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教材第四章卤代烷习题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全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全

绪论章节习题1.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带“*"号碳原子的杂化类型:(1) (2)(3)(4)(5)(6)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2)CH 3 CH 2 ―O―CH 2 CH 2 CH 3 (3)CH 3 CH 2 CH 2 CH 2 CH 3 (4)(5)CH 3 CH 2 ―O―CH(CH 3 ) 2 (6)(7) (8)3。

下列化合物各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1)(2)(3)(4)(5) (6)CH 3 ―NH 24.π键是怎样构成的?它有哪些特点?5。

下列化合物哪些易溶于水?哪些难溶于水? (1)CH 3 OH (2)CH 3 COOH (3)CCl 4 (4)(5)(6)CH 3 (CH 2)16 CH 36。

某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H,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8,试推算出它的分子式.7.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为80,其元素组成为:C45%,H7.5%,F47.5%.试推算出它的分子式。

8.下列化合物是否有偶极矩?如果有,请指出方向.(1)CH 2 Cl 2 (2)CH 3 Br (3)CH 3 ―0―CH 3(4)CH 3 CH 2 NH 2 (5)HCO 2 H (6)CH 3 CHO第二章开链烃章节习题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若是顺反异构体应在名称中标明构型。

(1)(C 2 H 5 ) 2 CHCH(C 2 H 5 )CH 2 CH(CH 3 ) 2 (2)(CH 3 CH 2 ) 2 CHCH 3 (3)(4)(5) (6)(7) (8)(9)(10)(11)(12)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3-甲基—4—乙基壬烷(2)异己烷(3)2,3,4-三甲基—3-乙基戊烷(4)4-甲基-3-辛烯(5)2-甲基—3-乙基—3—辛烯(6)(E)—2-己烯(7)(Z)-3—甲基—2-戊烯(8)2,7—二甲基—3,5—辛二炔(9)(3顺,5反)-5-甲基-1,3,5-庚三烯(10)顺-3,4-二甲基-3—己烯3. 写出C 5 H 12 烷烃的所有一氯代衍生物。

人教版 高二 选修五 芳香烃和卤代烃选择题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 高二 选修五 芳香烃和卤代烃选择题练习题(附答案)

芳香烃和卤代烃选择题练习1.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苯所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3N A B.标准状况下,11.2 L溴乙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C.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 A D.26g乙炔和苯乙烯的混合物,含有原子总数为6N A3.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已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4.以下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乙炔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苯乙烯。

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④⑤⑧D.③④⑤⑦⑧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C.鉴别甲苯和苯:向甲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D.通过向溴水中加入乙醇来萃取溴水中的溴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7.异丙烯苯和异丙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者存在如下转化关系:+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异丙烯苯与苯互为同系物B.异丙烯苯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异丙苯的一溴代物有5种D.0.5 mol异丙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5 mol8.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第2页,总4页9.分子式为C 7H 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

有机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课后习题答案

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含氮%、含氧%,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① 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1:2:133.3:7.6:34.3162.53:17.6:121.40== 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 2O② 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21612126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 2H 4O 22. 在C —H 、C —O 、O —H 、C —Br 、C —N 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 —H 键。

3. 将共价键⑴ C —H ⑵ N —H ⑶ F —H ⑷ O —H 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解:根据电负性顺序F > O > N > C ,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 F —H > O —H > N —H > C —H4. 化合物CH 3Cl 、CH 4、CHBr 3、HCl 、CH 3OCH 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 解:CH 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 —H 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

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

CH 3OH(2)碳碳三键,炔烃 羟基 ,酚(1) CH 3CH 2C CH(4)COOH酮基 ,酮 羧基 ,羧酸(6) CH 3CH 2CHCH 3OH 醛基 ,醛 羟基 ,醇(7) CH 3CH 2NH 2氨基 ,胺6. 甲醚(CH 3OCH 3)分子中,两个O —C 键的夹角为°。

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

解: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的电负性,因此O —C 键的偶极矩的方向是由碳原子指向氧原子。

甲醚分子的偶极矩是其分子中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向量之和,甲醚分子中的两个O —C 键的夹角为°,显然分子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3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

普通化学第五版浙江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五版浙江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五版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 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2+6p q =3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351J =ΔU=ΔH-P ΔV=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2)生成的HClH 2(g)+Cl 2(g) 2HCl(g) (3)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 CO 2(g)(4)沉淀出 AgCl(s)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1000= -(2)ΔU-ΔH=-2×(2-2)×R ×T= 0 (3)ΔU-ΔH=-5×(1-0)××/1000=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3)NH 3(g) +稀盐酸 答案 写出离子反应式。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五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五专题4第一单元卤代烃作业含解析

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

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 B.一氯甲烷与KOH 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C.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D。

2—溴丁烷与KOH 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解析:本题考查卤代烃的基本化学性质.A选项中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C选项也是取代反应,B选项中一氯甲烷无法发生消去反应,故应选D.答案:D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

氯乙烯B。

溴苯C。

四氯化碳D。

硝基苯解析:考查卤代烃的定义.从结构上看,卤代烃可以看成是由卤素原子取代烃中的氢原子而得到的,而硝基苯从结构上看可以看成是由硝基取代了苯环上的氢原子得到,故不符合卤代烃的定义。

答案:D3。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能分开的是()A.溴乙烷和氯仿B。

氯乙烷和水C。

甲苯和水 D.苯和溴苯解析:考查卤代烃等的物理性质,若要用分液漏斗分开,则两种液体必须互不相溶,相互分层。

A、D选项中两种液体相互溶解.答案:BC4.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

CH3CH2CH2CH2CH2Cl解析:考查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把与α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

卤代烷烃消去卤代氢时,卤素原子来自α 碳原子,氢原子来自β碳原子。

当卤代烷烃分子中存在2个或3个β碳原子,且这些碳原子都连接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就可能有多种.该题目中A选项只有一个β碳原子,B选项有两个β碳原子,但两个效果等同。

C选项中有两个β碳原子,且效果不同,故C符合题目要求,两种烯烃分别为:CH2==CHCH2CH2CH3和CH3—CH==CH-CH2-CH3。

D选项中有3个β碳原子,有两个效果等同,一个不同,故D选项也可得到两种烯烃,分别为答案:CD5.从溴乙烷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CH2==CH2−→−2Br CH2BrCH2BrB。

