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教案)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教案)

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P63,完成教科书P65~66“练一练”第1、2、6、7、8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

2.在整理归纳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提升数感和符号意识。

3.经历将分散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初步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和发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了解过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呢?【学情预设】可以请数学书来帮忙,按照学习的顺序找到学过的知识点。

师:同学们的这个方法真不错,整理就是把我们学过的知识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复习呢,就是让学过的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排好队,再用它们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按大家说的方法一起来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与复习的方法,直接揭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整理复习本单元内容师:请同学打开数学书,翻到第34页,这是本单元的开始,一直到66页,这是本单元的结束。

请同学们翻看这部分内容,找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6、7、8、9、10的认识及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

师:回忆一下,在6~10的认识中,你学到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呢?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认识了6~10师:我们一起从0开始一起数一数吧,0、1、2、3、4、5、6、7、8、9、10。

师:还可以倒着数一数:10、9、8、7、6、5、4、3、2、1、0。

师:还学习了什么呢?【学情预设】我还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当表示物体的多少时,确实可以比较数的大小,当表示物体的顺序时,就不能比较大小了。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师:昨天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展整理和复习,如今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展复习。

二、稳固练习,发散思维1.尝试编题,抽象法那么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展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

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响测试,灵敏掌握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

教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响: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

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考虑,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考虑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并使用数学符号:+,-,=,>,<。

2.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术语:加数,被加数,和。

3.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来描述数学问题,进行基本计算。

4.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整数和自然数进行基本加减法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5.学生能够掌握概括和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点2. 使用数学符号和术语进行基本计算3. 基本加减法的速度和准确度三、教学方法1.板书法:主要课堂教学手段,适合课堂重点知识的传授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知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概括知识点4.互动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中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符号和术语:加号“+”,减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加数,被加数,和。

(2)基本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加法交换律,减法的封闭性,加减整数的规律。

自然数的加减法:加法的交换律,减法的封闭性,加减自然数的规律。

(3)整理和复习知识点:整理和复习基本数学概念,知识点,加减法口诀等。

2.教学过程(一)启发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符号和术语1.让学生通过图例展示+、-、=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符号。

2.通过讨论和探究,让学生理解被加数、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基本的加减法。

(二)活跃课堂,掌握基本的加减法1.启发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各类加减法的方法和运用。

2.通过对加减法规律的讲解,带领学生深度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三)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点1.通过全面回顾本单元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需要重视的内容,帮助他们把握整体概念。

2.通过回顾数学口诀和专业术语等,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技巧。

2. 100以内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查漏补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技巧。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整理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整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整理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2. 目录: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技巧、实际应用3. 重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4. 难点: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练习:研究100以内加减法的更多计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检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的设计1.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加减法(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小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整数的加减法,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

2. 讲解新课- 讲解小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 讲解小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 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练习巩固- 让学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应用拓展- 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小数加减法题目。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加减法,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3. 对于小数点对齐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的批改,评价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评价学生在小数加减法方面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练习册。

2. 实际问题案例。

3. 教学课件。

九、教学时间1课时。

十、教学对象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学生。

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中,"小数点对齐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2.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复习1.复习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法口诀等,通过抽问题、小游戏等形式进行复习。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学过的数学知识相关的视频。

3.让学生回顾相关的练习题,进行课堂辅导和答疑解惑。

Step 2:整理1.让学生整理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包括重点知识点、解题方法、相关公式等。

2.教师讲解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整理。

Step 3:复习1.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框架。

2.通过解析经典的例题和典型的题目类型,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Step 4:巩固1.让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进行竞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题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小活动,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Step 5: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学生学习到的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数学学习和复习,并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拓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料进行拓展,如引入一些应用题、趣味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

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二、基本练习1、口算。

52+35=86-34=47+33=36+20=23+69=62-18=70-26=65-15=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2、计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840-560=750-540=440-150=600-240=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对100以内的数有所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运用不够熟练,对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表示。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交流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图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小卡片,上面有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说出一个数字,使得这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的数。

例如,老师出示数字3,学生需要说出数字4,使得3+4=7。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能够比较大小。

