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更迭•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桀:暴政,公元前1600年左右,汤灭夏。

•商朝:汤建立,商汤重用伊尹、盘庚。

•商纣王:暴政,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西周:周武王建立,实行分封制,形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周厉王:暴政,“国人暴动”。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变革•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越争霸。

•铁犁牛耕: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的破坏。

•诸侯国:逐渐强大,王室衰微。

•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的繁荣。

秦朝的统一与帝国制度•秦国: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中央集权。

•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郡县制:地方官制。

•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巩固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长城、灵渠:军事与水利工程。

•秦朝暴政:导致秦朝的迅速灭亡。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西汉:刘邦建立,实行郡国并行制。

•文景之治:重视“黄老之术”,减轻农民负担。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外戚与宦官专权。

•三国鼎立:魏、蜀、吴。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社会•魏国:曹操建立,曹丕称帝。

•晋朝:司马炎建立,西晋灭亡。

•南北朝:南朝四国,北朝五胡。

•士族制度:门第观念严重。

•佛教的传播:促进文化交流。

隋唐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隋朝:隋文帝建立,隋炀帝灭亡。

•唐朝:李渊建立,实行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制度。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皇位。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

•怛罗斯战役: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锋。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的政治•五代十国:政治混乱,地方割据。

•北宋:赵匡胤建立,中央集权。

•南宋:赵构建立,偏安江南。

•辽、西夏、金:与宋朝并立的政权。

•元朝: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

明清时期的政治与社会•明朝:朱元璋建立,设立锦衣卫、东厂。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1. 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考古学法- 田野调查法2. 古代朝代和历史事件-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 汉朝- 三国时期-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3.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华夏民族的形成- 中国地理的主要特点- 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中原文化的发展4. 考古学在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考古学的基本内容- 考古学在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意义5.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封建制度和奴隶制度-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6. 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的法家思想- 汉朝的儒家思想-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7. 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 隋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政治制度- 的传入和发展8. 中国古代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特点和文化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 元朝的统治机构和对外征服- 明朝的中央集权和文化成就-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统治9.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古代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秦始皇、汉武帝、孔子、孙中山等著名人物10.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 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 宋朝的科技进步-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上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各个朝代和历史事件、地理特点和民族形成、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注意:以上内容总结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教材和老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与作用2.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推行与意义- 皇帝制度的确立与强化- 法家思想在政治中的应用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世族势力的兴起与影响- 均田制的实施与社会变化- 多民族融合对政治的影响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创新-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特点- 唐朝的盛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5.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宋朝的文官制度与军事改革- 元朝的民族政策与中央集权- 明清时期的皇权加强与内阁制度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变迁- 农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2. 手工业与商业的兴起- 手工业的发展与技艺传承- 商业网络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萌芽 -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与可能性- 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的表现4.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增长的趋势与影响-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形成- 城乡关系与社会变迁三、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创立- 儒家经典的编纂与传播- 儒家思想在政治与社会中的作用2. 法家、道家及其他学派- 法家思想与秦朝的统治- 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 墨家、名家等其他学派的贡献3. 科技与医学的进步- 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古代医学的发展与养生文化- 天文学、数学等学科的成就4. 文学艺术的繁荣- 诗歌、散文的创作与流派- 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戏曲、音乐等表演艺术的兴起四、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 丝绸之路与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贸易往来-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宗教传播与影响2. 朝贡体系与国际地位- 朝贡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3.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影响- 海洋贸易的发展与特点-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以上是对必修一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则出现了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而周朝则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而东汉时期则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局面。

二、世界现代史
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在多个国家同时发生,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深远的影响。

三、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等制度,而现代国家则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

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现代经济则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文化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和传统。

以上是必修一历史知识点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当然,历史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和深入,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 夏、商、西周的制度•夏朝: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形成。

•商朝:内外服制度。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形成了贵族政治。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制:地方设郡县,由皇帝直接任免。

1.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三国两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宋朝: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和军权。

•元朝:设中书省和行省进行地方行政管理。

1.4 明清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设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八股取士。

•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1 古代农业经济•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精耕细作: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升。

•土地制度:井田制、均田制、土地私有制。

2.2 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但产品不投放市场。

•民营手工业:面向市场,明朝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自给自足,不计成本。

2.3 商业的发展•市场:市、坊严格分开,唐朝市坊分开,宋朝市坊不分。

•货币:金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海外贸易:唐朝广州设市舶司,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第三单元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3.1 希波战争•原因:争夺领土和势力范围。

