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老师讲《灰姑娘》看教育的差异
《灰姑娘的故事》之我见
《灰姑娘的故事》之我见以前看过一篇有关美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的文章,感慨颇多。
读这个故事大部分的中国小孩只认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妈太可怕了。
而美国的孩子在课堂上却得到了不同结论:1、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
)2、后妈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换位思考)3、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
(有仙女帮助灰姑娘,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4、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这就是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区别!我认为故事中折射出的教育精神——敢于质疑和发表多元见解,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像那位美国老师一样引导学生质疑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呢?一、引导学生“学贵有疑”有这样一个故事:1998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
接待人员安排他们在一所很有名望的重点中学听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目的明确,教法灵活多样,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双边活动相当活跃,配合很默契。
第二天,接待者请来访团人员谈谈观感时,回答令他们始料未及:“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特别是学生又没有问题提出,这堂课上它干什么呢?”可见我们传统教育的弊病----不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和权利。
因为教师在课前已经设计好问题与答案,于是学生的思维就局限在我们画好的框架里。
一旦学生提出设计之外的问题,教师要么不予理睬,要么蜻蜓点水。
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问的兴趣,唯老师与课本是从。
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这样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学贵有疑”。
鼓励他们勇敢地挑战老师,挑战书本。
1、挑战老师人们往往认为“学高为师”,老师说的话当然毋庸质疑,岂不知韩愈早在其著名的传世之作《师说》中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美国如何教“灰姑娘”
龙源期刊网 美国如何教“灰姑娘”作者:李爱铭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17期日前,一则中美学校教学《灰姑娘》的帖子,在网上颇为流行。
作者以《灰姑娘》为例,展示了美国和中国阅读课堂的不同:美国课堂围绕“灰姑娘”的经历,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领略故事中蕴涵的守时、互助、自强等品质。
而在中国课堂中,老师则重点强调作者生平、训练学生如何分段、熟悉修辞手法等。
同样是一篇《灰姑娘》,中美教学模式的差异,体现出教育观念的不同。
中国版的“灰姑娘”,更多的是把语文课当作“语言训练”课,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
而美国的阅读教学,更强调品行教育,挖掘其中蕴涵。
的意志品质,传授价值观和处世之道。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不仅是教孩子识文断字的工具课,更是进行道德情操熏陶的文化课。
像文天祥的《正气歌》、冰心的《小桔灯》等,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应着眼于教会孩子感悟爱国的正气、做人的感恩等品质。
由此看来,美国版的“灰姑娘”教学,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国内课堂常见的“咬文嚼字”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从情境中过度“抽离”,也不利于学以致用。
“分段”“换词”“找修辞方法”等,都是我们常见的语文任务,这些任务常常是机械套用相关语言知识技能,却分解了故事本身,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在不少学科教学中同样存在。
语文教学不能过度追求和框定“标准答案”,而失却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魅力。
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都是主观的感悟过程。
至于“如何分段”“为什么用这个动词而不是另外一个”等问题都要求标准答案,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感悟作品。
如何减少“标准答案式”的语文学习,引导孩子深入感悟作品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美国版的“灰姑娘”教学,或许能够提供新的启发。
从《灰姑娘》浅析中美教育差异
从《灰姑娘》浅析中美教育差异【摘要】本文通过浅析《灰姑娘》中的教育差异,比较中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学生压力、家庭教育和教育成果评估等方面的差异。
中美教育差异的影响值得深思,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未来,可以从中美教育差异的优势互补中寻找更好的办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美教育差异既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差异,也揭示了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评估的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的评判,值得重视。
