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的翻译活动

合集下载

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1.简述翻译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学者候林平将历史上人们对“翻译”定义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定义:(1)第一阶段是传统语文研究阶段,这时候对翻译的定义是比喻式的,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有令呕秽也”,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如伯乐相马”(2)第二阶段是现代语言学研究阶段。

英国的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言文本材料的替代。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则如下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

(3)第三阶段是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在《翻译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开宗明义,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的文体代替另一种语言的文本过程。

关于翻译的定义中国较为熟悉的有以下几种:1)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了的东西准确而完整的表达出来。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过程。

3)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三世纪中叶罗马对希腊古典作品的翻译,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以形形色色的《圣经》译本的出现为标志。

第三阶段发生于中世纪中期,西方翻译家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其中有大量用阿拉伯文翻译的希腊典籍。

第四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第五阶段发生于文艺复兴后,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翻译家不仅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和当代作品也有很大兴趣,如莎士比亚等,东方文学译品也相继问世。

第六个大发展阶段在二战结束至今。

二战后西方经济稳定为翻译事业提供物质基础,由于时代的演变翻译特点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代大不相同,取得很大进展。

简述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

简述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

简述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五四时期的西方文学翻译,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四运动以刘少奇为首,以“新文化”为口号,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推行新民主文化。

在五四运动时期,翻译西方文学是运动参加者们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海量西方著作在中国出现。

英美作家的著作,尤其是大量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品,被翻译为中文版本,由运动参加者发表在新建立的《新青年》与《求是》等期刊上,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引发了新的思想变革。

五四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正式进入中国,其中包括波柳、米开朗基罗、狄更斯、雨果、塞林格等各国作家,他们的著作被翻译,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贡献。

五四时期的译者,不仅有熟悉欧洲文化的学者,还有一些具有新文化运动主张的优秀学生。

他们把欧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改革和变革的灵感,将欧洲先进思想翻译成中文,使西方文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载体。

此外,在五四时期的翻译运动中,来自海外的译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四时期,海外译者贡献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翻译,其中包括上海的庞梅尔,是第一位翻译狄更斯的中国人,墨西哥的黄梅尔等。

他们把狄更斯的经典小说《双城记》、《石像鬼》等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对狄更斯的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四时期,毛泽东、鲁迅等运动参加者也参与到了西方文学翻译的运动中来,鲁迅曾经说过:“藉着西洋的作品,深深地把清代的蒙昧给驱除出去,把近代文学加以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叫中国文学实现不被外国文学凌驾的胜利。

”他们也把自己的新文化观点和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了翻译工作当中,植入了新的文学思想。

五四时期,西方文学翻译活动启动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翻译活动,把西方文学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新的思想样本,引领了日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推行了它的新民主文化。

五四文学翻译的开拓和完善,也使西方文学走入了中国的每个家庭,使中国读者可以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和思想,从而实现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交流。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林语堂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 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 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 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又改名为语堂,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 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分别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
中国译历史简介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中国的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 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 动,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 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三次翻译高峰(three translation peaks)
• 1)东汉--唐宋时期 • 2)隋唐--明末清初 • 3)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第一次翻译高峰期
• 佛经翻译(sutra translation)
• 释道安首创译场制度,提出著名"五失本,三不易"理论,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 • 天竺人鸠摩罗什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 倾向于意译,注重文质结合,既忠实与原文的神情,能 “以实出华”,他反对译经时用“格义”。 • 玄奘(唐朝佛经翻译达到顶峰),他不但把佛经翻译成汉 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了梵文,成为了第一个 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制定了“五不翻”的原 则,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无此故、顺古故以及生善故。 译文中运用的种种技巧: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 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
第二次翻译高峰期
• 科技翻译(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 代表人物: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 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 这一阶段主要是外国人口译,中国人笔述, 国人选择译品的余地不大,译者对翻译理 论技巧知之不多,所以译作大都有“文义 难精”之弊。

五四运动时期翻译的发展

五四运动时期翻译的发展

5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期总第787期No.2,2020Total of 7871919年5月4日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

它是一场由青年学生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它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也是中国翻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五四运动前后掀起了一股介绍西方的浪潮,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他们输出了大量优秀的译作,为中国翻译史带来了第三次高潮。

