉·普尔批判理论与文化理论1.传播批判理论,张锦华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本书是较好的传播批判理论入门读本,系资料室有复印本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于尔根·哈贝马斯3.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马克斯·霍克海默等4.单向度的人,赫伯特·马尔库塞5.传播政治经济学,文森特·莫斯可6.富媒体,穷民主,罗伯特·麦克切斯尼7.解放·传媒·现代性,尼古拉斯·加汉姆8.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约翰·费斯克等9.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雷蒙·威廉斯10.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同时参阅同一作者的另一本书大众文化与传媒11.文化研究读本罗岗等12.解读大众文化,约翰·费斯克13.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戴安娜·克兰14.认同的空间,戴维·莫利15.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道格拉斯·凯尔纳16.文化帝国主义,汤林森17.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泰玛·利贝斯等18.商业文化礼赞,泰勒·考恩19.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20.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21.关于电视,皮埃尔·布尔迪厄二、其它政治学政治科学,迈克尔·罗斯金等,华夏出版社西方政治思想史,约翰·麦克里兰,海南出版社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莱斯利·里普森,华夏出版社、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上海人民出版社论自由,密尔,商务印书馆自由与传统:柏克政论选,柏克,商务印书馆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商务印书馆学术与政治,韦伯,三联书店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三联书店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波普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极权主义的起源,汉娜·阿伦特,三联书店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汉娜·阿伦特,江苏人民出版社正义论,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桑德尔,译林出版社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三联书店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亨廷顿,上海三联书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戴维·伊斯顿,华夏出版社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福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自由、市场与国家,布坎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朱学勤,上海三联书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张灏,新星出版社自由主义,格雷,吉林人民出版社论民主,罗伯特·达尔,商务印书馆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丹尼尔·贝尔,三联书店共和、社群与公民,许纪霖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民主的模式,赫尔德,中央编译出版社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邓正来,四川人民出版社政府过程,胡伟,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民主的细节,刘瑜,上海三联书店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历史深处的忧虑等林达系列社会学社会学,戴维·波普诺,华夏出版社社会理论指南,布莱恩·特纳,上海人民出版社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史蒂文·塞德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艾尔·巴比著,华夏出版社经济与社会,韦伯,商务印书馆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分工论,涂尔干,三联书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广西师范大学出。
大众传播学参考书目
《大众传播学》参考书目一、书籍 推荐参考书书名 著译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传播理论概论:《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传播学引论》 李彬新华出版社 1993年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 198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 [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大众传播学诸论》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 新华出版社 1990年《传播理论》又:《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斯蒂文.小约翰[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2004《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 华夏出版社2000年《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英]麦奎尔清华 2006年《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 〔美〕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传播学》鲁曙明 洪浚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传播学史——一种传[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记式的方法》[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美〕N.维纳商务印书馆1989年《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人际传播社会交换[美]迈克尔.罗洛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论》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组织传播》[美]凯瑟琳.米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年[美]罗伯特.福特纳华夏出版社2002年《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大众传播社会学》[日]竹内郁郎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年《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北美传播研究》郭镇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交流的无奈──传播[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年思想史》《话语与社会变迁》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 华夏出版社 2003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 新华出版社 2004年《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 2004年《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 〔美〕埃弗利特.E .丹尼斯、约翰.C .梅里尔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 《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 2004年 《日常关系的心理学》 [美]史蒂文.达克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5年传播效果与受众:《舆论学》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华夏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2002年《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美〕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群氓的时代》〔法〕塞奇.莫斯科维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群众与权力》〔德〕埃利亚斯.卡内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心灵、自我与社会》[美]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有效传播》[美]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清华2005年《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令飞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韦尔伯.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0年《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法]弗朗索瓦丝.勒莫商务印书馆1999年《谣言》[法]卡普费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谣言女神》〔德〕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中信出版社2004年《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社会心理学》〔美〕Taylor and Sear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认知失调理论》[美]利昂.弗斯汀格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共同体与社会》[德]斐迪南.藤尼斯商务印书馆1999年《孤独的人群》[美]大卫.里斯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美]保罗.福塞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陆学艺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丁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知沟”现象研究》《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大众传媒与农村》方晓红中华书局2003年〔英〕约翰.