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24北大版)
五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24北大版)五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24北大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本内容根据2024北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择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进行教学,如《将相和》、《草船借箭》等。
2. 传统文化知识(1)古代文化常识:如“五经”、“五常”、“五行”等。
(2)古代文学艺术: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3)古代科技发明:如四大发明、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4)古代历史人物:如孔子、墨子、李白、杜甫等。
(5)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6)传统俗:如拜年、贴对联、包饺子、赛龙舟等。
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书籍,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研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每周一节课,共计16周,每节课40分钟。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六、教学资源1. 课本:2024北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目: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书籍。
3. 网络资源: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相关视频资料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介绍古代文化常识。
第3-4周:研究古代文学艺术。
第5-6周:了解古代科技发明。
第7-8周:讲述古代历史人物。
第9-10周:介绍传统节日。
第11-12周:了解传统俗。
第13-16周:课外阅读分享与讨论。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的初步设想,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这份教学计划能对学生有所帮助,让他们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的智慧,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传统乐器、传统戏剧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中国传统乐器:古筝、二胡等。
3.中国传统戏剧:京剧、评剧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和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特点。
2.难点:学习和演奏传统乐器。
四、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教学PPT。
2.传统乐器示范视频或录音。
3.相关传统戏剧的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中国传统节日1.利用幻灯片或教学PPT,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2.分别介绍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重要活动。
3.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
4.布置作业: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作文介绍该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第二课时:学习中国传统乐器1.向学生展示古筝和二胡的图片,并简要介绍这两种传统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播放传统乐器的演奏示范视频或录音,让学生感受传统乐器的美妙音色。
3.分组演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给定时间内自由使用一些简单乐器或众声合唱,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4.引导学生讨论各种传统乐器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尝试学习和演奏其中一种传统乐器。
第三课时:探索中国传统戏剧1.以京剧和评剧为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播放相关传统戏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3.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戏剧中的经典场景进行表演,并进行同学评议。
4.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之间的差异,并讨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学生课后提交的作业和小组表演的评议意见。
3.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制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进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现、艺术制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聪慧的启迪,对培育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骄傲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本中经典古诗文,能默写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老师的指导和援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的思想感情和观点立场,品尝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针对所学诗文中的观点进行争论,能结合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明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4、能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5、能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当地某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能谈出自己对该历史文化名人的看法;在广泛沟通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自己最喜爱的历史文化名人,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6、能依据学习内容写读书笔记,能依据实地考察所得写出考察简报,能依据有关资料编辑班级或校内报刊等。
7、继续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修养。
8、能自主搜集名胜古迹和传统民俗的相关资料,能向同学介绍某一名胜古迹或传统民俗的有关知识,能结合实际体验谈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9、能依据所学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能自主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传统文化考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竞赛、传统文化摄影展等活动。
10、能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育喜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汲取传统文化的聪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5篇)
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5篇)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精选15篇)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篇2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男学生比较熟悉,了解一些比较简单的战略,学生的兴趣比较高。
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篇3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姜尚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姜太公是怎样出山的?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姜太公的书,领略他的远见卓识吧!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姜太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学生对他的了解比较多,学习起来吧较容易。
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篇4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塞翁失马》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最新五年级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计划上课讲义
五年级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学重点;1.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大体了解其意思;3.了解传统文明礼五年级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
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在“人物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李,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李,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023年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2.中国传统习俗:燃放鞭炮、贴福字、包饺子、踩高跷等;3.中国传统手工艺:剪纸、泥塑、木雕等;4.中国传统戏曲:京剧、黄梅戏、评剧等;5.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杂技、舞剑等;6.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园林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传统文化的背景、特点和重要内容;2.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实践活动,如包饺子、剪纸等;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传统文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观摩欣赏法:观看相关视频、图片,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节1.教师讲解春节历史渊源和重要习俗;2.学生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3.学生制作春节布置品,如剪纸、灯笼等。
第二课时:清明节1.教师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活动;2.学生观看清明节祭拜祖先的仪式,了解尊重祖先的传统;3.学生进行清明节的实践活动,如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第三课时:端午节1.教师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学生观看端午节龙舟赛的视频,了解端午节的活动形式;3.学生制作粽子,体验包粽子的传统习俗。
第四课时:中秋节1.教师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2.学生欣赏中秋节的月亮和中秋赏月诗词;3.学生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如月饼盒、灯笼等。
第五课时:重阳节1.教师讲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活动;2.学生观摩重阳节登高的活动,了解重阳节的习俗;3.学生制作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如重阳糕等。
