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生产管理(GMP培训教材)要点
GMP知识培训教材1

GMP知识培训教材1第一部分我们的使命一、健康、疾病与药品健康(health)的定义: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健全的身心和社会习惯能力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心理和生理指标来衡量。
疾病(disease)的定义: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
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习惯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
认识药品药品的特性:1.种类复杂性药品种类有十多种,具体品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我们目前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患者只有通过大夫的检查诊断,并在大夫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爱护健康的目的。
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截了当关系到人们的躯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
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固。
(1)安全性指按规定的习惯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2)有效性指在规定的习惯症、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
(3)均一性指药品质量的一致性,要紧表现为物理分布方面的特性,是体现药品质量标准的质量特性。
(4)稳固性指药品质量的稳固程度,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稳固性是药品的重要质量特点。
稳固性好,有效期就长,服用也方便。
药品生产的一样过程以及阻碍因素,见图1—1。
图1—1 药品生产的一样过程第三章我们的使命药品生产企业要紧由三部分组成:生产系统、质量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
我们的使命确实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均一、稳固。
GMP培训-生产管理

GMP培训-生产管理首先,培训应该涵盖GMP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例如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员工培训,保持清洁和卫生等。
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要求,并能够有效地在实际生产中加以执行。
其次,培训还应着重强调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如何监测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且应该能够识别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对于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符合性至关重要。
此外,培训还应包括规范审核和审计的内容。
生产管理人员需要明白如何进行规范性审核,并准备应对监管部门的审计。
他们应具备一定的规范知识,以确保公司的生产活动符合相应的法规要求。
除了以上内容,生产管理人员还应该接受关于风险评估和改进的培训。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应具备迅速采取改进措施的能力。
总而言之,GMP培训对生产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透过培训,他们将更好地了解GMP的要求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这些要求。
这不仅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GMP培训对于生产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确保了他们理解和遵守GMP的标准,并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地应用这些标准。
培训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生产管理人员能够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从而不断改进生产管理流程。
在GMP培训中,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和遵守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
SOP是一系列书面指导,覆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再到产品交付等各个环节。
培训应当明确阐明SOP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且让生产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如何制定、更新和实施SOP。
严格遵守和执行SOP可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此外,GMP培训还应包括关于洁净生产环境和清洁卫生的内容。
良好的生产环境和适当的清洁卫生措施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如何维护洁净的生产环境,规范清洁生产设备和工作区域,并制定适当的清洁卫生计划。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管理培训课件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GMP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实践操作:模拟GMP生产流程,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
考核评估: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
谢谢
05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GMP指南
02
主要内容
01
GMP的定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02
GMP的目的: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03
GMP的原则:科学、合理、规范、有效
04
GMP的适用范围: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使用单位等
GM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要点
人员培训
培训效果评估:考试、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
范围: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包括原料药、制剂、中药饮片等
发展历程
2010年,中国发布新版GMP,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06
1988年,中国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04
1962年,美国FDA发布GMP草案
01
1975年,欧洲共同体(EC)发布GMP指南
03
1992年,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发布GMP指南
设备报废:按照GMP要求进行报废和处理
5.
4.
3.
2.
1.
