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36年来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天水市自然区划文档2资料

天水市自然区划文档2资料

天水地区自然地理区划摘要:自然地理区划是综合自然地理重要研究课题。

对区域自然区划的研究不仅能在理论上了解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结构特征,而且有助于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产生,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可以更好的指导人类生产生活。

对于天水地区自然区划研究能更好的指导人类社会实践,促进天水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自然地理区划天水地区综合自然地理1引言自然地理区域分异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然地理区划研究可为拟定和实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生态与环境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区域自然地理区划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人们在区域自然地理区划研究上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和发生学原则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方法。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区划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取得很大成就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区域划分突破地理学学科范畴,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迅速展开,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在国家级层面上,如杨勤业等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划分方案;傅伯杰、刘国华等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黄兴文、陈百明的中国生态资产区划方案;欧阳志云等的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划方案;苗鸿和王效科等的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方案;徐继填、陈百明等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方案、倪健和陈仲新等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解從和李典谟等的中国生物地理区划方案;王平和史培军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等;②区划方案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因素,由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逐步向综合区划方向发展,如黄秉维为顾问、陆大道主持的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B-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次综合区划工作的新尝试;③应用范围更加扩大。

由最初的指导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向全球环境变化及响应对策、国土整治方案支撑、生态重建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拓展;④区划信息源更加丰富。

甘肃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甘肃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甘肃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许善洋;石培宏;薛治国;木合塔尔·艾买提;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摘要】In this paper,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wind-chillindex,clothing index,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climate comfort,and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climate comfort based on the climatic data from thirty-seven weather stations in Gan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imate comfort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is better,and the best period appears from May to August. But the climate comfort in January and December are relatively bad. The climate comfort is gradually decrease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as latitudinal zonality. Furthermore,vertical zonality of the climate comfort causes climate comfort in the south and central part region with higher altitude on the province is worse and climate comfort in the cities of Longnan,Tianshui and Baiyin is better. Then following the listed cities,such asPingliang,Qinyang,and etc. But the climate comfort in the areas of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Zhangye,and Jinchang are relatively poor.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reflect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climate comfort in Gansu province,and have contain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tourism planning,the research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and etc.%利用甘肃省37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气候舒适度指标和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对甘肃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4—10月气候舒适度都比较优越,6—8月气候舒适度最佳, 1月、12月气候舒适度较差.气候舒适度整体呈纬度地带性变化,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同时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导致海拔较高的南部和中部地区气候舒适度较差,其中陇南市、天水市和白银市气候舒适度最好,其次为平凉市、庆阳市等地区,比较差的有甘南藏族自治州、张掖市和金昌市等地区.研究结果全面反映了甘肃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异规律,对于研究区旅游规划、人口分布研究等有一定参考价值.【期刊名称】《沙漠与绿洲气象》【年(卷),期】2018(012)002【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综合指数;时空分异;空间插值;甘肃省【作者】许善洋;石培宏;薛治国;木合塔尔·艾买提;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作者单位】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8;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19;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8;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8;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F592.7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组成要素,以气候数据为基础的气候舒适度评价对旅游活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诸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天水近50年气候变化研究

天水近50年气候变化研究

题目天水5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学院生化学院姓名贾立强专业07科学教育二班学号272040208指导教师尤晓妮提交日期2010.7.1天水5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Xxx(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近50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变化,给社会、经济与环境带来重要影响。

通过对不同时段气温、年降水量数据的比较及对日照时数、积温的计算,天水气候变化几乎和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相符,这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气候温度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气候变暖是近100多年来地球环境最突出的变化.我国气温近百年上升了0.4~ 0.5℃,西北地区更是全国气温升高的中心区域之一,1970年以来我国出现了19个全国范围的连续暖冬.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1986年升高了0.7℃。

[1]。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地理位置独特,山峦迭嶂、河谷交错,地形地貌复杂。

[2]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天水地区降水、气温等极端事件发生次数增多,早涝灾害频次和强度增加.目前关于极端气候事件是否会随着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而增多或加强,其所引发的旱涝灾害强度变化特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天水地区的研究屈指可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1、资料与方法根据天水市气候特点及地理位置分布状况,利用天水地区武山、秦州、麦积、清水四个代表点1971--2008年历年年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并分别计算了日平均气温≥0o C期间积温,以及日照时数,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2、天水区温度变化特征天水地区(武山、秦州、麦积、清水)的年平均气温20世纪60~80年代为冷期,进入90年代以后,呈现一暖期。

[7]特别是进入2l世纪,气温变暖趋势非常明显。

40年间各地平均气温距平上升了0.7℃~1.2o C,以清水增幅最多,其次是秦州地区。

平均气温自60年代开始总体来说是逐年上升的,80年代出现回落,清水地区回落最大,距平值达到历史最低值。

甘肃省近54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甘肃省近54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
Fan Limei1, Che Kejun1,2
Abstract: The variation of annual, seasonal and monthly sunshine duratio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climate to 2013, and the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wind speed, vapour press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hange on sunshine
范莉梅等: 甘肃省近 54 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195 ·
y = 0 . 1 1 6 8 x + 2 7 2 1 . 5 2 R 0 . 0 0 0 5 R= =0.0005
均呈减少趋势; 还有研究得出近 40 年来黄河流域的日 照时数总体呈降趋势 [9-11]。日照时数作为表征太阳辐 射强弱的一个重要因子[12-13] , 深入研究日照时数的分布 规律和变化趋势, 不仅对认识地区气候背景状况和气 候资源变化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利用清洁能源、 合理农 业布局生产、 调整种植结构、 旅游资源开发乃至社会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等也具有重要意义[14-15]。 甘肃省地处黄土、 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 带。境内地形复杂, 山脉纵横交错, 海拔相差悬殊, 高 山、 盆地、 平川、 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是山地型高原 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 区、 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气候干燥, 气温日较差 大, 光照充足 , 太阳辐射强。因此笔者采用 1960— 2013 年 54 年的地面观测资料, 分析甘肃地区日照时数 的月、 季、 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进 一步增强对甘肃气候变化的认识, 为合理布局农业生 产、 调整种植结构及太阳能资源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选取分布在甘肃的 28 个气象站 1960—2013 年月 值平均日照时数、 降水、 温度、 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气象 记录资料。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 务 网 ()。 四 季 划 分 : 3—5 月 为 春 季, 6—8 月为夏季, 9—11 月为秋季, 12—2 月为冬季。 1.2 计算方法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来估算相关要素的气候变化趋 势, 趋势变化用一次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x=a+bti , 式中 ti 为时间 (1960—2013 年) , b 为气候倾向率, 乘以 10 表示 气象要素每 10 年变化率。b 的正负表示气候变量 x 的 趋势倾向。当 b>0 时, 说明随时间 t 的增加, x 呈上升 趋势; 当 b<0 时, 说明随时间 t 的增加, x 呈下降趋势。