第六课时:传统手工艺1.教师介绍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种类和特点;2.学生亲自操作体验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泥塑等;3.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展览交流。
第七课时:传统戏曲1.教师介绍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和特点;2.学生观看京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的表演视频;3.学生分组表演传统戏曲片段。
【多篇】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让学生通过接触、记诵一些简单的典故、绘本启智等,重在对学生传统礼义规范的熏染与培养,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范有初步的认知和践行。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训练学生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德育目标1.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礼貌待人,理解他人,懂得感恩。
2.使学生喜欢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四、教学内容一年级传统文化主要以蒙学经典中的格言、章句诵读为主,着眼于培养学生好学、习礼、孝亲、尊师、友善、诚信、勤劳等方面的优秀美德,养成善良、谦恭、俭朴、礼让的优秀品格。
一年级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知礼守规、“尊师敬长”、“入则孝亲”、“亲和友善”。
本学年主要完成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
五、教学措施1.以诵读为主,教学形式多样化。
穿插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经验。
通过绘本启智,让学生读一个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受到启发。
开展诗词大会和讲故事比赛。
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4.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人人熟读成诵的目标。
2023年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案
2023年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绘画: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观察和模仿传统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2. 中国传统音乐:通过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曲目,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3. 中国传统戏曲:介绍中国传统戏曲的种类和演出形式,通过学习基本的表演技巧和台词配音,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4. 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中国传统绘画欣赏1. 通过幻灯片和展示实物,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欣赏和分析经典传统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元素。
3. 学生进行仿写练习,通过模仿传统绘画作品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第二课:中国传统音乐欣赏与表演1. 通过播放音乐录音和现场表演,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曲目,了解传统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 学生进行合唱和乐器演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3. 学生小组合作,编排表演节目,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艺。
第三课:中国传统戏曲体验1. 通过观看视频和实地观摩,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种类和演出形式。
2. 学生学习基本的表演技巧和台词配音,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学生分组合作,编排戏曲小品,进行小剧场表演。
第四课:中国传统节日体验1. 学生自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制作展板或PPT进行展示。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精选17篇)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精选17篇)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在“人物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温馨点击”不仅介绍了作者、作品及相关的知识,而且揭示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活动广角”以对话的形式提示了学习要求,并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加深认识;最后通过“成长阶梯”这一环节检验学习情况,促进形成和发展。
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三、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四、教学难点: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五、教学措施:1、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2023年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概念;2.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和代表性人物;3.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价值观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重要价值观,如仁爱、孝顺、诚信等。
2.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论语》、《大学》、《中庸》等。
3.中国古代文人和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杜甫、白居易等。
4.传统节日和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
5.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京剧、民间音乐、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欣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价值观以及代表性作品和人物。
2.互动交流法: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3.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欣赏传统音乐等。
4.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计划1.第一课时: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教学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第二课时: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名称和作者,感受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
3.第三课时:中国古代文人和代表性人物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特点和代表性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贡献。
4.第四课时:传统节日和习俗教学目标: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由来和意义,感受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第五课时: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教学目标:了解传统艺术的种类和特点,学习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欣赏方法。
6.第六课时:情景模拟活动教学目标: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讨论的质量和问题的回答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中小学2024年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中小学2024年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
针对2024年的教学计划,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一、理念与目标1.1 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方面的重要性。
1.2 目标: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民族自信与自豪感的合格公民。
二、教材选用2.1 精选经典教材和文献,包括古诗词、古典文学、古代典籍等。
2.2 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兴趣启发和应用实践。
同时要兼顾地方特色和全国统一要求。
三、教学模块设计3.1 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3.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3.1.2 祖国各地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3.1.3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
3.2 诗词与古典文学3.2.1 名篇选读,了解优秀古文化人物及其作品。
3.2.2 背诵经典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2.3 探索古代传统文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3.3 历史传统与古代文明3.3.1 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历程及代表性作品。
3.3.2 古代科技与发明,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经典发明。
3.3.3 古代艺术与建筑,了解古代艺术和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3.4 哲学与思想3.4.1 思想的演进与发展,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3.4.2 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3.4.3 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4.1 教学方法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践、体验、观摩等。
4.2 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技术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4.3 与当地文化机构和社区合作,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和参观学习活动。
五、评价与考核5.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日常评价。
5.2 配置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考纲,体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和考查。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分为四个部分《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名人长廊”: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姜尚”“管仲”“孙武”“司马迁”“苏武“五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了解济南、崂山等名胜。
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本章节主要分为“对联”和“成语”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小学生对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是进行古诗文诵读的良好途径。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工作计划
