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种植生产模式设计 (1)

合集下载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桑园蔬菜间作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桑园蔬菜间作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桑园蔬菜间作栽培技术摘要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桑园的8种蔬菜间作栽培技术,包括榨菜、雪里蕻、花菜、莴苣、黄花苜蓿(黄花菜)、豌豆苗、青蒜、菠菜,以提高当地土地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关键词冬闲桑园;蔬菜;间种;栽培技术如皋市现有桑园面积逾4 000 hm2,从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约200 d 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稳定发展如皋市蚕桑生产,现根据生产实际,初拟8种适合新老桑园的间作模式,以供各地参考。

1 榨菜[1]1.1 播种育苗一般于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移栽。

苗床前茬不宜是十字花科作物,按苗床∶大田=1∶10~15的比例留足苗床。

播前10 d苗床施粪肥15 kg/m2、复合肥150 g/m2,播种量1.5 g/m2。

2~3片真叶时定苗,间距6.67 cm左右。

苗龄30~35 d。

1.2 定植及肥水管理定植前5~7 d,桑园施腐熟家杂灰60 t/hm2、复合肥600 kg/hm2、粪肥30 t/hm2。

每空幅栽4行,株行距30 cm×30 cm,榨菜距桑树主干25 cm。

活棵后5~7 d浇薄粪水15.0~22.5 t/hm2作提苗肥,越冬期间不施肥。

开春后,在肉质茎膨大初期重施追肥,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75.0~112.5 kg/hm2、人畜粪15 t/hm2,肉质茎膨大盛期看苗追肥。

1.3 病虫防治榨菜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等,虫害有蚜虫、菜螟等,药剂防治措施可参照雪里蕻。

1.4 采收一般掌握在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和刚现绿色花蕾时采收。

如皋市一般在清明左右为采收期。

2 雪里蕻[2]2.1 播种育苗一般于10月上旬满幅散播,11月收获。

品种选用九头芥。

桑田播种量2 250~3 750 g/hm2。

因种子细小,播前应精细整地。

幼苗达2~3张真叶时,按6.67 cm 间距定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一)摘要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晚稻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栽插、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草害防治、防寒露风等内容,以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江西井冈山晚稻是江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其成本低、质优、高产、茬口弹性大、效益好等特点在井冈山市广泛种植。

抓好晚稻生产是落实江西省全年粮食生产规划,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目标的重要环节。

晚稻高产关键是要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现将晚稻高产技术和措施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杂交水稻选用晚籼中熟组合如淦鑫688、天优998、先农16号等品种。

目标产量7800kg/hm2,有效穗数277.5万穗/hm2,每穗粒数135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7g。

水稻的生育期为:6月18—23日播种,秧田期25~28d;7月15—21日移栽,7月20日至8月10日有效分蘖,8月10—20日拔节,8月13—23日抽穗,经过灌浆结实期,10月18—29日成熟。

2高产栽培技术2.1培育壮秧播种前7d,施用腐熟猪牛粪15t/hm2,秧床用干细土7.5kg/m2加育秧专用肥75g/m2混合均匀,培肥床土。

育秧方式:露地旱床育秧,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15。

大田用种量15.0~22.5kg/hm2。

秧田播种量为33g/m2左右。

采用两段育秧,防止早穗。

现有的晚稻品种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秧龄弹性较小。

秧龄期超过35d的秧苗,尤其是软盘育秧,由于播种量大,秧苗个体发育差,容易发生早穗,应及时采用两段育秧,即先在秧田寄插1次,然后再原蔸栽插到大田,防止早穗。

2.2合理栽插带肥带药,壮秧下田。

移栽前4~5d,秧田施用尿素75~90kg/hm2;移栽前2~3d喷施农药1次,重点防治稻蓟马、白背飞虱。

人工栽插,秧龄25~28d,栽植密度16.5cm×23.1cm或13.2cm×26.4cm,谷粒1~2粒/蔸,栽27万蔸/hm2左右,一般栽插基本苗90万~120万株/hm2。

长江中下游地区如何种植秋延迟西瓜(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如何种植秋延迟西瓜(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如何种植秋延迟西瓜(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该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每年9~11月份是西瓜供应的淡季,而这时正值“国庆黄金旅游周”期间,对西瓜的需求量非常大。

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秋延迟西瓜,不仅解决了当地的西瓜供应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目前,秋延迟西瓜已成为某些地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秋延迟西瓜的生育期易受到暴雨、干旱以及干热风、病虫害等不良条件影响,造成减产、绝产。

本文着重介绍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秋延迟西瓜栽培的生育期比较短,而且这期间的气候变化剧烈,必须选择耐高温、高湿、抗病、坐果稳定、耐储运的早熟、中熟偏早及中熟品种。