卤代烃各类习题练习

卤代烃各类习题练习

CH3CH=CHCH3 + CH3CH2CH=CH2
主产物
5.
H
CH3 KOH H C2H5OH,
Br
CH3
CH3
CH3
H
KOH
H
H C2H5OH,
Br
CH3
CH3
H KOC(CH3)3
H
H HOC(CH3)3
F
霍夫曼取向
C6H5
6. H3C
H
H
+ OH
E2
Br
C6H5
H5C6 C
H
CH3 C
C6H5
Cl
OH
CH3
C: CH3CH2CCH2 CH3
Cl
八.卤代烃反应机理练习
Br
1、写出CH3CHC(CH3)3与KOH反应得到下列产物的反应机理类型
a、(CH3)2CHC(CH3)2
OH
b、(CH3)2C=C (CH3)2
c、 (CH3 )2 CHC=CH2
CH3
d、
CH2=CH-C(CH3)3
SN1 E1 E1 E2
1. BH3
2. H2O2 - NaOH
CH2 CH2 C CH3 O
CH2 CH2 CH2 CHO
五:卤代烃的鉴别:
(1)
A: CH3CH2CH2CH2Br B: CH3CHCH2CH3
Br
AgNO3的醇溶液
CH3
C: CH3CCH3
Br
C立即出现沉淀,B较慢,A需加热。
(2) A:
CH2Cl
CH3
Br
CH2
)
1 H2O
(CH3)2C CH CH2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含氮%、含氧%,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解:①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2O②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2H 4 O22. 在C—H、C—O、O—H、C—Br、C—N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H键;3. 将共价键⑴ C—H ⑵ N—H ⑶ F—H ⑷ O—H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解:根据电负性顺序F > O > N > C,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F—H > O—H > N—H > C—H4. 化合物CH3Cl、CH4、CHBr3、HCl、CH3OCH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解:CH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H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碳碳三键,炔烃羟基 ,酚酮基 ,酮羧基 ,羧酸醛基 ,醛羟基 ,醇氨基 ,胺6. 甲醚CH3OCH3分子中,两个O—C键的夹角为°;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解: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的电负性,因此O—C键的偶极矩的方向是由碳原子指向氧原子;甲醚分子的偶极矩是其分子中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向量之和,甲醚分子中的两个O—C键的夹角为°,显然分子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下图所示;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研读教材第11~12页有关内容8. 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有何区别解: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反应物中必须有离子;而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是指反应物结构中的共价键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异裂,反应物本身并非一定是离子;第二章链烃习题参考答案1. 写出分子式为C6H14的化合物的所有碳链异构体的构造式,并按系统命名法命名;解:①所有可能的碳架如下:②所有异构体的构造式及名称: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丁烷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名称,并指出分子中的1°、2°、3°、4°碳原子;3. 将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改写成键线式4. 写出分子式为C5H10的所有开链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5. 完成下列反应式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乙烷、乙烯、乙炔解答:分别将三种气体通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烷;将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气体分别通入银氨溶液中,能使之产生白色沉淀的气体是乙炔,另一个是乙烯;2 丁烷、1—丁炔、2—丁炔解答:分别将三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不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丁烷;将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两种待测物分别与银氨溶液混合,能使之产生白色沉淀的是1—丁炔,另一个是2—丁炔;3 1,3—丁二烯、1—丁炔解答:分别将两种待测物与氯化亚铜氨溶液混合,能使之产生棕红色色沉淀的是1—丁炔,另一个是1,3—丁二烯;7. 以乙炔、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他试剂任选;1 1,2—二氯乙烷2 异丙醇3 2,2—二氯丙烷4 乙烯基乙炔5 丙酮6 苯7 乙烯基乙醚8. 如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丙烯解答:将含有少量丙烯的乙烷气体通入硫酸溶液中,其中的丙烯杂质因与硫酸发生加成反应而被吸收;9. 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哪个氢原子最容易发生卤代反应为什么解答:异丁烷分子中的叔氢原子最易发生卤代反应;有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取代反应中,各种类型氢原子的反应活性顺序为:3°H > 2°H > 1°H ;10. 用杂化轨道理论简述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结构;解答:1 甲烷的结构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价电子分别位于4个sp3杂化轨道中;4个sp3杂化电子云在空间呈正四面体排布,各个sp3杂化电子云的大头分别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C与H成键时,4个H原子的s电子云沿着4个sp3杂化电子云的大头重叠形成4个s-sp3σ键,因此形成的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型的,键角为109°28/ ;2乙烯的结构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4个价电子中有3个分别位于3个sp2杂化轨道中,1个位于2p轨道中;3个sp2杂化电子云在空间呈平面三角形分布,各sp2杂化电子云的大头指向三角形的3个顶点,2p电子云对称轴垂直穿过3个sp2杂化电子云所在的平面;11. 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两者的反应速度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解答:乙烯使溴水褪色的速度较乙炔的快;乙炔碳碳键长较乙烯碳碳键的键长短,因此乙炔分子中的π键较乙烯的π键稳定,反应活性低、反应速度慢;12. 乙烯既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这两个实验的本质有无区别解答:这两个实验有着本质的区别,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乙烯使高锰酸钾还原而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无色的溴代烷烃;13. 写出分子式C4H6的开链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丁炔 2—丁炔 1,3—丁二烯 1,2—丁二烯14. A,B 两化合物的分子式都是C 6H 12 ,A 经臭氧化并与锌和酸反应后的乙醛和甲乙酮,B 经高锰酸钾氧化只得丙酸,写出A 和B 的结构式;解答:顺—3—甲基—2—戊烯 反—3—甲基—2—戊烯顺—3—己烯 反—3—己烯15. 化合物A 和B 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都能使溴水褪色,A 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而B 不能;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 32CHCOOH 和CO 2,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CH 3COCOOH 和CO 2;试推测A 和B 的结构式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解答:化合物A 的有关反应式: 化合物B 的有关反应式:16. 某化合物分子量为82,每摩尔该化合物可吸收2摩尔氢,不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当他吸收1摩尔氢时,生成2,3—二甲基—1—丁烯;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解答:A. B. CH 2 C CH CH 2CH 3(CH 3)2CHC CH 3—甲基—1—丁炔2—甲基—1,3—丁二烯 CH 2 C C CH 2CH 3CH 3第三章脂环烃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 3—甲基环丁烯2 5—甲基二环2.2.2—2—辛烯 3.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解答:将上述三种试剂分别通入溴水中,不能使溶液棕红色褪色的是CH3CH2CH3;将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试剂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CH3CH=CH2;2 1,1—二甲基环丙烷和环戊烯解答:将两种试剂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环戊烯,不能使溶液褪色的是1,1—二甲基环丙烷;4. 完成下列反应式5. 完成苯基环丙烷与下列试剂的反应;1 HCl2 Cl2Cl43 Br2FeBr34 H2SO46. 