## 目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
### 1. 课内教学:
- 设立专题课程: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 组织亲身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等场所,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组织传统文化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 2. 校园文化建设:
- 设立传统文化角落:在校园内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展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艺术品等,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和探索。
- 组织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传统文化爱好者:成立传统文化社团或兴趣小组,提供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并定期举办展示活动。
### 3. 家庭教育:
- 发放传统文化读物:向学生家长发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读物,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和探索。
- 召开家长会:主题为传统文化的家长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增进家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 提倡传统文化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包饺子、剪纸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体验。
## 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 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 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培养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3. 学校内外形成传统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得到全面发展,师生家长共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演变的基本脉络。
3.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通过介绍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和特色。
2.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中国画、中国剪纸、中国结等。
通过观赏和学习相关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中国传统建筑:如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和魅力。
4.中国传统文学:包括古诗词、传统童谣、寓言故事等。
通过朗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5.中国传统服饰:如汉族传统服饰、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等。
通过学习传统服饰的样式和特点,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现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讨,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3.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相关的传统文化场所,如博物馆、古建筑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基本常识。
第二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第三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第四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第五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第六周:学习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画。
第七周:学习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剪纸。
第八周:学习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结。
第九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
第十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庙宇。
第十一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园林。
第十二周:学习中国传统文学,古诗词。
第十三周:学习中国传统文学,传统童谣。
第十四周:学习中国传统文学,寓言故事。
第十五周:学习中国传统服饰,汉族传统服饰。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诗词、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鉴赏教学诗词:《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教学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
教学重点: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学会运用成语。
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习俗教学内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4. 第四单元:历史人物故事教学人物:诸葛亮、孙悟空、岳飞等。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传承优秀传统。
5. 第五单元:民间艺术教学内容:剪纸、泥塑、京剧等民间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欣赏民间艺术的美,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作品展示:让学生提交文化作品,如诗词、成语故事、民间艺术等,以此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时间安排1. 每单元教学时间为2周,每周5课时。
2. 总共10周,共计40课时。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传统文化教程》2. 参考书目:《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等。
3.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4. 教具:投影仪、白板、卡片、剪纸、泥塑材料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诗词、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02X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范文
202X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范文202X年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2.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历史、地理、人物知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通过参观、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课堂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2)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艺术。
(3)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
(4)中国传统手工艺。
(5)中国传统戏剧。
2.实践活动内容(1)参观传统文化相关展览。
(2)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三、教学方法:第1页/共4页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引导,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和讨论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体验:通过参观展览、实地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提高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学前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2)教师通过课件和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起源、习俗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3)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制作一张宣传海报,介绍这个节日的意义和习俗。
(4)学生报告自己小组制作的海报,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第二课时: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艺术(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分类,如山水画、花鸟画等,给学生播放相关艺术作品的视频。
(2)教师向学生演示中国传统书法的写字技巧和规范,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3)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传统绘画或书法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制作一个展板,展示这个作品的特点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4)学生报告自己小组制作的展板,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研究现代语文知识上。
然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正是研究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这套教材丰富多彩,让我们畅游于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中,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教诲。
在“人物长廊”中,我们会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自尊、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中,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
在“艺术乐园”中,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民族艺术。
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典范性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趣味性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研究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研究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启蒙性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
四)开放性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研究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7篇)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7篇)传统文化教学打算篇1一、学情分析:同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一班级,同学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同学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爱好,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同学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民间传奇、历法与生肖、诗词诵读〔一〕、消遣体育、曲艺与杂技、诗词诵读〔二〕、中华河流、政治人物、诗词诵读〔三〕共十个单元,35个课时。