质量控制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0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02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03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04
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05
建立质量事故处理机制
06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07
GMP管理培训课件
培训目标
2
1
提高员工对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认识
GMP培训教材生产管理

2005年度GMP培训教材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1. 1.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1.1. 1.1。
每年均要进行安全教育;1.2. 1.2。
新到职工,所在部门要对其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后才能分派到有关班组。
新职工所在班组的班组长要对其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1.3. 1.3。
各部门布置生产工作任务时要同时布置安全工作;1.4. 1.4.严格要求操作者认真、严格执行产品工艺规程与标准岗位操作法,严禁违章操作;1.5.1。
5.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2.2。
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2.1.2。
1。
操作人员严格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2. 2.2.机器运行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2.3. 2.3.机器上的安全防护设备必须按要求安装,否则不得开机;2.4.2。
4.发现异常现象应停机检查;2.5.2。
5.在运行中的设备万一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关闭总电闸,防止故障漫延;2.6. 2.6.电器出现问题时必须找电工来检查维修,非专业人员不得从事电器维修.3. 3.消防安全要求:3.1. 3.1.严禁明火,各部门如必须用火,需经批准;3.2. 3.2。
生产区严禁吸烟;3.3. 3.3。
生产用电炉要专人管理,严禁用电炉烧水、烤火;3.4. 3.4。
中途停产,或法定休息日,各部门均要关闭总电闸;3.5. 3.5.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万一发现火警要立即关闭电闸,采取有效灭火措施,必要时立即打119报火警.4. 4.事故的处理程序:4.1.4。
1.生产或工作现场发生事故:4.1.1.4。
1。
1.在场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放,防止事故漫延造成更大损失;4.1.2. 4.1.2。
在事故停止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查找原因;4.1.3.4。
1.3.事故所在部门要立即报告事故情况。
安全部门负责人立即了解事故情况后,一般事故由事故所在部门处理,重大事故必须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处理,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及省医药监督管理局;4.2. 4.2.不论大小事故均要召开分析会:4.2.1. 4.2.1。
GMP培训教材

GMP培训教材GMP培训教材第⼀部分相关名词解释1.什么是“⽣产”?答:指药品制造过程中的全部操作步骤。
2.什么是“药品”?答:指⽤于预防、治疗、诊断⼈的疾病,有⽬的地调节⼈的⽣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法和⽤量的物质,包括药、中药饮⽚、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素、⽣化药品、放射性药品、⾎清疫苗、⾎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什么是“原料”和“包装材料”?答:原料:指药品⽣产过程中使⽤的所有投⼊物(辅料除外)。
包装材料:指内外包装物料、标签和使⽤说明书。
4.什么是“中间产品”?答:指需进⼀步加⼯的物质或混合物。
5.什么是“批”和“批号”?答: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性质和质量,并在同⼀连续⽣产周期中⽣产出来的⼀定数量的药品为⼀批。
批号:指⽤于识别“批”的⼀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产历史。
6.什么是“批⽣产记录”?答:指⼀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产记录。
批⽣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什么是“待验”?答:指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8.什么是“物料”和“物料平衡”?答:物料: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物料平衡:指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量与实际产量或⽤量之间的⽐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9.什么是“⼯艺⽤⽔”?答:指药品⽣产⼯艺中使⽤的⽔,包括:饮⽤⽔、纯化⽔、注射⽤⽔。
10.什么是“纯化⽔”?答:为蒸馏法、离⼦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法制得供药⽤的⽔,不含任何附加剂。
11.什么是“饮⽤⽔”?答:也叫⾃来⽔,指⽤天然⽔在⽔⼚经过凝聚沉淀与加氯处理⽽得到的⽔。
12.什么是“去离⼦⽔”?答:指⽤饮⽤⽔为⽔源经离⼦交换法⽽制备的在25℃时电阻率⼤于0.5×106Ω·cm的⽔。
13.什么是“蒸馏⽔”?答:指⽤饮⽤⽔为⽔源经蒸馏法制备的符合中国药典蒸馏⽔项下规定的⽔。
14.什么是“注射⽤⽔”?答:指以纯⽔为⽔源再进⼀步通过蒸馏(即重蒸馏)⽽制备的符合中国药典注射⽤⽔项下规定的⽔。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培训 2019

三、基本内容
厂房与设施(仓储区)
一: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存放待验、合格、 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 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等各类物料和产品。
二:仓储区的设计和建造应当确保良好的仓储条件,并有通 风和照明设施。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物料或产品的贮存 条件(如温湿度、避光)和安全贮存的要求,并进行检 查和监控。
二、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 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操作规程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 分发、撤销、复制、销毁记录。
三、基本内容
