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思想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使用错别字的危害,有意识的避免使用错别字,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情感目标: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错别字的成因。

2.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地使用汉字。

3.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加工处理资料并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能力目标:1.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方法。

方法目标:小组讨论,制作演示文稿,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重点: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突出重点的方法: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出研究报告,在课上讲解,并出练习题检测。

难点: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研究报告突破难点的方法:给学生多种形式的示范。

教法:小组研究讨论法、示例法、学生演示法。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展板学生准备:1.每个学生找初中生容易写错的字,逐个列举,填写个人研究报告单(课下)。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1)进行小组汇总并按出现频率排序;(2)小组分析10个典型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诊治;(3)得出具有一定规律的结论;(4)填写小组成员个人评价表2;(5)写小组研究报告或制作演示文稿,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词汇量相当大,有很多同音、形似、近义的现象。

这就使大家使用时,经常觉得吃不大准,写出错别字来。

写错字不仅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也影响我们通过书面与人沟通。

使用电脑时,也时常因为认字不准,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我们经常出现哪些错别字?为什么出错?又怎样避免呢?我们看看同学整理的结果。

二.同学展示研究结果。

(多媒体、幻灯片或者大字报等等)三.教师总结:几个组的同学都上来展示了研究结果,各组都有自己的优点。

我想请同学评价一下,其它组的展示,对你们的研究分析有什么启发?(学生谈其他组的同学想到的,而自己没想到的)好,我把大家的研究结果总结一下:(一)产生原因:多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二、第二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选择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2. 教学内容:主题选择的依据、主题选择的方法、如何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

三、第三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收集1. 教学目标: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和整理相关信息。

2. 教学内容:资料收集的意义、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3. 教学活动:讲解、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四、第四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整理和展示研究成果,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成果展示的形式、成果展示的技巧、如何评价研究成果。

3. 教学活动:讲解、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展示评价。

五、第五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1. 教学目标: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学会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

2. 教学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

六、第六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2. 教学内容:案例选择的标准、案例分析的方法、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七、第七章: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探讨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策略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种类、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策略的整合方法、教学策略的应用实例。

3. 教学活动:讲解、小组讨论、教学设计实践、分享与评价。

八、第八章:跨学科研究性学习1. 教学目标:了解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流程;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4. 研究性学习的流程;5.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方法和流程;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表现。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2. 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2.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方法;3.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过程;4.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能力;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杨村六中王玉娟第一单元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参见课本,完成课本的讨论题和以下内容。

1号2号3号 4号水分无有有有温度适宜适宜冷适宜空气(有有有无)1号瓶与2号瓶的实验变量是 3号瓶与2号瓶的实验变量是 4号瓶与2号瓶的实验变量是;所以号瓶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2)、实验结果是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这说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3)、请举例说明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学习任务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4、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干瘪的种子可以萌发吗?被昆虫咬坏的种子可以萌发吗2)、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已经死亡,可以萌发吗?1)、炒熟的种子不能萌发,为什么?2)、大米即使提供适宜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发,为什么?6、讨论得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学习任务三:测定种子的发芽率7、思考下列问题:1)、为了避免浪费,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发芽率就可以了吗?2)、测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个大的种子,对吗?3)、测发芽率时,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8、学生阅读课本93页,完成下列内容: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中抽取个体作为,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2)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尽量避免的影响3)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重复测定1或2次,取几次的作为测定结果选200粒种子来测定发芽率,结果有180粒发了芽,该种子的发芽率是学习任务四:种子萌发的过程10、阅读课本94页的种子萌发过程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最先突破种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2)、胚根发育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3)、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轴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4)、种子萌发后,子叶为什么变得干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拓展应用:我们所食用的豆芽菜中白嫩细长的部分,主要是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成的?12、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是:吸水、物质转运、胚根、胚芽分别发成。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1000字【导言】《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发现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自觉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及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必须方法之一。

所以,作为七年级物理教师,我教学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下面是我的一份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相对运动的概念,理解相对运动的引入及其物理意义;了解参照系的概念和不同参照系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同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的求解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相对运动的概念,并建立相对运动的正式定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解答问题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反思和提出问题,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相对运动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 参照系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 在不同参照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的求解方法【教学难点】1. 在实验探究中准确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2. 理解不同参照系之间的关系,并在不同参照系中求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教学策略】1. 研究性学习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验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掌握学科知识。

2. 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协同思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彼此理解,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创新意识。

3. 认知启发策略通过给予学生有意义的提示,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归纳、整合等方式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七年级研学教案

七年级研学教案

资料来源:
关工委、居委会、法院、医院、图书馆、网上、戒毒所……
知识更新:
突破本专业学科知识,了解社会、法律知识。 转变教学角色,尝试与不同学科老师进行协作;尝试在社 会大学中成为学习者,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自我评价:
能迅速适应并着手研究“研法》 千言书,并递交学校教科室,受到好评。
2

