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解读
儿童残疾人康复中心区角设计
![儿童残疾人康复中心区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b225b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0.png)
儿童残疾人康复中心区角设计
儿童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角落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和康复要求。
以下是一些设计建议:
1. 安全性:设计时需要确保所有装饰和设备都符合安全标准,并提供防滑地板和护栏等安全设施,以保证儿童在康复过程中不会受伤。
2. 舒适性: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包括舒适的座椅、柔软的地毯和温暖的颜色等,以提高儿童的康复效果和体验。
3. 空间布局:根据不同残疾类型的儿童的康复需求,合理布局不同区域,如肢体康复区、言语康复区、认知康复区等,确保每个区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康复活动。
4. 多功能区域:为了适应不同的康复需求,设计中应考虑设置多功能区域,如理疗区、语言康复区、认知训练区等,以满足不同残疾类型儿童的康复需求。
5. 温馨感:在设计中引入温馨的元素,如可爱的卡通壁画、柔和的照明等,以增加儿童对康复中心的好感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6. 治疗设备:根据需要提供各种适合儿童残疾人康复的治疗设备,如平衡球、体能训练器材、步态训练器等,以帮助儿童提升康复效果。
7. 室外空间:在康复中心内设置室外活动区域,提供户外游戏和锻炼设施,以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身体活动。
最重要的是,在设计儿童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角落时,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并与专业的康复专家和儿童残疾人的家庭进行合作,以确保设计合理、实用和人性化。
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标准
![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a88912aef8941ea66e059c.png)
南京市残疾儿童智力康复机构标准(试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为促进智力残疾康复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智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需求而设立;承担本地区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任务和社区智力残疾康复的指导工作。
一、基础建设及设备要求业务用房1.使用面积200平方米以上。
2.场地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室、语言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音乐治疗室、个训室、康复咨询或康复指导室,以及适当的户外活动场地。
3.机构设置须符合消防及无障碍要求。
二、规模和人员配置1.服务规模:具有收训20名智力残疾儿童的能力;接受康复训练的智力残疾儿童人数常年保持在10人以上;2.人员配置:——康复机构根据规模按一定比例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康复治疗师、智力残疾教育教师、保育员。
——有条件的还要配备言语治疗师、音乐治疗师、儿童心理评估员、保健医生等。
——每10名儿童配备1-2名特殊教育教师、1-2名康复训练人员、保育员1名。
有条件的根据需要可设教师办公室(可兼图书馆、档案室)、集体课(培训)教室和必备的生活用房:包括儿童卧室、盥洗室、卫生间、厨房、餐厅等。
四、业务范围1.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的康复服务,发展潜能,培养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塑造健全的人格;2.开展早期康复教育、智能开发、行为矫正、语言训练、运动训练、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信息咨询、家长培训、儿童特需护理等综合性康复服务,成为本地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示范窗口;3.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宣传普及康复知识;4.为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训练的资料、方法,并开展学习、交流以及咨询活动;5.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研究和技术交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五、考核标准1.业务主管应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类或医学类专业,从事智力残疾康复工作一年以上;2.康复教育(特教)教师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类或康复专业,取得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或取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颁发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且每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3.音乐治疗师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音乐类或康复类专业,取得相关行政部门或行业协会认可的音乐治疗师资格证书,且每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4. 言语治疗师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医学类、康复类或师范类专业,取得相关行政部门或行业协会认可的言语治疗师资格证书,每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5.制定适合工作需要的工作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6.备有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音像资料以及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材和普及读物等;7.康复机构功能用房完备、布局合理、场所固定;配备必要的康复评估工具、康复训练设备、教学设备、玩教具、图书和挂图、卫生保健设备以及儿童家具生活用具;8.用于康复训练服务的各种器械及原材料有正常的供应渠道。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c84c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2.png)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是为了提供残疾人群体全面的康复服务和关爱而设立的重要机构,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标准应当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善性和服务质量的高效性。
以下是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场地选择应当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等因素,以确保残疾人在康复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环境。
同时,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无障碍标准,方便残疾人出入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扶手等设施的设置。
其次,康复中心的设施设备应当齐全,包括医疗设备、康复器械、辅助设备等。
这些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另外,康复中心还应当配置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康复师,他们应当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复服务。
此外,残疾人康复中心的管理制度也是建设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康复效果评估制度、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等,以确保康复中心的管理运作规范、有序。
最后,康复中心的服务质量也是建设标准的关键。
康复中心应当以残疾人的需求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这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职业培训、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等服务内容,以帮助残疾人尽快康复,重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场地选择、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以确保残疾人能够获得全面、专业、高效的康复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能力。
