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环境化学
养殖水环境化学调查与评价方案设计(含实验数据)
![养殖水环境化学调查与评价方案设计(含实验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9ae84c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2.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水质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综合所学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分析技能,完成海水养殖区水质监测与评价。
(2)掌握渔业水域水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时间与地点地点:广东海洋大学西湖1号调查点经纬度:110.304512,21.157934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上午9:00~10:002、调查项目与方法1现场测定项目1.1西湖水温测定1.1.1实验目的温度是水样的一个根底性指标,准确测量出水样的温度对养殖水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1.1.2实验原理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它会随着所接触温度的不同而伸缩。
1.1.3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水银温度计、烧杯。
实验材料:西湖采集的水样。
1.1.4测定步骤挑选两个适合取水的位置,用烧杯从西湖内取出适量的水样,将温度计的液泡置于液面以下,待温度计的度数不再变化后,准确读出水样的温度并记录。
1.2西湖pH测定1.2.1实验目的水质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会影响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活性和速率,影响其正常代谢,进而对整个食物网产生影响。
1.2.2实验原理pH值是一个描述溶液酸碱性质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价溶液的酸碱程度,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为7时,为中性。
pH计是常用的测量pH值的仪器,它通过电极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作用产生电机势差,并将其显示为数字。
1.2.3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pH计、电极、烧杯、吸管、小勺。
试剂:氢氧化钠、盐酸、酸碱指示剂。
1.2.4测定步骤(1)测前准备1)将pH计接通电源并调节为标定状态。
2)取容量瓶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3)用滴定管取一定数量的盐酸溶液并加入到容量瓶中,用同样的方法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使用第三步配置的酸碱溶液,检验pH计是否正常工作。
(2)开始实验1)用烧杯从西湖中取水。
2)把PH计的电极插入容量瓶中的溶液内,并轻轻搅拌10秒。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验课件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d697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8.png)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四、实验步骤-2
2.水样采集
采水器出水后,立即套上橡皮管引出水样。采样时水样先 充满橡皮管并将水管插到瓶底,放入少量水样冲洗水样瓶, 然后再将水样注入水样瓶,橡皮管管口始终处在水面下, 装满后并溢出约水样瓶1/2的水样,抽出水管并盖上瓶盖 (此时瓶中应无气泡存在)。
3.水样固定
25
实验二:硫化物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水样瓶:容积125ml左右,瓶塞为锥形或斜口形,磨口要严 密;乳胶管:长20~30厘米;酸式滴定管:25毫升,分刻度 0.05毫升;锥形瓶:250毫升;碘量瓶:250毫升;量筒:100 毫升;烧杯:500、1000毫升;试剂瓶:500毫升5个;500毫 升棕色10个;.定量加液器:10毫升,1毫升;移液管:50毫 升2支,1毫升3支;滴瓶:1个;吸球;容量瓶:250,500, 1000毫升;
5.水样测定
小心打开瓶塞,用移液管吸取水样50毫升至锥形瓶中(取 双样)。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待试液呈淡黄色 时,加入3~4滴淀粉-甘油指示剂,继续滴至淡蓝色刚刚 退去,20秒不呈淡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所消耗的硫代 硫酸钠溶液体积。取水样重复进行两次滴定,偏差不超 0.05毫升。
19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1、了解水环境中溶解氧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掌 握溶解氧测定的方法
13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锰和碱性碘化钾试剂后, 生成的氢氧化锰被水中溶解氧氧化为褐色沉淀,主要是 Mn(OH)3,加硫酸酸化后,沉淀溶解。在碘化物存在下,被 氧化的锰又被还原为二价态,同时析出与溶解氧等摩尔数 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淀粉指示终点。各步反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d485f9c941ea76e59fa0410.png)
《水环境化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1210课程中文名称:水环境化学课程英文名称:Wat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63 理论学时:42 实验学时:18 课外学时:3学分:2.5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水环境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集中讲述天然水和养殖用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转化、迁移及这些成分与养殖生产的关系,使学生较系统和较深入地掌握水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做好理论和技术准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天然水和养殖水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来源、迁移、分布、变化规律;了解污染物的毒性及毒性实验方法、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天然水的水质特点;掌握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电离、氧化还原、络合、吸附、凝聚等平衡过程;并能运用水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对水质管理提出一般性意见。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一、绪论1、了解地球水圈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状况。
了解环境化学的任务和各圈层环境化学的概念;2、掌握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初步掌握地球各圈层的基本知识,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任务和教学内容。
3、重点难点: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初步了解海水盐度、氯度定义的演变,电介质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