〔三〕教材编排原则: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学问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到达提高同学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详细表达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同学的年龄特点和爱好特点,营造深厚的探究实践气氛。
2、以提升同学素养为目的,逐步培育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意培育同学的探究学习力量,培育其初步的探究学习力量,形成其主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留意的问题:1、要关注同学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符合同学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育同学良好的品德。
2、要敬重同学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提倡讨论性学习方式。
3、要表达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同学的情感体验。
5、注意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四、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等五、教法学法: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商量法。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思想的传承。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
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
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
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二、学习目标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3.拓宽学生知识面。
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
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
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
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三、重点难点改变行为,提高修养。
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
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
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四、学习措施1、随时随地诵读。
“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
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3、限时诵读。
如每日诵读半小时。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4、诵读。
回家后,家长可带动孩子诵读,既能培养亲情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与家人分享5、乐诵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__-__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兴安街道城关小学五年级__年2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四个部分>.>>>〝名人长廊〞: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姜尚〞〝管仲〞〝孙武〞〝司马迁〞〝苏武〝五位历史名人的故事.〝名胜佳境〞:了解济南.崂山等名胜.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对联〞和〝成语〞两个部分.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目标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三.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2.养成良好品德.四.教法学法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五.课时安排每周一节扩展阅读:青岛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名胜佳境〞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教学难点: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课时安排第三单元名胜游踪济南泉城济南2课时佛教名山千佛山2课时名泉之冠趵突泉2课时泉城明珠大明湖2课时崂山海上名山2课时崂山名瀑龙潭瀑2课时第四单元对联妙联集锦2课时读书名联2课时成语成语探源1课时成语诗画1课时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把文章读通顺.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1.泉城济南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板书:泉城济南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五.成长阶梯:1.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济南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2.佛教名山千佛山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佛山.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活动广角:千佛山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千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请听这幅对联:〝秋水一湖,满贮五三烈士血;佛山万仞,可作国耻纪念碑.〞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千佛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爬一爬千佛山,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板书设计:千佛山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3.名泉之冠趵突泉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吗趵突泉?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趵突泉,看看趵突泉有多美.板书:名泉之冠趵突泉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名泉之冠趵突泉.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活动广角:趵突泉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趵突泉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趵突泉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趵突泉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4.泉城明珠大明湖教学过程:泉城明珠大明湖介绍;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活动广角:大明湖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大明湖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大明湖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大明湖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崂山----海上名山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人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活动广角: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崂山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崂山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崂山名瀑龙潭瀑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读一读:温馨点击:崂山八水河中游,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北九水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九水明漪〞为崂山十二胜景之一.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四.全班交流.拓展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五.成长阶梯1.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2.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妙联集锦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对联的由来及妙趣.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对联的妙趣.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二.品读温馨点击,对对联有进一步的了解.三.活动广角:1.把这些对联读几遍,同桌试着对一对,一定很有趣.2.讲出下面对联中包含的七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如果讲不出就去请教别人或查找资料.四.交流学习心得.五.教师小结.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读书名联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有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联.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这些读书名联.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二.品读温馨点击,对读书名联的来历有进一步的了解.三.活动广角:1.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名人读书联背下来.2.自己动手把这些对联做成书签.3.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副作为座右铭.4.你能看出以下两副对联是哪种商店的吗?请你也去抄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联,和同学们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也可以试着写一副.四.交流学习心得.五.教师小结.成语探源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对照书边的注释体会文章的意思.读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什么是成语?它的来源有哪些?阅读成语故事有什么好处?三.活动广角1.把〝指鹿为马〞这个历史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试着用一用这个成语.2.下面这些成语都来源于史书上有记载的历史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不清楚的你去查阅一下资料.3.下面这些唐宋诗句,都与成语有关,你能写出这些成语吗?四.教师小结.成语诗画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根据成语故事来为成语配上图画.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体会书上为成语配画的方法.看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来源及有关它的知识.三.活动广角1.读一读.演一演〝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并查阅一下它的来源.2.你知道下列成语故事吗?能从中选一两个给它配上诗或画吗?3.搞一个成语大接龙的比赛,看谁的龙最长!四.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