塔洛克商务印书馆2004年《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传播与社会影响》[法]塔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美]Glenn G. Spark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媒介效果研究概论》(英文影印版)《说服:接受与责任》[美]Charles U. Lars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十版,英文影印版)传播媒介研究:《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6年《数字资本主义》[美]丹.希勒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传播形态变化:认识[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新媒介》《未来之路》[美]比尔.盖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麦克卢汉精粹》[加]麦克卢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数字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软边缘:信息革命的[美]保罗.利文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历史与未来》《思想无羁》〔美〕保罗.莱文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托马斯.鲍德温华夏出版社2000年《大汇流:整合媒介、咨询与传播》〔美〕约瑟夫.梅洛瓦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福布斯电脑革命史》[美]杰弗里.扬海南出版社1999年新华出版社2004年《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新华出版社2004年《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传播的偏向》[加]哈罗德.伊尼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传播与帝国》[加]哈罗德.伊尼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大卫.阿什德华夏出版社2003年《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信息烟尘》〔美〕戴维.申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994年《信息崇拜》〔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曹荣湘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西方媒介史》[法]让-诺埃尔.让纳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世界是平的》[美]托马斯·弗里德曼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群言出版社2006年《世界是平的吗?》[美]罗纳尔多·阿罗尼卡姆特·瓦罗杜《长尾理论》[美]克里斯·安德森中信出版社2006年《世界是新的》[美]约翰·帕夫里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今日媒介:理解媒介、(美)约瑟夫罗伯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文化与技术》传媒文化与文化研究《文化的阐释》〔美〕格尔茨译林出版社1999年《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大众文化研究》陆扬、王毅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解读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三联书店1989年《神话——大众文化诠释》[法]罗兰.巴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消费文化读本》罗钢、王中忱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隐形书写》戴锦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关于电视》皮埃尔.布尔迪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年《文化民粹主义》[英]吉姆.麦克盖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启蒙辩证法》[德]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重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003年新版《霍克海默集》〔德〕霍克海默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英]马修.阿诺德三联书店2002《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美]迈克.费瑟斯通译林出版社2000年《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英]约翰.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戴锦华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陈刚作家出版社1996年《信息方式》[美]马克.波斯特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消费社会》[法]波德里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美]戴安娜.克兰译林出版社2001年《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重组话语频道》[美]罗伯特.艾伦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电视与社会》[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电视与权力》王逢振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美〕劳拉.斯.蒙福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电视与日常生活》〔英〕罗杰.西尔弗斯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美]泰玛.利贝斯,埃利胡.卡茨华夏出版社2003年《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美]约瑟夫.塔洛华夏出版社2003年《广告,艰难的说服》[美]迈克尔.舒德森华夏出版社2003年《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商务印书馆2004年《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尹鸿、李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英]约翰.B.汤普森译林出版社2005年《广告符码》[美]苏特.杰哈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英]戴维.钱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研究方法:《科学革命的结构》〔美〕托马斯.库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传播统计学》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薛薇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第4版)》[美]利贝卡.鲁宾、艾伦.鲁宾、琳达.皮尔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美]大卫·莫里森新华出版社2004年《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美]迈克尔.辛格尔特里华夏出版社2002年《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英] 安德森·汉森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媒介分析技巧》[美]阿瑟·阿萨·伯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民族志:步步深入》[美]大卫·非特曼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英]特伦斯.霍克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符号学原理》[法]巴尔特三联书店1999年《社会科学方法论》[德]马克斯.韦伯华夏出版社1999年《社会科学方法的准则》[法]E.杜尔凯姆商务印书馆1995年《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年《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道学究竟是什么》[澳]艾伦.查尔默斯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规范理论:《大众传播法概要》[美]T.巴顿.卡特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刘迪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新闻道德的评价》[美]罗恩.史密斯新华出版社2001年《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5版)》[美] 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总统班底》[美]卡尔.伯恩斯坦、鲍勃.伍德沃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美〕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新华出版社2004年《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政治传播》新华出版社2004年《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美]戈德堡新华出版社2002年《论出版自由》[英]密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年《论自由》[英]约翰.密尔商务印书馆1959年《自由主义》[英]霍布豪斯商务印书馆1996年《自由主义》李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自由与权力》〔英〕阿克顿商务印书馆2001年《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法〕贡斯当商务印书馆1999年《自由与传统》〔英〕柏克商务印书馆2001年《自由秩序原理》〔英〕哈耶克三联书店1997年《自由论》〔英〕以赛亚.伯林译林出版社2004年[美]亚历山大.米克约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报刊的四种理论》[美]韦尔伯.斯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年《媒体与民主》〔英〕约翰.基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张巨岩三联书店2004年《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西方传媒与战争》〔英〕苏珊.L.