回答下列问题:1 在环丙烷中含有少量杂质丙烯,在提纯环丙烷时如何去除杂质解答:将含有少量丙烯杂质的环丙烷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丙烯因为与高锰酸钾反应而被溶液吸收去除,然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得到不含丙烯的环丙烷气体;2 解释环丙烷的稳定性解答:环丙烷的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其每一个碳原子的sp3杂化电子云夹角为°;因此,当成键时,两个成键电子云是以弯曲方式重叠,形成“弯曲σ键”;与以“头对头”方式正面重叠形成的一般σ键相比,弯曲σ键重叠程度低,而且具有恢复正常重叠方式的自在趋势力——张力,因此不稳定;环丙烷的3个“弯曲σ键”的不稳定决定了环丙烷分子的不稳定性,它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7. 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7H14,此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1 可以催化加氢,产物分子式为C7H16;2 在室温下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 能与HBr反应得产物2—溴—2,3—二甲基戊烷;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解答:CH3CH3或H3CH3C CH3CH3第四章芳香烃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对乙基甲苯对异丙基甲苯 4—乙基—2—溴甲苯2—环戊基甲苯对二氯苯三苯甲基游离基6—溴—1—萘磺酸 2,4—二硝基甲苯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 间甲乙苯2 β-萘酚3 4-氯-2,3-二硝基甲苯4 环戊二烯负离子5 间二乙烯苯6 邻二异丙苯7 6-氯-1-萘磺酸 8 环丙烯正离子3. 完成下列反应;4. 写出下列反应所需试剂,并完成反应,1 苯→甲苯→氯苄2 甲苯→苯甲酸→邻、对硝基苯甲酸3 硝基苯→间硝基氯苯4 萘→邻苯二甲酸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甲苯、1-甲基环己烯、甲基环己烷解答:取三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迅速褪色的是1-甲基环己烯;将不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加热,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甲苯,余者为甲基环己烷;2 苯、1,3-己二烯解答:取两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溶液紫红色褪色的是1,3-己二烯;6. 二甲苯的邻、间、对位三个异构体,在进行硝化时,分别得到一个一硝基产物,二个一硝基产物和三个一硝基产物,写出相对应的二甲苯结构;解答:得一个硝基产物的是对二甲苯:得二个硝基产物的是邻二甲苯:得三个硝基产物的是间二甲苯:7. 按照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1 甲苯、苯、氯苯、硝基苯、苯酚解答: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为苯酚 > 甲苯 > 苯 > 氯苯 > 硝基苯2 溴苯、苯甲酸、间二甲苯、甲苯、间硝基苯甲酸解答: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为间二甲苯 > 甲苯 > 溴苯 > 苯甲酸 > 间硝基苯甲酸8. 判断下列化合物有无芳香性;1 环戊二烯解答:环戊二烯分子中没有闭合的共轭大π健结构,故不具有芳香性;2 环戊二烯负离子解答:环戊二烯负离子具有闭合的6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且π电子数6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戊二烯负离子具有芳香性;3 环戊二烯正离子解答:环戊二烯正离子具有闭合的4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但其π电子数4不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戊二烯正离子不具有芳香性;4 1,2,3,4-四氢萘解答:1,2,3,4-四氢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苯环,因此具有芳香性;5 1,3,5,7-环辛四烯解答:1,3,5,7-环辛四烯π电子数8不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1,3,5,7-环辛四烯不具有芳香性;6 环丙烯正离子解答:环丙烯正离子具有闭合的2电子共轭大π健结构,且π电子数2符合“4n+2”;因此根据休克尔规则,环丙烯正离子具有芳香性;9. 以苯为主要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 叔丁基苯2 2,4-二硝基苯甲酸3 间硝基苯甲酸4 2-甲基-5-硝基苯磺酸5 环戊基苯10. 某芳烃A分子式为C8H10,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分子式为C8H6O4的B;若将B进一步硝化,只得到一种一元硝化产物而无异构体,推出A、B的结构并写出反应式;解答:A和B的结构分别为:相关反应式如下:第五章芳香烃习题参考答案1. 简述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分类,并举例说明;参见教材第62页2. 写出分子式为C4H9Br所有异构体及名称,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伯、仲、叔卤烃的哪一种解答:所有可能的碳链如下所有异构体如下1-溴丁烷 2-溴丁烷 2-甲基-1-溴丙烷 2-甲基-2-溴丙烷伯卤烃仲卤烃伯卤烃叔卤烃3. 解释下列名词并举例说明:1 亲核试剂2 亲核取代反应3 反应底物4 中心碳原子5 离去基团6 消除反应参见教材4. 叙述卤代烷的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 1机理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机理;参见教材解答: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以叔溴丁烷的水解反应为例加以讨论;叔溴丁烷的水解反应的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叔丁基溴的C—Br键发生异裂,生成叔丁基碳正离子和溴负离子,此步反应的速率很慢;第二步:生成的叔丁基碳正离子很快地与进攻试剂结合生成叔丁醇;2.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实验证明,溴甲烷水解反应的机制为SN2,反应一步完成: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溴甲烷和碱的浓度有关,称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用SN22代表决定反应速率所涉及的两种分子表示;在该反应过程中,OH-从Br的背面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α-C,C—O键逐渐形成,C—Br键逐渐变弱形成一个过渡状态;然后C—Br 键迅速断裂,C—O键形成,完成取代;5. 简述卤代烷的消除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6.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CH3C(CH3)2CH2Br CH3CH2CHBrCH2I CH2CHCH2CH3Cl 2,2-二甲基-1-溴丙烷 2-溴-1-碘丁烷 1-苯基-2-氯丁烷 3-甲基-3-碘-1-戊烯 3-氯环己烯 2-甲基-1-溴萘间溴甲苯 1-环戊基-2-溴乙烷7.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二碘二溴甲烷2 叔丁基溴3 烯丙基氯4 氟烷5 1-溴-1-丙烯6 2,4-二氯甲苯7 苄基氯8 5-溴-1,3-环己二烯8. 完成下列反应式9. 完成下列转变解答:解答:解答:解答:10.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氯苯、苄基氯、1-苯基-2-氯丙烷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室温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苄基氯;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的为1-苯基-2-氯丙烷,余者为氯苯;2 溴苯、溴乙烯、异丙基溴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异丙基溴;将剩余2种待测物分别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溴乙烯,余者为溴苯;3 2-氯丙烯、2-氯丙烷、3-氯丙烯、3-碘环戊烯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立即产生黄色沉淀的为3-碘环戊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3-氯丙烯,加热后产生白色沉淀的为2-氯丙烷,余者为2-氯丙烯;4 4-溴-1-丁炔、2-溴-2-丁烯、3-溴环戊烯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混合,立即产生淡黄色沉淀的为3-溴环戊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4-溴-1-丁炔,余者为2-溴-2-丁烯;11. 下列卤代烃与氢氧化钾醇溶液发生消除反应,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2-甲基-1-氯丁烷、2-甲基-2-氯丁烷、2-甲基-3-氯丁烷解答:2-甲基-2-氯丁烷 > 2-甲基-3-氯丁烷 > 2-甲基-1-氯丁烷12. 下列卤代烃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按生成沉淀的快慢顺序排列; 1-溴环己烯、4-溴环己烯、溴化苄、1-甲基-1-溴环己烷解答:溴化苄 > 1-甲基-1-溴环己烷 > 4-溴环己烯 > 1-溴环己烯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2,2-二甲基-3-戊烯-1-醇甲基异丙基醚2. 完成下列反应式3.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1 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卢卡斯试剂浓盐酸+无水ZnCl2混合,室温下立即出现沉淀的是叔丁醇,过5~10分钟出现沉淀的是仲丁醇,无沉淀的是正丁醇;2 苯甲醇和对甲苯酚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混合,出现显着颜色变化的是对甲苯酚;3 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解答:各取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新制CuOH2混合并振摇,CuOH2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的是2,3-丁二醇,余者为1,3-丁二醇;4. 苯甲醇和苯酚都含有苯环和羟基,为什么他们性质有很大差别解答:苯酚中的羟基与苯环发生了p-π共轭,而苯甲醇中的羟基与苯环相隔一个碳原子没有共轭发生,因此他们的性质大相径庭;5. 