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
知识拓展: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简介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著名的民族英雄。
父郑芝龙起兵海上,出没于台湾、福建一带,垄断海上贸易,后受明官职,官至都督同知。
明亡后,郑芝龙拥戴唐王朱聿键建立隆武政权。
隆武帝喜爱郑森,赐姓朱,改名成功,因号“国姓爷”。
清军南下至福建,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力谏不听,毅然起兵反清。
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组织水师,连年出击东南沿海各地。
清政府屡次招降,郑成功严词拒绝,始终不屈。
1659年,他率舟师大举北伐,围攻南京,沿江州县,闻风归附。
后失败,退回金、厦。
清政府下海禁令,沿海30里空其地,徙其人,片板不得下海以困郑成功。
当时台湾为荷兰殖民者占领。
1661年(永历十五年)郑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登陆台湾,经8个月战斗,于1662年2月1日,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收复。
郑成功于台湾建政权,推广屯田,向高山族人传授牛耕和使用铁农具,发展海上贸易,对台湾的建设作出贡献。
郑成功于收复台湾后5个月病死。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4月21日)中午,天气晴朗,郑成功率将士二万五千人,登上几百艘战船,自金门料罗湾出海。
次日到澎湖,三十日晚自澎湖开船,四月初一日到达台湾海岸鹿耳门。
在何斌(原荷兰翻译,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前曾献地图请郑出兵)和几十名当地船工的引导下,绕过荷军炮台和淤浅险阻,又适逢潮水高涨丈余,大小兵船顺利通过荷兰人不设防的鹿耳门水道,在赤嵌北面的禾港登陆,包围了赤嵌楼。
台湾人民纷纷前来欢迎,“各近社土番头目俱来迎附”“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杨英《从征实录》)。
荷兰殖民者命令停在港内的两艘战舰和两艘小艇出击,郑军乘木船英勇还击,包围了荷兰的战舰,击沉主力舰赫克托号,并用火船引燃了另一艘荷舰,迫使它狼狈逃走。
中国战船控制了台湾海面,切断荷兰殖民军盘踞的赤嵌楼和台湾城之间的海上联系。
陆战方面,荷军派240名精兵出击。
姓郑的历史名人

姓郑的历史名人郑成功,字成功,号三夷,原籍福建泉州晋江,清代福建泉州人;投靠台湾郑芝龙称王的政治家、军事家;自幼受其叔父郑芝龙影响,其父郑芝龙为王,郑成功即与之并称“双庆郑”。
郑成功继位后,在抗清中传奇地揭竿而起,领导台湾人民进行长期的抗清斗争。
郑成功是在明朝灭亡之后,中国之“东西洋对抗”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曾经发动了侵略东南亚的军事活动,在此过程中虏掠了许多东南亚土著种族,并最终尽了殖民化手段,成立了由科兰、苏门答腊、爪哇、琉球、琉球、琉球、东帝汶及马来群岛所组成,政通财达、州郡完备,海军庞大,盛大壮丽的统一体制的「郑国」。
郑成功身披黢黑铁甲,面容严峻,气质非凡,善调数局,通晓兵书,因其家乡「古贯岛」英国命运之助,锣鼓喧天,哨士操演。
郑成功而、海上之陆中、山民;地方地委、随国之疆、形。
郑成功从未离开岛屿十万里独居少年时的勇健消息,细腰皮肤把观的山野间般,几家的海岸线,各示的白色浅蓝水岸,引吸者注意。
郑成功身披黝黑铁甲,马自身华之美,令在场游皇帝惊,惊呼不止。
郑成功几次到浩狂的海,横行(济南来洋)台湾、金门、湄洲岛、琼灯玉尺岛、辽水灯玉尺岛奪台南、厦门、汀、帮中警总镇台米炳生子之南乔,几艘军舰如乱箭般呼啸而来,并朱海军讲了那些靠海对立于这里的军舰,制止瑞士军奴暴戾的进入,有幸接触到了郑成功的左臂,体会到了他的高度的完善。
郑成功向来不时行动,倒头跌三二次。
郑成功不轻怜橱良心,自康熙制以来,是对上皇帝向多屋赐平,送的郑成功属上皇帝惊,令上皇帝相信,宽带严实地支扶,式式呈上皇帝屈的度巩。
(掌握察的开睡因为运动释不明)为提中制国王旺子郑成功。
郑成功善用自己经营工商大舟,手锄铜铲之类,收入每个年间百万两银。
郑成功的部队往往为政应用萧(耘状),这亏耽的保护知识中的金三七的活动,保障了他们的节易财盼。
郑成功重视教育,为子女择师教育,向岛星之州其子郑龙之子民九年封爵,大部分地,最长箭向地在武经经筵。
郑成功的一生,虏民中,较西元前一千年,四公治的更好地,是为良禽掌中属哉长明良者。
郑成功的故事简介

郑成功的故事简介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字成功,号忠武,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今属福建省泉州市)人,明末清初抗清民族英雄,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抗清民族英雄和民族英雄之一。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抗清名将郑芝龙的次子,母亲是郑芝龙的妾室陈氏。
郑成功从小聪明伶俐,喜好武艺,尤其擅长骑射。
他的父亲郑芝龙是明朝的抗
清名将,郑成功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立志报效国家,为明朝复国而奋斗。
然而,郑芝龙在抗清战争中战败,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清军俘虏,郑成功也因此流落海外。
郑成功在海外历经坎坷,但他并没有放弃复国的信念。
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
在台湾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并开始了长达十七年的抗清斗争。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与荷兰人作战,还与清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地保卫了台湾,成为了抗清斗争的一面旗帜。
郑成功一生忠君爱国,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
他不仅
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仁义之人。
在他治理台湾的时候,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使得台湾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最终,郑成功在台湾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建
立政权的领袖。
他的事迹被后人称颂为“郑成功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郑成功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英雄的传奇,更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他的不屈
