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引言消化内科是以内科学为基础,结合消化系统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临床医学专业。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常会面临到消化内科患者用药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药物依赖等严重后果。
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临床医生的用药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消化道感染的常用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医生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特别是在胃肠道感染的治疗中,一些医生往往会滥用广谱抗生素,或者盲目使用联合用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2. 不合理使用消炎止泻药在治疗胃肠道炎症和腹泻方面,一些医生常常滥用消炎止泻药,这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却掩盖了病情的真实情况,延误了病因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症状之一,而胃肠动力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常用药物。
一些医生在用药上存在着过度使用或者频繁使用胃肠动力药的问题,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1. 缺乏系统性的用药指南在消化内科领域,由于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以及临床诊治规范的不足,缺乏统一的用药指南,使得医生在用药决策时往往缺乏参考依据,容易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2. 医生个人经验和认知的局限性一些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往往依赖个人经验和认知进行用药决策,忽视了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3. 患者需求和就医环境压力在现实临床中,患者常常因为急于求医和对治疗效果的过分期待,要求医生开具某种药物,或者某种药物的剂量过大,使得医生在用药上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从而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三、合理用药对策1. 建立消化内科用药规范相关专家应制定并推广消化内科的用药指南,明确各类疾病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案,以规范医生的用药决策。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引言消化内科是以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的专科。
在临床工作中,消化内科医生经常面临着患者各种各样的消化系统疾病,而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往往在于合理用药。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问题时有所存在,例如滥用抗生素、过度服用胃药等。
这些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既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导致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本文将结合消化内科临床实践,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但在消化内科中,一些患者却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问题。
例如一些患者常常因为轻微的肠胃不适就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医生在没有充分检查的情况下就擅自给患者开抗生素。
这些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不仅治疗效果差,还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在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时,医生应该首先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明确病因。
对于轻微的胃肠道不适,首先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如少吃生冷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适当喝些姜茶、枸杞茶等,也可以选择甘草片、小儿胃散等中成药。
如果患者确诊为细菌感染,医生应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解决方案:加强医学人员的规范用药培训,提高医生对于抗生素合理用药的认识,对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也要加强指导,引导他们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二、过度服用胃药消化内科患者中,患有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患者常常需要服用胃药。
然而一些患者存在着过度使用胃药的情况,长时间大剂量地服用胃药,不仅对肠胃道产生依赖性,还容易降低胃酸的分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影响患者的健康。
临床分析:目前,一些患者习惯性地使用抗酸药物来缓解胃痛、胃灼热等不适,甚至不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使用。
有些患者由于长期大剂量口服抗酸药导致胃酸分泌过低,不但降低了胃酸对某些细菌、病毒的灭菌作用和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而且还影响了营养成分的吸收。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消化系统的疾病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内科医生经常会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和病情,因此不合理的用药问题也时常出现。
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耐药性的产生等问题。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1)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消化内科实践中,一些医生可能会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时,医生往往会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这不仅增加了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还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减弱。
(2)盲目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治疗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疾病时,医生可能会盲目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期快速控制病情。
这些药物具有很强的副作用和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
(3)过度使用药物组合:在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时,一些医生可能会过度使用药物组合,导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尤其是在年老体弱的患者中,过度使用药物组合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问题。
2. 临床分析(1)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并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在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时,应优先考虑使用抗生素的替代治疗方法,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和剂量。
(2)谨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治疗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疾病时,医生应谨慎选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时机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
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及时调整和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药物组合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22
2.头孢丙烯干混悬剂(31.5g:3g/瓶)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0.5g3.维生素D2片(5000单位*100片/瓶)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1片
3.有相互作用情况(1)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为活菌制剂,不宜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二、不合理用药实例二
患者信息:男 ,67 周岁临床诊断:DKD3a期,高血压3级注释:无1.格列美脲片(2mg*30片)用法:poqd(1日1次)1次4mg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用药与诊断不相符(1)维生素D2片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解析:维生素D2无用药指征。应完善诊断.