建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和残疾人本身的共同努力,共同为残疾人的康复事业贡献力量。
儿童康复中心的要求
![儿童康复中心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75d76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f.png)
儿童康复中心的要求儿童康复中心是为那些在身体、智力、语言、社交或情感等方面存在发展障碍或迟缓的儿童提供专业帮助和支持的机构。
为了确保儿童能够得到有效的康复服务,儿童康复中心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
首先,儿童康复中心的场地和设施至关重要。
中心应该位于交通便利、环境安静且安全的区域,以便家长和儿童能够方便到达。
场地要足够宽敞,以容纳各种康复设备和活动空间。
室内的布局应该合理,包括康复训练室、评估室、咨询室、休息室等。
康复训练室要配备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康复需求的专业设备,如运动康复器材、认知训练工具、语言治疗设备等。
同时,场地的卫生和安全措施要到位,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安全隐患,比如锐利的边角、易滑倒的地面等。
其次,专业的康复团队是儿童康复中心的核心。
康复团队成员应包括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如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教师等。
这些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康复医生负责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治疗师则根据方案为儿童提供具体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改善身体机能和提高生活能力。
心理咨询师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特殊教育教师针对儿童的学习需求,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能力。
再者,儿童康复中心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和治疗体系。
在儿童进入中心时,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包括身体功能、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
评估工具应该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能够准确反映儿童的真实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儿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对儿童的康复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康复效果。
同时,康复中心还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康复情况,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进行辅助训练。
儿童康复中心的课程设置也需要精心规划。
课程应该涵盖运动康复、认知训练、语言治疗、社交技能培养、感觉统合训练等多个方面。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62dff0af111f18583d05ad7.png)
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残联发[200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联合会:为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关于"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建设,完善省、市(地)康复中心功能和条件"的精神,加快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发展,中国残联根据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需要和各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现予以印发。
望你们认真贯彻执行,并以这一标准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积极解决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机构编制、建设用地、经费补贴、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问题,努力推进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健康发展。
中国残联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验收。
二OO六年十月二十二日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残疾人康复事业中的作用,指导和规范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康复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职能与任务1.在同级残联的领导下,协助残联康复部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2.配合同级残联完成康复任务和其它业务,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康复服务,成为本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示范窗口。
3.培训康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4.协助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指导区、县(市)康复服务机构业务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推广实用技术,组织上门服务。
5.开展康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fbe13da45177232e60a220.png)
附件: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就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就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得综合性康复机构与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与残疾预防等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残疾人康复事业中得作用,指导与规范残疾人康复中心得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康复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得康复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职能与任务1.在同级残联得领导下,协助残联康复部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业务得技术指导工作。
2。
配合同级残联完成康复任务与其它业务,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康复服务,成为本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得示范窗口。
3.培训康复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宣传普及康复与残疾预防知识。
4.协助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指导区、县(市)康复服务机构业务建设,提供有针对性得技术服务,推广实用技术,组织上门服务。
5.开展康复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注重科研成果得转化与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分级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按照建设规模、人员配置、业务部门设置、技术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
(二)康复床位不少于20张(养护床位)、(三)人员配置职工总数与床位比为1:1、2,财政补贴事业编制职工不少于24人,业务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得80%。
