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专题02相互作用备考强化训练4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学案新人教版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1.力、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方向:竖直向下.(4)重心.①定义: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②重心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答案:C二、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1)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3.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2.(2019·盐城模拟)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图示时刻物体受到斜面摩擦力的大小为()A.mg sin θB.μmg sin θC.μmg cos θD.mg cos θ解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则大小为F f=μF N;而F N=mg cos θ;故摩擦力大小F f=μmg cos θ,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三、摩擦力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名称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μ=F fF N. (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3.(多选)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答案:A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特体.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弹力和摩擦力是接触力.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是非接触力.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1.“三法”判断弹力的有无2.常见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典例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球.试分析下列几种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处于静止状态;(2)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小车以大小为g tan α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思维点拨] 小球受重力和杆对球的作用力,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是不确定的,但合力可以确定.解析:(1)处于静止状态时,小球所受的重力与杆对球的弹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 =mg,方向竖直向上.(2)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的合力F合=ma,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则F=m a2+g2;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mg F 合=g a. (3)当a =g tan α时,tan θ=g a =1tan α,所以θ与α互余,F 沿杆向上;则F =mgcos α.答案:(1)mg 竖直向上 (2)m a 2+g 2与水平方向夹角θ满足tan θ=ga(3)mgcos α沿杆向上轻杆弹力的确定方法杆的弹力与绳的弹力不同,绳的弹力始终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但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可以理解为“按需提供”,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考点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1.明晰“三个方向”(1)静摩擦力的方向.转换对象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相对运动”的含义是指相对跟它接触的物体而言,与运动方向(对地)无必然联系.3.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公式法若μ已知,则F=μF N,F N是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状态法若μ未知,可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解.②物体有加速度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解.③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其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但通常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典例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相连(细绳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重合).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 N.g取9.8 m/s2,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9.8 N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下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3 N,方向竖直向上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思维点拨]题干关键获取信息1.0 kg的物体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1=mg sin 30°=4.9 N,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2=mg cos 30°=4.9 3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 N细绳对物体有沿斜面向上9.8 N的拉力物体静止在沿斜面方向与垂直斜面方向应用平衡条件列方程f件有F+F f-mg sin 30°=0,F N-mg cos 30°=0,解得F f=-4.9 N,F N=4.9 3 N,则F f 方向沿斜面向下,F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选项B正确,A、C、D错误.答案:B计算摩擦力大小的注意点1.分清摩擦力的性质: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F f=μF N计算.2.找准正压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 f=μF N计算,其中的F N表示正压力,即使水平面时,F N与重力G大小也不一定相等.3.静摩擦力大小计算: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 f≤F m.考点三摩擦力的突变问题1.摩擦力的突变方式静→静突变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突变时,两物体仍然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发生突变动→动突变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滑动的过程中,若相对运动方向变了,则滑动摩擦力方向也发生突变,突变点常常为两物体相对速度为零时静→动突变物体相对静止,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不能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为滑动摩擦力,突变点常常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动→静突变两物体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若相对速度变为零,则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突变点常常为两物体相对速度刚好为零时(1)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和“刚好”等关键词时,一般隐藏着摩擦力突变的临界问题.题意中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这可能导致摩擦力突变,则该物理量突变时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2)存在静摩擦力的情景中,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改变的分界点.典例表面粗糙的长直木板的上表面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角度α变化的图象是下列图中的()A BC D[思维点拨] 本题中物体先受静摩擦力作用,大小按正弦规律变化,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按余弦规律变化.解析:法一:过程分析法木板由水平位置刚开始转动时,α=0,F f 静=0.从木板开始转动到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前,木块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由于木板缓慢转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f 静=mg sin α,因此,静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增大,它们满足正弦规律变化.木块相对于木板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木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 f max .α继续增大,木块将开始滑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且满足F f max >F f 滑.木块相对于木板开始滑动后,F f 滑=μmg cos α,此时,滑动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减小,满足余弦规律变化.最后,α=π2,F f 滑=0.综上分析可知选项C 正确. 法二:特殊位置法本题选两个特殊位置也可方便地求解,具体分析见下表特殊位置 分析过程木板刚开始转动时此时木块与木板无摩擦,即F f 静=0,故选项A 错误木板相对于木板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 木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且大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即F f max >F f 滑,故选项B 、D 错误答案:C1.此类问题涉及的过程较为复杂,采用特殊位置法比采用过程分析法更为简单.2.分析静摩擦力大小一般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一般用公式F f =μF N .1.(多选)如图甲所示,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 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 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接力传感器和物体A 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 =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kt (k 为常数)作用在B 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 、t 1、t 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据此可求( )甲 乙 A.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水平面与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C.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 D.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当B 与水平面间静摩擦力达最大后,力传感器才有示数,故水平面对B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m =kt 1,A 、B 相对滑动后,力传感器的示数保持不变,则t 2时A 、B 间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故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AB =kt 2-kt 1,选项A 、B 正确;由于A 、B 的质量未知,则μAB 和μ不能求出,选项C 、D 错误.答案:AB2.画出下列情景中物体A 或A 处受力的示意图.答案:3.(2019·德州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 cm ,一端固定于质量m =2 kg 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 取10 m/s 2)(1)若将弹簧拉长至12 cm ,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拉至11 cm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将弹簧拉长至13 cm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解析:(1)物体匀速运动时,k (x 1-x 0)=μmg , 则k =μmg x 1-x 0=0.2×2×100.12-0.10N/m =200 N/m. (2)F 1=k (x 2-x 0)=200×(0.11-0.10)N =2 N , 物体没动,故所受静摩擦力F f 1=F 1=2 N.(3)弹簧弹力F2=k(x3-x0)=200×(0.13-0.10)N=6 N,物体将运动,此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 f2=μF N=μmg=0.2×2×10 N=4 N.答案:(1)200 N/m (2)2 N (3)4 N。