卡拉瑟斯新华出版社2002年《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新闻界》《权力的媒介》[美]阿特休尔华夏出版社198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媒体与权力》〔英〕詹姆斯·库兰史安斌等译《大众媒介与社会》〔英〕詹姆斯·库兰等华夏出版社2006年《媒体与社会》〔英〕格雷姆·伯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二、杂志《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三、丛书1、新华:新闻传播学译丛(98——99)2、华夏:高校经典教材译丛(99——00)3、北广:传播学书系(2000)4、复旦: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童兵6卷5、华夏:传播·文化·社会12本6、中国社科:传播与文化译丛(2000)7、人大:新闻与传播学译丛(2004)(中文、英文)8、清华: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和英文版)9、新华:西方新闻传播学10、新华:传播市场观潮(5本)四、各章参考文献第一章参考文献:1、《对传播学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张允若《杭州大学学报》1998·12、《传播学理论译介和研究中Communication一词的误译、误解及误用》宋昭勋(香港树仁学院)2003年传播学论坛论文3、《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宋昭勋(香港树仁学院)《现代传播》2006·14、2006年7《国际新闻界》媒体整合与融合专题5、《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蔡雯《新闻与传播》2007年2期6、《媒介融合:从优质新闻业务、规模经济到竞争优势的发展轨迹》章于炎《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3期7、《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蔡雯《国际新闻界》2006年58、《关键概念》(P158)9、《规制变革:媒介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世界多国媒介管理现状的比较与思考》蔡雯黄金《国际新闻界》2007年3期第二章参考文献:1、《大众传媒把关》Shoemaker(休梅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2、《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译者序》展江人大2004年(《哈钦斯报告:解读、误读与关键词》)3、《媒介理论:关键词·语境·汉译——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再认识》4、《读“四种理论”的反思与批判》郭镇之《国际新闻界》1997·15、《西方社会责任新闻理论》张允若《新闻大学》1991夏季号6、《西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的〈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一书学习札记》张咏华(传媒学术网·专家论坛)7、《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王征王涛人大2004年8、《报刊的四种理论》赛伯特(Fredrick Sirebert)皮特森(Theodore Peterson)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56年1982年新华9、《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2003年第三章参考文献:1、《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介》陈力丹《国际新闻界》2004、62、《文化视野中的媒介演变》秦志希罗飞《浙江大学学报》2000、23、《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陈卫星《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4、《麦克卢汉遗产》何道宽《新闻与传播》2000、25、《媒介即文化》何道宽《新闻与传播》2001、26、《解决麦克卢汉的一把钥匙》董侠《国际新闻界》2004、47、1969年《花花公子》访谈录:《麦克卢汉——流行崇拜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而上学家袒露心扉》《麦克卢汉精粹》第四章参考文献:1、《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学科学版〉1994.12、《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3、《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P255第四部分“内容”第十三章《媒介内容:问题、概念与分析方法》第十四章《媒介类型与文本》第五章参考文献:1、(英)麦奎尔受众分析[M] 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 史安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陈韵昭传的受方[J]新闻大学1984(7)4、胡兴荣论传媒受众的主要权利[EB/OL](2004-11-07) 5、蔡骐谢莹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J] 新闻大学2004夏6、王锡苓传播学研究中受众地位与回馈作用演变[J] 兰州大学学报2001(2)7朱南燕案例:《扬子晚报》如何调“众口” [EB/OL] 8、殷晓蓉美国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关于“使用与满足说”的深层探讨[J]中州学刊1999(5)9、(美)菲利普·帕尔姆格林利用与满足的理论研究[A]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六、七章参考文献:1、蔡雯戴佳《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考姆斯教授的对话》,《国际新闻界》2006(2)2、刘海龙《社会变迁与议程设置理论——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国际新闻界》2006(4)3、唐纳德·肖等《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4)4、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现状分析》《新闻记者》2002(2)5、李本乾《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趋势》《当代传播》2004(2)6、黄瑚《议题融合论:传播理论的一个新假设》《新闻大学》2001(夏)7、李本乾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8、郭庆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社会控制——从“沉默的螺旋”假说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3)9、谢新州《“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6)10、郭镇之《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国际新闻界》2006(1)11、郭中实《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12、丁未《大众传播的社会结构与知识差异——明尼苏达小组早期知沟假设研究》《新闻大学》2001秋13、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现代传播》2001(1)14、邵培仁张继康《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2003(1)15、谢天勇张国良《大众传媒与扶贫报道——以1990—1999年〈安徽日报〉为例》《新闻大学》2001夏。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转: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马克思主义传播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范式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5,《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1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作▲17,《交往行动理论》(三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2024年电影《刮痧》的跨文化分析》范文
《电影《刮痧》的跨文化分析》篇一电影《刮痧》:跨文化分析与反思一、引言电影《刮痧》以深入人心的情感描绘了两种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这种独特且感人的故事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来探讨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以及挑战。
本篇分析将详细解读电影的情节、人物、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跨文化元素,以此为窗口来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解决之道。
二、电影概述《刮痧》是一部以家庭、文化冲突和解决为主题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父亲因误解了儿子在中国接受的刮痧治疗而引发的跨文化冲突。
在冲突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和习惯的碰撞,同时也看到了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如何寻求理解和和解。
三、跨文化元素分析1. 文化差异:电影中的主要冲突源自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的刮痧治疗与西方现代医学的冲突,展示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和处理方式的差异。
2. 人物设定:电影中的角色涵盖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背景。
他们在面对文化冲突时,有各自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这使我们看到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理解并尊重对方的差异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3. 家庭关系:电影以家庭为核心,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关系和沟通方式。
这让我们思考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理解和处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四、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与解决之道电影《刮痧》展示了跨文化交流中的主要挑战:误解、偏见和缺乏沟通。
然而,电影也向我们展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理解和尊重、开放的心态以及积极的沟通。