至少配备1名康复医师、2名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人员)与2名特教教师、(四)业务部门设置1.康复门诊部:设有儿童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2、肢体残疾儿童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PT、OT)、引导式教育训练室。
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科:设有感统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
4.社区康复指导部:设有培训教室。
5、有条件得可设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儿童康复中心各功能室建设标准
![儿童康复中心各功能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e551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07.png)
各功能室建设标准中心是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教学、评估、训练等康复服务的康复教育机构。
为了做好特殊儿童康复教学工作,中心对各个功能教室的建设做了标准化管理。
一、基础建设及设备(一)业务用房1、使用面积平方米。
2、场地设置包括:咨询接待室(培训会议室)、办公室、档案室、评估室、治疗室、康复训练室、培训教室、集体(组别)训练教室、感觉统合室、运动训练室(PT室)、生活自理训练室、个训教室、同伴治疗室、自然情境室、地板时光室、PCI室、作业训练室、集体教室、游戏室、引导式教育室。
并设有盥洗室、卫生间、就餐区等。
3、机构设置符合消防及无障碍要求。
(二)康复教学设备中心配备各类康复教学、评估、训练以及各种辅助类图书及玩具等需要的设备。
1、教学类设备:l 种类至少种,数量至少余件。
l 包括:儿童课桌椅、认知拼装类图片、认知拼装类积木、儿童认知训练组件、认知玩具、儿童图形认知组件、拼装地毯等。
2、训练类设备:l 种类至少种,数量至少件。
l 包括: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平衡木、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玩具等。
3、评估类设备:l 种类9种。
l 包括:PEP-3评估设备、VB-MAPP评估设备、韦氏智力评估设备、感统评估设备、脑瘫综合评估设备、言语评估设备、专注力评估设备等。
4、玩具及图书类设备:l 种类至少余种,数量。
l 图书类包括儿童绘本、专业康复培训教材、心理类、教育类以及家长教育类。
玩具包括:画画类、益智类、拼图类、打击类、视听类、DIY等。
(三)教学设备电视一体机、白板、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点读笔、康复床、矫正椅等。
二、人员配备人员配置:中心配备教职工人,具有年以上康复工作经验工作人员2人,老师0人,康复治疗师1人,行为分析老师人,保育员人。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d70b3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9.png)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是为了帮助残疾儿童恢复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所建立的机构。
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包括物理环境、医疗设备、康复师资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对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的要求进行探讨。
1. 物理环境要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物理环境应该是安全、舒适、无障碍的。
建筑物应该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包括室内外通道、门窗尺寸、楼梯扶手高度等。
建筑物内部的房间和设施布局应该合理,方便儿童和护理人员的活动。
床位、座位和卫生间的高度和尺寸应该适合儿童使用。
此外,中心应该提供充足的照明和通风,保证良好的室内环境。
2. 医疗设备要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需要配备适当的医疗设备,以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这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康复治疗器械、医疗监测设备、辅助设备等。
康复中心应该根据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用合适的医疗设备,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
此外,康复中心还应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长期有效使用。
3. 康复师资要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康复师资是关键要素之一。
康复师应具备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康复治疗。
这些康复师应该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康复师应该与残疾儿童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
此外,康复师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保持对最新康复技术和方法的了解。
4. 特殊教育要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应该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帮助残疾儿童获得适合他们的教育。
康复中心应该配备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应该了解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和教育方法。
教师应该与残疾儿童的康复师和家长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
这样可以帮助残疾儿童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
总之,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需要满足物理环境、医疗设备、康复师资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2b5779b14791711cd791731.png)
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残联发[200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联合会:为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关于"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建设,完善省、市(地)康复中心功能和条件"的精神,加快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发展,中国残联根据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需要和各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现予以印发。
望你们认真贯彻执行,并以这一标准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积极解决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机构编制、建设用地、经费补贴、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问题,努力推进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健康发展。
中国残联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验收。
二OO六年十月二十二日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残疾人康复事业中的作用,指导和规范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康复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职能与任务1.在同级残联的领导下,协助残联康复部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2.配合同级残联完成康复任务和其它业务,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康复服务,成为本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示范窗口。
3.培训康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4.协助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指导区、县(市)康复服务机构业务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推广实用技术,组织上门服务。
5.开展康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ccff9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b.png)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
