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知识点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纵观历史

二、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1、1949年——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意义:为国家开展创造了条件。

2、1953年——1956年,一五计划

(1)前提:、

(2)内容:“一化三改”

A. “一化”:。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为奠定了初步基础。

B. “三改”:国家对、、进行改造。意义: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二)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1

;。

2、“左”倾错误出现

(1)表现:

A.指导思想:1958

B.生产力的冒进:(

办农业。

C.生产关系的冒进:(1959

(2)危害: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B.1959年——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60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2)方针政策:“、、、”。

(3)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三)1966年——1976年,“文革”时期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年、年,、分别主持中央正常工作,使国民经济有所好转。

(四)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转折两个起点)

2、特点: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3、措施:对内实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1)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A.农村(1978年开始)

a.措施:

b.意义:

B.城市(1984年以后)

a.措施:中心环节:;管理体制:

;所有制:

;分配:

b.意义:

C.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建立的过程

1992年初南方谈话提出——1992年10月十四大确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展——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21世纪初基本建立

(2)对外:开放

a.过程:

●1980年,设立、、、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4年,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相继开辟为。

●1988年,划出海南岛,设置

●年,开放开放,它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

标志。

b.体系:

形成、、、、

、的开放体系。

c.特点:、、

补充完善(自主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