1. 理解和尊重:在面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时,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对方的差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误解和偏见,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2. 开放的心态:我们需要有一种愿意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心态。
这包括愿意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和习惯,也包括愿意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行为方式。
3. 积极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是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关键。
我们需要学会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需要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情感。
新闻传播学书籍100本
【第一部分:传播学早期的人物与著作】1.《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H.米德2.《公众舆论》李普曼3.《李普曼传》斯蒂尔4.《政治学》哈罗德·拉斯韦尔5.《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哈罗德·拉斯韦尔6.《权力与社会:一项政治研究的框架》哈罗德·拉斯韦尔7.《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8.《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罗伯特·K·默顿9.《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施拉姆10.《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11.《传播学概论》施拉姆【第二部分:新闻史、传播史】12.《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埃里克·麦格雷13.《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戴维·克劳利14.《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米歇尔1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新闻写法》罗杰斯16.《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埃默里17.《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迈克尔·舒德森18.《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19.《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马特拉【第三部分:法兰克福学派】20.《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马尔库塞21.《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霍克海默22.《给本雅明的一封信》(英文版)阿多诺23.《文化工业》(英文版)阿多诺24.《霍克海默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奠基》(英文版)John Abromeit25.《包容他者》(英文版)哈贝马斯26.《注意失去了什么:后世俗时代中的信仰与理性》(英文版)哈贝马斯27.《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哈贝马斯28.《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哈贝马斯2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30.《交往转向再思考:阿多诺、哈贝马斯与交往自由》(英文版)Martin Morris31.《批判理论观念: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学派》(英文版)Raymond Geuss32.《理性的消逝》(英文版)霍克海默33.《技术、战争和法西斯主义》(英文版)马尔库塞【第四部分:文化研究学派】34.《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斯图亚特·霍尔35.《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斯图亚特·霍尔36.《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戴维·莫利【第五部分:媒介环境学派】37.《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林文刚38. 《帝国与传播》哈罗德·伊尼斯39.《传播的偏向》英尼斯40. 《麦克卢汉精粹》埃里克·麦克卢汉41.《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42.《机器新娘》麦克卢汉4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麦克卢汉44.《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波兹曼45.《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波兹曼46.《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保罗·莱文森47.《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梅罗维茨48.《作为文化的传播》詹姆斯·凯瑞【第六部分:基础与经典理论】49.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50.《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51.《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迈克尔·E·罗洛夫52.《组织传播》凯瑟琳米勒53.《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约翰·菲斯克54.《权力的媒介》阿特休尔55.《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马克斯韦尔56.《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57.《人类传播理论》斯蒂芬·李特约翰58.《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洛厄里,德弗勒59.《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斯坦利·巴伦60.《大众传播模式论》丹尼斯·麦奎尔61.《大众媒介与社会》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吉尔维奇62.《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佛林63.《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64.《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65.《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66.《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卡茨等人67.《媒体与民主》约翰·基恩68.《生活中的传播》(第四版)朱莉娅·伍德69.《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70.《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索尼娅·利文斯通71.《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72.《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胡泳73.《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凯斯·桑斯坦74.《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菲利普·帕特森75.《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特伦斯·霍克斯【第七部分:广告与其他】76.《蔚蓝诡计》乔治·路易斯77.《当代广告学》上(第8版)阿伦斯78.《当代广告学》下(第8版)阿伦斯79.《定位》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80.《全球整合营销传播》唐·舒尔茨81.《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米歇尔·福柯82.《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83.《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84.《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凯斯·桑斯坦85.《第三次浪潮》阿尔温·托夫勒86.《必然》凯文·凯利87.《未来是湿的》克莱·舍基88.《认知盈余》克莱·舍基89.《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90《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9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安东尼·吉登斯92.《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93.《消费社会》波德里亚94.《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卡茨95.《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利昂·纳尔逊·弗林特96.《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申荷永97.《新闻:政治的幻象》兰斯·班尼特98. 《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99. 《作为话语的新闻》迪克100. 《什么在决定新闻》赫伯特·甘斯。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播和意义建构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播和意义建构作者:史晓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5期摘要:本文旨在以佛克马的《比较文学和新的范式》为基点,探究在跨文化背景下佛克马对于比较文学在思考。
佛克马提出不同研究领域具有科学关联,文学研究也应如此,尤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通常是不同语言和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更应该在研究方法上拓宽领域。
佛克马提出为了使文学更好的跨文化传播,应当将文学看作“符码”,引出了文学符码的概念。
他认为文学研究对象包括三方面,文学文本、文学交流情境、接受者,这三者构成一个文学审美整体,而文本的传播和意义的达成必须考虑到读者的审美成规。