2、掌握天然水离子总量、盐度、氯度的原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水体流转混合、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盐度的关系。
阿列金分类法。
初步掌握海水电导率、实用盐标的定义及其优点。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6f89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5.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水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养殖水质的稳定性和品质都具有直接影响。
了解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有助于养殖人员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水质,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一、pH值pH值是指养殖水中氢离子活性的酸碱度指标。
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水中营养物质的溶解度、养殖生物的生理代谢以及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情况。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pH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养殖水的pH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氨氮氨氮是常见的养殖水环境指标之一,主要来自养殖生物的代谢废物和饲料残留物。
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
因此,合理控制和监测养殖水中的氨氮含量,是维持养殖水质的关键。
三、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常常由于底泥产生并溶解到养殖水中。
硫化氢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高浓度的硫化氢还可导致养殖生物的中毒和死亡。
因此,定期清除底泥、增加氧气供应和保持充足的水流是减少硫化氢的重要措施。
四、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水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化学指标之一,是维持养殖生物呼吸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
养殖池塘、养殖箱或养殖槽等养殖设施的氧气供应方式和水流状况会影响养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提高养殖水的质量,减少氨氮和硫化氢含量。
五、硬度水的硬度主要由溶解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所决定,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
水的硬度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很重要。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水的硬度要求不同,因此根据养殖对象的要求,适当调节养殖水的硬度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包括pH值、氨氮、硫化氢、溶解氧和水的硬度等。
合理控制和管理这些指标,可以提高养殖水质,保障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能对养殖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养殖水化学
![养殖水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e516531b16fc700abb68fc40.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绪论1、水质系:水及其中溶存的物质构成的体系。
2、天然水:①把天然水理解为自然界没有经受人为污染的水;②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雪等地表水与地下水,也就是指自然水体中的水。
3、天然水质系=天然溶存物质(悬浮物质+胶态物质+溶解物质)+人工源污染物质+水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含盐量①含盐量的参数:离子总量(各种离子含量之和,mg/L等表示)、矿化度、海水的氯度、海水的盐度。
②含盐量对水产养殖的影响:a水生生物对水的含盐量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同种类生物的适应范围不同。
b水中一定的含盐量是保持生物体液一定渗透压的需要,超过了生物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生物就会“渴死”或“胀死”。
c淡水鱼类只能生活在含适量盐分的水中,不同鱼类或同一种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所能适应的含盐量的范围是不同的,即耐盐限度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鱼类的耐盐限度与盐分的组成有关。
d海水鱼在盐度过低的水中会死亡,但依然存在一些广盐性鱼类,能够在较大盐度范围内生存。
2、密度①纯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纯水在4℃(严格为3.98℃)时密度最大。
天然水的密度是温度、含盐量、盐分组成、压力的函数。
对于淡水可以近似比照纯水的参数看待,以4℃密度最大。
②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是温度、压力和盐度的函数。
盐度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密度变化比温度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密度变化大很多,也就是说盐度对于密度的影响较温度大。
海洋学常用表中将17.5℃时的海水密度与盐度的关系计算列成表格,便于互相查算。
3、化学分类①按盐度:淡水<1g/L、咸水1~35g/L、盐水>35g/L。
②按主要离子:a最多的阴离子:碳酸盐类(C)、硫酸盐类(S)、氯化物类(Cl)b最多的阳离子:钙组(Ca)、镁组(Mg)、钠组(Na)c阴阳离子比例:℃型:CHCO3+C1/2CO3>C1/2Ca+C1/2Mg℃型:CHCO3+C1/2CO3<C1/2Ca+C1/2Mg<C1/2SO4+ CHCO3+C1/2CO3℃型:C1/2Ca+C1/2Mg>C1/2SO4+ CHCO3+C1/2CO3,或CCl>CNa2+2+2-———2-2-2+2+2+2+2-—2- 2--++(K)℃型:CHCO3+C1/2CO3=0在每一组内一般只能有其中3个型的水存在。
养殖水环境化学_绪论
![养殖水环境化学_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2d2f90c3b14e852459fb5710.png)
水产养殖业不当发展恶化环境
实例1.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残饵、对虾排泄物及动植物残体的 累积与分解,使虾池底泥和水中的硫化物、氨氮和亚硝 酸盐等含量上升,溶解氧降低,虾池生态环境恶化,这 一自身污染问题没有解决,很有可能诱发对虾病害的发 生 实例2 养殖废水未经任何处理而向天然水体、包括海域排放, 将加速水域富营养化,恶化水质,引起病害传播,而受 到污染的近岸水又被抽进或纳入养殖池,造成了二次自 身污染,再次危及养殖生物
化学 物理
生物 放射性
水质指标
2) 天然水中化学成分的形成
2) 天然水中化学成分的形成
大气淋溶:降水 从岩石、土壤中淋溶 生物作用:光合、呼吸、代谢及尸体腐解产物 次级反应与交换吸收作用
污染物的排放
各种岩石、矿物经化学风化后有可溶成分形成
各种岩石、矿物经化学风化后有可溶成分形成
江河、湖泊、水库、池塘、近海的重点水域
地下水
研究的应用基础理论
研究的应用基础理论 * * * * * 界面物理化学过程 金属形态转化动力学过程 有机物化学降解过程与光化学降解过程 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甲基化过程 持久性有机污染毒物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