文件管理
一、文件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本要素。企业必须有内容正确 的书面质量标准、生产处方和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以及 记录等文件。
二、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 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操作规程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 分发、撤销、复制、销毁记录。
2•0092年01029月年颁1布2征月求颁意见布稿征求意见稿
2•0112年021月1年正式2颁月布正式颁布
2•0112年031月1年1日3起月实1施日起实施
新版GMP参照体系的选择
美国FD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欧盟 与我国类似
WHO 仿效欧盟
日本
三、新版GMP基本内容
1、主要特点
强调原则的把握,增 加了对复杂多变情况 的适应性
六、批生产记录应当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 制定。记录的设计应当避免填写差错。批生产记录的每 一页应当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和批号。
七、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包括:题目、编号、版本号、颁发 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以及制定人、审核人、批准 人的签名并注明日期,标题、正文及变更历史。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GMP)课件

环境卫生
4
检查生产区域、仓库、实 验室的卫生状况是否达标。
软件资料
2
检查生产记录、检验报告、
培训档案等是否齐全、规
范。
操作规范
3 检查员工操作是否符合
SOP(标准操作程序)要 求。
GMP认证与审核
GMP认证流程
申请与受理
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认 证机构对资料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受理申请。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确保其遵循正确的操作 程序,避免产生混淆和 差错的风险。
建立完善的记录管理制 度,包括生产记录、检 验记录等,确保记录准 确、完整、可追溯。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 测和监控,以及时发现 并纠正潜在的混淆和差 错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
总结词
质量管理体系是GMP的核心要求,旨 在通过系统的方法来确保药品生产全 过程的质量可控、可追溯。
GMP认证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企业在申请GMP认证过程中, 由于未能通过现场检查,导致认
证失败。
案例二
某企业在GMP认证过程中,由于 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被 认证机构要求限期整改,但整改 后仍未达到要求,最终认证失败。
案例三
某企业在申请GMP认证过程中, 由于未能提供完整、准确的质量
管理资料,导致认证失败。
GMP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案例
案例一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 于未严格遵守GMP要求, 导致药品受污染,最终被 召回。
案例二
某企业在GMP检查中,发 现其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 重缺陷,导致药品质量无 法得到保障。
案例三
某企业在GMP检查中,发 现其生产设备未按规定进 行维护和保养,导致药品 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
药品生产管理技术培训讲义

药品生产管理技术培训讲义1. 引言药品生产管理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合规性的关键环节。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加强管理技术培训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讲义将介绍药品生产管理的技术要点和培训内容,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药品质量。
2. 药品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药品生产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合规性。
2.1 质量管理原则•强调质量第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采用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检验;•强化风险管理,防止质量问题和事故发生。
2.2 合规性管理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保证生产过程的合法性;•遵循药品生产相关准则和指导原则;•进行规范的文件记录管理,以备审计和监督检查。
2.3 安全管理原则•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事故发生,减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
3. 药品生产管理的技术要点在药品生产管理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特别关注。
3.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药品生产管理的核心。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质量控制要点: -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入库,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规范员工操作; - 加强检验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2 GMP实施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药品生产管理中,需要遵循GMP的相关要求,包括: - GM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 GMP的质量管理流程和文件记录管理; - GMP认证的考核和维护。
3.3 厂房与设备管理厂房和设备是药品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管理好厂房和设备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 建立厂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维护和保养; - 建立严格的设备清洁和消毒制度; - 对设备进行定期校验和验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4 员工培训与管理员工是药品生产管理的重要因素,培训和管理好员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培训教材

