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提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提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提纲“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提纲,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史必修二必考要点提纲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中共八大内容: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②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这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内容:①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②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随后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率先开始的地区:安徽、四川等省。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方面,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的世界主义建设道路(教案)(1)1.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的世界主义建设道路(教案)(1)1.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1)1第四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学目标】能复述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功探索与失误的基本史实;能复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能分析其原因和历史意义;能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重、难点】重点: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难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失误;“一五计划”;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PPT【教学方法】讲述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知识整合一、知识网络二、综合提升1、过渡时期:1)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认识“一五”计划的特点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集中发展重工业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容,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的表现。

A、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注意协调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B、计划具有指导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A、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B、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因此被比喻为“一体两翼”。

2、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6年探索中的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1)核心问题:A、建国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经验教训:A、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B、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必修2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必修2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2、实施: 1953 年—— 1957 年() 3、成就: (1)鞍钢三大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2)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P51) ㈠、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 年制定,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
四、经济体制改革( P54-57)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②、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平拔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而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仍然坚持“两 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 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D)
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4.2011 年 3 月 21 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之夜”主题晚宴,主题之一是“江苏愿与各国朋友一
起,加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友好合作”。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框架
3
2015 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 -必修 2
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链时间轴
4
2015 届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资料 -必修 2
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 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 A )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过程: ①、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复习与巩固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①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①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④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②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③大众传媒的发展知识经纬要点精析 要点一: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原因:①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②国内市场的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③自然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2)表现:①出现了“织”与“耕”的分离(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②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

(3)影响: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近代企业的出现(1)外资企业的建立: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

(2)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洋务企业①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②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

③评价:洋务企业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洋务企业在创办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曲折发展历程①产生:19世纪70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下出现。

②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使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知识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了解“一五”计划1、基本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⑴优先发展重工业。

⑵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社建与社改造并举)。

3、重心:东北地区4、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5、成就:超额完成。

工业建设方面: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理解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①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②政策:和平赎买(创举)(3)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4)意义: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易混(错)警示】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三)了解中共八大(1)背景:随着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时间:1956年秋(3)主要内容:①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四)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1)时间:1958年(2)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3)表现: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农业上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上以钢为纲,大炼钢铁。

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1)前提: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2)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3)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4)主要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5)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1)内容(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方法:农业、手工业,都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结果: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影响: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B.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时期】探索与失误并存1.成功的探索: A.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B.1960年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中共八大的内容: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但是八大的路线未能坚持)2、失误的探索:【表现】:(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运动:1958年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特点:高速度(超英赶美)、高指标农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全国上下大炼钢铁过失: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3)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过失: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原理;【后果】: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农业生产落后;二者是造成1959—1961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知识梳理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知识梳理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 了解“一五”计划(19531957年)(1) 目的:为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2) 特点: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一化三改造)(3)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以重工业为主)||。

(4)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 理解三大改造(1) 含义:国家1953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

(2) 方针:农业、手工业组成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

(3) 意义: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 了解中共八大(1) 概况: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2) 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 内容: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前提下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指出当时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 评价: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未能坚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1.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 1978年12月||,北京||。

(2) 内容:①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

③实行改革开放(首创)||。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①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的束缚)、经济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和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2):第四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2):第四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 过渡时期★★★重点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重点3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重点4 改革开放新时期★★★★重点详解:重点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要点解读】(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时间:1949年—1952年2、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2)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3)合理调整工商业。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1、过渡时期总路线(1)时间:1953年制定。

(2)内容: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2、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A、农业: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B、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C、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5)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变革)(6)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7)结果:到1956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意义: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提出: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2、实施:1953年——1957年3、成就:①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工业建设的。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历史课件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小结课件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历史课件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小结课件

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 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2)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 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 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 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 工业开始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 革开放的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 把企业推向市场。
成才之路 ·历史
人教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1 知识图解 2 专题归纳
知识图解
专题归纳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土地 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 土地制度严重 阻碍生产力发 展
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 实行农民 产力,促进 土地私有 了农业发展 制
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 转变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
(1)内容: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单一公有 制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 实现现代化。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 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一 定的积极作பைடு நூலகம்,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单元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单元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课件

内容
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 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影响
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 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责任制)
的决定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 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 式,实行分户经营、自 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推 动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
12
合作探究三: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近代对外开放
现代对外开放
背景 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 实行的
★教训(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经济
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调整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3)必须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4)要坚持民主集中
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11
分析背景
反思影响
识记过程
3
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 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
夯实基础(自主学习、重点突破、知识体系)
●请同学们阅读必修二第七元(62-------91页)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填空)
参考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优先发展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长春。 1953年到1956年;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 义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赎买的政策。<二>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八字方针。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十年文革: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