2.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解析: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无用药指征。
3.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给药频次不适宜。应为tid。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阿卡波糖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给药频次不适宜。阿卡波糖片应一日给药3次。
2.有相互作用情况(1)阿卡波糖片、胰酶肠溶胶囊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联合用药不适宜:由于胰酶为糖类裂解剂,因此与阿卡波糖联合使用时,加速阿卡波糖的降解,从而降低其疗效,不建议两药联合使用,建议选用其他药物降糖。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三、不合理用药实例三
患者信息:男 ,45 周岁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青光眼注释:无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用法:静脉推注qd(1日1次)1次500ml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专科,其中不合理用药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分析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一、大量应用抗酸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之一是大量应用抗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虽然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但是在控制疾病症状的同时,也可能增加腹部细菌感染的风险。
因此,应用抗酸药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二、滥用抗生素消化系统感染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治疗问题之一,而许多消化系统感染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然而,滥用抗生素并不是解决消化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甚至可能加剧细菌耐药性,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细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避免过度使用。
三、过度应用止泻药在治疗腹泻和便秘方面,止泻药和泻药是消化内科医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然而,过度应用止泻药可能会掩盖患者身体的问题,并导致严重并发症。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止泻药或泻药,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四、不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药物,可以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的症状。
然而,不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导致感染、肿瘤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免疫反应和病情,权衡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五、滥用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是一类常见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消化系统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然而,不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肠胃道溃疡、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用药方式,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不适反应。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包括大量应用抗酸药、滥用抗生素、过度应用止泻药、不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滥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医生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药物的药理特点、剂量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式,避免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科室。
消化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系统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医生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
本文就针对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
一、抗生素的滥用在消化内科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非常普遍。
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炎症、溃疡和胆囊炎等疾病。
然而,因为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当应用,导致了各种药品过敏、肝肾功能损害、菌群失调等问题。
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还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强,这对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将产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质量不佳的中药制剂中药在消化内科中应用广泛,但是质量不佳的中药制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消化内科应用的中药制剂大多需要质量标准的保障。
关键是药品批次的稳定性和纯度。
如果质量不佳的中药制剂进入市场并被使用,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安全。
三、普遍不合理使用止痛药消化内科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症状,此时常常会使用止痛药。
然而,由于许多止痛药对肝或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需要合理酌情使用。
在应用止痛药时,医生应该根据病情选择时间、剂量和类别等。
患者也要了解哪些药物含有镇痛成分,以便更加聪明地使用。
四、不合理的促进胃肠蠕动药促进胃肠蠕动药在消化内科治疗中非常常用,目的是治疗胃肠道运动障碍和便秘等问题。
但是,不合理使用这些药物也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选择的药物不当、剂量不当或不合理应用,会导致腹泻和肠道功能不全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促进胃肠蠕动药时,应该合理地考虑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并依据病情考虑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以上就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分析。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并遵循用药规范和标准。
我们应该加强对药物的专业知识了解,准确评估药物效果与安全性,提高用药质量。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内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负责处理与胃肠道相关的疾病。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生们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病情,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实践和相关资料,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生们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一、不合理用药现象1. 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包括消化内科领域的胃肠道感染、炎症等。