中。 ➢
➢ 系统性强,内容归纳更科学合理; ➢ 强调质量授权人,提出质量目标、质量方针; ➢ 生产和质量管理细化; ➢ 增加对管理的要求,软件部分条款增加,软件内容所占比重增大。
第三章 机构与人员
➢ 关键人员 ➢ 培训 ➢ 人员卫生
《机构与人员》修订的目的
➢ 企业应根据产品品种、管理规模、资源等因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 效性。
➢ 企业管理层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所分 配的职权和职责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质量和管 理活动。
态。 ➢ 4、将清洁工作作为日常的工作习惯,防止产品污染。 ➢ 5、开展验证工作,证明系统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 6、起草详细的规程,为取得始终如一的结果提供准确的行为指导。
GMP十项基本原则
➢ 7、认真遵守批准的书面规程,防止污染、混淆和差错。 ➢ 8、对操作或工作及时、准确地记录归档,以保证可追溯性,符合
2010版“GMP”
➢ 一是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 软件方面的要求。细化了对构建实用、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强化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 提高;
➢ 二是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增加了对从事药品生产质量 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条款和内容,进一步明确职责。如,新版药品 GMP明确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 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必须具有的资质和应履行的职责。
企业应当建立相关的培训管理操作程序,以确保: —确认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达到所必要的能力(知识、技 能、经验); —让所有人员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GMP要 求;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能力要求和岗位要求;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 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继续培训以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并有记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知识

4、法(文件体系)
• 文件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本要素。 • 企业必须有内容正确的书面的
质量标准 生产处方和工艺规程 操作规程以及记录等文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知识
文件系统分类
1、标准性文件: 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证方案、 工作职责(标准)、标准操作规程等。 2、 管理性文件: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工程设备 管理、物料管理、卫生管理、验证管理、人员管理、 销售管理等。 3、 记录性文件:各种帐、表、卡、单、证、牌和 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等。
染的方法、已清洁设备最长的保存时限、使用前检查设备
清洁状况的方法,使操作者能以可重现的、有效的方式对
各类设备进行清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知识
防止机器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 的GMP基本要求归纳为:
•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 必须符合要求
• 符合要求的清洗、清洁设备 • 符合要求的润滑剂、冷却剂等 • 规范设备的清洁消毒方法
2、认证申请和资料审查
• 申请单位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报送《药品 GMP 认证申请书》,并按《药品 GMP 认 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同时报送有关资料。
• 认证申请资料经安全监管部门受理、形式审查后,转交 局认证中心。
• 局认证中心接到申请资料后,对申请资料进行技术审查。 • 局认证中心提出审查意见,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七十七条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 器造成污染,应当尽可能使用食用级或级别相当的润滑。
第八十四条 应当按照详细规定的操作规程清洁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具体而完整的清洁
方法、清洁用设备或工具、清洁剂的名称和配制方法、去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教材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教材第一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概述1.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定义和目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是一套系统化的工作流程,用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其目的是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符合法规要求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提高药品的质量水平。
1.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提高药品的质量水平,增强药品的竞争力。
- 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避免违法违规的风险。
- 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增强市场信任度。
1.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质量导向、风险管理、持续改进和合规可追溯。
这些原则是保障药品生产质量的基石,也是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组成部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应该由一系列文件和程序构成,确保整个药品生产过程能够有序进行,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范和记录表等。
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文件。
•制定操作规范和记录表。