关键词: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的范式;跨文化文学传播;比较文学;意义建构作者简介:史晓宇(1991-),女,汉族,山西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文学传播方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1佛克马(Douwe Fokkema,1931-2011)提出不同研究领域具有科学关联,文学研究也应如此,他认为文学理论研究应该和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都建立联系,尤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通常是不同语言和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更应该在研究方法上拓宽领域。
佛克马对文学研究对象的拓宽应该是受到了俄国形式主义、接受美学、符号学以及结构主义的一些影响,并且放在传播学的领域之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在传播学中,信息会被区分为发出的信息和收到的信息,因为收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发出的信息不可能原原本本的被接收到,并且由于接受者的知识水平、认知、情感、预期心理等因素,信息的理解也会各有偏差。
文学文本的传播和接受应该也是如此,尤其在跨文化的语境下,要考虑到接受者层面的影响因素。
读者的阅读预设在内容接受的整个过程中,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随着内容和外界条件而改变,从而也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情况。
《2024年翻译传播学视域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以第92至94届奥斯卡入围影片为例》范文
《翻译传播学视域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以第92至94届奥斯卡入围影片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文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愈发广泛。
电影片名的翻译作为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本文旨在从翻译传播学的角度,以第92至94届奥斯卡入围影片为例,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电影片名是电影的第一印象,它不仅是电影内容的简洁概括,更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
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一个优秀的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意,还要考虑文化差异,使得翻译后的片名能够与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相融合,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第92至94届奥斯卡入围影片的翻译特点(一)直接音译法直接音译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例如,第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The Shape of Water》(《水之形》),通过音译的方式保留了原名的韵味和意象,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的神秘与浪漫。
(二)意译法意译法更加注重电影内涵的传达。
如第94届奥斯卡提名影片《Best Picture Winners and the Folks That Made Them》(《荣耀夺主》),其原意复杂且难以直接理解,翻译者将其译为“荣耀之路”,更好地传达了电影的奋斗精神。
(三)文化调整法在跨文化传播中,有时需要对原片名进行文化调整,以适应目标文化。
如第9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The Shape of Our Lives》(《生活之形》),原名为一句充满哲思的引语,但在译文中则根据中国文化习惯进行了一些微调,使得翻译更贴近大众的理解。
四、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与策略(一)注重片名的艺术性和情感色彩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片名的艺术效果和情感色彩,通过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出原片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A Star is Born》(《一个巨星的诞生》)的翻译既保留了原名的意象,又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李金铨教授推荐20本传播必读着作
Lippmann, Public Opinion 《公众舆论》(有多个中译本)Siebert, Peterson, and Schramm,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报刊的四种理论》(80年代有个中译本)Rogers,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的中译本)Schudson, Discovering the NewsTuchman, Making NewsGans, Deciding What\'s NewsGitlin,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Hallin, The \'Uncensored\" WarCarey,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Schiller, Mass Communication and American EmpirePool, Technologies without BoundariesHardt,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Morley and Chen (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Tomlinson, Cultural Imperialism 《文化帝国主义》(中译本)Liebes and Katz, The Export of Meanings 《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Thompson,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中译本)Said, Covering IslamCurran and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大众媒介与社会》(台湾有中译本)Curran and Park (eds.), De-Westernizing Media Studies。
传播学书目
65、《长尾理论》(美)克里斯·安德森 乔江涛译 中信出版社 2006
66、《数字化生存》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胡泳、范海燕译 海南出版社 1997
67、《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 [美]唐·泰普斯科特 陈晓开、袁世佩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10、《媒体与社会》〔英〕格雷姆·伯顿 史安斌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大众传媒把关》Shoemaker(休梅克)张咏华注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
12、《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与战争》 张巨岩 三联 2004
13、《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 复旦(2003)(《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72、《文化研究导轮》 陆杨 王毅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73、《文化的阐释》〔美〕格尔茨 韩莉译 译林出版社1999年
74、《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丁宁译 商务印书馆2004
75、《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
68、《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 [美]威廉·J·米切尔 范海燕、胡泳译 三联书店 1999
69、《大汇流:整合媒介、资讯与传播》 [美]鲍德温等 龙耘译 华夏出版社 2000
70、《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美]菲德勒著 明安香译 华夏出版社 2000
文化研究学派
71、《文化研究指南》〔美〕托比.米勒 编 王晓路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传媒的四种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美]西伯特 彼得森 戴鑫译 展江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新华(1980);
04.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电影片名及其翻译
Chaptertwo:Cross-culturalFactors that Affect Film Titles andtheirTranslation............4
2.1 Definition of Cross-culture.......................................................................................4
Keywords:Cross-culture;FilmTitles;Translation
பைடு நூலகம்摘要
电影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形式。它可以用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艺术相结合而准确地还原现实社会,给人以亲近感,身临其境。对于其他时代特征的反映,它比其他艺术形式来的更直接,更敏感。具有超越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其中大量电影还能复制放映。
1.2.1.1Namingbybackground……………………………………………..1
1.2.1.2Namingbytheme……………………………………………...........2
1.2.3.3Namingbycharacters……………………………………………….2
1.3 Features of Film Titles…………………………………………………………….2
Bibliography………………………………………………………………………………......12
Abstract
Thefilmis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life of a modern art form. It can be a combination of music, dance, painting, photography and other artsand accurately restoresthe social reality, gives a sense of intimacy, immerse.Itis more direct, more sensitivethan other art formsto reflect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It hasthe performance practices of the other art forms, including a large number offilmsthatcanbeshowed in the screen.
