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抗日战争每日一题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方针。
(2)经济危机的打击: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严重,日本希望通过战争来摆脱困境,转嫁危机,并建立法西斯专政。
(3)有利条件:中国国内的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2、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进行全民族抗战: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2.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7年8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3.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1)平津作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华北,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最终北平、天津失陷。
日本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华中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国民政府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
(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中国军队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先后投入40万兵力,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3)进行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3.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原因①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怎么会珍爱别人的生命。
②侵略目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旨在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因而用屠杀瓦解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③现实原因:日本是一个岛国,发动战争时,国内的物资和资源并不能作持久战争,因此,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就疯狂劫掠。
4.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由合作到破裂,由再度合作到再度破裂,其合作历程曲折复杂,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14
第6课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组对点练对点提示:1~5抗日战争;6~8解放战争1.(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在国民党军队顽强抗击的同时,共产党军队在朱德总司令的指挥下,奉命配合友军“对增援之敌,负责阻击,对退却之敌,相机歼灭”,在敌侧翼和后方钳制打击敌人。
此情景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
据题干“国民党军队顽强抗击”“共产党军队”“奉命配合友军”等信息,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两党军队相互配合共同打击日军,故选C。
答案 C2.(2018·广东深圳模拟)1938年5月,蒋介石在总结抗战形势时说“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
这段话当指()。
A.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抗战B.淞沪会战分散日军兵力,粉碎其速亡中国的企图C.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将进入相持阶段D.百团大战在华北地区沉重打击了日军解析据材料信息蒋介石强调要打破日本的侵华战略计划,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淞沪会战的目标和影响,故选B项。
答案 B3.(2018·江苏南京模拟)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
”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
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解析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抓住战机,侧击日军,旗开得胜,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再根据题干中“25日一战”“此次大捷”推知是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4.(2018·河南信阳模拟)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作品《敌军的阵容》。
漫画家旨在显示()。
A.抗日战争已胜利在望B.现代战争惨绝人寰C.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D.日本侵略军不堪一击解析把握时间信息可排除A、D两项,此时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气焰日益嚣张。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3 伟大的抗日战争限时练 人民版必修1
2.3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单选题1.“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以给重庆蒋政权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
”这里的“会战”指的是()A.枣宜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2.针对日军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执行的作战方针是()A.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C.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D.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3.余光中(1928-2017),出生于南京,10岁因战乱随母亲辗转到重庆,19岁考入金陵大学,21岁遭遇人生第二次逃亡,辗转南下直至定居台湾,20多年后写下了著名诗作《乡愁》。
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其出生时正值北伐战争时期B.其童年离乡与日本侵华有直接关系C.其就读的大学位于中共革命根据地D.《乡愁》创作于海峡两岸“三通”后4.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
这表明()A.国共共同抗日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D.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5.1940年9月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蒋介石通电嘉奖的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
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B.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C.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7.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项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2023·福建·8)抗战爆发后,中国文艺界大量采用街头剧、朗诵诗、相声、快板、秧歌、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
据此可知,这种宣传和动员( )A.以知识分子群体为对象B.以激发民族精神为导向C.以传统文艺形式为载体D.以占领舆论高地为目标2.(2023·辽宁·8)1939年6月,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各机关部队和所有公营企业的收支“不得于未报解中央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并“想各种办法节省”。
此举旨在( )A.促进军民团结B.完善财经制度C.巩固苏区政权D.坚持长期抗战3.(2023·江苏·8)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
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会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
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
毛泽东的主张( )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C.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4.(2023·全国甲卷·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
这一决定的实施( )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5.(2023·广东·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
”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6.下图新年画表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 )A.自给富足的家庭生活B.公私合营的制度变革C.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D.家庭妇女脱离农业生产束缚7.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八 第2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练习
第2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编者选题表1、(2017·山东济宁一模)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A、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B、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C、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D、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解析:B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的全过程,没有涉及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故B项正确;不论十四年抗战还是八年抗战都能反映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也都能反映出中国的抗战是艰难的,故C、D两项错误.2、(2017·山西太原摸底)《申报》刊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日来贵省沿京沪路密迩本市各县之居民,纷纷迁入我市,冀免战祸.惟是本市人口膨胀……则粮食亦必发生恐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卢沟桥事变爆发B、南京沦陷C、八一三事变爆发D、九一八事变爆发解析:A 材料反映出江苏省部分居民逃亡上海,是因为他们居住在京沪铁路附近,害怕日军借铁路南下.