•建立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机制。
第三章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流程3.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流程图以下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图: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流程图graph TDA{生产准备} --> B(原辅材料采购和检验)B --> C(药品生产)C --> D(药品包装)D --> E(商品检验)E --> F(合格药品入库)3.2 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记录要求•原辅材料采购和检验: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管理,同时要求进行材料的检验和验收记录。
•药品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记录生产过程和指标。
GMP培训教材--生产管理

5. 标签不得改作他用、涂改后再用或贴纸后再用。
四、中间站的管理
1. 中间站存放范围: 包括中间产品、待重新加工 产品、待进一步确认的中间产品和清洁的周转容器 等, 除上述范围以外的物品不得存放于中间站。
1.下达生产指令 生产指令的内容包括:生产日期、品名、规格、 批号、包装规格、产量、所用原料量及批号等,必 要时可包含工艺要求要点。
生产指令的编码规则: 生产指令编码由工序名称和八位数组成,数字 前四位为年份,中间两位为月份,后两位为当月生 产批次的流水号。
2. 领料
班组根据生产指令填写“限额领料单”,向仓 库领取生产物料;领料人员领料时除确认所领取的 物料与领料单相符。
1. 产品配料前需检查配料锅及容器管道是否清洗 干净、符合工艺所要求的标准。
2. 利用发酵工艺生产用的发酵罐、容器及管道必 须彻底清洁、消毒处理后,方能用于生产。
3. 灌装前应检查灌装设备、针头、管道等是否用 新鲜蒸馏水冲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4. 每一班次都应做好器具清洁、消毒记录。
场地卫生:
生产操作应衔接合理,传递快捷、方便,防止 交叉污染。应将原料处理、中间产品加工、包 装材料和容器的清洁、消毒、成品包装和检验 等工序分开设置。同一车间不得同时生产不同 的产品;不同工序的容器应有明显标记,不得 混用。
f. 清场后按4.1.2的a.b.c步骤执行。
二. 生产过程技术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百六十九条 工艺规程不得任意更改。
第一百七十二条 批生产记录应当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 制定。记录的设计应当避免填写差错。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当标注产 品的名称、规格和批号。
生产操作
1、开工准备 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生产前检查生产现场,按规定清洁。 ①有清场合格证 ②有设备完好证 ③计量器具在检测效期内,有检测合格证。 2、物料准备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于同一批药 品生产的所有配料应当集中存放,并作好标示。 ①按批生产指令开具限额领料单 ②由车间开具需料送料单,由仓库配送物料。
法规要求(2010版GMP)
第一百八十七条 每批产品应当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 合设定的限度。如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确认无潜在质量风险后,方 可按照正常产品处理。 第一百八十八条 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不同品种和规格药品 的生产操作,除非没有发生混淆或交叉污染的可能。(合理安排生产操 作,做好有效隔离。)
法规要求(2010版GMP)
第一百八十四条 所有药品的生产和包装均应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 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批准的要求。(2010版GMP新增条款) ------对生产管理提出总的管理要求,强调药品生产工艺的法规符合性要 求。 第一百八十五条 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 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第一百八十六条 应当建立编制药品批号和确定生产日期的操作规程。 每批药品均应当编制唯一的批号。除另有法定要求外,生产日期不得迟 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操作开始日期,不得以产品包 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 ----防止变相延长有效期的行为,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的质量。
生产管理的内容
一、产品要素 1、机构与人员 2、物料 3、厂房设施 4、设备 5、公用系统 二、生产管理关键控制项目 1、批次管理 2、清场管理
生产管理的内容
三、生产过程管理 1、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 2、批生产记录 3、生产操作 4、包装操作 5、防止交叉污染和微生物污染,防止混淆和差错 6、物料平衡 7、生产中发生异常情况 8、不合格品管理
第一百八十九条 在生产的每一阶段,应当保护产品和物料免受微生物 和其他污染。(强调控制污染。如:环境控制、采用密闭设备生产、规 范人员操作等。)
法规要求(2010版GMP)
第一百九十一条 生产期间使用的所有物料、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 容器及主要设备、必要的操作室应当贴签标识或以其他方式标明生产中 的产品或物料名称、规格和批号,如有必要,还应当标明生产工序。 第一百九十二条 容器、设备或设施所用标识应当清晰明了,标识的格 式应当经企业相关部门批准。除在标识上使用文字说明外,还可采用不 同的颜色区分被标识物的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或已清洁等)。 第一百九十三条 应当检查产品从一个区域输送至另一个区域的管道和 其他设备连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避免人为差错。)
产品要素之公用系统
洁净空调系统 1、洁净区的洁净级别和检测要求; 2、洁净室内表面的考虑; 3、日常监控项目及频次。
制药用水系统 1、按照防止微生物、化学或物理污染的工艺进行水的生产、储存及输送 分配; 2、对系统的使用及任何计划外的维护或改装工作都需事先征得QA部门 的批准; 3、应对制药用水及原水进行定期监测。
生产管理关键控制项目-批次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批次管理 批的定义:经一个或若干个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与其均以质量和特性 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 批号的定义: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 合。批号编制以简单识别为原则,确保生产批次的追溯性和唯一性。 非无菌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 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如果使用多台压片机、填充机、包衣机等 设备的,应经验证却有同一性能,可视为同一设备)。 非无菌液体制剂以灌装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批号应明确标准于批记录的每一页以及药品的标签及包装物上。