追其原因,五四运动时期翻译的发展也离不开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如先进青年学者对西方读物十分渴求,知名学者和翻译家也乐于翻译西方读物,以实现救国理想。

五四运动时期的翻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文化启蒙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先进思想,为共产党的创立和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四运动后的翻译家根据自身的翻译经验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翻译理论,丰富了我国翻译的发展。

1五四运动时期翻译发展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的主要战场虽不在东亚,但日本却趁机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不断侵害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摧残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尊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强权的压榨,政府的无能使中国人民无法忍受屈辱,进而愤起,终于于5月4日爆发。

北京学生的罢课就此拉开五四运动的序幕,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

五四运动开始之前,曾有多位翻译家早已翻译了西方的著作,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中国,间接影响了五四运动的产生。

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为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曾主导维新变法以实现中国的救亡图存。

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大部分作品为政治小说。

翻译家严复也是维新变法的倡导者,为介绍西学,他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

为实现中国思想的革新,严复将西方先进的政治科学民主思想介绍到中国,使中国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能够享受西方思想的洗礼,实现中外文化的碰撞。

翻译的历史概述

翻译的历史概述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的⽂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了。

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

但⽐较⼀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年,即公元⼀四⼋年。

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

⼀ 东汉⾄北宋时期 这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时期,历时约⼀千四百多年。

后汉时安息国⼈安世⾼,他将梵⽂《安般守意经》等九⼗五部佛经译成汉⽂;过些时候娄迦谶来到我国,他也翻译了⼗多部佛经,他的学⽣⽀亮,⽀亮的弟⼦⽀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望的⼈;还有⼀个名叫竺法护的⼈,他也译了⼀百七⼗五部佛经,对佛经的⼴泛流传作出了贡献。

从隋到唐,是我国翻译事业发达的⼀个阶段。

隋代的释彦琮,梵⽂造诣深,并总结出⼀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实践。

释彦琮以后,出现了⼀个翻译巨星⽞奘。

⽞奘于唐太宗贞观⼆年去印度求经,⼗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七部,译出七⼗五部⼀千三百三⼗五卷;并将⽼⼦著作的⼀部分译成梵⽂,成为第⼀个把汉⽂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

⽞奘在翻译理论⽅⾯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须喻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定的指导意义。

北宋时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派⼈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来传法。

宋太宗还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盛况已不如唐初的极盛 时期,到南宋,则渐渐地⾛向衰落。

佛经的翻译 ,对中国影响的是思想和⽂化⽅⾯。

由于佛教思想是⼀种迷信思想,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如亚洲的国家和民族,迷信思想严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

在⽂化上的影响有语⾔、⽂学、学术思想等,尤其在语⾔⽅⾯,⾮常显著,不仅吸收了梵语词,还利⽤汉语构词法创造了许多词,如菩萨、刹那、因缘、天堂、地狱等,语法的长定语、倒装句也多起来。

其他的如⾳韵学、雕刻、建筑、⾳乐、绘画等都有佛教的烙印,敦煌艺术就是明显的例⼦。

⼆ 明朝⾄五四运动时期 这是我国翻译事业进⼊⼀个新的转折性阶段。

第三次翻译高潮

第三次翻译高潮

翻译的题材
• 甲午战争前,翻译的选材主要以科技类著作为主。 •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文化输入由科学技术领域转到社会科学 领域。所以,维新派的西书翻译主要是介绍外国历史,不仅翻译 西方的东西,还翻译日本的东西。其翻译或编撰的书文主要有以 下四个方面:(1)论述某些国家因循守旧、不图自强而导致灭 亡的书籍(如梁启超所译的《波兰灭亡记》);(2)论述某些 国家因维新变法,而使国家昌盛的情况的书籍(如康有为的《日 本维新三十年史》);(3)综合考虑某些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 历史,总结出“尊新必胜,守旧必亡”的规律;(4)为了反对和抵 制人民群众的暴力革命,讲述近世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以警告 清朝统治者,劝其实行变法的书籍。
这一时期的翻译家
• • 严复(1853-1921),字又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 从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到宣统三年,严复潜心译书, 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显然有向国人介绍西方 进步思想之意。所以,严复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严复的译著主要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群 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严复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翻译标准,流传至今近百年 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
• 甲午战争之前,有识之士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他们认为西方的坚船利炮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主 张学习西方制造船炮的技术以增强军事力量。但是,甲午战争的 惨败让国人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更 深层次的原因在社会思想文化、政治及管理制度方面。在这种背 景下,中国的文化输入由科学技术领域转向社会科学领域。 • 纵观甲午战争前后的翻译主导思想,其目的和动机很明确:救国、 强国。所以这次翻译高潮的主导思想就有很强的功利性。这种目 的和动机也就决定了翻译的题材。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