一、硬件设施
1.康复中心应拥有足够的室内外活动场地,以满足不同残疾儿童的需求。
活
动场地应包括器械训练室、游泳池、游乐场、休息室等基础配套设施。
2.设施设计应符合安全、无障碍原则,确保残疾儿童的安全和便利性。
例如,
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浴室应设有扶手等。
3.康复中心应定期对设施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二、软件服务
1.康复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等,提供全面
的康复医疗方案和支持。
2.康复中心应提供特殊儿童康复相关培训课程,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残疾儿
童的需求和应对方法。
3.康复中心应配备社工,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家庭与社会建立联系,解
决生活中的困难。
三、管理与运营
1.康复中心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残疾儿童的安全。
例如,制定
紧急疏散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2.康复中心应制定合理的预算和成本核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3.康复中心应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四、环境保护
1.康复中心应遵循低噪音、无异味的设计和建设原则,为残疾儿童创造一个
舒适、健康的环境。
2.康复中心应积极采用节能、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3.康复中心应实施垃圾分类、卫生间文明等细节方面的管理,提高环境卫生
水平。
综上所述,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包括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管理与运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付诸实践,才能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全面的康复服务。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c6c8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d.png)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1、前言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是为了规范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全面的指导和保障。
本文档包含了以下几个章节,分别是:规划和设计、康复设施、功能要求、环境要求、安全要求、设备要求、人员要求、管理和运营要求。
通过遵循本标准,可以确保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为残疾人的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划:包括建筑面积、楼层数、空间布局等。
-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应简约、舒适、便于残疾人出入。
- 功能区划:按照康复服务流程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康复评估区、康复训练区、医务区等。
- 环境设计: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提供无障碍通道、辅助设施等。
3、康复设施- 康复评估设施:包括评估仪器设备、评估室等。
- 康复训练设施:包括训练器械设备、训练室等。
- 医疗设施:包括医疗器械设备、医疗室等。
- 辅助设施:包括辅助行动设备、辅助通信设备等。
4、功能要求- 康复评估:提供完善的残疾人康复评估流程和方法。
- 康复训练:提供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和专业的训练指导。
- 医疗保健:提供医疗服务,包括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咨询等。
- 康复咨询:提供心理咨询、康复顾问等服务。
5、环境要求- 空气质量:要求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无污染。
- 光照条件: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和合适的人工照明。
- 噪音控制:要求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影响康复环境。
6、安全要求- 防火安全:采取合理的防火措施,确保康复中心的安全。
- 防盗安全: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残疾人和设施财产的安全。
7、设备要求- 康复设备:根据康复需求配置专业康复设备,如理疗仪器、康复器械等。
- 医疗设备: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医疗仪器、监护设备等。
8、人员要求- 医务人员:医生、护士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
- 康复人员:康复师、理疗师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康复人员。
- 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管理经验和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康复中心的管理人员。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40cd3c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0.png)
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
业务部门设置如下: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
3智力游戏儿童康复科: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地。
4视力康复科:设有低视力康复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室。
5社区康复指导部:设置培训教室。
6有条件的可设置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康复床位不少于100张。
业务部门设置如下:1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2肢体残疾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
3智力游戏儿童康复科: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地。
4视力康复科:设有低视力康复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室。
5康复技术研究室:设有康复技术研究、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等功能。
6社区康复指导部:设置培训教室。
7有条件的可设置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四、建筑设计与设备设施康复中心建筑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的原则,设备设施应与康复服务需求相适应,并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如电梯、卫生间、楼梯、通道等。
同时,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护栏、防滑地面等安全设施,确保残疾人的安全。
五、人员配备康复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教育、康复等专业人员,包括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师、教育师、社工师等。
医疗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并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和考核。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e6f774783e0912a2162ada.png)
附件: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残疾人康复事业中的作用,指导和规范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康复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职能与任务1.在同级残联的领导下,协助残联康复部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2.配合同级残联完成康复任务和其它业务,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康复服务,成为本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示范窗口。