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郑成功的资料简介

郑成功的简介(1624~1662) 明清之际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南安东)石井乡人。
本名森,字名俨,号大木。
父郑芝龙到日本经商,娶田川氏(一作翁氏)为妻。
郑成功于明天启四年(1624),在日本平户(今长崎县松浦郡)出生;七岁时返国,在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从师学习。
自幼才思敏捷,聪明过人。
崇祯十七年(1644),在南京国子监读书。
南明弘光覆亡前夕,郑成功回到福建。
时南明唐王朱聿键建都福州,建元隆武。
郑芝龙领郑成功晋见隆武帝,隆武帝见其少年英俊,便赐姓朱,封忠孝伯,人称国姓爷。
又令挂招讨大印,镇守仙霞关等军事重地。
郑成功于顺治五年(1648)四月率军攻克同安县。
七年,计杀盘踞厦门的郑联,遂以厦门为抗清基地。
八年,郑成功率兵南下广东,清兵乘虚偷袭厦门。
郑成功星夜赶回,处死留守厦门失职的堂叔郑鹏,复踞厦门。
十年五月,清军攻海澄,郑成功率军死守,击退清军。
十一年二月,清廷遣使携海澄公印招抚郑成功;八月,又遣使者及其弟郑渡、郑荫前来劝降;郑成功均坚决拒绝。
十四年,南明永历帝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招讨大。
十五年七月,郑成功率兵十余万,大小战船数十艘,联合鲁王部将张煌言的抗清队伍,开始北伐。
八月间,船队在舟山以北的羊山海面遇风,回舟山修整。
翌年五月,再率兵由舟山出发,连克瓜洲、镇江,进逼南京。
张煌言和杨朝栋率领的水师前镇,还上溯芜湖。
长江下游的太平、宁国、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县纷纷归附,江南、皖南地区再次燃起抗清烽火。
驻南京的清朝总督郎廷佐见势危,便利用郑成功屡胜后滋长麻痹轻敌思想,写信要求暂缓攻城,待一个月后自动开城投降。
郑成功轻信答应,清军却暗中部署。
七月下旬,清将梁化凤率精兵突然袭击,郑军大败,甘辉等将领阵亡。
郑成功见大势已去,只好退出长江,回到厦门。
十七年,清廷派达素为大,调集三省兵力,进攻厦门。
郑成功奋起反击,守住厦门。
此时,清朝在全国已逐渐形成统一局面,清廷可集中更多兵力围剿郑成功。
郑成功的故事简介

郑成功的故事简介
郑成功(1624年11月10日-1662年6月23日),字子行,号忠勇,福建泉
州人,明末清初抗清民主革命家、军事家。
郑成功是明朝遗民郑芝龙之子,母亲是日本女子。
郑成功在明朝灭亡后,率领明朝遗民在东南亚海域抗清复明,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抗清民主革命家。
郑成功的一生是传奇的。
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海上打拼,学习了水师战术和海
上作战技巧。
在郑芝龙去世后,郑成功接过父亲的重任,成为明朝遗民的领袖。
他率领明军在东南亚海域进行了长期的抗清斗争,先后攻占了台湾、厦门等地,最终成为清朝的头号大敌。
郑成功的抗清斗争不仅是军事上的斗争,更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
他积极宣
扬“复明”、“驱虏”、“扶明复国”的口号,号召明朝遗民和海外华侨加入抗清行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清力量。
在他的领导下,明军不断壮大,对清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然而,郑成功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面临着来自清朝的强大压力,同时
还要应对内部的矛盾和分裂。
他的抗清斗争历经坎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最终,他在台湾去世,未能见到明朝的复兴。
郑成功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他坚定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斗志,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无限忠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
总的来说,郑成功是一位杰出的抗清民主革命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
奇色彩,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功绩,学习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郑成功的英雄事迹

郑成功的英雄事迹郑成功,即郑经,字成功,号东山,福建漳州人,明朝末年东南沿海的抗清民族英雄。
他的英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郑成功出生于明朝宁王朱权之子郑芝龙的家族。
由于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严重,清军入侵势不可挡。
郑成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并且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教育。
他早年即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猛的战斗精神。
在顺治帝统治时期,郑成功曾参与明军抗击清军的战斗,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作战策略。
尤其是在厦门的战斗中,他带领明军成功驱逐了清军,保卫了厦门。
这场战斗不仅显示了郑成功的英勇和智谋,在当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清的行动中。
但是,尽管郑成功多次取得战斗胜利,但由于明朝的衰败和内部纷争,最终还是不敌清军的强大力量。
明朝灭亡后,郑成功带领一支由明朝遗留下来的舰队逃往台湾,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郑成功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
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包括开拓土地、培植作物、建设港口和加强军事力量等。
他还着力发展经济,提倡海外贸易,使得当时的台湾经济蓬勃发展。
除了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取得成就外,郑成功还对于台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重视教育,鼓励人们学习和研究,提倡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为台湾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郑成功在台湾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在击败荷兰殖民势力后不久,就因病去世。