(中国翻译史话)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继安世高、支娄迦谶之后的又一译经大师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忠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翻译中的“会译”(即将几种异译考校对勘,合成一译)体裁,以及用意译取代前期的音译.也均由支谦始。

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罗什倾向意译,其译经重视文质结合,既忠实于原文的神情,读来又妙趣盎然,能“以实出华”,传达原经的文体美和修辞美。

他反对前人译经时用“格义”(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概念比附和传译佛学概念)的方法,创立了一整套佛教术语。

隋唐时期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经不多。

其中彦琮提出“八备”,即做好佛经翻译工作的八项条件,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

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

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

中国近代翻译史

中国近代翻译史

梁启超
▲ 生平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 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 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 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 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经学、法学、伦理学、 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鲁迅
▲ 生平简介:
▲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 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 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 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 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 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着作约 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 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 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 言。
翻译成就
▲ “严译八大名著”: ▲ 赫胥黎的《天演论》 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
《群学肆言》 约翰穆勒《群已权界论》、《名学》甄 克斯《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 耶芳斯的《名 学浅说》 ▲ 翻译理论: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信、达、 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影响 很大。
翻译成就
▲ 最初他在《新小说》杂志发表小说译作,后任《月月 小说》译述编辑,专事西方小说翻译,以西方侦探小 说译介最勤,最早输入并确立“侦探小说”一词,又首创 以白话直译西方小说,并注重儿童读物译介。
▲ 译著有《毒蛇圈》、《八宝匣》、《失舟得舟》、 《左右敌》、《海底沉珠》、《红痣案》、《含冤花》 等多部小说。《一千零一夜》的欧洲译本是在上世纪 初被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个中译本的译者就是周桂笙。

中西方翻译史

中西方翻译史

1.1古代翻译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1.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翻译公元四世纪出现了《圣经》的多种拉丁文译本,其中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1.3中世纪西方翻译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4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

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

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

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西翻译史对比

中西翻译史对比

•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我国的翻 译活动为马列主义思想和世界文学的传播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白话文代替了 文言文,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使东西方 各国优秀文学作品拥有更多的读者, 鲁 迅、瞿秋白、郑振铎、茅盾、郭沫若、成 仿吾、林语堂、朱生豪、艾思奇等学者辛 勤笔耕,不仅翻译了大批世界名著,而且 对翻译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探讨,研 究的范围扩大到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 理学等众多领域, 为我国的翻译理论的 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That’s All
•THANK YOU
共同之处:

一、起源于宗教翻译,对文化渗透力强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 活的一部分。而宗教典籍代表了其发祥地的民族精神和灵性思想, 是各民族信仰和文化的最早的文字存在形式。而且宗教的活力在 于传播,而使之广为流传。在西方,第一次翻译高潮是对于圣经 的翻译,并以罗马帝国征服古希腊后翻译古籍为顶峰。公元前3 世纪,为了长期在外的操希腊语的犹太人阅读和学习“旧约”, 教会决定将希伯来语的圣经译成希腊文。与此同时,教会还开始 大量翻译希腊文学典籍。 虽然宗教在中西方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 宗教翻译给语言、文学、思想形态各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在 圣经译本问世之前,日耳麦语还是一个谜,语言学家们还不清楚 其真实面貌,这足以证明民族语的形成深受圣经翻译的影响。中 国文化更是深受佛经翻译的影响,在思想领域,它既为道教的创 立奠定了基础,又为宋代“新儒学”的形成铺平的道路。在文学 领域,世人大量的摘抄佛经里的寓言与譬喻,魏晋六朝志怪小说 起源于佛经,不仅如此,佛经故事还渗入了元人杂剧中,由此看 出,佛经翻译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大量汉语渗透 佛教词汇,在语言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说,中西方翻译高 潮的第一次来临,极大程度上归功于宗教的推行传播。