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从而对临床治疗造成一定的困扰。
抗生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引起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衡,进而诱发肠道反应性疾病。
2. 长期连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常见于消化内科中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然而长期连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少,从而导致胃内细菌过度增殖,引发肠道感染等问题。
3. 盲目使用止泻药在治疗腹泻症状时,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追求快速止泻效果,而盲目服用止泻药。
然而这样做可能会掩盖患者背后的病因,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4. 过度使用止痛药在面对一些腹痛、胃痛症状时,一些患者和医生可能会过度使用止痛药来解决问题。
然而这样做不仅可能掩盖患者的实际病情,还有可能造成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后果。
以上问题展现了在消化内科领域中,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医生知识水平和经验不足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一些医生可能并不具备充分的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经验,导致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用药现象。
而一些医生在面对一些复杂疑难病例时,可能会出于治疗压力,从而采用过度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手段来应对。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引言消化内科是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专科,涉及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常常因为不合理的用药而导致疾病不能获得有效控制,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对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临床分析,对临床医生和患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过度使用抗生素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时,常常被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由于急性胃肠炎症状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因此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而且过度使用抗生素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对患者和公共卫生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2. 长期大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缓解疼痛和消炎的长期大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等不良反应。
而且,非甾体抗炎药还会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加重患者的病情。
3. 不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胃溃疡等疾病的常用药物。
一些患者因为医生过度开具处方或自行购买,长期大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胃酸缺乏,增加胃肠道感染的风险,严重时还会引发骨质疏松、肌无力等不良反应。
4. 随意服用消化道解痉药物患者在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时,常常随意购买消化道解痉药物,通过自我治疗的方式缓解不适感。
过量使用消化道解痉药物会导致胃肠道运动障碍,甚至出现依赖性,导致症状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二、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原因分析1. 患者对病情的误解很多患者对自身患病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患者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存在误区。
一些患者在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时,常常随意购买药物进行自我治疗,忽视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导致不合理用药行为。
2. 医生的不规范处方一些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可能由于医学知识不够系统,或者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处方的不规范。
过度开具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或者没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分析和指导,都容易引发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行为。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并治疗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生们经常面临着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医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处方行为不规范,也可能是由于患者的不正确用药导致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以期提高医生的用药意识,改善患者的用药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在消化内科实践中,医生们常常面临着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由于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迅速等特点,很多医生在面对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时,往往会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二次感染的风险。
在实际用药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三、盲目使用胃肠动力药胃肠动力药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梗阻等疾病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多医生在面对患者的慢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时,往往过度使用胃肠动力药,导致药物依赖性的产生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医生在用药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肠胃功能、病因等因素,避免盲目使用胃肠动力药,同时重视支持性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滥用止痛药在消化内科实践中,很多患者常常出现胃痛、腹痛等症状,往往会滥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损伤、药物依赖性等问题。
在实践中,医生应该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根据病因、疼痛强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止痛药,同时加强患者对疼痛管理的认识,避免滥用止痛药导致不良后果。