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危急,日军有可能顺京沪铁路南下,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上海还未沦陷,而南京沦陷是在上海沦陷之后,B项错误;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与江苏省部分居民逃亡上海不符合,C项错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东北,与威胁京沪铁路无关,D项错误.3、(2018·河南八市测评)1941年,毛泽东重申:“在土地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这一规定旨在( )A、继续推行土地革命政策B、联合不同阶层抗日C、兼顾农民和地主的利益D、减轻农民赋税负担解析:B 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政策,是为了联合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共同抗日,故答案为B项.4、(2017·北京东城期末)《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苏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D、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解析:D A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苏联红军胜利万岁”“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故D项正确.5、(2017·广西桂林二模)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B、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解析:D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是结果,故A项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错误;C项说法太绝对,故错误;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和平、民主的诚意,为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国民党若发动内战,将会在政治上、舆论上陷入被动,故D项正确.6、(2017·天津河北区二模)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 )A、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解析:C 根据材料“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可知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正确;A项属于国民革命时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材料二(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古、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孙中山全集》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归纳为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根据材料一“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归纳为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宣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归纳为排满兴汉,根据材料二“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归纳为五族共和,根据材料二“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中华民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合汉、满、蒙古、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民族融合,根据材料二“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归纳为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根据材料二“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归纳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第(3)问,根据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归纳为促进国共合作,根据材料三“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归纳为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根据材料三“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归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三“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为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答案:(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历程:排满兴汉→五族共和→中华民族.核心思想: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3)作用: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2 从抗日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试题
8-2 从抗日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1.[2017·广东肇庆模拟]九一八事变后的抵制日货活动逐渐由民间自发发展到官民结合。
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也认为,此次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
这反映了(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B.国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局部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D.民族矛盾的上升影响了民族意识答案 D解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一战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局部抗战,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是在1937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积极抵制日货的斗争,说明民族矛盾的上升导致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故D项正确。
2.[2018·云南期末]淞沪会战开始后,国民政府调集黄埔系中央军力量投入战场,蒋介石主动改善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全面抗战局面开始逐渐形成C.地方军阀开始服从中央领导D.国民政府坚持正面战场抗战答案 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指国共第二次合作,故A项错误;材料“国民政府调集黄埔系中央军力量投入战场”“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表明抗战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共识,全面抗战局面正在逐渐形成,故B项正确;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故C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材料表明国民党各派积极投身抗战,不能表明国民政府坚持正面战场抗战,故D项错误。
3.[2018·河北邯郸联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在亲自审定的《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检测九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含解析 精品
检测(九)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
这表明()B.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C.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解析:选C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出东北地区在当时全国抗战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已经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者,是全民族抗日先锋,故C项正确;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形成是在1937年国共合作实现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名校联盟联考)“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是中日战略的轴线。
”淞沪会战改变“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主要表现在()A.标志抗日战争进入全新阶段B.打乱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部署C.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D.中国两个战场调整反攻部署解析:选B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役,并未表明抗日战争进入全新阶段,故A 项错误;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B项正确;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并未改变,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后,中国仍是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抗日的主战场,故D项错误。
3.(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
”该规定()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C.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中共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要求农民交纳减租之后的地租,所以规定的目的并非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边区政府的合法性无关,故B项错误;双减双交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扩大抗日联合战线,故C项正确;土地革命是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材料中要求农民交租,说明允许地主土地私有制继续存在,故与土地革命不符,故D项错误。
2019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 16 抗日战争
考点 16 抗日战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 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共同开辟“驼峰航线”,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问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
这材料说明( )A. 美国充分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B. 中国抗战主要是依靠外国援助C. "驼峰航线”适宜做中外联络通道D. 中国抗战得到了同盟国的支援2、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主要基于()A.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C.新结论着眼于反侵略的长久悲壮 D.新结论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3、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
这说明国民党()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4、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共同开辟“驼峰航线”,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
材料说明( )A.美国充分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B.中国抗战得到了同盟国的支援C.“驼峰航线”适宜做中外联络通道D.中国抗战主要是依靠外国援助5、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出的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6人,其他非党人士12人,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中间分子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一做法()A.表明中国政治民主化基本实现 B.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确保土地革命得以顺利开展6、下面表格是日本统计的在某一战场中的日军伤亡数字。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强化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0)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2、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3、1932年6月,国民党中宣部通令:“以后关于战争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摄之列。
”各国租借也规定举凡有“九一八、一二八”等字样以及有中国东北地图的影片一律不许在租界上映。
但仍有一批宣传反侵略的电影如《恶邻》(1933)、《逃亡》(1935)、《壮志凌云》(1936)等推出。