新人教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新人教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2021/6/20
24
2.弹力方向的判断: (1)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
2021/6/20
25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 的方向。
2021/6/20
26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2021/6/20
35
A.μ1Mg C.μ1(m+M)g
B.μ2mg D.μ1Mg+μ2mg
2021/6/20
36
【解题思维】 1.题型特征:木块滑行、木板静止。 2.题型解码: (1)根据公式Ff=μFN计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根据平衡条件计算木板受到的静摩擦力。
2021/6/20
37
52
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 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确。
2021/6/20
53
【触类旁通】 (2019·襄阳模拟)如图所示,截面为三 角形的钢坯A、B叠放在汽车的水平底板上,汽车底板 与钢坯表面均粗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2021/6/20
54
A.汽车、钢坯都静止时,汽车底板对钢坯A有向左的静
【解析】选B。因为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μ2 mg, 方向水平向右,而木板静止,所以地面给木板的静摩擦 力水平向左,大小为μ2 mg,选项B正确。
2021/6/20
38
【触类旁通】(2019·运城模拟)如图所示为某新型夹 砖机,它能用两支巨大的“手臂”将几吨砖夹起,大 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知该新型夹砖机能夹起质量为m 的砖,两支“手臂”对砖产生的最大压力为Fmax(设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手臂”与砖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 )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新人教版

知识点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Ⅰ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01 _形__状___或 02 _体__积___的变化叫形变。
2.弹性
(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 03 __恢__复__原__状____的形
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
恢复原来的 04 _形__状___,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一 堵点疏通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2.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3.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 ) 4.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 ) 5.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 6.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 答案 1.× 2.× 3.× 4.√ 5.√ 6.√
②定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 杆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定杆的弹力方向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 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判断,如例 1 中(4)。
(2)轻绳上的弹力 ①同一条轻绳没有弯折时,绳上的拉力处处相等。例如图甲中 AB 段 绳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②当轻绳绕过光滑的滑轮或挂钩时,由于滑轮或挂钩对绳无约束,因 此绳上的力是处处相等的,即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例如 图乙中,BC、BD 两段绳中的拉力大小都等于重物的重力。 ③当轻绳某处打有死结时,由于结点对绳有约束,因此绳上的力可能 不是处处相等,例如图丙中,绳 AOB 中,AO 和 OB 两段绳中拉力大小不 相等。
2.弹力方向的确定
3.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 F=kx 计算。 (2)对于难以观察的微小形变,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运用物体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确定弹力大小。