特别是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小型西瓜品种,以满足栽培条件和市场需求。

主要品种有:小美、秋来喜、小巧、安生早黄玉、安生国光、安生黄美人、甜王七号及安生无子新一号。

主栽品种如下:1.小美。

极早熟品种,秋作全生育期65~75天。

果实椭圆形,外皮鲜绿色,覆有细条纹15~16条,瓜瓤红色,中心含糖量14度,单瓜重1.5~2.0公斤。

2.秋来喜。

极早熟品种,适宜秋延种植,全生育期65~75天。

果实椭圆形,外皮鲜绿,覆有细条纹15条左右,瓜瓤红色,甜度高,单瓜重1.5~2.0公斤。

3.小巧。

极早熟品种,秋作全生育期65~75天,果实椭圆型,外皮鲜绿,覆有深绿细条纹,瓜瓤晶黄色,中心含糖量高,单瓜重2.0公斤左右。

4.安生黄美人。

早熟,秋作75~80天。

椭圆形,皮色金黄,有深金黄色条带,易坐瓜,单瓜重4~5公斤。

5.甜王七号。

中熟品种,秋作85天。

果实圆形,单瓜重6~10公斤,中心含糖量13度,耐储运,坐果稳定。

6.安生新一号。

无子西瓜,中熟品种,秋作95天。

瓜圆形,绿底覆有深绿色条带,单瓜重6~8公斤,较抗病。

二、播种育苗1.严格控制播种期。

适宜的播种期是种植秋延迟西瓜成败的关键。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延迟西瓜因栽培模式、品种、市场供应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播种期,一般保护地在7月10日~8月10日播种,露地在7月5日~7月25日播种。

长江中下游地区西红花-水稻轮作模式探讨

长江中下游地区西红花-水稻轮作模式探讨
5 月下旬水稻浸种育秧,6 月上旬栽插,11 月收割,667 m2 产量 650 kg,产值 2 000 元左右。11 月下旬种植西红花种球 [2], 第 2 年的 5 月收获,667 m2 产干花丝 0.75 kg,产值约 18 000 元,种球 700 kg,产值约 19 000 元。该模式既保留了老 百姓的口粮田,又保证了农村务农人员的经济收入,被多地 以精准扶贫项目推广。 2 水稻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 2.1 水稻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成熟期早、抗逆性强的 水稻品种,主要为南粳 9108、南粳 46、淮稻 5 号、华粳 5 号 等品种。
种植技术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长江中下游地区西红花—水稻轮作模式探讨
邓世峰 王先如 张安存 陈次娥 周 莉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水稻收获后种植西红花,是粮食作物与园艺作物结合、水旱轮作的新型种植模式。基于此,主要 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西红花室外与室内栽培技术、茬口安排及效益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西红花;水稻;栽培技术;室内管理;效益
西红花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1968 年,国家商业部 从西德引进了一批球茎,分发给上海、杭州、青岛、南京、四川 等省市的科研单位进行引种试种,经过数年科研攻关仅上海市崇 明岛地区引种成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迅速推广。据不完全统计, 西红花—水稻轮作模式 [1] 在江浙沪地区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基 于此,自 2016 年起对西红花—水稻轮作模式进行研究。 1 茬口安排及效益
农业防治措施,通过肥水调控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严禁 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3 西红花室外与室内栽培技术 3.1 西红花室外栽培技术 3.1.1 选地整畦 西红花属喜冷湿半阴环境且较耐寒的植物, 宜种植在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无重金属污染、昼夜温 差大的水稻种植区。种植前要清理干净田块内的杂物,翻耕 前每 667 m2 施鸭粪或商品有机肥 1 000 kg 作基肥,根据地 块不同施用不同的有机肥 [3-4],不可使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 肥,然后用农用机械进行翻耕,再每 667 m2 施碳酸氢铵 100 kg、过磷酸钙 50 kg,或复合肥 30 kg。 3.1.2 球茎种植 种植前必须剔除受伤或有病球茎,以防球茎 变质及病苗感染和蔓延,然后剥除种球苞衣,按球茎大小保留 1 ~ 2 个芽胚,摘除多余侧芽,再用 50% 多团灵 500 倍液喷洒 防治或浸种 20 min,然后置于竹筐内(不宜直接放于水泥地上) 晾晒 2 ~ 3 d,做到带药下田。11 月中下旬,选择晴天在田间 种植西红花种球,每 667 m2 用种散约为 350 kg。 3.1.3 田间管理 12 月至翌年 2 月,气温较低,有时会出现 雨雪天气,须加强田间巡查,开挖排水沟渠,保持田间无积 水。3 月气温回升,西红花返青,应及时采用人工清除杂草, 并去除球茎四周多余侧芽,畦面松土。同时,根据生长情况, 喷施浓度 0.3%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2 ~ 4 次。 3.1.4 适时收获 5 月中旬,待西红花地上叶片完全枯萎时, 选择连续睛天及时挖起地下球茎,起挖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球 茎。然后放在竹片上阴干,剪去残叶残根,按球茎大小进行 分级,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少光的室内。 3.2 西红花室内管理技术 3.2.1 储藏前的准备工作 储藏室应满足阴凉、通风、光线 充足等条件。摆放西红花球茎的架子、柱子可采用钢管制作, 架子采用长 6 m、宽 1.5 m、高 2.5 m,层与层之间距离 0.4 m 的 5 层样式。每层中间采用木片或竹片制作球茎托盘。西红 花球茎上架前,用 50% 多菌灵 500 倍液全面喷施架子和球茎 托盘,进行消毒杀菌。 3.2.2 室内存放 5 月下旬,对西红花球茎按大小进行分级, 去除球茎残叶、老根,剔除受伤、带病虫斑的球茎,然后将球 茎整齐地摆放在托盘上,一般托盘可存放球茎约 10 kg/m2。 6 月为西红花球茎休眠期,应控制室内的空气湿度、温度,保