大学生对美剧《绝望主妇》跨文化接受现状的研究
( . 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 学院, 1西 成都 60 3 ;. 10 1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 , 成都 6 06 ) 10 5
摘要 : 通过 大学生群体对美剧《 绝望主妇》 的解读与接 受现状的研 究, 发现 大学生在解读 异文化
信息时对 中华文化有较 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而对异 文化信息的审美和批评能力, 主要依 靠个人
上说 ,绝》 《 是探究美剧中传播的性道德观念与大学生群体对美剧的家庭价值观接受情况的绝好样本。 那么 , 美剧的“ 小众传播” 过程中, 大学生群体对具体文本 的解读和转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在大学生
收 稿 日期 : 0 l一1 —2 21 1 0 项 目名称 :四川省教 育厅 四川性社会 学与性教育研 究中心 2 0 0 9年重点 项 目“ 传媒 对 当代 大学生的性观念 、 性道 德影 响研 究” ( X J 00 ) X Y A 9 3 作者简介 : 红(9 3一 ) 女( 梅 17 , 汉族 ) 四川眉山人 , , 副教授 , 士, 博 研究方向 : 文化与传媒 。 段锦 宜(9 9一 ) 女( 18 , 汉族 ) 河南驻马店人 , , 在读硕士研究生 , 究方 向: 研 广播 电视 与 国际新闻传播。
表 1 按照霍尔的解 码标 准进 行的解读 分类统计 表 2 按照利贝斯和凯茨书的解码标准进行的解读分类统计
解类 肃 髯 读型 韵
冷 的
用 学 韵 的
6 3 4 9 2 7
数 量 百 分 比/ %
5 8 3 3
2 8 1 6
如表 1表 2所示 , , 受众 对《 》 文本 内容 的接受情 况 如 下 : 访 焦 点小 组 成 员 的协 商式 解 读 的语 言 数 绝 的 被
“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民族志
“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摘要]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一种通行做法,在国外传播研究中,最近20多年来不断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中文传播研究文献中有少量介绍介绍民族志的文章,但采用民族志进行传播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
基于研学过程中对此进行过的尝试,归结了对民族志本身的理论内涵以及在操作层面上的某些问题的一些理解。
并在对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耙梳的同时,结合个人研学体会,顺便对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民族志传播研究实践话语Abstract: ethnography is an usual method of culture anthropology research. In foreign research, many scholars have taking attempt inthis area for recent 20 years. There are a few articles introduced ethnography in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ocumentaries, but few research is used the method of ethnography. I have concerned a little during my research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s mature experience. Besides, during the attempting, I also found some immature understanding to the theory connotation and operation issues. The thesis tried to have discussed to empirical issues as the same timeas combing the relevant issues on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Keywords: Ethnograp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Empirical Language“民族志”(ethnography)源于文化人类学中对异民族文化的考察时创造出的一种方法类型。
涵化理论视阈下美剧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涵化理论视阈下美剧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作者:韩芳来源:《求知导刊》2018年第19期一、美剧是美国跨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涵化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涵化假设”“培养理论”,最早由美国宾州大学的格伯纳教授于1969年提出,其核心内容为“共鸣效果论”和“主流效果论”。
格伯纳认为,大众媒介中的传播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它们躲藏在综艺娱乐和新闻报道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观、现实观。
人们通过媒介实现与社会的互动,并且在互动中完成自身文化知识的再生产与意义的再建构。
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实现跨国文化输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
当今世界,跨国文化传播日渐繁盛,文化交流与互动成为当今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普遍现象。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曾公开宣称:“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护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
”美剧作为最能体现美国文化特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大众文化作品,以生动的叙事和精良的制作弘扬美国的核心文化价值和思想行为模式。
美剧已成为媒介全球化时代塑造美国国家形象、强化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推行文化霸权的重要载体和方式。
二、“美剧热”成为大学生群体一种典型的亚文化现象《老友记》在中国的被追捧程度可称为现象级事件。
由美国NBC电视台自1994年开始播出的经典剧目《老友记》是很多国人最早接触的一部美剧,在中国年轻一代人群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百度搜索数据统计显示,尽管《老友记》在2004年已经全部完结,但网络上对其搜索量依旧巨大,其在百度热门搜索词榜单上久居不下,以《老友记》为代表的美剧迅速成为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时尚话题之一。