2025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单元集训检测含答案解析 单元检测二 相互作用

2025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单元集训检测含答案解析  单元检测二 相互作用

2025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单元集训检测含答案解析单元检测二相互作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

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受力个数不可能为()A.2个和4个B.3个和4个C.4个和4个D.4个和5个答案B解析如果绳对A没有拉力作用,A就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对应的B受重力、A对B 的压力、斜面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选项A可能;如果绳对A有拉力,A还一定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即此时A受到四个力,A对B的作用力又增加了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但此时斜面对B可能没有摩擦力作用,也可能对B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还可能对B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总之,当A受四个力的作用时,B既可能受四个力作用,也可能受五个力作用,故选项C、D都可能,只有选项B不可能。

2.(2024·福建福州市期中改编)户外野炊所用的便携式三脚架,由三根完全相同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

如图所示,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细铁链挂在三脚架正中央,三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相等。

若吊锅和细铁链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不计支架与铰链之间的摩擦,则()A.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时,每根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5mg9B.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时,每根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mg4C.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变大时,三根杆对铰链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D.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变大时,每根杆对地面的压力变大答案B解析根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3F N cos 37°=mg ,解得F N =51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 压=F N =512mg ,故A 错误;每根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F N sin 37°=5mg 12×35=mg4,故B 正确;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变大时,三根杆对铰链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仍与吊锅和细铁链的总重力大小相等,故C 错误;由平衡条件可知3F N cos θ=mg ,得F N =mg3cos θ,每根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 N ′=F N cos θ=mg3,与夹角无关,故D 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弹力、摩擦力 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弹力、摩擦力 新人教版
第1课时 重力、弹力、摩擦力
考点一 重力、弹力分析与计算
1.重力的理解 (1)产生: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 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 弹簧测力计 测量.注意: ①物体的质量不会变. ②G 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 g 的变化引起的.
母题例 2
探究 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探究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探究 1] 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多选)木块 A、B 分别重 50 N 和 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均为 0.25,夹在 A、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2 cm,弹簧 的劲度系数为 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 F=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B 上,如图所示,设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 擦力相等,则力 F 作用后( )
A.f1=0,f2≠0,f3≠0 B.f1≠0,f2=0,f3=0 C.f1≠0,f2≠0,f3=0 D.f1≠0,f2≠0,f3≠0 [解析] C [物块 a 相对于 b,物块 b 相对于 P,都有沿斜面下 滑的趋势,所以 a 与 b、b 与 P 之间的摩擦力 f1、f2 不为零,把物块 a 和 b 及斜面 P 看成一个整体,P 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P 与桌面之间摩擦力 f3 为零,所以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
弹力大小计算的三种方法 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3.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 短)的长度 x 成正比. (2)表达式:F=kx.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 N/m;k 的大小 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x 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 长度.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02相互作用备考强化训练4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02相互作用备考强化训练4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02相互作用备考强化训练4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新人教版本套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图示法和力的分类;正确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会判断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和计算其大小。

.第5题、第13题,第15题、第17题等题目的,是想通过这几道题突破有关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大小计算这个难点.一、破解依据㈠常见的几种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 -kx方向沿形变恢复方向,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m)。

*两个弹簧的串、并联:,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为最大静摩擦力㈡简单的物体平衡(略)二、精选习题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2.(14·淮安二检)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则每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12mg B.mgDdC.mgD2D2-d2D.2mg D2-d2D3.(16江苏)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4. (17天津)如图2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B .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5.(15山东)如图3,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

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第第1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浙江桐庐高中月考)双层巴士靠站后,上车乘客向上层的后方走动,此时,车的重心(B)A.向前上方移动B.向后上方移动C.向上移动D.不变[解析]本题考查重心的影响因素,在乘客移动过程中,双层巴士后上方的质量增大,所以车的重心向后上方移动,故B正确,A、C、D错误。

2、(2022·湖北沙市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一个玻璃瓶(内装一部分水),玻璃瓶瓶口斜朝上始终静止在手中不动。