通过深入研究中美教育差异,可以更好地促进中美教育的交流与互鉴,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引言、简介、研究目的、中美教育体制比较、教育理念对比、学生压力对比、家庭教育差异、教育成果评估、中美教育差异的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简介《灰姑娘》是世界知名的童话故事之一,描述了一个贫穷女孩经历了一系列困难,最终找到幸福的故事。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浅析,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学生压力、家庭教育和教育成果评估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美教育的不同之处,探讨这些差异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灰姑娘》这个经典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差异,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浅析《灰姑娘》中美教育差异,探讨中美教育体制的异同之处,比较中美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学生压力来源的不同以及家庭教育在中美教育中的作用,最终评估中美教育的成果。
通过对比中美教育差异,探寻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启示,同时也为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2. 正文2.1 中美教育体制比较在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
在中国,教育被视为一种竞争工具,学生被要求在各方面都保持优秀成绩,以便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和工作机会。
中国的教育系统非常注重考试成绩和标准化测试。
由美国课程《灰姑娘的故事》谈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由美国课程《灰姑娘的故事》谈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看了美国小学的这堂阅读课,首先颠覆了我对《灰姑娘》原有的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对《灰姑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美国老师对我原有认知冲击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原来我们从小就认定的“坏人后妈”不是坏人,只是爱的范围不够广;二是灰姑娘的成功最主要的不是仙女的帮助,而是靠自己,是因为她“爱自己”。
由此可见中美两国文化教育的差异。
所以我个人觉得不能单单用一个“好”字来评定这堂阅读课,对美国孩子来讲,从教学目标设定与落实的角度看,这堂阅读课无可厚非的是一堂成功的课。
它把三维目标融会贯通到了其中,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博爱”的美国式教育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成功的根植到了美国孩子身上。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看似虽然只用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但老师以“爱”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情感态度价值观),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提问,巧妙有序的引导,贴近生活的实例(过程和方法),潜移默化的教给了学生一个美国式的思维方法和“诚实,守信,宽容”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处事方法(知识和技能)。
在日常教学中,我也常常把三维教学目标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例如我在讲授《初识计算机硬件》时,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来实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利用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件;利用Flash课件帮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亲自拆装计算机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掌握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交流发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分享成果,拓展思路,使学生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增强了团结合作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差距啊~体现得淋漓尽致)MOP转来的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在午夜 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 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美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中美差距从儿童就已拉开《转录》最近,读了一篇《美国老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附于后,我未能查到作者姓名),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震撼胜过了很多重量级的评论和分析。
这位天使般的老师带给孩子的是公心、是爱、是团结互助精神、是理性的思维、是生命的意义……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怎么会没有爱心、怎么会受某种条框的拘束和限制呢?我想起上中学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学习赖宁。
我看到了这样的记述:1988年3月13日,年仅14岁的少年赖宁,见到森林起火,立刻赶到火灾现场。
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
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又去扑火。
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
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
