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论语》十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lún)语》属语录体散 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 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 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 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之一,成为儒家 的重要经典。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 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今 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 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封建 社会中被尊为“圣人”。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 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 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 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 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语气词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4. 子曰:“学而不思则 罔,

连词 迷惑

而不学疑则惑殆不。解”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5. 子曰:“由, 诲 女
反省 的人就应自我反省
更多全套课件免费下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虚数,几个人 走
=于之 在其中
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们的 优点 顺从 好的方面
6、7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fù)尼山全貌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不亦说( yuè)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 chuán)不习乎
诲女( rǔ)知之乎
不知( zhī )为不知
是知(zhì)也
翻译指导:
1.单音字换成双音字 2.弄清虚词的用法
3.补充出省略部分 4.调整句子的语序 5.揣摩句子的语气
6.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7.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8.文言文特殊句式
1.子曰:“学而 时习之,不亦说乎?
顺接连词 按时、及时 通“悦”,愉
副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也人…不…吗知?
志同道合的人
有抱负的人
强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大
以仁为己任
把“仁”当作自己的任务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停止
理解:这一则主要谈品德修养问题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至岁寒” 即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凋也.”
凋谢
理解:这一则主要谈人的品德修养问题, 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讲面 对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方能见君 子的操守
探究:
“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最早是由儒家提倡的 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对此, 有人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 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或警句: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死而后已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一个字
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
奉行
大概 语气词 吧
欲,勿施于人.”
想干的事
理解:这一则主要 谈思想品德修养,
为人处世之道。
全文思想内容包括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修身做人
学习方法: 要常复习实习、学思相结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气词
了解
不也……吗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转接连词
理解:这一则讲述学习的方 法、乐趣和为人的态度。
2.曾子曰:“吾日三 省吾身:为人
曾参
多次 反省
孔子的学生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出主意 忠实
诚实
理解:这一则可看
传不习乎?” 出古代治学人非常
老师传授的知识
重视品德的修养
学习态度:应该诚实、谦虚、取长补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 而改之。
修身做人: 要厚道仁义、坚贞守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讨论:
在本文论述的学习方法 和学习态度中,你认为最有价 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 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 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知之乎?
教导 通“汝” 认识事物
教诲
你 (的道理)吧
Leabharlann Baidu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代词,这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知 也.”
通“智” 聪明智慧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6.子曰:“见贤思齐 焉,见不贤
贤人 相同 语气词
见到贤人就应想到向他看齐,见到不贤
而内自省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