五、滥用抗酸药。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一个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医学领域。
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用药。
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常常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和临床分析。
一、过度使用抗生素近年来,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减弱,还可能引起消化道菌群失调,增加感染风险等不良反应。
在消化内科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常常会被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所困扰。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注意加强菌群调节和预防感染。
二、长期不停用铝或镁制剂常年食用铝或镁制剂,容易导致消化道与泌尿系统疾病等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引起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应限制铝或镁制剂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三、滥用止痛药滥用止痛药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造成肾脏损害等诸多严重后果。
在消化内科治疗中,如慢性胃炎、钩端螺旋体感染等疾病,常常会配合止痛药治疗症状,但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滥用。
四、过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常常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具有显著的抗酸作用。
但是,过度使用会导致胃部菌群失调,导致感染、肠胃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
五、未注意同时用药的相互作用一些不同药物之间存在潜在相互作用,如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的用药相互影响,会导致药效下降或副作用增强。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消化内科临床医师应该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合理用药,减少副作用。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治疗中,不合理用药问题常常存在,这需要医师注意个体化用药、遵循药理学基础、详细询问患者药物史、注意同时用药的相互作用等,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对策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对策分析消化内科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涉及胃肠道、肝脏、胰腺等多个器官的疾病。
在消化内科的治疗中,药物疗法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一、不合理用药问题1. 用药过量在消化内科治疗中,部分医生可能会因为对疾病的担忧,而过量使用药物。
例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部分医生会加大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剂量,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引发胃食管反流病等并发症。
2. 用药不足与用药过量相反,有些医生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时,可能会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减少药物剂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部分医生可能会减少抗生素的剂量,导致根除率降低。
3. 药物选择不当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不同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生可能会因为对疾病认识不足,导致药物选择不当。
如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
4. 药物配伍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是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
如治疗胃溃疡时,将PPI与抗酸药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5. 用药时间不当部分消化内科疾病需要长期用药,但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按时服药。
如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患者未能按时服用PPI,导致病情反复。
二、对策分析1. 提高医生业务素质针对药物选择不当、用药过量等问题,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形式,使医生充分了解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规范,合理选择药物。
2. 严格执行用药指南针对用药过量、用药不足等问题,应严格执行用药指南,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在制定用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并发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
3.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针对药物配伍不当、用药时间不当等问题,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主要研究人类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及其诊治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内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接受了不合理的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
下面就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1.滥用抗生素消化道感染是消化内科医生最常见的诊疗领域之一,但由于患者自行购买抗菌药物,并长期不正确使用,导致许多原本可以轻松治愈的病例转变成难治性感染。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在开具处方之前,了解病原菌的敏感性,明确症状严重程度,给患者选择对症治疗。
2.滥用抗酸剂胃酸反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许多患者在未进行恰当评估的情况下,自行服用抗酸药或长期使用抗酸药,造成胃酸缺乏、肠道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抗酸药,并尽可能推荐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3.滥用激素类药物许多患者因为患上胃炎、溃疡等消化道疾病而经常使用激素类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骨骼疏松、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在开具处方之前,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并按照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4.过度使用营养补剂一些患者在接受消化内科治疗时,会补充各种多种营养素,但过多的营养补剂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加重肝肾负担。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量补充必需营养素,避免过度补充。
总之,消化内科医生应该注重良好的临床实践,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更好地治疗消化道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一个涉及到肝、胆、胃、肠等消化系统的机能和疾病的科室。