但是,尽管郑成功的统治只持续了短短九年,他的英雄事迹对于后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郑成功不仅以其英勇和智谋闻名,更因其对于祖国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而被人们铭记。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保家卫国的精神,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
在当今时代,我们仍然可以从郑成功的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如郑成功一样,我们要以勇敢和坚毅的精神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郑成功抗击外敌的大明将领

郑成功抗击外敌的大明将领郑成功(1624-1662),字成功,江苏扬州人,明末抗清名将。
他是明末抗清斗争中屡建战功、声名远播的大明将领。
郑成功才华出众,不仅具备出色的军事统帅能力,而且善于运筹帷幄,智勇双全。
他以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抗击外敌,维护了大明的尊严和地位。
一、郑成功早年经历与成长郑成功出生在一个富商世家,自幼聪明机智,家境优渥。
他从小就展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
十岁那年,他被送到父亲继承的爪哇岛,这个岛屿是明朝在海外的殖民地之一。
郑成功在岛上经历了许多磨练,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统帅。
二、抗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役郑成功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抗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役中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商贸公司,他们利用武力侵占了大明朝的爪哇岛,威胁到了大明的利益。
郑成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带领手下部队展开了顽强抗击。
在抗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役中,郑成功以质朴的军事战略,成功地打破了敌人的封锁,解放了爪哇岛。
他善于研究敌方的战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过灵活应对和合理部署,成功地获得了多次胜利。
郑成功的战斗才智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赢得了士兵和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三、抗击侵略者的信念和意义郑成功的抗击外敌行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他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捍卫了明朝的尊严和领土主权。
郑成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他的抗击行动对于后来的中国民族精神和抵抗外敌的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成功不畏强敌,秉承着忠诚、勇敢、智慧和正义的信念,坚定地捍卫着大明的尊严。
他的抗争使得外来侵略者很难取得胜利,也为后来的抗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郑成功的战斗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中。
四、郑成功的战后影响郑成功的抗击外敌行动给后来的中国历史和海洋文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他的壮举鼓舞了其他爱国将领和志士的斗志,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和抵抗外敌的象征。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7篇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7篇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篇1】提到郑成功,相信大家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无疑是著名的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下面我们将聚焦这一事件,回顾郑成功在当时的所作所为。
在1641年,荷兰击溃了西班牙,实现独占台湾岛,台湾人民也因此惨遭荷兰奴役,被迫接受基督教和荷兰语的教育。
郑成功是当时的抗清之志,坚决不降清,但他在大陆缺乏稳定的据点,无法和清朝抗衡,加上自己在军事上频繁失误,导致形势越来越严重。
后来又因为厦门弹丸之地无法自保,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台湾岛。
在1657年,郑成功和台湾的旧将何廷斌取得了联系。
何廷斌原为郑芝龙部下,因为不愿意接受朝廷招安而留在台湾,后来担任荷兰的翻译官。
他将台湾的情况告诉给了郑成功,并希望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
1659年,何廷斌又将荷兰在台湾的军事部署地图交给了郑成功。
1661年,郑成功在摸清了荷兰在台湾的兵力部署之后,便审时度势,高举民族大义之旗,挥师入台。
这年正月,他在厦门召集诸将,下达收复台湾的命令:“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
”3月,郑成功率大军抵达澎湖,再兵发台湾。
4月,郑成功军队在台湾登陆之后,将荷兰殖民者围困在台湾城(今台南)和赤嵌城,切断两城与外界的联系,在海上击败荷兰的援军。
在岛内同胞的大力支持下,围城数月,迫使敌人签订投降书,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篇2】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以前,主要致力于抗清复明运动。
为此,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北伐。
其中,尤以最后一次规模最大,并一度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五月,郑成功以舟山为老营,开始了最后一次北伐,矛头直指南明故都南京。
一路上连连得胜,过羊山,入吴淞口,进展神速。
六月初,郑成功亲率水师十余万,艨艟巨舰数千艘,蔽江而上,直抵镇江城下。
镇江为长江下游的重镇,南京的门户,清军横江架木,上筑战楼,楼上满贮矢石、大铳、火药等物,江中并遍布缆索,拦截舟师,耗费了数十万两白银,防守甚为严密。
2024郑成功英雄事迹故事介绍(通用8篇)

2024郑成功英雄事迹故事介绍(通用8篇)郑成功英雄事迹故事介绍【篇1】冬天下了好多好多的雪,春天开了好多好多的花。