推导结构化合物AC9H12O与NaOH、KMnO4均不反应,遇HI生成B和C,B遇溴水立即变为白色浑浊,C经NaOH水解,与Na2Cr2O7的H2SO4溶液反应生成酮D,试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与相应反应式;解答:A、B、C、D的结构简式为相关反应式如下:A B CD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4-甲基-3-戊烯-2-酮 2α,γ-二甲基己醛 3甲基异丁基酮43-硝基苯乙酮 5环己酮腙2. 命名下列化合物2,4-戊二酮对甲氧基苯甲醛 3-环己基丙醛 3-戊烯-2-酮 2,8-二羟基-9,10-蒽醌对苯醌单肟3. 写出苯甲醛和环己酮分别与下列化合物的反应如果有的话所得产物的结构式;1 托伦试剂苯甲醛与托伦试剂作用的产物是:环己酮与托伦试剂不反应;,H+,加热2 KMnO4环己酮一般条件下不易被氧化;3 2,4-二硝基苯肼4 NaHSO35 LiAlH46 浓NaOH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不反应;7 乙醇,HCl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不反应;8 乙基溴化镁苯甲醛与之作用的产物为:环己酮与之作用的产物为:9 稀NaOH苯甲醛和环己酮与稀碱均不作用;4. 完成下列反应式;5. 按照与HCN反应的活性,由高至低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解答:空间位阻的不同造成上述顺序;解答:硝基的吸电子作用增加了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有利于亲和加成反应;甲氧基通过p,π-共轭效应供电子使羰基碳原子的正电荷降低不利于亲核加成反应;解答:空间位阻的不同是造成上述顺序的主要因素;6. 用简单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苯甲醛、苯乙酮、环己酮解答:分别取上述待测物质少许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为苯甲醛;将剩余两种待测物分别与碘的碱溶液混合,出现黄色沉淀的为苯乙酮,余者为环己酮;2 乙醛、丙醛、丁酮、二乙酮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银镜的是乙醛和丙醛,未有银镜出现的是丁酮和二乙酮;将乙醛和丙醛少许分别与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黄色沉淀的乙醛,另一个溶液,出现白色结晶的为丁酮,未为丙醛;将丁酮和二乙酮少许分别滴入饱和NaHSO3有沉淀的是二乙酮;3 甲醛、仲丁醇、丁醛、3-戊酮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西夫试剂混合,出现紫红色的是甲醛和丁醛,然后加入浓硫酸,紫色不退色的为甲醛,紫色褪去的为丁醛;与西夫试剂混合后未有颜色变化的是仲丁醇和3-戊酮;各取它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出现黄色结晶沉淀的为3-戊酮,余者为仲丁醇;4 2-丁烯醛、异丁醛、3-戊酮、异丁醇解答:各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棕色褪至无色的是2-丁烯醛;将剩余3待测物少许分别与托伦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产生银镜的是异丁醛;将最后2个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出现黄色结晶沉淀的是3-戊酮;7. 用6个碳以下的直链醛或酮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请写出各步反应式;1 2-辛醇2 3-甲基-3-己醇3 正庚醇4 异己烷解答:1合成2-辛醇的方法首先制得格氏试剂己基溴化镁:然后用己基溴化镁与乙醛反应制得2-辛醇: 2合成3-甲基-3-己醇的方法 首先制得格氏试剂丙基溴化镁:然后用丙基溴化镁与丁酮反应制得3-甲基-3-己醇: 3合成正庚醇的方法首先制得格氏试剂己基溴化镁见前题;然后用己基溴化镁与甲醛作用制得正庚醇:4合成异己烷的方法 首先制得2-甲基-3-戊酮: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法制得异己烷:8. 某化合物化学式为C 5H 12OA,A 氧化后得一产物C 5H 10OB;B 可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作用,并有碘仿反应;A 经浓硫酸脱水得一烯烃C,C 被氧化可得丙酮;写出A 可能的结构式及有关反应式;解答:A 的结构式为: 有关反应式如下:9. 某化合物AC 6H 10O 2可使溴水褪色,可与2,4-二硝基苯肼产生沉淀,并能与三氯化铁显色,无银镜反应;试写出A 的结构式;解答:A 的结构式为:CH 3CHCH(CH 3)2OH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习题参考答案1. 命名下列化合物β-甲基丁酸 对苯二甲酸 3-苯基丁酸3,7—壬二烯酸 丙酰氯对甲基苯甲酰氯 乙丙酐 二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乙酸异丙酯 丙酰胺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3-二甲基戊酸2 反-2-甲基-2-丁烯酸当归酸3 α,α-二氯丁酸4 丙二酸甲乙酯5 邻苯二甲酸酐6 丙烯酰氯 3. 比较下列化合物酸性的强弱 1 丙酸 丙二酸 乙二酸 解答:乙二酸 > 丙二酸 > 丙酸2 α-氯丙酸 α,α-二氯丙酸 丙酸 β-氯丙酸 解答:α,α-二氯丙酸 >α-氯丙酸>β-氯丙酸> 丙酸 4. 写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方程式;1 乙醇2 五氯化磷3 氨4 氢化锂铝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甲酸 乙酸 乙醛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石蕊试剂混合,不出现红色的是乙醛;将能使石蕊变红的两个化合物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能使高锰酸钾紫红色褪色的是甲酸,余者为乙酸;解答:取上述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混合,能使之出现黄色结晶状沉淀的是对-羟基苯乙酮;将余下两种待测物分别与溴水混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乙烯基对苯二酚,余者为对甲基苯甲酸;6.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或反应所需的条件7. 完成下列转化+CH 3COOH CH 3CH 2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 CH 3COCl +HCl PCl +POCl 3+CH 3COOH CH 3COONH NH 3+CH 3CONH 2H 2O CH 3LiAlH4CH 3CH 2OH1 由异丁烯制备2,2-二甲基丙酸解答: 2 由乙炔制乙酸乙酯解答:3 由丙二酸二乙酯制丁酸 解答:8. 写出分子式为C 5H 6O 4的不饱和二元羧酸的各种异构体的结构式,如有顺反异构,则注明Z 、E 构型;解答:9.有三种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 3H 6O 2,其中A 能与NaHCO 3反应放出CO 2,B 和C 则不能;B 和C 在NaOH 溶液中加热均可发生水解,B 的水溶液蒸馏出的液体能发生碘仿反应,而C 的则不能;试推测A 、B 、C 的结构式;解答:MgCO 2H 2O CH 3C CH 2CH 3HBrCH 3C CH 3CH 3Br(CH 3)3(CH 3)3CCOOH KMnO 4 , H H 2O , Hg 2+HC CH CH 3CH 3COOH +CH 3COOC 2H 51. 命名下列化合物;β-羟基丁酸γ-戊酮酸 3-甲基-4-羟基丁酸 2-氨基-3-4-羟基苯基丙酸α-甲基-γ-戊酮酸 4-甲基-3-氯戊酸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3. 完成下列反应式;4. 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每组化合物;解答:各取三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没有出现显色现象的是乳酸;将与FeCl3溶液显色的2种待测物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试剂作用,出现黄色结晶的是乙酰乙酸乙酯,余者为水杨酸;解答:各取2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FeCl3溶液混合,出现显色现象的是2,4-戊二酮,另一个就是丙酮;3 丙二酸二乙酯与乙酰乙酸乙酯解答:各取2种待测物少许,分别与2,4-二硝基苯肼试剂作用,出现黄色结晶的是乙酰乙酸乙酯,另一个为丙二酸二乙酯;5. 将下列化合物按其酸性从大到小次序排列;6. 将下列化合物写成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平衡体系;7. 用乙酰乙酸乙酯及其他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解答:解答:解答:解答:8. 化合物AC9H10O3,它不溶于水,稀盐酸及稀碳酸氢钠溶液,但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与稀氢氧化钠共热后,冷却酸化得一沉淀BC7H6O3,B能溶于NaHCO3溶液,并放出气体,B遇FeCl3溶液产生紫色,B的一种衍生物是常用药物APC的成分之一;试写出A、B 的结构式及各步反应式;解答:A、B的结构式为:有关反应式如下:1.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旋光性物质哪些是非旋光性物质为什么解答:1是非旋光性物质,因为以其结构中的碳原子和2个氯原子所确定的平面是分子的对称面,具有对称面的分子不具有手性;2、3、4、5和6均是旋光性物质,其中2、3、4分子中均含有多个不同的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5和6两个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不含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等对称因素,因而属于手性分子;2. 下列各对化合物哪些互为对映异构体哪些互为非对映异构体哪些为同一化合物同一个化合物互为对映体互为对映体互为非对映体3. 写出下列旋光性物质所有的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答:1的所有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如下:Ⅰ与Ⅱ互为对映体;Ⅲ是内消旋体,不具有旋光性;Ⅰ与Ⅲ、Ⅱ与Ⅲ的关系为非对映体;2的所有光学异构体的费歇尔投影式如下:Ⅰ与Ⅱ、Ⅲ与Ⅳ互为对映体;Ⅰ和Ⅱ中的任意一个与Ⅲ和Ⅳ中的任意一个互为非对映体;4. 用R、S构型标示方法标示下列化合物中手性碳原子的构型;R S R2R,3S S5. 写出下列光学活性药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并指出是赤型还是苏型;1 1R,2S---2-甲氨基-1-苯基-1-丙醇左旋麻黄碱2 1R,2R---1-对硝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1,3-丙二醇左旋氯霉素6.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用R、S构型标示方法标出手性碳原子的构型;S 2R,3R 2S,3R 1R,2R7. 解释下列名词;略8. 某蔗糖溶液在20℃及2dm长的盛液管中测得旋光度为+°,求该蔗糖溶液的浓度;。