第一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doc

第一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doc

第一章我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第一阶段:从周代到东汉桓帝的翻译活动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要进行“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斯大林),就必须通过翻译作为中介手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大国,长期以来,内部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和对外与各个国家的交往,当然少不了翻译。

一、周代原始社会无籍可靠,略有文献的夏商两代,现有史料也失之过简,无从窥测当时的翻译活动。

到了周代,其疆域内杂居着不少异族。

他们在饮食服饰、货币和言语等方面,均与华族不同。

华族要与这么多的异族交往,自然非借助于翻译。

《礼记·王制》载有周代所设翻译东、西、南、北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员的职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故后世称翻译人员为“象寄之才”。

《周礼》中谈到周代规定每七年要将各诸侯国的翻译人员集中到周天子所在地加以训练。

这也是我国典籍中关于培训翻译人员的最早记载。

二、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设有翻译官职,即典客下面的译官。

汉代在交通要道上的西域诸国还设有主要为汉朝使节服务的“译长”之职,在各国设“译长”一至二人不等。

秦汉两代,与北方匈奴打交道最多。

匈奴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与汉语截然不同。

公元前二世纪时,匈奴在于汉朝的战争中失去了祁连山和燕支山,此后在匈奴中流传着这样一支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匈奴没有文字,这便是古匈奴留存下来的唯一的文学作品,其译者无从考察。

第二阶段:东汉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译活动一、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

释迦牟尼(约前565- 前486 )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他原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经六年苦行,在佛陀迦耶的菩提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开始为人说“苦、集、灭、道”“四谛”等教义,信徒尊他为“佛陀” (Buddha: 觉悟着) 。

他的弟子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纪录整理,成为经、律、论“三藏”。

四次翻译高潮

四次翻译高潮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葛薇(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Translation ClimaxesGe Wei(Air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Xi’an, Shaanxi 710051)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Abstract: There are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ed from word-to-word translation to free translation, and then to creative translation by which the translator would combine with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Keywords: translation climax,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history收稿日期:2012-03-10作者简介:葛薇(1982-),女,陕西户县人,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助教,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内翻译史

国内翻译史

•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 • 瞿秋白翻译《国际歌》的时间应该是在 1922和1923年之间。 马列主义的输入,苏 俄及其他进少文化的引进,深刻地影响了 中国革命、中国新文化的发展。
• 朱生豪[1912-1944] 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译莎 剧31部半。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于嘉兴南门一 个没落的小商人家庭,家境贫寒。原名朱文森。兄弟三 人,他为长子。不幸10岁丧母,12岁丧父,孤儿三人, 由早孀的姑母照顾。入学后改名朱森豪。由于学习勤奋, 成绩优秀,1924年7月高小毕业后,插入嘉兴私立秀州 中学初中二年级,酷爱国文,英文。1926年升入秀州高 中,1929年高中毕业,经校方推荐,保送入杭州之江大 学,享受奖学金,主修中国文学,以英文为副科。 他 的主要著作有《朱生豪传》:最正式的传记; 《诗侣 莎魂》:他儿子写的父母传记,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宋清 如在朱生豪去世后几十年中坎坷经历,其坚忍让人敬佩; 《寄在信封里的灵魂》:最开始吸引我的一本书,宋夫 人编写,收集了他给宋清如的书信,敏感浪漫有趣; 《朱生豪小言集》:他的旧友范泉收集的他在报社工作 时发表的言政社论。
• •
五. 新中国成立至今时期 中国的解放,也给翻译工作得到了大解放。 翻译 工作因而进入了一个最兴盛、最光荣的时期。 译品 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品质上都有飞跃发展,翻译理论日 臻完善。 •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 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 于北京去世。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 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 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为攻读 英国文学研究生。 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 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王佐良先生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 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 国文学论文集》,《英语文体学论文集》和《风格和 风格的背后》等,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 《雷雨》(曹禺著),《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 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

浅谈中国翻译史中翻译原则

浅谈中国翻译史中翻译原则

- 24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中国翻译史中翻译原则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樊笑霞【摘要】翻译原则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

不同时期的译者们对如何翻译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提出了不同的翻译原则,这些原则对我国翻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翻译史 翻译原则 运用一、中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1.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的。

从隋代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发达时期。

以玄奘为代表的唐代僧人,十九年间译七十五部佛经,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译成梵文。