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一、模式概述南方稻麦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整体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

区域内以稻麦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稻茬麦耕、收整体机械化水平高达 90% 以上,机械化植保发展较快但存在发展不均衡、整体水平较低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水稻、小麦的单产增长,导致秸秆量随之增大,在种植后茬作物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来进行秸秆处理;同时近年来秋季多雨,影响了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作业,导致茬口矛盾更为突出,茬口紧、秸秆量大使部分地区稻麦播栽期推迟,挤压下轮作物生育期,影响作物产量,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在苏北盐碱地旱改水区域,土壤含有盐碱成分,存在土壤板结、土壤颗粒状不明显,以及土地肥力不足的问题。

基此,通过实施本技术,以提高小麦机械化播种、降低机械化收获损失为基础,重点推动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等薄弱环节发展。

同时,针对秋季稻秸秆量较大、茬口紧张的现状,重点推进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及复式作业机械发展,并注重小麦耕、种、管、收、烘干等各环节的衔接和农机、农艺的配套,实现稻茬麦高效化、集约化生产。

推广以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覆盖及留茬为核心技术的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通过机械化、规模化作业取代人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提升肥料、农药等物资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解决目前因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导致的农业用工紧张和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技术路线前茬水稻机械收获作业同时,将秸秆切碎匀抛,高留茬不利小麦播种作业需用灭茬机再次对水稻秸秆进行粉碎作业,降低留茬高度; 旋耕或犁耕整地后适时进行播种,提倡采用复式作业机械一次完成旋耕整地、播种施肥、镇压作业;播后及时进行机械开沟排水;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化控作业;小麦成熟后适时进行机械化收获及烘干, 使得小麦含水率达到适宜储藏的条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方案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方案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方案目前,长江中下游早稻正处在孕穗期,中稻已进入大面积栽插期。

入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的气象干旱,造成部分地区早稻生育期推迟、幼穗分化受阻,一些地区中稻秧苗老化、栽插进度缓慢,给当前水稻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降雨过程。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方案,建议各地抓住近期降雨的有利时机,指导农民切实加强水稻田间管理,积极应对干旱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努力夺取水稻丰收。

一、早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一是加强水分管理。

进入幼穗分化期的早稻,采用浅水-湿润-露田间歇灌水;进入孕穗期的早稻要建立2-3厘米水层,实行浅水灌溉。

对水源紧缺地区,要千方百计保证基本生理需水。

二是分类追施穗粒肥。

对于近几日内即将抽穗的早熟早稻,可看苗每亩追施2公斤尿素,或喷施叶面肥;对于进入幼穗分化期的中熟早稻和进入孕穗期的迟熟早稻,可看苗每亩追施3-4公斤尿素、3-4公斤氯化钾,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

三是防控病虫害。

随着6月上旬旱后梅雨季节的到来,病虫危害会加重,要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动态,当前要重点防好二化螟,兼治稻飞虱;要在破口期前3-5天,重点综合防治穗颈瘟、纹枯病和稻飞虱等。

二、一季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季节差异很大,要根据生产进程不同,采取分类管理措施。

一是抓好已栽一季稻田管。

部分空闲田和早熟油菜茬口已栽插的早中熟一季稻,目前处于返青活棵至分蘖期。

要以保苗为重点,因苗加强田间管理。

灌溉保苗,移栽后处于返青活棵期的,要保持有水层,确保活棵;对于活棵后的秧苗,视水源情况采取浅水-湿润-露田的灌水方式,以保苗为目标,待旱情解除后坚持浅水勤灌。

追施分蘖肥和穗肥,对进入分蘖期的早熟一季稻,每亩追施5-7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钾的穗肥;对处于返青活棵期的中熟一季稻,在栽后5-7天即每亩施5-7公斤尿素分蘖肥。

二是抢雨栽插保面积。

充分利用近期降水的有利时机,抢时抢墒栽插。

长江中下游种植草莓的计划和措施

长江中下游种植草莓的计划和措施

长江中下游种植草莓的计划和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部分:引言。

草莓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长江中下游种植草莓的计划和措施

长江中下游种植草莓的计划和措施

长江中下游种植草莓的计划和措施一、种植草莓的计划(一)选址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草莓生长。

在选址上,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的地方。

同时,考虑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资源紧张,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资源,避免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二)品种选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草莓,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