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消化内科医生经常会面临许多患者的需要用药的情况。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广告宣传、患者观念等,消化内科医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不合理用药问题一:滥用抗酸药抗酸药是消化内科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为消化道疾病中的大多数病情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强有关。
消化内科医生经常会为患者开出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抗酸药物。
但是,抗酸药物并不是一种适宜长期使用的药物。
太久服用抗酸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变弱、胃口减退等症状。
此外,过度使用抗酸药还会对身体其他系统如骨骼、神经系统等产生负面影响。
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肠炎等,常常导致患者肠道蠕动不畅,从而体验明显的排便问题。
这时候,患者往往会过度服用泻药,以期迅速解决问题。
但是,过多使用泻药会破坏肠道的健康菌群,扰乱肠道的正常功能。
如果使用无规律的泻药,还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
消化内科医生常常会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肝炎、胃炎、肠炎等疾病。
但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身体的健康菌群,并且引起一系列副作用。
例如,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肝脏损伤、过敏反应等。
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应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同时需要考虑到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药物的种类,避免不必要的大剂量使用。
不合理用药问题四:不明确食物过敏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对某些食物过敏,例如对蛋白质或者乳糖过敏,导致食物不耐受或者肠胃不适等问题。
但是,在消化内科治疗中,有些医生并没有对患者的食物过敏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甚至可能会大量输入有问题的食物。
这样的做法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还容易造成患者的身体负担和不适感。
总的来说,消化内科医生要时刻注意各种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出现,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史,以避免患者的身体负担和副作用。
浅析消化科常见不合理用药
浅析消化科常见不合理用药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对病理机制进一步阐述和新药的开发问世,在治疗中常有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
现从临床药学的角度,对治疗过程中部分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分析。
1抗生素合用消化科其它药物1.1 合用思密达例:患者,男,44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腹泻1天就诊。
诊断:急性胃肠炎。
用药:蒙脱石散(思密达)3g po tid左氧氟沙星0.3g ivgtt bid分析:思密达主要成分为双八面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外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及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膜蛋白相结合,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同时它还可以恢复结肠運动功能,降低结肠敏感性,从而保护损伤的肠黏膜,减少黏膜溶解和破坏而发挥疗效,同时,思密达在肠道可以形成保护膜而影响抗生素的疗效,若必须同时应用,一般应间隔2小时以上。
1.2 合用微生态制剂例:患者,女,52岁,因腹泻2天就诊,诊断:腹泻待查。
用药:地衣芽孢杆菌0.5g po tid左氧氟沙星0.3g ivgtt bid分析:微生态制剂是临床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常用的活菌制剂有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等可以大量消耗肠道内氧,造成厌氧环境,迫使厌氧菌生长以利恢复菌群的平衡,也可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等药物则直接补充肠道正常菌。
微生态制剂可用于广谱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
同时使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是否会影响活菌制剂的功效及活菌制剂中是否有耐药因子传递给机体中其它细菌,造成耐药因子扩散是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耐受性的两个关键问题。
现多数专家认为:原则上任何一种微生态制剂都不宜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如必须同时服用,可间隔给药时间,或首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选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菌群失调。
2抑酸剂合用其它药物2.1 合用黏膜保护剂例1:患者,男,32岁,因腹痛2周食欲不振入院,胃镜: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消化系统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消化内科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及其诊断、治疗的专业领域。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导致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的不理想。
下面将从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
一、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消化系统疾病往往伴随着细菌感染,如胃炎、胃溃疡等,患者常常接受抗生素治疗。
很多疾病并非由细菌引起,而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疾病,还可能引起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增加治疗的难度。
二、滥用抗酸药抗酸药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滥用抗酸药,导致胃酸分泌过度抑制,影响消化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而且,长期使用抗酸药还可能引起营养吸收不良、维生素B12缺乏等副作用。
三、不合理使用抗胆碱药物四、滥用止泻药止泻药是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滥用止泻药。
腹泻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症状,往往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滥用止泻药可能阻碍病原体的排出,延长病程。
而且,长期使用止泻药还可能引起便秘、肠道梗阻等问题。
五、盲目使用促胃动力药物促胃动力药物是治疗胃排空障碍的重要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盲目使用促胃动力药物。
胃排空障碍常见于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促胃动力药物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帮助胃内食物的排空。
盲目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可能导致过度蠕动,加重症状,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痛等不良反应。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包括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抗酸药、不合理使用抗胆碱药物、滥用止泻药和盲目使用促胃动力药物等。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和医生应当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同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与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科室,常见的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