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A.玻璃瓶之所以不掉落,是由于受到了手对瓶子的压力B.若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将增大C.用手握住瓶子,在向瓶子内注水的过程中,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逐渐增大D.在向瓶子内注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瓶子不掉落,手握瓶子的力一定要增大[解析]本题考查最大静摩擦力问题。

玻璃瓶静止在手中不动,说明瓶子处于平衡状态,是因为玻璃瓶在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大小相等的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若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仍处于静止状态,静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大小没有变化,故B错误;向瓶内注水后,玻璃瓶和水的总重力增大,因为瓶子仍静止,即静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静摩擦力增大,故C正确;在向瓶子内注水的过程中,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逐渐增大,为了保证瓶子不掉落,手握瓶的力可能需要增大,但不一定要增大,与开始时握力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

3.(2022·江苏泰州联考)大型商场或者大型超市为了方便顾客上下楼,都会安装自动扶梯。

小王同学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商场或超市中的自动扶梯是不一样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有台阶,另一种无台阶,两种自动扶梯分别如图所示。

此外,小王同学还发现,为了节约能源,在没有顾客乘行时,这两种自动扶梯都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运行,当有顾客乘行时自动扶梯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

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__力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2024版新教材高考物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__力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B处于静止状态,且A、B之间没有摩擦力 B.t1~t2时间内,B相对水平面滑动,且A、B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 摩擦力
C.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k
t2−t1 mAg
D.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kt1 mA+mB
g
答案:ACD
例2 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质量均为m
的A、B两物体用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倾角为30°的直角边上,物体C放
在倾角为60°的直角边上,B与C之间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线连接,
A、C的质量比为
3,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4
已知物体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μ<1)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弹簧弹力大小为mg,C与斜面间无摩擦,则( )
动摩擦因数为μ1,白纸之间、白纸与进纸槽底座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μ2(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
A.第1张白纸受到滚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最后一张白纸受到进纸槽底座的摩擦力
方向向左
C.某张白纸受到上一张白纸的摩擦力方向
一定向左
D.任意两张白纸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静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
运动时的摩擦力.
相对地面不一定静止
(2)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___粗__糙___;
②接触处有___弹__力___;
③两物体间有__相__对_运__动__趋__势___.
(3)方向:沿两物体的__接__触__面__,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相__反___.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课后达标新人教版20210814390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课后达标新人教版20210814390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课后达标新人教版20210814390(建议用时: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往常,则( ) 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步减小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解析:选D.在木板翻离桌面往常,由其竖直方向受力分析可知,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因此木板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又因为长木板向右匀速运动,因此推力等于摩擦力,不变.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B.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球一定受斜面水平向左的弹力D.球可能受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解析:选B.F的大小合适时,球能够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增大时墙才会对球有弹力,因此选项A错误,B正确;斜面对球必须有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该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因此选项C、D错误.3.(2020·聊城模拟)小车内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形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C.小车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则加速度a=g sin θ(θ为斜面的倾角),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小球的加速度等于g sin θ,则杆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杆可不能发生弯曲,C正确.4.(2020·四川彭州中学月考)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 )A.M将减速下滑B.M仍匀速下滑C.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解析:选B.传送带突然转动前物块匀速下滑,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沿传送带斜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传送带突然转动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由于传送带斜向上运动,而物块沿传送带斜向下运动,因此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旧沿传送带斜向上,因此物块仍匀速下滑.故选B.5.(2020·苏州调研)如图所示,一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沙子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μ2>μ1),车厢的倾角用θ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顺利地卸洁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 θ<μ2B.