•过程:波斯连续三次远征希腊,最终失败。

•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2 亚历山大东征•原因:建立庞大帝国,传播希腊文化。

•过程:征服了波斯、埃及、印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3.3 罗马帝国的扩张•原因:建立罗马城邦,对外扩张。

•过程: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影响: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农业革命的意义2. 古代文明的曙光-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3. 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古代文明的传播途径- 早期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等)- 文化交流的影响二、古典文明的兴衰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希腊哲学与科学- 希腊艺术与文学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罗马法律与社会结构- 基督教的兴起与影响3. 其他古典文明- 汉朝的中国- 印度的孔雀王朝- 古典非洲文明(如努比亚、阿克苏姆)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城市与商业的兴起2. 教会的权威- 教皇与教会的权力- 十字军东征- 宗教改革的前奏3. 中世纪的文化与艺术- 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文学-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四、近现代历史的开端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革新-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新教的诞生- 宗教战争与和平- 宗教改革对社会的影响3.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贡献- 科学与理性的推崇- 启蒙运动对现代政治的影响五、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1.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工业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兴起2.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主义的兴起- 国家统一运动(如德国、意大利的统一)- 殖民扩张与世界秩序3. 现代政治与社会- 民主制度的发展-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设置,例如添加页眉、页脚、目录、标题样式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每个部分进行扩展或缩减,以满足3000字的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一、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独尊、至上、世袭。

根本特征:至高无上。

本质:君主专制。

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

2、相权与君权的矛盾丞相的职责:(略)根源:制度本身。

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弥补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汉代:中外朝的形成原因:卿相的无能;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

结果:中朝成为了决策机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现:是君主专制本质的反映。

4、唐代: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隋,完善于唐。

评价: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特点);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是唐代社会繁盛的政治保障。

5、宋代:措施: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权、军权、财权,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

评价: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监察制度:1、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使。

汉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唐朝:御史台;宋朝:提点刑狱司。

元朝:御史台。

2、评价:积极: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局限: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

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识拓展:刺史制度的特点: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三、选官制度: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 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后来诸侯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宗法制。

-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皇帝制度。

- 由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 中央官制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时虚设此职)。

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历史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 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保留了氏族社会的特点。

2.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3. 西周:- 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 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 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 地方制度: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汉朝:- 中央: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 地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2. 隋唐:- 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 选官制度: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

3. 宋朝:- 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地方: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 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加强了皇权。

- 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

2. 清朝:- 康熙帝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中国的近代史
1、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制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持续统治到公元前770年,至此,中国从历史上的时代跨入苏秦到春
秋战国时期。

2、楚汉争霸:楚汉争霸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理政治时期,始于末
代周朝崩溃后的楚汉之争,楚汉之争历时350多年,其时出现的科举制度,文字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新形态。

3、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前身是商朝
时期的商秦两国,于公元前221年由陈桥公秦始皇建立,到公元前206年
结束,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朝代,推行一
系列政策,设置新的行政机构,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立体市民社会。

4、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华夏王朝,始于公元前202年桓
帝刘恒称帝,结束于公元220年灭亡,共历经190多年,属于秦朝后的时期。

汉朝承继秦的中央集权制度,组建新的行政机构和书院,实行“以书
制诸侯”政策,发展经济,推动文化发展,使中国社会进入了市民社会的
时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二、从封建社会到市民社会
1、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最普遍的社会形态。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君主制: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君主制,周朝则在商朝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封制。

- 秦朝的中央集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汉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在郡县之上设立诸侯国,以维护皇权。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中央政府设立三省六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宋朝的科举制度: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促进了社会流动。

- 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 明清的内阁制度:明清时期,内阁成为皇帝的顾问机构,但实际权力有限,皇帝专制进一步加强。

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铁器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手工业的繁荣:丝绸、瓷器、造纸、印刷等手工业在古代中国非常发达,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商业的兴起: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逐渐兴起,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贸易路线。

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

-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严格执行。

- 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在古代中国广泛传播,对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天文学和数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数学研究非常先进,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著作。

- 医学:《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国医学的重要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民族融合:古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通过战争、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实现了融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1. 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与特点(1)概述: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史前文明主要集中出现在气候适宜、农业发达的地区。