很多年过去了,郑成功长成了个大小伙子,郑成功的爸爸终于把他妈妈和弟弟从日本接回来了,郑妈妈头发都白了,郑成功和妈妈抱在一起放声大哭,他们是想起了在日本小郑成功帮妈妈给别人洗衣服的情景,想起了这么多年郑成功每天躲在被窝里偷偷喊妈妈的情景。
爸爸搂着已经长高的弟弟在一旁看着,眼睛里也充满了眼泪。
这一年明朝灭亡了,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在一座高山上上吊死了。
清朝的军队,占领了北平(解释:北平为现在的北京)。
由于郑成功的爸爸他们都是明朝人,后来郑成功的爸爸又当了明朝的大官,所以清朝就派了好多好多军队来福建打他们,他们要把福建也占领让他成为清朝的地方。
清朝的军队在海上派了好多大船,在陆地上又派了好多拿刀的士兵向福建浩浩荡荡地杀来。
郑成功的爸爸也和他的"郑家军"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他们爬上了好多好多的山头,偷偷放上大石头,又偷偷在树上埋伏了好多拿着弓箭的人,只等清军一到就开始打仗。
清军的大队人马刚走到一个山后,就听一声炮响,大石头象暴雨般地砸了下来,树上的弓箭手也嗖嗖的直放箭。
清朝的军队被杀得尖喊成一片,赶紧往回跑。
郑成功的爸爸和他率领的"郑家军"非常高兴,他们吃了好多的菜,喝了好多的酒来庆贺。
清军一看打不过郑家军,怎么办?率领清军的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连觉都睡不着,头发也搔掉了好几根,终于想起了一个坏主意。
他派人去骗郑成功的爸爸说,如果郑爸爸投降,就给他大官做,而且不杀他们性命。
郑爸爸于是就相信了,只带了几个人去了清军大营,谁知道刚进清朝军队的大营,只见贝勒博洛两撇小胡子向上一翘,恶狠狠的喊:"来人呀,快把他们给我绑起来,别让他们跑了"。
郑爸爸他们这才知道上了当。
郑成功一听说爸爸给清军抓去了,非常生气。
因为他最恨不讲信用的人。
他派了好多"郑家军"去救爸爸,但郑爸爸早就被偷偷地给送到北平去了。
郑成功的故事8篇

郑成功的故事8篇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事迹流传着很多故事。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郑成功背后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郑成功简介:郑成功,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幼名福松,因受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故世称“国姓爷”,又因受永历帝封延平王,故也称“郑延平”,1624年8月27日出生于母亲的故乡日本肥前平户,先祖由中原固始县入闽。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他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1661年4月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经过数月英勇战斗,打败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还给了台湾人民自由,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战后他鼓励垦荒种田,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1662年6月23日在南明东都承天府病死,终年37岁。
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郑成功的故事1:郑成功读书故事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
可是,他的父亲、福建总兵邓芝龙,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以便将来能承袭爵位。
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
船内吹箫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无心玩赏。
他坐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
郑芝龙看了,不便直说,吆喝一声:“升帆!”帆升起来了,风儿将它鼓得满满的,船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嗖嗖”地向前飞去。
邓芝龙又叫了声儿子,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
” “请父亲出上联。
”郑成功抬起头来。
“你看对面那只舢板,尽管渔民拼命摇橹,可怎么也赶不上我们,所以我以为:‘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就是上联。
”邓芝龙出的这个上联,实在不好对呀!原来他语带双关,表面上说是拼命摇橹不如升起船帆,实际上“橹速”是影射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隐喻刘邦的参将樊哙,其真意是“文官不如武将”。
要找到两个历史人物,又利用谐音,完成这个对偶句,实在不易呀!但郑成功聪敏过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郑成功的历史故事

郑成功的历史故事郑成功(1624年-1662年),字成功,号鄭芝龍,明末抗清英雄之一。
他的历史故事饱含了奋发向前、不屈不挠以及为国家和民族争取独立的精神。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郑成功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了一段令人钦佩的传奇。
一、家世背景郑成功出生于一个封疆大吏的家庭。
他的父亲郑芝龙是明朝名将郑芝龙的侄子,负责驻守澎湖群岛。
从小他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同时也受到了父亲的深厚影响和教育。
二、反抗荷兰殖民统治17世纪初,荷兰人占领了台湾和澎湖群岛,成为这些地区的主宰。
然而,郑成功不甘心自己的家乡被外族侵略,决心夺回失地,恢复明朝的统治。
郑成功率领父亲的残兵余勇,与荷兰人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他不畏艰难险阻,坚持以小部队袭扰敌军,以纵横驰援等战术打击对手。
多次战斗中,郑成功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华,赢得了战局的胜利。
三、驱逐荷兰殖民者随着战争的发展,郑成功逐渐成为了当地反抗荷兰殖民者的象征。
他积极与其他明朝遗臣和抗清义军合作,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抗力量。
他们联合起来,宣布继续忠于明朝,并筹划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台湾。
1648年,郑成功开始组织海上远征,通过兵分数路的战术,逐渐收复了台湾的一部分领土。
并在1653年建立了名为“后裔军”的组织,用以维护当地的秩序和治理。