近60a天水市云量变化特征及与其它气候因子的关系

近60a天水市云量变化特征及与其它气候因子的关系
动与 云量 的关 系 , 明不 同 区 域 和不 同季 节 总 云 量 表
也是 引起 目照 、 温 、 对 湿度 等发 生变 化 的直 接原 气 相 因。 了解 云 的分 布 与变 化 , 将有 助 于对 气 候 变 化 的
认识 更深 入 。
和低 云量 与气 温 、 降水 量 的相关 系数 有 明显差 异 ; 张 雪芹 等 ¨。 用青 藏 高原 及其 周边 地 区 7 气 象 站 。 利 5个
资料 , 分析 了高 原 地 区 17 2 0 9 1~ 0 4年 总云量 的时 空 变化 ; 红 岩等 对 甘 肃 省 5 赵 3个 测 站 16 9 1~19 95 年年平 均 总 云量 资料 进 行 了分 析 研 究 , 现 年 平 均 发 总云 量变 化趋 势是 在 波 动 中逐 渐 减 少 , 量 变 化 具 云 有 7a周期 。平 均 总云 量变 化 在 n 上具 有 很 好 的 J J

近 2 来 随着 气 候 变 化 及 卫 星遥 感 技 术 研 究 0a 的开展 , 许多 学者 从 不 同角 度 对 云量 变 化 进 行 了大
量 的研究 。丁 守 国 等 利 用 IC P月 平 均 云 气 候 SC
资料 集 的总云 量 资料 , 采用 趋 势分 析 方 法 得 到 近 2 0
关 键 词 : 量 ; 化 ; 候 因 子 ; 响 ; 水 云 变 气 影 天 中 图 分 类 号 :4 80 7 P 6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引 言
云是 调节 辐 射平 衡 和水 汽循 环 的重 要 因子 , 其 形成 与 特性是 地 表 与 大气 各 种 动 力 、 力 过 程 共 同 热 作用 的结 果 ¨ 』 在 地 气 系 统 中具 有 重 要 地 位 , 云 的生 成 和变化 , 不仅 受 全球 气候 变化 的影 响 , 同时

天水市45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天水市45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

l 资料来 源及 研 究 方法
根据 天水 市气 候 特 点及 地 理位 置 分 布状 况 , 将 本地划分 为 三个 气 候 区 : 渭河 谷 地 ( 以秦 州 区 为代
表 )渭北旱 区 ( 、 以秦 安 县为代表 ) 关 山区 ( 、 以清水县
2 2 其余 地 方上 升 1 7 4 ." C, . " 0年间 平 均气温 的线 C, 性增温率 为 0 4 .5 1 a . ~0 5 /0 。尤其 是进 入 8 0年代后
2 温 度 变化 特 征
2 1 温 度的年代 际变化 .
大[ 3。天水 市 位 于 甘 肃 东 南 部 , 跨 长 江 、 河 1j - 地 黄
两大水 系 , 地理 位置独 特 , 山峦 迭蟑 、 河谷交 错 , 地形
天水 市各地 的年平 均气温 2 0世纪 6 -8 0 0年代 为冷期 , 进入 9 0年代 以后 , 呈现一 暖期 , 特别 是进入
期, 暖冬 ( 季平均气温距平 >0 6 明显增 多 ,9 0 .℃) 19 ~
为代表 ) 。利 用三个 代表 点 1 6 ~2 0 9 0 0 5年历年 年季 月降水量 、 温 、 温 、 气 积 高温 日数 、 干旱 指数 资料及天
水市果树研 究所历年 果树 生育期 、 产量 及 品质 资料 , 运用 数理统计 方法 分析 、 探讨 气候 变 化特 征及 对林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0 —6 120 )20 4.6 007 0 (0 8 0 —2 00
近百 年来 , 球 气候 系统 正经 历 一 次 以全 球变 地 暖 为中心的显著 变化 , 给社会 、 经济 与环境 带来重要
影响 , 别 对 农 业 、 牧 业 以 及 林 果 业 的 影 响 巨 特 畜

天水市水汽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

天水市水汽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

丹供应 . 其最 大特点 就是根据动力学和热力 学原理 . 考虑 了
幅 射 、 度 、 气 湿 度 等 各 项 因 子 的 作 用 . 大 量 实 验 的 基 温 空 在 础 上 建 立 的 计 算公 式
月 。 春 季 备 月小 型 蒸 发 皿 所 测 得 的 数 据 夫 于理 论 计 算 值 . 但 两 者 相 差 不 大 ; 、 各 月 . 论 计 算 值 大 于 小 蒸 发 皿 删 冬 秋 理 定 盥. 两组 数 据 也 相 差 较 小 , 整 个 夏 季 相 差 较 大 . 大 可 而 最
我们 用 彭 曼 公式 计 算 了 天 水 市 7个气 象 站 的 可 能 蒸 散
量 . 计 了 小 型 蒸 发 皿 所 测 得 数 据 ( 表 【 从 年 季 变 化 来 统 ) 看 , 大理 论 蒸 散 量 一 般 出 现 在 7、 最 8月 . 发 皿 所 洲 值 出 现 蒸 在 7月 , 最 蒸 散 量 出现 在 l 】 、 2月 . 发皿 所 测 值 出现 在 【 蒸
达 4 % ~5 % 年 总 蒸 散 量 理 论 计 算 值 高 出 小 蒸 发 皿 所 0 O
B Ax【C D) ] ( ) E ( +F I () 中 A (o 1式 P ×△/ ×v)( o I /P ×△f P×V) 0 ) +l 0 , 表示 同 高 度 和 温 度 下 辐 射 对潜 在 蒸散 的影 响 ; C=0 7 × 5 R ( +b、 a a )表 示 短 波 ^ 射 辐 射 对 潜 在 蒸 散 的 影 响 ; .
)表 示 长 波 射 出辐 射 对 潜 在燕 散 的影 响 ; . F:0 2 .6×( c) O 5 c )表 示 该 地 干 燥 程 度 对 潜 在 蒸 散 的 影 响 . x( ×u . .

