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卷解放战争(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卷: 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 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A. 北平
B. 锦州
C. 沈阳
D. 天津
2.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 重庆
B. 南京
C. 上海
D. 延安
3.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4. 《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A. 解放了东北全境
B.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 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
A. 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 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 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 千里渡江、摧枯拉朽
7.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8.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9.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渡江战役
10.“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
A. 南京
B. 北平
C. 上海
D. 重庆
11. 如图为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
A. 消灭国民党主力
B. 推翻国民党统治
C. 建立新中国
D. 实现国家统一
12. 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3.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A. 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4.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
A. 全面内战爆发
B. 战略进攻开始
C. 战略决战到来
D. 渡江战役开始
15.A图是发表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歼强敌
B.千里挺进大別山
C.关门打狗战辽沈
D.大军合力战平津
16.“此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此战”标志着()
A.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 淮海战役结束
D.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7. 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18.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B.
C. D.
19.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张学良
B. 佟麟阁
C. 李宗仁
D. 傅作义
20.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A. 《双十协定》的签订,维护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B.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二、材料分析题
21. 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动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毛泽东,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在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摘自【德】曼费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