四、丧父之痛与反攻大陆然而,一场不幸突如其来,郑芝龙在1659年去世,让郑成功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他深感时不我待,决定集结自己的力量,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攻行动。
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台湾渡海,直接进攻福建沿海的敌军据点。
他采取了先行破坏敌方船只和陆上设施,再展开全面进攻的策略。
在近一年的战斗中,郑成功屡次击败清军,赢得了关键的胜利。
五、英勇舍身与传奇结束然而,郑成功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
1662年,情势逆转,郑成功在与清军的一次战斗中负重伤,最终在儿子郑经的护卫下身负重伤,壮烈英勇地牺牲在战场上。
郑成功的生平事迹,无论是他的勇气、智慧还是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都令人敬佩。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15篇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15篇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郑成功,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
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
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
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
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
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
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
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
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
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21565年,西班牙殖民统治菲律宾,菲律宾这个名字,就是来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
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杀在菲律宾的华侨华商,死亡人数达五万余众。
在得知菲律宾华侨的处境后,1657年,郑成功曾经致函给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位华侨甲必丹,要求他停止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贸易往来。
郑成功曾多次对菲律宾华侨表示关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惩罚西班牙人。
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遣使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
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
2024郑成功将军生平历史事迹(精选7篇)

2024郑成功将军生平历史事迹(精选7篇)郑成功将军生平历史事迹(精选篇1)郑成功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又刻苦学习,所以学业大有长进,十一岁时就能写得一手好诗文,私塾老师对他十分器重。
有一回,老师出了一道《洒扫应对》的题目,叫他作文。
郑成功想了一下,立即挥笔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
”大意是说,正义的王师征伐邪恶势力,就象荡涤打扫泥尘一样,尧与舜的贤明谦让,有如进退应对的道理。
老师接过卷子一看,深为惊叹,想不到郑成功小小的年纪,竟能写出这样寓意深刻的好文章,不禁连声拍着书案称赞:“我教了大半辈子书,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小孩子能说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真是奇才呀!”郑成功听了,红着脸谦逊地答道:“老师,我只是靠苦读,其实并不聪明。
我母亲给我取的名字“森”,就是大木头,大木头,还是大木头哩!”这一说可把塾师乐得哈哈大笑,他用手抚着郑成功的头:温厚亲切地说:“好孩子,那是你母亲望子成材心切呀!有道是书山无径勤为路,学海无边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要你勤奋读书,胸怀远志,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将来定能成为国家中兴大业的栋梁之材。
”郑成功不但勤奋攻读诗书,而且也刻苦勤学武艺,钻研孙子兵法,同时关心天下兴亡与民生疾苦,立志成为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爱国志士。
因此,十一岁时即以文章闻名,受到当时很多儒学大家的赞赏。
有一次,郑成功在《孙子兵法》上走笔题写了“挥尘谈兵效古之英豪,究心天下封侯非所愿”,他的叔父郑鸿逵看到了,喜出望外地赞叹道:“有志气,有出息!这孩子日后必定是一匹驰骋天下的千里驹!”长大后,郑成功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一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将军生平历史事迹(精选篇2)南明王朝灭亡的时间,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的军队追杀,走投无路,最后从云南逃到缅甸,吴三桂的兵追到缅甸,最终抓到了永历帝,把他押回云南昆明,南明王朝至此覆灭。
但是,以郑经为首的郑氏家族还是继续延用永历的年号。
2024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精选7篇)

2024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精选7篇)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篇1)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那是有缘由的,缘由就是他从小就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有成为英雄的志向。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就流传着他从小勤奋读书刻苦练武、胸怀大志抱负不凡的传奇故事。