在诊治这些疾病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问题。
本文将介绍消
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临床分析。
1.不合理用药问题:过度使用抗生素。
临床分析:抗生素在消化内科中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胃肠道出血合并感染等疾病。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微生态紊乱,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避免长期使用。
3.不合理用药问题:胃肠道镇静剂滥用。
临床分析:胃肠道镇静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痉挛性疼痛、胃肠胀气等症状。
有些患
者在出现轻微腹痛、不适时,滥用胃肠道镇静剂,长期过量使用。
导致胃肠道运动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在使用胃肠道镇静剂时,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决
定使用的剂量和疗程。
临床分析:在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时,有
些患者滥用或长期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具有一定
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风险。
在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时,
应根据病情适度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包括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止痛药、胃肠道镇静剂滥
用和滥用免疫调节药物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加强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教育,遵循临床指南,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消化内科是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室,涉及到的疾病种类繁多,用药治疗也较为复杂。
在临床实践中,常见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问题,以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滥用抗生素由于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感染的问题,患者中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虽然对细菌感染有效,但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一旦出现耐药菌株,患者将更难以治疗感染疾病。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临床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尽量选择对目标菌株有特异性的抗生素,并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不合理的抗酸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这些疾病通常伴随酸味感受区症状。
患者往往会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抗酸药物进行治疗。
长期不合理使用抗酸药物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影响营养吸收,甚至引发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临床症状严肃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抗酸治疗。
三、盲目使用保肝药物由于肝脏在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代谢和排毒功能,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如肝病、肝炎等,需要保护肝功能。
一些患者盲目使用保肝药物,但因个体差异和药物本身的特点,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患者,且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或其他副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保肝药物,严守用药原则。
四、不合理的药物组合由于消化内科疾病复杂多样,患者往往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一些患者在药物组合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一些药物可能具有相互作用或增强副作用的风险。
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的合理组合也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的组合使用。
五、忽视药物不良反应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消化内科涉及的药物也不例外。
一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将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疾病本身的症状混淆。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应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向患者详细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如何处理。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消化内科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主要关注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疾病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不合理用药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1. 应用抗生素乱用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抗生素的滥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感染症状,医生和患者往往过分重视抗生素的应用,导致大量的抗生素被滥用。
仅仅是因为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或者是因为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就盲目的应用广谱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合理的。
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2. 滥用利胆药在消化内科中,胆囊疾病和胆道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对于这些疾病,有一些患者会滥用利胆药,以期望能够快速疏通胆管和胆囊,缓解胆绞痛和消化道不适。
过度应用利胆药不仅会导致药物性肝炎和其他肝损伤,还可能导致胆囊病变的加重,加重胆结石被排出的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医生必须慎用利胆药,对于那些没有产生胆道梗阻和重要胆道感染的患者,不要滥用利胆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3. 盲目使用止泻药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时,很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止泻药。
盲目使用止泻药是一个不合理的做法。
因为腹泻症状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除了细菌感染和食物中毒外,还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所致,甚至是由于某些消化道肿瘤或炎症性疾病所引起。