例如,呈现数字23和35,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比较大小练习。

例如,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上面有不同的数字,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并比较结果的大小。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秋)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秋)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一、知识链接引入师:讨论交流: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加减混合。

二、新知探究1.6-10的认识展示6-10的图片生活中数量是6-10的物体,可以用6-10各数表示。

10以内数的排序从小到大:0、1、2、3、4、5、6、7、8、9、10。

从大到小:10、9、8、7、6、5、4、3、2、1、0。

6-10的写法2.6-10的比较大小和第几6-10各数的大小比较: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②用数的顺序比较两数的大小。

几和第几:师:说一说,图中从左边数第4个和第6个鱼缸分别有几条鱼?生1: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生2:从左边数,第4个鱼缸有6条鱼,第6个鱼缸有9条鱼。

“几”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第几”表示其中一个事物的排列顺序。

3.6-10的分与合师:你还记得6-10的分与合吗?我们通常是怎样进行一个数的分与合的?生:通常,我们是按顺序、成对地进行。

师:请同学依次来说一说?4.6-10的加减法6-10的加法计算方法:①接数法②点数法③数的组成法6-10的减法计算方法:①倒数法②点数法③数的分成法求两部分合起来是几,用加法计算。

3+4=7(朵)或4+3=7(朵)理解数学符号:“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看图说一说你的理解,然后列式计算。

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连加连减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连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减),再与第三个数相加(减)。

6.加减混合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把算式分成两部分,先算出第一部分的结果,再把这个结果同第二部分的算式相加或者相减。

7.加法表和减法表小组合作:在卡片上分别写出10以内所有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再整理一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解决连 续两问 的实际 问题。
知识梳理
1.加法 如何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个位上的两个数相
加,结果写在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忘记把十位上
的数落下来。
45
50
+3
+7
48
57
1.加法 如何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相加的结 果写在十位上。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9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100
为便于操作,可先凑还出可一以个怎与样结填果?较同接近的 数,即 98,然后再利桌用交剩流下一的下数吧字!对 98 做适 当的增加或减少,最终使等式成立。
1.口算。
变式训练
11+7=18 45-40=5 17+9=26
76+14=90 55-5=50 25-9=16
61 − 21 − 6 =34
从左往右,按 顺序计算。
综合运用 2 先算一算,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45 + ( 19 + 18 ) = 82 37 + ( 50 − 47 ) = 40
61 − ( 21 − 6 ) =46
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
综合运用
把 1~9 这 9 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思 考
58元>50元,所以不够。
可以买价钱最 低的三个玩具。
答:可以买布娃娃、小汽车和小熊。50元不够。
课后作业
1.教材整理和复习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第二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分类和排序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运算: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比较大小:学会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

3. 分类和排序:复习物体的分类和排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比较大小的方法,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2. 难点:加减法运算的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分类和排序的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习第一单元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比较大小的方法,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3. 练习与讨论: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数量和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游戏参与度:评估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计算准确性、合作态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分类和排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5节《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5节《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算理,经过课堂上的归纳整理,有效地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发现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和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这两个环节都交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适时提出问题,进行点拨,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对学生的表述特别是小组交流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

整理和复习第二课时
“想加做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发现,在平时的计算中也用得比较多,因为加法是正向的运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但是需要让学生不仅对数有这样的感知,也能通过一定量的训练,逐步的意识到数量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这样的加减关系,这就是本学期后面即将也学到的加减法关系,在这节课中进行渗透与孕伏。

在实际的教学中,“想加做减”的方法是建立在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特别熟练的基础上的。