2.明末清初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严复等为代表翻译家,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

3.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的翻译活动。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五四”时期,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都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

代表人物有傅雷、鲁迅、瞿秋白等。

二、不同时期的翻译原则古代佛经翻译家之谦和道安主张直译,而鸠摩罗什主张意译。

玄奘提出的翻译标准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19世纪末,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

严复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尤其信已大难矣!故言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题日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信”,译文应抓住全文的主旨,对于词句可以有所颠倒增删,只要不失原意,不必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顺序。

“达”,只信而不达,译了等于没译;只有做到达,才能做到信,要做到达,译者必须先通读全文,认真分析,做到融会贯通,然后再进行翻译,为了表达意愿,可以在词句方面做必要的调整和改动。

[知识]中国古代翻译

[知识]中国古代翻译

中国古代翻译中国最早译事关于不同民族的交往的书面记载,在我国始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之间的夏代。

“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

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关于翻译活动的明确记载,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的周公摄政时期。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

”《周礼?秋官》“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山戎、犬戎、东山皋落氏、姜戎、白狄、赤狄、戎蛮子、鲜虞反舌,夷语与中国相反,故曰反舌。

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职也。

象胥、寄、象、狄鞮、象寄、鞮译、舌人、译、翻、翻译。

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 ? ? ? ? ? ?天子学乐,辨风,制礼,以行政。

? ? ? ? ? ?士学顺,辨言,以遂志。

如此犹恐不济,奈何其小辨乎?”公曰:“不辨,何以为政?”子曰:“辨而不小。

夫小辨破言,小言破义,小义破道,道小不通,通道必简。

是故循弦以观其乐,足以辨风矣;尔雅以观古,足以辨言矣;传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谓简矣。

” --《大戴礼记?小辨》中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一、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二、明末清初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三、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四、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译活动五、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佛教的创立及特点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释迦牟尼世界上成熟最早的一神至尊教。

教义: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存在。

2、因果报应是必然的。

佛教的传入时期“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

还,传其旁身有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

”《魏书?释老志》佛经翻译的发展过程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公元147年-167年)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220-581)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唐代(618-905)达到极盛,北宋(960-1126)时已经衰落,元(1206-1341)以后则是尾声了。

二十世纪英汉翻译在中国的发展-最新文档

二十世纪英汉翻译在中国的发展-最新文档

二十世纪英汉翻译在中国的发展一、晚清及戊戌变法时期翻译的发展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又蕴藏潜力。

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迅速更迭使得传统的社会准则退出历史舞台,各种新事物应运而生。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投向翻译领域,向西方学习以求得出路。

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国内的学者一直抱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对国外的语言及文化并没有过多的兴趣,更不愿向西方学习。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都是一些非汉语母语者在从事着从外文到汉语的翻译,而汉语母语者只是协助他们翻译或者与其合作进行翻译。

由于当时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到十九世纪后半叶,中国军事显然已落后于世界,屡屡战败于西方列强及日本。

战败后,随之而来的震惊、屈辱使得清政府改革派及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引进学习西方的地理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等学科。

该时期即洋务运动时期。

与洋务运动的口号相吻合,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也主要是集中在“自强”与“求富”为目的的译著。

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外国知识的学习由漠然变为趋之若鹜,并逐渐开始有汉语母语者开始专门从事翻译的实践,甚至出现以严复为代表的汉语母语者深入翻译工作。

这一时期的翻译的诸多作品对中国思想进步的人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国内文化由腐朽到崇尚民主和自由的深刻变迁。

二、新小说运动与小说的翻译随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清政府内部的改革派被守旧派所压制。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年轻的维新改革者开始向平民大众寻求支持。

随后发起了新小说运动,该运动使得作为明清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小说,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小说由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成为一方民族复兴的良剂。

一方面,通过小说的教化作用来实现社会变革在西方有过成功的先例。

另一方面,此时的小说对于大众的影响以及其普遍性远远超出古典文学及历史文学,并且对于大众的思想及生活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小说被视为民族振兴的一种理想途径。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

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

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

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同他们谈话。

中国翻译发展史综述

中国翻译发展史综述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中国翻译发展史综述刘傲然1 张卓然2(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中国翻译发展绵延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整个翻译历史,从翻译起源,即佛经翻译的传入,发展至今,中国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以时间为轴,从古代译论、近代译论、现代译论和当代译论四个阶段对中国翻译的发展历史进行综述。