第四章 卤代烷

第四章 卤代烷

第四章卤代烷卤代烷(alkylhalide)是烷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被卤素取代的化合物。

卤代烷中的卤素与sp3 杂化碳原子要相连。

一卤代烷烃常用通式RX表示,R为烷基,X为氟、氯、溴、碘。

卤素连接于sp2杂化碳上时(即烯基卤化物和芳基卤化物,如乙烯氯和溴苯),其化学性质与连接于sp3杂化碳上的卤化物有较大的区别。

卤素连接于sp杂化碳的化合物很少见并且不稳定。

BrCH2CHCl乙烯氯溴苯含有卤素的有机物在自然界很少存在,大多数且日常所碰到的卤代烷是人工合成的。

天然有机卤化物主要存在于一些海洋生物,如海藻、海绵及软体动物中。

由这些物种产生的有机卤化物,常有特殊的结构,有些具有抗菌、抗真菌及抗肿瘤活性。

如红藻(red aige)和海兔(sea hare)可产生下列两种结构相近的、用来作为化学防卫的有机卤化物:红藻产生海兔产生对于海洋生物的研究,是当今活跃的新研究领域之一,人们期望从中能寻找到有治疗疾病价值的新化合物或新药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许多卤代烷是有毒性的化合物,例如氯仿和四氯化碳,虽然在实验室仍然作为溶剂使用,但它们已被环境保护组织列入可能致癌物质的名单,一般不在普通的商品中使用。

一、分类和命名(一)分类根据所含卤素种类,卤代烷可分为氟代烷、氯代烷、溴代烷及碘代烷,其中在化学合成中最常用的是氯代烷和溴代烷;根据所含卤素的多少,可分为一元、二元和多元卤代烷;根据卤素所连接饱和碳原子的类型,又可分为伯(1°)、仲(2°)及叔(3°)卤代烷:RCH2X CH XRRC X RRR伯卤代烷仲卤代烷叔卤代烷伯、仲、叔卤代烷的化学反应活性有一定的差别。

(二)命名卤代烃的命名有普通命名和系统命名两种方法。

一些分子中的烃基部分有简单的非系统名称的卤代烃可采用普通命名,即在相应烃基名前加卤素名称,有手性碳的还要标记其构型。

如:CH3CH2CH2CH2BrH CH2BrH3CCH3Br CH3CH3CH3CH3BrHCH2CH3溴代正丁烷溴代异丁烷(S)-溴代仲丁烷溴代叔丁烷butyl bromide iso-butyl bromide (S)-sec-butyl bromide tert-butyl bromide 卤代烃的最一般的命名方法还是采用系统命名法,把卤素作为取代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自主练习(卤代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自主练习(卤代烃)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自主广场基础达标1.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有机产物有两种的是()A.CH 3— ClB.CH 3 CHBrCH 3C.CH 3CH 2CBr 2CH3D.答案 :C2.以下有关氟利昂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氟利昂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B.氟利昂化学性质牢固,有毒C.氟利昂大多无色、无味、无毒D.在平流层中,氟利昂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惹起耗费臭氧层的循环反应答案 :B3.以下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③( CH 3)3C— CH2Cl④ CHCl2—CHBr2⑤⑥ CH 3ClA. ①③⑥B.②③⑤C.全部D.②④答案 :A4.氯仿( CHCl 3)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生成光气( COCl 2):光2COCl 2+2HCl ,为防范事故的发生,使用前先检验可否变质,你认为检2CHCl 3+O2验用的最正确试剂是()A. 烧碱溶液B.溴水C.AgNO 3溶液D.KI 淀粉试剂答案 :C5.分子式为 C3H6 Cl 2的有机物,若再有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C3H5Cl 3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原有的C3H 6Cl 2应该是()A.1 , 3-二氯丙烷, 1-二氯丙烷, 2-二氯丙烷, 2-二氯丙烷答案 :A6.已知 CH3CH2Br+2Na+CH 3CH 2Br CH3CH2CH2CH3 +2NaBr 。