考虑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应选择耐寒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同时,要结合市场需求选择口感好、色泽鲜艳、甜度高的品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土壤改良土壤对于草莓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通过施肥、翻耕等方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草莓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栽培管理在草莓的栽培管理上,应注意及时浇水、施肥、除草、病虫防治等工作。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应加强对草莓的防晒和降温工作,保证草莓的正常生长。

(五)采摘和包装对于草莓的采摘和包装,应选择成熟度适宜的时候进行采摘,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以保持草莓的新鲜度和口感。

(六)销售渠道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选择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同时还可以开发乡村旅游等形式,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增加销售渠道。

二、种植草莓的措施(一)技术支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草莓,应加强农业技术支持,为当地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种植草莓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政府支持为了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支持政策,如给予种植草莓的农户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同时加大对草莓产业链的投入,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市场开发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提前做好产品销售规划,开拓销售渠道,建立草莓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四)宣传推广为了增加草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应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草莓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江汉平原玉米-晚稻种植模式技术示范总结

江汉平原玉米-晚稻种植模式技术示范总结

江汉平原玉米-晚稻种植模式技术示范总结江汉平原是中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玉米和晚稻的种植面积较大,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

针对江汉平原玉米和晚稻种植模式技术示范,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一、地理环境与土壤条件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土壤以粘壤土和黄壤为主,肥沃且富含有机质,为玉米和晚稻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种植技术1. 玉米种植玉米是江汉平原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种植技术上,一般采用早熟种或晚熟种,栽培密度适中,以保证玉米的充分生长,同时也能保证每株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

在施肥方面,多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的施肥模式,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2. 晚稻种植晚稻是江汉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对于晚稻的种植,首先要选择上等的优质种子,适时进行育秧和移栽工作,同时要合理配置水肥,保证晚稻的正常生长。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晚稻的危害。

三、技术示范总结1. 种植结构优化在江汉平原农业生产中,要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明确种植范围和比例,避免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引发市场供需失衡和价格波动。

2. 科学施肥施肥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科学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环境污染。

在江汉平原玉米和晚稻的种植中,应该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并及时进行追肥,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3. 病虫害综合防治在农作物生长期间,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农药,增加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水肥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水肥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尤其是对于水稻的种植。

在江汉平原农业生产中,要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配置灌溉水量和施肥量,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5. 机械化种植在江汉平原农业生产中,要加大机械化种植的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1)旱育秧、稀播壮秧及软盘育秧。

旱育秧播种量一般为90~120克/平方米,稀播壮秧一般为20~30千克/亩,机插软盘育秧为400克/平方米;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安排适宜播种期和移栽期,秧龄控制在30~35天。

(2)宽行窄株手工移栽或机插。

栽培密度为20~25丛/平方米,行距在30厘米左右,一般双本插。

(3)好气灌溉,促根促蘖。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

采用多次轻搁田,以控制高峰苗。

生育后期采用干湿交替,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直至成熟。

(4)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般亩施纯氮15~17千克,氧化钾10~12千克,五氧化二磷5~6千克。

其中基肥应占总氮肥量的50%~60%,分蘖肥占总氮肥量的30%左右,其余作为穗肥。

要求施适当比例的有机肥,一般亩施50千克饼肥或750~1000千克农家肥或秸秆还田。

(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秧田期间重点防治稻蓟马,秧苗带药下田;大田期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条纹叶枯病等。

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栽培管理

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栽培管理

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栽培管理一、品种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生态条件多样,各地推广小麦品种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如何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是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区小麦生育期间降雨量较多,且分布不均,小麦生育后期湿害严重,光照不足,主栽品种应以春性早熟为主,对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穗发芽具有较好的抗性。

其中,江苏沿江、江淮麦区、安徽省江淮中部应选用红皮软质小麦品种,如宁麦9号、扬麦9号等;而在安徽省沿淮地区、河南南部应以白皮软质小麦为主,如皖麦48等。

二、播种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

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籽粒饱满度和容重,正常成熟,减少发生穗发芽的情况。

而播期推迟,不仅影响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且后期由于高温逼熟,籽粒饱满度下降,收获期遭受阴雨危害的可能性增大,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均不利。

一般认为江淮地区撒播麦田,由于密度较大,偏重基肥,而对降低小麦蛋白质含量有利。

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结果也表明,春性弱筋小麦品种,密度增加,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

播种量过大的麦田,发生倒伏的危险性也增大,有可能严重影响籽粒的饱满度,同时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三、肥水管理 1.施肥时期和数量氮肥的施用量和追肥时期对小麦品质存在很大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也增加,这对稳定弱筋小麦品质十分不利。

合理的施氮量应从优质高产高效相结合的角度去分析。

软质小麦的施氮时期应以基肥为主,根据情况追施少量苗肥和返青肥,不施拔节期和孕穗肥,避免在后期喷施含氮的叶面肥,以免增加蛋白质含量,影响品质。

据扬州大学农学院研究,弱筋小麦应适当降低中后期施氮比例,基肥:平衡肥:拔节肥的比为7∶1∶2的氮肥运筹方式,使用宁麦9号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弱筋专用小麦标准的小麦籽粒产品,实现优质高产。