天水气候

天水气候

一、主要气候特点天水市地处副热带北缘和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地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

气候类型属半干旱半湿润农林复合气候过渡带,年平均气温11℃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50—7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山区及关山山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武山、甘谷及秦安大部不及500毫米。

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818.6毫米,最小年降水242.7毫米。

无霜期 137-215天,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900—2300小时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66%~70%,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四季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干冷,但寒冷适中;春季冷暖多变;夏季温湿,但无酷暑,秋季降温迅速,秋温低于春温,降水变率大,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

二、2014年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2014年气温正常略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时间分布不均。

气温2月、12月为正常偏低,其余各月均偏高。

降水量时间分布差异较大,1月、3月、5~8月为特少,10、12月偏少,2、4、9、11月特多。

日照时数7月特少,其余各月均呈正常状态。

由于3月及5~8月降水持续特少,气温偏高,蒸散加大,出现了春旱、春末夏初旱及伏旱,部分地方旱情发展、蔓延之势迅猛,对夏、秋粮及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初秋降水特多,土壤水分得到补偿,为秋播提供较为优越的水分条件。

综合分析,2014年气候条件对国民经济影响利弊兼有,春末至伏期属偏差气候年景,秋季至年底属正常偏好年景。

总体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一)低温2月上旬各地平均气温为-3.4~-0.3℃,比历年同期偏低0.3~1.1℃,其中2月1~2日各地最高温度达到14.0~17.3℃,6日气温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较3日下降6.4℃(清水)~10.3℃(秦州);降温幅度大,寒冷持续时间较长,对人们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二)积雪2月11日全市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其中武山出现大雪,积雪深度达到10厘米。

2020年天水气候特征

2020年天水气候特征

2020年天水气候特征
2020年是天水市的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天水市气候特征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温度、降水和风向等方面分析2020年天水市的气候特征。

一、温度特征
2020年的天水市整体上呈现出了温度偏高的特点。

全年的平均气温相较于历史同期偏高了1摄氏度左右。

尤其是夏季,6月、7月和8月的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常年水平,最高温度达到了36摄氏度以上。

这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尤其是在没有空调的环境下,很难忍受长时间的高温。

二、降水特征
2020年的降水量整体上偏少。

全年的降水量较常年水平减少了10%左右。

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降水量明显不足,导致土壤干旱,农作物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夏季的降水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大部分以暴雨的形式出现,给交通出行和城市排水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风向特征
2020年的天水市风向主要表现为东北风和西北风。

这两种风向主要受到了地理位置和气候环流的影响。

东北风主要在冬季和春季出现,带来了寒冷的天气;而西北风则主要在夏季和秋季出现,给人们带
来了炎热的感觉。

这两种风向的交替给天水市的气候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也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产生了影响。

总结起来,2020年的天水市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温度偏高、降水偏少和风向多变。

这些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对农作物生长和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气候的变化,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甘肃天水地区最大日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可能最大日降水量估算

甘肃天水地区最大日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可能最大日降水量估算

甘肃天水地区最大日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可能最大日降水量估算李悦;朱拥军;赵庆云;姚延锋;吴丽【摘要】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at 7 stations in Tianshui of Gansu Province,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ximum daily rainfall from 1951 to 2012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period was analyzed by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Second-ly,the possible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PMP)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Hershfield statistical metho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In the past 62 years,the average value of annual maximum daily rainfall was 59. 2 mm,mean-square error was 15. 9 mm,the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 was 110. 5 mm and 32. 7 mm,respectively,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annual fluctuation of the maximum daily rainfall was during 1951-2012. In addition,the maximum daily rainfall for al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June,July and August,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78. 2% of thetotal,especially in July and August.(2)The annual time series of the maximum daily rainfall in Tianshui had obvious oscillation period of quasi-2,4-5,8-10,15,48 years during 1951-2012,and the trend raised significantly and,the change magnitude was likely to increase in the next period.(3)The PMP was 124. 1-159. 6 mm in the different station of Tianshui,while the whole area was 170. 5 mm,and that in each station exceeded the standard of heavy rainfall.%基于甘肃天水地区7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该地区1951~2012年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改进的Hershfield理论方法估算其可能最大日降水量,主要结论如下:(1)近62 a来,天水地区年最大日降水量平均约为59.2 mm,均方差为15.9 mm,最大值达110.5 mm,最小值仅有32.7 mm,说明该地区最大日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

天水试题及答案

天水试题及答案

天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天水市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甘肃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山西省答案:A2. 天水市的著名景点麦积山石窟是哪个朝代开凿的?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3. 天水市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A. 1.43万B. 2.43万C. 3.43万D. 4.43万答案:B4. 天水市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菊花D. 荷花5. 天水市的市树是什么?A. 松树B. 柏树C. 柳树D. 杨树答案:B6. 天水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答案:A7. 天水市的人口数量是多少?A. 300万B. 400万C. 500万D. 600万答案:B8. 天水市的GDP在省内排名是多少?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C9. 天水市的著名特产是什么?B. 葡萄C. 核桃D. 红枣答案:C10. 天水市的行政中心位于哪个区?A. 秦州区B. 麦积区C. 甘谷区D. 武山县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天水市的著名景点包括以下哪些?A. 麦积山石窟B. 伏羲庙C. 崆峒山D. 张掖丹霞地貌答案:A B2. 天水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包括以下哪些?A. 伏羲B. 姜尚C. 诸葛亮D. 张骞答案:A B3. 天水市的特产除了核桃外,还包括以下哪些?A. 花椒B. 苹果D. 红枣答案:B C 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天水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2. 天水市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__。

答案: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3. 天水市的行政级别是__________。

答案:地级市。

4. 天水市的著名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答案:伏羲文化。

5. 天水市的著名文学作品是__________。

答案:《天水赋》。

近50年天水市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近50年天水市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近50年天水市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李晓鹤;胡利平;赵宁;李侠;陈薇【摘要】利用1964 ~2013年天水市7个测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对天水雷暴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雷暴地域变化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天水市各站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3.7 ~26.6 d;主汛期(4~9月)雷暴出现日数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96%,雷暴日数的月变化呈单峰型,其中主峰集中在5~8月,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81%,冬季几乎不出现;平均雷暴初日、终日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和9月下旬,平均雷暴初终间日数为157 d;天水各站雷暴日数逐年总体呈减少趋势,且与海拔高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多.【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3【总页数】3页(P4007-4009)【关键词】天水市;雷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作者】李晓鹤;胡利平;赵宁;李侠;陈薇【作者单位】天水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741000;天水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7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9雷暴是大气中伴有雷声和闪电的天气现象,在强对流性天气系统中常伴有大风、暴雨、冰雹甚至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虽然出现的范围小、时间短,但因来势猛、强度大,常造成人畜雷击死亡,毁坏建筑物,引发森林火灾或毁坏电力设备、电信设施等,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设施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1-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 000~4 000人,财产损失在 50~100亿元[4]。