以下有机物发生这种反应可生成 X ,若 X 与环丙烷互为同系物,则能生成X 的是()A.CH 3CH 2CH 2ClB.CH 3CHBrCH ( CH 3) CH 2BrC.CH 3CHBrCH 2CH 2BrD.CH 3CH2Br答案 :BC7.以下化合物在必然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答案 :B8.不粘锅的内壁有一薄层为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饭菜时不易粘锅、烧焦。

以下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动性很强B.聚四氟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C.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不饱和烃D. 聚四氟乙烯中氟的质量分数是76%答案 :D9.联三苯的结构是,其一氯代物( C18H 13Cl )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3 种B.4 种C.5 种D.6 种答案 :B10.以下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相同的有机产物的是()A.( CH3)2CHCH 2CH2CH3B.( CH3)2CHCH 3C.( CH3)2CHCH (CH 3)2D.( CH3)3CCH 2CH3答案 :D11.卤代烃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

卤代烃习题章节

卤代烃习题章节
卤代烃习题课
典型例题解析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 CH3-CH-CH2-CH-CH3 CH3 Cl Cl
⑵ CH3-CH-CH-CH-CH3 Cl CH3 Cl
2-甲基-4-氯戊烷 3-甲基-2,2,4-三氯戊烷
jzddmjx@
2、完成下列反应

CH=CHBr +
NaCN(1mol)
主要考虑碳正离子稳定性 电子效应 ③>②>①
Cl
CH2-CH2-CH2Cl
CH3-CH-CH2Cl
CH3-CH2-CH-
⑵ SN2反应活性: 主要考虑过渡态的立体效应 ① >②> ③ 1-氯丁烷 2-氯丁烷 2-甲基-2-氯丙烷
jzddmjx@
5、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大 小)
HBr CH3CH2CH-CH3
NaCN
CH3CH2CH-CH3
Br
CN
H2SO4 CH3CH2CH-CH3
COOH
2、
CH3
Cl2 FeCl3
Cl
CH3 +
Cl Cl2 CH3 光
Cl
CH2Cl+
Cl
Mg(1mol)
CH2Cl
Cl
无水乙醚
Cl CH2MgCl+ CH2MgCl
jzddmjx@
CH3 Br
CH2CH2Cl Br
Cl
加AgNO3乙醇溶液,
①白色↓(室温) ②×
③白色↓ (加热)
jzddmjx@
jzddmjx@
二、选择题
1、下列卤代烷中最易进行SN1反应的是( C )。
A 叔丁基溴 B 2-溴丁烷 C 1-溴-2-丁烯
D 1-溴丁烷
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 P-π 共轭体系的是( B )。

《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五章芳烃(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四版)第五章芳烃(习题答案)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思考题P152 习题 写出四甲(基)苯的构造异构体并命名。

解:CH 3CH 3CH 33CH 3CH 3CH 3H 3CCH 3CH 33H 3C1,2,3,5-四甲(基)苯1,2,3,4-四甲(基)苯1,2,4,5-四甲(基)苯P152 习题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基:解:CH 3C 2H 5CH(CH 3)2CH 2CH 2C=C3HH 3C1-甲基-2-乙基-4-异丙基苯1,2-二苯乙烷顺-2-苯基-2-丁烯(E)-2-苯基-2-丁烯CH 3CH 3CHC(CH 3)3(CH 3)3C 2,6-二甲基苯基β-苯乙基2,2,4,4-四甲基-3-苯基戊烷CH 2CH 22-苯乙基P153 习题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或基的结构式:(1) 异丁苯CH 2CHCH 3CH 3(2) 间甲苯基环戊烷CH 3(3) (E)-1,2-二苯乙烯C=CH PhPhH(4) 顺-5-甲基-1-苯基-2-庚烯C=CHHCH 2CHCH 2CH 3CH 23(5) 二苯甲基 C 6H 5C 6H5(6) 3-苯基-2-丙烯基CH 2CH=CH C 6H 5P156 习题 甲苯的沸点比苯高30.5℃,而熔点低~100℃,为什么?解: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苯,分子间色散力大于苯,因比甲苯的沸点也高于苯;但苯分子的对称性好,晶格能大于甲苯,因此苯的熔点高于苯。

P161 习题 写出乙苯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括号内是催化剂):(1) Cl 2(FeCl 3) (2) 混酸 (3) 正丁醇(BF 3) (4) 丙烯(无水AlCl 3) (5) 丙酸酐(CH 3CH 2CO)2O(无水AlCl 3) (6) 丙酰氯CH 3CH 2COCl(无水AlCl 3) 解:(1)CH 3CH 2CH 3CH 2ClClCH 2CH 3Cl FeCl 3+(2) 混酸CH 3CH 2CH 3CH 2NO 2+NO 2CH 2CH 3(3)BF 3323C 2H 5CHCH 2CH 3CH 3CH 2CH 3+CHCH 2CH 3CH 2CH 3CH 3(4)233+CH(CH 3)2CH 2CH 3CH 2CH 3CH 2CH 3CH(CH 3)2(5)3223+COCH 2CH 3CH 2CH 3CH 2CH 3CH 2CH 32CH 3O(6)323CH 2CH 3+COCH 2CH 3CH 2CH 3CH 2CH 3CCH 2CH 3OP161 习题 由苯和必要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解:HO 24+(或环己烯)(2) 叔丁苯解:C CH 33CH 3+ CH 2CH 3CH 3H 2SO 4(3) CH 2(CH 2)5CH 3解:HCl+2)5CH 3OCH 3(CH 2)5C OCH 2(CH 2)5CH 3(4)CH 2CH 2OOH O解:OO+3CH 2CH 2OH OOP164 习题 试以苯和必要的原料合成正丙苯。

卤代烷

卤代烷

五、 常见亲核取代反应 1. 水解反应 (Hydrolysis):卤代烷在强碱水溶液中共热制备醇
OH + CH3CH2 Br H2O CH3CH2 OH + NaBr 水解反应的相对活性: RI>RBr>RCl>RF (烷基相同)
2. 与 NaCN反应制备腈(Nitrile):
BrCH2(CH2)5Br
CH3
叔丁基溴
CHCl3 三氯甲烷 氯仿, chloroform
CHCl3 氯仿(三氯甲烷) CHI3 碘仿(三碘甲烷)
CF2Cl2 氟里昂(二氟二氯甲烷) C6H6Cl6 六六六(1,2,3,4,5,6-六氯环已烷)
z IUPAC命名法
选取连有卤原子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根据主链的碳原 子数称为某烷。卤原子作为取代基,主链编号规则与烷烃相同。取 代基的列出次序按基团的优先顺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
因为生成的伯胺仍是一个亲核试剂,它可以继续与卤代烷作用, 生成仲胺或叔胺的混合物,故反应要在过量氨(胺)的存在下进行
5. 与AgNO3 的醇溶液反应,生成 AgX沉淀
EtOH RX + AgNO3
RONO2 + AgX
反应活性: RI > RBr > RCl SN1 : 3° > 2° > 1°
伯卤代烷需加热
对比
的原子排列,寿命= 0,无法测得。
中间体:反应中生成的寿命较短的分子、离子或自由基,中间体
一般很活泼,但可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到。
二、 亲核取代反应
1. SN2亲核取代反应
H3C Br + OC2H5
1). SN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δ+
慢步骤
RX