要顺利地卸洁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 θ>μ2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内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 θ>μ1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内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tan θ>μ2>μ1解析:选C.因为μ2>μ1,可知越是上层的沙子越容易卸下,当与车厢底板接触的沙子从车内卸下时,全部沙子就能顺利地卸洁净,则有mg sin θ>μ2mg cos θ,得tan θ>μ2,故A、B错误.与车厢底板不接触的沙子卸下,而与车厢底板接触的沙子未卸下时,只卸去部分沙子,车内还留有一部分沙子,这时应有mg sin θ>μ1mg cos θ,mg sin θ<μ2mg cos θ,得μ2>tan θ>μ1,故C正确,D错误.6.(2020·天津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1Mg B.μ2mgC.μ1(m+M)g D.μ1Mg+μ2mg解析:选B.因为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方向水平向右,而木板静止,因此地面给木板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μ2mg,选项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7.(2021·高考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 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解析:选AB.设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2α,由平稳条件可知,2F cos α=mg,因此F=mg2cos α,设绳子总长为L,两杆间距离为s,由几何关系L1sin α+L2sin α=s,得sin α=sL1+L2=sL,绳子右端上移,L、s都不变,α不变,绳子张力F也不变,A正确;杆N向右移动一些,s变大,α变大,cos α变小,F变大,B正确;绳子两端高度差变化,不阻碍s和L,因此F不变,C错误;衣服质量增加,绳子上的拉力增加,由于α可不能变化,悬挂点可不能右移,D错误.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着一盏台灯,该台灯可通过支架前后调剂从而可将灯头进行前后调剂,下列关于台灯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台灯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若将灯头向前调剂一点(台灯未倒),则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将变大C.支架对灯头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D.整个台灯所受的合外力为零解析:选CD.以整个台灯为研究对象,台灯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且处于平稳状态,故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依照二力平稳可知灯头所受支架的支持力竖直向上,故选项C 正确;若将灯头向前调一点(台灯未倒),台灯仍旧处于平稳状态,故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大小不变,故选项B错误.9.(2020·晋中月考)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副共54张且每一张质量都相等的扑克牌.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等.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牌与手指之间无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B.从第2张牌到第M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从第2张牌到第M张牌之间的牌可能发生相对滑动D.第54张牌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选BD.第1张牌在手指静摩擦力的作用下水平移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运动的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设竖直压力为F N,每张牌的质量为m,第n张牌(54≥n≥2)受上面第n-1张牌的摩擦力最大为F f=μ[F N+(n-1)mg],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受下面第n+1张牌的摩擦力最大为F′f=μ(F N+nmg),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由于F f <F′f,因此从第2张牌到第M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选项B、D正确,C错误.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粗糙,A、B两同学站在地上水平推墙.甲图中A向前推B,B 向前推墙;乙图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B.乙图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C.甲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D.乙图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解析:选BD.关于乙图,墙壁在水平方向所受到人的作用力如图1所示(俯视图),现在墙壁所受到的推力为F合=2F.依照力的平稳可知A、B两人受到的静摩擦力均为F f=F.关于甲图,先以墙壁为研究对象,现在墙壁所受到的推力只有B对它的推力F,如图2所示.然后再以B为研究对象,B同学的受力情形如图3所示,B受到A的推力F和墙壁的反作用力F′1,由于F=F′1,因此现在B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再以A为研究对象,A同学的受力情形如图4所示,依照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由于A对B的作用力为F,因此B对A的反作用力F′2=F,依照力的平稳可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三、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A,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1)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多大?(2)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B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B的压力大小.解析:(1)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受到向下的拉力为(m1+m2)g,设它的伸长量为x1,依照胡克定律有(m 1+m 2)g =k 1x 1,解得x 1=(m 1+m 2)g k 1劲度系数为k 2的轻质弹簧受到向下的拉力为m 2g ,设它的伸长量为x 2,依照胡克定律有m 2g =k 2x 2,解得x 2=m 2g k 2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L =L 1+L 2+x 1+x 2=L 1+L 2+(m 1+m 2)g k 1+m 2g k 2. (2)依照题意,下面的弹簧应被压缩x ,上面的弹簧被拉伸x ,以A 为研究对象,依照平稳条件有(k 1+k 2)x =m 1g ,解得x =m 1g k 1+k 2以B 为研究对象,设平板对B 的支持力为F N ,依照平稳条件有F N =k 2x +m 2g =k 2m 1g k 1+k 2+m 2g故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B 的压力大小F ′N =k 2m 1g k 1+k 2+m 2g . 答案:(1)L 1+L 2+(m 1+m 2)g k 1+m 2g k 2(2)k 2m 1g k 1+k 2+m 2g 12.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 =0.2 m 的圆柱体绕竖直轴OO ′以ω=9 rad/s 的角速度匀速转动.今用力F 将质量为1 kg 的物体A 压在圆柱侧面,使其以v 0=2.4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若物体A 与圆柱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力F 的大小.(已知物体A 在水平方向受光滑挡板的作用,不能随圆柱体一起转动,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解析:在水平方向上圆柱体有垂直纸面向里的速度,A 相对圆柱体有垂直纸面向外的速度为v ′,v ′=ωr =1.8 m/s ;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速度v 0=2.4 m/s.A 相关于圆柱体的合速度为v =v 20+v ′2=3 m/s ,合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cos θ=v 0v =45, A 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受力平稳,有 F f cos θ=mg ,得F f =mg cos θ=12.5 N , 另F f =μF N ,F N =F ,故F =F f μ=50 N. 答案:50 N。