如果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特别的熟练,就会觉得“想加做减”的方法很简单。

整理和复习第三课时
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开展数学交流,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另外,我注意让学生在平时每天坚持练习口算,以10内的加减法为基础,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再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熟练后尝试用想加做减的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例:3/4 + 2/4 = 5/4,3/5 + 2/3 = 19/15(通分后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长(a)×宽(b)=面积(ab)的计算方法,以及正方形面积的特殊性(边长×边长)。
例:长5cm、宽3cm的长方形面积为15cm²,边长2cm的正方形面积为4cm²。
(3)因数与倍数的关系:理解因数的定义,掌握倍数的概念,能够列出给定数的所有因数,并识别其倍数。
例:4/8化简为1/2,3/4转化为小数为0.75。
2.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通分:学生往往在确定公分母时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实际例题演示如何找到最小公分母并进行计算。
例:3/4 + 2/3,需要找到12作为公分母,转换为9/12 + 8/12,然后相加。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与实际应用结合:将面积计算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房间地板、墙壁的涂料计算等。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整理和复习》这一章节时,我注意到了几个问题。首先,学生在分数加减法的通分环节上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找到最小公分母的方法。我意识到,可能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例题和练习来加强他们的这一技能。同时,我也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分数的实用性,希望这样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转换有些吃力。这让我思考,或许可以通过更多的实物操作和模型展示来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例如,用实际的长方体物品来演示体积的计算,让学生亲手操作,感受长、宽、高的关系。
(5)分数化简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分数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应用等。

本课时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对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应用等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应用。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序数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加减法运算规则、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应用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卡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应用。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 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2.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练习题、计时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整理复习2. 知识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实际问题:购物、找零、分配物品4. 解题方法:逻辑思维、团队合作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2. 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准备下周的测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乘除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更加细致和具有针对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复习过程中真正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2)(教案)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2)(教案)

整理和复习(2)▶教学内容教科书P64,完成教科书P65~66“练一练”第3、4、5题。

▶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10以内加法、减法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表中的简单规律,进一步理解算式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

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加法、减法表并发现规律,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

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与复习了10以内有关数的知识,同学们自己还画了“知识图”。

在上一单元我们整理了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之前的方法一起来整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回忆及整理加法、减法表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自主整理,复习巩固1.整理加法表(1)分一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手上都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谁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呢?说说你想怎么整理。

【学情预设】预设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

预设2:把有相同加数的算式放在一起。

根据学生的回答示范整理,例如:找出所有得数都是6的加法算式,6+0=6,5+1=64+2=6,3+3=6,2+4=6,1+5=6,0+6=6。

也有学生说出:把0+几的算式放在一起,1+几的算式放在一起·······。

师:你们能接着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吗?学生借助摆卡片的形式进行初步整理。

(2)汇报整理。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加法表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也整理了一份10以内的加法表。

(课件出示)请你仔细观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发现:横着看,每一行得数都相同;竖着看,每一列的算式中第二个加数相同,从上到下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多1,从下往上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少1;斜着看,从左上往右下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结果也依次多1。

第二单元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出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干什么?”生:整理和复习(板题)师:本单元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找同学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我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用估算解决问题。

知识梳理1.口算练习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归纳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

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

笔算练习650+340=990650+ 340990730+480=1210750540=210840560=260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口算时要注意什么?生: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如果个位数相加满十要向前进1,如果各位相减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大家说得可真精彩,通过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实质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

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估算练习382+264≈630693381≈310504+198≈700486315≈170摘苹果,认真估算看看哪个苹果符合要求,男女组各处一名学生。

哪对获胜了给与适当的鼓励。

师总结:估算要用到前面所学的“近似数”的知识,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需要注意的是估算的策略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巩固练习(一)出示课件:问题:1.广州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台大约高几百米?2.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并解答吗?(二)在○里填上“>”、“<”或“=”。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教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目标:1. 复习整理数学知识,加强对数字的理解。

2. 强化数学计算的技能,包括加法和减法。

3. 探索数学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复习数字和数学计算(15分钟)1. 复习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依次说出10以内的数字。

2. 通过实际操作,教授加法计算公式。

例如:3 + 2 = ?让学生自己完成计算。

3. 通过练习题目,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例如:4 + 1 = ? 5 + 3 = ?等等。

4. 引导学生复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7 - 3 = ?让学生解决减法问题。

二、整理数学问题(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数学问题,例如:有5个苹果,如果再添加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写在黑板上。

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给学生一些关于整理和分类的问题,例如:如果有6只红色的苹果和4只绿色的苹果,你如何整理它们?三、数学活动(2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2. 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来解决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帮助学生夯实他们的数学计算技能,例如通过加法和减法游戏来巩固技能。