也正是基于此,自2000年开始,美剧迷们开始自发建立网站、成立字幕组,并组建美剧论坛;腾讯、搜狐、爱奇艺等商业视频网站看到其中巨大的商机,也纷纷大规模购买美剧版权,并免费向用户予以提供,并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更新。
文学交流的诠释:跨文化论述中的横向价值
文学交流的诠释:跨文化论述中的横向价值伊琳娜·波尔多诺娃【期刊名称】《哲学分析》【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4页(P188-191)【作者】伊琳娜·波尔多诺娃【作者单位】俄罗斯博雅特州立大学【正文语种】中文跨文化交流被理解为在跨文化语境中交谈与清楚表达的能力。
它所指的情形是,说话者与倾听者虽然没有共同话语体系,但会有相互交往和理解空间去交谈或倾听。
因此,跨文化交流就是在这些情况下使交流得以可能的那些条件。
跨文化解释或诠释进一步对意义的条件与本质问题以及真理的本质问题提出追问。
对跨文化交流的最早的科学说明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到70年代末才受到广泛的关注。
豪尔(E.Hall)是这个领域内最杰出的学者。
在更晚的90年代才出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理论。
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它已经进入了兴盛期。
在人文学科中,现存的有关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是根据语用学、人际互动、理解力的问题以及跨文化背景中的适当性等进行的;另一方面,文学交流也被作为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对象加以研究。
①H.Helbig,B.Knauer,G.Och,Hermen autik–Hermeneutik:Literarische und geiteswissenschaftlicher Beitraege zu Ehren von Peter Horst Neumann,Wueraburgh,1996;P.Strohschneider,“Institutionalitaet:ZumVerhaeltnis von literarischer Kommunikation und sozialer Interaktion in mittelalterlicher Litera tur(Eine Einleitung)”,in Beate Kellner,LudgerLieb,Peter Strohschneider(Hrsg),Literarische Kommunikation und soziale Interaktion,Peter Lang GmbH,2001.S.1-26;J.Weinsheimer,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Literary Theo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本文的目的在于把诠释性的文学解释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即作为研究与感知横向价值的策略,加以分析;并且关注那些在跨文化背景中对于文学感知有特殊兴趣的跨文化交流和解释方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人小组 •卷入模式:元语言 学解读, •角度:节目的主题: 节目的意识形态与它 的寓意,忽略故事本身, 专注揭露本质,将故 事理解为关于现实的 一幅虚假的图景,霸 权控制的产品。
•日本人小组 •“离题”——不一 致性和不相容性
• 参照式解读:将这部电视剧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将人物角色当做是真实的来看待,而后又将这些 真实人物与他们自己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偏重 于“热的”,意味着观众更多的情感卷入。把自 己融入到故事中去,用自己固有的价值观来评价 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其中阿拉伯小组和摩洛哥小 组的参照式解读投入的更多。讨论的主题集中于 血族关系和道德规范。
• 接受研究或接受分析:霍尔提出的一个受众研究的 方法,是在文化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所以研究者 非常小心的将他们的受众研究从经验主义研究者 的研究中区分出来,他们强调,自己在努力将宏 观的编码研究和微观的解码研究结合起来,同时 指出,更依靠定性研究,而不是定量研究。接受 分析经常采用的是焦点小组(focus group)的 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理论》p269
• 批评式解读:将节目当做一种审美表现来讨论。可 以理解为一种“冷的”,有较浓的认知色彩,也 就是说观众关注的只是文本本身。美国人的批评 式解读远远超过其他的小组,这一点并不感到奇 怪,美国人并未把这个节目看做是真实的或者是 严肃的,因为他们显然对真正的《达拉斯》与真 正的好莱坞都非常熟悉。
主题讨论
结论
• 文 化 帝 国 主义的实质就是形成“文化垄断 、一家之言”的局面, 但 在 多 元 文 化 背 景 下构建的现实社会,各种不同文化类型之 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是人类文化发展 的动力。 • 当今社会是“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多 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
谢谢
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 利贝斯和卡茨发现,不同族群观众在复述剧情的时候,无 论他们的复述方式还是视角,都体现出其自身因文化背景、 意识形态传统、社会地位导致的明显差异;而在考察剧集 作为不同族群的小组谈话资源时,意义的集体性生产是一 个相互协商的过程,个人化的解读是通过选择性接受、拒 绝和修正才能在所属族群的文化中取得合法性;在观看、 议论这部电视剧集的过程中,即使是将该剧集与现实生活 联系起来进行参照式解读,即使有相当大程度的情感性卷 入,受众都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 与剧集文本的道德对抗。他们对日本观众看法的研究,则 从另外一个视角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由于剧集 本身在文本门类、美学形式、社会期待心理等多方面的不 协调性,是有可能对观众产生阻碍的。
研究经历的一份记录
• 研究目的:针对批评家和观众们对解读的多元性知之甚少, 关于观众解码的研究遭到严重的忽视。因此作者从接受分 析的角度来发现找寻观众文化和生产者文化的对话过程。 • 研究对象:以色列的特殊亚文化群体,以色列阿拉伯人, 摩洛哥犹太人,从俄罗斯来的新移民以及具有西方血统的 老资格的以色列聚居区居民。从每一个亚文化群体中选取 10个焦点组作为他们的代表。另外又增加了生活在洛杉矶 的美国人和生活在东京的日本人。(之所以考虑种族,是 因为作者想要观察向别的文化外输意义的过程)
•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否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 反证呢? •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的立场?