5 课时
10
月 27

主题设想:资料的收集与查阅 研讨方式:课堂辅导、网上指导
资料,并学会初步的分析资料能力 研讨对象: 本课题组全体学 生
预期目标:使学生学会系统、规范地收集、查阅、整理、保管 难点估计:规范学生收集资料,以便于以后查找 重点分析:如何制作“资料卡等收集资料的方法;如何上网查
严乃超老师研究性学习备课案例 第 1 课时 9 月 15 日
主题设想:选题思考 研讨方式:小组讨论 预期目标:1、确定主课题
2、研讨可行性
研讨对象:教师
重点分析:研讨主课题的切入点和研究方向 难点估计:1、课题的可行性 操作过程:
1、由课题组老师提出各自的主题设想,大家共提出了“青少 年吸毒问题” 、 “南郊镇开发区的规划” 、 “独生子女问题” 等课题。 2、分析各课题的可行性及意义。 3、确定本组研究课题为“青少年吸毒问题” 。理由是: ①毒品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且有蔓延趋势。由毒品引 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的上升、家庭的破裂、爱滋病的蔓 延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本市具备研究本课题的有利条件:苏州市唯一的戒毒所设 在我市。且可走访的单位很多:如医院、法院、关工委等,网上 信息也很丰富。 ③围绕吸毒问题,暂把本课题定为“拒绝毒品,珍惜生命。 ” 4、经教科室与本课题组成员研讨,课题改为“青少年违法、 犯罪研究” 。 2、教师对课题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背景:俗话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双眼看世界,围绕“眼睛”的有关知识,班级开展了《奇妙的双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视觉错觉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有机地将探究性活动和实效性学习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1、通过视频初步了解双眼视觉原理和视觉错觉形成的原因。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感受揭示视觉错觉的奥秘。

3、认识到“定性思维”不一定正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现生活中的视错觉,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

渗透全面辨证看待事物的思想和观点。

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现错觉图形的奥秘。

难点:自主设计错觉图形。

实施方案: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特别要开展好校内外实践活动,体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铅笔、直尺、彩笔。

适用年级:四年级活动过程:课前活动:玩游戏“五彩缤纷”上课之前,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五彩缤纷”,请看大屏幕:看着列表,说出颜色,而不是字。

谁想做第一个小勇士?(你最先举手,机会送给你)现在其他的同学就是小评委啦,只要他出错了,游戏就结束了,听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横着说)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今天这节课,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等着大家呢,你们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充满奥秘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了。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科学世界——地壳运动引发的地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了解地壳运动的概念和原因。

b. 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

c. 掌握地震的测量方法和等级划分。

d. 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技能。

b.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c.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d.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喜爱。

b. 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c.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掌握地壳运动和地壳构造的基本概念。

b. 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分类。

c. 掌握地震测量和等级划分的方法。

d.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科学性思考。

2. 教学难点:a. 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机制。

b.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

c. 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激发兴趣(5分钟):a.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地壳运动和地震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b.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经历过地震?是否知道地震是如何发生的?2. 知识探究(15分钟):a.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的基本知识。

b. 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的成因。

3. 实验探究(30分钟):a.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进行地震模拟实验。

b.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c.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引发学生对地震成因的思考。

4. 知识巩固(15分钟):a. 提供相关资料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测量方法和等级划分。

b.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促进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5. 拓展延伸(15分钟):a. 分组讨论: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2015学年)七年级蓟县出头岭镇景兴春蕾初级中学授课人刘春伶授课时间 2014.09学科语文课题大自然的启示1、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现状,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

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大自然,热爱家乡,增强保护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施本活动,学生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2、课题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小孩子喜欢大自然的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

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可能是前人已经有了的,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践所得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明白想改造大自然就必须先要了解大自然,懂得大自然,学习大自然。

想当然,往往会事与愿违,还会给人类带来致命性的毁灭。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通过请教长辈和专家等等,了解大自然,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把握《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通过本此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

3、多角度,多方法,多层面学习语文,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

4、了解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5、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语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将语文的学习从课堂扩展到课外,以及网络。

2、引爆学生情感触点,鼓足创新动力。

3、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传统的方法,调动起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发自内心的想要得到答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意义;3.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4.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5.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6.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目标、意义等概念;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学生能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意义;3. 学生能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让学生掌握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让学生能够独立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2.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步骤;3. 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制定步骤和内容;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4.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练习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研究性学习计划的作用和意义;2. 学生能掌握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学生能够独立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阐述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3)分析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好处。

3. 教学活动:(1)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认识;(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3)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计划的设计,选取研究主题。