防止生产过程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混 淆和差错
第一百九十七条 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 染,如: (一)在分隔的区域内生产不同品种的药品; (二)采用阶段性生产方式; ①不同品种、规格的制剂生产和包装不得在同一室内进行。 ②品种、规格相同,而批号不同的产品在同一室内进行生产或包装操作 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批生产记录是指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 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生产过程管理-依法操作(生产工艺规程、 岗位操作法、批生产记录)
第一百六十八条 每种药品的每个生产批量均应当有经企业批准的工艺 规程,不同药品规格的每种包装形式均应当有各自的包装操作要求。工 艺规程的制定应当以注册批准的工艺为依据。
第一百一十八条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在适当的条件下贮存。 第一百一十九条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有明确的标识,并至少标 明下述内容: (一)产品名称和企业内部的产品代码; (二)产品批号; (三)数量或重量(如毛重、净重等); (四)生产工序(必要时); (五)产品质量状态(必要时,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
生产过程管理-依法操作(生产工艺规程、 岗位操作法、批生产记录)
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 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 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 套文件。 其内容至少包括:品名、剂型、处方,生产工艺及包装的操作 要求,物料、中间产品 、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生产工艺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 企业应按照品种申报和国 家局批件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工艺规程的修订应按规定办理审 批手续。 它是企业的“生产大法”。 根据验证制订的操作法和操作SOP要具体, 可操作性强并符合生产实际,缩小规模化生产和试验、试生产之间的差距
第一百九十四条 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进行清场,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 没有遗留与本次生产有关的物料、产品和文件。下次生产开始前,应当 对前次清场情况进行确认。(每次:每个生产阶段。)
法规要求(2010版GMP)
第一百九十五条 应当尽可能避免出现任何偏离工艺规程或操作规程的偏 差。一旦出现偏差,应当按照偏差处理操作规程执行。 第一百九十六条 生产厂房应当仅限于经批准的人员出入。 第一百九十七条 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如: 在分隔的区域内生产不同品种的药品;采用阶段性生产方式;设 置必要的气锁间和排风;空气洁净度级别不同的区域应当有压差控制; 在易产生交叉污染的生产区内,操作人员应当穿戴该区域专用的防护服; 采用经过验证或已知有效的清洁和去污染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清洁;采用 密闭系统生产;干燥设备的进风应当有空气过滤器,排风应当有防止空 气倒流装置;生产和清洁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发霉器 具;使用筛网时,应当有防止因筛网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液体制剂 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工序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产品要素之厂房设施
1、GMP风险(设计时考虑GMP的符合性,根据法规要求进行设计); 2、物流(厂房设计时,物料流是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物料传送方法: 重力转移、压缩空气、真空传送、容器传送等); 3、产品和工艺特性(如:产品分类、防爆设计、吸湿性等); 4、环境、健康与安全考虑(危险物料、特殊药品的操作、环境保护等); 5、功能区划分(工艺操作单元、辅助单元等)。
生产管理关键控制项目-清场管理
为了防止药品生产中不同批号、品种、规格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各 生产工序在生产结束、更换品种及规格或换批号前,应彻底清理及检查 作业场所。有效的清场管理程序,可以防止混药事故的发生。 清场分为大清场和小清场,大清场是指换品种时或者连续生产一定批次 后进行的清场(全清洁、目视检查、更换标示),小清场是指同品种生 产的批间清场和生产完工后的每日清场(表面清洁、目视检查)。 调换品种时、规格时,必须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等 的领用数、使用数和剩余数认真核对,核对无误后认真填写记录,对不 再使用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要及时清场,返回库里。 对印有批号的标签、包装材料不得涂改使用,应由专人负责及时销毁, 并做好记录。
生产操作
3、 称量过程管理 ①严格执行有关操作的SOP,独立操作, 独立复核,分别签名。 ②确认物料与生产指令及操作记录一致,无误。 ③确认物料有质量部门检验合格证。 ④确认称量的数量与生产指令及操作记录一致。
⑤确认盛装的容器标记齐全,无误。
包装操作
第二百零四条包装操作前,还应当检查所领用的包装材料正确无误,核 对待包装产品和所用包装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态,且与工艺 规程相符。 第二百零五条 每一包装操作场所或包装生产线,应当有标识标明包装 中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和批量的生产状态。 第二百零六条 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当采取隔离或其他有效 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或混淆的措施。 第二百零八条 产品分装、封口后应当及时贴签。未能及时贴签时,应 当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发生混淆或贴错标签等差错。 第二百零九条 单独打印或包装过程中在线打印的信息(如产品批号或 有效期)均应当进行检查,确保其正确无误,并予以记录。如手工打印, 应当增加检查频次。 第二百一十四条 因包装过程产生异常情况而需要重新包装产品的,必 须经专门检查、调查并由指定人员批准。重新包装应当有详细记录。 第二百一十五条 在物料平衡检查中,发现待包装产品、印刷包装材料 以及成品数量有显著差异时,应当进行调查,未得出结论前,成品不得放 行。 第二百一十六条 包装结束时,已打印批号的剩余包装材料应当由专人负 责全部计数销毁,并有记录。如将未打印批号的印刷包装材料退库,应 当按照操作规程执行。