• 按照利贝斯和卡茨的论述,看媒介与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 基本观点是否成立,以下几点是需要证实的: • 一是在这些文化产品中,是不是真的包含了一种旨在为输 出这些产品的国家的某些利益服务的信息; • 二是对于这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接受者来说,信息的编 码与解码方式是不是相同,解码对编码是不是不存在任何 形式的误读; • 三是这些文化产品的内容是不是被接受者不加任何批判地 接受了,并且还会渗透到接受者自身的文化当中去。
文化入侵
• 文化帝国主义 • 文化入侵是基于一定的主体 • 二战期间,美国为了颠覆欧洲文化,美国军队要 求把大量美国风格的流行音乐带入欧洲
文化接收
• 文化的输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观。 • 人们自觉地接收来自异域的文化。 • 应该将“文化霸权”与外来知识区分开来。盲目 的以反对“文化霸权”的名义反对一切外来知识, 此种态度自然不可取的。
表5.2. 三种复述形式的特征
复述形式 框架 文本的开 放度 封闭/预知 的 开放/无法 预知的 封闭/预知 的 时间定 位 回忆的 读者接受 认识论 视角 社会学 参照节目
线性式
参照的
主导式的
家庭角色
片段式
游戏的
预期的
协商式的
心理学
角色的名字 /演员 生产商的名 字/集的 题目主题式批评的
通常的
《意义的输出—— <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
班级:2010级传播 学号:S100040499 姓名:王菲
• 作者: • [ 以色列 ] 泰玛·利贝 斯 [美]艾利休·凯茨
作者简介:
• 泰玛·利贝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曾是以色列广播局的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 • 艾利休·凯茨:宾夕法尼亚大学安伦伯格传播学院 教授,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学院与传播学院 荣誉教授,以色列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的科学指导。
文化帝国主义的正反方辩手
• 汤林森: 从发达国家的立 • 场他认为帝国主义的媒体 是客观中立的,虽然第三 世界的“民族文化”过去 曾经受到、现在仍在受着 帝国主义文化的威胁,但 “文化威胁论”并不存在, 看到的是文化的融合,并没 有侵略。 萨义德:从第三世界的立 场,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以一 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 东方,他们从来就没有真 实“记录”过东方,而只 是在按照他们的需要“想 象”、甚至歪曲东方,东 方从没有获得过和西方平 等的对话身份,文化之间 的平等交往从来没有实现 过。
文本——《达拉斯》
1978年由CBS首播的《达 拉斯》(Dallas),1991 年停播,《达拉斯》一共 热播了13年,共356集,且一 直高居20世纪80年代全美 国黄金时段电视收视率榜 首,获得过三季收视率排名 第一、两季收视率第二的 骄人成绩。
●1980年11月21日,《达拉斯》 中“谁向J.R.开枪?”一集播出, 全美共有4000多万家庭收看了 这一集,绝对收视率达到 53.3%,创造了历史第二高的 收视纪录。 ●80年代,《达拉斯》旋风席卷欧 洲,法国文化部长杰克·朗在一 次会议上宣称,《达拉斯》是 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 ●同期,非洲贫穷地区数以万计的 居民晚间争先抢看《达拉斯》, 这一现象令各国电视学者瞠目 结舌并引起学术界的空前争论。
对抗式的
意识形 态
编码:为什么所有的烦恼都是关于 孩子的?
•传统小组 摩洛哥犹太人 阿拉伯人小组 •卷入方式: 参照式解读,“现实 生活中,家庭需要继 承人,尤其是富有的 家庭” •角度:道德。
•西方小组 美国人与以色列聚居 区居民小组 •卷入模式: 元语言学(批判式) 解读,“孩子是用来 制造戏剧冲突的好素 材" 角度:文类(肥皂 剧);关注节目的结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