他,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离开我们去了,但是赖宁的精神永远不会消逝。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赖宁是个好孩子,而且是个公心很重的孩子。
但是,在森林着火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是教育孩子如何躲避,而是走向危险呢?还有什么样的“国家财产”比人的生命更宝贵?赖宁的亲人将因此忍受怎样的痛楚呢?还有比这种教育更缺德更可耻更值得谴责的吗?尤其在今天,在一帮子贪官污吏大肆侵吞贪污“国家财产”的情况下,却继续教育孩子为某种财产走向牺牲天理何在!于心何忍!在美国,当危险到来,老师绝对会告诫孩子们离开,并且,会告诉很具体的逃避风险方法。
他们懂得,留下生命,财富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相比之下,我国对孩子的教育是何等的残忍啊!这种泯灭人性的教育在把多么优秀的人葬送在死亡之地!可是,这样的道理我曾经并不知道。
我曾经也希望像赖宁那样去救火,哪怕牺牲在火海中也在所不辞。
直到高中三年级,一位年轻的有良知的历史老师的开导,让我们逐渐明白了许多真相,让我开始深思。
中美两国教师解读灰姑娘
从中美两国老师讲授《灰姑娘》看教育差异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很多的差异,并不一定美国的教育方法事事处处比我们高明,不过在有些时候,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的确有令我们借鉴的地方。
以《灰姑娘》一课为例,我们可曾试过让孩子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可曾试过将虚幻的童话和现实中的种种行动联系起来,我们可曾试过鼓励孩子超过文章的作者成为更伟大的人?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美国的课堂: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你们想一想,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注意仪表,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邋遢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
(全班大笑)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呀,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的差异分析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的差异分析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灰姑娘》中美两国课堂案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美两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不同的教育理念下课堂的巨大差异。
甄别这些差异,领悟其中的真谛,是教育追求的使命。
一、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其本质是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中美两位教师讲授《灰姑娘》的课堂实录,美国老师不自觉地运用了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大提高。
而中国老师则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课堂教学极其低效。
下面通过建构主义的四条核心理念加以简要分析。
首先,知识依赖于个体以往的构建。
中美学生对灰姑娘的故事本身都很熟悉,他们都有了进一步构建新知识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老师引导学生引申出很多新的情境与新的问题,不断挑战学生的思维;而中国老师则停留在对故事如同嚼蜡的所谓“分析”之中,没有给学生自主构建的机会,学生自然没有任何兴趣。
其次,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发生的。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顺应就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影响而发生改变。
第三,学习是一个不断创造的有机过程,而不是简单积累的机械过程。
第四,有意义学习是通过反思和认知冲突的解决以及对早期低水平的理解加以否定得到的。
二、学生课堂参与“参与”作为一种能力,可为学生形成日后走上社会所需要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奠定基础,长期的正确“参与”,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和情感有极大帮助。
案例中,中美两国课堂学生都有和老师之间的问答互动。
但参与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课堂学生的参与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对老师的提问非常感兴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中国课堂学生的参与态度消极,对老师的问题不感兴趣。
真正的课堂参与是学生全身心参与,他们在和老师的交互问答中,不断思考,层层深入。
三、教师的角色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从“独唱”变为“伴唱”,从传播知识信息变为帮助学生选择、追求、组织和管理信息,因此是引导学生而不是改造学生。
都是灰姑娘的故事:咋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的差距就这大呢?
都是灰姑娘的故事:咋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的差距就这大呢?皆是灰密斯的故事:咋美国战外国教师讲的差异便那年夜呢?美国版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入学室,那节课教师要讲的是《灰密斯》的故事。
教师先请一个孩子下台给异教讲一讲那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教师对他暗示了感激,而后开端背齐班发问。
教师:您们怒悲故事外面的哪个?没有怒悲哪个?为何?教熟:怒悲辛黛瑞推(灰密斯),另有王子,没有怒悲她的后妈战后妈带去的姐姐。
辛黛瑞推仁慈、心爱、标致。
后妈战姐姐对辛黛瑞推欠好。
教师:若是正在午夜12点的时分,辛黛瑞推出有去失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您们念一念,否能会呈现甚么状况?教熟:辛黛瑞推会酿成本去净净的样子,衣着陈旧的衣服。
哎呀,这便惨啦。