甘肃省在1989~2000年共发生雷击灾害50多起,死亡5人,伤23人,造成经济损失达740多万元[5]。

甘肃省近54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甘肃省近54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甘肃省近54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刘娅菲;李雪梅【摘要】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are analyzed during 1960-2013 in Gansu bined with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of GIS,Mann-Kendall examin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 method,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is analyzed in Gansu province.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is increasing during last 54 years.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AT),annual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extreme maximum temperature are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at 0.05 significance level.Espe-cially AAT rises with the largest rate.At the seasonal time scale,AAT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 also presents increasing trends with fluctuation,and the temperature in winter rises at the largest rate.At the decadal time scale,the abrupt change of AAT occurs during 1960s.And i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from the late 1990s.At the spatial scale,the temperature presents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of Gansu province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altitude,topography and underlying surface.On the whole,the temperature in Hexi are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Hedong area,urban areas is higher than rural areas.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happens in Wudu.Besides,the lowest temperature area is located in Wushaoling. Urban areas are significant warming.%基于甘肃省1960~2013年27个气象站点以及省外16个站点的年尺度和月尺度的气温数据,通过 GIS 空间分析技术、Mann-Kendall 非参数检验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分析了54年来甘肃省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54年来甘肃省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年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只有极端最低气温呈小幅下降趋势,但在0.05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季节尺度上,春夏秋冬四季各气温参数也均呈现出波动式上升趋势,尤其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年际尺度上,各气温参数在20世纪60年代均发生突变,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甘肃省气温整体上升趋势显著.空间变化上,受海拔高度、地形及下垫面等因素影响显著,整体上呈现出河西地区高于河东地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其中陇南的武都区气温最高,而气温最低的地区是位于河西走廊与陇中高原分界线的乌鞘岭,且城市区域增温显著.【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10页(P153-161,164)【关键词】气温;Mann-Kendall 非参数检验;时空变化特征【作者】刘娅菲;李雪梅【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众所周知,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的130年全球升温0.85 ℃,近30年可能是史上最热的一段时期,气候系统目前发生的增温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如近年来Makowski等[2]对欧洲1950~2005年的日温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个调查地区中有17个地区自1990年以来日温差显著增加;Kuglitsch等[3]认为1960年以来地中海东部整个地区夏季白天和夜间的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0.38±0.04 ℃/10a和0.30±0.02 ℃/10a;Hansen 等[4]分析了2012年的全球气温变化,指出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56 ℃.我国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近百年来中国的气温正经历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趋势整体一致[5-6].王艳姣等[7]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持续性高温事件显著增加,而发生强度和频次较多的地区主要位于中国西北和东南地区;任志艳等[8]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0 ℃/10a,并在1991年发生增温突变,年平均气温在空间上自北向南逐渐增加,气候倾向率自南向北逐渐增加.其中又有诸多学者对我国近几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做了详细分析[9-15],张霏燕等[12]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极端低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东北夏季极端低温事件频数在年际变化的时间尺度上主要存在两种模态:全区一致变化型和南北反相变化型;而且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会影响东北地区上空的环流,致使东北夏季极端低温异常.鲍小娟等[13]发现近50年来陕北高原最高、最低气温均有明显增温趋势,且最高、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存在季节差异,最高、最低气温增温的地区差异也较显著且气温突变显著,最低气温突变早于最高气温.包云等[14]逐年、逐季地分析了内蒙古气温47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气温以0.45 ℃/10a的速度升高,年气温与四季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一致性,全区气温状况在大尺度的气候系统支配下冷、暖趋于一致的空间特征.马玉霞等[16]分析了甘肃省近45年气温变化,发现1951~2010年甘肃省气温一直在波动中上升,冬季升温最快.赵美玲等[17]研究也表明甘肃省1961~2005年甘肃省气温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气温的变化总体呈现升高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却表现出了很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对局部地区气温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但以往对甘肃省气温研究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主要集中在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而对整体的气温,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气温各个参数的时空演变规律来研究甘肃省54年来气温在年际尺度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气温变化的显著性和突变性进行了分析,以了解甘肃省气温变化的一些基本事实和特征.数据选用的是1960~2013年甘肃省34个气象站的逐年和逐月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等时间序列数据,在进行空间分析时为提高插值精度,加入了西北五省除甘肃外其他四省的16个站点数据,这16个站点是通过对甘肃省矢量图做多边形缓冲区,选取西北五省所有站点落入缓冲区的站点,缓冲区距离选取的是50公里.将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由于其中有7个站点(梧桐沟,金塔,松山,会宁,玛曲,郎木寺,天水北道区)数据缺测严重,故实际使用了甘肃省27个站点的数据,新疆、青海、宁夏、陕西总共16个站点数据,站点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主要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实验对比了克里金、样条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的插值结果,发现克里金插值效果最优,同时根据Peter[18]等人对插值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克里金插值法适于气象要素插值,最终使用ArcGIS9.3地学统计模块中的克里金插值(Kriging)法进行空间插值[19],分析气温年代尺度和季节尺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状况及特征;通过线性趋势法分析气温的时间演变特征,同时在Matlab7.0软件中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来检验变化趋势的显著程度[20];再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气温的突变年份[15],最后进行综合分析.2.1 气温时间序列变化特征2.1.1 气温年内变化特征图2为甘肃省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月平均气温的年内分布状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的年内变化呈近似正态分布,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从变化趋势来看,2月份开始气温上升趋势增大,6~8月份气温变化差异较小,8月以后又开始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对图中两条曲线进行比较可发现,20世纪60年代至今有显著增温趋势,且气温上升在1~7月份和11月~12月份较为显著,9月~11月份有小幅上升.2.1.2 气温年际变化特征自1960年以来,甘肃省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见图3),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最为显著,以每10年0.29℃的速率上升.从图3中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相似,整体呈上升趋势,从1966~1997年期间大部分年份的气温几乎全部低于历年的平均气温值,从而得出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气温的上升趋势十分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幅度.甘肃省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38.9 ℃,极大值出现在2005年,其值为42.1 ℃.整体来说,甘肃省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趋于平稳,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验证得到甘肃省近54年来年极端最高气温没有显著变化,但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极端最低气温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间波动幅度小,7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谷值出现次数增多,即从这一时期开始气温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在2004年达到最低值-37.1 ℃.总体上,54年来甘肃省年极端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Mann-Kendall检验发现,下降趋势并不显著.2.1.3 气温季节变化特征1)季平均气温变化特征研究区域内27个气象站点数值平均得到历年季平均气温变化过程见图4,由图可见各季节的平均气温54年来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是每个季节的气温变化率并不相同.其中春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说明气温的高值区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而气温的低值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整体变化趋势较平缓.夏季气温的变化幅度不大,70年代中期~90年代末的平均气温多数低于平均值,而从90年代后期开始多数高于平均值.秋季气温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而变化幅度与年平均气温一致.冬季气温呈显著性上升趋势,通过比较发现,冬季气温的变化率均大于其他三个季节以及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率,说明冬季气温对于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影响最大.2)季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自1960年以来甘肃省四季气温变化曲线及线性趋势如图5所示,各季的平均最高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气温波动幅度较平缓,特别是80年代到90年代末的平均最高气温值均低于平均水平.夏季气温整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秋季气温的变化率为0.34 ℃/10a,是四季中变化最显著的季节,说明秋季气温对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影响较大.冬季气温的变化率为0.27 ℃/10a,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在1984年达到最低值-1.84 ℃,而在1987年达到最大值4.30 ℃,且90年代以前波动幅度较大.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说明在20世纪60~7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春季气温的波动幅度很大,而在20世纪80年代,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夏季气温整体呈平稳上升态势,90年代末期以后增温加剧.秋季气温的变化率为0.26 ℃/10a,变化较平稳.冬季气温的变化率为0.42 ℃/10a,上升趋势尤为显著,通过比较,冬季气温的变化率均大于其他三个季节以及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率,说明冬季气温对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影响最大.结合上文所述,冬季气温对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影响都是最大的,这与我国气温呈现冬季气温增温明显趋势一致[21].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冬季城镇供暖措施的加强所致.3)极端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由线性趋势图(见图6)以及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四季的极端最高气温近54年来均呈上升趋势.春季气温在80年代中期以前气温波动幅度比较大,在1969年和1981年发生突变,分别达到最高值32.09 ℃和31.67 ℃,80年代以后趋于稳定.