2. 水环境化学与水产养殖
2. 水环境化学与水产养殖
天然水体所含的成分与天然水形成的历史和水 文地理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天然水中的物质
天然水中的物质
溶解气体
主要气体:N2、O2、CO2 微量气体:H2、CH4、H2S 主要离子:Cl-、SO42-、HCO3-、CO32-、Na+、Ca2+、Mg2+ 生物生成物:NH4+、NO3-、NO2-、HPO42-等 微量元素:Br-、I-、F-、Ni、V、Au、Ba等 无机胶体:SiO2、Fe(OH)3、Al(OH)3 有机胶体:腐殖质胶体 细菌 藻类及原生动物 泥土、黏土 其他不溶物质
为什么要学习养殖水环境化学
![为什么要学习养殖水环境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743cc5cb0508763231121295.png)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养殖水环境化学?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是什么?几个实例•1、直接影响生物生长存活•1)氨态氮中毒•2)海水比淡水更怕缺氧•3)pH导致上帘失败•4)盐度变化导致河蟹死苗•2、间接影响:化学成分、生物组成结论•水是养殖生物生存的基础•水中化学成分直接影响生物生长•DO、pH、S…..•水中化学成分间接影响生物生长什么是养殖水环境化学?•研究化学物质在养殖水环境中的•来源、•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与养殖生产关系•的一门科学。
一、天然水质系与养殖水体•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一杯透明的天然水中有什么?二、天然水质系的复杂性•1、种类繁多的物质,含量相差悬殊。
•2、分散程度复杂。
•3、存在各种生物。
•其中,与养殖生产密切相关的水质指标有:•盐度、碱度、硬度、DO、pH、总氨、亚硝酸盐、磷酸盐、COD等。
天然水质系的一般构成返回三、化学成分的形成•1、大气淋溶•2、从岩石、土壤中淋溶。
•3、生物作用•4、次级反映与交换作用•5、污染物的排放•CaCO 3(s )+ H 2O + CO 2= Ca (HCO 3)2•方解石•Fe 2SiO 4(s )+ 4H 2O + 4CO 2= 2Fe 2++ 4HCO 3-+ •H 4SiO 4•铁橄榄石•CaAl 2Si 2O 8(s )钙长石•3KAlSi 3O 8(s )钾长石•FeS 2(s )黄铁矿•Ca 2(PO 4)3F (s )+ H 2O =Ca 5(PO 4)3(OH )(s )+ HF •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Mg(胶体)+ 2Na+ = Na2(胶体)+ Mg2+•Ca(胶体)+ 2Na+ = Na2(胶体)+ Ca2+•Na2CO3+ CaSO4= CaCO3↓+ Na2SO4•2CaCO3+ MgCl2= MgCO3·CaCO3↓+ CaCl2•方解石白云石♣•♣(注)*方解石:CaCO3,常呈白色,也有其他颜色。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d407e2c67ec102de2bd8930.png)
{DO }mgL1
{cNa 2S2O3 }mol/L {VNa 2S2O3 }mL f {V样}mL
8 103
f
V瓶 {V瓶 }mL V瓶 V固剂 {V瓶}mL 1.0
思考题
1. 2. 3. 4.
固定后的水样中有气泡存在对测定结果产生 什么影响? 如用浓硫酸代替硫酸(1+1)进行酸化该怎样 处理? 滴定速度很慢,时间太长对测定结果有无影 响?
3. 4.
实验操作:独立、严格和规范完成各项操作(协作)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异常现象分析、方法适用范围、注 意事项) 七、思考题
实验一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碘量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隔膜电极法、氧电极法) 分光光度法(甲醛肟分光光度法)
3. ① ② ③ ④ ⑤
水样测定 取25mL水样到具塞比色管 每支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5mL钼酸铵-酒石酸锑钾混合溶液, 混匀 分别加入0.5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放置显色15min 在波长882nm波长处,用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测定 吸光度A水样 以上述水样测得的吸光度A水样扣除试剂空白(1号管)的吸 光度,得到校正吸光度A’水样
3. ① ② ③ ④ ⑤
水样测定 取25mL水样到具塞比色管 每支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5mL磺胺溶液,混匀 分别加入0.5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混匀,放置显色15min 在波长543nm波长处,用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测定 吸光度A水样 以上述水样测得的吸光度A水样扣除试剂空白(1号管)的吸 光度,得到校正吸光度A’水样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设计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40e92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6.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水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养殖水体环境中水化学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方法;3.了解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对养殖水域的水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4.学习如何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提出保护养殖水质健康的方案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水环境化学基础1.水的化学性质2.水中溶解物的特征3.水中离子的化学计量学4.pH值的测定5.水的硬度分析第二章养殖水环境化学指标分析1.水温的测定2.溶解氧的测定3.pH值的测定4.总氮和总磷的测定5.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第三章养殖水体环境检测1.水样采集与处理2.常见水体污染物3.养殖场水体环境监测方案4.水体环境监测结果分析第四章养殖水体环境的保护和改善1.理论分析2.实验数据处理3.水体环境保护和改善策略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了解水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验:通过实验掌握养殖水体环境中水化学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方法;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对养殖水域的水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提出保护养殖水质健康的方案和措施。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1.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掌握养殖水体环境中水化学指标的检测和分析能力。
2.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提出的保护养殖水质健康的方案和措施。