3.培训康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4.协助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指导区、县(市)康复服务机构业务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推广实用技术,组织上门服务。
5.开展康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分级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按照建设规模、人员配置、业务部门设置、技术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
(二)康复床位不少于20张(养护床位)。
(三)人员配置职工总数与床位比为1:1.2,财政补贴事业编制职工不少于24人,业务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80%。
至少配备1名康复医师、2名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人员)和2名特教教师。
(四)业务部门设置1.康复门诊部:设有儿童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2.肢体残疾儿童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PT、OT)、引导式教育训练室。
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科:设有感统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
4.社区康复指导部:设有培训教室。
5.有条件的可设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儿童康复中心建筑方案
![儿童康复中心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aa9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3.png)
儿童康复中心建筑方案儿童康复中心建筑方案儿童康复中心是为了满足儿童康复需求而建造的专业机构。
它旨在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康复、言语康复、职业康复以及心理康复等,以帮助儿童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设计儿童康复中心的建筑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特殊需求和康复过程中的个性化要求。
首先,儿童康复中心的建筑规模应该适中,兼顾功能性和舒适性。
建筑物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各种康复设备和活动区域,并且要有适当的通风和采光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此外,建筑外观应该朴素而温馨,给儿童和家长们带来宽松和温暖的感觉。
其次,儿童康复中心的平面布局应该合理和灵活。
建筑内部应该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诊疗区、康复训练区、室内游乐区和休息区等。
这样,儿童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各种康复活动,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此外,中心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医疗办公室、会议室和儿童教育区,以供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和继续学习。
再者,儿童康复中心的建筑材料和装饰要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建筑材料应该选择无毒、无害的材料,不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装饰要简洁明亮,避免大面积的冷色调和过于刺激的色彩,以减少儿童的紧张感。
此外,中心还应该设置一些特殊设施,例如防滑地板、无障碍通道和适合儿童使用的家具等,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最后,在儿童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儿童感官刺激和趣味性的需求。
例如,可以在康复区域设置一些互动游乐设施,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此外,中心的室外部分可以设计成一个安全、有趣的儿童活动区,提供户外运动和游戏的机会。
综上所述,儿童康复中心的建筑方案需要兼顾功能性、舒适性、环保性和趣味性。
通过合理的布局、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装饰以及添加特殊设施,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有趣的康复环境,帮助他们顺利恢复身体功能,成长发展。
智障儿童康复中心设计理念
![智障儿童康复中心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2bc4e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a.png)
智障儿童康复中心设计理念智障儿童康复中心设计理念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理念是为智障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具有教育性与亲和力的环境,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提升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关爱。
首先,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应注重安全。
建筑物应采用无障碍设计,确保智障儿童可以方便、自主地使用各种设施。
特别注意防范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设置逃生通道和应急处理设施。
此外,中心应安装专门的监控设施,确保儿童的安全和监护人的安心。
其次,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
建筑内的空间布局应符合其发展特点,设立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康复区域、教育区域和休闲区域等。
康复区域应配备专业的康复设备和器材,以帮助儿童进行物理和认知发展。
教育区域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可调节高度的家具,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求。
休闲区域则应提供舒适的休息和娱乐设施,让儿童能够放松身心。
此外,智障儿童康复中心应营造浓厚的亲和力。
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修应采用柔和、温馨的色彩和材料,给人以温暖、安全的感觉。
在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如绿植和自然光线,创造一个和谐、有趣的环境。
此外,中心应培养一个友善、耐心的工作人员团队,为儿童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
最后,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应积极引导社会的包容和关爱。
设计中应融入公共空间,例如展览厅、图书馆和咖啡厅,为智障儿童和普通人创造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此外,中心应与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各种康复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智障儿童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理念是为智障儿童提供安全、舒适、教育性和亲和力的环境,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通过注重安全、照顾特殊需求、营造亲和力以及引导社会关爱,我们可以为智障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解读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c03a89e195f312b3169a562.png)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解读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残联发[200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联合会:为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关于"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建设,完善省、市(地)康复中心功能和条件"的精神,加快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发展,中国残联根据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需要和各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现予以印发。