郑成功出生在日本,等到他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就亲自教他认识中国文字,还给他讲中华大地的山川风物,这一切让年幼的郑成功对祖国是心驰神往,恨不得早早就回到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
七岁那一年,父亲郑芝龙觉得应该让他回到中国接受正统教育了,于是就派人把成功从日本带回福建南安石井祭拜祖先。
没过多久又让郑成功住在安平镇(即今晋江安海镇),聘请一位当地非常有名的私塾先生来教他读书认字。
当时,正值明末,大明崇祯皇帝内忧外患,内有各地农民起义,外有满清步步紧逼。
私塾老师讲述的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让郑成功听得非常着迷,对英雄们更是崇敬有加。
对屈原、岳飞、文天祥这些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的诗词也是非常感兴趣,常常喜爱吟诵《正气歌》、《满江红》,深深地被那种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郑成功事迹故事大全(篇2)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
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
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赤嵌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
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其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
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
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长达8个月,荷兰人走投无路,只得投降乞归。
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 台湾自古以来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的领土, 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 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 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 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 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 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 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 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 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 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 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 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 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 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 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 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郑 成 功
郑成功( 汉族, 郑成功(1624年-1662年),汉族,明 年 年),汉族 末清初军事家 民族英雄。本名森, 军事家, 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 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 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 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 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 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 入闽, 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 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 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 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郑成功一生,抗 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郑成功一生, 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 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 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 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 树碑纪念。 延平王集》行世。 树碑纪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郑成功的故事简介

郑成功的故事简介
郑成功(1624年11月10日-1662年6月23日),字子行,号忠勇,福建泉州人,明朝遗民,后来成为南明的抗清将领。
郑成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都在为反抗清朝而奋斗,最终在台湾建立了大明海军基地,为中国近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成功的父亲是郑芝龙,母亲是林氏,郑成功自幼聪颖,勇敢果敢。
在郑成功14岁那年,明朝灭亡,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率领家族成员南渡,定居在菲律宾。
郑成功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对父亲的事业充满了向往和敬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南明开始抵抗清朝的统治。
郑成功在南明的招募下,成为了抗清的一员。
他带领着一支精锐的船队,不断对清朝的海军进行袭扰,成为清朝海上的一大威胁。