3.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对水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pdf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pdf](https://img.taocdn.com/s3/m/d8a8d45fa1c7aa00b42acb6d.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Waters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 experiment(学时:18)1、本实验教学的作用: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Experiment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是水产养殖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它是在本科生已学习了无机、分析化学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验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前期课程。
2、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化学综合应用实验使学生掌握养殖水域化学组成的测定方法和有代表性常用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养殖水域的水质调查方法,能够利用水质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水质特点、优劣及与渔业利用的关系。
学生上完实验课后应具备如下实验操作技能:(1)熟练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
重点掌握比色分析的有关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掌握几种常见仪器(离心机、721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真空抽滤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基本掌握常用的水样预处理方法(絮凝法、离心法、过滤法)(4)掌握水域水质调查方法和小型综合性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一pH测定—电位法(3学时)实验目的:掌握电位法测定pH的原理以及有关操作和注意事项。
实验方法:用电位法测定pH1、实验仪器:pH、复合电极等2、实验操作方法:(1)标准缓冲溶液及其配制,(2)仪器校准,(3)水样测定实验二天然水溶解氧的测定(3学时)1.实验目的:(1)重点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2)了解溶氧测定的干扰因素;(3)掌握亚硝酸氮干扰的原理及消除方法。
2.实验方法:用碘量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并由此计算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
3.实验仪器:碘量瓶、滴定管等4.实验操作方法:(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指示剂和其它试剂的配制,(3)水样的采集、固定与测定实验三天然水中亚硝酸氮的测定(3学时)1.实验目的:(2)掌握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原理和操作,(2)复习工作曲线的制作和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80e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d.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养殖业中,水环境的质量对于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特性和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水的硬度?硬度对养殖有什么影响?答: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溶解的钙和镁离子的含量。
硬度对养殖有重要影响。
高硬度的水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使得鱼类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此外,高硬度的水还会影响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增加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对养殖动物造成危害。
2. 如何降低水的硬度?答: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使用酸性物质,如柠檬酸或醋酸,向水中添加适量的酸性物质,可以中和水中的碱性成分,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钙和镁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3. 什么是溶解氧?为什么溶解氧对养殖动物很重要?答: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溶解氧对养殖动物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养殖动物进行呼吸和代谢所必需的。
缺乏溶解氧会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4. 如何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答: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增加水的曝气面积,例如通过增加水的搅拌或使用气泡增氧器等方式,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 增加水的氧气供应,例如通过向水中添加氧气或增加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5. 什么是氨氮?为什么氨氮对养殖动物有害?答:氨氮是指水中溶解的氨和氨离子的含量。
氨氮对养殖动物有害,因为它会导致养殖动物的中毒和死亡。
氨氮会刺激养殖动物的呼吸道和鳃,导致呼吸困难和鳃病。
此外,氨氮还会抑制养殖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其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6. 如何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答: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加强水的曝气,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氨氮的氧化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
养殖水环境化学.docx
![养殖水环境化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768ebc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f.png)
养殖⽔环境化学.docx养殖⽔环境化学⼀、绪论我们的⽣活环境:⼤⽓圈、⽔圈、岩⽯圈与其相邻的部分称之为⽣物圈。
1、⼤⽓圈:指覆盖整个地球,随整个地球运动的空⽓层。
2、岩⽯圈:指地球表层具有刚性的⼀部分,是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圈:海洋及陆地储存的各种⽔体。
⼆、天然⽔系的复杂性1、⽔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含量相差悬殊。
2、⽔中溶存物质的分散程度复杂。
3、存在各种⽣物。
三、天然⽔中的化学成分的形成。
1、⼤⽓淋溶:⽔滴在⾼空漂移过程中不断⾃周围空⽓溶解各种物质,⾬滴下落过程能将⼤⽓颗粒物⼀并带下并溶解,这就形成了降⽔中的化学成分。
2、从岩⽯、⼟壤中淋溶:地⾯径流和地下径流在转移、汇集过程中充分与岩⽯、⼟壤中的可溶成分就转移到⽔中。
3、⽣物作⽤:⽔中⽣物的光合作⽤、呼吸作⽤、代谢、⼫体腐解等过程都可以向⽔中释放氧⽓、⼆氧化碳、有机物及营养盐等物质。
4、次级反应与交换吸收作⽤:⽔与⼟壤接触,除了可以从⼟壤中淋溶带可溶性成分及胶体成分外,还可能有离⼦交换作⽤,使⽔体的离⼦成分发⽣变化。
5、⼯业废⽔、⽣活污⽔和农业退⽔。
⽔质指标:物理性指标:温度、⽓味、颜⾊、透明度、悬浊物等。
化学指标:溶解⽓体、有机物、⽆机物、⾮专⼀性(如电导率)⽣物指标:微⽣物含量、藻类数量。