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1)过程: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②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中共八大A、时间:1956年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影响: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B、“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详参P57最后一段。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问题思考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我国 “ 一五” 计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并分析这 一特点的成因。 提示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因:重工业基
提示
2.三大改造 史料 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 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思维点拨 易混易错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 文化大革命 ”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 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规章制度 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 “闹革命”。 3.调整 (1)周恩来:1971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 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 苏局面。
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提示
史论总结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 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 产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 帝国主义 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 搜刮,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到1952年, 工农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 恢复工作。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纵观历史二、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一) 1949 年—— 1956 年,过渡时期1、 1949 年—— 1952 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意义:为国家开展创造了条件。

2、 1953 年—— 1956 年,一五计划(1)前提:、(2)内容:“一化三改”A.“一化”:。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为奠定了初步基础。

B.“三改”:国家对、、进行改造。

意义: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二) 1956 年—— 1966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尚未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1、中共八大(1956 年)( 1)内容:在八大会议中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指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2、“左”倾错误出现( 1)表现:A. 指导思想: 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生产力的冒进:(1958 年)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C.生产关系的冒进:( 1959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2)危害: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B. 1959 年—— 1961 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 60 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背景: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2)方针政策:“、、、”。

( 3)结果: 1962 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三) 1966 年—— 1976 年,“文革”时期1966 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5长春市十一高中历史单元知识梳理 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5长春市十一高中历史单元知识梳理 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知识梳理卷知识点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步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长期战争的破坏)2、概况:(1)恢复国民经济措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统一全国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工矿企业民主改革。

效果: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完成国民经济 的恢复工作。

意义:为国家开展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2)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落后,无从发展, 而且门类残缺不全;内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既是内容也是特点),东北地区建立一批重点工业工程;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同时进行;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意义:①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3)三大改造(1953~1956)背景: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任务。

方式:①合作化——对农业、手工业; ②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重要补充:土地改革(1950~1952)背景:建国初,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农民无地或少地;法律依据: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士地所有制;意义: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实施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高一历史组 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学案:单元总结: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学案:单元总结: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总结一、曲折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底)(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①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①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①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①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②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二、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②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③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纵观历史二、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一)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1、1949年——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意义:为国家开展创造了条件。

2、1953年——1956年,一五计划(1)前提:、(2)内容:“一化三改”A. “一化”:。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为奠定了初步基础。

B. “三改”:国家对、、进行改造。

意义: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二)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1)内容:在八大会议中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指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2、“左”倾错误出现(1)表现:A.指导思想:1958“鼓足干劲、。

B.生产力的冒进:(1958C.生产关系的冒进:(1959(2)危害: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B.1959年——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60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背景: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2)方针政策:“、、、”。

(3)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三)1966年——1976年,“文革”时期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年、年,、分别主持中央正常工作,使国民经济有所好转。

(四)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内容、意义)(1)时间:(2)内容:(3)意义:(一个转折两个起点)2、特点: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3、措施:对内实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过渡时期总路线:⑴时间:1953年提出⑵内容: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2.“一五”计划:⑴时间:1953年到1957年⑵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三大改造:①从1953年到1956年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了改造.②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4.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①时间:1956年召开②内容:敌我矛盾已经解决,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形势.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及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大跃进运动: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接着,全国农村大办人民公社。

③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提高生产力,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④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问题.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①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国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②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弃.③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三、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掀起的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重难点知识解析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重难点知识解析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重难点知识解析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过渡时期总路线;2、“一五”计划;3、三大改造;4、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评价: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重难点解析】1、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的区别“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一五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历史因素:近代重工业基础极端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现实需要: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苏联经验:苏联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主要内容:2、意义: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

(1)新道路: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2)新时期:开始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3)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国有企业改革;(1)原则: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2)第一阶段:1984年~1992年(政策性调整阶段)——原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弊端表现: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危害: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纵观历史
二、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1、1949年——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意义:为国家开展创造了条件。

2、1953年——1956年,一五计划
(1)前提:、
(2)内容:“一化三改”
A. “一化”:。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为奠定了初步基础。

B. “三改”:国家对、、进行改造。

意义: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二)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1
;。

2、“左”倾错误出现
(1)表现:
A.指导思想:1958。

B.生产力的冒进:(
办农业。

C.生产关系的冒进:(1959
(2)危害: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B.1959年——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60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2)方针政策:“、、、”。

(3)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三)1966年——1976年,“文革”时期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年、年,、分别主持中央正常工作,使国民经济有所好转。

(四)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转折两个起点)
2、特点: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3、措施:对内实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1)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A.农村(1978年开始)
a.措施:
b.意义:
B.城市(1984年以后)
a.措施:中心环节:;管理体制:
;所有制:
;分配:。

b.意义:
C.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建立的过程
1992年初南方谈话提出——1992年10月十四大确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展——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21世纪初基本建立
(2)对外:开放
a.过程:
●1980年,设立、、、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4年,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相继开辟为。

●1988年,划出海南岛,设置
●年,开放开放,它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
标志。

b.体系:
形成、、、、
、的开放体系。

c.特点:、、
补充完善(自主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