这反映出( )A.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B.列强支持日本侵略C.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D.抗日救亡成为民众的呼声4、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
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
”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 )A.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B.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C.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D.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5、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八)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含答案
课时检测(十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石家庄二中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军民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武装。
这表明()A.东北民众自发抵制日寇侵略B.抗日救国组织得到广泛支持C.政府需要联合各种抗日力量D.东北民众贯彻全面抗战路线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义勇军”“救国军”与“民众自卫团”等,说明东北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抵制日寇侵略,故A项正确。
2.历史图片能较好地展示历史事实。
下图描述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A.反帝反封,彻底革命B.反对侵略,珍爱和平C.国共合作,消除宿怨D.中日和解,面向未来解析:选B根据图片“恐怖中之南京”“暴敌焚掠未已”“拒绝外记者往视察”可知该事件为南京大屠杀。
我们应当坚决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珍惜今天和平,深知其来之不易,故B项正确。
3.(2018·河南名校联考)“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是中日战略的轴线。
”淞沪会战改变“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主要表现在()A.标志抗日战争,进入全新阶段B.打乱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部署C.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D.中国两个战场调整反攻部署解析:选B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役,并未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全新阶段,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B项正确;日本仍是侵略中国,并未改变,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后,中国仍是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抗日的主战场,故D项错误。
4.1940年,欧洲英吉利海峡曾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转移——“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中国抗战初期,也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大撤退,堪称“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
这场“生死大撤退”的影响是()A.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B.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C.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D.使民族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解析:选A抗战初期,“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是指沿海工业内迁,沿海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转移,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故A项正确;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但不是充足的物质保障,因为抗战时期物资短缺,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是从“一五”计划开始,故C项错误;抗战期间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没有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故D项错误。
2019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16抗日战争语文
考点 16 抗日战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这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
其中的一次会战,虽然最终中国军队败退,但是大量消耗了日本的人力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抗日战争自此进入相持阶段。
这场会战指的是( )A. 枣宜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武汉会战2、“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 一二八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3、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国家之间,甚至国家内部阶层之间的因为立场和角度的缘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单就名称就会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的那场战争,名称有:中国称“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中战争”、“支那事变”,西方国家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
其中强调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 抗日战争B. 日中战争C. 支那事变D. 第二次中日战争4、中国共产党曾在一份宣言中提出“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 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释放出诚意B.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 以民族大义为重D. 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做出了让步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时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6、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2019届高考全国卷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16 抗日战争高考真题 含解析 精品
第3步研习高考真题高考研析把握考向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答案:B解析:B对:由“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兼顾了各个阶级的利益,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有利于团结地主和资本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A错: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与材料信息不符。
C、D错: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一文件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目的是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
2.[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故D项正确,排除B项。
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
材料不涉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项。
3.[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答案:B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练十四年抗日战争备考加分练
第19练十四年抗日战争1.(南平2018年适应性检测,30)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
从那时起,日本法西斯既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也是世界人民的凶恶敌人。
这说明( ) A.中国十四年抗战的提法符合国际认知B.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C.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顺应时代要求D.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二战起点2.(济宁2017届3月模拟,30)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
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
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
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A.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B.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C.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D.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3.(成都2017二诊,30)1931年10月,在辽宁抚顺清原县响起了雄壮嘹亮的《血盟救国军军歌》:“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这支“血盟救国军”属于( )A.东北抗日联军B.东北抗日义勇军C.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D.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第一次联合模拟,30)据学者饶斯基的估算,1914~1934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5%。
按此推算,1933~1953年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应增加1.63倍,而实际上这一时期只增加了28%。
这说明( ) A.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共内战对经济影响不大B.日本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转型C.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D.日本的侵略战争打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5.(玉林、贵港2017年3月质量检测,30)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发出“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的誓言,抗日救国义勇军、抗日联军、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纷纷痛击日军。
(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6 抗日战争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
10.下表汇总了新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部分邮票。其中,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的纪念邮票相比,主题最突出的变化是(D)
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B.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