放射性指标:四、养殖⽔环境化学课程包括:1、⽔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
2、⽔质调控⽅法。
3、⽔质化验技术。
第⼀章:天然⽔的主要理化性质天然⽔各离⼦浓度以及溶解的⽓体之间具有恒定的⽐例。
第⼀节:天然⽔的含盐量⼀、反应天然⽔的含盐量0、离⼦总量:天然⽔中各种离⼦含量的之和,常⽤mg/L、mol/L 或g/kg 、mmol/kg 。
1、矿化度:天然⽔中所含⽆机矿物成分的总量。
2、氯度:沉淀0.3285234 kg 海⽔中全部卤素离⼦所需的纯银克数,在数值上即为海⽔的氯度值。
3、海⽔的盐度(反映海⽔含盐量的指标):当海⽔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中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海⽔质量之⽐,以10-3或‰为单位,⽤符号S%。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9e9cce56c85ec3a86c2c5c4.png)
我们需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为此必须取得充分的证据,要及时进行
水质调查。这种性质的调查工作我们不能自己独立来做,而需要配合有资质的部门,
比如市一级渔业环境监测站、有关环境保护部门。由他们出具的检测结果才有法律效 力,我们自己的测定结果只起参考作用。
实验九、特定水域渔业水环境调查综合报告
实验一:氯离子及盐度的测定
结果与计算
氯化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Cl- }mg/L
({V1}mL
{V0
}m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 AgNO3
/
Cl-
}mg/mL
{V样}mL
1000
或
{Cl- }mg/L
({V1}mL
{V0}mL ) {cAgNO3}mol/L {V样}mL
35.45 1000
式中:TAgNO3 /Cl- 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离子的滴定度;cAgNO3 为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
• 用洁净的吸管将待测样品滴加在进光棱镜面上,合上有机玻璃盖板,稍 停几分钟,把盖板打开,用滤纸吸干,再用擦镜纸轻轻擦干;重复两次, 让棱镜与气温达到平衡一致。
• 用滴管吸取水样约10滴,滴加在棱镜面上,使水样均匀分布在整个镜 面上,盖上盖板,不得有气泡。
• 将仪器对向光源,在目镜内可以看到二个明暗的半园与刻度,明暗相间 的分界线与刻板上的垂直线相交的点,即是读数值(n),读数读到0.1。
样品。在考察一定范围的水域可能存在的污染或者调查监测 其污染程度,特别是在较大范围采样时,均是采集瞬时样品。 对于某些待测项目(例如:溶解氧、溶解硫化氢等溶解气 体),应该采集瞬时样品。 • (2)连续样品:通常包括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定时样品 (取决于时间)及在固定的流量间隔下采集不定时样品(取 决于体积)。 • (3)混合样品: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 时样的混合样。混合水样能节省化验工作量和试剂等的消耗。 但是不适于测试成分在水样储存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的水样。 • (4)综合样品:指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水样进行混 合而得到的水样(时间尽可能接近),有时一个合适的综合 水样可能会提供更加有用的数据。
养殖水环境化学
![养殖水环境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7ab02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6.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一、养殖水环境化学的概念养殖水环境化学是研究养殖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种类、性质及其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学科。
它是水产养殖学、环境科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二、养殖水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养殖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养殖水体中包含大量的化学物质,如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这些物质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这些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2、养殖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同的化学物质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
例如,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会对养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低浓度的溶解氧则会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3、养殖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如何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是养殖水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通过改善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养殖水体的污染。
三、养殖水环境化学的意义1、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水体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通过研究养殖水环境化学,可以了解养殖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2、有利于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和质量通过研究养殖水环境化学,可以了解各种化学物质对养殖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和质量。
3、有利于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养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不仅会对养殖生物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研究养殖水环境化学,可以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
养殖水化学实验指导
![养殖水化学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dc29957f01dc281e53af027.png)
四川农业大学养殖水环境化学综合实验报告题目:成员:时间:水样:指导老师:范林君目录一、酸滴定法测定碱度二、总硬度的测定三、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四、COD的测定(酸性高锰酸钾法)五、水中氨态氮的测定六、CO2测定七、实验心得实验一酸滴定法测定碱度一、实验原理用标准HCl溶液直接滴定总碱度。
以HCl溶液滴定水样,使HCl与水样中的弱酸阴离子,如OH、CO32-、HCO3-等全部反应,此时pH约为4.3,临近终点时加热驱除二氧化碳,以甲基红—次甲基兰混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二、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管,锥形瓶,烧杯,移液管,酒精灯,铁架台和支架等三、主要实验试剂1.0.01mol/LHCl标准溶液:0.9mL浓HCl用除去CO2的纯水稀释至1L。