望你们认真贯彻执行,并以这一标准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积极解决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机构编制、建设用地、经费补贴、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问题,努力推进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健康发展。
中国残联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验收。
二OO六年十月二十二日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残疾人康复事业中的作用,指导和规范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康复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职能与任务1(在同级残联的领导下,协助残联康复部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2(配合同级残联完成康复任务和其它业务,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康复服务,成为本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示范窗口。
3(培训康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4(协助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指导区、县(市)康复服务机构业务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推广实用技术,组织上门服务。
5(开展康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要求解读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残联发[200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联合会:为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关于"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建设,完善省、市(地)康复中心功能和条件"的精神,加快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发展,中国残联根据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需要和各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现予以印发。
望你们认真贯彻执行,并以这一标准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省、市(地)康复中心建设,积极解决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机构编制、建设用地、经费补贴、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问题,努力推进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健康发展。
中国残联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对省、市(地)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验收。
二OO六年十月二十二日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中心在残疾人康复事业中的作用,指导和规范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康复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职能与任务1(在同级残联的领导下,协助残联康复部制定本地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做好残疾人康复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2(配合同级残联完成康复任务和其它业务,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综合康复服务,成为本地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示范窗口。
3(培训康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4(协助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指导区、县(市)康复服务机构业务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推广实用技术,组织上门服务。
5(开展康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制定康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分级标准残疾人康复中心按照建设规模、人员配置、业务部门设置、技术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
(二)康复床位不少于20张(养护床位)。
(三)人员配置职工总数与床位比为1:1.2,财政补贴事业编制职工不少于24人,业务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80%。
至少配备1名康复医师、2名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人员)和2名特教教师。
(四)业务部门设置1(康复门诊部:设有儿童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询室。
(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2(肢体残疾儿童康复科:设有康复训练室(PT、OT)、引导式教育训练室。
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科:设有感统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个训室。
4(社区康复指导部:设有培训教室。
5(有条件的可设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
(五)技术水平1(功能测评和能力评估:脑瘫儿童功能测评:运动发育、肌张力、姿势异常、智力评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
智残儿童能力评估: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评估。
2(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运动功能、姿式矫正、日常生活活动、语言交往训练和引导式教育。
开展智残儿童六个能力领域康复训练。
3(配合同级残联康复部完成有关康复工作任务,指导社区康复训练服务,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
二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二)康复床位不少于50张(包括养护和治疗床位,其中治疗床位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三)人员配置职工总数与床位比为1:1.2,财政补贴事业编制职工不少于60人,业务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75%,专业技术职务设置符合国家及行业要求。
每10,15张训练床位配1名康复医师,每10张训练床位配备1名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人员)、3名康复护理人员。
配眼科技术人员、假肢与矫形器技师各1名,特教教师不少于2名。
(四)业务部门设置在一级基础上设:1(康复门诊部:设有各科康复门诊、功能评定室、化验室、放射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理疗室、药房等。
2(肢体康复科:设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室。
3(低视力康复科。
4(康复工程部:可利用各级辅助器具中心资源,协作开展辅助器具服务。
(五)技术水平在一级基础上,开展以下康复业务:1(康复训练:肌力、耐力、关节活动度、平衡、步行等训练和牵引疗法。
2、电疗、透热治疗、光疗技术。
3(针灸、按摩等传统疗法。
4(低视力康复:提供低视力检查、助视器验配、视功能训练及助视器供应等服务。
5(社区指导:配合同级残联康复部完成康复工作任务;指导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宣传普及康复知识;对基层康复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指导。
6(康复工程:家庭康复的环境改造指导,简易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器具、矫形器、助行器、自助具的制作和训练指导。
三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一)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
(二)康复床位100张以上。
(三)人员配置职工总数与床位比为1:1.2,1.5。