近年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重力、弹力、摩擦力1.(08786114)(2018·湖南湘潭一中、桃源一中、澧县一中、岳阳一中联考)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解析:A [小球必定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但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假设有弹力,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与题设条件矛盾,故A正确.]2.(08786115)(2018·宁夏石嘴山三中期末)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A。

错误!B。

错误! C.错误! D.错误!解析:A [对其中一个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mg tan 错误!,根据胡克定律可得F=kx,联立两式解得x=错误!,A正确.]3.(08786116)(2018·重庆南开中学期中)如图所示,光滑竖直墙壁上有一颗钉子,分两次用长短不同的轻绳将同一个足球挂在该钉子上,足球分别静止在A、B两点,绳子拉力分别为T A和T B,墙对足球的支持力分别为N A和N B,则( )A.T A〈T B,N A〈N B B.T A>T B,N A<N BC.T A〈T B,N A>N B D.T A>T B,N A>N B解析:D [对足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三力平衡可得:T cos θ=G,T sin θ=N,绳的拉力T=错误!,墙壁对足球的弹力N=G tan θ,可知θ越大,T、N均越大,则有T A>T B,N A〉N B,故D正确.]4.(2018·江苏常州高级中学阶段调研)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第二章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考点预测】 1.重心2.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3.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5.轻杆、轻绳的弹力 【方法技巧与总结】1.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没有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3.摩擦力的有无和大小、方向的判断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根据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和运动状态,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大小要首先区分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大小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进行判断,滑动摩擦力利用公式f N F F μ=计算。

【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题型二: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题型三: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弹力 题型四: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题型一】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钢球与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

若钢球和各容器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面均水平,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C.甲容器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D.乙容器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方法技巧与总结】1.弹力有无的判断2. 弹力方向的判断①五种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大小计算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为180°-θ时,F方向沿杆向上,选项D正确。
考点二
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自主探究]
1.对摩擦力的理解
(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
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
体的运动。
(3)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大,伞和返回舱受重力不变,所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加速度减为0时,做
匀速运动。
(2)当阻力等于伞和返回舱的重力时,伞和返回舱做匀速运动,
2
即 Mg=kSmax ,得 vmax=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一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自主探究]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思路


法 例证
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

旁栏边角人教版教材必修1 P60
阅读“科学漫步”——流体的阻力,完成下面题目。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要受到流体的阻力,流体的阻力跟物体相对于流体的
速度有关,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神舟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会打开减
速伞减速。设减速伞下落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减速伞的横截面积S成正
比,与减速伞下落的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即Ff=kSv2(其中k为比例系数)。
答案 (1)注水过程装置重心左移直至移到转轴左侧;水倒空后装置重心右
移至转轴右侧。
(2)与水槽的注水速度、重心离转轴的距离等有关。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当没有水的时候木头会撞击谷米,所以没水时重心在
右侧,而在不断注水的过程中,重心开始转移至左侧。
(2)该装置往复的周期与注水速度有关,注水速度越快,重心转移速度越快;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 考点04 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A卷)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 考点04 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A卷)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考点04 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A卷)1.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钢筋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一个轻弹簧挂30N的重物时,轻弹簧总长为17.2cm,挂100N的重物时,轻弹簧总长为20cm(轻弹簧伸长均在弹性限度内),则轻弹簧的原长为( )A.12cmB.14cmC.15cmD.16cm3.如图所示,A B 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对C有向下的压力作用B.物体A和B对地面都有压力作用C.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D.物体A对B的压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 N正确的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5.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乙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两物块静止时,测得甲、乙两根弹簧的长度分别为1l 和2l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两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则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2mgl l - B.122mgl l - C.21mgl l + D.122mgl l + 6.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3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 B 、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水平向右的力1N F =作用在木块A 上,如图所示,则(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方向向右B.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 N ,方向向右C.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6 N ,方向向左D.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 N ,方向向左 7.如图所示为某新型夹砖机,它能用两支巨大的“手臂”将几吨砖夹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训练4: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本套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图示法和力的分类;正确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会判断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和计算其大小。