教师:以是,您们必然要作一个守时的人,否则便否能给本人带去费事。
别的,您们看,您们每一个人平常皆装扮失漂标致明的,万万没有要忽然邋面邋遢天呈现正在他人里前,否则您们的伴侣要吓着了。
父孩子们,您们更要留意,未来您们少年夜战男孩子约会,要是您没有留意,被您的男友看到您很丢脸的样子,他们否能便吓昏了(教师作昏迷状)教师:孬,高一个答习题,若是您是辛黛瑞推的后妈,您会没有会阻遏辛黛瑞推来加入王子的舞会?您们必然要诚笃哟!教熟:(过了一下子,有孩子举脚答复)是的,若是尔辛黛瑞推的后妈,尔也会阻遏她来加入王子的舞会。
教师:为何?教熟:果为,果为尔爱本人的父儿,尔愿望本人的父儿当上王后。
教师:是的,以是,咱们看到的后妈孬象皆是欠好的人,她们只是对他人不敷孬,否是她们对本人的孩子却很孬,您们大白了吗?她们没有是坏人,只是她们借不克不及够像爱本人的孩子同样来爱其它的孩子。
教师:孩子们,高一个答习题,辛黛瑞推的后妈没有让她来加入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去,她为何可以来,并且成为舞会上最斑斓的密斯呢?教熟:果为有仙父协助她,给她标致的衣服,借把番瓜酿成马车,把狗战嫩鼠酿成佣人。
教师:对,您们说失很孬!念一念,若是辛黛瑞推出有失到仙父的协助,她是不成能来加入舞会的,是否是?教熟:是的!教师:若是狗、嫩鼠皆不肯意协助她,她否能正在最初的时辰胜利天跑归野吗?教熟:没有会,这样她便能够胜利天吓到王子了。
德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美国教师讲《灰姑娘》课例给我们的启示
、
德育中尊重 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必要性
l 把成人的标 准 、 教材 和方法强加给 只是正在逐渐成长 而 l 趋于成熟的儿童” 。我们说 , 尽管教 育者 在德 育过 程中起
-
要想使德育取得 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德育过程 中尊 着重要作用 , 但是 , 如果 没有受教育者 的积极参 与 , 积极 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十分必要 的。
l
・
3 ・ 9
孙艳红 付风霞 : 德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美国教师讲《 灰姑娘》 课例给我们的启示
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德育过程中来 ,从而使德育 l
2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其在德 育中的引导作用 .
收到更加理想 的效果。 3 . 受教育者主体性是提 高德 育成效的关键 尊重
一
想 ,可 能 会 出 现 什 么 情 况 ? ” 如果 你 是 辛 黛 瑞 拉 的 后 难 自觉 自愿地去接受道德 的约束。 “ l 因此 , 要想使受教育者
妈, 你会不会 阻止辛 黛瑞拉 去参加王 子的舞会 ?等来启 自 自 ” l 觉 愿地接受道德 的约束 ,在德育过程 中就应把受教
发引导学生独立思 考故事 中蕴含 的道理 。我们 不得 不佩 育者 当作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来对待 ,充分尊重受教育者 I 服这位美国教师 , 他通过独特的教 学方式 , 轻轻松松地就 的主体性 , : 这样才 能真正调动受教育者 的积极性 , 使受教
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学 到了比我们 以前 可以学到的 “ l 做 育者在心理上 自 觉地接受道德, 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人要真诚 、 良” 善 等更多的道理 。 而经过仔细思考 , 我们不 l 是因为他在德 育过程 中没有把学生只是 当作被动 的接受 :
议中美讲解《灰姑娘的故事》课堂表现形式对比
议中美讲解《灰姑娘的故事》课堂表现形式的对比通过《灰姑娘的故事》这节课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1、制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中国式的语文课,注重的是文章的结构、修辞、中心思想,而这些内容,学生可能有紧张的思考情绪,所以显得课堂气氛沉寂,根本制造不出“大笑、哄笑、欢呼雀跃”的课堂气氛!美国的这种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是轻松的环境下思考。
这种方式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2、上课的形式注重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及语言魅力的表现。
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样一来,学生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因此,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了紧张,这样才便于孩子们各自发挥特长和优势,秀出自我风采,展现自己的魅力。
另外,我注意到了这位美国老师的语言,如“……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对不对?”,“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从这位教师的言语中,处处向孩子们发出一个信息:你们是值得爱、尊重与敬佩的!这样的教育态度,怎能不使施教者与受教者水乳交融地合二为一,从而强化教育效果呢?怎能不培养出自尊、自爱与自强的一代新人呢,曾经有人说,孩子未来的高度就是现在你注视他的尺度,这句话不无道理。
3、引导孩子如何读书很重要。
小时候,自己也读过这篇文章,只记得当时很同情灰姑娘的境遇,当看到王子终于辨认出灰姑娘后,才为她松了口气,心里面很讨厌那位狠心的后妈和她几个自私的女儿的,当时自己只是达到了一种情绪上的共鸣,并未深入到思考那么多诸如守时、友谊的重要、宽容理解、爱自己这些更深刻的题目。
美国老师这样讲灰姑娘的故事
《美国老师这样讲灰姑娘的故事》读后感
近日,我读一篇名为《美国老师这样讲灰姑娘的故事》的文章,给我感受颇深是:美国与我国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
该文运用《灰姑娘》这篇文章为载体,以全新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给与孩子不同的思考,使孩子在不同问题的探讨中明白:真、善、美、要爱自己,最终得到的效果也是迥然的。
美国的老师是以孩子的审美观点去评判人物,而不是以老师的好恶去左右孩子的思维。
美国的老师在教学《灰姑娘》时不只足限于童话给的情节,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同的教育方式,“守时”、“爱美”,“时刻注意个人形象”,居然还提到“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这在我们中国,是避之不及的事。
我们家长和老师在引导孩子学这部分时,让孩子得到的启示是这些吗?