对于腹泻症状的临床治疗,首先应该明确腹泻的病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而不是盲目的使用止泻药。
4. 过度应用胃药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胃镜检查和胃部不适症状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药剂科 刘腾 幻灯制作:sltcm(丁香园) 文章出处:中国医学论坛报
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相应的 治疗用药也较多,值得关注的是在对这些 消化科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 不合理用药现象。本文将从临床药理学的 角度,对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包括抑酸剂 与其他药物合用、抗生素与消化科其他药 物合用、西沙必利与抗抑郁药合用等几种 情况。
分 析
IBS患者多有胃肠道动力学和精神方面的异常,同 时接受促胃肠动力药和抗抑郁治疗较为常见。 西沙必利是一种全胃肠动力药,能选择性作用于 胃肠壁5羟色胺4 (5-HT4)受体,刺激肠肌间神经 丛释放乙酰胆碱进而促进胃肠运动。 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多为三环 结构化合物,该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 素和5-HT的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近年来,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是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这两类抗抑郁药 均会影响西沙必利的药物作用。 此外,西沙必利与抗抑郁药同属于单胺氧化酶抑 制剂,均能抑制肝脏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同工酶, 故两类药物合用会增强药物对肝脏的毒性。
抗生素+柳氮磺吡啶
病例 患者,男,74岁,反复腹泻、便秘30 余年。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黏膜水肿, 充血,广泛溃疡形成肠管运动及分泌物增 加。诊断为炎性肠病,考虑UC。
用药:柳氮磺吡啶(2 g,tid)+头孢地尼 (0.1 g, tid)。
分析
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柳氮磺 吡啶(SASP)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之 一。口服柳氮磺吡啶后,小部分药物在胃肠道内 被吸收,其余未被吸收的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和结 肠由肠道细菌分解成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 该药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5-氨基水杨酸抑制前 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治疗作用。 若同时应用抗生素,将会使肠道细菌量减少,影 响柳氮磺吡啶的分解,降低疗效。因此,柳氮磺 吡啶不宜与抗生素同服。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 美沙拉秦等5-氨基水杨酸制剂,无需细菌分解即 可直接发挥作用,因而不受同时使用抗生素的影 响。
第三部分 几种特殊病情用药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西沙必利+抗抑郁药
病例 患者,女,48岁,腹泻和便秘多年, 交替反复发生,每日多次大量黏液稀便, 常伴有腹胀、腹疼和烧心感。诊断为肠易 激综合征。
用药:阿米替林(20 mg,qn)+西沙必利 (10 mg,tid)+乳果糖口服溶液(15 ml, prn)+乳酸菌素片(1.2 g,tid)。
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胰腺感染率达40%~70%,其中 结肠的细菌移位是胰腺感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 革兰阴性细菌、厌氧菌和真菌。这要求在选用抗 生素时,一定要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覆盖肠道菌 群且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 临床研究表明,亚胺培南对所有革兰阴性或阳性 细菌和厌氧菌均有强力抑菌活性,被推荐为治疗 胰腺感染的首选方案之一。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坏 死的胰液或胰腺组织中能达到最低抑菌浓度,但 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不强,故治疗胰腺感染应与 甲硝唑合用。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在胰腺组织或胰液中的浓度不够高,其 对治疗和预防胰腺感染无用。
慎重选择:胰腺炎预防感染用药
病例 患者,男,36岁,进食脂餐并大量饮 酒后左上腹持续性剧痛,伴呕吐胃内容物, 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用药:乌司他丁(10万IU,tid)+生长抑素 (6 mg/d,250 μg/h)+泮托拉唑钠(40 mg, bid)+头孢呋辛钠(0.5 g,bid)。
分 析
抗生素+思密达
病例 患者,女,53岁,因腹痛腹胀,呕吐 腹泻1日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用药:思密达(3 g,tid)+左氧氟沙星 (0.5 g,qd)。
分 析
思密达的主要成分为双八面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 外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 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及抑制作用。同时,对消化道黏 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膜蛋白相结合、修复, 提高黏膜屏障,同时还可以恢复结肠运动功能,降低结肠 敏感性,从而保护损伤的肠黏膜,通过减少黏膜溶解和破 坏而发挥疗效。同时,思密达在肠道可以形成保护膜,影 响抗生素的疗效。若思密达与抗生素必须同时应用,一般 两者服药时间应相隔2小时以上。 与前述不同,还有研究显示,单一思密达或诺氟沙星对侵 袭性细菌性腹泻的治愈率分别为83.78%和87.93%,但思密 达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便次、 腹痛等)平均恢复时间缩短,治愈率可提高至98.18%。通 过血药浓度测定表明,思密达不影响诺氟沙星的吸收,可 同时服用。
未必适当:解痉药治疗胸骨后疼痛
GERD患者因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食管痉挛,可 造成胸骨后疼痛。正常人静息状态下,下食管括 约肌(LES)保持张力性收缩(高于胃内压), 从而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阿托品、氢溴酸 山莨菪碱(654-2)等是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能解痉 药,其虽然能减少胃酸分泌,解痉止痛,但同时 减弱食管体和胃的蠕动,松弛下食管括约肌,使 胃排空延迟,导致胃潴留,增加胃食管反流。因 此,解痉药对缓解GERD病情不利。 此外,三环类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和地西泮 等也可降低LES张力,临床上应注意避免与解痉 药合用。
分析Fra bibliotek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抑酸剂有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 剂(PPI),其作用均为提高胃内pH值,改善胃内的酸环 境,临床上多用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消化性溃疡 等酸相关性消化疾病的治疗。 在这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黏膜保护剂也是常用药物。其 中,铋剂(如胶体果胶铋)以铋盐的形式沉积于胃黏膜, 保护溃疡面并发挥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这需要在胃酸 的作用下,才能起效。另一种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可通过 形成硫酸蔗糖复合阴离子发挥黏膜保护作用,同样需要在 酸性环境中才能离子化,从而发挥药效。 当患者同时口服前述的两类药物时,黏膜保护剂铋剂和硫 糖铝会因为失去酸性环境而不能发挥有效作用,而抑酸剂 也会因黏膜保护剂而影响其药效。如果确须合用抑酸剂, 应在服用黏膜保护剂前半小时或服用后1 小时。
第二部分 抗生素+消化科其他药物=?