他还多次率领船队攻占了台湾的城池,最终在1662年攻克了台湾,建立了大明海军基地。
郑成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在台湾建立了政权,实行改革,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发展了海军力量,为中国近代史的海上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郑成功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的楷模。
他的事迹也被传颂至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绚丽篇章。
郑成功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的楷模。
他的事迹也被传颂至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绚丽篇章。
郑成功个人资料简介

郑成功个人资料简介
1、郑成功(1624.08.28-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改名朱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2、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3、有《延平王集》行世。
郑成功逝世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第 1 页共1 页。
郑成功 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
6月23日),又名福松,本名郑森,字明
俨,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
是明
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南明唐王隆
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
国姓爷。
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
郑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将,华夏志士,父亲为海盗出身的南明将领郑芝龙,母亲为日本人田川氏。
郑成功原籍福建石井(现拆分为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候,祖籍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郑成功对荷兰殖民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他传令各港,并通告东西各国,不准到台湾与荷兰人通商,就这样封锁了两年,搞得荷兰殖民者狼狈不堪。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
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渡过台湾海峡,先后进攻荷军据地“赤庄城”和“热兰遮城”。
荷兰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和堡垒进行顽抗,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负隅顽抗。
在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郑成功击败了荷兰殖民者派来的援兵,经过8个月的斗争,收复了“赤嵌城”,龟缩在“台湾城”的荷兰总督揆一在1662年1月28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缴械投降。
历史古代名人郑成功人物介绍PPT

01 人物生平
誓师抗清
清兵大举进犯福建后,郑芝龙因为此前和洪承畴的书信未通, 不敢迎接,只是拥兵退保安平。随后清征南大将军博洛进驻 泉州,以闽粤总督之职致书招抚郑芝龙。郑芝龙得书大喜, 向清廷献上降表。郑成功力劝未果,接着郑芝龙又欲携郑成 功亲往福州面见博洛,但郑鸿逵偷偷将其放走。十一月郑芝 龙面见博洛后,果然被强行带到北京。郑成功听闻消息,与 明大学士路振飞等人会盟,设明太祖朱元璋神位祭拜,自称 “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誓师抗清、恢复中原。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 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南安人。 因南明隆武帝赐姓朱,世人又称“国姓爷”。明末 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明郑政权延平王。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目
人轶后相 物事世关
录
生典纪资 平故念料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01 人物生平
壮年暴卒
当时菲律宾有数十万华人,而且饱受西班牙人欺凌。在收复 台湾后,诸将又商议攻取菲律宾为外府。郑成功遂派遣罗马 神父李科罗至马尼拉,要求吕松总督入贡;但暗地里却让李 科罗召集华侨起事,并商定好以水师援助。然而事情不知被 谁泄露,西班牙人早早将军队聚集到了马尼拉,等到华人起 事后,一下被杀死数万人。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因此开始和郑 成功起了摩擦,不过又害怕郑成功率师讨伐,还是派人跟随 李科罗来到台湾求和。诸将准备前往讨伐,还没出师,郑成 功忽然就病逝了。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第二部分
轶事典故
02 轶事典故
万世公义
顺治九年(1652年),陈锦在江东大败后,驻军凤尾山,号令颇为 苛刻。他的仆人库成栋不堪忍受,将陈锦杀死,带着首级来头郑成 功。郑成功认为,库成栋以仆杀主,大逆不道,如果他接纳了库成 栋,会造成坏的影响。遂命人立即处斩库成栋。库成栋疾呼:“陈 锦暴戾不仁,早已是众叛亲离;只要留我一命,必有更多人前来投 效。到时福建一省可不劳而定。”郑成功不以为然:“平定福建, 只是一时的私利;诛杀叛逆,才是万世之公义。我不会因为一时的 利益而罔顾人间真正的大义。”仍斩库成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郑成功
[课课通]
一、课文解读。
1、郑成功是一位民族英雄,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记叙了明朝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2、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节)写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
第二部分(第4-6节)写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第三部分(第7-8节)写郑成功建设台湾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9节)写人们永远不忘郑成功的伟大功业。