在小麦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则有利于提高籽粒饱满度。

2.灌溉和排水抽穗至成熟期间,降水、灌溉和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品质有******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辣椒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辣椒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辣椒栽培模式与关键技术刘玉兵刘明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2℃,且该地区人群食用辣椒量较大。

因此大棚辣椒栽培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春提早栽培,秋延后栽培和长季节栽培(越夏修剪再生、越冬修剪再生),以此来满足长江流域地区人群对辣椒的需求。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大棚辣椒栽培;春提早栽培;秋延后栽培;长季节栽培中图分类号:S6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0-0273-021春提早栽培春提早栽培模式是采用钢架大棚或日光温室等具有保温设施在春暖后栽培的蔬菜,提前到早春播种或定植,从而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1]。

1.1选择适宜品种早春季节大棚内低温弱光,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选择极早熟,耐寒性较强,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

如湘研11号、湘研15号等。

1.2育苗(1)育苗时间春提早栽培模式育苗时间为当年或上一年10月中、上旬播种。

(2)种子消毒与育苗种子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min,取出洗干净。

采用50孔穴盘育苗(5×10),后撒盖1cm后的土壤覆盖,并覆膜保温保湿,必要时可加盖小拱棚。

温度控制在25℃左右,7d左右即可出苗。

(3)苗期管理出苗后,应及时揭膜降温降湿,温度应保持在16℃~20℃,促使根系往下生长。

待幼苗破心后,加强水分管理,促进地上部生长。

(4)分苗与苗床管理。

在幼苗具有2~3片真叶时,应及时分苗。

由于早春气温低、光照弱,因此需加强苗床温度、肥水。

此外,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1.3整地施肥在定植前15d深翻土壤,进行土壤消毒。

土壤深翻后,施足基肥,之后进行整地作畦,覆盖地膜。

1.4提早定植大苗经越冬后,应提早在2月中、下旬定植,最好在晴天定植。

定植后一定要浇定根水,并严封定植孔,有利于新根生长。

1.5温湿度调控长江中下游早春季节低温弱光,因此定植后关闭大棚、保温保湿。

长江流域设施蔬菜产业高效生产模式

长江流域设施蔬菜产业高效生产模式
地” 、 “ 水稻后 作 大棚 蔬 菜产 业基
地” 、 “ 专业设 施 蔬 菜加 工 出 口产
1 长 江 流 域 农 业 地 理 环 境
长江 流域 包 括 秦岭 淮 河 以南 、 南 岭一 武 夷 山 以北 , 四川 I 西部 一 云
业基 地” 等极具特 色、 高效 可持 续
的设施 蔬 菜产业化 生产模 式。

园艺 作物 与种 苗生 产和 休 闲观光 园艺 等产 业发展 。
2 2一
! ! ! ! ! ! 竺 ! 竺 竺 ! ! 竺墨竺墨叁 -
本 区位 于黄 淮海 、 环渤 海 和华 南冬 春 季南 菜 北 害设施 ( 频振 式杀虫灯 、 黄板诱 蚜设置 、 性 诱 剂 装 置、 臭 氧杀 菌 设 施 、 药 物 熏蒸 设 施 以及 自动 化 的农
夏季 则采 用遮 阳 网 、 防虫 网 、 防雨 棚覆 盖栽 培 。 大 中城市 郊 区有现 代 温 室和 开 放 型连 栋塑 料 温室 , 主要 用பைடு நூலகம்于 高 附加值 的菜 、 花、 果、 药 等
明方、 华 中农 业 大 学 汪 李 平 3位 教 授 , 重 庆 农 科 院 吕 中华 和 杭 州 农 科 院 吴 根
替防治。
2 . 4 适时 采收
追施尿 素 8 ~ l 5 k g 或 狮马牌进 1 5复合肥 1 0 - 1 5 k g , 穴
施 或配 合 灌水 施入 。若 长期 干 旱无 雨 , 注 意及 时灌
水 抗旱 。
⑤ 病 虫害 防治
苦瓜 病 害 主要有 霜霉 病 、 白粉
病 和细菌性 角斑病 , 可根 据无公 害苦 瓜生长 的要求 ,
贵 高原 以东 的 长江 流域 各地 ,最 冷候 气 温 0 ℃等温线 以南 、 5 ℃等 温

长江中下游油菜机收技术模式

长江中下游油菜机收技术模式

长江中下游油菜机收技术模式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油菜主产区,现介绍适合于该地区的七种油菜机收技术模式,其中,模式1-3适合于稻油两熟区,模式4-6适合于旱油两熟区,模式7适合于稻稻油三熟区。