2.Na2CO3标准溶液(C1/2Na2CO3=0.01000mol/L):称取0.5300g无水碳酸钠,于180℃烘2h,以除去CO2的纯水溶解并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3.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移取Na2CO3标准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3滴,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绿色变为玫瑰红,加热驱除CO2,玫瑰红褪去,待稍冷却后继续滴至玫瑰红即为滴定终点,记下消耗的HCl标准溶液体积V(mL,双样标定取平均值),按下式计算HCl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CHCl=(0.01000x25 .00)/V(mol/L)2.水样的测定移取水样5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6滴,滴定至溶液呈玫瑰红(临近滴定终点加热驱除CO2),记录HCl标准溶液的总消耗量(V1mL)。
五、实验结果1.总碱度A T=1000 · CHCl · V1 / 50.00 (mmol/L)实验二总硬度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水的总硬度主要由Ca2+、Mg2+组成,本实验测定采用络合滴定法。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97066edd36a32d7375817d.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养殖13级第一章天然水得主要理化性质1、名词解释(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得总含盐量或盐度就是可变得,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得比值几乎保持恒定。
“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得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与“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就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得含量之与。
单位: 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得无机矿物成分得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得多少。
(4)天然水得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得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得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得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得电导。
测定得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得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得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就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得离子得有效浓度。
离子活度(a)与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得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得电场强度得量度。
溶液中离子得浓度越大,离子所带得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得离子氛之间得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 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得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得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得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得“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得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得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阴离子:HCO-、SO42-、Cl-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得含盐量?相互间得关系?§常用得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
养殖水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dccbd7240c844769eaeebb.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绪论1、水质系:水及其中溶存的物质构成的体系。
2、天然水:①把天然水理解为自然界没有经受人为污染的水;②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雪等地表水与地下水,也就是指自然水体中的水。
3、天然水质系=天然溶存物质(悬浮物质+胶态物质+溶解物质)+人工源污染物质+水4、水环境化学:指研究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等规律的学科。
5、养殖水环境化学:指研究水体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来源、存在形式、转化、迁移及化学特性与养殖生产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水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水质控制方法+水质化验技术)6、典型案例:①盲目施用氮肥造成氨中毒,使全池种鱼死亡;原因:氨态氮肥过剩与浮游植物发展过快,造成氨态氮在高pH条件下的毒性使鱼致死。
②杀灭浮游动物引起气泡病,造成夏花鱼苗的大批死亡;原因:浮游动物杀灭太彻底,浮游植物发展太快,造成溶氧极度过饱和,引起气泡病。
③水质变坏后盲目大量投放鱼种造成损失。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第一节盐度、密度和化学分类1、含盐量①含盐量的参数:离子总量(各种离子含量之和,mg/L等表示)、矿化度、海水的氯度、海水的盐度。
②含盐量对水产养殖的影响:a水生生物对水的含盐量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同种类生物的适应范围不同。
b水中一定的含盐量是保持生物体液一定渗透压的需要,超过了生物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生物就会“渴死”或“胀死”。
c淡水鱼类只能生活在含适量盐分的水中,不同鱼类或同一种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所能适应的含盐量的范围是不同的,即耐盐限度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鱼类的耐盐限度与盐分的组成有关。
d海水鱼在盐度过低的水中会死亡,但依然存在一些广盐性鱼类,能够在较大盐度范围内生存。
2、密度①纯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纯水在4℃(严格为3.98℃)时密度最大。
天然水的密度是温度、含盐量、盐分组成、压力的函数。
对于淡水可以近似比照纯水的参数看待,以4℃密度最大。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69ccb0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c.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
养殖水环境化学是关于养殖水环境中化学成分以及其相互作用和变化的研究。