夏季气温的高值区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初和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且气温的波动幅度很大.而低值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气温变化较稳定.秋季气温上升趋势比较显著,并且在1997年达到最大值40℃.冬季的极端最高气温以0.56 ℃/10 a的速率上升,增温幅度最大,这也与冬季气温对于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影响最大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季极端最低气温除冬季以外其他各季均呈上升态势,其中春季气温峰值与谷值出现频率相近,变化平稳,呈缓慢上升趋势,夏季气温波动幅度较小,但上升趋势最为显著,秋季气温波动幅度较大,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冬季呈小幅下降趋势.2.2 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2.2.1 年气温空间分布特征1)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从甘肃省54年的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见图7)中可以看出,高值区分别出现在嘉峪关地区的敦煌、安西以及陇南的武都,低值区分别出现在河西地区祁连山脉及甘南,其中甘南高原区以及祁连山脉之所以出现低温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整个甘肃省54年来全年平均气温的最高值是14.78 ℃,出现在陇南的武都,而年平均气温最低值为0.08 ℃,出现在乌鞘岭,而陇东地区的气温介于中间.将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与图1中甘肃省地势图进行比较发现,气温高低趋势与海拔高度成反比,其次城市区域明显高于乡镇地区.对甘肃省54年来每个站点的年平均气温进行显著性水平为0.05Mann-Kendall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图7中所示,图中U值代表该地区气温有显著上升,而N值代表没有显著变化,观察各站点U值和N值分布情况发现,54年甘肃省年平均气温所有站点都是显著上升,即甘肃省气温整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这与近50a来西北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一致[22].2)年极端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由图8a知极端最高气温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敦煌、安西、武威、兰州等地,其中安西的极端最高气温值最大达到了42.1 ℃;低值区出现在乌鞘岭、甘南以及陇中地区的华家岭局部地方,其中较低的区域分别是位于河西走廊与陇中高原分界线和陇中高原的两个高山站,乌鞘岭和华家岭.而全省极端最高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乌鞘岭,其值为28.1 ℃.总体上来看,极端最高气温的分布主要受海拔高度影响,同时与局部地区地形和下垫面有关,具体表现为平原高于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河西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明显高于河东地区,这与该地区下垫面条件密切相关.河西走廊大部分地方是荒漠和戈壁,气候干燥,中午受太阳辐射气温迅速升高,另外在兰州也有一个最高气温的高值中心,这有可能是由于兰州的河谷盆地和热岛效应造成的.极端最低气温(见图8b)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兰州以及陇西地区,其中武都的极端最低气温值最大达到了-7.8 ℃;低值区出现在河西以及甘南地区,其中较低的区域分别是位于嘉峪关的马鬃山和玉门镇,其中最低的是马鬃山,54年的极端最低气温达到了-37.1 ℃.总体上,极端最低气温呈现出从河西向河东逐渐升高的趋势.通过对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比较发现,河西地区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之间差距较大,最冷和最暖均出现在该地区.同时观察显著性检验结果可发现显示为U值的站点并没有占到绝大多数,只有部分站点的气温升高是显著的,这主要是因为极端气温本身波动幅度比较大,并未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3)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从甘肃省54年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分布图(见图9a)中可以看出,平均最高气温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嘉峪关的敦煌和安西、兰州以及陇南的武都,其中武都的平均最高气温值最大达到了20.09 ℃;低值区出现在酒泉、乌鞘岭、甘南、以及陇中地区的局部地方,其中较低的区域分别是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甘南州的合作和临潭的两个高山站,乌鞘岭和华家岭.而全省平均最高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乌鞘岭,54年的平均最高气温只有5.84 ℃,分布变化规律与极端最高气温基本一致.从甘肃省54年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见图9b)中可以看出,平均最低气温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陇中和陇南地区,其中武都的平均最低气温值最大达到了10.76 ℃;低值区出现在河西地区的马鬃山、乌鞘岭、甘南地区的合作,而全省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乌鞘岭,54年来的平均最低气温只有-4.36 ℃.整体来看,河西以及甘南地区整体平均最低气温偏低,而陇南和陇东偏高.如图9中所示的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结果,年平均最高气温的所有站点检验结果都是显著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只有榆中一个站点是没有显著变化的,其余站点均为显著性上升,即甘肃省气温整体趋势是上升的.4)各地区增温变化特征对甘肃省近54年来各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率进行统计得到如各地区增温变化空间分布图如图10所示,可以看出,甘肃中部及陇东地区增温最为显著,其中兰州、山丹、西峰三个地区增温幅度最大,这主要可能是城市的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以及城市夏冬季空调和暖气的使用等诸多原因造成.而嘉峪关及陇南地区增温较为缓慢. 2.2.2 季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甘肃省54年的四季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如图11所示,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春、夏、秋均呈现正值,而冬季均为负值,说明甘肃省气温大范围内具有一致性的变化特征.春季(见图11a)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敦煌、陇南地区的武都以及陇东地区,其中武都的春季平均气温最大值达到了15.54 ℃;低值区较为分散,呈现出多个中心,以甘南和祁连山山脉为主,而全省春季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乌鞘岭,54年的平均气温只有0.06 ℃.夏季(见图11b)气温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分布规律,同样河东地区的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仍属于低值区,其中陇南的武都夏季平均气温最大值达到了24.07 ℃;而全省夏季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乌鞘岭,54年的平均气温只有0.06 ℃.秋季(见图11c)气温分布规律与夏季相似,但高值区范围有所缩小,最高值与最低值与其他季节一样分别出现在武都和乌鞘岭.冬季(见图11d)高值区较集中主要出现在陇南地区,其中陇南的武都夏季平均气温最大值达到了4.67 ℃,陇东地区气温处于中间;低值区则较为集中,出现在河西、陇中和甘南地区,而全省冬季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依旧出现在乌鞘岭,54年的平均气温只有-10.52 ℃,总体上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综上述,甘肃省季气温分布总体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而中间又以东北高于西南为主要分布规律.且陇南地区气温最高,祁连山山脉的乌鞘岭气温最低.2.3 气温异常分析对自1960年以来的甘肃省年平均气温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结果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UF和UB这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交点对应的年份是1965、1967和1973,所以甘肃省54年来气温突变主要发生在这三年,观察图中UF曲线发现,从1989年开始UF的值>0,并且在1998年的时候UF的值已经超过了临界线,说明从1989年开始序列已经呈现上升趋势,即甘肃省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而且到了1998年增暖趋势尤为显著.对甘肃省1960~2013年的年尺度其余各气温参数进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统计发现,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突变年份与年平均气温的突变表现出一致性,大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即甘肃省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在60年代以后开始发生突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与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相比,极端气温的突变时间并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突变年份统计结果纷繁,且突变年份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极端气温本身取的就是一年中气温的极端值,是一种极端现象,故该结果也是正常的.本文通过对1960~2013年甘肃省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及气温异常现象的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时间变化上,54年来甘肃省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显著性上升趋势.季平均气温同样呈显著性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54年来上升了2.38 ℃,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16-17].2)空间变化上,受海拔高度、地形以及下垫面等因子影响显著,高温区集中在河西的敦煌、安西以及河东的兰州、陇南等地,而低温区集中分布在甘南高原和祁连山脉,而且近年来增温最为显著的地区以城市地区为主,这主要可能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有关.3)气温的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从1989年开始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即甘肃省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而且到了1998年增暖趋势尤为显著.总体上,甘肃省近54年的增温趋势显著,且增温幅度存在季节差异和区域差异,这种趋势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有可能在未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天然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干旱等气象灾害日益严重,所以我们应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实施,不断完善气候变化综合监测系统,目前由于监测资料的缺乏,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加大数据时间尺度,加密气象站点,并对引起该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详细深入研究.【相关文献】[1] 沈永平,王国亚.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冰川冻土,2013,35(5):1068-1076.[2] Makowski K,Wild M,Ohmura A.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over Europe between 1950and 2005[J].Atmospheric Chemistry&Physics,2008,8(2):6483-6498.[3] Kuglitsch F G,Toreti A,Xoplaki E,et al.Heat wave changes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ince 1960[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10,37(4):379-384.[4] Hansen J,Sato M,Ruedy R.Global temperature update through 2012[J].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http://www. nasa. gov/pdf/719139main_2012_GISTEMP_summary. pdf,2013.[5] 叶殿秀,尹继福,陈正洪,等.1961~2010年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9(1):15-20.[6] 海英,高志强.中国百年气候变化及时空特征分析[J].科技通报,2010,26(1):58-62.[7] 王艳姣,任福民,闫峰.中国区域持续性高温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3):314-321.[8] 任志艳,延军平,张立伟.黄土高原地区年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3):289-293.[9] 吕少宁,李栋梁,文军,等.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J].高原气象,2010,29(6):1378-1385.[10] 杜军,路红亚,建军.1961~2010年西藏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13,68(9):1269-1280.[11] 马亚兰,刘普幸,霍华丽.近46 a来河西走廊绿洲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及突变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0,30(2):192-197.[12] 张霏燕,徐海明.东北夏季极端低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J].气象科学,2012,32(6):629-637.[13] 鲍小娟,殷淑燕,彭维英.陕北高原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与环境,2012,28(1):51-58.[14] 包云,李晓兵,李超,等.1961~2007年内蒙古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2):80-85.[15] 黄强,陈子燊,刘占明.全球变暖背景下广东省近60年来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3):246-251.[16] 马玉霞,张军,王式功,等.甘肃省1951~2010年气温变化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13,49(6):794-798.[17] 赵美玲,许宁,徐长哲,等.甘肃省近45年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45-1646.[18] Peter M,Chris D.Mapping precipitation in Switzerland with ordinary and indicator Kriging[J].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Analysis,1998,2(2):65-76. [19] 蒋友严,黄进.基于GIS技术的甘肃省气温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13,31(1):206-211.[20] 李栋梁,郭慧,王文,等.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变化趋势预测[J].高原气象,2003,22(5):431- 439.。