1.油菜直播机收技术模式油菜预期目标产量平均每667平方米165千克。

关键技术路线:中早熟耐密品种+机械联合耕播+基施硼肥+化学封闭除草+一促四防+机械收获。

成本效益分析:每667平方米成本659元、纯收益83元,适度经营规模18公顷。

推荐农机配置:精量联合播种机、机动喷雾器、联合收获机或分段收获机。

2.油菜开沟撒播机收技术模式油菜预期目标产量平均每667平方米160千克。

关键技术路线:中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基施硼肥+化学封闭除草+一促四防+机械收获。

成本效益分析:每667平方米成本717元、纯收益99元,适度经营规模面积33公顷。

推荐农机配置:旋耕开沟机或旋耕机+开沟机、机动喷雾器、联合收获机或分段收获机。

3.油菜育苗移栽机收技术模式油菜预期目标产量平均每667平方米达到180千克。

关键技术路线:中晚熟品种+机械耕整+育苗移栽+基施硼肥+一促四防+机械收获。

成本效益分析:每667平方米成本766元、纯收益152元,适度经营规模面积21公顷。

推荐农机配置:机动喷雾器、开沟机、机动喷雾器、旋耕灭茬机、分段收获机或联合收获机。

4.油菜育苗套栽机收技术模式油菜预期目标产量平均每667平方米200千克。

关键技术路线:抗倒抗病品种+育苗套栽+基施硼肥+一促四防+机械收获。

成本效益分析:每667平方米成本817元、纯收益203元,适度经营规模面积16公顷。

推荐农机配置:机动喷雾器、分段收获机或联合收获机。

5.油菜撒播机收技术模式油菜预期目标产量平均每667平方米180千克。

关键技术路线:抗倒抗病品种+人工撒播+基施硼肥+化学封闭除草+一促四防+机械收获。

成本效益分析:每667平方米成本692元、纯收益226元,适度经营规模面积14公顷。

长江中下游地区鲜食玉米发展策略之高效种植模式(下)

长江中下游地区鲜食玉米发展策略之高效种植模式(下)

长江中下游地区鲜食玉米发展策略之高效种植模式(下)作者:秦慧豹俞艳丽马战强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8年第02期男,安徽潜山人,农学硕士,副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先后在湖北省农科院、武汉高科农业集团等从事玉米品种资源研究、项目管理、特用玉米育种等工作,2012年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一批蔬菜专家组建湖北蔬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鲜食玉米首席专家。

先后主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10余项,选育了鄂玉笋1号、鄂甜玉2号、鄂甜玉4号、鄂甜玉5号等鲜食玉米品种通过湖北省审定,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出版《特用玉米栽培及综合利用》等科普书籍5本。

导读:从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的角度分析了鲜食玉米产业如何实现良性发展。

在考虑天时、地利的基础上,结合作物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轮作、连作、套作模式以及合适的作物种类。

4 鲜食玉米高效种植模式简介以湖北省为基础,介绍几种主要的鲜食玉米参与的间套复种模式,除适用于湖北省各地之外,在长江中下游的相似生态区可以参考实行。

4.1 平原丘陵地区种植模式湖北省的江汉平原、鄂东丘陵、鄂北岗地等地区,海拔都在500 m以下,是湖北省农作物主要生产区域,也是鲜食玉米发展的优势产区。

在江汉江平原地区,鲜食玉米多采取春播、秋播的单作种植模式,鄂州、汉南等地鲜食玉米春季在2月中旬播种,5月下旬6月上旬采收;秋季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收,错开盛产季节上市,效益较高[3]。

常见的种植模式如下。

①冬季蔬菜—鲜食玉米—鲜食玉米该模式中,两季鲜食玉米和一季蔬菜的效益基本接近,多以越冬甘蓝、萝卜、莴笋、蚕豆、豌豆等大宗蔬菜为主,其需求量大,市场相对稳定。

夏播甜玉米提前穴盘育苗,在春播甜玉米行间免耕移栽,行株距与春玉米相同,冬季蔬菜实行翻耕后移栽,株行距根据品种而定。

②马铃薯/鲜食玉米—毛豆在马铃薯的预留行套种鲜食玉米,马铃薯收获后,在玉米的宽行间点播毛豆,是比较理想的用地养地相结合的间套复种模式。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桑园蔬菜间作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桑园蔬菜间作栽培技术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期如皋市现有桑园面积逾4000hm 2,从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约200d 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稳定发展如皋市蚕桑生产,现根据生产实际,初拟8种适合新老桑园的间作模式,以供各地参考。

1榨菜[1]1.1播种育苗一般于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移栽。

苗床前茬不宜是十字花科作物,按苗床∶大田=1∶10~15的比例留足苗床。

播前10d 苗床施粪肥15kg/m 2、复合肥150g/m 2,播种量1.5g/m 2。

2~3片真叶时定苗,间距6.67cm 左右。

苗龄30~35d 。

1.2定植及肥水管理定植前5~7d ,桑园施腐熟家杂灰60t/hm 2、复合肥600kg/hm 2、粪肥30t/hm 2。

每空幅栽4行,株行距30cm×30cm ,榨菜距桑树主干25cm 。

活棵后5~7d 浇薄粪水15.0~22.5t/hm 2作提苗肥,越冬期间不施肥。

开春后,在肉质茎膨大初期重施追肥,施尿素150kg/hm 2、氯化钾75.0~112.5kg/hm 2、人畜粪15t/hm 2,肉质茎膨大盛期看苗追肥。

1.3病虫防治榨菜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等,虫害有蚜虫、菜螟等,药剂防治措施可参照雪里蕻。