.第5题、第13题,第15题、第17题等题目的,是想通过这几道题突破有关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大小计算这个难点.一、破解依据㈠常见的几种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 ≈10 m/s 2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 -kx 方向沿形变恢复方向,k :劲度系数(N/m),x :伸长量(m )。

*两个弹簧的串、并联:)(2121k k k k k +=串,21k k k +=并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 :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㈡简单的物体平衡(略)二、精选习题 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2.(14·淮安二检)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 ,每个篮球的质量为m ,直径为D ,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则每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A.12mgB.mgD dC.mgD 2D 2-d 2D.2mg D 2-d 2D3.(16江苏)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 ,在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 )(A )40 m/N (B )40 N/m (C )200 m/N (D )200 N/m4.(17天津)如图2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 、N 上的a 、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B .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5.(15山东)如图3,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

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A .121μμ B .12121μμμμ- C .12121μμμμ+ D .12122μμμμ+6.(16上海)如图,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三角板A 端,使其绕B 点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小角度,力F 对B 点的力矩为M ,则转动过程中(A)M 减小,F 增大 (B)M 减小,F 减小 (C)M 增大,F 增大 (D)M 增大,F 减小7.(16新课标III )如图5,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A.m/3B.m/2C. mD.2m图2图3图4图58.(15广东)如图7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㈡填空题(共24分)9. (14浙江21题)(5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第21题图1第21题表1(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 cm.(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 如表1.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表Ⅰ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第21题图2.10.(15四川)(5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

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1. (14江苏 11题) (6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题11­1图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 N、F2=3.85 N和F3=4.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题11­1图)(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题11­2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题11­2图) (题11­3图)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题11­3图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12. 2017·全国卷Ⅲ] 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 N和F2=5.6 N.(ⅰ)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图(a)图(b)(ⅱ)F合的大小为_____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㈢计算题(共36分)13.(14临川二中一模)擦黑板也许同学们都经历过,手拿黑板擦在竖直的黑板面上,或上下或左右使黑板擦与黑板之间进行滑动摩擦,将黑板上的粉笔字擦干净。

已知黑板的规格是:4.5 m×1.5 m,黑板的下边沿离地的高度为0.8 m,若小黑板擦(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0.1 kg,现假定某同学用力将小黑板擦在黑板表面缓慢竖直向上擦黑板,当手臂对小黑板擦的作用力F与黑板面成45°角时,F=20 N,他所能擦到的最大高度为2.05 m,g取10 m/s2。

求:(1)此小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该同学擦到最高位置时意外让小黑板擦沿黑板面竖直向下滑落,则小黑板擦砸到黑板下边沿的速度大小?14.(14南昌期末)如图8所示,光滑金属球的重力G=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求:(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图815. (13福建)(19分)质量为M、长为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 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

(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9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9乙所示。

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图9四.选做题16. (江苏卷,9)如图10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17. [2014·广东卷] 如图11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 .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 方向D .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8.(14·宝鸡一检)在如图12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 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 上,一根轻绳ab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b 端下面挂一个质量都是m 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 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 A 、F B 、F C 、F D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10图11图12A.F A=F B=F C=F D B.F D>F A=F B>F CC.F A=F C=F D>F B D.F C>F A=F B>F D19.(15山东)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