2019年人教版选修五化学配套练习:2.3卤代烃(含答案)

2019年人教版选修五化学配套练习:2.3卤代烃(含答案)

化学·选修5(人教版)第三节 卤 代 烃水平测试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 .氯乙烯B .溴苯C .四氯化碳D .硝基苯解析:硝基苯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硝基化合物,不含卤素原子,肯定不属于卤代烃。

答案:D2.下列分子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C 2H 4Cl 2B .C 2H 3Cl 3C .C 2HCl 3D .C 2H 2Cl 2解析:C 2HCl 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只表示一种纯净物,C 项正确。

答案:C3.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A .CH 3CH 2Br ――→HBr 溶液△B .CH 3CH 2Br ――→Br 2光照CH 2BrCH 2Br C .CH 3CH 2Br ――→NaOH 乙醇溶液△CH 2===CH 2――→HBr CH 2BrCH 3――→Br 2光照CH 2BrCH 2Br D .CH 3CH 2Br ――→NaOH 醇溶液△CH 2===CH 2――→溴水 CH 2BrCH 2Br解析:在有机物的制备反应中,应尽量选择步骤少、产率高、副产物少的合成路线。

对此题而言,选择加成反应比取代反应要好得多,而使用加成反应,必须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显然D项的步骤较少,最后产率也较高。

答案:D4.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受紫外线辐射时产生Cl·原子,并能发生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将O3转变为O2B.Cl·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起分解O3的作用解析:分析题给信息,总反应为O3+O·===2O2,Cl·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说明Cl·起催化剂的作用(ClO·是中间产物),反应的结果是将O3转变为O2。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1.用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下列化合物(1)(2)(3)(4)(5)(6)(7)(8)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若命名有错误,请予以改正。

(1) 2-甲基-2-乙基丙烷(2) 2,3-二甲基戊烷(3) 2,2-二甲基-4-异丙基己烷(4) 3-甲基-1-环丙基环戊烷(5) 1,5,8-三甲基螺[3,5]壬烷(6) 2,8-二甲基二环[]癸烷(7) 3-乙基-2,4-二甲基己烷3.将下列化合物按其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成序① 2-甲基丁烷② 戊烷③ 己烷④ 2,3-二甲基丙烷4.将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大小排序① ② ③ ④5.写出由一个异丙基和一个异丁基组成的烷烃的构造式。

6.写出一个含有7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中有3组等性氢,其比值为6∶1∶1。

7.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优势构象(1) 异丙基环己烷(2) (3) 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8.下列各对化合物是构造异构还是构象异构?(1)与(2)与9.完成下列反应(写主要产物)(1)(2)10.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的可能构造式。

11.饱和烃的分子式为C7H1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能结构:(1)没有伯碳原子;(2)含有一个伯碳原子和一个叔碳原子;(3)含有两个伯碳原子,没有叔碳原子。

12.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溴化时,(1)只得一种一溴代产物;(2)得到三种一溴代产物;(3)得到四种一溴代产物。

分别写出相应烷烃的结构。

第三章1.命名下列化合物。

(1)(2) (3)(4) (5) (6)(7)(8)(9)(10)(11)(12)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E- 2, 5-二甲基-3-己烯(2) E-3-乙基-4-氯-2-己烯(3) 异戊二烯(4) 2, 2, 5-三甲基-3-己炔(5)(2E, 4Z)-6-甲基-2, 4-庚二烯(6) 1-己烯-5 -炔(7) (Z)-3-乙基-4-丙基-1, 3-己二烯-5-炔3.写出下列反应式。

第五版教材第四章卤代烷习题

第五版教材第四章卤代烷习题

第四章卤代烷习题一、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由大到小顺序列出:CH 3CH 2CH 2CH 2CH 2CH 3CH 2CHCH 2CH 3CH 3CH 2C(CH 3)2(i)CH 3CH 2CH3(ii)(iii)二、完成下列反应(1)CH 3CCH 2CH 3+HSR(2)CH 2CH 2CH 3CH 32H 3CBr+CH 3OH(3)H Cl CH 3CH 2CH 3+H 2O(4)CH 3HBrH +H 2NR(5)CH 2Br+NaCN(6)Br(CH 2)4Br(7)(CH 3)2CHC(CH 3)3Br (1mol)无水乙醚光Mg D O(8)H 3C SO 2O C 2H 53+NaSH (注意立体构型)(9)C CH(CH 3)2Br3+CH 3NH 2(注意立体构型)(10)H33(注意立体构型)CH OH三、下列每一对化合物,哪一个更易进行S N 1反应?(i)CH 3CH 2CH 23BrCH 3CH 23BrCH 3(ii)H 2C CHCH 2ClCH 3CH 2CH 2Cl(iii)BrCH 3CH 3Br(iv)HBr CH 2Br四、下列亲核试剂在质子溶剂中与CH 3CH 2I 反应,请比较它们的反应速率: (i)CH 3CH 2CH 2O (CH 3CH 2CH 2)3C(CH 3CH 2CH 2)2N (ii)CH 3CH 2CH 2CH 2O(CH 3)3COCH 3CH 2CHO3(iii)OCH 3CH 2OHO(iv)CH 3CH 2OCH 3CH 2OCH 3CH 2S(v)CH 3CH 2OS(CH 3)3CO五、请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进行S N 2反应时的反应速率:(i)CHBrCH 3CH 2BrCBr(CH 3)3(ii)CH 3(CH 2)4Br CH 3(CH 2)2CH(CH 3)CH 2Br CH 3(CH 2)2C(CH 3)2CH 2BrCH 3CH 2CH(CH 3)CH 2CH 2Br(iii)I Cl Br六、下面所列的每对亲核取代反应中,哪一个反应更快,请解释为什么:(CH 3)3CBr +H 2O(CH 3)3COH+HBr(i)CH 3CH 2CH(CH 3)Br+H 2OCH 3CH 2CH(CH 3)OH+HBr(ii)CH 3CH 2CH 2Br+NaOHCH 3CH 2CH 2OH+NaBr2CH 3CH 2CH(CH 3)Br +NaOH+NaBr H OCH 3CH 2CH(CH 3)OH(iii)CH 3CH 2Cl+NaICH 3CH 2I +NaCl 丙酮(CH 3)2CHCl +NaI+NaCl (CH 3)2CHI(iv)CH 3CH 2CH 2I +NaCN CH 3CH 2CH 2CN +NaI (CH 3)2CHI+NaCN+NaI(CH 3)2CHCN(v)CH 3CH 2CH 2Cl +CH 3NH 2CH 3CH 2CH 2NH 2CH 3ClCH 3CH 2CH(CH 3)Cl +CH 3NH 2CH 3CH 2CH(CH 3)NH 2CH 3Cl(vi)CH 3CH 2CH 2Br +NaSH CH 3CH 2CH 2SH+NaBrCH 3CH 2CH 2Br +NaOHCH 3CH 2CH 2OH +NaBr H O 2(vii)CH 3CH 2Br +SCN C H OH H O CH 3CH 2SCN CH 3CH 2Br +SCNC H OHH OCH 3CH 2NCS(viii)CH 3CH 2CH 2Br +ONaCH 3CH 2CH 2O+NaBr CH 3CH 2CH 2Br +CH 3ONaCH 3CH 2CH 2OCH 3+NaBr(ix)CH 3CH 2OSO 2OCH 2CH 3+Cl CH 3CH 2Cl +OSO 2OCH 2CH 3CH 3CH 2F+ClCH 3CH 2Cl+F(x)CH3CH2Br+SH CH OHCH3CH2SH+Br 32OCH3CH2Br+SH CH3CH2SH+Br(xi)CH3Br+(CH3)3N(CH3)4NBrCH3Br+(CH3)3P(CH3)4PBr七、卤代烷与NaOH在水与乙醇混合物中进行反应,请指出哪些属于S N2机制,哪些属于S N1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卤代烷 习题
一、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由大到小顺序列出:
CH 3CH 2CH 2CH 2CH 2
CH 3CH 2CHCH 2CH 3
CH 3CH 2C(CH 3)2(i)
CH 3
CH 2
CH
3
(ii)
(iii)
二、完成下列反应
(1)
CH 3CCH 2CH 3
+
H
SR
(2)
CH 2CH 2CH 3
CH 32
H 3C
Br
+
CH 3OH
(3)
H Cl CH 3
CH 2CH 3
+
H 2O
(4)
CH 3
H
Br
H +H 2NR
(5)CH 2Br
+
NaCN
(6)
Br(CH 2)4Br
(7)
(CH 3)2CHC(CH 3)3
Br (1mol)
无水乙醚