(2)特点:以部落为单位,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

2. 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成果(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2)古印度文明:哈拉帕遗址等。

(3)古代中国文明:早期农业文明等。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概述:夏商时期以部落联盟为主,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2)影响:为后世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2. 秦汉时期的政治与文化(1)秦朝统一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地方行政体系与法律制度等。

(2)汉代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包括郡县制、州刺史制度等。

(3)秦汉时期的文学与艺术成就,如诗经、楚辞等。

三、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1.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的兴起与发展。

(2)罗马法系的起源与发展。

2.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1)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基督教会的影响及宗教改革运动。

(3)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四、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1.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流(1)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意义。

(2)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商品与人员往来。

2.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1)古代文明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2)文明冲突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篇2一、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1. 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端。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表明,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是连续的,没有明确的界限。

这一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体制。

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同时,学术繁荣,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的学术流派,为后续的政治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在文化上形成了独特的汉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的宗法制度: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度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强调血缘关系和家族地位。

2. 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国由周王分封,诸侯对周王有朝贡义务。

3. 郡县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4. 科举制: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不再依赖家族背景,而是通过考试选拔。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 农业发展: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铁器的使用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 手工业与商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宋代以后逐渐发展,尤其是瓷器、丝绸等手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3.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 封建社会的形成:自秦朝开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土地为基础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3. 封建社会的文化特点: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强调忠孝、礼仪和道德。

四、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1.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青年和知识分子的觉醒。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3.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六、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要对周天子承担义务,如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

西周还实行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西周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 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是其核心,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掌管军事、监察百官。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进一步分割了相权。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

但皇帝政务繁多,后来设立了内阁,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地理环境独特,多山多岛,城邦林立。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农业革命的意义2. 古代文明的曙光-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3.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古代贸易路线- 战争与征服- 文化交流的影响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的起源- 宗法制度的特点2.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 郡县制度的建立- 法家思想的影响3.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革- 世族势力的兴起- 政治分裂与统一的趋势三、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基础- 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演变2.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 市场经济的萌芽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四、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诸子百家的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主张 -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2. 科技与艺术的成就- 四大发明- 文学、绘画、建筑的艺术特色3. 宗教与哲学的发展- 佛教的传入与汉化-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五、古代世界的历史联系1. 古代文明的交流- 文化传播的途径- 东西方文化的互动2. 古代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波斯帝国的影响3. 古代世界的整合- 蒙古帝国的统一作用- 古代世界的贸易网络六、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辨析- 原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别 - 历史资料的批判性分析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 历史事件的多因素分析3. 历史评价的标准-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方法 - 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判断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概要性的框架,具体的知识点总结需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填充和扩展。

在实际的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列表、图表等格式化工具来增强文档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同时,确保文档的格式规范,便于阅读者下载后进行编辑和使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每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每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每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实行世袭制,建立了初步的国家机构。

- 商朝:继续沿用世袭制,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官僚体系,强化了中央集权。

- 周朝:推行分封制,通过封建诸侯来巩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形成了宗法制度。

2.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分封制,设置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法律。

- 汉朝:沿用秦制,推行郡县制,设置三公九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魏晋:出现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世族势力逐渐壮大。

- 南北朝:南北分裂,各自为政,但都试图恢复中央集权。

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隋朝: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加强中央集权。

- 唐朝:完善科举制度,设置东宫制度,加强皇权,实行三省六部制。

5.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设置枢密院,实行文官制度。

-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明朝:设置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皇权。

- 清朝:沿用明朝制度,设置军机处,进一步加强皇权。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农业1. 农业的发展-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如铁器的使用、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 农业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 手工业与商业- 手工业的发展:丝织、陶瓷、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兴起。

- 商业的繁荣:市场体系的建立,货币经济的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 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等人的教导,对后世影响深远。

-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的哲学,强调自然无为。

- 法家思想:韩非子等人的主张,强调法治。

2. 文学艺术- 诗歌:唐诗、宋词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 书画: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繁荣,如颜真卿、张大千等人的作品。

3. 科技发明- 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天文学与数学: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郭守敬的天文观测。