天水的资料

天水的资料

有图在我的文档里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

最热天气是7月份,最高温度为33.4℃;最冷天气是1月份。

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

最热天气是7月份,最高温度为3 3.4℃;最冷天气是1月份。

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天水平均气温(摄氏)一览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温度-0.6 0.2 6.3 11.7 17.7 21.1 23.3 21.7 16.3 11.3 3.9 -1.8 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

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

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

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天水市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

现辖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城、北道两区,总人口328万人。

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2007年11月10日下午,天水市麦积区与山东威龙集团公司就三阳川6万亩鲜食葡萄出口基地及配套加工项目进行签约。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作者:强玉柱,姚延锋,朱恩超,谢蕊来源:《农学学报》 2015年第6期强玉柱,姚延锋,朱恩超,谢蕊(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741000)摘要:选取天水市7 个气象站1965—2011 年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 突变检验法和Morlet 小波等方法,分析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天水市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

1965—1980 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1981—1992年呈减少趋势;1993—2008 年呈增加趋势;2009 年以后又趋于减少。

日照时数的变幅最大的季节为夏季,春季的日照时数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余各季都呈下降趋势。

小波分析得出天水市的全年和各季的日照时数大部都存在小尺度的准周期变化,冬季存在中尺度的周期变化,夏季在年代际的变化上存在准27 年的周期变化。

对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天水市整体平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有局部地方和整体趋于的气候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天水北部的变化趋势更加显著。

关键字: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累积距平;Mann-Kendall;小波分析;天水中图分类号:S162.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786基金项目:甘肃省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06)作者简介:强玉柱,男,1979 年出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规律应用研究。

通信地址:741000 天水市岷山路64 号,Tel:0938-*******,E-mail:qyz120_2002@。

收稿日期:2014-08-08,修回日期:2014-09-26。

0 引言研究表明,自1861 年来全球的平均地表温度呈增加的趋势[1]。

由于气候变化能够使大气物理和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太阳辐射能也因此发生了变化[2]。

日照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并且是气候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

天水市近60年阴晴天日数的变化特征

天水市近60年阴晴天日数的变化特征

天水市近60年阴晴天日数的变化特征
袁佰顺;蒲金涌;辛昌业;袁雅萍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29
【摘要】根据天水市7个气象站1951~2007年云量观测资料,分析了近60年来该地阴、晴天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水市的昙天日数占全年总天数的47%,阴天日数占全年的41%,晴天日数占全年的12%.昙天以夏季较多,秋季较少;阴天以春季较多,冬季较少;晴天以冬季较多,春季较少.昙天在各月分布比较均匀,阴天随月份变化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晴天为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昙天呈逐年下降之势,阴天和晴天呈逐年上升之势.
【总页数】3页(P14240-14241,14268)
【作者】袁佰顺;蒲金涌;辛昌业;袁雅萍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20;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20;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天水,741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1.1
【相关文献】
1.近50年同德县阴晴天日数变化特征 [J], 马咸月;蔡功民;赵金忠
2.近60年赣县暴雨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J], 朱凌金
3.近60年香港地区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J], 吴安坤;周龙;丁旻
4.近60年三江平原夏季强降水日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邹立尧;国世友;赵秀兰
5.近60年大连市不同等级降水量与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 [J], 王秀萍;祝青林;侯彦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乡天水近30年的变化