Mg D O
(8)
H 3C SO 2O C 2H 5
3
+NaSH (注意立体构型)
(9)
C CH(CH 3)2
Br
3+
CH 3NH 2
(注意立体构型)
(10)
H
3
3(注意立体构型)
CH OH
三、下列每一对化合物,哪一个更易进行S N 1反应?
(i)
CH 3CH 2CH 23
Br
CH 3CH 2CCH 3
Br
CH 3
(ii)
H 2C CHCH 2Cl
CH 3CH 2CH 2Cl
(iii)
Br
CH 3CH 3Br
(iv)
C H
Br CH 2Br
四、下列亲核试剂在质子溶剂中与CH 3CH 2I 反应,请比较它们的反应速率: (i)CH 3CH 2CH 2O (CH 3CH 2CH 2)3C
(CH 3CH 2CH 2)2N (ii)
CH 3CH 2CH 2CH 2O
(CH 3)3CO
CH 3CH 2CHO
CH 3
(iii)
O
CH 3CH 2O
HO
(iv)
CH 3CH 2O
CH 3CH 2O
CH 3CH 2S
(v)
CH 3CH 2O
S
(CH 3)3CO
五、请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进行S N 2反应时的反应速率:
(i)
CHBrCH 3
CH 2Br
CBr(CH 3)3
(ii)
CH 3(CH 2)4Br CH 3(CH 2)2CH(CH 3)CH 2Br CH 3(CH 2)2C(CH 3)2CH 2Br
CH 3CH 2CH(CH 3)CH 2CH 2Br
(iii)I Cl Br
六、下面所列的每对亲核取代反应中,哪一个反应更快,请解释为什么:
(CH 3)3CBr +H 2O
(CH 3)3COH
+HBr
(i)
CH 3CH 2CH(CH 3)Br
+
H 2
O
CH 3CH 2CH(CH 3)OH
+
HBr
(ii)
CH 3CH 2CH 2Br
+NaOH
CH 3CH 2CH 2OH
+
NaBr
2CH 3CH 2CH(CH 3)Br +NaOH
+NaBr H O
CH 3CH 2CH(CH 3)OH
(iii)
CH 3CH 2Cl
+NaI
CH 3CH 2I +NaCl 丙酮(CH 3)2CHCl +NaI
+NaCl (CH 3)2CHI
(iv)
CH 3CH 2CH 2I +NaCN CH 3CH 2CH 2CN +NaI (CH 3)2CHI
+
NaCN
+NaI
(CH 3)2CHCN
(v)
CH 3CH 2CH 2Cl +CH 3NH 2CH 3CH 2CH 2NH 2CH 3
Cl
CH 3CH 2CH(CH 3)Cl +CH 3NH 2
CH 3CH 2CH(CH 3)NH 2CH 3
Cl
(vi)
CH 3CH 2CH 2Br +NaSH CH 3CH 2CH 2SH
+NaBr
CH 3CH 2CH 2Br +
NaOH
CH 3CH 2CH 2OH +NaBr H O 2
(vii)
CH 3CH 2Br +SCN C H OH H O CH 3CH 2SCN CH 3CH 2Br +SCN
C H OH
H O
CH 3CH 2NCS
(viii)
CH 3CH 2CH 2Br +ONa
CH 3CH 2CH 2O
+NaBr CH 3CH 2CH 2Br +
CH 3ONa
CH 3CH 2CH 2OCH 3
+NaBr
(ix)
CH 3CH 2OSO 2OCH 2CH 3+Cl CH 3CH 2Cl +OSO 2OCH 2CH 3CH 3CH 2F
+Cl
CH 3CH 2Cl
+
F
(x)CH3CH2Br+SH CH OH
CH3CH2SH+Br 32
O
CH3CH2Br+SH CH3CH2SH+Br
(xi)CH3Br+(CH3)3N(CH3)4NBr
CH3Br+(CH3)3P(CH3)4PBr
七、卤代烷与NaOH在水与乙醇混合物中进行反应,请指出哪些属于S N2机制,哪些属于
S N1机制。

(i) 产物的绝对构型完全转化
(ii) 有重排产物
(iii) 碱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iv) 三级卤代烷速率大于二级卤代烷
(v) 增加溶剂的含水量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vi) 反应机制只有一步
(vii) 进攻试剂亲核性愈强反应速率愈快
八、用简单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i) 1-溴丙烷1-碘丙烷
(ii) 1-溴丁烷1,1-二溴丁烷
(iii) 1-氯丁烷三级氯丁烷
(iv) 烯丙基溴1-溴丙烷
九、写出氘代化合物环己烷1-d的合成方法(由卤烃开始):
十、解释下列反应结果:化合物A在S N2反应中的反应速度比化合物B快。

Br CH3Br CH3
CH3CH3
(A)(B)
十一、给出下列诸化合物脱卤化氢后预期得到的主要产物:
(1)1-溴己烷
(2)4-甲基-2-溴己烷
(3)1-溴-2-甲基-戊烷
(4)2-溴-2-甲基-戊烷
(5)3-溴-2-甲基-戊烷
(6)4-溴-2-甲基-戊烷
(7)1-溴-4-甲基-戊烷
(8)3-溴-2,3-二甲基-戊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