在养殖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养殖水环境化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成分:包括水中的无机盐、溶解氧、氨氮、硫化物、硝酸盐和磷酸盐等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这些物质的变化可能会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免疫力和生殖力产生影响。
2. 水体酸碱度:水体的酸碱度会影响水中溶解氧量、鱼类的呼吸和养殖水生物的适应能力。
酸性或碱性过高的水体会导致养殖生物的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3. 水体有机物:包括有机废物和残留的兽药等有机化合物。
有机废物的积累会增加水体的污染风险,而兽药残留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4. 水体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抗生素和工业废水排放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积累和浓度超标可能会对养殖生物造成伤害,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的紊乱。
养殖水环境化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和调节养殖水质环境中的化学参数,提高养殖生物的健康和养殖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7501ebe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4.png)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
养殖水环境化学是研究养殖场或养殖水体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养殖水环境化学包括酸碱度(pH值)、
溶解氧、硬度、盐度、氨氮、亚硝酸盐、亚硝酸、硝酸盐、磷酸盐、有机物、重金属等的测定与分析。
这些化学指标是评估养殖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而判断养殖场是否出现污染问题。
酸碱度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溶解氧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硬度可以反映水体中的钙和镁含量,盐度可以反映水体中的盐分含量。
氨氮、亚硝酸盐、亚硝酸、硝酸盐和磷酸盐等是水体中常见的营养盐,如果过多积累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体变得浑浊,产生藻类的大量繁殖。
有机物是指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它们可以是可溶性有机物、悬浮颗粒物或溶解颗粒物。
有机物的过高浓度会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重金属是一种有害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进入养殖水体,对养殖生物造成危害。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铜、铅、锌、汞等。
因此,通过对养殖水环境中化学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养殖水体的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保证养殖水体的环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水环境化学一、绪论我们的生活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与其相邻的部分称之为生物圈。
1、大气圈:指覆盖整个地球,随整个地球运动的空气层。
2、岩石圈:指地球表层具有刚性的一部分,是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水圈:海洋及陆地储存的各种水体。
二、天然水系的复杂性1、水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含量相差悬殊。
2、水中溶存物质的分散程度复杂。
3、存在各种生物。
三、天然水中的化学成分的形成。
1、大气淋溶:水滴在高空漂移过程中不断自周围空气溶解各种物质,雨滴下落过程能将大气颗粒物一并带下并溶解,这就形成了降水中的化学成分。
2、从岩石、土壤中淋溶: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在转移、汇集过程中充分与岩石、土壤中的可溶成分就转移到水中。
3、生物作用: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代谢、尸体腐解等过程都可以向水中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及营养盐等物质。
4、次级反应与交换吸收作用:水与土壤接触,除了可以从土壤中淋溶带可溶性成分及胶体成分外,还可能有离子交换作用,使水体的离子成分发生变化。
5、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
水质指标:物理性指标:温度、气味、颜色、透明度、悬浊物等。
化学指标:溶解气体、有机物、无机物、非专一性(如电导率)生物指标:微生物含量、藻类数量。
放射性指标:四、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包括:1、水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
2、水质调控方法。
3、水质化验技术。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天然水各离子浓度以及溶解的气体之间具有恒定的比例。
第一节:天然水的含盐量一、反应天然水的含盐量0、离子总量:天然水中各种离子含量的之和,常用mg/L、mol/L或g/kg、mmol/kg。
1、矿化度:天然水中所含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
2、氯度:沉淀0.3285234 kg海水中全部卤素离子所需的纯银克数,在数值上即为海水的氯度值。
3、海水的盐度(反映海水含盐量的指标):当海水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以10-3或‰为单位,用符号S‰表示,单位是g/kg(一)、盐度的分布和变化1、影响因素:蒸发与降水、江河水的流入、冰的融化和凝结、潮汐。
2、分布:河口<沿岸<近岸<大洋(二)、含盐量对水产养殖的影响0、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1、鱼类的洄游 2、鱼类的繁殖 3、生长速度 4病害的防治二、天然水的密度1.0、纯水的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三、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0、按含盐量的分类:按水中的含盐量把水分为各个类型的水。
1、按主要离子成分的分类(阿列金分类法)具体分法如下首先;根据含量最多的阴离子将水分为三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然后在根据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将水分为三组:钙组、镁组和钠组(钠组包括钾离子),最后在根据阴阳离子的比例关系将水分为四个型:Ⅰ型:弱矿化水,主要是Na与K和NaHCO3 Ⅱ型:低矿化的混合起源的水Ⅲ型:高矿化度的混合起源的水Ⅳ型:不含碳酸氢根的水第二节:天然水的依数性和透光性一、天然水的依数性(一)、蒸汽压和冰点依数性是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b),冰点下降(ΔTf)值等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的一种属性。
(二)、海水的渗透压海水的渗透压符合类似于理性气体状态方程形式关系式二、天然水的透光性(一)、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太阳光到达水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体,进入水体的部分,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散射,余下的继续向深处穿透,进行吸收和散射。