4. 结束时,让学生报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得体会。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分发一些数学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和计算。

2. 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 收集练习题,检查学生的答案。

4.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对方的答案,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请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讨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点评学生的表现并给予鼓励。

这是一个简单的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因数和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那么a是c的因数,b也是c的因数;c是a的倍 数,c也是b的倍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在整数中,0是一个特殊的数,在研究因 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0。
因数和倍数
列乘法或除法算式。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 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用这个数依次乘非0自然数。一个数的倍 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
2.把下面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1 2 21 48 37 51 111 135 80 96 47
质数
合数
奇数
偶数
2、37、 47
21、48、51、 111、135、80、
1、21、37、51、 111、135、47
2、48、80、96
96
3.(1)
我是一个质数,我和另 一个质数的和是最大的 两位数,我比较小,猜 猜我是几?
6.同时含有2、5、3三个因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90 ),最小三位 数是(120)。
7.一个两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且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 这个两位数是( 40 )。 8.1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17 ),它们的平均数是( 4.25 )。 9.491至少增加( 1 )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 1 )是5的倍数, 至少增加( 1 )是2的倍数。
12=( 2 )×( 2 )×( 3 )
六、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五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已经来了47人,至少还要来 几人,才能正好分成3人一组?
至少还要来1人,才能正好分成3人一组。
2.一批面包,无论2个装一袋、3个装一袋或是5个装一袋,都正好剩1 个。这批面包可能是多少个?最少是多少个? 这批面包可能是31个,61个,91个...... 最少是31个。
一个数除了1 和它本身,还 有别的因数, 这个数叫作 合数。
质数和合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质数和合数
最小 的合 数是4。
返回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1)是3的倍数: 237,273,327,372,723,732.207,270,702,720 ;
(2)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 372,732,270,702,720

(3)同时是2、3、5的倍数: 27质数。
28=( 5 )+( 23 )
15=( 2 )+( 13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C )。
A.奇数+奇数=偶数 B.偶数+偶数=偶数 C.合数十合数=合数
2.下面说法中,有( B )个是正确的。
①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就是它本身
②一个数有无数个倍数
③一个数的倍数大于它的因数
④一个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A.1
B.2
C.3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一、填一填。 1.因为15÷3=5,所以15是( 3 )和( 5 )的倍数,( 3 )和 ( 5 )是15的因数。 2.16的因数有(1,2,4,8,16 ),其中最大的因数是( 16 )。 3.一个数既是32的因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32 )。 4.一个质数只有( 2 )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 3 )个因数。 5.非0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2 ),最小的合数是( 4 ), (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 )
(2)
我是9的倍数,还 是36的因数。我 可能是多少?
( 9、18、36)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下面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12 15 60 48
2的倍数
5的倍数 3的倍数
32 75 100 65
12、60、48、 15、60、75、 12、15、60、
32、100
100、65
48、75
2.用卡片2、0、3、7中的任意三张按要求摆成三位数。
2 5 3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 的倍数;
5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 数就是3的倍数。
是2的倍数 的数叫作
偶数。
不是2的倍 数的数叫 作奇数。
质数和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 是合数。
一个数只有1和 它本身两个因 数,这个数叫作 质数(也叫作素 数)。
3.若a+3的和是奇数,a一定是( A )。
A.偶数
B.合数
C.奇数
4.a=3×5×7,a的因数一共有( C )个。
A.6
B.7
C.8
四、想一想,分一分,猜一猜。 1.想一想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8
11
1
25
32
72
24
( 4 ) ( 2 ) ( 1 ) ( 3 ) ( 6 ) ( 12 ) ( 8 )
10.在献爱心活动中,五(1)班共向希望小学捐款1□8□元,这
个四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并且是最大的一个。五(1) 班共捐款(1980 )元。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整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 2.如果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 ) 3.除2外,其他任意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 √ )
3.有2016个烟花,如果每次燃放奇数个,想在15次后恰好全部放完, 能做到吗?为什么?
不能做到。因为每次燃放奇数个烟花,燃放奇数次 (15次)的烟花总数应是奇数个(奇数×奇数=奇数), 而2016是偶数。奇数不等于偶数,所以不能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