家乡天水近30年的变化

的钱币、挖出一些所谓不干不净得东西。

现在村子里不多的几个小孩子不是在家看喜洋洋就是在看日韩动漫。

有这么一段对话,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讽刺——“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啊好啊,爷爷你给我讲灰太狼是怎么发明那些抓羊的武器的好不好?”“呃…呃…爷爷给你讲文革的故事好不好?”“哎呀,什么年代了,还讲文革,算了,我还是去看电视吧!”“……”短短的一个对话,可以看得出老年人想和孙子亲热,又苦于没有话题的悲哀,时代是发展了,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淡了,三十年前或许邻里间的感情要比我小的时候更好吧!我感觉以上说的都不是变化最大的,变化最大的是人民币的贬值和人口的减少。

由于全球的通货膨胀是的全球范围内金钱的贬值,曾经是一块钱都要分为两半花,而现在10块钱买的东西还没有15年前一块钱买的东西多,记得在高三和同学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金币的贬值,还在小学的时候,家里人给10块钱揣在兜里就感觉自己有一笔巨款,走进超市就能不知道自己买什么,就觉得自己能够把整个超市都买下来,而现在手里拿着一百块钱,一眨眼什么都没干,什么都没买,就发现一百块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曾经一毛钱可以是钱,可现在毛钱最大的用途是用来找零,是我们太有钱不在乎一毛钱了吗,还是金钱贬值太厉害一毛钱除了找零在没有更大的用途了?二十年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荒地不断增加,没有孩子长大,若没考上学便去外地打工,村子里的壮汉越来越少,老人们雨来越孤单,大人在外打工,孩子也在外地读书,村子里便只有老人了,名符其实的“空心村”,傍晚没了孩子们的打闹村子里静的有些可怕,显得没有人气。

天水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吃饱是大多数老百姓生活的主题。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物资极度匮乏,最初买什么都要凭票,而且还要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

拿几斤米换几斤油,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

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顽童们分享的零食。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是一个适合开发地温能资源的地区。

地温能是指地下浅层地温热能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天水市浅层地温资源分布情况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大部分地区为黄土地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温能资源。

据初步调查,天水市地表至50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温分布较为均匀,地温在10℃以上的地质层较为广泛,资源潜力巨大。

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区、武山丘陵地带以及部分盆地地区。

这些地区的地下地温资源丰富,为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天水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主要用于提供生活热水和温室大棚采暖。

天水市部分农村地区已开始利用地温能进行地源热泵供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地温能开发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市场应用较为有限,发展水平较低。

1. 多领域应用地温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用于城乡居民采暖、工业生产工艺热能、温室大棚种植等方面。

未来,天水市可通过技术创新,拓展地温能在供热、供暖、制冷等领域的应用,并积极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生态环保地温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较小,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天水市可着力发展地温能,以减轻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3. 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地温能的使用成本较低,对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开支,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投入资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地温能的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研发,提高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效率。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概述天水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半干旱气候,其中日照时数是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太阳光照射地面的时间和强度。

本文将介绍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历史变化20世纪80年代至今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研究结果,天水市的日照时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减少,直到2010年左右达到最低点。

此后,日照时数开始出现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仍处于下降状态。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天水市的日照时数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但增长速度并不稳定,有时出现快速增长,有时出现缓慢增长。

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天水市的日照时数相对较少,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影响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象要素影响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象要素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大气透明度等。

云量云量对日照时数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当云量较高时,可降低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和强度。

天水市的云量较大,这是导致日照时数较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降水量降水量对日照时数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雨天或雨后地面上的水汽会增加大气中水分含量,使得陆地表面上反射的光线进一步增多。

在持续的降雨中,太阳光照在地面上的时间和强度也将随之降低。

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与天气干燥程度有关,越干燥的气候,大气会越透明,相对较多的太阳光线就能进入地面。

天水市气候偏干旱,大气透明度以较高的水平存在。

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未来变化趋势根据气象专家的研究结果,未来天水市日照时数将继续下降,这主要是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天水市的气温也会相应升高,这会进一步导致局部气候变化。

同时,人类活动中的大量排放行为也会直接造成大气污染,加强对天水市日照时数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以上是天水市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的介绍。

虽然日照时数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但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减缓其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天水简介介绍

天水简介介绍
天水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历史与文化 • 经济与产业 • 教育与科研 • 旅游资源与景点 • 发展前景与展望
0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 34°05′-35°10′之间 。
与陕西省接壤,距离 省会兰州约240公里 。
02
历史与文化
历史沿革
悠久历史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古以 来就是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 之间的交通要道,具有悠久的历
史文化。
建制沿革
天水在秦汉时期为陇西郡,后历 经变迁,先后为冀州、北魏、隋 唐等朝代管辖,建制不断更迭, 但始终保持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和历史文化地位。
历史名人
天水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名人, 如著名诗人李白、政治家范仲淹 等,这些名人为天水的历史文化
坐落在陇山脚下,渭 水河畔。
自然环境
境内以山地为主,山峦起伏,沟壑纵 横。
渭河流经市区,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 足的水源。
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植被覆盖率高 。
气候特点
01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 明。
02
年平均气温约11℃,夏季最高 气温30℃,冬季最低气温10℃。
03
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 ,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 水量的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市36年来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王莉霞;贾玉峰【摘要】利用天水市两区五县36a的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协同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天水市36a间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水市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年均温上升,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季节变化与年平均变化趋于一致;天水市气候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年平均气温在36a 尺度内存在14a的显著主周期,年平均降水量存在15a的显著主周期,年平均日照时数存在16a的显著主周期,年平均相对湿度存在8a的显著主周期;在空间特征上,气温与日照时数的空间差异性较大,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而降水量与相对湿度的空间变化地域性很明显,总体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期刊名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9)002【总页数】7页(P51-57)【关键词】天水市气候;时空变化;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克里金插值【作者】王莉霞;贾玉峰【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2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

[1]IPCC在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中指出,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事实毋庸置疑,1880~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85℃(0.65~1.06℃),1951~2012年气温上升的速率几乎是1880年以来的2倍,过去3个连续10年比之前自1880年以来任何一个10年都暖。

[2]已有研究表明,中国气候变暖与全球气候变暖基本同步。

[3]我国西北地区气温持续攀升,年平均气温以0.32℃/10 a的幅度升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4]天水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我国气候变化的过渡区、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重点监测区,主要气象要素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幅度更大,也更敏感。

[5]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学者做过许多相关的研究,取得不错的成果。

在空间分析上,张立伟等[6]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Kinging插值法分析了南岭南北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任永建等[7]考虑了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通过对资料进行插补然后对武汉区域近百年地表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时间分析上,李淼等[8]对北京地区近300a降水变化进行了趋势和突变检验,并采Morlet小波函数开展了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周期性变化分析。

综合来看,中国对气候变化的研究都以大区域为主,而小尺度的研究比较少,通过对天水市的各气候要素多年时空规律的研究,可探讨天水市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提高对天水市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天水市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减小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天水市位于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属半干旱与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带,[9]年平均温度为7.8℃~11.1℃,年降水量为432~546mm.[10]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异性大,是典型的农、林、牧业交错混合区。