折射光受反射光的影响。
(二)、水对太阳能的吸收和散射通过进入水面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被水及其中溶存的物质吸收,一部分被散射,一部分继续向深处穿透。
被吸收的辐射能,大部分被转变成热,被水温升高。
(三)、水的光学分层:0、真光层(又叫营养生成层)光照充足,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水层1、营养分解层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水层。
2、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四)、光照与水生生物的关系0、光照可以影响养殖水体的水温1、光照可以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影响养殖水质。
2、光照可以影响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3、光照强度可以影响水产动物的摄食活动4、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可影响水产动物的性腺发育(五)、养殖水体光照强度的调控方法0、遮阳棚:通常用于工厂化育苗池或室外饵料生物培养池1、加深水位:阻碍光线的穿透,降低池底的光照强度,抑制底生植物的生长2、营造水色:①通过培养单胞藻类营造水色,达到遮光的目的、②通过添加色素营造水色,达到遮光的目的第四节:水的流转混合作用与水体的温度分布一、水的流转混合作用对于一般湖泊,引起水体流转混合作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风力引起的涡动混合,一是因密度差引起的对流混合(一)、风力的涡动混合水面受到风力的吹拂后,表面水会随着风向移动,使水在下风岸处产生“堆积”,即造成下风岸处水位有所增高,从而形成了压强差,使水形成了向下运动的原动力。
从而形成了相应的“风力环流”,使得水体温度得到混合,可以使水体相应的温度层增厚,如果水体有温跃层,环流就发生在温跃层上方。
(二)、水的密度环流液态水温度在密度最大的温度(3.98摄氏度)以上时,符合“热胀冷缩”原理,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在密度最大的温度(3.98摄氏度)以下时,则刚好相反“热缩冷胀”,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当表层水密度增大或底层水密度减小时,就会出现“上重下轻”的状态从而形成上下水团的对流混合。
既可以小范围的发生也可以大范围的发生。
二、水体的温度分布(略)三、水温与养殖生物的关系水温是养殖生物生长、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新陈代谢。
0、对新陈代谢活动的影响1、对摄食、生长的影响2、对饵料生物繁殖的影响3、对有机物分解矿化速度的影响4、与疾病发生的关系5、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第二章:天然水的主要离子一、水的硬度及钙镁离子(一)、水硬度的概念及表示单位概念: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包括:Ca+、Mg2+、Fe2+、Mn2+、Fe3+、Al3+ 表示单位:0、毫摩/升(mmol/L):1L水中含有的形成硬度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总和1、毫克/升(CaCO3):1L水中所含有的与形成硬度离子的量所相当的CaCO3的质量表示,符号为mg/L( CaCO3)。
(美)2、德国度(ºHG):将水中的Ca2+和Mg2+含量换算为相当的CaO量后,以1L水中含10mg CaO 为1德国度(ºHG)(德、原苏联、我国)二、天然水的硬度与Ca+、Mg2+(一)、钙镁的来源:淋溶作用:来源主要有含石膏底层中CaSO4·2H2O的溶解,白云石(CaCO3·MgCO3)方解石(CaCO3)在水和CO2作用下的溶解等。
(二)、天然水硬度天然水的硬度主要由Ca+、Mg2+离子形成的,某些缺氧地下水中可能含有较多的Fe2+,也形成水硬度。
根据水中与硬度共存的阴离子的组成,可将硬度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1.0、碳酸盐硬度:水中与HCO3-及CO32-所对应的硬度。
加热煮沸,形成CaCO3沉淀而除去,称为暂时硬度1.1、非碳酸盐硬度:对应于硫酸盐和氯化物的硬度,即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形成的硬度。
煮沸不能出去,称为永久硬度。
(三)、鱼池水硬度的变化影响因素:1.0、水源水的硬度 1.1、池塘土质 1.2、池塘的使用时间 1.3、生物作用 1.4、人为的水质调控(四)、钙、镁与养殖生产的关系0、生命过程所必需的营养元素,Mg2+是叶绿素的成分1、水生动物植物可直接从环境中吸收,生物体液和骨骼的组成成分,还参与新陈代谢。
2、可降低重金属离子、一价金属离子以及碱度的毒性3、可增加水的缓冲性,具有较好的保持PH的能力。
4、水中钙镁离子的比例,对海水鱼虾贝的存活具有重要影响5、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第二节水的碱度、碳酸氢根、碳酸根离子一、碱度:是反应水结合质子能力,中和强酸的一个量,水中能结合质子的各种物质共同形成碱度。
受水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二、碱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一)、水体生产力和碱度的关系:mmol/L0、 AT <0.1,生产力极低1、 0.1<AT <0.3, 生产力低2、 0.3<AT <1.5, 生产力一般3、 1.5< AT <3.5,生产力高,生产力随AT增加而增加4、 AT >3.5,生产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过高也会产生抑制。
(二)、降低水体中重金属的毒性(三)、调节CO2的产耗关系、稳定水体PH(四)、碱度过高对养殖生物起毒害作用(五)、促进水体自净能力第三节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一、硫酸根离子在天然水中的含量:淡水:HCO3->SO42->Cl-;海水:Cl-> SO42-> HCO3- 影响含量的因素:自身各种硫酸盐的溶解度;与其他的离子生成沉淀的溶度积的影响。
(一)、硫在水中的转化0、蛋白质分解作用:蛋白质中的硫首先分解为-2价硫,无游离氧条件稳定存在,有游离氧时被氧化为高价形式。
1、氧化作用:有氧条件下,硫细菌可把还原态的硫(包括硫化物、硫代硫酸盐等)氧化为元素硫或进一步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2、还原作用:缺氧条件下,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把SO42-作为受氢体而还原为硫化物。
发生还原作用的条件:(1)缺乏溶氧、(2)含有丰富的有机物、(3)有微生物参与、(4)硫酸根离子的含量3、沉淀与吸附4、同化作用:植物、藻类、细菌吸收利用SO42-中的硫合成蛋白质。
H2S只能被某些特殊细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将H2S转变为S或SO42-,同时合成有机物二、氯离子在天然水中广泛分布,几乎所有水中都存在Cl-,但含量差别很大。
来源:0、沉积岩中食盐矿床是主要来源。
1、火成岩的风化和火山喷发。
2、某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Cl-无毒,渔业用水一般不做限定。
但对一些养殖品种,含量影响其发育。
三、钠离子与钾离子天然水中K+的含量一般远比Na+低,K+容易被土壤胶粒吸附、被植物吸收K+与Na+与水生生物的关系:0、动物较多需要Na+,植物较多需要K+1、对淡水动物,钾钠离子含量过多时,K+的毒性强于Na+2、钾离子含量太少,不利于育苗第四节海水组成恒定性原理一、海水组成恒定性原理:不论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其浓度大小如何,其中常量成分浓度间之比几乎保持恒定原因:海水的环流、潮流、垂直等运动以及连续不断混合及海水与沉积物界面之间的交换。
0、连续不断地进行混合 1、海水体积巨大第三章:溶解气体第一节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一、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平衡以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气体的量,称为该气体在所指定的条件下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