孩子纯洁的心灵是多么的珍贵。
美国的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天下妈妈的爱都一样,都爱自己的孩子。
这里的后妈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我们要学会宽容。
而我们呢,可能都是谴责后妈的坏心肠,可恶,恶毒,该群起而攻之。
美国老师的教学注重让学生懂得友情的可贵。
真诚交友,受益无穷。
自己有信心,不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认准了目标,就要努力去争取,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奋斗的
过程。
理性的评价作品,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考虑欠妥的环节。
有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虚心接受,勇于面对和改进!
通川区二小四年级7班刘丛荣的妈妈:吴名芳。
发人深省的中美教学方式对比
发人深省的中美教学方式对比张辽亮我们写过不少反思,也深刻体察不少教学方式,这篇也许能触动我们的神经……美国老师讲《灰姑娘》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对于“美国教师教授《灰姑娘》”片段的分析
对于“美国教师教授《灰姑娘》”片段的分析阅读完“美国教师教授《灰姑娘》”这一片段,我深有感触。
根据此案例,我可以用教师教学的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教学规律是指推动教学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诸要素之间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认为此案例反映了3方面的规律。
(1)双边性规律,即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必要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各方面还未成熟,因而需要教师的组织、安排和指导。
教师作为一个主导者,可以使学生简洁有效的学习知识以及身心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案例中的美国教师首先要邀请一个学生讲一个故事,而后又一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逻辑的逐渐向学习目标靠近,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要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学生在对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智力会得到发展;智力发展之后,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案例中美国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运用知识,而不是单纯抓知识发展。
美国教师在为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后,还询问学生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又会怎么样,学生可以对故事意义进行加深,并开动大脑来设想,有效地将智力进行了提升。
(3)教育性规律,即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美国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生的提高。
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对别人都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使得学生在思想上理解后妈的角色,以及衍生到母亲对孩子的问题。
为了有效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也就是要合理运用教学原则——建立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并根据教学实验的研究成果提出的要求。
此案例主要运用了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求真意识与人文关怀。
中美孩子教育灰姑娘教育
[编者按]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很多的差异,并不一定美国的教育方法事事处处比我们高明,不过在有些时候,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的确有令我们借鉴的地方。
以讲一个故事为例,我们可曾试过让孩子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可曾试过将虚幻的童话和现实中的种种行动联系起来,我们可曾试过鼓励孩子超过文章的作者成为更伟大的人?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不仅仅给老师,也给中国千千万万的家长们。
【推荐阅读】一定要讲给孩子们的20个小故事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 1. 最喜欢谁和最不喜欢谁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 2. 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
* 3. 继母和姐姐自私但不是坏人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中美教师讲授《灰姑娘》的不同
最近在一份美国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中美语文教师讲《灰姑娘》的课堂实录文章,真是大开眼界。
我们的教学是那样呆板沉闷,简直是对学生聪明智慧的扼杀。
现转载于下,希能让皇图岭中学老师及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朋友们,有所启迪。
对比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非常经典!