1.4采收一般掌握在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和刚现绿色花蕾时采收。

如皋市一般在清明左右为采收期。

2雪里蕻[2]2.1播种育苗一般于10月上旬满幅散播,11月收获。

品种选用九头芥。

桑田播种量2250~3750g/hm 2。

因种子细小,播前应精细整地。

幼苗达2~3张真叶时,按6.67cm 间距定苗。

2.2肥水管理播种前10d 施足基肥,施碳铵750kg/hm 2、家杂灰60t/hm 2、粪肥30t/hm 2。

间苗后施薄水粪15.0~22.5t/hm 2,一般追肥4~5次,由淡到浓。

2.3病虫防治在生长前期要注意防治蚜虫,一般用25%灭蚕蝇500~800倍液喷洒。

42农业(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42农业(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4.2 农业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农业地区分布1.读图。

(1)图中A山脉是________,B是________河,C线大致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①区熟制是________熟,②区熟制是________,③区熟制是________(3)①②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__或________,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③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东,作物熟制是________,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_(4)④是________牧区,⑤是________牧区,⑥是________牧区,⑦是________牧区,主要畜种是________。

(5)⑧是________林区,⑨是________林区,⑩是________林区。

考点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下图为“福建某地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柑橘树适宜栽种在图中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乙处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A.小麦B.水稻C.棉花D.甜菜3.如果在图中选址,要求既可以发展滩涂养殖,又可以种植花卉、蔬菜等,就近供给城镇居民,应选择()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考点三科技强农近年来北京昌平举办的农业嘉年华展示了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让市民领略了绿色科技的魅力,成为北京都市农业的一张绚丽“名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农业科技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立柱种植蔬菜利于灌溉施肥B.会转的草莓架一均匀接受光照C.水培种植非菜确保水分充足D.带二维码瓜菜一加农户微信群2.北京市民参加农业嘉年华活动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内河航运D.公路运输3.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行为属于不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是()A.采用无土栽培,节约耕地,省水省肥,绿色环保B.运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产品C.将信息技术用于畜牧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全流程监控,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综合提升练1.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地区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农业西耕东牧B.四大牧区分布在200mm等降水量以西C.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D.东南部是天然林区海水稻并非生长于海水中,而是生长在盐碱地,是一种耐盐碱水稻。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种植生产模式设计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种植生产模式设计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种植生产模式设计自然条件分析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

淮北平原:江苏与安徽北部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称为淮北平原。

淮阳山地:包括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及其东延的江淮丘陵。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地两侧气候土壤、植物均有明显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鄂东沿江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巢湖及皖江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组成。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 m以下。

河网密度达 4.8 km/km2。

三角洲的南北两翼各有一个大的碟形洼地,北为里下河平原,南为太湖平原。

居中的是一系列以河口沙坝为核心的河口古沙洲。

近期发育的沙洲尚处在长江南北汊流包围之中,例如崇明岛、长兴岛、横岛等。

早期形成的古沙洲已与长江北岸连成一片,成为江淮平原的组成部分。

江南丘陵:包括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南岭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

红岩盆地广布,红层地貌发育典型。

南岭山地:江西、湖南南部为断续的东西向的南岭山地,南岭古称“五岭”包括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山地。

西部边缘山地:本区西部为一系列较高的山地,自北向南有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和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

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 4 000~6 500 ℃。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

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 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

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梅雨是本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五站的统计,梅雨期的降水各占该站6、7两月降水总量的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种植生产模式设计自然条件分析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

淮北平原:江苏与安徽北部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称为淮北平原。

淮阳山地:包括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及其东延的江淮丘陵。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地两侧气候土壤、植物均有明显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鄂东沿江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巢湖及皖江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组成。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 m以下。

河网密度达 4.8 km/km2。

三角洲的南北两翼各有一个大的碟形洼地,北为里下河平原,南为太湖平原。

居中的是一系列以河口沙坝为核心的河口古沙洲。

近期发育的沙洲尚处在长江南北汊流包围之中,例如崇明岛、长兴岛、横岛等。

早期形成的古沙洲已与长江北岸连成一片,成为江淮平原的组成部分。

江南丘陵:包括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南岭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

红岩盆地广布,红层地貌发育典型。

南岭山地:江西、湖南南部为断续的东西向的南岭山地,南岭古称“五岭”包括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山地。

西部边缘山地:本区西部为一系列较高的山地,自北向南有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和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

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 4 000~6 500 ℃。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

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 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

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梅雨是本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五站的统计,梅雨期的降水各占该站6、7两月降水总量的70%。