财政补贴事业编制职工不少于120人,专业技术职务设置符合国家及行业要求,业务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70%。
康复医师、康复治疗人员、康复护理人员、眼科技术人员、假肢与矫形器技师、特教教师配置原则上同二级;根据业务开展情况配备职业和社会康复工作人员。
(四)业务部门设置在二级基础上设:1(增设职业、社会康复室、心理科。
2(功能评定科。
3(分设偏瘫、截瘫、骨科等科室。
4(分设康复训练科(运动疗法科、作业疗法科、语言治疗科)。
5(增设手术科室(如矫形外科、眼科等)。
(五)技术水平在二级基础上,开展以下康复业务:1(功能测评:电生理诊断,感觉功能测评,作业及语言能力测评,临床心理测评,心肺功能测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测评。
2(矫正体操,促通治疗手法等运动治疗技术。
3(工艺疗法,认知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畸形矫正等作业治疗技术。
4(常见语言交流障碍的治疗。
5(心理治疗。
6(康复工程:假肢、矫形器处方及训练,临床常用矫形器的制作。
7(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的技术和方法。
8(白内障复明、骨科矫治手术等。
三、机构管理(一)行政管理1(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要领导熟悉业务,具有一定管理水平,胜任工作。
领导班子内部合理分工,各项管理工作有人负责。
2(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3(有中心长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季度安排和具体落实措施,定期检查、评估和总结。
(二)业务管理1(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程、规章,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训练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并组织落实,防止事故发生。
2(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效果和各项业务质量评价,制定改进方案。
3(制定各级各类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计划,加强岗位培训及考核工作。
4(掌握本地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制定指导基层康复业务指导工作计划,配合残联康复部门抓好社区康复工作典型,接收基层转介服务。
5(制定康复科研计划,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一级残疾人康复中心每年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篇,二级中心3,5篇,三级中心5篇以上。
(三)信息管理1(有专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制度。
2(建立各项业务档案,保持档案完整,数据准确。
3(做好信息的汇总分析、反馈利用,有可供查阅的评估报告和统计资料。
(四)人事管理1(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法规、规章,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等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岗前教育制度,并依据岗位职责,定期组织绩效考核。
3(建立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均有国家认可的任职资格证书或经过专业培训的结业证书。
4(创新用人机制,改革用人制度,不断探索、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
(五)财务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加强财经纪律。
2(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编制年度预算和决算,专项经费明细,各项报表规范,填报及时。
3(各类会计档案、凭证、帐簿、报表符合会计制度,保存完好。
(五)设备管理1(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计划、审批、采购、验收、入库、领发、保养、维修、报废、更新等。
2(各种设备、器材要建立规范的帐目,主要设备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3(实行计划管理,贵重、精密仪器设备要有适应性、可行性论证。
(六)后勤管理1(保证业务工作的需要,主动、及时服务,随时维护各种设施、设备,保证水、电、气、暖正常供给。
2(健全物品验收、入库、发放、报废等制度。
3(加强车辆管理,定期维修、维护,保证工作用车。
4(保证中心内外环境优美,清洁卫生。
(七)安全管理1(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对易发危险的设备和要害部门有特殊的管理措施,如高压力系统、高压氧仓、氧气供应系统、危险品库、配电室等。
3(有完备的防火、防盗设施和报警装置,标志醒目,定期检查更换。
(八)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1(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
2(建立内外监督机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职工热爱残疾人事业,抵制不正之风,对中心工作满意度定期考核。
四、康复业务场所要求1(康复业务场所应设在易于残疾人方便抵离的地方。
2(康复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60%。
3(通行区域和患者经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设施应体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走廊墙壁应有扶手装置。
4(地板、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易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固安装、正常使用良好和经常检修。
5(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康复场所,色彩设计、装饰应适合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五、设备和器械(一)一级康复中心应根据业务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械1(基本设备诊察床、诊察桌、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出诊箱、注射器、纱布罐、药品柜、紫外线灯、洗衣机、电冰箱、高压灭菌器具等2(康复训练器具训练用垫和床训练用扶梯儿童肋木姿势矫正镜儿童平行杠训练用棍和球常用规格的沙袋和哑铃收录放机儿童用桌椅钻滚桶图形认知组件拼图、插板、玩具木条床(台)梯形椅脑瘫康复用姿势矫正椅踝关节矫正板大、小巴氏球3(智力测评工具、量表、软件和教学、生活服务等器械和设备(二)二、三级中心根据业务范围和技术水平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械1(基本设备显微镜、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器、X光机、灌肠器、供氧装置、紫外线灯、洗衣机、电冰箱、高压灭菌器具等2、运动治疗训练用垫和床训练用扶梯肋木姿势矫正镜训练用棍和球常用规格的沙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常用规格的拐杖平行杠脑瘫康复用球浴脑瘫康复用姿势矫正椅常用规格的轮椅、助行器及儿童用训练器械3(作业治疗沙磨板插板、插件、螺栓、滚筒、训练用球类日常生活训练用具及儿童用训练器械4(理疗中频治疗机低频脉冲电疗机音频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磁疗机颈椎牵引设备腰椎牵引设备5(传统康复治疗针灸用具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按摩用品6(语言治疗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语言治疗和测评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等)7、功能测评关节角度测量仪肌力计肌电图仪平衡仪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血压计8、智力残疾康复智力测评工具、量表、软件打击乐器、电子琴、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设施、器具、工具、家具、电器9、低视力康复国际标准视力表(远用、近用)、低视力专用视力表、助视器配镜箱、各种类型助视器10、辅助器具服务所需要设备、器具种类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六、质量控制各部门按工作规定和操作规程开展各项工作,建立量化考核指标:1、康复病案和康复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2、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0%3、康复床位使用率?60%4、康复器材、设备完好率?80%5、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率?80%6、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