3、“自古以来”强调了台湾从一开始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绝不”“一定”表现了郑成功的决心之坚定。
朗读时语速宜缓,语气昂扬坚定,表情严肃。
4、“前后绵延十几里”与“庞大”相互呼应,表现了军队规模之大;“风帆蔽空”“战旗招展”写出了这支舰队威武雄壮的气势。
这些词语的运用,再现了郑成功率军东征的壮阔场面,令人胸怀激荡,振奋不已,朗读时语调要上扬,要读出当时壮观的场景。
5、“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瞭望”中的“簇拥”表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之举深得将领拥护;“瞭望”与“眺望”的区别是除了有从高处向远处看之外,有时还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的意思,形象地刻画出郑成功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的威武风姿。
(4)课文开头语结尾一句话中都提到了“民族英雄”一词,前者是对郑成功的历史评价,引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后者则是对英雄业绩的自然归结,不仅言简意赅而且起到了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的作用。
二、字词句积累。
1、多音字。
(1)厦:shà广厦;xià厦门
(2)载:zǎi记载;zài运载
(3)横:hãng横线;hâng蛮横
2、同音字。
(1)lí:犁(犁地);黎(黎明)
(2)lián:镰(镰刀);廉(廉洁)
(3)qià:洽(融洽);恰(恰好)
3、填字组成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2)喜出(望)外:望:意料。
(3)惊恐万(状):状:样子。
(4)(载)歌(载)舞:载:又,且。
4、近义词。
强占(霸占)慰劳(慰问)眺望(瞭望)残酷(残忍)企图(意图)
改善(改进)坚固(牢固)允许(许可)
5、反义词。
高大(矮小)改善(恶化)聚集(松散)密集(稀疏)允许(反对)
融洽(别扭)
6、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刀光剑影枪林弹雨旗开得胜冲锋陷阵
7、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郑和(明朝)——七下西洋戚继光(明朝)——抗击倭寇
林则徐(清朝)——虎门销烟左宗棠(清朝)——收复新疆
岳飞(南宋)——精忠报国
[课课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núyìzhùjūn shîu rîu lídìpázi lián dāo
(奴役)(驻军)(兽肉)(犁地)(耙子)(镰刀)kānɡkǎi jīánɡhãnɡxínɡbàdào fēnɡfān bìkōnɡ
(慷慨激昂)(横行霸道)(风帆蔽空)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chãng)势瞭(liào)望趁(chân)机负隅(yú)顽抗
凭(píng)借载(zài)歌载舞
三、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临:a、靠近,对着;b、来到,到达;c、将要,快要;d、照着字画模仿。
临帖(d、照着字画模仿。
)居高临下(a、靠近,对着)
临别之际(c、将要,快要)身临其境(b、来到,到达)
2、透:a、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b、暗地里告诉;c、透彻;d、显露。
白里透红(d、显露)透个信儿(b、暗地里告诉)
恨透了(c、透彻)摸透了脾气(c、透彻)
3、仰:a、脸向上;b、敬慕;c、依赖、依靠
敬仰(b、敬慕)仰(c、依赖、依靠)仗
仰(a、脸向上)天大笑
四、填字并解释。
负(隅)顽抗:(角落)喜出(望)外:(盼望)(载)歌载舞:(又、且)(临)风眺望:(面对)(残)酷:(凶恶)弥留(之)际:(的)
生死(攸)关:(所)(若)有所悟:(好像)亡国(之)恨:(的)
悲愤(欲)绝:(快要)九州(同):(统一)惊恐万(状):(样子)(负)隅顽抗:(依仗)波(澜)壮阔:(大波浪)
五、成语填空。
1、负隅顽抗横行霸道喜极而泣欣喜若狂归心似箭与世长辞
悲愤欲绝一腔热血喜出望外惊恐万状波澜壮阔风帆蔽空
其中贬义词有(负隅顽抗、横行霸道、惊恐万状)
2、负隅顽抗、精忠报国、惊恐万状三个成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精忠报国)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史可法、刘仁轨;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5、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
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
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6、“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因此他被称为“民族英雄”。
我还知道左宗棠、文天祥也是这样的人。
7、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七、日积月累。
1、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势如破竹、旗开得胜、戒备森严、荷枪实弹、冲锋陷阵、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
2、ABAC式成语:载歌载舞、再接再厉、十全十美、一唱一和、百发百中、绘声绘色、任劳任怨、不卑不亢、人山人海、自言自语
3、表示看的词语:眺望、环视、仰望、俯视、瞻仰、浏览
4、中国历史上的名族英雄及其主要事迹: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戚继光——抗击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
5.爱国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明·于谦;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陆游
八、习题解答。
1、习题3:读下面的词语,说说它们的感情色彩,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答案:褒义词:慷慨激昂、载歌载舞、喜出望外;贬义词:横行霸道、负隅顽抗、惊恐万状造句:
慷慨激昂……温总理在剑桥大学里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横行霸道……在乡里横行霸道多年的不法分子今天终于被逮捕归案,百姓们无不拍手叫好。
2、习题4:默读课文,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总结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