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
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场会战指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意义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4.(2016长郡)下表为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第2集团军总司令
孙连仲
第6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
第7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
第14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
第18集团军总司令
朱德
第22集团军总司令
邓锡侯
该材料可以说明(D)
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
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
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
【解析】太原会战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中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字,说明八路军也曾开赴太原,在正面战场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抗战。A项错在“全力”,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纪念周年
枚数
内容
20
4
毛主席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50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抗日战争(附答案)
抗日战争一、1.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已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2. 1941 年 12 月 24 日至 1942 年 1 月 15 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此次战役是 1941 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此次“长沙大捷”()A. 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C. 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D. 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3. 美国作家斯诺曾这样记述中共抗日根据地:“许多内战时期远飏(逃窜)的地主,现在重新回家,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领受新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政府的工作。
商人和小资本家也一样可以参加政治生活。
”这表明当时中共()A. 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B. 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C. 抛弃阶级斗争的基本立场D. 保障政治权利的绝对平等4.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 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B. 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C. 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D.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5.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
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习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中山期末考试·12)《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 A.甲午中日战争B.五四新文化运动C.全面抗日战争D.中华民国成立【答案】C [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是达不到“亡国灭种”的程度,故A项错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材料中的民族意识觉醒无关,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中,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与材料中的民族危机、民族觉醒无关,故D项错误。
]2.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
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
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
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
得年仅三十有六。
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A.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B.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C.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D.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答案】D [A项可从《左权同志碑志》与“遽以英勇殉国闻”中体现;B项可从“作战几遍中原、清漳河战役”中体现;C项可从“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中体现;由“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中说明共产党对左权牺牲哀悼,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因此,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3.(xx·广东百校联考·16)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复习—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山东省临沂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九一八事变爆发初期 ,《纽约时报》在报道时经常使用的词语有 : 日军“ 占领”“进入”中国东北的某些地方 ,双方军队经常发生“ 战役”“ 战斗”“ 碰撞”“ 斗争”“ 冲突”“ 争吵”“ 争论”“ 问题”等。
《纽约时报》使用的词语()A.反映其立场客观公正B.掩饰日本侵华行径C.干涉中国的外交政策D.维护美日军事同盟2.(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新课标大联考(一)历史试题)宋美龄在《不宣而战之战争可以肆无忌惮》中说,“日本方今以种种事实证明,不宣而战之战争,如何可以毋须遵守束缚正式战争之种种国际公法,因此而尽量利用之。
”材料表明日本对中国“战而不宣”是为了()A.攫取大量侵华权益B.使其侵略活动免受国际法的约束C.避免英美出面干涉D.能够从美国进口大批的战略物资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冯玉祥曾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直言不讳地指出:“握政府之大权者,以不抵抗而弃三省,以假抵抗而失热河,以不彻底局部抵抗而受挫于淞沪平津.即就此次北方战事而言,全国陆军用之于抗日者不及十分之一,海空军则根本未出动。
”此处所说“北方战事”指的是A.长城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平津战役4.(宁夏银川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陆续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青海等省区开办了21个国有重工业厂矿。
同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粤汉铁路(其中武汉到长沙段为国有)实现了全线通车。
国民政府的这些做法A.实现了国家经济重心西移B.属于抵御侵略的战略布局C.旨在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D.打破了列强对技术的垄断5.(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20世纪30年代后期,知识分子对“大众”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抗日战争
(2018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
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
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
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
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
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
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
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
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
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题必备】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比较
1.区别
项目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
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建立根据地
抗战路线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
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联系
(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
(4)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林彪1942年到重庆与蒋介石会面时说:“毛先生要我转告校长,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应彼此接近,彼此相容,彼此打成一片。
这一原则,不但现在不能动摇、违背,将来也是如此。
我们对校长个人也是如此,不但现在拥护,将来也必拥护。
”这一会话
A .反映了国共两党再次开始了合作
B .为后来的重庆谈判奠定了基础
C.与苏联处境和中国抗战形势有关
D.说明了国共两党之间摩擦消失
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
因此,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
这一材料
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
B.证明了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
C.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
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
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A.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
B.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C.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其活动利于改善抗战国际环境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材料未体现“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故A 项错误;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并不是迫于无奈,故B项错误;从最初想以少量兵力应对到大量增兵,说明“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故C项正确;因为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所以在战略上是主动的,故D项错误。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材料没体现出“全民族抗战”的内容,故A项错误;宣传并不代表着胜利,故B项错误;国际宣传处主要目的不是国际间的合作,而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的是国民政府在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这体现出国民政府希望通过宣传来改善抗战的国际环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