必修一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封建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官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2. 中国古代经济- 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货币经济的兴起与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国际贸易3. 中国古代文化-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影响- 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科技发明与文学艺术的成就4. 世界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与贡献- 古希腊文明的民主政治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法律与建筑的遗产- 其他古代文明如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等二、近现代历史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尝试与失败-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2. 世界近代的重要事件与变革-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法国大革命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一战与二战的爆发及其对世界的影响3. 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4. 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与趋势- 冷战的形成与解体- 全球化的发展与挑战- 信息革命与网络时代的来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历史资料的收集与分析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事件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 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3. 历史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局限- 历史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4. 历史观点的形成与演变- 不同时期的历史观点比较- 历史观点的多样性与变化- 历史观点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人类起源和文明的形成-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随后通过迁徙和适应环境的方式,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 文明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最早的文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古埃及地区。

2. 中国古代社会- 历史文化的兴起:伟大的中华文明,在一篇篇充满智慧的文章中体现。

- 出现的主要朝代:夏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结构的演变:农民和奴隶是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劳动力,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

3. 中外古代文化交流- 中外古代文化交流的产生原因及过程:源于对外开放,多种文化的交融。

- 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开放,中西文化的融合。

二、近代史1. 世界大航海时代- 世界大航海时代的背景: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东方贸易受阻,意大利商人开始寻求南下,新航线的开辟。

- 特征和影响:亚非大陆被欧洲列强侵占,奴隶贸易、殖民统治等。

2. 近代世界的资本主义- 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在英国兴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渐成形。

- 资本主义的特征:自由竞争、私人所有权、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等。

3.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原因及历史进程: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社会各阶层不断觉醒,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革。

- 社会转型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变革的时代。

三、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近代世界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的社会矛盾的表现。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速了列强政治经济的变革,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的主要阶段:党的成立、大革命、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君主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的郡县制与推恩令-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宋朝的科举制度与中央集权- 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清的内阁制与东厂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进步与商业的繁荣-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对外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江南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兴起- 法家思想与秦朝的法治-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 宋明理学与心学的兴起-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农业技术的进步:农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建设- 数学与天文学的成就:《九章算术》、《周髀算经》 - 医学的发展:《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5.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边疆政策的演变:和亲、屯田、筑城6.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与对外交流的限制7.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与农民起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8.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迁-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困境- 土地革命与农村改革- 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9.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维新变法与思想启蒙-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10.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 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发展- 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新式学堂的建立 - 文化教育的普及与国民素质的提高1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 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治制度的确立 -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香港、澳门的回归与国家统一12. 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建设- 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3.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 文化事业的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14. 现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地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多边外交与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影响力提升15. 现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 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16. 现代中国的国防与军事建设- 国防现代化与军事改革- 军事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国防教育与国民意识的培养17. 现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以上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关系、外交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
1、王位世袭制下王位的传递方式;宗法制的特点。

2、分封制的特点、内容和作用。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皇帝制度的特点;三公的职责;郡县制的作用。

5、评价中央集权制。

6、从汉至元,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7、从汉至元,历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的措施。

8、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军机处的特点、职责、影响。

10、比较宰相制度和内阁制度。

11、汉至明清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的影响。

第二单元
1、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主要条件。

2、城邦的特点,公民资格如何获得?
3、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三次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影响。

5、习惯法的局限性。

6、《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影响。

7、万民法产生的背景。

8、公民法、万民法各自的适用范围。

9、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局限性、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单元
1、光荣革命的背景、地位和实质。

2、《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

3、代议制的作用。

4、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和作用。

5、责任内阁制的运转机制。

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7、美国邦联政府的缺陷。

8、1787年宪法颁布的目的、内容(联邦制度、三权分立)。

9、1787年宪法的进步意义及局限性。

10、美国两党制的特点和本质。

11、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2、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的原因。

1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意义。

14、德意志帝国统一的背景、方式。

1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影响。

16、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第四单元
1、两次鸦片战争各自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时间及影响
2、鸦片的危害;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3、《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5、《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各自颁布的时间、内容、评价
6、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及历史作用
7、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8、义和团运动的性质、评价及口号
9、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0、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11、同盟会的性质及政治纲领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内容、体现的原则、进步意义
13、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功绩、局限性、失败的原因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哪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2、政协职能的转变?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第21课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的过程及取得的成就。

3、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的表现。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及过程
2、香港回归的条件和意义
3、两岸关系的发展(隔绝状态的打破和两岸间的交流)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背景
2、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总原则及具体表现
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过程
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和成就
第25课两级世界的形成
1、冷战的背景
2、美国冷战出台的过程以及苏联的应对措施
3、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总特征及其具体表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体特点及表现
3、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