[5]1.2 研究方法(1)累积距平法。

累计距平是判断某一气候要素变化趋势的方法。

先求出每一年各气候要素的距平值,再算出累积距平值,做出36年累积距平变化曲线,曲线出现转折的地方则可能为突变点,再结合M-K检验和滑动t检测,确定突变点。

(2)Mann-Kendall突变检验。

气候突变的普适定义为: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跳跃式地转变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现象,它表现为气候在时空上从一个统计特性到另一个统计特性的急剧变化。

[11]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法来分析突变,其优点是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

[12]在M-K突变检测中,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则临界值U0.05=±1.96,将UF(原气象序列)和UB(反向气象序列)曲线图与±1.96的2条临界直线绘在一张图上。

若UF或UB 超过临界直线,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超过临界线的范围确定为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

如果UF和UB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便是突变开始时间。

[13](3)小波分析法。

近些年以来,小波分析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水文、气象等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分析中。

[14-17]小波方差图是小波方差随尺度变化过程在图像上显示出来的,反映了波动能量随尺度的分布情况,用来确定一个时间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成分。

[18-21]用Matlab软件做出天水市主要气象要素的周期变化图,分析其变化的主周期、次周期。

(4)克里金插值法。

Kriging插值法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模拟、土壤制图等领域,是一种很有用的地质统计格网化方法。

[22]利用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并用协同克里金插值法对天水市主要气象要素做空间分析,得到空间插值图,分析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

2 结果分析2.1 天水市气候变化时间特征分析2.1.1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从图1(a)可以看出,在研究时段内,天水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36a平均气温为10.3℃,年平均气温以0.5℃/10a的幅度升高,比西北地区(0.32℃/10a)的变化率大,说明气温变化高于西北地区的平均状况。

从气温变化的过程来看,在研究时段内,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95年,平均气温为9.7℃,比36a平均气温低;第二阶段为1996~2016年,平均气温为10.7℃,比36a平均气温高。

已有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是气温迅速升高的时期,[24]笔者所得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从图1(b)可以看出,1981~2016年,天水市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36a平均降水量为488mm,逐年变化大,年平均气温以8.5mm/10a的幅度下降。

从降水量变化的过程来看,在研究时段内,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93年,平均降水量为521mm,比36a平均降水量高;第二阶段为1994~2016年,平均降水量为469mm,比36a平均降水量低。

图1 天水市各气候要素变化趋势从图1(c)可以看出,1981~2016年,天水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波动上升趋势,36a平均日照时数为2037h,年平均日照时数以35h/10a的幅度上升。

从日照时数变化的过程来看,在研究时段内,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9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48h,比36a平均日照时数低;第二阶段为1993~201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83h,比36a平均日照时数高。

从图1(d)可以看出,1981~2016年,天水市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少趋势,36a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相对湿度以1%/10a的幅度下降。

从相对湿度变化的过程来看,在研究时段内,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9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比36a平均相对湿度高;第二阶段为1994~201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比36a相对湿度低。

2.1.2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图2 1981~2016年天水市平均气温季节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1981~2016年天水市各个季节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7℃/10a,夏季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5℃/10a,秋季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10a,冬季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4℃/10a,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春季升温幅度最明显,春、夏、冬较秋季明显。

从图3可以看出春秋两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为0.14mm/10a、0.004mm/10a,增加幅度较小;夏冬两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倾斜率分别为-3.5mm/10a和-0.2mm/10a,由此可看出,夏季、冬季降水量的减少幅度比春秋季的增加幅度大。

从图4可以看出秋季相对湿度呈增加趋势,相对湿度倾斜率为0.2%/10a,春、夏、冬三季均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倾向率分别为-2.4%/10a、-1.5%/10a、-0.5%/10a,春夏季的下降幅度比冬季较大。

2.1.3气候要素的突变性分析图3 1981~2016年天水市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笔者选择气象要素中的降水说明突变点的确定过程,其余气象要素突变点的确定与降水相似。

图5(b1)显示年降水的UF曲线全程都在信度线之内,因此其增减趋势都不显著。

UF、UB曲线在信度线内存在包括1986年、2002年等在内的多个交点,说明1986年等可能是突变点。

由图5(b2)知,降水累积距平曲线总体上表现出了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但曲线波动频繁、形状不规则,表明降水存在剧烈的年际变化,整体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曲线在1986年、1990年、1993年存在三个峰值,在2002年存在一个低值,1982~1986年以上升趋势为主,2002~2016年波动中略有上升,1993~2002年呈急剧下降趋势,因此1986年、2002年是两个可能的突变点。

滑动t检验结果显示1986年跟2002年都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三种方法的结果可判断:天水市年降水存在1986年、2002年两个突变点。

图4 1981~2016年天水市平均相对湿度季节变化图5天水市各气候要素Mann-Kendall检测及累积距平曲线图5 显示:年均温UF、UB曲线(图5(a1))在信度线内交于1993年,其累积距平曲线(图5(a2))总体呈现“U”字形,在1996年取得最小值,在1993年取得次小值。

且滑动t检验表明1993年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年均温在1993年发生了由升温到显著升温的突变。

日照时数UF、UB曲线(c1)在信度线内存在包括1982、1987、1992、2014等多个交点,其累积距平曲线(图5(c2))在2014年取得最大值,在1992年取的最小值,且1992年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滑动t检验,因此,日照时数在1992年发生了由减少到增加的突变。

相对湿度UF、UB曲线(图5(d1))在信度线内交于1994年、1998年、2008年,其累积距平曲线(图5(d2))在1994年出现峰值,仅1994年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滑动t检验。

因此,相对湿度在1994年发生了突变。

2.1.4气候要素的周期性分析图6天水市各气候要素小波分析结果图6 为天水市主要气象要素的周期波动,图中用小波系数的大小表示信号的强弱。

从图6(a1)小波系数的变化分析来来看,气温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小波系数等值线在 10~15a、18~20a、30~33a比较密集,而图6(a2)小波方差图显示小波方差在32a、14a、19a出现极值,由此可知天水市年平均气温在36a尺度内存在14a的周期变化,此外可能还会存在更大时间尺度变化周期;从图6(b1)小波系数的变化分析来看,小波系数等值线在 5~10a、15~20a、28~32a 比较密集,而且图 6(b2)小波方差图显示小波方差在30a、15a、7a出现极值,由此可知天水市年平均降水量在36a尺度内存在15a的周期变化;图6(c1)日照时数小波系数等值线在9~12a、15~17a比较密集;图6(c2)小波方差图显示小波方差在16a、11a出现极值,由此可知天水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6a尺度内存在16a的显著主周期、11a次周期变化;图6(d1)相对湿度小波系数等值线在24~27a、6~8a比较密集;图6(d2)小波方差图显示小波方差在25a、8a出现极值,由此可知天水市年平均相对湿度在36a尺度内存在8a的周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