二、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如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2)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技巧,如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等;(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3. 教学活动:(1)教师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讲解相关方法和技巧;(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3)学生分享研究过程和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第三章: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 教学内容:(1)分析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2)介绍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课文解析、写作等;(3)阐述研究性学习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3. 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学生分组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课文解析、写作等;(3)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第四章:研究性学习评价与反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讲解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3)分析研究性学习反馈的重要性,讲解有效的反馈方式。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获得亲生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方法措施:1、指导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中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讨论,鼓励学生说真话、展示自己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经验,允许学生节外生枝,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变教师传授为引导、帮助、促进,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成长。

2、积极探索多种实施模式,体现学科特点。

把交流与指导密切结合,互相渗透,灵活运用,注意组织活动的周密性,减少预设性,增强对生成性的关注与把握。

注重课程活动设计的容量与难度,符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

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合作中的探索、分享效应,提升与扩展活动的内涵。

3、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建立有利于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支持网络,打破学校界限,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更加充分地利用社会与家庭资源。

更多地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搞的活动、学校的有关活动相结合,以整合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课时安排四课时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初一年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一年研究性学习教案

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调查知识目的:1、 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家乡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温、降水、地表径流、自然灾害、耕地、水污染等的基础知识。

2、 将所得的基础知识通过研究、讨论等形式,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3、 学会评价家乡的自然环境。

能力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指引他们去体验观察自己身边的地理,学会有意识的去评价生活的质量,提高学习分析能力。

2、 完成调查表的过程中,通过与村干部、老村民、父母的交流,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自主活动能力。

3、 以村为单位的小组进行活动,以个人付出、集体智慧结晶、活动过程中所提供的有价值信息的多少及活动期间的态度,作为评价成绩的方式,提高小集体自主活动和协作的能力。

德育目标:1、 活动中形成关心集体、勤奋学习团结互助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良好品格,形成公共场所道德、公共安全道德、环境保护道德。

2、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健康的情趣,培养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随困难挫折的能力,鼓励发展鲜明人性;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我调适心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解读调查表,帮助学生认清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2、帮助学生寻找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协助解决。

3、确认小组活动的研究方向及作业方式。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活动安排第二课时:活动的总结与评价活动过程的设计:{教学准备:1、调查资料的相关网站与书籍2、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调查表3、班级同学以村为单位的小组课堂座位安排教学过程:[板书]:研究性学习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导入]:通过法国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做家中怎样节能这项研究性学习作业时,对妈妈每天早上煮鸡蛋进行观测,计算出了:鸡蛋需要几分钟才可以煮熟?这一研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得到了推广的小故事导入,告诉学生不是只有科学家才可以搞研究,只要你想做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提高他们对这种新的学习形式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初中生物学课程为例,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探究人类的遗传与进化。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入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的兴趣,如通过展示有关人类遗传与进化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探究(30分钟):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每组分配一个研究课题,如“人类的基因组”,“人类的进化历程”等。

3.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知识。

4.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问题,并制定调查和实验计划。

整理(15分钟):5. 学生在小组内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总结重要信息,并进行展示。

6.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并相互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10分钟):7.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报告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8.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拓展(10分钟):9.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遗传与进化相关的其他问题,并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究。

教学资源:1.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如科学杂志、科学网站等,用于学生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2. 图片或视频片段,用于引入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的兴趣。

3. 学生小组展示的材料,如海报、PPT等。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研究报告,评价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或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科学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和实践经验。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7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的贯彻研究性学习,在这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本学年计划如下:一、课程设置目的: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激活学生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

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两类:1、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

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主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

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质疑和创新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

课程实施基本要求: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

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之间的联系。

2、要面向全体学生。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题。

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探索科学发现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探索科学发现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探索科学发现第一节:引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初一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探索科学的奥秘,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并理解科学知识。

第二节:问题提出在初一学年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常见且易于理解的科学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为什么月球上没有空气?学生将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实验和调查,探索月球上缺乏空气的原因。

第三节:学习目标1. 了解和掌握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和组成;2. 理解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3. 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调查和实验;4. 掌握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技巧;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节: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材料:- 月球和地球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空气组成的简单实验材料;- 科学实验方法的说明和示例。

2. 学生准备材料:- 笔记本和铅笔;- 观察记录表格;-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第五节: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月球和地球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月球上没有空气?”2. 知识探究:- 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地球的大气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层。

3. 实验探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简单的装置观察和测试空气的存在;- 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学生团队合作,讨论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4. 结论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月球上没有空气的原因;- 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第六节: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编写实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观察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

2. 科学问题的拓展研究:- 学生独立选择一个与空气或月球有关的科学问题,并进行研究和探索;-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实验或调查。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2.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作用a.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c.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a.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b.文献调研: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c.实验设计: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d.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有效地处理和解读实验数据;e.结论与展示: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形成报告或展示。