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翻译研究者只有清楚地了解翻译历史,才能为翻译的长足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发展历史;综述翻译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陈福康(1991:49)将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

其中古代时期包括从东汉到宋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近代时期是鸦片战争至清末的西学翻译;现代时期是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的文学翻译,当代即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十年间的议论。

本为将以时间为节点,将古今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各个时期翻译思想的变化与发展,对传统译论进行研究。

一、古代译论(一)东汉至宋朝的佛经翻译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汉译佛经也就成为了中国翻译历史的起源。

在佛经翻译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一直都存在着“文质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间的争论。

佛经翻译初期,翻译理论一般近乎于 “死译”的直译为主,导致译文并不能使用通顺流畅的汉语进行表达。

据此,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理论。

说明道安意识到译文应做到符合国家民众需要,适应不同的时代,同时还不能失去佛教的原旨。

发展至后秦时期,鸠摩罗什成为了意译的主要代表。

他认为译籍应符合汉语习惯的地道汉语表达方式,经文才能为广大百姓所接受。

唐代时期主要代表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理论,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意指译文继续忠实于原文,又需要通俗易懂。

由此可见,这时候的翻译理论已经发展成为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佛经翻译以东汉末年为起点,唐朝到达鼎盛时期,宋代得到完善之后进入尾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林语堂将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看待。
认为翻译艺术依赖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译者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通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
2.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讨论翻译需研究其文字及心理问题。
3.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美。
4.提出“忠实”可分为四等,即“直译”、“死译”、“意译”、“胡译“。
赵景深(1902—1985):祖籍四川宜宾,生于浙江丽水。1922年秋任新民意报社文学副刊编辑,并任文学团 体绿波社社长,编过《微波》、《蚊纹》、《绿波周报》等刊物,并向郑振铎编 的《儿童世界》、《文学旬刊》投稿。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秋到湖南第一师范任 教。1925年回上海,任上海大学教授。1927年 任开明书店编辑,并主编《文学周报》。1930年开始任北新书局总编辑,直至1951年。1930 年还曾主编《现代文学》,并任复旦大学教授。1942年曾主编《戏曲》。解放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1924年翻译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火绒匣》、《白鹄》等,是较早把安徒生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以后还翻译了俄国作 家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
(一)提出了翻译西洋文学名著的两条方法:一是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二是全用白话翻译。
(二)主张翻译应努力做到明白流畅。
(三)翻译文章时,译者有“三重责任”。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笔名语堂。福建龙溪人。从小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英语和西方语言学造诣很深。
《论翻译》: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翻译了托尔斯泰、果戈里、契诃夫等人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直接从俄文翻译俄国文学作品的译者之一。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这样的直译,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出来的白话来写。
……严又陵译须“信达雅”,文必“夏殷周”,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达”!
……翻译可以做到又信又顺。
四、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的翻译活动
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
五四运动开始了用白话文翻译的时代,其范围急剧扩大,由科技著作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由小说扩展到诗歌、剧本、文艺理论的翻译,翻译作品开始为普通人接受。
代表人物:胡适、林语堂、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胡洪騂 ,字适之,他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和哲学家。胡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五)反对乱译,提倡翻译批评。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5.提出好的翻译应该是以句为主体的“句译”,而不是以字为主体的“字译”。
6.提出了关于翻译的“忠实标准”的四项意义。
清末民初翻译界的情况:混乱
鲁迅观点介绍:
(一)翻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革命服务,二是供大家参考。
(二)主张“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三)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四)复译很பைடு நூலகம்必要。
杨晋豪(1910~1993)?字寿清,号青涛。笔名杨非、杨光政。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市人。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政治系。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被捕,1933年进北新书局任编辑,曾主编《出版消息》半月刊、《小学生》半月刊。30年代连续四年编辑《中国文艺年鉴》。1946年,出版《中国出版界简史》,是今人撰写的第一本中国出版史。建国后,在上海第二纺织学院任讲师。1957年调上海师范学院任教,1993年12月24日逝世。著有《现阶段的中国文艺问题》、《中国出版界简史》等10多种,译有《社会科学概论》、《蓝腰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