美国版: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他表示了感谢,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妈带来的姐姐。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
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就会(老师做昏倒状)
老师: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的东西。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没有人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对不对?
>>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
此为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我们是几岁的时候才想到这些层面?
中国版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
大家都预习了吗?
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
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共分.......
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 ...........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
这句话是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n人开始睡觉.... ........... )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n人开始睡觉.... ........... )
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很多的差异,并不一定美国的教育方法事事处处比我们高明,不过在有些时候,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的确有令我们借鉴的地方。
以讲一个故事为例,老师可曾试过让孩子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老师可曾试过将虚幻的童话和现实中的种种行动联系起来,老师可曾试过鼓励孩子超过文章的作者成为更伟大的人?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
从一个童话的讲授方式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在教育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个看似普通简单的而熟悉的童话故事,美国教师能设计了12个问题,给学生传授了许多人文的东西,提出了要守时、要注重仪表、人们都需要朋友、继母也是有爱心的、要爱自己、出错并不可怕等六个观点,将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人做一个懂得礼仪、诚实守时的人,体会父母的爱和朋友的帮助,更要学会爱自己,可谓润物细无声,比泛泛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更为明显。
感想与启示:中国的教育目前还是一种应试教育,除了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还应当注重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一是教育学生要博爱与宽容。
】博爱,即泛爱—切人。
作为一种爱人和济世的思想,其实在我国己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墨子提出“兼爱”口号,要求人们“爱无差等”、“远施周遍”,这就是博爱;《论语》中也有“汜(泛)爱众而亲仁”之说,泛爱,也就是博爱之义;三国时曹植诗中有“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的话,就直接说出了博爱这个词儿。
博爱,又是一种宽容。
她用理解、尊重、关心来对待别人、看待万物,她体现了人道主义的人文精神。
人与人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尽可能多地为别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尽可能地理解对方、体谅对方,消除人为的隔阂。
对后妈的理解,我们一般都是对后妈以批评的态度,几乎从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美国教师引导孩子发现后妈还有她美好的一面,这正是一种博爱,一种宽容,一种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
而经历了文革的中国人,在博士爱与宽容方面与老祖宗们提倡的已经欲来欲远了,对于观点、利益与自己有冲突的对方,千方百计去寻找对方的错误,恨不能一棍子打死,再踏上一只脚。
当前在社会上一些尖锐的对立,新浪博客中许多激烈的辩论(比如某位白领MM对北京老人的指责),大概也缘于国人的这种心态吧?
什么时候,国人把老祖宗“博爱与宽容”的告诫重新拾起来,建设和谐社会才不能成为一种空话。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爱自己!】近年来,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报道:为了一些小事、小小的挫折,许多孩子竟然自杀,告别人世,惋惜之余,不禁感叹,现在小孩子的心理也太脆弱了。
美国教师关于“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
”的观点,正是需要我们来告诉中国的孩子的,要爱自己!不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三是要敢于挑战权威。
】作为一个外国的童话故事,灰姑娘的故事在中国也已经讲述了有几代人了,有谁去发现故事中的错误,肯定有人想到过,但没有人讲出来。
原因还是在于国人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对专家我们从来都是仰视,不敢去平视,缺乏疑问的眼光。
老师们对于灰姑娘千篇一律讲授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不敢打破框框的表现,讲课时,先读教学参考书,看看别人是怎么讲的,按照前人的走下去,缺乏自己的独特感悟,即使有自己的观点,也不敢越雷池(教参)一步。
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许多人变得浮躁,很难安下心来作深入的思考,什么时候,中国的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先自己来深入读上几遍,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去讲授,引导学生去领悟教参上所没有的东西,则中国的教育甚幸,中国的学生甚幸,中国的未来甚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