3.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a.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b.制定研究计划:分解任务、安排时间、确定方法;c.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必要的资料;d.实施研究方案:进行实验、调查或观察等具体研究活动;e.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实验数据、作出统计和推理;f.总结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给出结论和建议;g.撰写报告或展示成果:根据规定的格式整理报告或展示成果。

四、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通过具体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2.讲授法: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步骤。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研究项目。

5.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利用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和落下?”学生通过思考和探讨,形成问题意识。

2.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3.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a.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问题。

七年级上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设计富有特色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注重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探究报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堂上讨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小组的探究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记录探究过程,分析结果,撰写小组探究报告。
3.阅读一本与科学探究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激发自己的探究兴趣。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4.结合课堂练习,自主设计一道科学探究题目,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实践价值。学生需列出详细的探究步骤,包括所需材料、方法、预期结果等。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次家庭科学实验,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究,培养孩子在家中也能发现科学的习惯。实验结束后,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获得亲生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方法措施:
1、指导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中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讨论,鼓励学生说真话、展示自己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经验,允许学生节外生枝,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变教师传授为引导、帮助、促进,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成长。

2、积极探索多种实施模式,体现学科特点。

把交流与指导密切结合,互相渗透,灵活运用,注意组织活动的周密性,减少预设性,增强对生成性的关注与把握。

注重课程活动设计的容量与难度,符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

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合作中的探索、分享效应,提升与扩展活动的内涵。

3、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建立有利于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支持网络,打破学校界限,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更加充分地利用社会与家庭资源。

更多地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搞的活动、学校的有关活动相结合,以整合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
种子 教学过程: 、引入
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 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 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

浸泡 2 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
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

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种子的萌发
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
2 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
a .不要着急;
b .把剥了皮的蚕
5)汇报交流。

6)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画图)。

双子叶与单子叶的例举。

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发放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

解剖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5)汇报交流研究发现。

6)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三、小结
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蚕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质疑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结构上不同,花和受精过程也不同吗
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持续观察蚕豆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五、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种皮胚(胚根、胚芽和子叶)
根茎和叶养分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
技能,分别将四个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

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设计、应用”课学习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后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室内装饰品,提高对材料的认识和利
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

隐形目标: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认识艺术和生活化的关系。

变废为宝,充分利
用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边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除了做成平面的,可不可以做成立体的,需要什么材料和它搭配?
2.矿泉水瓶和纸
“学会认识环境设计”讲解中启发学生思路。

问:
矿泉水瓶是透明的塑料,底
子上有规则的几何形可以利用,并且可以稍微变形,一般的剪刀可以把它的瓶体剪成任何形状。

纸是最容易找到的材料,可有很多种造型方法。

同学们在看了演示后,是不是对易拉罐、塑料瓶产生了想法?另外,在这个制作中,有没有可以替代纸的材料?除了线以外点状的材料是不是也能
组成线呀?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点材呢?
根据学生设计帮他们分析
材料特点,如何更好运用。

3.线和纸
用编织毛衣剩下的线,一张
结实的纸,也可是纸箱子上裁下的
一块纸板。

找到你喜欢的图形,试
着用线把它绕出来, 变形了没关系,
只要它有你的风格。

注意粘线的时候,要细心, 保持
画面整洁。

四、辅导学生制作
五、交流展示
六、课堂小结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2)设计思路:
教师可以在材料准备上多下功夫,新学期开始就要求学生收集材料,随时带来存在班里或美术教师, 及时掌握情况,教师也要为学生准备一些学生可能会用的东西,比如钳子、万能胶等等。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对材料的运用,形成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边的可利用材料。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用两个大小不同的装饰
品,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
课。

三、发展阶段
实例演示讲解
1.废光盘和纸
2.矿泉水瓶和纸
3.线和纸
教师活动
问:这两样装饰品适合放
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
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
讲解中启发学生思路
问:除了线以外点状的材
料是不是也能组成线?有哪些
可以利用的点材呢?
课件展示讲解要清楚,但
也不要占太多时间,多留课堂
时间给学生制作。

教师对每组
指导时要细致、恰当。

根据每组学生带的材料进
全。

学生活动说明
讨论作品的
风格、材料、尺寸。

注意操作安
充分发挥材
料特点。

作品要有
特点但也要美观。

因为学生收集的材料不同,并且有限,教师把全班分成5-6小组,小组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作品。

四、辅导学生分组制作行制作启发。

对现有材料进行分关注制作过程,提供必要析,如何利用材料特点。

帮助。

可以做怎样的装饰
品。

组内成员分工。

五、交流展示
介绍本组作品的艺术
特点,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摆放。

六、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