梅雨期的长短、降水量的大小,对本区旱涝影响极大。

三、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河流的特点(1)水量丰富。

(2)汛期长,由5月持续到10月。

5个湖群(1)两湖平原湖群。

(2)赣皖湖群。

(3)苏皖湖群。

(4)太湖湖群。

(5)江淮湖群。

水资源特征平均年水资源总量5 954×108 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7%。

水资源的特征为:(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

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一)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有少量耐寒的常绿乔木树种。

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

本区针叶林分布在北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单纯。

分布在本区南部海拔较低处的杉木林,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多。

本区竹林分布广泛,种类甚多,例如毛竹、刚竹、淡竹等。

有许多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有大量的亚热带特有经济植物。

木本油料植物有油桐、乌桕、油茶等。

茶的产品种类很多。

果树中以红橘和甜橙最为著名。

暖温带果木,如柿、板栗、梨、桃、杏等也有栽培。

和天然植被一样,在经济林木上也充分显示出长江中下游区自然景观的南北过渡性特征。

(二)富铝化显著的土壤本区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以黄棕壤为主。

长江以南,500~9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多属红壤和山地红壤分布所在,黄壤大多散见于较高的山地。

本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广大山区河谷地区,都有水稻土分布。

湖荡洼地有零星的沼泽土。

滨海平原有局部盐渍土。

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南北不同。

五、矿产资源不够丰富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源外,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

本区钨矿的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锑矿占38%、铜矿占36%。

铁矿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湖北的大冶、黄石、鄂州,安徽的庐江、马鞍山、梅山等地均有规模较大的铁矿,是武汉、马鞍山、南京、上海等钢铁基地的矿山基地,但这些铁矿中贫矿占储量的90%以上。

锰矿分布在湖南湘潭、安徽沿长江一带。

能源资源相对较少。

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三峡河段和清江、汉江、洞庭湖水系及鄱阳湖水系均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本区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约 5 500×104 kW,占全国总量的12.2%。

非金属矿产资源中,明矾石、金红石、磷矿石、水泥用石灰岩等储量较大。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长江中下游区开发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水热条件,开始大规模开发。

晋朝到宋朝曾出现北方人口和文化、经济南移的高潮,本区很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近代,本区又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汉口成为内陆的工业中心。

一、区域发展条件(1)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

(2)良好的空间资源:低平坦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

(3)投资环境优越:水运四通八达、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织。

上海、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港。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

(6)市场容量大。

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自然资源较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发展尚不相适应。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1)农业综合发展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

本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0.6%,2001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9.0%,其中稻谷产量占全国的51.5%;油料产量占全国的38.7%,其中油菜籽产量占全国的65.0%,芝麻产量占全国的53.9%;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42.5%;亚热带林产品、果产品占有更高的比重,茶叶、柑橘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0%、42.5%。

2001年全区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9.78%。

农产品的商品率高,1997年净调出区外粮食770×104 t。

本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基地。

(2)集约化程度高。

土地利用率高、农田投入水平高和耕作水平高。

(3)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

乡镇企业数占全国的32.8%。

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三、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一)工业发展特点(1)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2)工业结构较为合理。

(3)东部沿海沪、苏、浙,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完整强大的工业体系。

(4)鄂、湘、皖、赣四省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工业基地建设(1)机械制造业。

本区为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基地,门类齐全。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精密仪器仪表及量具的制造中心。

2001年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9.7%。

江苏的机械制造中心有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南通、徐州等。

浙江的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1%。

湖北的运输机械制造也占有突出地位。

(2)纺织工业。

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其产值约占全国纺织工业产值的1/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

(3)化学工业。

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化工基地。

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首位。

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

(4)钢铁工业。

本区是全国钢铁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钢、成品钢材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和10%。

武汉是也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5)有色金属工业。

有色金属矿产是本区的优势资源之一,而且区内电力(水电)充足,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6)电力工业。

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

华东电网和华中电网构成本区强大的供电系统。

四、水路陆路交织的交通运输网本区位于我国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带,交通运输业发达。

五、加速发展旅游业种植业与养殖业概况种植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

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产(主要为淡水养殖)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理由: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在保护宝贵的湖泊资源的同时,合理利用于发展水体生态养殖能够取得更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具体模式:洪湖市一洪湖的母湖为核心,以湖心为圆心,按地形地貌的等高差模拟设计,把全区划分为 8个经济圈:第一圈是湖心能量补偿级资源保护圈;第二圈是深水围栏养殖圈;第三圈是浅水水生生物圈;第四圈是堤滩林草畜禽业和林果业;第五圈是子湖涝地立体养殖圈;第六圈是潜育地稻鱼共生圈;第七圈是基本农田水旱轮作圈;第八圈是庭院经济圈。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湖泊的萎缩和干涸,水面积的锐减;(2)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加剧:;(3)湖泊围网养殖过渡,生态系统受损;(4)水土流失;(5)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方法:周围植树;规定指标排放污水;人工湿地;生物塘系统;生态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