抗生素+微生态制剂
病例 患者,男,61岁,因腹泻2日就诊。诊 断为腹泻待查。 用药: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0.5 g,tid)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 tid)+左氧 氟沙星片(0.5 g, qd)。
分析
微生态制剂是临床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常用的活菌制剂有 两类:一类制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酪酸菌、蜡 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等,可以大量消耗肠道内氧,造成厌 氧环境,促使厌氧菌生长,以利恢复菌群的平衡;另一类 包括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 三联活菌制剂等,直接补充肠道正常菌。 当危重病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时, 可应用微生态制剂。但是,同时使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 存在2个关键问题:是否会影响活菌制剂的功效?活菌制 剂中是否会有耐药因子传递给机体中其他细菌,造成耐药 因子扩散?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原则上任何1种微生态 制剂都不宜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如必须同时应用,可错开 给药时间,或首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选用微生态 制剂调节菌群失调。
第一部分 抑酸剂+其他药物=?
抑酸剂+黏膜保护剂
病例1 患者,女,41岁,因腹痛2周食欲不振入院。 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A2期)。
用药:法莫替丁,20mg,bid+硫糖铝混悬液,10 ml,tid。
病例2 患者,男,67岁,因上腹不适、反酸嗳气1 月余就诊。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 用药:奥美拉唑,20 mg,bid+胶体果胶铋,150 mg,tid。
促动力药用于胃黏膜脱垂症
病例 患者,男,45岁,腹部剧痛,伴恶心 呕吐入院,胃镜示胃黏膜脱垂,X线钡餐检 查可见到龛影,诊断为胃黏膜脱垂症。
用药:法莫替丁(20 mg,bid)+铝碳酸镁 咀嚼片(1.0 g,tid)+多潘立酮(10 mg, tid)。
分 析
胃黏膜脱垂症包括跨幽门性胃黏膜脱垂(胃-十二 指肠脱垂)和逆行性胃黏膜脱垂(胃-食管脱垂) 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饱胀、 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用促动力药治疗胃 黏膜脱垂症,首先须确诊究竟属哪种类型。 临床上常用的促动力药有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等。若为胃-十二指肠脱垂, 不宜用促动力药,以免加重症状,但对胃-食管黏 膜脱垂者可应用促动力药,而不宜用解痉药。同 时应注意,促动力药与解痉药的作用相反,不能 同时应用。
分析
消化性溃疡和(或)并发出血的患者常有 缺铁性贫血,临床上除须应用强效抑酸剂 (如PPI)外,常同时应用药物补铁以纠正 贫血。铁剂以亚铁离子形式主要在十二指 肠及空肠近端被吸收,胃酸可增加铁剂溶 解度,有助于铁吸收。而抑酸剂能减少胃 酸分泌,两者合用会降低治疗效果。对于 这类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 硫糖铝或铋剂代替PPI。
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也会有 类似作用,不宜同时与抑酸剂服用。
抑酸剂+铁剂
病例 患者,男,35岁,上腹痛1个月,因近 3日排黑便就诊。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 (HGB) 97 g/L,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 球部溃疡。
用药:奥美拉唑,20 mg,bid+琥珀酸亚铁, 0.2 g,tid。
抑酸剂+促动力药
病例 患者,男,29岁,因反酸、烧心、胸 骨后隐痛1月余就诊。胃镜检查提示:反流 性食管炎。
用药:奥美拉唑,20 mg, bid+多潘立酮, 10 mg, t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